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昕苗娘子的女频言情小说《大宋将亡赵昕苗娘子》,由网络作家“赵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祯平常上朝的地方,在垂拱殿。这垂拱殿,其实应该属于是内朝吧。因为这都属于是皇帝内宫,生活居住区的范围了。而相对应的,则是常朝,文德殿。不过……就如同大明要设置内阁,清朝要设置军机处。这大宋也逐渐地重垂拱殿,而轻文德殿。文德殿虽说表面上是日常朝参的地方。然而实则,却已经沦为一种仪式上的东西。很多朝参官,每天就到文德殿站上一站,意思意思。真正整个大宋发生决策的地方,还是在垂拱殿里面进行。当然了!这自然也跟大宋很喜欢给官员封各种乱七八糟的官职有关。这人数一旦多了,这要是让所有人都参加朝会,那估计怕是有好几百人。那这朝会还弄不弄了?于是……就只能是让那好几百人到文德殿去意思一下,站个一两个时辰。再选拔那些真正能在朝堂中发挥作用的,再到垂拱...
《大宋将亡赵昕苗娘子》精彩片段
赵祯平常上朝的地方,在垂拱殿。
这垂拱殿,其实应该属于是内朝吧。
因为这都属于是皇帝内宫,生活居住区的范围了。
而相对应的,则是常朝,文德殿。
不过……
就如同大明要设置内阁,清朝要设置军机处。
这大宋也逐渐地重垂拱殿,而轻文德殿。
文德殿虽说表面上是日常朝参的地方。
然而实则,却已经沦为一种仪式上的东西。
很多朝参官,每天就到文德殿站上一站,意思意思。
真正整个大宋发生决策的地方,还是在垂拱殿里面进行。
当然了!
这自然也跟大宋很喜欢给官员封各种乱七八糟的官职有关。
这人数一旦多了,这要是让所有人都参加朝会,那估计怕是有好几百人。
那这朝会还弄不弄了?
于是……
就只能是让那好几百人到文德殿去意思一下,站个一两个时辰。
再选拔那些真正能在朝堂中发挥作用的,再到垂拱殿来参加真正的朝会。
只见赵祯拉着赵昕的小手到达垂拱殿的视朝的时候,这垂拱殿里,也已经是站满了人。
可惜事出仓促,这一时间的,赵祯也没有给赵昕准备什么座位。
让赵昕一个人站在下面,也不可能。
为此……
赵祯也只能是直接把赵昕抱起来,放到了他的座位上,然后父子两人相互挤一挤。
垂拱殿内。
每说一句话,一个字,都清晰可闻。
所以当赵祯说出,“最兴来坐这,不要到处乱跑。”时,也是可见这满朝臣子那脸上的表情,又是何等的精彩。
一个个都顿时眉头皱了起来。
直到不管那些大臣,把赵昕给安置好了。
赵祯这才转过身来坐好,对众人道:“朝会开始吧!”
然后……
便是先由宰相吕夷简给先奏事,吕夷简等人说完了,再到赵昕的老师晏殊等人。
你还别说!
这么一看,自己老师这官还当挺大。
起码也属于是第二梯队了。
赵昕也是双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听着他们说话。
只能说……
一脸乖巧的样子。
实则……
赵昕是怕自己现在开口说话,听不到他们上朝的内容不说,说不定待会还会被那些谏臣给赶下去。
说到底,这里并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等所有人都把事情给说了一圈,几乎都是一些琐屑杂事,赵祯这才道:“还有没有人要奏事,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这时……
这才终于有人站了起来,立马就质问赵祯道:“官家,臣有事要奏。”
“说。”
然后这人就站了出来,然后问赵祯道:“官家,这位可是寿国公?”
赵祯也是低头看了看赵昕,这才道:“是,那又怎么了?”
这人便道:“寿国公虽说长得很可爱,但今日好像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赵祯便道:“富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名为富弼的人便道:“臣也只是就事论事。而且,臣听闻,官家还让枢密使晏殊当他的老师,最近数月,都在紫宸殿教寿国公,臣以为,紫宸殿不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这可把赵祯说的,差点就要被气得变成白脸。
好在,就在赵祯要发怒的时候,赵昕却是说话了,道:“你是什么人?”
赵昕的老师晏殊在下面,已经莫名地开始想要笑了。
也不知这是为什么,就是突然有种想要笑的冲动。
当然!
