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番外

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番外

阳光下写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阳光下写字”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韩度韩德,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一睁眼,他成了大明的阶下囚,而这一切原由是因为那个说错话的父亲,真是开局坑儿子,活的长久啊!或许是天不亡他,一封血书竟被从牢中带到皇帝面前,因此他也欠下大人情。为了活命,为了在大明之下混下去,他不得不谋取官名,获取皇上信任!多年后,朱元璋看着奏折,虚心求问:“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主角:韩度韩德   更新:2024-11-26 18: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度韩德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番外》,由网络作家“阳光下写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阳光下写字”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韩度韩德,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一睁眼,他成了大明的阶下囚,而这一切原由是因为那个说错话的父亲,真是开局坑儿子,活的长久啊!或许是天不亡他,一封血书竟被从牢中带到皇帝面前,因此他也欠下大人情。为了活命,为了在大明之下混下去,他不得不谋取官名,获取皇上信任!多年后,朱元璋看着奏折,虚心求问:“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番外》精彩片段

但是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他陪同了韩度一路,韩度从东城门出来,便一路来到那些荒山。但是韩度也没有在荒山停留多久啊,如果说就这么点时间,韩度便确定了山下面有石炭,那这也太多不可思议了一点。
不过没关系,既然韩大人让匠人们去挖,等他们挖出来不就知道结果了吗?
几天之后,几辆马车拉着满满的煤炭驶进了钞纸局。
韩度立刻安排匠人用煤炭,开始烧制石灰。
看着石灰窑里面燃烧起的湛蓝火焰,韩度露出了微笑。这些煤炭的质量,比他预料的还要好,是最上等的无烟煤。
就和轻质石油是石油里面的王者一样,上等的无烟煤同样也是煤炭里面的王者。
煤炭可是号称工业的粮食。没有煤炭的工业,只能够活活饿死。
应天府下句容县发现石炭的消息不胫而走,像是一股飓风一般,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个时候的人们,其实早就在将石炭当做是一种燃料用来烧了。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煤井和相应的采煤技术,煤的用途,不仅用作生产燃料,而且还用于冶铁;不仅能够利用原煤,而且还把粉煤进行成型加工成煤饼,从而提高了煤炭的使用价值。
元代的时候,煤炭开发更为普遍,用途更加广泛,冶金、陶瓷等行业均以煤作燃料,煤炭成了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地位日益重要,人们对煤的认识更加深化。甚至,连煤炭的炼焦技术已臻成熟。
元代便有人们用煤炭当做燃料,而比木柴便宜数倍的记录。
但是在京城为什么没有见到丝毫煤炭呢?
京城之所以不见石炭的踪迹的原因,主要就是原本周边并没有发现过石炭。
石炭的开采和使用,多是在西北等地,而那些地方人烟本就稀少,对石炭的开发利用也一直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
相反,虽然京城人口稠密,每天对燃料的需求极大,但是因为周边没有发现过石炭,想要用石炭便只有千里迢迢的从西北运过来。
这个时候的陆路运输,只能让人泪目。就算是把石炭运到了京城,恐怕这个时候石炭的成本也会飞涨到远高于木柴的地步,根本就不现实,也不会有人去做这么傻X的事情。
发现石炭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在京城传开。
百姓或许有人还在将信将疑,但是周县令却是派人亲自去查看过的。
据后来的小道消息传说,听说周县令在从属下的口中得知,发现石炭的地方,就是在韩度从他手里购买的一座荒山里面的时候,气的他将最心爱的茶杯都砸了,打骂韩度无耻小人、贪婪无度。然后像火烧眉毛一样,赶紧去给朝廷写自辨的奏折。
对于京城内围绕石炭掀起的一波又一波风雨,韩度充耳不闻,整天泡在钞纸局里面,按部就班的烧制着石灰,以及他的最终目标,烧制水泥。
韩度这里四平八稳,但是有人却在大发雷霆。
应天府发现石炭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老朱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之后,便派出人去查探,结果是让老朱又喜又气。
喜的是,确实是有石炭,而且看样子储量还不少。
老朱是个从最底层爬起来的帝王,深深的知道百姓每年在木柴上面的开销会有多大。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看清楚,柴是排在第一位的,甚至还排在米的前面。
老朱作为一个处处为民着想的帝王,自然知道石炭对于百姓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但是让老朱生气的是,这处石炭不是官府的,而是私人的。


总之现在的匠人已经越来越少,官府征召匠户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匠人给朝廷白做工的时间也在变得越来越长。
“情况就是这样,还请大人大量,不要透露出去。”熊莳说完无奈的向韩度恳求道。
“大人,请大人饶过我们。”
“大人,我们给您跪下了。”
“请大人可怜可怜我们......”
......
在场匠人个个面露悲怆,朝着韩度跪下。
韩度心里也是不好受,来自后世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这时候的制度居然是这个样子的。放在后世,钞纸局这样的地方是什么,这就是国企啊,而且还是肥的流油的国企。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能进这样的国企,而削尖了脑袋;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儿女能进这样的国企,而无所不用其极,宁愿背上近亲繁殖的骂名,也阻挡不了他们。
但是现在呢,韩度看着一个个跪倒在地的匠人,无语的很。自己麾下这堂堂钞纸局,居然被他们视为了一个火坑,人人都想要逃出去。
不过这不是他们的错,这是朝廷的错,这是老朱的错。
如果朝廷能够每月给匠人付上一些报酬,也不至于会让他们个个想要逃离,甚至如果老朱能够给这些匠人一官半职的上升渠道的话,恐怕会让他们趋之若鹜。
韩度在众人之间来回走动,边走边沉思,“看来自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匠人的待遇问题。”
匠人多么珍贵啊,匠人在这个时代就代表着先进的技术。
大明本来拥有着全世界领先的技术,结果却磕磕绊绊才延续了二百多年,这和大明不重视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虽然自己现在不能改变大明朝不重视技术的风气,但是自己既然为宝钞提举司主官,自然要努力改变一下自己麾下的风气。
不过这件事光凭自己和这些匠人说是没有用的,说不定他们还以为自己要害他们,还是要自己去找老朱才行。
韩度把心里的打算暂时放下,挥手示意所有匠人,“大家都起来吧,本官不会透露的。”
“谢大人。”
“大人恩德,小人铭记不忘。”
......
见韩度答应不揭破这个匠人的秘密,老黄分外感激涕零,对韩度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畏惧,反而是对他多出一份亲近之意。
“大人请看,这里便是处理钞纸原料的地方。”
韩度顺着老黄走,来到另外一间房子。
“那边的原料经过粗略的挑选,合格的便会被送到这里来进行更近一步的加工。”
韩度看见有树皮、有麻杆藤,以及其他的各种东西。匠人们正在用刀仔细的将干枯的树皮外层刮去,麻杆等其他东西也是一样的操作。
“大人,我们制作的钞纸,里面加入了桑皮和麻。这样制作出来的钞纸柔韧,不容易破,可以被反反复复的折叠。”
韩度看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光柱中不断漂浮的灰尘,眉头一皱,问道:“这里禁火吗?”
老黄不明白韩度为什么要问这个,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回大人,由于这里都是些易燃的树皮枯枝,所以这里是禁火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