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怀信姬清珞的现代都市小说《自始至终陈怀信姬清珞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承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修建学校是为了恢复民生?!当听到这番话后。金銮殿中的众臣顿时愣住了。不知为何。在看了鉴天镜推演的陈怀信的未来后。他们困惑与不解的情况变得多了很多。先前推演金榜之人的未来时。哪怕是坚持了足足五年的何万林,也只是让他们沉默了许久。可陈怀信所做的种种事情,却每一次都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而这次。陈怀信所说的话。更是让不少大臣的脸上流露出惊愕的神色!“修建学校还能恢复民生?”“这难道不是劳民伤财吗?”“陈怀信在军事方面天赋不错,哪怕是大军行进也能做好后勤,但是关于民生方面,他不过是在乱来罢了!”“……”不少臣子忍不住开口议论了起来。哪怕先前被陈怀信打了脸,可那或多或少都是跟军事方面有关的,哪怕是靖平阁与靖灵殿,也能够看做是军事方面的延伸!至于最...
《自始至终陈怀信姬清珞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修建学校是为了恢复民生?!
当听到这番话后。
金銮殿中的众臣顿时愣住了。
不知为何。
在看了鉴天镜推演的陈怀信的未来后。
他们困惑与不解的情况变得多了很多。
先前推演金榜之人的未来时。
哪怕是坚持了足足五年的何万林,也只是让他们沉默了许久。
可陈怀信所做的种种事情,却每一次都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而这次。
陈怀信所说的话。
更是让不少大臣的脸上流露出惊愕的神色!
“修建学校还能恢复民生?”
“这难道不是劳民伤财吗?”
“陈怀信在军事方面天赋不错,哪怕是大军行进也能做好后勤,但是关于民生方面,他不过是在乱来罢了!”
“……”
不少臣子忍不住开口议论了起来。
哪怕先前被陈怀信打了脸,可那或多或少都是跟军事方面有关的,哪怕是靖平阁与靖灵殿,也能够看做是军事方面的延伸!
至于最开始在冤句县外的篝火前,所讲述的关于大承宝钞的事情,也只是为了勾起乡勇军的怒火!
如今。
陈怀信是第一次真正的治理国家!
而那想法与手段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小孩子在胡闹!
他们身为文官或许不太懂军事,但是还能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吗?
至少他们从未见过,有谁像是陈怀信这样恢复民生的!
所以。
这次。
他们必不可能再被打脸!
“韦尚书。”
“您也是户部尚书。”
“您觉得陈怀信的想法如何呢?”
兴许是为了得到更多人的赞同,有文官将视线投向了户部尚书韦泰和。
韦泰和老神在在,并没有说话,而旁边的户部侍郎牧修齐,顿时明白,自己的上官不想表露出太强烈的倾向,避免发生什么尴尬之事,所以他主动站出来接话道。
“陈怀信很适合从军,因为他在那方面确实有天赋。”
“但是治理国家、恢复民生、并非是行军打仗那么简单。”
“他若是听从我承国户部郎中的建议,倒是能够让那煜国坚持久一点。”
“可若是继续独断专行,不管不顾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谓的恢复民生之事。”
“那煜国距离遍地烽火也只是时间问题!”
户部侍郎牧修齐的话语很是自信。
他看起来是承认了陈怀信在军事上的能力,但那其实是在为了顺带贬低武将而已!
那在军事上有着天赋、甚至卫国公还想要亲自教导的人才、在他们文官里甚至还不如户部中坐清水衙门的郎中!
至于那行军打仗,更是不如治理国家困难!
而武将们虽然耿直,但也并非是傻子!
在听到牧修齐这样说后,那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姬长灵更是直接开口说道:“牧侍郎,话别说得太满,有没有可能,是你的水平还不足以理解陈怀信的能力呢。”
“确实,就像是先前你们都未曾发现,那大承宝钞存在有这么大的隐患!”
“连韦尚书都没敢开口说话,你一个侍郎也敢妄下定论?!”
“……”
有着姬长灵的开头。
其他武将自然也纷纷跟上。
牧修齐不敢得罪姬长灵,他只能冷哼一声,露出一副不屑与你们争吵的模样。
但皇长女姬长宁却摇着头说道:“恢复民生,应当是减轻赋税,减少徭役,休养生息等等,修建学校为大兴土木,可不是什么好想法。”
“公主殿下说得对!”
