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广告+结局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广告+结局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崇祯朱连,由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主角:崇祯朱连   更新:2025-01-29 03: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朱连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广告+结局》,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崇祯朱连,由作者“文盲写小说”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广告+结局》精彩片段

纵观整个大明,发自内心盼着他好的人寥寥无几。

后宫里有几位,朝堂上也有,剩下的就是这些太监了。

“让他进来吧。”

“遵旨。”

门外的高时明快速走进大殿,撩衣跪倒:“臣高时明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时明长得很白,给人一种死了三天后诈尸站起来的感觉。五官很端正,除了说话娘娘腔之外,其他与普通成年男人没什么区别。

“看见刘泽清了?”

“回陛下,臣见刘泽清并无伤症,似是在诈伤。”

“朕早就知道了,他没给你递银子吗?”

高时明脊背一阵发凉。

皇上是怎么知道百里之外的事的?

他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双手举国头顶:“陛下,这是刘泽清送给臣的银子,臣一分没动。”

“收了就好,收了就好!”崇祯松了口气。

如果高时明没收钱,他下一步的计划将无法实施。

见高时期一脸茫然,崇祯解释道:“既然刘泽清不想来京师勤王,就让他去南京吧。”



除了东林党这十几个人,再无其他人求情。

见崇祯不说话,他目光看向内阁首辅李邦华。

李邦华虽然属于东林党,但从不参与党争,除非有东林党人受到迫害他才会出来求情。

“李阁老,属下冤枉啊!”

李邦华看着手中的信件缓缓摇头:“海柯,不是我不帮你,是证据摆在这没办法帮。这样,你去镇抚司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他们不会为难你。”

“是吧李指挥使?”

李若琏表情极其严肃:“李阁老放心,镇抚司从不冤枉好人。”

沈维炳倒退半步,跌坐在地上。

党崇雅看着沈维炳慌乱的模样很是嫌弃,他目光扫视朝堂,最后落到刑部左侍郎张忻身上。

他与张凤翔私交甚好,张凤翔是齐党前党魁,张忻是齐党新任党魁。于情于理,都得帮他一把。

得到党崇雅的信号后,张忻想了想。

片刻后拱手出班:“陛下不妥!既然事关重大,且是陛下亲自交办的案件,应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共同审理。”

明律有规定,遇到重大案件,应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法司会审;遇有特大案件,应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陛下亲自交办的案件,应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

这件事属于最后一种,按照规定必须三司和锦衣卫共同审理。

此言一出,党崇雅瞬间对张忻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就叫专业!

有三法司的存在,锦衣卫就不能对他屈打成招。

“张侍郎所言极是,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有了张忻带头,朝堂上的官员纷纷下跪附议,请求三司和锦衣卫共同审理此案。

就连内阁首辅李邦华也位列其中。

这是朝廷的规矩,他是文臣之首更要起到带头作用。

崇祯淡淡扫视一眼,瞬间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沈维炳和党崇雅可以死,三司与锦衣卫会审最坏的结果是死他们两个。如果让锦衣卫单独审理,不知道会牵连多少人。

李若琏不愿意了,这可是件天大的功劳,到嘴的功劳能让它飞了?

他急忙说道:“诸位大人,这是锦衣卫查出来的线索,按理说应由锦衣卫办理才是,怎么能中途换人?”

“李指挥别着急,这件事关系到两位三品大员,应该从长计议按照朝廷规矩办事。咱们既不能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你说锦衣卫冤枉好人?”李若琏怒道。

“我可没说,是指挥使大人自己说的!”

“你们...”李若连是武进士出身,斗嘴可斗不过这帮文人。

他想反驳又不知从何说起,脸被憋得通红。

崇祯见状淡淡一笑:“张忻,当初这件案子是谁推给锦衣卫查办来的?”

张忻愣了。

他猛地回想起昨日与顺天府尹面君时,将灭门一案推给了锦衣卫。

当时没有线索,破不了案,想着把案子推出去甩锅。

前脚刚把案子推出去,后脚有了线索就想把案子拿回来,这能说得过去?

