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小说后位·深宫之争(谢宁周禀辰)

小说后位·深宫之争(谢宁周禀辰)

越人歌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她招了一下手,胡猴赶紧凑了过来:“青荷姐姐有什么吩咐?”青荷打量他一眼,这人从头到脚都比一般人瘦,简直像放在门缝里挤过又拿出来的一样。“你去膳房一趟,跟黄公公说,熬点绿豆汤来。”胡猴利索的答应了一声。青荷看他去了,转身进了屋。谢宁大概是觉得领子勒的有些紧,自己扯的有些凌乱松散。发髻也揉搓的变了形。青荷赶紧过去替她整理,把头上的首饰摘了,再把她外面的衣裳褪下,又抱过一床薄夹被替她盖上。主子这是喝了多少酒?刚才看她不但脸,就连脖子都红了,就像搽多了胭脂一样。青梅端了蜂蜜水进来,青荷接来,哄着谢宁抬起头喝了两口。青梅有点着急:“主子怎么喝醉了?要是回头传旨要去伴驾可怎么办?”青荷有些无奈的看了她一眼:“放心吧,今天不会的。”青梅不明白:“...

主角:谢宁周禀辰   更新:2024-11-29 10: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宁周禀辰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后位·深宫之争(谢宁周禀辰)》,由网络作家“越人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招了一下手,胡猴赶紧凑了过来:“青荷姐姐有什么吩咐?”青荷打量他一眼,这人从头到脚都比一般人瘦,简直像放在门缝里挤过又拿出来的一样。“你去膳房一趟,跟黄公公说,熬点绿豆汤来。”胡猴利索的答应了一声。青荷看他去了,转身进了屋。谢宁大概是觉得领子勒的有些紧,自己扯的有些凌乱松散。发髻也揉搓的变了形。青荷赶紧过去替她整理,把头上的首饰摘了,再把她外面的衣裳褪下,又抱过一床薄夹被替她盖上。主子这是喝了多少酒?刚才看她不但脸,就连脖子都红了,就像搽多了胭脂一样。青梅端了蜂蜜水进来,青荷接来,哄着谢宁抬起头喝了两口。青梅有点着急:“主子怎么喝醉了?要是回头传旨要去伴驾可怎么办?”青荷有些无奈的看了她一眼:“放心吧,今天不会的。”青梅不明白:“...

《小说后位·深宫之争(谢宁周禀辰)》精彩片段


她招了一下手,胡猴赶紧凑了过来:“青荷姐姐有什么吩咐?”

青荷打量他一眼,这人从头到脚都比一般人瘦,简直像放在门缝里挤过又拿出来的一样。

“你去膳房一趟,跟黄公公说,熬点绿豆汤来。”

胡猴利索的答应了一声。

青荷看他去了,转身进了屋。

谢宁大概是觉得领子勒的有些紧,自己扯的有些凌乱松散。发髻也揉搓的变了形。

青荷赶紧过去替她整理,把头上的首饰摘了,再把她外面的衣裳褪下,又抱过一床薄夹被替她盖上。

主子这是喝了多少酒?刚才看她不但脸,就连脖子都红了,就像搽多了胭脂一样。

青梅端了蜂蜜水进来,青荷接来,哄着谢宁抬起头喝了两口。

青梅有点着急:“主子怎么喝醉了?要是回头传旨要去伴驾可怎么办?”

青荷有些无奈的看了她一眼:“放心吧,今天不会的。”

青梅不明白:“为什么?”

“今日是淑妃娘娘生辰,皇上应该会去延宁宫。”

“可上次陈婕妤生辰,皇上那天晚上也没有召幸啊。”

“陈婕妤是陈婕妤,淑妃娘娘可不一样。”

就算不看着淑妃的面子,也要看淑妃父亲、兄长的面子。就算他们的面子都不看,也要看玉瑶公主的面子。

皇上儿女少,玉瑶公主很得宠。就算只看在女儿的面上,皇上也会对淑妃娘娘宽容有加。

胡猴把绿豆汤提回来了,可主子也已经睡熟了,这汤没能派上用场。这汤总不能再原样提回去,就由几个人分了。

青荷坐在回廊拐角的地方叫胡猴过来问话:“绿豆汤是谁做的?”