“而且那陈怀信不仅没有让将士卸甲归田,看样子还准备发起对蛮夷的战争,这番种种下来,只会让那新王朝崩溃得更快,让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
在看到姬长宁站出来后,那些文官仿佛像是有了主心骨,也纷纷开口应和。
这并非是姬长宁所想,她只是单纯的将陈怀信的想法,与那常用的恢复民生的方法进行对比,并不是为了给文官撑腰。
她轻启朱唇,想要再说些什么。
但许久没说过话的五皇女姬长清,却在此时开口说道:“陈怀信的想法肯定没错的!他可是诗词双绝呢!”
听到这话。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不想再争吵下去了。
他们的讨论至少看起来是有理有据的,而姬长清却是直接无脑的相信陈怀信,无论陈怀信做什么,在她看来都是正确的!
与其再说下去。
还不如继续看那推演呢。
两边偃旗息鼓,目光看向鉴天镜。
而那关于未来的推演仍未结束。
在听到了陈怀信的话后。
户部尚书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的目光看向陈怀信,似乎是在询问着,陛下你确定自己没有说错?!
“修建学校是为了恢复民生?”
“这可是要在煜国各地都进行的工程呀!”
“在建国初期便大兴土木。”
“陛下是嫌煜国太长久了?”
户部尚书满肚子的困惑。
他想着如何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来劝阻陈怀信的这个想法。
但陈怀信似乎是看出了他在想些什么,笑着摇摇头,道:“你就按照我的计划推进即可,反正现在的国库尚有余存,若是实在不行,再中断便好了。”
看到陈怀信那副坚决的模样,户部尚书也知晓劝说无效,只能点着头,但心中却微微叹了口气。
靖平一年,十月。
由于踏平了许多世家豪族,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陈怀信在短时间之内,并不用担心国库亏空的问题,这也让他有许多想法,能够没有太大压力的去实现。
像是修建学校,便是以工代赈恢复民生经济的其中一环,除此之外,他还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安排人手去丈量田亩,清点全国上下的人口。
“只有知晓煜国的具体情况。”
“才能更好的进行发展!”
陈怀信很清楚这个道理。
不过。
就在他思考,针对军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是脱产军队还是军屯制度的时候,有人忽然前来汇报。
“陛下,我等在长安城中发现了前朝公主!”
“嗯?长安城内竟然还有前朝公主?你们是如何发现的?”
“是因为……她飞起来了。”
“???”
靖平三年,九月。
如今的煜国正呈现一副蒸蒸日上之势。
不仅是因为国家初立,曾经那土地兼并、豪强欺压、冗兵冗官等问题被推翻消灭,让国家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也是因为陈怀信的大兴土木、修建水利、水泥造路、减轻赋税等等,进一步刺激了国家经济,也让百姓能够稍微宽裕了一点。
至少百姓不用再像是以往那样,仿佛脖子上有根绳子勒着,让他们当牛做马辛苦劳作,还会被地主豪强指责不够努力,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
也让许多百姓对新生的煜国充满好感。
连招募士卒都比以往的朝代轻松许多!
不过。
陈怀信很清楚。
这只是暂时的!
“用脑海中的知识来解释。”
“就是飞速发展的社会,让每个人只要努力就能有所回报。”
“但是等到那发展停滞,许多隐藏的问题也会给暴露出来!”
陈怀信的脸上带着一丝担忧。
虽然说。
他自己都不确定。
等到这隐患爆发的时候。
自己是否还活在这世上。
但他并不想将这些问题全都留给后人。
他从来都不认可那所谓的相信后人的智慧!
“而且。”
“说不准。”
“那后人还会打着‘相信前人的经验’的幌子,将这些隐患给视若无睹,然后只要努力维持稳定就行了。”
“更有甚者,还会说着‘相信更后来者的智慧’,然后便当做掩耳盗铃一般的,当这些事情没有发生过!”
陈怀信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想法去考虑未来。
所以。
他想尽可能的多解决一些问题。
比方说。
那些因为煜国大兴土木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商人!
