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丹娘沈寒天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丹娘沈寒天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雪地上都是凌乱的脚印,留下的痕迹相当新鲜。很显然,在他们刚刚到来之前,这儿还有人赏梅。“小六,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从瞭角台到这里足有六七丈,你还能射穿这棵树!先前是哥哥不对,小瞧了你。”古元舟打断这人的话:“不是他射穿的,这儿还有其他人。”他用力收起那支箭,眼眸沉沉:“先回去吧,别在这儿玩了,免得伤着其他客人。”说完,他步伐匆匆,转身就走。花园之外,慧娘捂着心口惊魂未定:“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会没命了呢。”没等丹娘想好用什么符合身份的话来安慰,慧娘又说,“能射箭的必定是位英武不凡的少年郎君,如此厉害,日后必定能成大器!要是个模样好,家世不错且没有婚配的就更好了。”瞧她一脸羞涩,丫鬟们无语。丹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受虐倾向……”都快被射穿...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丹娘沈寒天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雪地上都是凌乱的脚印,留下的痕迹相当新鲜。
很显然,在他们刚刚到来之前,这儿还有人赏梅。
“小六,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从瞭角台到这里足有六七丈,你还能射穿这棵树!先前是哥哥不对,小瞧了你。”
古元舟打断这人的话:“不是他射穿的,这儿还有其他人。”他用力收起那支箭,眼眸沉沉:“先回去吧,别在这儿玩了,免得伤着其他客人。”说完,他步伐匆匆,转身就走。
花园之外,慧娘捂着心口惊魂未定:“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会没命了呢。”
没等丹娘想好用什么符合身份的话来安慰,慧娘又说,“能射箭的必定是位英武不凡的少年郎君,如此厉害,日后必定能成大器!要是个模样好,家世不错且没有婚配的就更好了。”
瞧她一脸羞涩,丫鬟们无语。
丹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受虐倾向……”
都快被射穿了,还说这样的话……
慧娘没听懂,但这不影响慧娘翻白眼:“哼,别以为你今天救了我,我就会感激你,我是你嫡姐,你救我也是应该的,明白吗?”
丹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罢了,看在你今天救了我的份上,我就不要你上供今天得到的红包了,把那副镯子给我就成。”
丹娘:……
哎……如果可以,刚才真不想救她。
此时,不远处传来锣鼓的声响,明杏赶紧说:“两位姑娘,前头开戏了,咱们也快点过去吧,免得让大小姐担心。”
一行人鱼贯入场。
前面的位置已经坐满了,她们几个晚辈姑娘就坐在靠后排的座位。丹娘对这种古代娱乐项目并不感冒,但寒冬腊月里听着戏,身边还有热烘烘的火炉子烤着,品着喷香的六安瓜片,再吃上一两口瓜子仁核桃仁做的点心 ,顿觉达到了人生巅峰。
啊……舒坦。
她满心欢喜。
一阵淡淡幽香传入鼻息中,丹娘警觉起来。
下意识地看了看掌心,那香气就是从手心里传来的。
这时身边来来往往的小丫鬟们正在上点心,热腾腾的软哄哄的山楂糕摆到她手边,她眼眸微沉,故意将一碟子糕饼摔在手背上,弄脏了绣花方格纹底的袖口。
小丫鬟吓了一跳,连忙俯下身子:“姑娘,对不住。”
马秀兰自觉丢了家里脸面,秀气的眉尖微微一蹙:“怎么做事的?我大嫂子在家就是这般教你们的?赶在老祖宗的寿宴上丢人现眼。”
“没什么大事。”杳娘忙笑得和煦,“我们丹娘自己不小心,怪不着你家丫头。”
慧娘:“秀兰姐,你有所不知,我这妹妹在家里是本愚钝无知的。”
马秀兰看了看身边玉瓷花瓶里的一枝怒放的红梅,又想起之前丹娘冲着自己灿儿一笑的模样,顿时消气不少。
“还不快点带宋七小姐下去更衣净手?这次再做坏了,仔细你的皮!”