“是黄公公命他徒弟给煮的。因为我在一旁立等,黄公公还想了个妙招能让汤快些煮好。”

“什么妙招?”

胡猴小声说:“这可是黄公公的绝招,我也是站在门口看见一眼,黄公公在锅盖上压了块石头,还用湿布把锅边的缝都堵上了。”

“这也算是绝招?”

“一般人肯定不知道。我猜啊,这汤一滚开了不就冒热气嘛,热气要是都冒跑了,汤就熟的慢。黄公公这么干,又压紧了锅盖,还堵住了跑气的缝子,这么一来汤肯定就会快些烧好。”

听他这么说,青荷也觉得确实有道理。黄公公管着后苑这一片的膳食,没点绝招肯定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坐的这么牢稳。

“既然是人家的不传之秘,你看见了就放肚子里,可别到处去说。”

胡儿连忙应着:“姐姐放心,我明白着呢,一定管得住嘴,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半个字。”

“你是头次去膳房传话办差事,他们没说你什么吧?”

胡猴忙说:“没有没有,膳房的人对我都特别客气,我还预备了一点儿钱想递过去,他们非不要,还请我吃点心。”

这是应该的。青荷打发胡猴去跑腿,他虽然只是个小太监,却是萦香阁出去的人,膳房的人很有眼色,肯定不会慢待他。

“咱们当奴婢的有什么脸面?脸面都是主子给的。因为咱们主子得势,咱们出去才有脸。可你也要当心,在外头绝不能以势压人,借着主子的名头招摇,给主子惹祸。真有那样的事,你自己也知道后果。”

胡猴连忙保证,就差指天发誓赌咒了。

青荷的话非常不客气,但胡猴心中毫无不悦,只有一片火热。

青荷姐姐这是要提拔他,要用他,才会耐着性子敲打他。


一点都不客气啊。

男用香袋的样式和颜色,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种,远不及女子所用的那么丰富多样。

谢宁选的布料是块靛青的料子,络子、系绳的颜色配了一圈之后选了枣红。

一开始青荷不同意,她觉得既然是给皇上用,那应该用金黄色或是黑色更加合适。谢宁呢,就觉得这个枣红色好看,配一起看着也顺眼,只想用这个。

想当然,青荷这小胳膊拧不过谢宁的粗大腿,说到底这个是谢宁做不是她做,自然要以主子的意思为先。

上头绣的图案也选择比较简单的,太复杂的谢宁做不来。

谢宁觉得青荷那天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以前做不好,大概是因为她没用心。

谢宁特意请了齐尚宫来指点她,齐尚宫不愧是行家里手,即便是朽木到了她手底下也能给雕出花来。谢宁现在的针脚在她的指点下已经变得均匀紧密多了,不再出现那种歪歪扭扭的蜈蚣脚。绣花难度大一点,但是按着先描好的样子,一针一针照着花样刺下去,绣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已经颇为像模像样了。

就是做针线太费眼,而且做一会儿活就觉得脖子酸的发酸。

她不过是偶尔做一次就觉得这么艰辛,针工局那些靠眼力和手艺吃饭的人,身体和心力的损耗肯定是巨大的。怪不得针工局里没有什么年老的尚宫,齐尚宫这般年纪都已经可以是老资历了。因为过了三十,身体和技艺就经不起这样损耗了,即使再不情愿,也无法抵挡现实的每况愈下。

做这个香袋也没用十天半个月,五六天的功夫就做好了。谢宁平时不熏香,但这个是香袋,总不能这么空着送过去。

她找了些艾菊和薄荷干叶填在里头,闻起来香气淡薄带着一点苦味。

既然做好了,剩下的步骤就是如何送出去了。

谢宁打算在去伴驾的时候送给皇上。

就是有点烦恼,到时候说些什么?