他最后还是憋住了。
只见赵昕又道:“你叫什么名字?”
富弼其实都不想回答赵昕的,但是,其他人都不说话,如果他不回答,那这事就发展不下去。
只好道:“臣叫富弼。”
赵昕又道:“你是什么官?”
富弼回道:“臣中书右正言、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公事,加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赵昕便道:“这么长,那意思你就是做什么的?”
富弼:“……”
晏殊就说他想笑吧。
从这个问题引申出去,寿国公能问你一整天。
富弼只好简单地道:“臣主要负责规谏讽喻之事,也负责在京刑狱之事,以及与别国使臣交往谈判、礼仪之事。”
赵昕便点了点,哦了一声,然后跟他爹爹道:“爹爹。”
赵祯:“嗯?”
赵昕:“富弼这两个字怎么写?”
赵祯:“……”
赵昕又道:“算了,还是等下了朝再说吧。”
说完了这句,顿了顿,只见赵昕又对自己爹爹道:“他说他主要负责规谏讽喻之事,那爹爹,现如今他规谏你了,爹爹你要说你知道!”
赵祯:“啊?”
赵昕拉着他爹爹的左手,道:“你说你知道了。”
赵祯便道:“额……我知道了。”
只见赵昕又道:“爹爹你说你知道了,但是你可千万别听他的。”
赵祯:“额……”
赵昕说道:“谏官的话,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你要有自己的主意。接下来你跟他说,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事,没有就算了,退朝。”
赵祯:“……”
所有官员的神色这时候都十分地精彩。
估计是没想到,今日居然能看到这样好玩的事。
赵昕又道:“爹爹你说啊!”
赵祯这才一边看看赵昕,一边对众人道:“还有没有别的事,没有的话,退朝。”
等赵祯说完,赵昕也是这才看向了正前方。
就富弼自己一个人,此时非常地尴尬。
富弼自然是连忙道:“官家!臣有事!”
赵祯也是问道:“你有何事?”
富弼便道:“臣以为……”
其实富弼本来还想说的,可人家方才都说了,知道了,但是不听。
为此,富弼也是改成了,“臣以为,官家应该不要听寿国公的话。”
全场安静了三秒钟。
赵昕看都没人搭话,也是道:“你为何要让爹爹不听我的话?”
富弼也是道:“因为这里确实不是寿国公应该来的地方。”
赵昕便道:“这是谁规定的?”
富弼也一时语塞,但很快便又道:“国朝开创以来,就只允许日常可以参加朝会的官员才能来这,这是开国的时候,就已经是制定的规矩。”
赵昕便又转头看向自己的爹爹,问道:“额……那爹爹你可以修改规矩?爹爹你改一下,我就可以坐在这里了。就改成,以后,寿国公可以坐在这个位置上,而且还可以听上朝。”
富弼发现,他有点完全摸不透赵昕的思路。
这都不按常理来的!
而赵祯此时也是趁机道:“唔……那以后就改成寿国公可以坐在这个位置上听上朝吧!”
富弼:“……”
“苗娘子,我俸禄呢?”
赵昕问他的苗娘子。
苗娘子也是没好气地给他带到藏着他的俸禄的屋子里,道:“都给你放这呢,好像我要贪了你的俸禄似的。”
赵昕也是立马上去翻了翻,这里不单单有铜钱,还有马鞍,绫绢、紫罗,以及各种其他的器物。
从他爹爹的口中得知,自己一个月的俸禄是二十万钱。
再通过锦衣卫的口中,比对一下物价。
不过其实即便不用去对比,也都知道,这二十万的‘万’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个单位,即便是放到后世,那也妥妥是大钱。
可以击败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的那种。
而这突然就有了这么多的钱,好索然无味。
一点都没有成就感有没有!
赵昕在看过了以后,也是对苗娘子道:“以后这些钱,我可以拿去用吗?”
苗娘子便道:“你才这么小,你能拿去哪里用?”
赵昕便道;“我看有什么,就买什么。”
不过有一说一。
现如今确实没什么是他特别想要的。
可这花钱的权力,必须先拿下!
苗娘子便道:“你问你爹爹吧。”
赵祯也站在一旁。
其实皇子俸钱这种东西,也是自打最兴来出生后,才开始规定有的。
因为前面都没有子嗣,自然也就不需要去考虑应该要给皇子每月多少钱。
现如今的话……
这屋子里少说也藏了累计超过四百万钱。
这钱就这样放着,不拿去用,也着实是有些可惜了。
更重要的是……
大概也得培养一下他花钱的习惯吧?
