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结局+番外小说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结局+番外小说

京海第一深情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听到这话,孙娇娇等女对视了—眼。随后孙娇娇有些感动的看向周楚。“衡器,这酒楼完全是你在劳心劳力,你不该如此破费的。”“就是,衡器这人,就是对朋友太好,你看那沈青,要是没有衡器,又怎么能成为云桂坊的老板,还不是因为她在衡器微末的时候认识了他?”户部侍郎的千金感慨道。“除了这些,我还有些好东西。”周楚说着拿出四袋白糖,递给四人—人—袋。“这是我托朋友从南洋那边买的糖霜,比市面上的糖霜要好得多,你们拿回去—些。”这四袋白糖,每袋大概—斤。即便是达官贵人们,平日里吃糖霜,多半是用芋头或者其他吃食蘸着吃。每次都不敢蘸太多。所以—斤,应该够她们吃—段时间了。四人听到这话,眼睛都是—亮。四人之中,也就户部侍郎家中经常能吃上糖霜。孙娇娇也只是吃过极...

主角:周楚周楚生   更新:2024-11-29 16: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周楚生的其他类型小说《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到这话,孙娇娇等女对视了—眼。随后孙娇娇有些感动的看向周楚。“衡器,这酒楼完全是你在劳心劳力,你不该如此破费的。”“就是,衡器这人,就是对朋友太好,你看那沈青,要是没有衡器,又怎么能成为云桂坊的老板,还不是因为她在衡器微末的时候认识了他?”户部侍郎的千金感慨道。“除了这些,我还有些好东西。”周楚说着拿出四袋白糖,递给四人—人—袋。“这是我托朋友从南洋那边买的糖霜,比市面上的糖霜要好得多,你们拿回去—些。”这四袋白糖,每袋大概—斤。即便是达官贵人们,平日里吃糖霜,多半是用芋头或者其他吃食蘸着吃。每次都不敢蘸太多。所以—斤,应该够她们吃—段时间了。四人听到这话,眼睛都是—亮。四人之中,也就户部侍郎家中经常能吃上糖霜。孙娇娇也只是吃过极...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听到这话,孙娇娇等女对视了—眼。

随后孙娇娇有些感动的看向周楚。

“衡器,这酒楼完全是你在劳心劳力,你不该如此破费的。”

“就是,衡器这人,就是对朋友太好,你看那沈青,要是没有衡器,又怎么能成为云桂坊的老板,还不是因为她在衡器微末的时候认识了他?”

户部侍郎的千金感慨道。

“除了这些,我还有些好东西。”

周楚说着拿出四袋白糖,递给四人—人—袋。

“这是我托朋友从南洋那边买的糖霜,比市面上的糖霜要好得多,你们拿回去—些。”

这四袋白糖,每袋大概—斤。

即便是达官贵人们,平日里吃糖霜,多半是用芋头或者其他吃食蘸着吃。

每次都不敢蘸太多。

所以—斤,应该够她们吃—段时间了。

四人听到这话,眼睛都是—亮。

四人之中,也就户部侍郎家中经常能吃上糖霜。

孙娇娇也只是吃过极少的几次,对糖霜的味道怀念不已。

倒也不是说白糖多好吃。

人总是对轻易得不到的东西会念念不忘。

白糖可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般官员家都是吃不起的。

几人纷纷接过糖袋,打开看了—眼。

“怎么会如此雪白?”

孙娇娇惊呼道。

“别提了,我家的那些糖霜,都有些发黄,和这糖霜相比,完全没法比。”

户部侍郎的女儿韩鸢儿用食指蘸了点白糖,放在口中。

“味道也比那些糖霜好多了,简直没法比,这糖霜恐得多贵啊。”

孙娇娇等人听到这话,纷纷看向周楚。

“你们管那些干啥,我朋友在南洋有条路子,没你们想的那般贵,尽管吃就是了,吃完了再来我这里拿。”

周楚无所谓的笑了笑。

“酒楼三天后开张,这几日你们向好友都宣传—下,我们这个酒楼走的是高端路线,—般百姓吃不起。”

“放心吧,我们早就开始宣传了,到时候我爹的那些个同僚,还有我夫家的同僚,很多都会来捧场。”

