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断案如神,都是我兄弟的功劳徐有功苏子瑜结局+番外小说

断案如神,都是我兄弟的功劳徐有功苏子瑜结局+番外小说

日月之中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只见那身影居然闪躲了一下。徐有功一见,便说:“果然装神弄鬼,再射。”这下金吾卫的人也反应过来,全部朝着那白色的身影射弩箭。可就在这时,河面上的雾,骤然浓了起来。众人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徐有功又大喊:“掩住口鼻。”众人赶紧捂好口鼻,围聚在一起,相互背靠背,把徐有功和崔元奕护在中间。等了一会儿,雾散了。河面上一片宁静,众人皆凝神屏息,仔细观察着周围。确定无事之后,徐有功才说:“无事了,大家休息一下。”然后赶紧低头查看崔元奕的情况,崔元奕无知无觉的昏睡着,面色苍白,气息也很弱。看着像是中了某种药物所致,徐有功赶紧让人把崔元奕抬到安全的地方。派金吾卫的人快马加鞭去崔家报信,让崔家人去请御医。自己随后带着人护送崔元奕回去。洛神岛,则由苏子瑜留...

主角:徐有功苏子瑜   更新:2024-11-23 16: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有功苏子瑜的其他类型小说《断案如神,都是我兄弟的功劳徐有功苏子瑜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日月之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只见那身影居然闪躲了一下。徐有功一见,便说:“果然装神弄鬼,再射。”这下金吾卫的人也反应过来,全部朝着那白色的身影射弩箭。可就在这时,河面上的雾,骤然浓了起来。众人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徐有功又大喊:“掩住口鼻。”众人赶紧捂好口鼻,围聚在一起,相互背靠背,把徐有功和崔元奕护在中间。等了一会儿,雾散了。河面上一片宁静,众人皆凝神屏息,仔细观察着周围。确定无事之后,徐有功才说:“无事了,大家休息一下。”然后赶紧低头查看崔元奕的情况,崔元奕无知无觉的昏睡着,面色苍白,气息也很弱。看着像是中了某种药物所致,徐有功赶紧让人把崔元奕抬到安全的地方。派金吾卫的人快马加鞭去崔家报信,让崔家人去请御医。自己随后带着人护送崔元奕回去。洛神岛,则由苏子瑜留...

《断案如神,都是我兄弟的功劳徐有功苏子瑜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只见那身影居然闪躲了一下。

徐有功一见,便说:“果然装神弄鬼,再射。”

这下金吾卫的人也反应过来,全部朝着那白色的身影射弩箭。

可就在这时,河面上的雾,骤然浓了起来。

众人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

徐有功又大喊:“掩住口鼻。”

众人赶紧捂好口鼻,围聚在一起,相互背靠背,把徐有功和崔元奕护在中间。

等了一会儿,雾散了。

河面上一片宁静,众人皆凝神屏息,仔细观察着周围。

确定无事之后,徐有功才说:“无事了,大家休息一下。”

然后赶紧低头查看崔元奕的情况,崔元奕无知无觉的昏睡着,面色苍白,气息也很弱。

看着像是中了某种药物所致,徐有功赶紧让人把崔元奕抬到安全的地方。

派金吾卫的人快马加鞭去崔家报信,让崔家人去请御医。

自己随后带着人护送崔元奕回去。

洛神岛,则由苏子瑜留下镇守。

尉迟循毓却说什么也不肯走,非要留下来和苏子瑜共进退。

徐有功临走前回身对苏子瑜说: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这是有人在搞鬼,并不是什么洛神。

从元奕的情况看,这明显是着了道了。从现在开始要小心,吃的喝的都要注意。

今晚他们没有将元奕带走,应该不会再来。若万一再来,直接射杀。”

苏子瑜点点头。

徐有功带着崔元奕,由金吾卫的人带路。宵禁下,一路畅通无阻,到达崔家。

崔家的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崔元奕的母亲,一见到崔元奕这样,就在旁边小声啜泣流泪。

徐有功只好上前道:“崔叔父,婶婶,御医可请到了?”