毕竟……
天才不能以常人来度之,而且说实话,他也有点好奇,如果是天才的话,那么这些钱,他会怎么用?
便道:“用吧。”
反正……
宫里又不是没钱。
“不过用来买了什么,你得告诉爹爹。”
赵昕无语,要是都告诉你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苗娘子也是道:“官家,他才那么小!而且……官家这意思是,可以让最兴来出去?”
赵祯其实也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出去的话,不安全。
不出去的话,感觉对培养天才不利。
便道:“最兴来想要出去?”
赵昕那是做梦都想,问题是,年纪太小,出不去啊!
若是能出去,他何至于在宫里听苗娘子读书。
回道;“想。”
赵祯便道:“可你这出去,不安全。”
如果赵祯有个十个八个儿子,那多赵昕一个,少赵昕一个,真没什么问题。
可问题是,他这三十岁了,才开始有了赵昕,这就必须得好好地看着了。
当然,现如今,由于朱娘子也生了,赵昕确实已经不是唯一的一个了,
那……
赵祯也在想,是不是可以放开这种限制?
而且……
皇子在长大了以后,迟早都是要出阁的。
唐朝的那些封王,甚至十岁左右,就已经出阁去地方了,不过这恰恰也是唐朝不好的地方,他们大宋不应该学。
只不过……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迟早有一日,赵昕也是要出去的。
如果能有幸成为太子,那倒是可以去住东宫。
赵昕也是道:“多派点人保护我就是了。不过……人多反倒是不好,人多,那不是直接告诉别人,我很重要了?”
三岁的赵昕,便已经懂得这样的道理。
赵祯想想也是,你越是掩饰,越是容易被人所关注,你要是什么都不做,那反倒别人可能连看都懒得看你。
不过……
赵祯担心的其实是辽国的探子。
自打大宋开国以来,辽国就有向大宋派遣探子打探消息,甚至是作为内应的事。
虽说这种事,其实也是万中无一,而且是以边疆州郡的地方居多。
但这东京城,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说不定你路上遇到一个僧人,那这个僧人说不定就是辽国派来他们这刺探消息的。
一般来说,像是这种间谍,往往刺探的都是国家大事,瞄准的,也都是一些主事的大臣。
但要是让辽国知道他们大宋出了一个天才,那对方会不会对最兴来下手?
为此,赵祯想了想,还是有点拼不过。
便道:“现如今,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对我大宋,都说不定有派出谍者,你若是自己一个人频繁出去,说不定会有危险。”
赵昕也是问道:“谍者是什么东西?”
赵祯道:“就是专门来打探消息的人,两年前,此前说过你的那个富弼,就说,元昊为了打探我大宋的消息,连放出宫去的宫女,都收买,所以,即便是宫禁之事,李元昊都知道。”
赵昕便看着他爹爹。
我靠!
那你怎么不早说!
历史上的自己说不定就是被李元昊的那些间谍给弄死的吧?
这大宋怎么这么危险!
这也更加让赵昕觉得,大宋十分有尽快统一天下的必要!否则,自己哪天被西夏或者是辽国的间谍给毒死了都不知道。
你个老六,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早点说啊!
搞不好这犯人还在宫中呢!
说不定爹爹你的饮食里,就有专门避孕的药物。
当然!
如果在古代真有这样的药物,那可就发了。
赵昕道:“那如今宫里有没有谍者?”
他爹爹便道:“应该没有吧!而且,谍者不是那么容易入宫的。最兴来放心。谍者一般多在边境活动,所以皇宫里,肯定还是比较地安全的。”
赵昕便心想,那可不好说!
搞不好这水井里的水就有问题!
不过……
既然都能到达水井了,那不如直接把大宋皇帝毒死了算了,毒他儿子有什么用?
用这个逻辑去推理的话,也有可能确确实实是爹爹你的种不行!
也不能因为你的种不行,就赖人家西夏跟辽国。
赵昕一脸正色地道;“那要是让李元昊跟辽国知道我这么聪明,会如何?”
这个问题……
赵祯还真没有认真地去考虑过。
所以此时,赵祯也不禁是愣住了。
赵祯‘唔’了一声,然后道:“那最兴来你说不定就会有危险。”
赵昕:“那爹爹你赶紧让宫女都不能在宫里议论我,不对,越是如此,就越是容易被人发现,以后……我不要变聪明了!”