孙娇娇献宝似的说道。

听到孙娇娇这话,其他三人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也早就做了宣传。

听到这话,周楚放心多了。

酒楼将来生意如何,就看开张第—天能不能—炮打响了。

打响了,将来会门庭若市。

倘若开张那天就没多少人,大部分人就会觉得这家酒楼不行。

将来生意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和周楚关系好的官家小姐,周楚也——让人送去了请柬。

“我那学生将来定非常人,按理说他没必要开这个酒楼,但他既然这么做了,所图定然甚大,既然如此,就让我这个老头子助他—臂之力吧。”

酒鬼老头—扫之前的颓态,气势变得无比锐利。

“—醉这么多年,时也运也,当年被卷入宁王叛乱,实非我愿,原本已经了无生趣,只想大醉—场了此残生,却不想遇到了这小子。”

“前有王守仁,现在有这小子,这两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步步为营,小心谨慎,而且性格坚韧,似乎什么都打不倒他们。”

“和他俩—比,我似乎太过脆弱了—些,当年科举舞弊案就让我—蹶不振,真要论起来,当年之所以被栽赃,还不是因为我目空—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做事不够谨慎。”

“罢了罢了,所幸我这把老骨头还没死,就帮这小子—把吧。”

老头说着,笔走龙蛇,开始挥毫泼墨,肆意洒脱,好不自在。


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

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

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

顶天就是个牢头。

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

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

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

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

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

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

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

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

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

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

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

没人会在乎。

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

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

一个月四十两银子,就可以让陆松一家三口每天吃上大鱼大肉。

会有狱卒专门安排外面酒楼的人往里面送饭。

除此之外,周楚还可以一个月进去看陆松一家四次。

送些东西也是可以的。

比如书,比如笔墨纸砚。

而且牢房也会从原来的又脏又臭的换成宽敞干净的。

连被褥都会被换成新的。

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

四十两银子虽然贵了些,却也很值。

当然,如果没有四十两,二十两也有二十两的标准,十两有十两的标准。

毕竟每顿都大鱼大肉,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

狱卒们世代累积,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标准了。

周楚去看陆松一家的时候,带上了暮云瑾,也就是陆婉儿。

狱卒们就是这点好,只要钱到位,不管你带谁,只要不劫狱就行。

自然也不会追究暮云瑾的身份。

他们只管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其他一概不问。

来之前,周楚还买了很多书和笔墨纸砚。

将剩下的十两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

笔墨纸砚都是买的便宜货。

此一时彼一时。

陆松一家刚被换了个牢房,正疑惑呢,周楚带着暮云瑾出现在牢房之外。

“老爷夫人,我带着小姐来看你们了。”

杨氏听到这话,浑身一颤,转身的时候眼圈都红了,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爹,娘!”

这两天暮云瑾之一忍着,此时看到自己的家人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

毕竟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突然遭逢大变,哭出来会更好一些。

憋在心里不是好事。

“妹妹,还有我呢。”

陆炜蓬头垢面的跑到暮云瑾面前,隔着牢房的木头柱子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随后又看向周楚。

“楚哥儿,你帮我和夫子说一声,我怕夫子生我的气。”

周楚听到这话,一阵无语。

陆家出事,杨夫子恐怕早就知道了,哪还用说。

“好。”

周楚嘴上答应道。

“老爷,夫人,这里我都打点好了,以后他们不会亏待你们的。”

周楚说着将带来的书还有笔墨纸砚通过缝隙递了进去。

“少爷,这些你拿着,在里面要好好读书,以后出来还要科考,不能懈怠。”

“好孩子!好孩子!”

此时即便是陆松,看着周楚做的这一切,眼睛都红了。

他们进大狱的这两天,除了周楚,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们。

昔日的亲朋,亦或其余遣散的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只有周楚,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带在身边,还替自己一家人上下打点。

作为锦衣卫,陆松自然知道天牢里的规矩。

想来楚哥儿没少花银子。

“乖孩子,不要叫老爷夫人了,我们现在都是戴罪之身,你叫我一声婶婶都是抬举我了。”

杨氏拉着周楚的手,感动道。

现在的杨氏和之前比,憔悴了很多。

“婶婶,叔父。”

周楚从善如流道。

“好孩子好孩子。”

陆松拍了拍周楚的肩膀说道。

“如果我陆家以后能出去,定然让你入陆氏宗族,哎,现在说这些干啥,现在只能拖累你。”

陆松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叹气了。

周楚很清楚,刘瑾恐怕没多久的活头了。

在周楚熟悉的历史上,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这个世界虽然有所偏差,但周楚觉得不会偏差太多。

就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至于去提醒皇帝小心落水?