崔元奕的父亲连忙回答:“已经请到了。快,孙太医,快来看看,我儿这是怎么了。”

旁边太医署的孙太医上前,给崔元奕把脉。

过了会儿,脸色变了变,说:“崔大人,小郎君这是中了一种罕见的药。但是下官才疏学浅,诊断不出是那种毒药。”

崔母听完,双腿一软,整个人向后倒去。

被后面的婢女及时扶住,悲声哭泣:“我的儿啊……”

崔元奕的父亲,赶紧拉着太医的胳膊问:“那请问太医,小儿这情况,需要找哪位太医比较合适。”

孙太医说:“之前我们太医署有个叫柳奎的太医,擅长制毒解毒。”

“但是为太医署所不容,后来被驱逐出了太医院,去年已经去世了。

不过听说他有个小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你们去找找柳家的人,或许能看出小郎君是中了什么毒。”

崔父行礼道:“多谢孙太医,来人,送孙太医。”

太医走后,徐有功问崔父:“叔父,可知道这柳奎?”

崔父一边摇头,一边安排人去查柳奎的下落。

这时,钱诚在旁边忽然道:“大人,咱们大理寺仵作,柳信,他爹就是叫柳奎。

太医说的人会不会就是老六啊,他排行老六,是老么。他也很擅长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徐有功听钱诚这么说,立马让外面金吾卫的人拿着自己的名帖,去柳信家里。

半个时辰过后,老六来到了崔府。

这时候崔家的人,已经不在意这柳信仵作的身份了。

死马当成活马医吧。

老六帮崔元奕把了个脉,又看了看眼睑。

然后让人把崔元奕扶起来,看了看后脖颈,只见后脖子上赫然出现了一道白线。

于是老六便对徐有功说:“大人,崔郎中这是中了江湖上一种很邪门的药,叫做冰玉神仙引。”


二人到了大理寺牢狱,见到了刘玉娘。

刘娘子虽然一身囚衣,但是精神头却比之前好多了。

“多谢大人通融,让张小郎君来看望奴家。”刘娘子上前行礼拜谢。

“免礼。”徐有功道。

“刘娘子,今日过来是有些细节想要问问你。

最近这半个月左右,你家郎君,也就是孙正和可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异常的地方?”

“比如特别生气,或者是特别高兴的情况。”徐有功引导。

刘娘子想了想了答道:“有一天,孙正和回来之后好像与人发生了争执,脸上有被打伤的痕迹。

回到家后就骂骂咧咧不止,一直在骂一个姓陈的,还说早晚有一天要收拾人家。

之后几天,孙正和回家后都很不高兴,醉酒后都是在骂这个姓陈的。

后来忽然有一天,他回家之后,心情颇为高兴,还说那个姓陈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他是什么时候说,那个姓陈的好日子到头了?”徐有功插嘴问。

“大约是四五日前。”

“关于这个话题,他还有没有说过别的?”

“后来还说过什么,瞌睡送枕头之类的,还说自己发了一笔财。别的倒是没说过什么。”刘娘子回忆着。

“发了一笔财?”徐有功听完眼睛亮了亮。

刘娘子一脸嫌恶的说:“他这人经常在外面欺凌弱小,仗势敛财。

其实他清醒的时候很少跟我们说这些事情,大多都是他喝醉之后,我前去伺候的时候听到一半句。”

徐有功:“好的,今日就先到这里吧。如果你想起来什么,就让狱卒去通知我们。”

“是,大人。”刘娘子行礼。

徐有功,钱诚两人一起出了大理寺牢狱。

钱诚迫不及待的问:“大人,你询问刘娘子这些做什么?”

“难道你怀疑,是孙正和杀了陈良弼吗?可是孙正和已经死了呀,难道是他的鬼魂报复陈良弼?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钱诚说完自己的猜测,自己吓得浑身一哆嗦。

徐有功正要回答。

前面过来一小吏说:“兵部蒋郎中来了,是关于兵部陈主事的案子想来问问大人。

王寺正请大人过去,见见蒋郎中。”

等徐有功赶到王介山处,就见王介山和一个胖胖的武馆,两人坐在厅里喝茶。

“徐寺丞,这位是兵部的蒋郎中。”王介山对徐有功介绍道。

“下官,见过蒋郎中。”徐有功上前行礼。

“徐大人,免礼。”蒋怀锡笑着说。

蒋怀锡看了看钱诚和徐有功,转头对着王介山说:

“王大人,你们大理寺真的是好风水啊。这寺丞,小吏都是仪表堂堂啊。”