“士农工商。”
“商向来是最低贱的。”
“陛下不必对他们产生忧虑。”
“反正等遇到什么、直接杀了就是了。”
宰相听到陈怀信想要召见商人后,立刻这样建议的说道。
这也是前承的皇帝们对待商人的态度。
将其当做是一群待宰的肥猪,平时对其视若无睹,让他们自己将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等到国库缺钱了,或者某个功勋权贵之后代,忽然对商业感兴趣了,就对他们举起屠刀!
也就是前承女帝姬清珞在位时,那些商人被她的兄长割过几轮了,不然她也不用因为国库亏空,被迫不断发行大承宝钞,而前承说不定也还能再坚持个几十年!
但是。
陈怀信却很清楚。
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商业的。
他自然可以像是前承那般,将商人视作待宰的猪羊。
可他也要因此而接受,商业难以繁荣起来这个事实。
“既要又要是不现实的。”
“更别说。”
“我后续的很多安排。”
“还与这些商人有关。”
陈怀信摇摇头。
当然。
虽然是这样。
但并不代表他会给商人多少权利。
那脑海中的知识告诉着他,商人在为国家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国家带来不小的隐患,他不会过度压制商人,但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而且。”
“士农工商。”
“也不该是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其从事行业的划分!”
“不然先贤又怎会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陈怀信的话让宰相哑口无言。
这让他只能放弃劝说,不过心中还是忍不住想着,自家的陛下做要做的事情,早就已经考虑清楚周到,贸然反驳只是在给自己找没趣啊!
不过。
他还是询问了陈怀信,打算召见哪些商人,又是想要安排他们做什么。
“养殖猪羊牛马的大商贾,令他们协助工部负责好畜牧之事。”
陈怀信也知道,自己给工部增加了多少工作量,所以便给他们找些助力。
“还有那些未曾朝贡的国家。”
“派遣将士去他国境内挑拨,很可能就会被发现。”
“但是商人就很合适了!”
“以经商的名义前往他国,暗中进行挑拨与激化。”
“等到我等腾出手后,便能直接派遣军队,轻松解决那些国家。”
陈怀信看向宰相。
宰相点了点头。
若是这两件事,那的确是有商人的帮助更为合适。
不过。
就在他想要去安排的时候。
陈怀信却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的说道:“除此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那便是编写一部专门关于商业的律法,事无巨细的来制约商人!”
听到这话。
宰相顿时精神一振。
若是他没猜错,这第三件事,才是陈怀信想要召见商人的真正目的!不然只是前两件事,只要随便派人去做就好了,何必如此郑重其事呢?
至于会不会有商人敢不同意?那直接一刀宰了就完事了!
“而编造关于商业的律法。”
“若是正常情况。”
“自然是得参照商人的意见。”
“如此才能更完善全面的进行编写。”
“但是……陛下应该不是这样想的吧?”
宰相很清楚,自家陛下才识远超常人,事关商业之律法,他应该也不需要商人的意见为参考!
他带着些疑惑的看向陈怀信。
陈怀信依然面带微笑。
他所想的的确没错,陈怀信召见商人,并非是为了参考他们的意见,那脑海中的知识足以让他编写商业律法,而且会比其他人所能想到的还要详细!顶多就是进行些修改,从而更适合如今的时代!
“那商人的作用。”
“只是在发布这本律法的时候。”
“告知天下说是参照了他们的意见。”
“如此若是其中某些条例,实在是过于严苛,让其他人心生不满,他们也会将这情绪对准那几个人,而非是针对朝廷!”
陈怀信很是平和的说道。
至于那些会被针对的几人,是否会对他的做法有意见?
“他们还得谢谢我呢!”
在前承时期。
海外贸易并不算很发达。
而且因为经常有海盗、倭寇在沿海地区进行滋扰。
前承的一些皇帝甚至还禁过海,不允许民间私人出海,更不允许对外经商!
但是。
对于商人来说。
他们很清楚海外贸易的利益有多大!
如今在发现南头城的出海口如此得天独厚后。
他们立刻明白了,陈怀信将商律安排在此施行,其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陛下是在鼓励我们进行海外贸易!”