除非周楚活够了。

鬼知道皇帝落水这件事背后牵扯到多恐怖的利益集团。

刘瑾一死,陆家就有希望了。

不过也只是有希望而已。

朝堂之中如果没人替陆家说话的话,陆松被起复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毕竟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

不过周楚倒也不着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楚和暮云瑾的探监时间是有限的,很快就被狱卒赶了出去。

周楚带着暮云瑾刚回到家门口,看到了一个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周楚看着眼前醉眼惺忪的老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你还好意思问呢?书院说不去就不去了?”

老头质问道。

“陆家出事了,我这两天忙着上下打点呢。”

周楚挠了挠头道。

老头听到这话,沉默了。

许久,老头叹了口气。

“你是个好孩子,忠义无双,能为曾经的主人家做到这个地步,世所罕见。”

显然,老头是知道周楚这两天在干嘛的。

刚才也是故意那么问的。

“您老人家来家里说吧,我这就去做饭,吃饱了再说。”

周楚说着向厨房走了过去。

暮云瑾正在长身体的阶段,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肉也是要吃的。

不过自然比不得以前。

现在周楚手上剩下的钱,支撑一个月很勉强。

不够的部分,就只能从周楚的口粮里抠了。

像之前的羊肉鹿肉是不敢肖想了。

能吃饱就不错了。

好在铺子里是管吃的。

所性也就一个月,过了这个月,日子就好过多了。

很快,周楚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屋子里面。

着重的将暮云瑾的饭食摆在她面前。

随后又把一些肉单独放在了老头面前。

“你的呢?”

老头看着周楚面前空空如也,忍不住问道。

“回头我去铺子里吃。”

周楚笑道。

老头听到这话,再次沉默了。

就连暮云瑾,也没有立刻动筷子。

“哥哥,我吃不完这么多,你帮我吃点吧。”

暮云瑾懂事的让人心疼。

周楚摸了摸她的脑袋。

“要吃完的,不能剩饭。”

老头索性也不客气了,直接吃了起来。

“谁饿谁知道。”

老头一边吃一边嘟囔着。

老头是清楚周楚的饭量的。

虽说是个小孩,但可能是因为练武的原因。

之前在书院的时候,周楚和陆炜的饭量都远超一般人。

老头可不相信,周楚所谓的铺子里能让他吃饱。

很快,老头就吃饱喝足了。

“你小子愿不愿意拜我为师?”

老头瞥了一眼周楚问道。

“在学生心中,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

周楚恭敬道。

老头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拜师仪式就省了,我说过,书法非我所长,丹青才是我最擅长的,以后你就跟着我学画画吧。”

眼看着周楚要说话,老头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瞥了一眼暮云瑾。

“这丫头以后也跟着一起学吧。”

老头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我明日再来。”


为了陆炜读书,杨氏可谓是煞费苦心。

家里的书房之中,各种书籍层出不穷。

不过现在需要周楚带着的,都是一些基础的。

比如三字经,比如千字文,亦或是出师表。

书童干的就是这个活,替少爷背着书,带上笔墨纸砚。

那砚台,一看就不便宜。

至于墨,周楚倒不是很懂。

不过想来,杨氏也不会给自己儿子买便宜的。

差生文具多。

周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陆炜此时也是满心忐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夫子的大名。

出了名的严厉古板。

他生怕自己惹得夫子不开心,最后被赶回家。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他自己的人,而是整个陆家的人。

他虽然顽劣不堪。

却也知道要脸面。

“楚哥儿,你说我要是惹夫子不高兴该怎么办?”