“蒋大人客气了,你们兵部都是为大唐戍边的百战之士,岂是我大理寺能比的。”王介山寒暄着。

“本官今日前来,是我家侍郎大人听说兵部的陈主事被残忍杀害,让下官前来问问情况。

王大人也是知道的,我家冯侍郎之前在右武卫的时候,是出了名的爱兵如子。”蒋怀锡笑着对王介山说。

“有所耳闻。”王介山笑着附和道。

然后抬眼看了看徐有功,点头示意。

徐有功瞬间明白王介山的意思。

大理寺办案期间,案情详细是需要保密。

别说是死了一个兵部主事,就算是兵部尚书死了,兵部也只能求皇上做主,并无权直接到大理寺询问案情。

王介山的意思很明显,捡着能说的说,不能说的不说。

于是徐有功斟酌了一下,捡了些不重要的说了些。

徐有功发现,这将郎中听到可能与高昌有关系的时候,明显身体僵直了一下,过了会儿才缓过来。

徐有功讲完了,王介山就让他退下了。自己则留下来接着和蒋怀锡寒暄,打太极。

徐有功被蒋怀锡整这一出,弄的有些懵。

刚从花厅里出来,有人来报,说金吾卫来人说是前天,也就是十五日的夜里,有目击者看见,有人站在房顶上吹笛子,让徐有功过去看看。

上午徐有功去过金吾卫之后,苏子瑜就询问了金吾卫的巡夜士兵,都说没看见。

宵禁之后能在街上随意走动的,除了巡街的金吾卫,就剩下各坊内的打更人了。

苏子瑜便让金吾卫的人,去问南市附近各坊的打更人,果然找到了目击者。

利通坊打更人赵四,只跟金吾卫说自己看到了有人站在屋顶吹笛子,是一曲折柳。

就被金吾卫的人,不容分说的请到了一旁,并派人两个人看守着,赵四吓得瑟瑟发抖。

等徐有功赶到利通坊,赵四已经从刚才被惊吓的状态里缓过来一点。

“你叫赵四?”徐有功问。

“回……回大人,小的是赵四。”赵四结结巴巴的回答道。

徐有功见赵四十分害怕,就宽慰道:

“今日大理寺破案,听说你看了凶手,所以请你前来问询。莫害怕,知道什么如实说就行了,说完就放你走。

三月十五日夜里,子时,左右你看到了什么,详细说来。”

赵四听完点了点头。

“三月十五日夜里,小的跟平常一样出去打更。走到这附近,大约就是这个位置,忽然听有人吹笛子。

吹的是折柳曲,很好听,小的还跟着哼了起来。

可能是太好听了,小的就回头看了一眼。看见远处的有一个人站在屋脊上,拿着笛子在吹。

他带着斗笠帽,身形瘦长,脚上穿着翘头靴,看上去像是街上的游侠儿一般。从这个角度看,月亮正好在他背后,像一幅画一样。”

说到这儿,赵四就停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看吗?”钱诚站在赵四的位置上向南市那边看去。

“是的,大人是这个地方,往西边看,就在那边的屋顶上。”赵四指着南市西边的那排房子说。

利通坊接连着南市,赵四所指的地方是利通坊的最南边。而孙正和家里在南市的最北边,中间只隔着一重厚厚的坊门。

“是哪个屋顶?那个有屋檐翘起的房子吗?”徐有功站的位置看那个屋脊十分明显。

“大人,夜里没看那么仔细,大概就是那个位置。”赵四回答。

“大人那个屋檐是鸿茗酒肆的屋檐,后面那个才是孙正和家。”钱诚在旁边纠正道。

徐有功看了看,南市的房屋高低都是一样的。这个角度看只能看到前面的房子,只能通过缝隙隐约看到后面的房子。

徐有功看了一圈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还有别的吗?”徐有功回身问赵四。

“大人,没有了。当天我就回头看了一眼,没仔细看。”

徐有功便对赵四说:“你先回去吧,如果再看到那人,记得去通知巡街的金吾卫。”


二人又喝了几杯,刑部的人进来叫崔元奕回刑部,说有要事。

崔元奕只好起身告辞,二人约定几日后见。

钱诚和徐有功二人出了吴记羊汤馆。

“大人,咱们现在去哪儿?”