“南头城的经商环境或许并不算好。”
“可若是加上这片海洋。”
“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些豪商在心中激动的想道。
他们彻夜反复翻读商律,在了解了其中关于海外贸易的条例后,虽然觉得那税率高得有些吓人,但是剩下的利润却依然足以让他们心动!
而且。
其中一些关于会保障煜国商人财产的条例,更是让他们不由得浮想联翩!
“若是我等在外海经商,被当地国家所坑骗,是否能够求助煜国,通过煜国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想到这里。
这些豪商直接坐不住了。
他们立刻找人去打造大船,或者是干脆购买船只!
毕竟。
谁最先涉足海洋。
谁就能咬下最肥美的那块肉!
他们可都不想落于他人之后!
靖平四年,七月。
在经过近两年的抓捕后。
修建水泥路的人手已经完全充足。
陈怀信让大部分出征交趾的将士返回,只留下一部分以驻扎掌管那片区域。
同月。
他开始命人建造大船。
看着那国库的储备又开始下降。
户部尚书虽然有些心疼,但也不会再像先前那样出言劝阻,因为那南头城的发展,已经让他开始期待起了未来!
而时刻关注示范区的宰相,更是明白了陈怀信为何会选择那里!
“因为陛下并不像前承那般禁海,反而非常的支持海外贸易!”
“所以他便以南头城为基板,重新开始摸索那片海洋!”
“而商人逐利,哪怕知道海洋有巨大风险,也依然会冒险一试!”
“如此等到我煜国能涉足海洋时,便可借助商人的经验减少损失!”
“陛下之深谋远虑,臣等敬佩不已呀!”
金銮殿中。
当不再抗拒陈怀信,而是去认可他后。
王千禾忽然发现,这个年轻人在未来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
尤其是海洋!
在许久之前。
他就曾想过利用海洋,来让国库变得充足!
然而还没等他呈上奏折,便被世家暗自警告了!
“因为世家权贵已经偷偷借助海洋为家族牟利。”
“现在陛下所获得的海外贸易的收税,不过是他们牟利中边边角角的边边角角!”
“若是我的提醒让陛下重视海洋,怕是会引起新一轮的祸端!”
王千禾很清楚那警告的含义。
他最终也没有将那奏折呈上。
不过。
如今。
在鉴天镜里看到陈怀信对海洋的重视后。
他便知道世家权贵将无法再隐瞒下去了!
果不其然。
那坐在上方的姬清珞,看到陈怀信所做的事情后,她便将那视线投向了户部尚书韦泰和,声音冷然的说道:“韦尚书,我承国每年从海外贸易中获得的税收有多少?”
“回禀陛下,只有不到十万两白银,”韦泰和低着头汇报的说道。
顿时。
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
一些不明所以的官员,吃惊的张大了嘴巴,似乎是不理解,只有不到十万两白银的税收,那陈怀信为何会如此重视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呢?
而像是王千禾这种知晓内情的臣子,则是默不作声的站在旁边,反正那火又烧不到他们的身上,自然也没必要探出头去。
“不到十万两白银?”
“怎么可能!”
“韦尚书是不是说错了?!”
姬长宁在这时忍不住出声问道。
她不觉得陈怀信会是傻子,花这么大动作就为了赚那丁点白银!
“而且。”
“商人逐利。”
“没有足够的利益。”
“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如此积极的奔向海洋!”
“这一年不到十万两白银的收税是绝无可能的!”
姬长宁皱着眉头。
她的目光看向韦泰和。
而韦泰和则是依然低着头,回答道:“臣并没有说错,去年我承国杂色收入为一百八十八万两白银,海外贸易的收税仅为其中零头,所以臣记得很清楚。”
“那你的意思是说,陈怀信为了这十万两不到的银子,就专门将那商律的示范区安排在南头城?而那些商人也都是傻子,为了这点利益就冒风险出海咯!”二皇女姬长灵的声音也在这时候响了起来。
事到如今。
哪怕是那些个不明所以的官员也都明白了。
这件事其中必然有所猫腻!
要么是陈怀信难得出错了,要么就是跟本朝的户部尚书有关!
