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笑着出声道:
“你胡家是荥阳种粮富户,咱已经让人快马加鞭往你宗族赶赴而去,通风报信!并犒赏你宗族!你已有夫人与三房妾室,并且也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故而你应该不介意今后成为宦官为本殿下效命吧?”
“你在开封府的布政使司衙门的家眷,让他们回归你宗族即可。”
“而且,等下我再差人,从你家乡宗族开始,给你立生祠!雕你泥像!封为救圣光明使者!今后,你的生祠光明坛,将会雕塑在全国各省各地!你郑惟彦的国姓爷的名字,将会传遍千家万落!”
郑惟彦直接吓得额头冷汗涔涔,脸色苍白,畏惧出声:
“殿下!殿下!杂家不知所犯何事!殿下何故要让杂家承担千古骂名,为世人尽口唾骂啊!”
就连旁边的郑国公常茂,也一脸难色,迟疑道:
“殿下,臣也劝殿下三思。单单凭借郑厂公的救驾之恩情,不足以服众,文人士绅皆会唾骂于他,就连灾情中的百姓们也会因嫉生恨,谩骂不已的!”
朱标却笑吟吟道:
“无妨!”
“咱就是要借机让这首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名震天下!然后,成为咱对付文臣士绅的脏手套,成为堵住悠悠刁民之口的臭骂对象!”
元朝以来,乡里之间,回回族的青真寺、腐儒们的圣人祠堂,比比皆是。
他更是可以预见的,将来等大明宝船船队来往中世纪欧洲与将来拓展美洲之后,西方传教士来大明传教的,将会比比皆是。
此时,英法正在百年战争中段,莫斯哥公国马上要摆脱蒙古族统治,开始扩张之路了,奥斯曼土耳其也正在扩张,将会在百年之后攻占东罗马君士坦丁堡。
就像现在大明随处可见的波斯人、色目人、高丽人一样,将来陆域海域都将疆域无边的巨明,也铁定到处都是外夷!
王朝统治说白了,就是两个字,人事。
自古以来,除了秦朝的军功制、隋朝吏征暴政,真正把皇权下到了乡里,却也导致苛政暴政二世而亡,基本上都是皇权不下乡!
乡里宗族的乡绅地主们,实际上才是乡里的统治者。
所以,朱元璋才下功夫,非要搞鱼鳞册丈量土地与细察人口。
而他朱标,更要彻底改变皇权不下乡的格局!
那么,除了青真寺,除了他预见的要亲手扼死的西方传教的教堂,他必须扶持起来乡里的组织结构!
他有且仅有三个选项:佛教、宗族祠堂、明教光明坛!
佛教是坚决不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历史上那么多灭佛的根本原因就是,佛教越修越奢靡,整个国家财富都会被寺庙和尚们所把持!不事生产,而且造成整个王朝的奢靡之风与享受之风!
南朝梁萧衍之祸便是大兴佛教,让佛寺占据大量国土与人口不说,还军纪废弛,土地兼并严重,民众沉迷修佛,寄托来世,最终兵灾一来,彻底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单单空口直说要发展明教光明坛,靠一张嘴是不可能成功的,哪怕靠朝廷大力费钱财往下推动,也是不大可行的。
那么,他要将明教光明坛推行下去的话,让民间也自发建光明坛,暂时,就必须给乡里宗族们分利益。
祠堂与光明坛的结合体,便是他暂时的选项了。
等将来有一天,乡里都商贸繁盛的时候,报刊盛行传播,工学科考彻底兴盛,他再考虑废除宗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