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夏知秋沈瑞庭的其他类型小说《夏知秋沈瑞庭结局免费阅读路人甲踹翻剧本,手撕白莲花女主番外》,由网络作家“君临天下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您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孙子孙女全都犯下了流氓罪,发生了这样的丑事,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上梁不正下梁歪!——孙耀邦听到“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气得浑身发抖。他怒视着夏知秋,大声说道:“我孙耀邦行得正坐得端,对国家和人民问心无愧。我的后辈犯下这样的错误,我会严肃处理,但你没有资格指责我,滚出去。”夏知秋看着面前的人,瞬间觉得索然无味。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孙雪和孙志军在外面不就是借着他的势,才敢为非作歹的吗?不管他知不知情,能养出两个坏种,可见其家教不怎么样。还口口声声说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对国家和人民问心无愧,可他的后辈却仗着他的权势胡作非为,难道不是他的问题吗?“砰!”门突然被从外面大力推开。夏知秋转身一看,只见一脸怒气的孙雪站在门口...
《夏知秋沈瑞庭结局免费阅读路人甲踹翻剧本,手撕白莲花女主番外》精彩片段
您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孙子孙女全都犯下了流氓罪,发生了这样的丑事,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上梁不正下梁歪!
——
孙耀邦听到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句话,气得浑身发抖。
他怒视着夏知秋,大声说道:“我孙耀邦行得正坐得端,对国家和人民问心无愧。我的后辈犯下这样的错误,我会严肃处理,但你没有资格指责我,滚出去。”
夏知秋看着面前的人,瞬间觉得索然无味。
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孙雪和孙志军在外面不就是借着他的势,才敢为非作歹的吗?不管他知不知情,能养出两个坏种,可见其家教不怎么样。
还口口声声说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对国家和人民问心无愧,可他的后辈却仗着他的权势胡作非为,难道不是他的问题吗?
“砰!”门突然被从外面大力推开。
夏知秋转身一看,只见一脸怒气的孙雪站在门口。
“贱人,我要杀了你!你怎么敢把志军害成那样,我打死你!”说着便一脸狠毒的冲着夏知秋扑了过来。
夏知秋一个侧身躲过,随即将孙雪的双手反扣住,死死地压着,说道:“孙雪,你弟弟可不是我害的,是你自己害的,你好好想想你弟弟为什么被人搞,是不是他活该。”
“你胡说!都是你害的,你这个贱人,你他妈怎么敢那么对我弟弟,你这种下三滥的女人,就该被千人骑万人枕。你以为你能逃脱得了吗?我告诉你,我们孙家不会放过你的,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孙雪一边骂着,一边剧烈地挣扎着。
就在这时,听到动静的警卫人员赶了过来。
他们迅速上前,将孙雪和夏知秋控制住。
孙雪挣扎着,嘴里还在不停地叫骂着。夏知秋看着孙雪那疯狂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她转头看向孙耀邦,说道:“孙司令,您看,这就是教育失败的典型。”
孙耀邦脸色铁青,他怒视着孙雪,喝道:“够了!还嫌不够丢人吗?”
孙雪被孙耀邦的怒喝吓了一跳,但心中的怒火却并未熄灭,她依旧恶狠狠地盯着夏知秋。”
夏知秋看这场面也不装了,直接说道:“孙雪,你既然想撕破脸,那大家都别想好过。”
说着,便抬手指着孙耀邦的鼻子骂道:“你说你堂堂一个司令,自己的孙子却冒充别人儿子来找我,还说请我吃饭,啧啧啧,他好意思请我吃饭,我可不好意思去。
啧,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孙司令 ,别再跟我说什么为了人民和国家,就你养的这孙子孙女,犯得全是流氓罪啊,这很难让人不怀疑你的人品。”
此话一出,办公室瞬间安静,就连门外一些路过的人也都被震惊了。
“都给我散了,在这里站着像什么样子!” 陈启东的怒斥声从外面传了进来。
“你们也都出去。” 等屋里的警卫员都出去后,陈启东阴沉着脸把门关上。
孙耀邦气得浑身发抖,他看着夏知秋,眼中满是狠厉,他没想到孙子的事情竟然和夏知秋搞有关系。
陈启东站在屋内,脸色十分难看。
沉默了一会儿后,他开口道:“夏同志,孙司令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大半辈子,你不能因为他后辈犯的错就否定他的功绩。你现在这样指责他,实在不妥。而且,孙志军已经被抓起来了。”
孙耀邦听到陈启东的话,重重地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后,眼神狠厉地看向夏知秋说道:“夏同志,你这样指责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没事,便请你离开吧!”