想到这里。
那气氛更是凝重了几分。
虽然陈怀信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开启民智,比如说撰写商律,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甚至还被国子监的祭酒数次反对。
但是他在那财政上面的能力,可没有谁敢质疑半句,因为那大兴土木都能恢复民生的做法,直到现在都没谁能够解释清楚缘由!
“他不可能会做亏本买卖的!”
“这海外贸易的税收绝对不可能这么少!”
这些官员的目光也都看向了韦泰和。
那被众人注视着的韦泰和,看起来也不再像先前那般沉稳,因为姬清珞那冰冷的视线给他带来的压力,让他整个人都要承受不住了!
但当注意到,那跟世家有关的官员,正用饱含深意的眼神看着他时,他只能暗暗叹了口气,回答道:“回禀公主殿下,臣不知晓那陈怀信为何会如此重视海洋,但我朝的海外贸易税收,的确只有那么多。”
“当然。”
“这也可能与先帝有关!”
羊是好东西。
姬长薇自然也认可这番话。
只是。
那应该是对于权贵而言的。
因为无论是食用,还是祭祀,都离不开羊这种动物。
哪怕是普通商人,都会在自己家中,养上三两只羊。
“但是。”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羊就没有那么好了!”
姬长薇在心中这样想道。
养羊需要的,是一处水土环境都不错的地方,这样才能让羊长大长肥。
可是有这样的地方,绝大部分百姓都会将其开垦成农田,又怎会舍得用来养只能吃肉的羊呢!
而用羊祭祀?
那更是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用纸钱香烛祭祀先人就很奢侈了!
谁为了祭祀先人,或者是为了吃上羊肉,就将大好的土地用来养羊,那绝对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至于羊还能让百姓不惧寒冬?”
“这倒是没有听说过。”
“难道。”
“他又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了?”
姬长薇看向了陈怀信。
作为前承女帝的她,自然见识过那地动山摇之物与热气球,而前承之所以覆灭,并且煜国将士没有太大折损,也是依靠的这两样东西。
她也清楚,这两样东西是由陈怀信制作出来的,那他有着别的关于羊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能够说得通。
而陈怀信似乎看穿了,姬长薇此时在想些什么。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声音很是平和的说道:“我的确是有了些想法,毕竟若只是为了吃羊肉,就让草原都养满羊,那的确是有些太奢侈了,从草原将羊运送到煜国各地,所需要的花费可是并不少。”
“但若是为了羊毛制品,为了让百姓不再在寒冬中冷死,而这样去做的话,那可就太值得了!而且,甚至有可能,借此机会彻底瓦解来自草原的威胁!”
陈怀信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而姬长薇看着浑身散发着自信的陈怀信,不知为何,她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得很快,仿佛又回到了新婚之夜,她侍奉陈怀信的时候。
“嫁给他。”
“好像……”
“还真挺不错的呢!”
金銮殿中。
先前想要劝说姬清珞,不要再发起对外战争的文官,此时脸色已经如黑炭般了。
他们本来还希望,那边疆的蛮夷之人,能够让陈怀信吃点亏,这样他们才能让本就好战的陛下,打消抓捕蛮夷之人回国建造的念头。
“可是如果。”
“羊不仅能够用来吃肉。”
“还能让百姓不会被冻死!”
“那它的价值可就更大了!”
“陛下必定会再次发起对草原的征战!”
“而这样一来。”
“岂不是又会让那些莽夫武将的声音变大?”
这些文官不甘的看了一眼武将,心中对于陈怀信的怨恨更大了几分。
而包括二皇女姬长灵在内的武将,在听到了陈怀信所说的羊的好处后,她们的双眼已经在发光了!
平卢节度使更是直接窜出来,说道:“陛下,臣请战!必将扫荡草原部落,让我大承子民能够不再惧怕寒冬!”
“你这家伙,将草原部落扫荡后,谁来替我大承养羊啊!陛下,还是得让臣来,臣自认为心思缜密,必然会让草原遍布羊群!”
“你退后!你退后!让老夫来!老夫当年可是跟草原的蛮夷打了好几次,对那边可比你们熟悉太多了!”
“打了几次,都没能将草原蛮夷灭绝,不就证明了你没用?还是让臣来吧!”
