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平安李文浩的其他类型小说《我,活阎王毒士,女帝直呼离谱完结版赵平安李文浩》,由网络作家“天命在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赈灾事大,洛河仓的五万石粮食,关系着扬州百姓的安危,户部务必派遣专人监管押运!”“若有差错,满门抄斩!”嘶——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开杀了。行,这五万石粮食,我们少拿点,留个一万石给灾民?“陛下,户部负责开仓放粮,还请刑部派遣人手监管,行钦差大臣之权,正好去扬州诛杀赈灾不力,中饱私囊的贪官!”赵平安拱手说道。死道友不死贫道,陛下总是要砍头的,你们刑部先顶上。“陛下,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只会查案抓人,论赈灾放粮,乃户部职权所在,还请户部派遣专员负责押运粮食,定能平定饥荒。”杨忠一听,粮食你们户部官员拿了大头,顶罪的事让我们刑部来?天下还有这种事?“至于彻查赈灾中有没有以公谋私的,不急于眼前一时,当下应以赈灾为先。”“请陛下圣...
《我,活阎王毒士,女帝直呼离谱完结版赵平安李文浩》精彩片段
“赈灾事大,洛河仓的五万石粮食,关系着扬州百姓的安危,户部务必派遣专人监管押运!”
“若有差错,满门抄斩!”
嘶——
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要开杀了。
行,这五万石粮食,我们少拿点,留个一万石给灾民?
“陛下,户部负责开仓放粮,还请刑部派遣人手监管,行钦差大臣之权,正好去扬州诛杀赈灾不力,中饱私囊的贪官!”
赵平安拱手说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陛下总是要砍头的,你们刑部先顶上。
“陛下,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只会查案抓人,论赈灾放粮,乃户部职权所在,还请户部派遣专员负责押运粮食,定能平定饥荒。”
杨忠一听,粮食你们户部官员拿了大头,顶罪的事让我们刑部来?
天下还有这种事?
“至于彻查赈灾中有没有以公谋私的,不急于眼前一时,当下应以赈灾为先。”
“请陛下圣裁!”
刑部尚书此言一出,百官附和。
文媚娘不语,背靠高高在上的龙椅,看着一众左右推诿的官员。
她不在意午门外多挂几个狗官的人头,洛河仓赈灾的粮食,怎么能到受灾饥民手上,才是头等大事。
故而,文媚娘迟迟不作决断。
也想不到有什么人,能顶住压力,当此大任。
“陛下,臣举荐一人,定能监管粮食押运,保证不出任何差错。”
众臣见女帝不发话,一直干瞪眼也不是个事儿,赵平安便有了主意。
“哦?”
文媚娘眉头微皱,这老狐狸又想推谁出来送死?
“此人乃新科探花,现翰林院编修,观政使李文浩!”
李文浩正迷糊着呢,突然听到户部尚书报出自己的名字,立马打了个激灵。
狗东西,老子没有得罪你们任何人!
你们这帮不干人事的,连赈灾的救命粮都敢贪,还要把老子推出来送死?
江南仓三万石粮食啊,足足四百多万斤!
现在又是洛河仓五万石,七百五十万斤!
饿肚子什么滋味,李文浩再清楚不过。
小时候,老家遭了水灾,要不是国家及时救灾,李文浩没淹死也饿死了!
“李探花?”
文媚娘的目光,落在了文臣末尾的李文浩身上,看不出一点喜怒。
“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到临头,李文浩躬身一礼。
“微臣愿往扬州,安定百姓,赈济饥荒!”
这帮狗官既然要让咱来顶罪,咱也就不跟你们玩低调。
想起来,这赵平安举荐李文浩也不是没道理的,前几日李文浩拒绝了这位尚书大人抛出的橄榄枝,报复来的如此之快。
党同伐异,上下勾结!
不肯同流合污的,便构陷杀之!
“好!”
文媚娘略一思索,选其他人,也未见得比李文浩可靠。
“新科探花李文浩接旨,命汝为洛河转运使,放粮赈灾,安抚百姓,全权负责!”
“臣李文浩,领旨!”
领了圣旨,李文浩甚至都没在金銮殿多留一刻。
直接前往洛河仓去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前世削尖了脑袋要考公,没想到来到了大夏,直接就是探花郎,相当于前世国考前三名?
不过,探花虽然前途无量,也要在翰林院学习几年。
李文浩这个观政使就是这么来的。
但也仅限于观政而已!