小丫鬟忙不迭地连连点头,领着丹娘往后面去了。
丹娘还没走远就听见慧娘笑声不断:“这下可好,我这妹妹还能白赚件衣服,可要开心坏了。”
慧娘脾气火爆,性格执拗,火气上来不管不顾,为自己争辩说了好些难听的话,最后赵氏拢不住,还把宋恪松招惹来了。
一家之主插手内宅的事情就没有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道理,所以慧娘同志被打了五十下手板,禁足一个月,并罚抄一百遍女训。
为了安抚丹娘,赵氏一连三日都让丹娘去老太太那边用饭。
说是一家子其乐融融,其实丹娘早就看出来了,赵氏一是为了节约炭火钱,二是为了蹭一下老太太的饭,顺便再刷一刷孝顺儿媳,慈爱嫡母的人设。
倒也没什么大错,对丹娘而言,能吃饱吃好是目前最大的要求。
老太太那边的伙食是整个府里最好的。
通常只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一家子才会聚在老太太的安福堂,但如今丹娘已经一连在安福堂蹭吃蹭喝了好多天,而且还蹭上瘾了,天天准时准点的报道。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丹娘还是懂的。
不过……现在身无分文的丹娘想表达谢意也没办法。
这天,她表现的机会来了。
午时三刻,安福堂刚刚结束午饭,按照惯例老太太会喝一点消食茶,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但今天……老太太的腰痛发作了,奚嬷嬷赶着去找大夫,整个安福堂乱了起来。
丹娘乖乖坐在老太太榻下的小凳子上。
她盯着看了一会儿,觉得有点手痒。
老太太趴在榻上,已经疼得冷汗直冒,再多疼一会儿怕是连吃的午饭都要吐出来。到底年纪大了,一次犯病都抗不过来。
正疼得吃不消时,后腰处被人轻轻捏着皮肉,紧接着有人用力开始推拿,疼痛随着对方的力道一点点松快开来,没一会儿老太太就觉得舒服多了。
扭头一看,发现是丹娘,老太太诧异:“怎么是你,你怎么会……”
“这样揉,舒服。”丹娘面瘫,一本正经地解释,但看在老太太眼里就是个傻傻的反应。
老太太一阵感动:“真是祖母的好孙女,别、别停手,再帮我揉揉。”
等到大夫赶来,老太太已经好多了,甚至能自己坐起来。
奚嬷嬷见状大吃一惊。
她是伺候老太太多年的老人了,最清楚老太太旧疾发作时的样子,这要是疼起来没个几天都没得消停,小命都要送掉一半,没想到今天居然好了大半。
大夫检查之后,也很诧异:“老夫人经络已通,我再开两剂药服用,几日就能康复,只是不知道老夫人是如何做到的?”
“喏,就是这个小丫头,我那最小的孙女。”
老太太喜笑颜开,指着一旁乖巧站立的丹娘说。
大夫抚着胡须:“真瞧不出,府上的千金小小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本事。”
消息很快传到宋恪松耳中。
一听到老太太今天旧疾复发,宋恪松夫妻俩都吓了一跳。
眼下正是与荣昌侯府议亲的关键时刻,要是这会儿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这到手的好亲事八成要飞。
当晚宋恪松来安福堂请安,当着全家的面狠狠夸奖了丹娘一番,还额外赏了双倍的当月例银。
他坐在轮椅上,她坐在床榻边,她以为自己还是会比他高一些,结果现在看来,这传闻中的废物状元郎还是个身材伟岸的男人,即便这样他还是给了她相当大的压迫感。
“怎么不说话了?”她歪着脸,坏坏地笑道,“被我说破了,面子上挂不住了吗?”
沈寒天:“非也。只是觉得七小姐的话很对,这不像是傻子能说出来的话。”
“是与不是,你我的婚事也逃不掉,你可别告诉我你后悔了。”
“那倒没有。”他这一句回得很快,“七小姐刚才说的话很有道理,只是一句道歉太过平淡,我会奉上致歉的礼物,还请七小姐收下。”
说完,屋子里传来吱呀一声,好像是门开了。
沈寒天就这样走了。
丹娘连忙光着脚走下床追了出去。
屋外冰冷刺骨,满地银白,哪里还有半点沈寒天来过的痕迹。
“见鬼了……”她嘟囔着,“瘸子跑得比我还快,像话吗?”
某个屋顶上,沈寒天稳稳坐着,身边是两个小童。
刚刚丹娘的话他尽收耳底,他的目光落在女孩那双光洁小巧的玉足上,眸子不由得沉了沉:“这丫头,还真是……不怕冷。”
重新回到房内的丹娘察觉到茶桌上好像多了什么东西。
她踮起脚尖,点亮烛火。
等她看清桌子上的那一排黄澄澄,散发着暗哑光芒的金元宝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是真的……
居然是是真的!!