孙师长一时愣住,心里暗暗琢磨着:“这孩子,看着打扮挺正常的呀,怎么说话这么颠三倒四的?一会儿说是跟他家亲戚关系差不多,一会儿又成了六姑婆的孙女。”
“噗 ——”
旁边一直假寐的年轻军官听到夏知秋的话,没忍住笑出了声。
孙耀邦回过神来,感觉自己被一个小姑娘戏弄了。
不过他也没在意,毕竟今天是他孙女的大好日子。
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原来是这样,既然是林旅长的老家亲戚,那等会儿到了林家,你可要好好热闹热闹。”
夏知秋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想着:别的不知道,热闹我今天肯定能满足你。
——————
车子缓缓停下,孙司令先下了车,年轻的军官和夏知秋两人跟在身后。
年轻军官一边走着,一边悄咪咪地凑近夏知秋耳边,轻声说道:“你来林家,应该不是为了参加订婚宴的吧?”
夏知秋心情有些不爽,听到这话,回了一句:“关你屁事。”
年轻的军官并不生气,只是微微耸了耸肩,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
他看着夏知秋凶巴巴的样子,觉得很有意思。
走进林家院子,便看见院中央摆着的几张大桌子,桌上摆放着糖果和点心,几个婶子正忙着摆放碗筷。
心中暗道:“啧,整挺好。”
夏知秋也不客气,挑了个桌子坐下。
孙耀邦进门后便去了主桌坐着和自己认识的人寒暄,而年轻军官却在夏知秋身边坐了下来。
“我叫沈归庭,互相关照!”
夏知秋头也没抬,一边剥着桌子上的花生,一边回道:“夏知秋!”
“名字真好听。” 沈归庭嘴角微微上扬,忍不住偷偷打量着旁边坐着的夏知秋。
见她眼睛圆圆的,看人的眼眸也是充满笑意,脸颊微柔,带着婴儿肥,又很白,哪哪都好看!
随着时间推移,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
几位年纪大的长辈开始招呼大家入座,妇人们也连忙拉着孩子们找到位置坐下。
不一会儿,一道道菜肴被端上了桌,有红烧肉、红烧鱼、粉蒸肉、炒土豆丝、凉拌黄瓜和鸡蛋汤。
六道菜上齐后,夏知秋也不等主家发话,直接吃起来。这举动引得整桌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边上的婶子忍不住埋怨道:“你这小姑娘,懂不懂规矩呀?人家主家还没发话呢,你咋就吃起来了。”
一个年纪大点的长辈也接着话说道:“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吃饭怎么比我们这群老家伙还丢人呢。”
夏知秋就像聋了一样,自顾自地吃着,也不搭理桌上的人。实在是开席太晚了,她早就饿了。
而且、她一会儿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不先吃饱的话没力气演下去。
边上的婶子拽了拽正吃着粉蒸肉的夏知秋,皱着眉头,语气不好地说道:“你这小姑娘咋这样呢?你是林旅长家啥亲戚呀?也太不讲究了!”
“哦,不算啥正经亲戚。我是林志远的未婚妻!” 夏知秋啃着窝窝头,被噎得有点难受,见大家都没动静,又给自己盛了点鸡蛋汤。
婶子一听这话,立刻严肃地说道:“就算你是林志远的未婚妻,也不能这么没规矩呀!家里长辈没教导过你吗?”
话刚说完,婶子突然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满脸惊愕,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啥?你是林志远的未婚妻?这怎么可能?今天可是林志远和首长家闺女订婚的日子,你可别乱说!” 婶子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充满了质疑。
来到食堂,三人打好饭菜坐下。
饭桌上,妇人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事儿,开口道:“桂芳,你儿子工作的事情咋样了?我听说最近街道为了响应下乡政策,天天往咱们院里跑呢。”
武桂芳微微皱了下眉头,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唉,别提了。实在不行我就退了,让他来顶班,不然他一个小孩子下乡,我跟老李哪能放心得下哟。”
妇人满脸惊讶,说道:“你这每个月工资可不低啊,整整四十块钱呢!这要是换你家小子来,每个月要少一半呢,你家五个孩子呢,这要是换人以后粮食够吃吗?再说,这才是三儿子,你下面还有两个小的呢,到时候可咋办呀?”