如果不是户部尚书赵平安点名,李文浩甚至没有在大殿奏事进言的权力。
百官望着李文浩离去的背影,一时间或悲凉,或冷笑。
年轻人,你的路走到头了!
“赵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李文浩不舍的从文媚娘身上,收回了目光。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逞口舌之利,与女帝大战三百回合。
不想被跳出来的老杂毛给扫了雅兴。
心情!
十分的不爽!
“你是受灾百姓?”
“人证在此,还敢狡辩?”
“哦,再次确认下,你俩是扬州受灾的饥民?”
“千真万确!”
两名扬州来的秀才,头如捣蒜,“学生若有半句谎言,愿千刀万剐,死无葬身之地……”
“别急着发誓赌咒,我相信你们是扬州来的灾民。”
李文浩又问。
“那最后一次确认下,你们领了洛河仓的赈灾粮,是怨恨陛下,还是痛骂朝廷了?”
“这……”
这是能说的?
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怨恨皇帝的话。
说了不得马上被拉出去砍头?
“懂了,你俩没有,那是你俩的兄弟姐妹怨恨陛下,亲朋好友痛骂朝廷?”
“都没有,那你俩怎么做证人?”
“……”
“学生对陛下的敬仰之情,犹如洛河之水,滔滔不绝。”
“扬州百姓对朝廷的拥护爱戴,犹如昆仑之山,连绵万里!”
“百姓们怨恨的,是往上好的白米里混入沙子的狗官,灾民们痛骂的,是以次充好的虫豸!”
好在,上堂对质的不是大字不识的草民,而是读过圣贤书,胸有点墨的书生秀才。
没那么容易被李文浩几句话给问住!
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请陛下顺应民意,肃清朝堂!”
“请陛下给扬州受灾的饥民一个公平公正!”
“探花郎,你仗着口舌之利,诡辩一时,如今还想怎么狡辩?”
赵平安质问李文浩。
李文浩再次直盯盯的看向文媚娘。
这可比看电视剧里的人物过瘾多了。
“微臣不愿与人争辩。”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自由他。”
“不知者不罪。”
“皇天在上,日月当空!”
“我只愿陛下知我、信我、明我,我自泰然!”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微臣一介书生,有幸得陛下任命,为百姓做事,此生无憾!”
“敢问陛下,这洛河仓的米,被微臣参杂了沙子,煮出来的粥,还能吃吗?”
“这……”
文媚娘此时,只被李文浩刚才的几句话,震得耳中作响,心潮起伏,一时竟然有些不能自己。
满脑子都是李文浩的声音,只觉得每一句都振聋发聩。
好一颗赤子之心!
难道,真错怪了他?
可掺了沙子的米,又如何解释……
文媚娘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白花花的大米里,掺了沙子,煮出来的粥不咯嘴磕牙?”
嘴替赵平安,再次上线。
向李文浩问罪。
“灾民本就饥饿,身体羸弱,吃了这不干不净的粮食,能不生病?”
“你问问朝堂中的各位大人,这等掺了石沙的大米,送给他们吃,他们吃吗?”
“赵尚书言重了!老朽家有薄田几亩,桑榆几颗,粗茶淡饭倒也富余,无论如何也不会吃参杂石沙的劣质大米!”
“下官家无余财,好在内人贤惠,也知图个干净,若把这一筐混着沙子的粮食拿回家去,怕是要被家妻打杀出门……”
“谁爱吃,谁吃!”
“以次充好,送我都不要!”
“……”
“说得好!各位大人说得好!”
“何不食肉糜?”
“做官的不要,才能顺顺利利的送到扬州灾区,发放到需要的饥民手里呀!”
“诸位别多心,我说的是一路去扬州遇到的官吏,没有说诸位有贪心。”
李文浩飞速的扫视了一圈朝中附和的官员,目光再次紧紧锁定在了女帝文媚娘身上。
文媚娘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方才开口道:“李爱卿,说说你的妙计……”
李文浩微微一笑,淡然道:“在臣看来,此事不难。”
“陛下可曾想过突厥人为何要屡屡犯境?”
闻言,文媚娘和东方婉儿都皱起了眉头。
是啊,为何呢?
文媚娘喃喃道:“北方游牧民族资源匮乏,若是遇到食物短缺的情况,势必会盯上我中原富饶之地。”
“不错。”
李文浩接过了话头,“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让突厥衣食无忧。”
文媚娘和东方婉儿对视了一眼,大为不解。
不等文媚娘开口,东方婉儿抢先问道:“此话何意?”