总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要托人送过去,那感觉更不好意思。

青荷可比谢宁本人有信心,认为只要是谢美人亲手做的,那不管做成什么样,皇上都必定喜欢。

原来说春天就要再有一批采选的美女进宫,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拖到了秋天,整晚了半年。

这一次入选的人也并不多。听说从京城邻近的京州选的,也有江南来的美人,层层筛过滤过之后,还剩下三十多个人。皇上亲选之后又刷下了一半多,最后有十一个人入宫。

谢宁对这件事情并不上心,但是周围的人却都觉得“谢美人一定心焦忐忑”,争着给她递消息。

周公公来过一次,那意思是,这一次的十一个现在都安置在掖庭宫,得好好学一学规矩。其中有两三个是生的最拔尖的。

谢宁笑着问:“有多漂亮?”

周公公也笑了:“咱家看着,不比陈婕妤、梁美人逊色。”

陈婕妤和梁美人都生的十分动人,说句大实话,谢宁觉得自己颇有不如。

既然说不比那二位差,那肯定是相当动人的美女了。

更重要的是,她们更鲜嫩。

说起来,过了年谢宁也才十八岁,怎么也不能算是老。但是现在的情势是,十八岁也已经不再新鲜了。

一代新人换旧人哪。

这么一想,谢宁顿时觉得现在送香袋时机好像不太对。


这女人刚有身子的时候是最娇贵的时候,主子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晚上又这样腹痛,要是她的肚子有个万一,那自己可不悔死!就算皇上回过头把萦香阁上下全问了罪,可已经犯的错却已经不能挽回了。

这武太医靠谱么?等天明了还是托人请位专精此道的太医来再给主子看一看才好。

武太医并没开药,这种情形他也不敢随意开药给谢美人。既然腹痛这会儿已经减缓,那就要注意保暖,多饮些热水,多卧床休息。

这下连周禀辰都觉得武太医靠不住。为了保险起见,天一亮他就去再请位有名望的太医来,一旦确定不是误诊,就要马上把这天大的好消息禀告给皇上!

已经四更天了,宫中不少人还在睡梦之中,也有不少人已经起身开始一天的劳作。

而萦香阁上上下下的人当然是没法儿再睡了,且不说没有那个闲暇,就算有,也没有人能睡得着。

武太医被留了下来没放他回去,这边青荷恨不得让人把炭盆都生起来放在屋里,好驱走主子身上的寒气。

而谢宁呢,她也睡不着了。

倒不全是因为听到怀孕消息的缘故,她下午就睡的不少了,这会腹痛醒来又折腾着看太医,睡意彻底折腾没了。

整间屋子,甚至整个萦香阁都处于一种反常的静默之中。

差不多的人都已经知道谢美人可能有喜的消息了,但是因为还没有一定以及确准,就不好先嚷嚷起来,万一要不是呢?而如果此时主子已经有孕了,那他们就更不宜闹出什么动静来了,要是惊动了主子的胎气,谁也没长两个脑袋够砍不是?

这一天不是大朝日,皇上在寅时起身,洗漱更衣之时,白洪齐趋前轻声说:“禀皇上,昨夜萦香阁夜半请了太医去看诊。”

皇上转头看了他一眼,白洪齐说:“适才周禀辰亲自去了一趟太医院请了李署令。”

没有重症和大事,周禀辰不会擅自去请李署令。倒过来说也一样,没有重症大事,即使他去请了李署令也不会亲自出马。

萦香阁只有谢美人一人居住,也只有她有资格请太医诊病。既然半夜里就有动静,现在又请了李署令,那她身上一定发生了大事。

“皇上,不如奴才去萦香阁问一声?”