“……”
武将们为了征战草原,直接开始争吵了起来。
他们很清楚自家陛下的性格,边疆百姓被骚扰了,她都会亲自带兵直入草原,现在知晓那羊的真正价值后,又怎会眼巴巴的看着,而不去进行争抢呢?
而只要发动征战,他们的战功也就来了,谁会愿意放弃这大好机会啊!
不过。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之时。
宰相王千禾站出来,呵斥他们安静后,才对姬清珞说道:“陛下,臣觉得,应当再继续看看,若是那实际与陈怀信所想的相差甚远,可是会空耗我大承国力的。”
他自然知道,陈怀信不会无的放矢,可他也不能光听着武将争论而什么都不做,所以便希望姬清珞,能够采取更稳妥之策。
还好。
姬清珞也没那么着急。
先前金榜都推演了那么久,现在总算是有点曙光,那她又何必着急这一点时间呢!
“那就先继续看看吧!”
在做好决定后。
陈怀信并没有着急派遣将军,前去征战草原部落。
他们现在正带兵前往交趾那片地方,准备将那边的蛮夷给抓来,为煜国的兴盛做贡献呢。
若是同时两路作战。
哪怕是有着他的规划,国库也会难以支撑下去!
“而且。”
“还需要进行事前的准备。”
“而不是将羊毛取回来就行了的!”
陈怀信在心中想着。
他再度前往了大煜研究所,给姬长兮布置了新的安排。
这次的安排并不算多难,陷入了研究瓶颈的姬长兮,便用它来放松下心情,仅仅花费了十来天时间,便将那些东西给制作了出来。
靖平二年,十一月。
陈怀信在大煜研究所里,满意的看着姬长兮的成果。
按照他的吩咐,姬长兮改进了现有的纺织机,让它的效率比先前的纺织机,快上了至少五倍!
“同样的时间。”
“进行更快的纺织。”
“如此才能配合将来的羊毛,让百姓彻底不再惧怕寒冬!”
陈怀信的脸上满是欣喜。
姬长兮倒是没有多少激动,相比于那热气球与水泥之类的东西,改进纺织机在她看来,只是空闲时间的放松,而且这东西对于世间来说,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变化。
这跟她所喜欢的,将按部就班的物件给彻底推翻,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呢!
但陈怀信却摇着头,反驳了她的想法。
“微不足道?”
“不不不!”
“跟这效率更快的纺织机相比。”
“热气球才是微不足道的东西!”
靖平三年,十一月。
陈怀信召见了几个大豪商。
他其实也没有想到,这些豪商居然会如此积极,还没有等他正式召见,便火急火燎的赶往长安城。
甚至在知晓工部正在进行家猪养殖的时候。
有从事这方面的豪商,直接将所有家猪全都赠予工部,还派遣有经验之人,来协助工部进行养殖方面的工作。
这让工部得以轻松不少。
也让陈怀信的第一件事直接就完成了。
不过工部尚书却有些担忧:“商人无利不起早,必是有利可图,才会将家产直接赠予朝廷!”
“别担心,他们只是被前承杀怕了,如今赠予家产,只是为了求一个庇护,”宰相很清楚那豪商在想些什么。
而当这几个大豪商被带去面见陈怀信的时候,平日里在自己家里中威风堂堂的他们,心中满是忐忑双腿不住颤抖。
若非旁边的侍卫说了句,陛下不喜跪拜,恐怕他们都要跪下来请安了!
“能够在三年时间内,便创下偌大之家业,尔等商业上的能力,在煜国可称得上是屈指可数了,”陈怀信声音平和的说道。
但这几个大豪商却心惊胆颤,连声称不敢当!
而陈怀信也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直言煜国将要编写一本商业律法,以管控商业活动,让他们来便是提提相关建议。
听到这话。
这几个大豪商顿时精神一振!
他们知道当今陛下与前承皇帝截然不同,但没想到会对商业如此之重视,专门编写相关律法,这可不是管控,而是在加大力度的支持啊!
“草民定当竭尽所能,助我大煜编写商律!”
几个大豪商压制兴奋的说道。
等到他们被带下去,在个小房间进行讨论,并将想法写在纸张上时,他们很快便达成了思想上的共识。
“无论陛下究竟是有何想法。”
“但这商律对我等的确是件大好事!”