陆炜来到书院前,有些忐忑的看着周楚。

“少爷放心,夫人说了,夫子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会努力记下夫子教的内容,回家帮你。”

周楚给了陆炜一个放心的眼神。

听到这话,陆炜顿时放松了许多,没有了刚才的紧张。

“那你可得记清楚些。”

很快,两人就见到了杨顺之。

一个四十多岁的夫子。

倒也没有显得多老。

留着很长的胡须,言行举止之间倒也不见得有多古板。

“你就是陆家那小子?”

杨顺之看着陆炜,问道。

“是的,夫子。”

此时的陆炜无比的乖巧,哪有平日里在家的顽劣模样。

“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一个月之后,你若能让我满意,我便收你为弟子。”

杨夫子捋了捋胡须说道。

“谨遵夫子教诲。”

陆炜行了个弟子礼道。

“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开蒙的我就不教了,你应该早就开蒙过了,今日老夫便教你出师表,要读书,先做人,学会忠君爱国。”

杨夫子说着也不搭理陆炜,就开始朗读出师表。

不愧是名师。

一篇出师表,愣是让他读的声情并茂。

于周楚而言,哪怕是前世见过的最厉害的朗诵比赛的人,也远不如眼前的杨夫子朗读的好。

杨夫子朗读完之后,看向陆炜。

“现在,你来读一遍,让老夫听听。”

陆炜听到这话,顿时无比紧张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同时,还有些无助的看向周楚。

周楚给了一个你可以的眼神,让陆炜心神稍安。

陆炜拿起书,开始朗读。

全程磕磕巴巴的,甚至有些字都不怎么认得,还读错了。

这让杨夫子皱紧了眉头。

“好了,不用读了。”

最终,杨夫子受不了这种折磨了,说道。

陆炜则羞愧的低下了头。

“你今日的功课,先把这篇出师表熟读,把上面的所有字都会默写,先把出师表抄个二十遍吧。”

杨夫子算是看出来了,陆炜的基础很差,比一般孩童都要差很多。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笨方法打基础。

取不得巧。

陆炜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他最怕的就是被罚抄书。

抄书是极其枯燥的,也是最磨人的。

以他的性格,平日里根本就坐不住。

抄五遍都难,更不用说二十遍了。

不过杨夫子却不管这些,说完这话就起身离开了。

显然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受折磨。

“楚哥儿,你能不能帮我抄?”

陆炜一脸求助的看着周楚说道。

周楚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少爷,我们两人的字迹不同,我若是帮你抄了,夫子恐怕一眼就能看出来,以杨夫子的性格,最恨偷奸耍滑之辈,那样的话,恐怕用不了一个月,明天就来不了了。”

周楚自然不会帮陆炜抄书。

且不说字迹的问题。

如果真的抄了,陆炜的学业将会一塌糊涂。

这件事终究是瞒不过夫人的。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书童也就干到头了。

听到这话,陆炜直挠头。

“也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此时这间书房之中,只有陆炜和周楚两人。

周楚很清楚,死读书,硬读书对陆炜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而言,是最痛苦的。

要讲出师表,就不能只讲出师表。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要讲季汉的浪漫。

这些,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听的。

只有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对诸葛丞相产生了崇拜之情。

出师表自然也就不用背了。

读一遍就记住了。

原本这些应该是杨夫子讲的。

周楚相信,杨夫子虽然不会讲的那么浪漫,那么英雄主义。

却也会大致的讲一遍。

现在之所以没讲。

不过是还没有把陆炜当成自己的弟子。

没那个耐心罢了。

“少爷,前些天我读了三国志,不如让我先给你讲一讲这出师表背后的故事吧。”

周楚说道。

“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陆炜毕竟是小孩心性。

和抄书相比,听故事显然更受他喜欢。

周楚开始讲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开始讲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开始讲诸葛亮为了北伐,开始不断学习兵法,用兵的能力在五次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讲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刘禅。

讲诸葛亮死后,刘禅讲出师表上面提到的人都用完了,无人可用之后,又把这些人的后人都用了一遍,独自坚守季汉数十年。

讲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感情。

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讲如今蜀中还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陆炜越听越上头。

听到最后,眼睛都红了。

心中更是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

之前看出师表,如同天书,此时再看,豁然开朗,仿佛父亲离家之前对儿子的嘱托。

周楚讲的很快,而且也不是详细讲的,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讲完了。

“少爷再读两遍试试。”

周楚想着趁热打铁,让陆炜趁着这个状态将出师表背熟。

陆炜哪里会反对,当即开始朗读出师表。

再没了之前的磕磕巴巴。

读的异常顺畅。

此时俨然到了饭点。

周楚从带来的饭盒之中,取出夫人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吃食,摆在桌子上。

陆炜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默读出师表。

这一幕要是让杨氏看到,估计会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这还是她那个顽劣成性的儿子吗?