武桂芳无奈地摇了摇头:“话是这么说,可当妈的哪能不操心呢。你都不知道现在这工作有多难找。我跟老李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妇人也跟着叹了口气:“确实,现在找个工作比登天还难。”
夏知秋在一旁听着,突然心中一动。
她又不缺钱,而且按照书里的时间推算,还有一个月那对渣男贱女也该订婚了。
到那时,她肯定没时间在供销社上班,不如找人代班。
这样一来,她既不用在村里上工,城里也不用工作,没事的时候还能进山修炼异能。
想到此,夏知秋的目光落在了武桂芳身上,开口说道:“桂芳婶,不瞒您说,我打小身体就不好,最近身体一直不舒服。要不,让您儿子来替我班怎么样?这样您儿子工作的问题解决了,我也能回家好好休养。”
武桂芳听完,有些激动地看着夏知秋:“你真舍得让我儿子代班?”
夏知秋笑了笑:“桂芳婶,当然有要求的,每个月工资和发的票我要拿一半。毕竟我这身体不好。不过,您儿子也算有了工作,不用再下乡。而我呢,也能有收入在家安心养病。咱这也算是各取所需。”
旁边的妇人也赶忙插话:“桂芳,这可是个好机会啊。秋丫头这是在帮你呢。”
“秋丫头啊,你可真是帮了婶子大忙了。你放心,那一半工资和票少不了你的,咱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武桂芳整个下午在后勤部都满脸喜气。
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儿子。
第二天,武桂芳一大早就带着儿子来到了后勤部。
夏知秋原本以为代班这件事,钱主任可能会为难她,毕竟她刚来就让钱主任背上了处分。
没想到钱主任比她还积极,当场就同意了,还替他们当了见证人。
直到签完字出来,夏知秋都没想明白钱主任为何这么好说话。
夏知秋哪里能想到,钱主任自李勇被枪毙后,日子一直过得提心吊胆。
他生怕夏知秋这个烈士遗孤在自己负责的地盘上再生出什么事。
所以,一听到夏知秋要找人代班,他立刻就批准了。
在钱主任心里,比谁都盼着夏知秋离开供销社,哪怕只是暂时的,只要她不在眼前晃悠,他心里也能踏实些。
夏知秋每天从城里回来都会路过村东头的小河,今天她回来得比较早,远远地就看到河边已经没有夏爱民的身影了。
夏知秋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屑的笑,心中暗自讥讽:“无论是什么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就算夏老大对我这个外人再狠毒,他也绝不可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里,夏知秋不禁感到一丝可笑。
随后、
“蠢货”夏知秋跟在朱芳身后踏上了小路。
走了约莫半个小时,朱芳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面的一片草丛说道:“秋丫头,你看,就在那里。”
夏知秋并没有上前,而是笑眯眯的盯着朱芳,也没说话。朱芳被夏知秋盯得浑身不自在,说出的话都显得有些慌乱。
“秋丫头,你这么盯着我干啥吖,赶紧去挖人参啊!”
夏知秋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嘲讽:“大伯娘,你当我傻啊?这山上有没有人参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肯定没安好心。”
朱芳一听,急忙说道:“秋丫头,你这说的啥话呀!大伯娘能有啥坏心思,我就是觉得那像人参,才叫你来看看的。”
“哦、这样呀,那锄头给你,你去挖吧!”
朱芳一听夏知秋这话,摆手道:“这可不行,秋丫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有力气挖。还是你年轻,手脚麻利,你去挖。要是真挖到了人参,咱娘俩平分。”
夏知秋看着朱芳虚伪的脸。冷笑道:“大伯娘、我拿你当人的时候,你就装的像点,今天这个参你必须挖!”
说完,夏知秋一把扯着朱芳往着人参的方向拽去。
朱芳被夏知秋拽得一个趔趄,惊慌失措地叫起来:“秋丫头,你这是干啥呀!快放开我。”
夏知秋丝毫不为所动,手上的力气更大了,一边拽着朱芳往前走,一边说道:“大伯娘,你说你都好意思撒谎了,我哪里好意思不信,挖吧,你今天不管挖出来的是啥,我都信它是人参。
朱芳心里暗暗叫苦,这死丫头怎么力气这么大,她就不该来这一趟。
很快,夏知秋拽着人就到了人参这边,指着草丛说:“挖吧。”
朱芳望着草丛,满脸不情愿。这地方这么陡,一个不小心,恐怕就得滚落下去。
她眼珠骨碌碌一转,正准备找借口:“秋丫头,我突然想起来……”
“啪!”
夏知秋一巴掌扇在了朱芳的后背上,疼得她 “嗷” 的一声叫了出来,一时也顾不上说话了。
朱芳缓了一会儿,才从后背的疼痛中回过神来。
她怒瞪着夏知秋,“你这死丫头,竟然敢打我!”
夏知秋冷笑一声,“嗯,打你又怎样?”