“所以。”
“我等提出的建议,必须是对陛下、对煜国、对百姓有利的!”
“任何有利于我等、有利于商贾的建议,全都不允许提出来!就连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我等必须要全力支持陛下!全力支持煜国!编写出这本商律!以约束与管控商业的活动!”
金銮殿里。
看着那被召见的商人的表现。
不少臣子脸上都流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在他们看来。
这些所谓的大豪商就跟路边的野狗一样,随便给根骨头就会立刻冲上去,摇着尾巴哈着气的讨好扔骨头的人!
“然而有些人却连骨头,都要跟路边的野狗争抢。”
“又想牛耕地。”
“又不想给牛吃草。”
“天底下哪里会有那么好的事情啊。”
“哼!”
王千禾看着那些臣子的表情,便立刻知晓他们在想些什么。
他暗自摇了摇头,目光看向鉴天镜,心中很是清楚,等推演结束后,那朝堂很可能会迎来一次大洗牌!
“就是不知道那些世家……会不会狗急跳墙呢?!”
靖平三年,十二月。
编写商律之事。
已经被不少人所知晓。
朝中臣子都是赞成的。
他们知晓陛下这样做必有其缘由。
那户部尚书更是激动得难以自己!
“陛下在财政方面的才识世间无人能及!”
“等到商律编写完成后。”
“国库必将比任何朝代都要充裕!”
“到时候。”
“即便是国内大兴土木,国外将士征战,也不用担心财政崩溃!”
户部尚书在一次醉后这样说道。
那些未被派遣出去的将军,顿时比他还要激动!
他们经常出现在那大豪商住的小屋子外,似乎是督促他们编写,但言语之中却是催促,让他们赶紧将这商律给弄出来!
但这些大豪商却有苦说不出——我们倒是想快点呀,但这最后的决定权是在陛下手上,我等甚至连编写到哪种程度了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快得起来呀!
不过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在被这些将军们催促的时候,他们也只能点头哈腰不敢有丝毫得罪,心中祈祷着商律能尽快完成。
然而那负责编写与拍板的陈怀信,并没有如他们所愿的在编撰商律,而是出现在了大煜研究所中。
在将那批孩童送至后。
他已有近十个月没来过这里。
当然。
他倒不是没有不再关注大煜研究所。
只是由于姬长兮将部分精力,放在教导孩童上面后,那相关的研究产出相对少了一点。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这是改良的提水工具,这是改良的碾磨工具,这是改良的掼稻工具……”
姬长兮介绍着最近这段时间的成果。
当她的目光从那触及天空的翅膀,转向了底层农民在地上刨食的工具后,那研究的成品自然比以前多了许多。
毕竟。
令人飞起来困难。
但底层农民工具的改良却很简单!
以前只是因为掌握知识的人,不愿意低头去看他们罢了!
而陈怀信注意到,姬长兮这研究的成果里,有一些是跟食物有关的。
“是别的工具改良得差不多了,所以转向了如何制作更好吃的食物?”
“不,这是我给他们布置的课题,而他们最感兴趣的,自然是食物。”
姬长兮指了指那些孩童。
对于这些大部分出身底层百姓家庭的孩童来说,从小到大饿肚子的次数数不胜数,所以在听到她询问对什么最感兴趣后,他们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食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陈怀信教导她的,所以她便让这些孩童,将重心放在食物上面,看如何改进或制造新的器具,才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好吃。
或者……让食物变得更多一点!
“因为。”
“只有经历过饿肚子。”
“才能知晓这究竟有多痛苦。”
“他们都不想再体验那种感觉了!”
姬长兮的声音多了几分无奈的滋味。
陈怀信很清楚,她为何会产生这种感受,这让他不由得出声安慰道:“等以后,有了亩产上千斤的高产作物,就不会再有人要感受饿肚子的滋味了,而且等到猪羊的大量养殖后,百姓们还能时不时吃上肉腥呢。”
听到这话。
姬长兮顿时一脸惊愕。
她看着陈怀信,声音带着些许颤抖的说道:“你说什么?亩产千斤的高产作物?这怎么可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