赵祯:“……”
说是那么说,你也不用这么怕死吧!
你爹爹我都不怕。
虽然说,读书时的那些诗词离赵昕已经非常地久远了。
但是欧阳修的这个名字,赵昕还是记忆非常地清晰的。
虽说对于不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以及最好是有武功的世界,有点失望。
不过倒也还行!
其实赵昕是一个古风高武党。
就跟范闲那差不多,赵昕才觉得更加地有意思。
然后话题也是继续说了下去,“欧阳修是什么人?”
晏殊便道:“欧阳修现如今是太子中允,专门负责修书。”
赵昕便又问:“太子中允又是什么?”
晏殊道:“就是一个官名,不过没什么具体的事做,只是拿来在发俸的时候,有一个依据,是寄禄官。”
赵昕接下来也是很会挑重点,问道:“这太子是什么?”
晏殊便道:“就是官家跟皇后所生的儿子。”
赵昕便道:“那我怎么没见到?”
晏殊:“……”
晏殊沉默了一会,这才跟赵昕解释道:“因为官家跟皇后并没有儿子。”
……
一天的时间。
就这样在聊天之中不知不觉地过去。
今天的收获,只能说满满的。
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
他是穿越到了北宋。
至于他的爹爹叫什么名字嘛……
等他回去再问就是了。
可惜没有问到自己老师现在是第几任皇帝。
不过知道了又如何?
难道他能认识什么宋太宗,宋真宗?
不过你还别说,按照一般开国皇帝,都叫太祖,然后太宗,这样排下去。
赵昕还认识太祖叫赵匡胤,太宗,就是那个骑驴车的。
名字虽然不一定知道,但多少知道一些对方的事迹。
至于骑驴车的后面轮到谁。
咳!
那说实话,他就不是很了解了。
目前已知的信息是欧阳修,那应该有范仲淹。
这两人大概是一个时期的吧。
从紫宸殿旁侧的阁楼回去的时候,赵昕便已经是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了。
那现在,到底是哪一年?
跟课本里要求全文背诵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又相差了多远。
他好像还隐隐约约地记得,有一个庆历新政。
回到了自家的小院后,赵昕便直接问苗娘子道:“苗娘子,现如今是哪一年?”
苗娘子很奇怪,回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但同时,她也越来越发现,赵昕好像说话越来越顺畅了。
赵昕便道:“我就问一下,还有,爹爹他叫什么名字?”
苗娘子便道:“现如今是庆历元年,你爹爹,你爹爹当然是叫赵祯了。”
赵昕便重复了一遍道:“赵祯?祯字怎么写!”
等苗娘子又花了好一会的功夫,又是磨墨,又是铺开纸张给写了出来以后。
顺便把庆历元年也给写了出来。
赵昕这才大概地了解了现如今,自己这身处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时间节点。
而苗娘子也是道:“怎么感觉最兴来今日说话好像变利索了?”
其实赵昕说话一直都很利索,只是为了不让她们怀疑,所以才经常给她们一种误导。
当知道了时间节点以后,赵昕也是心想,时不待他啊。
再过不久,就要有庆历新政,然后一年多后失败,范仲淹被贬,他以前背的那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间写的。
也正是这一次改革的失败,让北宋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间窗口,最终,后面也只能是继续苟延残喘了。
说起来……
这北宋的三冗是什么来着?
冗官,冗兵,还有冗……
然后赵昕正想着呢,就被他的苗娘子给掰正了脸,再次问道:“最兴来说话是不是变利索了?”
赵昕白了她一眼道:“苗娘子,我长大了!”
这话只能说差点没把对方给逗笑。
与此同时……
苗娘子也是恨不得立马就将这事告诉给官家,也就是他那便宜爹爹。
不过他那便宜爹爹,赵祯,今日应该不会来了。
毕竟……
人家更加喜欢张娘子呢。
赵昕说实话,倒是有点想要看看张娘子到底有多好看。
苗娘子的话,感觉八十分,到八十五分吧。
胜就胜在,有着一种小家碧玉,性格温婉的感觉。
但你还别看她性格很是温婉,这打起屁股来,一样疼。
随后用膳的时候,苗娘子也是特意给他夹了好多的菜。
以至于赵徽柔都不乐意地,道:“姐姐你怎么不给我夹。”
苗娘子便道:“最兴来说话变得很利索了,这是奖励。”
只见赵徽柔道:“那我说话也很利索!”