“先回大理寺,看看仵作验尸结果再说。”

二人打马回了大理寺。

徐有功回到大理寺,先去找了自己的直接上级,寺正王介山。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面容清癯,颇有威严。因人聪明,有一手断案之术,从末等小吏一路混上来。

“王寺正,下官徐有功前来报到。”

王介山抬头看了一眼徐有功,然后上下大量一番,给了八字评语:清风霁月,气宇不凡。

“唔,徐寺丞啊。早就听段寺卿说过,徐大人进士及第,十分了得。”王介山笑道。

初次见徐有功,言语间就表现出了欣赏。

王介山能混上来,跟他识时务有很大关系。

世家子弟,而且是像徐有功这样的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前途不可限量,这种人务必是需要交好的。

徐有功讲了自己的来因,以及今天上午接的南市的案子。

“唔……,不错,这个案子你继续跟下去吧,需要什么帮助的尽可来找我。”王介山笑道。“这是手令,你去领相关物品吧。”

徐有功在小吏的带领下,领了大理寺的腰牌和相关授印,官服,最后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

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公廨房,比之自己在蒲州司法参军的公懈房小了很多。可一间小小的公懈房,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门口正对着的是接待区,也就是议事区,可坐六七人左右。

西面放了一张软榻,中间用两个博古架隔开。

东面是书房的布置格局,笔墨纸砚俱全,两侧是两排架子,上面放了一些案件卷轴。

徐有功也知道神都居之大不易,有地方办公就不错了。于是放下东西,就朝仵作房去了。

大理寺有仵作四人,每一个寺正配一个仵作。

王介山这一组的人,配的仵作家里兄弟六人,分别按照:诚,仁,义,礼,智,信,来排名字。

这仵作排行老六,所以大名叫柳信。

大理寺的人都叫他柳老六,后来叫着拗口,就直接叫他老六。

徐有功到仵作房的时候,老六刚把孙正和的尸体验完。

验尸房因害怕尸体腐烂,窗户都是闭着的,因此房间内光线昏暗,显得有些阴森。

屋内较为空荡,朝阳的窗户那边,放着一张看上去颇有些年头的桌子,桌子上放着各种验尸的工具。

紧挨着窗户的架子上,放着一些零散的档案。

背阴的另一边,并排放置着几具尸体,盖着白布。

老六正在门口用醋洗手,整个停尸房里,弥漫着一股醋和尸臭混合的味道,十分难闻。

老六置身其中,却恍然不觉。

见有人来,自己又没见过,便知道这是新来的。最近新来的,只有蒲州调上来的寺丞大人。

于是赶紧洗完了手,上前见礼道:“您是新来的寺丞吧。下官柳信,见过大人。”

徐有功见这人,二十多岁,验尸的缘故,大理寺官服外,穿着一件灰色粗布罩衣。

脸型大气,鼻梁高挺,嘴巴也大,偏偏生了双小眼睛,这让他这张脸显得十分不和谐。

一边说话,一边笑,显得嘴巴更大,眼睛更小,整张脸十分诡异。

徐有功面不改色,微笑道:“正是。上午送来的那具被碎尸的尸体,想了解一下验尸情况如何?”

老六听完,就去一边桌子上拿了一张纸过来,递给徐有功:“刚验完,大人,这是验尸结果。”

验尸记录上面写着,死因:失血过多而亡。

伤痕鉴定这一栏写着:四肢被一次砍断,并未有重复砍伤的痕迹。体内有迷药成分。

死亡时间:三月十五日夜,子时至丑时之间。

徐有功看着验尸的结果和自己的判断基本一致。

“那凶器是什么呢?怎么没有写凶器?”徐有功问

“是一种特制的斧子,斧头宽大,又有些扁,像是西域的兵器。”

老六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张纸画了个斧子的图样。

徐有功看着纸上怪异的斧子问:“尸体上还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没有?”

老六想了下回答:“死者,好像摄入大量的能导致昏睡的东西。”

“是吸进去的迷烟,还是蒙汗药。”

“不是迷烟,也不是蒙汗药,就是汤药,但是摄入过量。喝的量过多了,全身麻痹,失去了知觉。”老六总结道。

“还有其他异常吗?”徐有功问。

“没有了,大人。”

“多谢。既如此,那便告辞了。”

“大人,慢走。”老六行礼恭送。

徐有功拿着那纸,转身出了仵作房。

回到自己的公廨房后,端坐在案几前,认真研究着纸上的斧子。

钱诚进来了,自顾自的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干了,然后抹了抹嘴角。

“大人,老六那边怎么说。”

“仵作说是喝了大量的能致人昏睡的汤药,然后被活着碎尸肢解,失血过多而亡。”

“喝了大量的能致人昏睡的汤药,孙正和的老娘买的哪种汤药?”钱诚惊讶道。

“难道真的是孙正和的老娘大义灭亲,杀了他。”

