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南笙站在田埂上,看了一眼老队员的动作,便学会了要领。
她拿起镰刀,弯腰,手起刀落,动作虽然生疏,但一秒钟就能割下一簇禾稻。
她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不一会儿,她身后就堆起了一小堆稻子。
这一小堆稻子会有负责运送的队员将它们堆到稻谷机旁。
身后不远处,就是脚踩的稻谷机。
几个强壮有力的男人负责脱粒,他们的动作熟练而有力,不多会儿,稻田里就只剩下稻谷机的“嘎吱嘎吱”声和人们的喘息声。
半个小时过去了,沐南笙感到自己的腰像是折断了一样,疼痛让她几乎直不起身。
她错了,她发现自己喜欢的,是那种随心所欲、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而不是这种脚踩黄土、背朝蓝天的劳力生活。
前世看过的一档乡村综艺,那时候弹幕都是: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
记得神评论却是:你们喜欢的是懒散而不是乡村。
队里另一个女知青周秀秀速度比她快多了,周秀秀站起身回头安慰道:“不用急,我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适应之后就会好很多。”
沐南笙朝她点点头,笑着回应:“我知道了,我会尽快适应的。”
周秀秀看着眼前排骨架身材的女孩子,内心复杂,语气更加温和:“大家都是知青,本就该互帮互助,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原书剧情里并没有周秀秀,杨文这些人,是她改变了轨迹,所以原书剧情已经不能作为参考。
说完这些,两个人继续埋头苦干。
劳动的时间过得很快,下工的铜锣声响起,沐南笙跟着队伍放好农具,赶回自己家。
路上,杨文悄无声息地凑到了沐南笙的身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地八卦起来:
“你知道吗?那个邵阳和邵月,他们俩想要搬出去单独住。但是大队长说了,村里现在没有空余的房子,要想单独住,就只能自己盖房子。”
沐南笙侧过头,好奇地听着,杨文继续说:“但是呢,他们碰上了秋收,大队长说了,秋收之后再讨论这件事。”
沐南笙挑了挑眉,心里暗自庆幸:还好她动作快,找到了住处,不然现在进退两难的可就是她了。
她随口问道:“盖房子贵吗?盖个小一点的房子,应该用不了多久吧?”
杨文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盖房子嘛,邵阳本来要是土砖房,两天就能搞定。但是邵月非得要那种两间房带单独厨房卫生间的青砖瓦房,所以就错过了时间。”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那种房子死贵,比土砖房贵了一倍。就因为这个,她还和她哥吵了一架,吵得可凶了。”
沐南笙对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她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在她看来,别人的事情与她无关。
杨文见沐南笙没有接话,便转而八卦起她来:“你今天觉得怎样?我觉得好累啊。我被安排到第八小队,队里的男知青干活比我还慢。”
沐南笙诚实地说:“确实挺累的,不过我相信适应之后应该就不会这么累了。”
说话间,她们已经走到了沐南笙的住处门口。
沐南笙指了指门,说:“我到家了,先回去做饭了。”
杨文点了点头,回应道:“好,今天轮到我煮饭,我也得赶快回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