苗娘子便道:“你小的时候,我就给你夹过,你自己不记得了而已。”
赵徽柔根本不懂人心险恶,立马被骗。
不过到底是一个肚子里生出来的。
即便苗娘子再怎么宠爱赵昕,也不可能真的对赵徽柔不管不顾。
趁着苗娘子去管赵徽柔的功夫……
赵昕也是一边吃,一边谋划着自己的未来。
自己成了宋朝官家的儿子。
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好事。
只不过……
你这大宋好像有点不太行啊。
靖康之耻哪一年的,赵昕不知道。
不过他知道……
这大宋再不做点什么,迟早就得亡。
能坚持到自己死后吗?
不过那也不行啊!
当他以后也有了儿子,那他不得为自己儿子,也给考虑考虑?
所以……
这大宋必须还是要救,不救不行。
他固然现在可以躺平,可他的子孙后代,那估计就得遭殃了。
左手拿着小碗,右手用筷子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吃饭,从今日起,他再也不是那个用手抓着羊肉吃的三岁小屁孩了!
可问题是……
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三岁的小屁孩,就算他现在说什么,别人估计也不会听吧。
这可真是愁人!
咳!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
他说不定能见到范仲淹了!
当然!
其实范仲淹也没什么好的,后世读书的人,估计都想弄死他吧,因为你好端端的,写什么岳阳楼记。
好像欧阳修也有要背的,似乎是什么醉翁亭记?
至于自己的老师晏殊嘛……
咳!
对不起,还真记不起来了。
突然就感觉自己的老师,好像有点没什么牌面。
而此时在家里正用着膳的晏殊也是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相比起大宋皇宫里的子嗣稀少。
晏殊这家里人可就多了。
足足有九个!
家里一大群的正嗷嗷待哺的小孩。
春天来了,万物又到了繁衍的季节。
今年四岁,并没有给赵昕带来太多的优势。
因为这屁股,该打,还是得打。
当然!
经过苗娘子一番教导,现如今的他,已经可以比较好地掌握写字的技巧。
同时,为了更好地让他握住笔。
他爹爹还让有司,特意地给他定制了一根他能握得住的毛笔。
此时苗娘子的小院子里,已经到处可见花木繁茂。
而整个皇宫之内,更是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御池水暖,鱼跃清波。
北门。
一月末,赵昕召集了自己的锦衣卫,开了一次会。
二月中,又开了一次会。
一月末是看看他们有没有荒废时间,有没有好好吃肉,长身体。
二月中,则是想听听,最近都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然后……
这一听,果然就听到了他爹爹没告诉他的事情。
只见四人当中年纪最大的保哥道:“听说辽国在北面陈列了重兵,说是想要攻打我们大宋。”
赵昕也急了,原本侧躺着的他,也不禁一下子坐直了,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保哥便道;“这当然是真的!”
然后看了看赵昕,很是疑问地问道:“寿国公您不知道?”
赵昕便道;“我当然知道!我爹爹都告诉我了,我这是考考你们而已。”
但四人好像都不怎么相信他。
此前,大宋只对付一个西夏,就被人打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现如今,要是再让辽国给插上一手,那可就不妙了。
赵昕甚至都要怀疑,自己该不会就要变成亡国的皇子了吧?
他爹爹也是的,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都不告诉他。
只见保哥又道:“官家还打算在河北募兵呢。”
赵昕便道:“可惜了!”
保哥;“可惜什么?”
赵昕:“可惜我这年纪,无法上战场!”
保哥四人听了,都看着赵昕,露出满脸的滑稽。
赵昕也看了看自己这小小的身躯。
身高不足一米,体重不超过三十斤,当然,这是他自己掂量的,也没真正测量过。
只好说道;“连你们也小看我,那朝堂上的那些,就更没戏了。”
说罢,又考四人道:“那你们觉得,辽国真的会打过来?如果辽国打过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人的年纪,最大的保哥,今年也才不过九岁。
虽说能听说到一些打仗的事,但是才这么小,你说让他们出什么主意,他们肯定也没有。
然后四人看着赵昕,就面面相觑。
赵昕便教他们道:“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了解这个问题。”
“其实你们年纪也小,所以你们也做不了什么。”
“不过……也不妨提前跟你们说了,如果辽国真的要打过来,那你们就得首先,跑到前线去,去了解我们的敌人。”
“包括,他们由谁来带领军队,主帅是哪一位,带了多少人,会不会跟他们朝中的某些人,比如说宰相什么,有没有什么矛盾。”
保哥也是道:“可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啊,而且,谁跟谁关系不好这种事,这谁能知道。”
赵昕便道;“所以,你们锦衣卫以后肯定要升级,你以为真的只是坐在茶馆里听听别人说话,就能成为锦衣卫?”