朱芳气得浑身发抖,“你个没教养的东西,有娘生没娘养的野丫头。”
夏知秋眼神一冷,“你再说一遍试试!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扔下山去,让你再也回不了家。你最好给我老实点,把人参挖出来,要是再敢嘴贱,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朱芳咬了咬牙,不甘心的蹲下身子开始挖着人参周围的土,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小贱人,你给我等着,等我回去了……”
夏知秋没听清她在说什么,不过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于是又从后面抽了朱芳几巴掌。
“啪!啪!啪!”
朱芳被这几巴掌打得一头栽进土里,同时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嗷 —— 疼死我了!”
过了一会,缓过来的朱芳猛地直起身来,双手抱着肩去捂被打的地方,满脸涨得通红,愤怒的盯着夏知秋看。“你…… 你简直无法无天了,等我回去告诉村长,让他好好收拾你。”
夏知秋轻蔑地看着她,“你去啊,看看村长是信你还是信我。”
“你!你你你!” 朱芳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我不是在挖了吗,凭啥还打我!”
夏知秋满不在乎地说:“我可能有病,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你要是再不赶紧挖,等会儿我可能又要犯病了。”
朱芳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又不敢发作。
这一世,夏知秋绝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东西。
夏知秋处事的想法就是、不需要解决工作被换的问题,只需要把有问题的人解决即可!
还好东风大队的路修得挺不错,附近很多大队的牛车都喜欢从东风大队这边经过。
没过一会儿,夏知秋便瞧见远处缓缓驶来一辆牛车,上面坐着一家四口。
嗯,跟书里对上了,毕竟现在一般农村人舍不得单独包车去县城。
夏知秋连忙拦下牛车,接着又打量了这一家人几眼,
只见他们身上的衣服看上去十分干净整洁,而且没有一个补丁,一眼便能看出他们家境不错。
夏知秋可怜巴巴地拿着两角钱冲着赶车人开口道:“叔,能不能带我一程?我不认识去县城的路。”
赶车的是个退役的军人,年纪约莫五十多岁,看了看她手中的两角钱,又看了看她瘦弱的身躯,爽快地说道:“小娃子,上来吧!”
夏知秋感激地上了车,牛车重新缓缓跑了起来。
车上坐着的一家四口好奇的打量着夏知秋,夏知秋虽然个子不矮,但是骨架小,人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头发也是到处开叉发黄,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 “弱不禁风!”
妇人没忍住开口道;“小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去县城?家里大人怎么放心得下?现在外面拐子可多了。”
夏知秋抬起头,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妇人。
只见那妇人脸上虽有些疲惫之色,但整个人看起很开心,站在她边上的两个孩子面色也红润,一看便知,是被精心呵护长大的。
夏知秋微微扯出一抹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落寞,缓缓开口道:“谢谢嫂子关心,我也没办法,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只能自己出来了。”
夫妻俩面面相觑,没想到面前的小姑娘竟然是个孤儿。
妇人眼中流露出怜悯之色,轻轻地开了口;“孩子,你去县城是有啥事儿呀?”
夏知秋抿了抿嘴唇,说道:“我爸去世前的战友给我寄了包裹在县城,叔叔交代我到了就要来取。”
夫妻俩再次对视了一眼,“嘶,还是烈士遗孤!”
一路上,妇人照顾着夏知秋,还从包里拿出不少吃食。
两个小家伙也很喜欢夏知秋,小儿子还偷偷给了夏知秋一颗水果糖。
随着牛车的颠簸,县城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眼前。
当牛车终于驶进县城,夏知秋向赶车的夫妻俩和两个孩子道了别,准备去找包裹领取处。
赶车的老人不放心的叮嘱道:“小娃子,下午两点半还是从这里回去,你要是坐车记得别来太晚。”
夏知秋感激地道了谢,转身朝着邮局的方向走去。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夏知秋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书里的情节。
夏知秋今天确实是来取包裹的。
上辈子,夏老大一家正是因为拿到了这个包裹,才知晓了夏知秋有婚约一事。
夏知秋加快脚步朝邮局走去。
县城街道不宽,青石板路面有些地方坑坑洼洼。
街道两旁是老旧店铺,木质门窗刷着斑驳油漆,招牌在微风中晃动。路上行人不多,穿着都很朴素。
夏知秋走到了邮局门口,看到一座略显陈旧的建筑,白色墙壁泛黄,大门上方挂着绿色邮筒。
走进邮局,空间不大,有几张木质柜台。
夏知秋走到柜台前,对工作人员开口道:“同志,我叫夏知秋、来取包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