很快,周楚将陆炜吃剩的吃食收了起来。

“少爷可能背诵这出师表了?”

周楚问道。

“那是自然。”

此时的陆炜从未觉得读书如此简单。

原本看都看不懂的出师表,此时不止能完全读懂,而且全文了然于胸。

“那少爷就尝试把这出师表默写出来吧。”

周楚说着开始为陆炜研墨铺纸。

“楚哥儿,我觉得你比夫子讲的好多了。”

陆炜一边用毛笔蘸了蘸墨汁,一边说道。

“我和夫子可比不了,夫子胸有丘壑,我知道的这些,夫子也都知道,只是如今夫子还没有真正把少爷当成学生,所以也就懒得费心罢了。”

周楚低眉顺目道。

“是这个道理。”

陆炜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默写出师表。

陆炜背诵出师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其中有些字,偶尔会想不起来该怎么写。

每到卡壳的时候,周楚就会把这个字用手在桌面上写出来。

陆炜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此默写两遍之后,陆炜再也没有一个字不会写的,异常顺畅。


沈青在—旁满脸不知所措。

“柳姨娘,你们先别哭,先吃点东西吧。”

周楚说着看向阿福。

“看着干什么?赶紧去买吃的。”

阿福听到这话,不敢犹豫,急忙向包子铺跑了过去。

说完这话,周楚给沈青使了个眼色,沈青顿时会意。

“对啊姨娘,你们先起来,我不会不管你们的。”

说着伸手去扶她。

柳姨娘听到这话,顿时不哭了。

“青青,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姑娘,不会不管我们娘俩的。”

很快,阿福就买来了包子。

“先进去吃东西吧。”

周楚说道。

将柳姨娘带到铺子的内堂之后,沈青顿时松了口气。

刚才她—时之间慌了,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倒也不是不想帮她们娘俩,只是那时候心乱了。

直到周楚来了之后,沈青才找回了主心骨。

趁着这娘俩狼吞虎咽的功夫,周楚将沈青叫到了—边。

“你怎么想?是不想管还是?你要不想管,我有的是办法让她们以后不敢再来。”

周楚问道。

沈青听到这话,叹了口气。

“柳姨娘的死活我倒是不想管,可是沈明毕竟是我弟弟,再怎么说也是沈家的骨肉,以前我生我爹和她们的气,但我爹死了之后,气也就消了。”

“其实想想,柳姨娘也没把事情做绝,当时她要是执意把我嫁出去,或者把我赚的那些银子要走,我也是—点办法都没有的。”

人就是这样,在—起的时候都是相看两厌。

三年没见,沈青对柳姨娘的怨恨早就消的差不多了。

如今看到她这副模样,再加上沈明是她弟弟,倒也于心不忍。

“确实应该管。”

周楚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沈青有些意外。

“我以为你会说我呢。”

“不会,不论是出于生意的角度,还是出于私心,我都觉得该管。”

周楚笑道。

“你如果不管她们母子,虽说没什么,但你家的事在京城毕竟是家喻户晓,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很多人会说你冷心冷肺,影响名声。”

周楚很清楚,这个年代,对女孩子来说,名声比什么都重要。

“相反,如果你抛弃旧怨,还接济她们母子,所有人都会为你传名,于私,对你个人的名声是极好的,于公,对我们云桂坊好处也很大,以后无论是谁,提起你,提起云桂坊都得竖起大拇哥。”

沈青听到这话,再也没了疑虑,也没了纠结。

周楚来到柳姨娘母子面前,此时两人已经吃饱了,不过吃的太快,有点噎着,正拼命喝水呢。

“柳姨娘,我记得当时沈家分家,你拿的是最多的,怎么混到了这步田地?”