看着二人疑惑的目光,李文浩淡然道:“北境之地,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却是天然的牧场,因此突厥人多以出售牲畜皮毛换取物资。”
“如果我们能够在边境设置一个贸易集市,用我们中原盛产的丝绸瓷器,盐巴等物和他们互通有无。”
“如此一来,突厥人想要的物资都得到了,他们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入侵我大夏吗?”
听完了李文浩的话,文媚娘恍然大悟。
妙!果然是妙计!
正如李文浩所说,只要突厥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就没有发动战争的必要。
毕竟没人愿意生活在战乱之中。
东方婉儿那冰冷的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异色。
看向李文浩的目光,满是钦佩。
想不到这小小的探花郎,居然还是个人才!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解决了大夏国一个天大的难题。
文媚娘激动的攥紧了拳头,随后竟直接站了起来。
“爱卿所言,实乃定邦之良策。”
“朕已经想好了,待会便将此法实施下去。”
“建立贸易集市,对于我大夏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相信突厥人那边也不会拒绝。”
“没了突厥人的侵袭,我大夏边境便可高枕无忧。”
此时此刻,文媚娘看向李文浩的目光,是愈发欣赏。
想不到机缘巧合之下,自己居然得了个大才。
相比之下,朝堂上的那些官员,简直就是废物。
然而就在这时,李文浩却突然摆了摆手,“不不不,陛下,臣之谋划,并非如此……”
???
东方婉儿和文媚娘的头上都冒起了大大的问号。
刚才不是你说要建立贸易集市吗?
怎么又改口了?
难道自己会错意了?
文媚娘秀眉微蹙,美眸之中满是疑惑。
“李爱卿,此话何意?”
看着女帝那一脸懵懂的样子,李文浩心神一荡。
还别说,这女帝,还有点可爱呢。
就是不知道到了床第,会不会更有趣呢?
李文浩心中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脸上的表情却无比严肃。
“陛下,臣说的是彻底解决突厥之患,并非和他们做生意。”
瞬间,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文媚娘和东方婉儿对视一眼,皆是惊诧之色。
到现在她们才明白,自己确实是想错了。
沉默片刻,文媚娘方才问道:“李爱卿,那你所谓的彻底解决,究竟何意?”
李文浩眼中闪过一丝杀气,以手为刀,做了个劈砍的姿势。
“很简单,那就是彻底灭了突厥,让这个部落完全消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嘶……
文媚娘、东方婉儿,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彻底消灭突厥人?
那就不仅仅是让边境安定那么简单了。
这是开疆拓土的伟业啊!
没有哪个帝王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
文媚娘并非没有想过要灭了突厥人,可问题是大夏的实力不允许。
李文浩躬身上前,弯腰接了过来。
仔细一看,发现那居然是一份国书!
而且,还是大清国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亲笔书写。
一般情况下,国书这种东西根本不会让皇帝亲自下笔。
毕竟这种东西也不是那么的重要,让手下人起草书写,皇帝把把关就算了。
不过这位大清国的皇帝,好像是挺自信的,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对文媚娘的爱慕之意。
是的,这不仅仅是一份国书,更是一份请求联姻的国书。
更让李文浩没想到的是,对方要求联姻的对象,居然是女帝文媚娘!
李文浩合上了那封国书,眉头紧锁。
这时候这大清的皇帝,怎么着也快五十了吧?
给文媚娘当爹都绰绰有余,居然还想老牛吃嫩草?
再说了,哪有皇帝出嫁到别国的道理?
这是什么?
这是赤果果的羞辱!
这不明摆着告诉别人,大清想要得到大夏国的土地吗?
不是……这爱新觉罗.弘历是没睡醒?
居然公然挑衅大夏国?
怪不得女帝的脸色这么难看,这种事搁谁谁不生气?
爱新觉罗.弘历这老毕等,脸皮太厚了。
李文浩尴尬的一笑,“这大清国的皇帝是在白日做梦吗?”
“居然想要娶我们陛下?他算个什么东西?配吗?”
文媚娘听了浑身舒坦,一拍龙椅。
“对,他不配!”
“不仅是不配,简直是无耻。”
在场的这些大臣都看过这封国书,却只有李文浩敢骂出来的。
真不愧是自己的心腹,果然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这时,旁边的陈广志上前一步,“陛下,爱新觉罗.弘历之所以如此猖狂,那是因为大清国实力强悍。而且此人向来是心高气傲,野心勃勃,迫切的想要成就一番大功绩。”
“相对于其他几个大国来说,我大夏这些年和突厥经历了几次的战争,加上连年的天灾,被此人盯上也在情理之中。”
“在臣看来,对方此举的用意就是逼着我们先动手,这样一来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对我们出兵了。”
作为一个在官场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陈广志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玄机。
文媚娘冷笑一声,“哼,他真以为我大夏是好欺负的?”