徐有功想着案情,仿佛没有听见,并没有回答钱诚。

“看来咱们得再去一趟孙正和家里。”徐有功忽然开口道。

钱诚和徐有功二人,带着几个差役,又来到了孙正和家里。

“这次你我二人,分开询问刘娘子和飘红。”徐有功对钱诚说。“鉴于你对飘红的印象较差,我审飘红,你审刘娘子。”

“喏,大人。”钱诚应声道。

二人走进孙正和家里,发现已经全屋挂了白幡,一众人都已经换上了丧服,正在安置灵堂。

见二人到来,众人上前行礼。

刘娘子红着眼眶上前问道:“大人,这灵堂已经制备好了,不知夫君的遗体,何时能归还,好让他早点入土为安。”

“很快,刘娘子放心。案件一有眉目,就会通知你们的。”钱诚很积极的回答。

“本官今日前来,是有些细节想要询问府上的人。”徐有功一脸正色,开口道。

“吾等一定配合。大人想问什么?”刘娘子淡定的说。

“只是一些关于孙正和的私事,只用问刘娘子和飘红就可以了。”徐有功回答

“刘娘子,请找个安静的地方吧,我们聊聊。”钱诚上前对刘玉娘说。

刘娘子带着钱诚去了偏厅。

徐有功则站在门口看着飘红说:“飘红姑娘请移步,本官有两句话想问下飘红姑娘。”

飘红听完便跟着徐有功出来,在院子僻静的地方站定。

褪去一身红衣,换上了丧服,飘红整个人的风尘气被这丧服遮掩了起来,整个人显得婉约清丽。

仿佛是刚哭过,带着浓浓的鼻音问:“大人,想了解什么,请问。”

“本官想了解一下,你家郎君昨天晚上回来的具体细节。从进门开始讲,越详细越好。”徐有功道。


“这……”苏卓看看徐有功,又看看钱诚,迟疑着。

一语惊醒梦中人。

徐有功开始在周围的墙壁上敲起来,钱诚和苏卓也明白过来,两人也开始敲。

过了一会,钱诚惊喜道:“大人,这里的地板好像是空的。”

徐有功和苏卓两人,过来敲了敲地板,发现果然有一块是空的。

于是徐有功看了看周围,发现有一个酒坛子仿佛被经常移动,地上被磨出来一些擦痕。

于是上前,转了一下那个酒坛子,就见那块地板咔咔的沉了下去,然后漏出来一个黝黑的洞口。

苏卓见状,连忙对外喊:“叫一队人过来,再拿几个火把。”

一行七八个人沿着黑洞下去,走了十几步后左转,却发现别有洞天。

一个能容纳许多人的地下空间映入眼帘,地上遍布着凌乱的脚印,其中一侧的墙壁旁边,有很多酒坛摆放的痕迹。

徐有功抬步上前,走到最中间的位置,发现这个里有个很奇怪的水池。

水池里已经没有水了,但中间位置有一个圆形的凹槽,原来应该是放着什么东西在这凹槽里的。

水池旁边有些白色粉末状的残留物,徐有功拿出帕子,小心翼翼的包了一些,放进怀里。

这时苏卓在旁边说:“大人,你看这是什么?”

徐有功看向苏卓,只见苏卓站的位置上,旁边有个架子。架子上有几个陶土瓶子,其中一个瓶子压着一小块残布,上面画着图案。

徐有功看了一眼,觉得这图案颇有些魏晋时期的风格,但一时又记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

于是让苏卓把这块残布带走,回去好好查查。

一行人出了一片居,赶回大理寺。

徐有功迫不及待的去找老六,想要查查那粉末。却被告知,老六去了纪王府,未归。

只好先去查那个魏晋时期的图案。

徐有功想了想,起身去找王沭。这王少卿官当得不怎样,但对于书画还是有较深的造诣。

果然,王沭仅看一眼,就知道这图案是北魏皇族的图腾。

徐有功从王沭那里回来之后,边走边想:这怎么又与北魏皇族有牵涉。

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徐有功回到公廨刚坐下,钱诚就将朱紫贵和霍七的资料送过来了。

钱诚一边喝水,一边说:“大人,这霍七原来是个流落街头的乞丐,快要死的时候被朱紫贵给救了,治好了他的病,还收养他。

朱紫贵一共三个徒弟,霍七是老小,十二岁才拜师,医学上十分有天赋。

因此,朱紫贵便欲将自己的女儿嫁与他。

朱家被灭门那天,霍七出门去往西南深山,采一味很珍贵的药,去了半年的时间才回来。

如此正好才避开了一劫。

半年后,霍七回来,知道师傅一家被人灭门之后,就性情大变。

他认为他师傅一生,救人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

当真是:修桥补路无尸骸,杀生放火金腰带。

这世间不值得!