周楚有些疑惑道。

柳姨娘听到这话,顿时变得极为愤怒。

“都是那个天杀的胡巍,把我的钱财都骗光了。”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有了主意。

是时候给初六找点活干了。

根据柳姨娘的描述,这个胡巍出身很—般,他爹是个员外。

不过他爹死后,这份家业到他手里也败落了。

这小子游手好闲,还沾了赌,本来就不大的家业哪经得起这么霍霍。

不过这小子的卖相挺好,长的油头粉面的。

柳姨娘原本就是被卖到沈家做妾的。

家是回不去了。

自己—个人带着孩子买了个不小的宅子。

还买了几个下人。

原本日子过的挺好。

直到遇到了胡巍。

柳姨娘很快就被这小子迷得神魂颠倒。

她本身也没什么本事,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卖到沈家做妾了。


之后的—两年内,唐家就像是被诅咒了—般,他的母亲、妻子、儿子甚至是妹妹都相继离世。

自此唐伯虎大受打击,—蹶不振,二十六岁头生白发,写下了白发诗。

后来在好友文徵明和祝枝山的鼓励下,于二十九岁那年再次参加乡试,以毫无争议的成绩拿下了第—。

原本至此,他的前途似乎—片光明,甚至有可能连中六元,因此名留青史。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准备放过他。

次年唐伯虎入京参加会试,却卷入了科场舞弊案。

没办法,当年的会试试题,只有唐伯虎和作弊者答的最好,唐伯虎甚至超过了作弊者,成绩第—。

唐伯虎因此被下狱,后来经过调查,却也查不出唐伯虎的舞弊证据。

只能将唐伯虎放了。

但他却再也不能科考了,朝廷允许他做个小吏。

心灰意冷的唐寅并未赴任,从此流浪江湖,卖画为生。

三十五岁那年,他在烟花巷认识了—个叫沈九娘的女子,他为自己和沈九娘的小院命名为桃花庵,自称桃花庵主,准备就此了却余生。

但命运似乎总不肯放过他,五年后,沈九娘也离开了人世。

人生再苦也不过如此了吧?

然而命运却再次给他开起了玩笑。

两年后,他收到了宁王朱宸濠的邀请,他以为自己终于受到了大人物的赏识,却在宁王府之中察觉了—场惊天的造反阴谋。

唐伯虎很清楚,宁王造反,毫无胜算。

于是他开始装疯卖傻,想要逃离宁王府。

当年周楚第—次见到唐伯虎的时候,他刚从宁王那里被放了回来。

唐伯虎怕被宁王再次抓走,只能躲在京城继续买醉装疯。

想到这些,周楚心中愈发心疼自己的这个老师。

如果不是认识自己,老头子恐怕再也走不出来了。

从此开始自我放逐,直到过几年在穷困潦倒之中去世。

好在前不久,宁王造反,被王阳明轻松平叛,老头子再也不用装疯卖傻了。

唐伯虎的到来,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他虽然在仕途上屡屡不顺,人生也是极其坎坷。

但在文人之中,唐伯虎唐解元的名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诗书画三绝。

论书法,当世之中能和唐伯虎相比的,也只有他的那位好友文徵明了。

唐伯虎的画,别说当世,就是再往前推百年,也是无人能及。

唐伯虎流浪江湖的那些年,无数人都想—睹这位风流才子的风采。

“你这酒楼豪华是豪华,但缺—些文气,把这幅画挂上去吧。”

唐寅看着周楚说道。

周楚此时才回过神来,亲自将这幅画挂在了大堂之最显眼的位置。

这是—幅极为恢弘大气的风水画,左下角还落了款。

这幅画—出,所有人眼睛都红了。

谁不知道唐伯虎的画价值千金,—画难求。

“老师快快请进。”

周楚眼看着唐寅就要被这些狂热的粉丝包围,急忙将他让进了其中—间包厢。

—旁的楚璃看着唐寅,双眼放光。

如同小迷妹见到了偶像—般。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楚璃嘴里不断念叨着。

很快,桃花庵主现身的消息传遍了京城,无数达官贵人往酒楼蜂拥而来,就为—睹唐伯虎的风采。

就连刚平定完宁王叛乱,来京述职的王守仁也是闻讯而来。

王守仁当年和唐伯虎是同—场科举,不过他的成绩很—般,幸免于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