“不必了,朕亲自过去。”

白洪齐赶忙加快动作替皇上穿好靴子,外头步辇也已经备好。抬步辇的壮力太监大步快走,白洪齐得一溜小跑才能跟上。

虽说跑的气喘吁吁,白洪齐心情却很不错。

甭管周禀辰那小子为什么将萦香阁之事隐瞒不报,这回他的如意算盘可是落空了。

御驾到萦香阁门外,皇上抬手止住白洪齐想要通报的话,差不多没等御辇落地,就急不可待的从御辇上下来了。

门口守着的两个小太监扑通扑通两声跪下,还没来及喊出问安的话,皇上一阵风似的大步从他们身边掠过,穿过院子进了屋门。

李署令这才刚把上脉,听见门口有响动也没有回头,堪称专心致志。青荷一转头看见了进来的是谁,忙转过身来向外跪倒。

李署令这才发觉有些不对,皇上都已经站到他身后了。

“先诊脉。”

入秋后谢宁的帐子已经换过。夏天的时候她用的是一顶绡帐,帐子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曳雾,轻盈透明,睡在帐中也可以清晰的看见外头。


青梅笑着说:“以前送东西来都要扣一点,最好也要扣两成。现在都足额送来,还有额外多加的。咱院子人少,本来就用不完。”

是啊,这就叫水涨船高,鸡犬升天。

好像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不管那么多,反正意思一样就行了。

青梅为什么想多点灯?这个青荷知道。当时萦香阁一共住进了三个人,除了自家主子和刘才人,还有一位姓王的才人。住进来没有多久,她就一病不起了。她没了之后,刘才人可能是觉得这个地方晦气,想办法搬走了。

当时那位王才人就住在对面,从她没了,伺候她的宫人也走了之后,那屋一直挂着锁。青梅胆子小,白天还好,晚上就总是怕看那屋门,哪怕尿急也会憋住,可不敢半夜里开门出门。

青荷不像她这么胆怯。这宫里头哪年不死人?哪个宫院没死过人?要真这么胆小,日子还怎么过?

两人洗漱好躺下来,吹熄了床头的灯盏。今天月亮好,照的窗户上白光光的。

青梅凑近了一点儿,小声问:“主子应该已经把香囊送给皇上了吧?不知道皇上看不看得中。要我说,香囊上绣个花啊鸟啊的多好,咱主子就绣了那么个东西,这合适吗?”

青荷躺的端端正正的,两手交叠放在小腹。青梅可佩服她了。醒着的时候讲规矩不算厉害,青荷姐连睡着了都不忘了守规矩,这就厉害了。

青荷闭着眼睛说:“我猜皇上会喜欢。”

青梅对她的话从来都是无条件的全部相信接受。既然青荷姐这么说,那皇上肯定会喜欢。

青梅并不明白。

其实做的水平好不好,绣的图案美不美,这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皇上喜欢不喜欢主子这个人。要是喜欢,那主子就算是送块破布皇上也会夸是别出心裁。要是不喜欢这个人,那送什么都不管用。

“这几天老有人在咱们门前屋后晃悠,”青梅打了个呵欠,声音里带着浓浓睡意:“也不知道她们在瞎晃什么,难道还指望着能在咱们门前见着皇上不成?”

那些人在主子面前一味讨好,一个个都好象跟主子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似的。

其实她们这样为了什么?不就指望主子能在皇上面前提一提她们吗?

可主子凭什么要被她们这么利用呢?为什么要提携她们来分自己的宠?这不是把人当傻子吗?