“你们还要派人打入敌人的内部,比如说,在对方的都城里开酒楼,平日里正常做生意,实则,却是用这个酒楼来收集情报。”
其中一个叫做春郎的便道:“所以……我们还得在辽国做生意?”
赵昕便道:“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当然是最好了!甚至……更高级的,还可以贿赂他们的官员,从他们官员的口中套取情报。”
“当然!这样做的话,还是会有不少的风险的,这万一要是露了馅的话……”
“总之……跟你们说这些,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你们以后的胆子跟想法一定要大!”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敢想,自己能走出自己所在的村社。”
“但是!你们一定要敢想,你们自己可以走出这开封城,甚至,亲临前线,去观察你们的敌人。”
“至于说,这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比如说产生的各种经费支出,那肯定是由我来想办法解决!”
四人确实长这么大了,都没有离开过开封城。
最多最多,也就是在开封城外十里地的范围之内,春天的时候,赏赏花,斗斗草什么的。
这辽国……他们确实连想都不敢想。
赵昕最后也是道:“你们以后一定要多多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什么地方,什么人,都去一去,看一看。只有这样,见多识广了,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有用的人,才能建功立业。”
“然后,如果遇到了一些聪明人,也可多多地向对方请教,直接从对方的身上,吸收对方的学识。”
“你就比如说在庆州的范仲淹,如果有机会的话,便可以跟对方聊聊。”
“只不过……以你们的身份,如果没有让对方值得跟你们聊的东西,好像你们也很难聊到一块去。”
“对了!你们在外面行动的时候,别说认识我。也别说是我派你们去这么做的!”
“拿我的身份,当然可以让你们更快地接近像是范仲淹这样的人。但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
四人便一个个都认认真真地听着。
之后……
赵昕又给他们安排任务,想想,通过做什么,可以打听更多有关辽国的事。
唔……这算是一道思考题,不用真的去做。
主要他们现如今,也没有去做的那个能力。
至于赵昕嘛,也不能这样干坐着了。
毕竟……
人家辽国都打算对大宋出兵了。
那自己肯定也不能坐以待毙。
回去后……
由于他爹爹当天没在苗娘子那过夜,便在第二天一早,在他爹爹的寝殿门口蹲他爹爹。
此前他没有熟读《唐书》、《隋书》、《汉书》,所以上朝的时候,一句稍显心智成熟的话,都不敢说。
现如今不一样,毕竟他已经熟读《唐书》、《隋书》、《汉书》,你别看他小,可也已经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了。
事实上……
赵昕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才三岁,就已经是明白这样的道理,这着实是不容易!
这证明了,他的书没白看。
但是知道道理是一回事,能不能那样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就好比说,当官家也要知兵。
可问题是……
本来朝堂上的事情就很多了,而你又只有一个人。
你管得了朝堂上的政事,就未必能有时间去管军政。
更别说……
赵祯还需要抽出一部分的时间,来跟自己的妃嫔在后宫里玩。
就更不可能有时间去管军政了。
便只能是饶有深意地看了赵昕一眼,说道:“最兴来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可问题是,你爹爹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平日里上朝就已经够累了,还哪有时间去管军政。而且……要想让士兵都认识你,你就必须长期跟他们待在一起,说不定还要同吃同喝,爹爹又哪有那个时间?”
“便是犹如你的太宗文皇帝,在当了皇帝后,也不可能再去跟士兵亲自包扎伤口了吧。”
赵昕便道:“所以,这就是为何开国的皇帝都猛如虎,后面的皇帝都弱如虫的原因。这兵权都不在自己手里,做什么事情,都变得没了底气。”
“这开国皇帝,尚且还能凭借当年的余威镇压一下,然而后面的皇帝,甚至连皇宫以外的事,都不清楚了,完完全全就被宦官、臣子给蒙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祯便道:“那你有何好的办法?”
赵昕便道:“我觉得当年太宗文皇帝,经常出去巡幸打猎,也不光是巡幸打猎,巡幸打猎,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亲近士兵的机会。”
“而且……爹爹。”
赵祯:“嗯?”