仔细数了数,一共十二锭。
掂在手里沉沉的,这是金钱的重量。
她不由地感动了——沈寒天真是个好人,说道歉就道歉,给赔偿就出手这么大方。等她把这些金元宝一个个都摸了一遍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
“沈寒天不是被那个皇帝给废了吗?怎么还会这么有钱?”她纳闷极了。
看样子,沈家也不是省油的灯。
尤其这个沈寒天。
水很深啊,但是钱很多啊……
这一晚,丹娘是抱着这些金元宝睡着的,醒来后新的烦恼又冒了出来。
这么多钱,她已经不放心摆在自己这个屋子里。
就冲着慧娘能随随便便闯进来,她就知道在这个府里,自己根本不受重视,只要有人想刁难,她这点秘密根本藏不住。
那么钱存哪儿比较好呢?
当然是钱庄。
通过之前看的书,她已经了解到这个朝代的基本信息。
大雍朝,建国三百余年,国力强盛,人民富足,是这一片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即便如此,边境也依然有不少势力虎视眈眈。
大雍朝积极发展农业和商业,这两样算是最强板块,于是各个州府钱庄很是昌盛,其中除了官方经营的,还有三家私有的。
丹娘研究了半天,觉得这东西还是放在官方手里比较安全。万福钱庄,就决定是你了。决定好了存钱的地方,她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作为官宦家的未婚女眷,平日里根本没机会出门。
她在府里不受宠,根本叫不动门房。只要这边一有动静,想抓她小尾巴的慧娘等人就一定会冒出来。
没办法,只能暂时先把这些钱藏起来,等以后有机会出门了再做打算。
丹娘一上午都在愁这些,拿着纸笔涂涂画画,写着旁人看不懂的鬼画符,搞得书萱都以为她昨天被受刺激,所以有点郁郁寡欢。
“姑娘,外头冷,不如奴婢给您弄点冰铃铛来玩?”书萱铆足劲想让丹娘开心,“要不,咱们也到外头去堆雪人?”
丹娘呆呆地看着众人:“多谢太太……我不碍事的,就是刚刚和慧儿姐姐拌了两句嘴,没什么的。都是自家姐妹,书萱,快看看慧姐姐脸上有没有伤。”
宋恪松闻言,不由地又感动又生气。
感动的是连个小傻子都知道关爱手足姊妹,可见他们宋家家教还是没问题的;生气的是,自己的嫡次女居然如此不知轻重,甚至连一个庶出的傻妹妹都比不上。
慧娘不服气:“娘怎么只训我,不训丹娘?您问问她,难道那些人一开始要抓的不是她吗?我是替她受罪,难道一点点委屈都不能说了吗?我在这个家,还有什么趣味……难怪爹爹要把我随便许配给别人家,原是嫌弃女儿了。”
宋恪松气得又是一阵气不顺。
但在朝为官多年,又曾官拜一品,他看人识物的能力,非一般人能比。
忍住了满腔怒火,他看向丹娘:“你姐姐说的你可认?”
丹娘点点头:“我确实是这么说的。”
“为何要这样说?那些人……难道你认识?”宋恪松声音里出现了一抹警告。
丹娘傻乎乎地摇摇头:“没见过。”
“那你为何这般肯定?”
“因为丹娘觉得自己最好看啊,画本子戏台子上不是都演了吗?这种情况下,应是最美的那个人遭殃啊。”
宋恪松:……
赵氏:……
一屋子人:……
宋恪松忍不住拍了拍额头:“你赶紧歇着吧,脸上有伤,这些日子就免了请安,天寒地冻的,你也是快出嫁的人了,学学你大姐姐,在屋子里备嫁吧。”
他觉得自己真是蠢过头了。
自己这个小女儿关键时刻脑袋不灵光又不是第一次了,他怎么就傻了,居然还会安静地听她解释。
丹娘尚且可以用痴傻来解释,但慧娘却不一样了。
她大闹一场,殴打姊妹,顶撞父亲,还得罪了端肃太妃,条条状状都让人无可饶恕,宋恪松冷哼两声:“从今天起,四姑娘就锁在明月轩,没有我的话,谁也不准放她出来,一日两餐的供着,你给我在里面好好清醒清醒。”
大约是赵氏刚才关爱丹娘的举动让宋恪松很满意,他没有再为难她,一甩袖子,朝着妾室孙氏的屋子去了。
今晚哪儿哪儿都不顺心,还是温柔乖巧的小妾更合他意。
赵氏又着力狠狠关心了一把丹娘,末了才让人带走了跪在地上的慧娘。
柳璞斋重新安静下来。
书萱一边给丹娘上药,一边哭。
“哭什么?”丹娘问,“脸还是很疼?”