于是决心,不再医人,只卖毒药。

因其研制的毒药,药性猛烈霸道,很多中毒之人,最终死相十分凄惨。而被死者家属追捕,被迫躲进鬼市,常年不出。

而且,大人,我还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事儿。

朱紫贵年轻时候和自己的青梅竹马生了个女儿,但是他那青梅竹马死了。

所以,朱紫贵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流落在外。”

徐有功听完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研读着自己手上的这份卷宗。看到朱紫贵灭门卷宗的末尾时,眉尾上挑,笑了笑。


“徐大人,那洛神是假的,失踪的人都中了药,才会走向洛神?”

“回大人,是的。”徐有功躬身回答

段宝玄示意众人先坐下,然后看着徐有功:

“今日早朝,崔寺卿说了昨夜之事。听说你们还与那贼人交过手?”

“是的,大人。”

“说说你的推断。”

“咱们这洛水如今的河道,是前隋工部尚书,大将作宇文恺所修建。

当时在修运河时,为了让洛水与西苑相连,筑斜堤束水向东北流,所以筑堤岸之时,采用版筑技术修筑。

为了能使船舶顺利通行,洛水两岸均是堤坝高筑。

唯有这洛神岛与其他处不同。

这里本是一座小岛,一侧连着岸边,因此便因地制宜,用这洛神岛作为一段堤坝。

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河水冲刷,如今这洛神岛与洛水相连之处是浅滩,深度不足以行船。

若想行船,需要涉水往前,至水深处方可。

通过目击者的描述,失踪的三位小郎君,皆下水,涉水而行。

几位小郎君也并未有挣扎,或者溺水的状态,而是在一瞬间倏然不见了。

昨日已经让人下水测试,行至三位郎君消失之处,大约需要走三十余步,水的深度不足以将人淹没,而那位置正好是可以行船。

昨日夜里,我们虽未看到船只,却也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依照下官推测,诸位小郎君有可能是被船接走了。

金吾卫用弩箭射杀,那白色身影居然躲避。于是下官便更加确定这是人为。”

王沭却在旁边一脸遗憾,想了想问:“原来如此,居然不是洛神啊。那既然是船接走的,怎么看不见船只呢?”

段宝玄淡淡的说:“应该是用了什么障眼法吧。”

徐有功点点头:“寺卿大人所言极是。人们之所以相信神鬼之事,大多是被蒙蔽了双眼。

因眼睛看到的与事实不符,于是心里便生了鬼神。

心里一旦生了鬼神,便会被鬼神之说迷住,怎么也看不清真相,而后又会被传的玄之又玄。

其实,最终的答案可能只是障眼法,一个小把戏而已。”

段宝玄点了点头,捋着胡须,叹了口气道:

“唉,今日一早,崔家人在朝堂上说了崔郎中的情况,王家,杜家,殷家的人一听,顿时乱成一团。

陛下下旨,此案既然由我大理寺和金吾卫联手揭破,便让我们大理寺负责查这个案子,金吾卫协助。

这事最终还是,落在你和苏郎将身上。

你放心大胆地查,遇到什么困难就过来找老夫。我倒是要看看,这到底是洛阳地面上哪路神仙。”

神都忽然出现这么一股不明势力,装神弄鬼,寺卿大人颇为生气。

王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对对,徐大人放心查案,需要我帮忙的你也尽管说。”

徐有功领命,谢过二位大人。

刚从段宝玄那儿出来,就见段家,殷家,杜家的人在徐有功的公廨外等着了。

估计是刚下朝,这三家就迫不及待来了解情况。

徐有功把人请进来,然后让众人稍安勿躁。

先每人发一幅纸笔,让三位公子贴身的人,写下事发当日三位公子都干了什么,写的越详细越好。

里面正在忙着写呢,外面传话,说是纪王来了。

“下官徐有功,见过纪王殿下。”徐有功出来快步上前行礼。

“免礼。”

纪王看着徐有功,一身书卷气,温润如玉的形象。长得好,有能力,会破案,适合做女婿,不错不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