主子现在正得宠,才被那些人盯住不放。

可是这样的荣宠,始终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太虚浮不实了。

要是有个孩子,那就不同了。哪怕以后圣眷不在了,有个孩子可以依靠,也好在这宫里熬过下半辈子。

长宁殿中,谢宁靠着床柱,以手为梳,将头发理顺,分做三股辫了起来。

刚才她的头发弄的十分凌乱,要真是这样过一夜,明天不知得花多少功夫才能打理顺当。

皇上看着她将一头乌黑的青丝辫了起来,玉葱似的手指衬着乌黑的头发,黑的显的更黑,而白的显的更白。

“朕来试试。”

谢宁回头看他,微笑着向后挪了挪,把头发交到他手里。

梳辫子比画眉总是要容易些,皇上也看她辫了一大半了,稍一琢磨,就顺利的上了手,替她把剩下的半截辫完了。

辫是辫上了,就是两人手劲儿不一样,这根辫子上松下紧,很明显能看得出从中间就风格大变。


仲秋节又叫做团圆节,有诗人这样写,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亮每个月还有一回变得皎洁圆满,人却不能够像月亮一样。

进宫也算是三年了,谢宁再也没有见过亲人。

不光是她,这宫里的其他人也都一样。像青荷,她进宫的时间比谢宁还要早许多,一别经年,她见不着亲人,甚至连家乡的音讯都完全不知道。

所谓的团圆节,也许对宫墙外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但对这道宫墙内的人来说,这团圆二字听起来着实讽刺。

无论是团圆还是讽刺,日子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一天,一年,一辈子。

今日过节,又赶上谢宁晋封,一院子里伺候的人集合起来,由青荷领头,向谢宁行礼道贺,谢宁穿了一件颜色鲜亮的衣裳,笑着命令起身,然后个个都有赏。

这一下自然是皆大欢喜。没有团圆,好歹也有些银钱安慰。

晚上谢宁没赴别人的请,自己也没打算请别人。

虽然她是按照旧例,在节庆之时晋封一级,看来并没有多么突兀,但是这一次只有她一个晋封,就不对味了。

从过了年,再到现在仲秋,大半年间获宠的不止她一个,没有品阶的盼着得封,有品阶的也无不伸长了脖子盼着再晋升。才人想升美人,婕妤想升妃子,妃子们……也许更盼着能再进一步。

毕竟后宫无皇后,谁不指望自己能做跃过龙门的那条金鲤鱼?

然而这次只有谢宁一个人晋封了。

这难道不代表着她在皇上心中独占鳌头?只有她一骑绝尘,后宫姐妹万马齐喑。

什么叫众矢之的,什么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谢宁现在最不想要的就出风头,最需要的就是低调行事,最好大家都能赶紧把目光从萦香阁移开。

青荷从别的渠道得来一些消息,说是因为今年夏天的水患,皇上连秋猎都已经取消了,后宫当然不再有大肆封赏。

这些谢宁都理解。但要么就都不封,单封一个算怎么回事儿?谢宁真怕被生吃活剥了。

因为心情不好,也可能是一个人过团圆节实在无趣,谢宁只吃了半块月饼,菜也没动几口,早早上床安歇。

第二天萦香阁仍旧是人来人往,一早周公公周禀辰来过,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萦香阁地方偏僻,宫室也有数年未曾修缮过了。后苑有不少更好的宫院,地方大,殿阁也更精雅,谢美人若是有意,可以在其中选一座迁过去住。

周禀辰是后苑副总掌事,好不容易逮着个得宠的苗子,自然不愿意松手让她跑了。皇上如果有意给谢美人换个地方住,那周禀辰当然什么也不敢多说了。但谢美人如果自己对现在的居处不满意,那就是他周禀辰伺候的不周到。

“多谢周公公想着,可是我在这儿住惯了,换了地方倒怕睡不着。”

周禀辰现在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毫无顾忌的观察、打量这位谢美人了。不过他还是能判断出来谢美人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

看来她是真不想搬,并不是等着谁来三顾茅庐一请再请。

出了萦香阁,周禀辰捏捏袖子里的那个荷包。

荷包里头装的,和他第一次来传报好消息的时候一样份量。

谢美人还真是个妙人。

那一回他没看上这小钱,出来之后直接就赏给小太监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