书萱摇摇头:“只是觉得姑娘你太苦了……明明也是家里的主子,被四姑娘说打就打。”
丹娘却说:“怎么能一样呢?四姐姐是嫡女,我是庶女。”
“别哭啦书萱。”她笑了起来,“我来替你抹药膏吧,看看太太有没有夸大其词,这个玉露雪花膏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用。”
书萱望着她开朗的面容,原本阴沉的心情也放晴了。
“这怎么好,还是婢子来……”
“别说话,我给你抹上去了。”
明月轩内,烛火燃燃。
赵氏坐在上首,杳娘坐在她左下方的小凳子上,两人的正前方跪着慧娘。
明月轩里铺着柔软的地毯,慧娘又是跪在一个又厚实又暖和的蒲团垫子上,膝盖半点不冷,可就是这心根本静不下来,满满怨气。
“我竟不知道,你居然还拿了丹娘的镯子。”赵氏闷闷道,“若不是你长姐告诉我,你连我都瞒了。”
慧娘:“娘,我当时拿那小蹄子的镯子时,您也在场,您不是也没说什么吗?”
清茶赶紧过来指导,丹娘对请安是个门外汉,在小丫鬟的帮助下勉勉强强过关,终于能坐下来吃饭了。
眼前是一张八角玲珑桌。
桌子上摆着芙蓉面,金丝枣,白糖糕,另还有一份熬得浓油醇厚的鸡汤,香气扑鼻。那一份胭脂糟鹅成了绝对的主角,被其他四碟点心围在当中,烛火这么一照,很有点美颜的效果。
丹娘肚子饿了,咕咕直叫。
饿过头了,导致这声音格外明显,一桌子人都听见了。
这时,坐在赵氏旁边一个清秀如兰的女孩掩口轻笑:“七妹妹,你也太不知礼数了,得亏是在咱们家里,这要是在外头,岂不让人笑话?”
丹娘呆呆地看着她。
几秒后,脑子里混沌的记忆终于有了反应。
噢,这位就是丞相府的大小姐,杳娘。
赵氏所出,整个府里的第一个孩子,嫡女的身份让她一直都心高气傲。
要不是丞相府遭遇那场波折,她现在必定是圣京城里数一数二的贵女,也不会被拖到十八岁还未定亲。
哪像现在……
全家上下去圣京的盘缠才算勉强凑够,还要把这个小傻子嫁了,拿到她从沈家得来的彩礼,一共五百两银子,才能给一家老小添置。
丹娘被刁难了。
但她不以为意。
开什么玩笑,经历过末世腥风血雨的厮杀,内宅这点小把戏她根本不放在眼里。丹娘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无辜:“肚子饿了自己叫,我又控制不住。”
杳娘瞪大弯弯的杏眼,有些回不过神来。
丹娘看向老太太,学着刚才杳娘撒娇的称呼说:“老祖宗,咱们现在能吃饭了吗?丹娘好饿。”
老太太差点没被一口茶水给呛着。
一桌子人也都跟见了鬼似的看着丹娘。
赵氏沉下脸来,刚要开口训斥,身后的蒋妈妈急忙给老太太上了一壶黑豆杂粮甜米露,直接把赵氏的话挡了回去。
老太太尝了一口甜米露:“不错,都吃吧。”
她又多看了最右边的位置一眼:“丹娘也吃。”
“谢谢老祖宗。”
论吃饭,没人比丹娘更在行了,在末世里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去,活下去就要吃。老太太一说开动,她就没客气过。
不过好在她总算记得自己现在的身份,收敛不少。
即便这样,她吃饭的模样还是被赵氏和杳娘嫌弃不已,母女俩都是一样的表情,恨不得把这个傻子找个坑埋了。
杳娘则担心的更深层一些。
她想的是:如此不堪,等去了沈家万一被人退亲怎么办?