“若是真打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户部尚书赵平安忙说:“请陛下息怒。”
“陛下,如今我大夏国国库空虚,若是此时和大清这样的大国开战,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文媚娘微微眯起的眼睛,双拳紧握,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若不是这些年大夏经历了几次的天灾,耗费了太多银两,她真不想咽下这口气。
以她的脾气,怕是现在就已经兵发大清国了。
“你们是要朕咽下这口气吗?”
文媚娘声音冰冷,透着股杀气。
大臣们纷纷低头,沉默不语。
谁都知道陛下不想忍,可问题是现在国家没钱,这要是打起来,必败无疑。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极为不和谐的声音陡然响起,打破了这份平静。
“陛下,正所谓天子之威不可辱,爱新觉罗.弘历这老不死的居然如此羞辱陛下,这就是对我大夏的挑衅!”
“如果我们真的咽了这口气,那么一定会让其他国家认为我们大夏是好欺负的,届时类似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臣认为应该出兵,给大清一个教训。”
众人顺着声音的来源望去,这才看到说话的正是李文浩。
十天就能拿到一成的红利,这比高利贷都离谱。
莫非这李文浩人傻钱多?
康亲王巴尔涂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爱新觉罗.功宜布,“你买了吗?”
功宜布嘿嘿的笑了笑,“不急不急,我准备再观察观察,正如你之前所说的,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这十天就给一成的红利,一年就是十倍的回报,哪有这种好事?”
“所以我准备再看看,等到稳定了,再入手也不迟。”
康亲王巴尔涂默默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他也是这么打算的,如果真的能稳赚不赔,到时候再投入也不迟。
……
大唐,长安。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密报,嘴角上翘,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债券?有意思……”
旁边的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皆是眉头紧锁。
“真是怪了,这个李文浩到底想要干什么?他有多少钱也不够这样折腾的啊。”
长孙无忌捋了捋胡须,一脸的不解。
房玄龄无奈叹息道:“哎……看样子咱们都老了,现在这些年轻人的心思啊,琢磨不透。”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笑着点了点头。
“你们说的不错,此人的想法,天马行空,确实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以此人擅长使用毒计的性格,能咽下这口气?”
“可现在朕还是想不出他真正的用意何在啊……”
杜如晦沉声道:“这个债券生意,一定有古怪。”
“咱们能看得出,那乾隆帝也一定不会轻易上当,就看接下来他该怎么做了。”
众人沉默了片刻。
长孙无忌苦笑着说:“如果他想要耍手段的话,可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万一被发现他绝对不可能活着离开。”
“此人的行为,处处透着诡异,真是猜不透。”
大唐的这些朝中大佬,包括天子在内都是眉头紧锁。
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现在聚集到这里的,算是大唐最顶尖的人物了。
就连他们都看不穿李文浩,可见此人有多恐怖。
沉默许久,李世民方才开口道:“先不说李文浩此人,就说说这债券。”
“据说十天就能给一成的红利,一年能得到十倍的回报,那他不是成了送财童子吗?拿什么赚钱呢?”
长孙无忌等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赔本的买卖。
赚钱?
别闹了。
这个李文浩,真是个怪人。
……
大明,皇城。
一座宏伟的宫殿内,一个身穿金色龙袍,身形魁梧的中年人端坐龙椅之上,看完了奏报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有意思。”
“继续让锦衣卫盯紧了大清朝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个叫李文浩的。”
“属下遵命。”锦衣卫指挥使躬身退下。
等到指挥使离开之后,永乐大帝却皱起了眉头,盯着手中的奏报陷入了沉思。
他是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帝王,想要把明朝的版图继续扩大,超过他老爹朱元璋。
因此,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各国动静,锦衣卫更是渗透到了各国的核心部门。
此次李文浩出使大清朝,他自然是收到了消息。
只是对方这种种不合理的行为,却让他琢磨不透。
好一会,朱棣方才睁开了眼睛,口中喃喃道:“现如今能让咱看不透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李文浩……是个人才啊……”
……
大秦。
“大清朝最近真的是能折腾啊,居然给大夏国的女帝送了联姻的国书?”
一个身穿黑龙袍,身材挺拔的中年人看着手中的密报,面色平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