没想到陛下还记着这事。

他脸色涨的比李若琏还红,极不情愿的说道:“陛下,臣请锦衣卫尽快查清此案,还京师一个安宁。”

带头的居然反水了!

其他附议的大臣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这些人缓缓站起身怒视着张忻,恨不得把他的嘴撕z烂。

崇祯继续说道:“八家商号私通建奴流贼,在京师脚下制造灭门惨案,影响极其恶劣。锦衣卫立刻将八家商号家产全部抄没,一半送往户部,一半送往内帑。其余人等,男的凌迟处死,女的送到三大营犒赏三军。”



立刻马上那种。


刘文耀淡淡一笑:“太子已在直沽海船之上,只等我们一到,便可开船入海直奔铁门关。”

卫时春愣了下,“太子为何如此迅速?”

刘文耀面无表情的回答:“鄙人早已料到流贼会有此行,便提前让勇卫营的将士乔装改扮护送太子出京,一路快马加鞭,已到达直沽多时。”

卫时春愣了半天才缓过神,他想清楚整个过程后喃喃自语:“原来你这厮竟然让我们给太子当替死鬼!”

“可恶,可恨,可憎!”

“刘文耀,你等着......”

刘文耀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人,心中倍感无奈。

他能指挥勇卫营的人?

出此计谋之人根本不是他,而是当经皇帝大明天子!

他名义上安排朝臣勋贵与太子一同前往南京,实际上是让这些人当诱饵,替太子挡刀!

不出事还好,出了事他刘文耀出的主意!

皇上怎么可能让群臣当替死鬼?他可是爱臣如子的好皇帝啊!

(明季北略:高文采,锦衣卫千户。守宣武门,城陷,父子一家十七人,俱自杀,尸狼籍于路。

云京邸之变,文臣大臣缢者多,而自杀者少。予观高公有四难焉。自杀,一难也。武臣自杀,二难也。小臣自杀,三难也。一家自杀,四难也。呜呼!非烈丈夫其能如是也?)

(本人认为武官以战死沙场为荣,所以给这个历史人物安排了一个光荣的结局。)

京师,皇城。

去往坤宁宫的路上,崇祯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急忙问道:“王承恩,太子怎么样了?”

“回陛下,太子已由勇卫营将士护送至直沽,只等南迁队伍一到,便可登船入海直奔南京!”

“哦,如此甚好。南迁队伍可曾遇到危险?”

“南迁队伍的消息兵部每日一报,昨天平安无事,如果有事,就在今夜!”

崇祯点点头。

明天就登船了,李自成没有水师,想在海上拦截太子绝无可能。

他问这些并不是关心南迁队伍,那些人虽然都是忠臣,但忠臣就不能误国吗?

他只关心太子一人。

太子是能否将刘泽清处死的关键人物,不能出任何意外!

来到坤宁宫,崇祯困意渐浓。

连日来的操劳让他心神疲惫,现实里的皇帝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他不但要想方设法保住北京,还要和这帮文武官员斗智斗勇。

累,太累了。

在周皇后的安抚下,崇祯快速睡去。

......

清晨,前门大街。

“卖报卖报!”

“崇祯十七年,两文钱一份,一份两文!”

起早的人们刚倒完屎尿,便看到几个十来岁的孩童拿着一摞纸从眼前晃过。

“报?朝廷的邸报往外卖了?”

“不像,朝廷的邸报可不叫崇祯十七年,敢用万岁爷年号的人肯定是个狠角色。”

“咱就说啊,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皇上的报。皇上最近缺钱缺的厉害,不但把皇宫里的物件往外卖,还搞什么皇城半日游,一千两银子就能参观皇宫!”

“有可能,反正只有两个子儿,买来瞧瞧。”

拿到报纸后,那人打开查看,只见一行硕大的黑字映入眼帘:

崇祯十七年第一期。

皇帝赦令:免全国一年田赋,废三饷,永不加赋!

买报的人以为自己眼睛花了,拿起报纸上下左右认真翻看了一遍,问旁边的人:“兄弟,我没看错吧?这邸报上说皇上免全国一年田赋?”

他问的是个年轻的读书人,读书人伸手接过报纸看过后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