她可是想吉山堂的那套宝石头面很久了,就等着小傻子嫁去沈家换来的彩礼钱付账呢。
吃完一整碗芙蓉面,又吞了两块白糖糕,最后一点胭脂糟鹅也没放过,丹娘吃饱了,还拿了一颗金丝枣含在嘴里,美滋滋。
赵氏和杳娘却吃不下去,看着一脸贪吃傻样的丹娘,她们很倒胃口。
一顿晚饭潦草结束,母女俩一走了之,清茶也不知去哪儿了,丹娘不敢轻举妄动,继续傻乎乎地坐着。
老太太规矩严,吃完饭就不愿再坐着。
漱口,净手,洗面,又换了一件更厚的袄子,等她做完这些外头堂屋里已经被婆子丫鬟们收拾得差不多了,只剩一个小傻子。
烛火惶惶,照亮了小傻子瘦瘦的小脸。
她正呆呆地坐在原处,不急不躁。
昏暗中,那双眼睛明澈透亮,看得老太太心下微微一动。
老太太也觉得奇怪。
今天这个傻子倒是跟往常不太一样。
她冲着丹娘招招手。
丹娘立马乖乖地坐过去。
老太太依在一个软枕上,手里还拿着一串佛珠。
“你的丫鬟呢?怎么把你一个人丢在这儿了?我记得……先前服侍你的,是个叫什么茶的二等丫头。”她咳嗽了两声,声音疏离又亲切。
或许其他人会不喜欢这样一位高冷的长辈,但对丹娘而言,这样的礼貌刚刚好。
丹娘乖巧地坐在小凳子上,两只小手放在膝头:“清茶,那个丫头叫清茶,我不着急反正我也没旁的事情,可能她有事被绊住了脚,一时间赶不来。”
一个二等丫头能有什么天大的事情,伺候好主子就是一个丫头应尽的本分。
老太太噎了一下,玩笑般地说:“该不会躲哪儿吃酒摸牌去了吧。”
谁知,丹娘却闪着黑漆漆的大眼睛:“那也不奇怪,她忙了一天了,也该歇歇了。”作为一个标准现代人的灵魂,其实丹娘也不认同这种一天忙到晚还没个休息的工种。
这下老太太是真的奇了,盯着她上上下下看了好一会儿。
她拉着小傻子聊了起来。
没想到这个小傻子看着愚笨,说起话来却不爱拐弯抹角,刚好对上了老太太的脾气,一老一小对着烛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晃眼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屋外,老太太的陪房奚嬷嬷看见匆匆而来的清茶,不由地沉下脸。
“把姑娘一个人丢在这里,我看你是昏了头了。”
“嬷嬷莫怪,实在是大小姐找奴婢过去,奴婢不敢不依……”清茶耷拉着脑袋,怜怜告饶。
“这些话你留着同你的小姐妹去说吧。”奚嬷嬷冷冷道,“姑娘在里头,快点带回去。”
说着,奚嬷嬷站在厚重的帘外头通传:“老太太,姑娘身边的人回来了,可以回去了。”
清茶吓得脖子一缩,赶紧走到门口。
“老太太,咱们姑娘不懂事,冲撞了您,您可千万别跟她计较,姑娘她……脑子不好不懂事的。”清茶跪在门口。
老太太:“主子不懂事,多半是下人们撺掇的,我来问你,既吃了饭为何不带你们姑娘回去?”
“大、大小姐那边奴婢走不开……”
一阵沉默后,老太太笑了:“如此念着杳娘,也算个忠仆了,这样吧你若愿意我便让你回秀芳阁,继续伺候大小姐。”
清茶又惊又喜,连连磕头,那声响听得丹娘一阵心惊胆战。
——在古代,表忠心需要这么卖力的吗?
一顿晚饭结束,她身边少了个清茶,多了个老太太给她的大丫鬟,名叫书萱。
书萱比清茶小一岁,但却老道利落。
从安福堂到丹娘居住的柳璞斋并不算远,但外头的小雨已经变成了雪花,书萱找出一双金红的皮靴子给丹娘换上,又给她戴上雪帽,穿好披肩,一身蓑衣离去,头顶上还有大丫鬟打着的油纸伞,一点风雪都吹不到。
顺着青砖小路回了自己屋子,丹娘很认真地来了句:“你很好。”
然后又重重地肯定,她夸奖道,“比之前那个清茶好很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