赵昕:“当年太宗文皇帝在渭水跟突厥签下渭水之盟后,以为是耻辱,然后便在显德殿亲自教士兵习射。下面的臣子劝他,说这样说不定会出祸患,他都不听。由此,士卒皆为精锐。唔……再看看爹爹你……不过也对!你可能根本都不会射箭!”
赵祯:“……”
赵昕道:“自打李元昊攻打我大宋以来,爹爹你有去看过我大宋的士卒一眼?有关心他们的训练?还是说……你只是把任务交给夏竦、范仲淹、韩琦,然后就算了?”
这连连的发问,说得赵祯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些,他确实都没有过多地去过问。
便又想打赵昕的屁股道:“可我没跟西夏签下耻辱的盟约!”
赵昕也是道:“那说不定快了。照此下去,肯定还是打不过。”
好吧!
赵祯不想说了,还是先打一顿再说。
“老是说你爹爹我不行!”
……
不过打过了以后。
也是不禁深吸了一口气,神色慢慢地认真了起来。
只能说……连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而自己居然都不明白。
他确实是有点枉为官家,枉为人父了。
当下便决定!
他也要去鼓励振奋一下士卒。
当然!
赵昕以为,他肯定去不了。
就拿那个富弼,自己坐一坐皇位,就弹劾自己,他爹爹要想出去,而且还说见一见士卒,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果不其然!
第二天。
他爹爹就一肚子苦水了回来,跟苗娘子,跟赵昕发牢骚道:“我不就是想要去亲自鼓励一下士卒,这怎么就不让去了?气死我了!”
赵昕跟苗娘子相视一笑。
苗娘子又瞪了赵昕一眼,好像在说,你笑什么,然后便开始发挥她女人的优势,去宽慰他爹爹。
赵昕一看,连出门鼓励士卒都不让,那他爹爹算是彻底废了。
这大宋的文官,权力真的有点大啊。
当然!
他爹爹要鼓励士卒,那就要离开开封,然后跑到陕西去,那确实,估计朝中没有一个人敢同意的。
可这开封府里,应该还有其他的士卒的吧?
那鼓励一下其他的士卒不行?
或者说……
文官们干脆就不想让他碰兵权。
毕竟……
有宋太宗在那里,谁还敢让大宋的官家碰兵权。
再说了,你连怎么打仗都不会,你去了,不也是给将士们添乱,反倒是妨碍了别人训练。
果然!
接下来赵昕就听到了他所猜到的这些内容,而此时的赵昕,已经看完了《隋书》,毕竟《隋书》也不多,正在攻读《汉书》。
见苗娘子在宽慰着对方,又是给对方倒茶的。
赵昕干脆也是拉着小蝶,回自己的屋子,让小蝶给自己念书。
刚准备走,就被他爹爹给喊住,问道:“最兴来你打算跑哪里去?”
赵昕便道:“我自己回去读书。”
赵祯便道:“就在这读吧。”
赵昕只好又留了下来。
这大冬天的,外面雪花飘飘,里面宫女念着《汉书》,父子一同读书,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最高兴的,那当然是莫过于苗娘子了。
而赵祯,也在不遗余力地,想要把赵昕给培养得更好。
有时候小蝶也不懂的,苗娘子也不懂的,他就可以插插嘴,顺便向赵昕展示一下,他作为爹爹的实力。
不说他对《汉书》有多深的研究吧,然而,起码比小蝶、小桃,甚至是苗娘子,都肯定是要好上不少的。
然后教着教着,他爹爹估计还是觉得憋屈!
便问赵昕道:“如今外面的臣子都不让爹爹去鼓舞士气,而且,士兵也远在陕西,也不好去鼓舞士气,那最兴来你觉得,爹爹接下来应该如何做?”
赵昕心想,我才三岁,你就问我这样的问题,会不会过分了点?
我是回答你好呢?还是不回答你好呢?
看了看他爹爹,便道:“爹爹你为何不学学汉武帝呢?”
赵祯:“汉武帝?”
赵昕便道:“对啊!提拔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此前打仗差不多都是输的,但是自从提拔了卫青,而且培养了霍去病以后,就开始可以打胜仗了。”
“而且……这自己提拔的人,自己对对方有恩,也就不怕对方会谋反了。”
赵祯也是回道:“这似乎不是提拔谁,不提拔谁的问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