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哈李路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得意地笑了笑,仿佛已经看到了皇位在向他招手,“朝中也有不少人追随于我,就连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也会拖住房相。如再有舅舅你的帮助,此事大有可为!”看着李泰激动的样子,长孙无忌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些皇室子弟在宫里养尊处优,还是不了解这些老牌世家的手段啊,他们又怎会真心相助,不过是想利用李泰罢了。不过长孙无忌并不在意,他相信在自己的谋划下,长孙家会成为新的世家,以后会远远超过那些老世家。他微微点头,神色庄重地说道:“魏王殿下,老臣愿助殿下一臂之力,有什么请求还请殿下吩咐就是了。”……是夜子时,长安城一片寂静,黑暗笼罩着大街小巷,只有偶尔的打更声回荡在空气中。程咬金背着一个大麻袋,那麻袋鼓鼓囊囊的,装的孙思邈精心制作的李世民一比一等身真人...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4-11-29 18: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得意地笑了笑,仿佛已经看到了皇位在向他招手,“朝中也有不少人追随于我,就连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也会拖住房相。如再有舅舅你的帮助,此事大有可为!”看着李泰激动的样子,长孙无忌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些皇室子弟在宫里养尊处优,还是不了解这些老牌世家的手段啊,他们又怎会真心相助,不过是想利用李泰罢了。不过长孙无忌并不在意,他相信在自己的谋划下,长孙家会成为新的世家,以后会远远超过那些老世家。他微微点头,神色庄重地说道:“魏王殿下,老臣愿助殿下一臂之力,有什么请求还请殿下吩咐就是了。”……是夜子时,长安城一片寂静,黑暗笼罩着大街小巷,只有偶尔的打更声回荡在空气中。程咬金背着一个大麻袋,那麻袋鼓鼓囊囊的,装的孙思邈精心制作的李世民一比一等身真人...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精彩片段


他得意地笑了笑,仿佛已经看到了皇位在向他招手,“朝中也有不少人追随于我,就连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也会拖住房相。如再有舅舅你的帮助,此事大有可为!”

看着李泰激动的样子,长孙无忌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些皇室子弟在宫里养尊处优,还是不了解这些老牌世家的手段啊,他们又怎会真心相助,不过是想利用李泰罢了。

不过长孙无忌并不在意,他相信在自己的谋划下,长孙家会成为新的世家,以后会远远超过那些老世家。

他微微点头,神色庄重地说道:“魏王殿下,老臣愿助殿下一臂之力,有什么请求还请殿下吩咐就是了。”

……

是夜子时,长安城一片寂静,黑暗笼罩着大街小巷,只有偶尔的打更声回荡在空气中。

程咬金背着一个大麻袋,那麻袋鼓鼓囊囊的,装的孙思邈精心制作的李世民一比一等身真人手办。

他同李勣、房玄龄、孙思邈、尉迟敬德一起,神色匆匆地请求最后再见一次陛下。

他们几人皆是朝中重臣,威望极高,长孙无忌虽有心阻拦,但也知道自己拦不住,毕竟陛下驾崩的消息,哪怕密不发丧,以这几人的能耐,也绝对已经知晓了。

听着宫里侍卫传来的通报,长孙无忌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挥了挥手,让几人进宫了。

李世民的尸体就停放在大明宫之中,周围烛光摇曳,更添几分肃穆。众人一进宫里,马上就跪倒在地,顿时,嚎啕大哭之声响彻整个大明宫。

“陛下啊,陛下!”房玄龄老泪纵横,声音悲戚,“您怎么就走得那么早啊!”

他一边哭,一边用手捶打着地面,仿佛要把心中的悲痛通过这种方式宣泄出来。

“老臣还没来得及辅佐陛下,成就万世功业啊!”他哭得伤心欲绝,最后竟瘫倒在地。

程咬金、李勣、尉迟敬德更是不甘示弱,他们那粗犷的嗓音发出的哭声如雷鸣般,硬生生地用鬼哭狼嚎盖过了房玄龄的哭声。

程咬金哭得满脸通红,涕泪横流,边哭边喊:“陛下啊,您怎么能抛下我们这些老臣啊!”

李勣也是泪流满面,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对陛下的不舍,尉迟敬德则是捶胸顿足,那悲痛的模样仿佛天塌了一般。

大明宫的太监侍女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眼中也都含着泪花。

“房相节哀,程将军、李将军、尉迟将军节哀啊!”

他们轻声劝慰着,可自己的声音也因悲伤而微微颤抖。

程咬金挥了挥手,哭喊着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我们几个与陛下君臣一场,还有好多话没有说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

“神医孙思邈也在这,他有可以保存陛下遗体长久的方法,你们都先退下吧!”

众太监侍女互相看了一眼,知道这些重臣与陛下情谊深厚,当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是!”

他们应了一声,随后慢慢退出殿外。

大明宫内只剩下这几个老臣,房玄龄哭着哭着,发现自己的声音已经完全被这几个武将盖过去了,他擦了擦眼泪,止住了哭声。

他看向那几个大汉,使了个眼色,几人立马会意,放声大哭,那声音比之前还要响亮,如汹涌的波涛般,哭丧的声音直传大明宫外,在宫墙间回响不绝,仿佛要让整个长安城都感受到他们的悲痛。


“温刺史,孤记得你是长孙无忌那里的人吧?”

承乾突然话题一转,语气看似轻松,却让温如初心中一惊。

听到这句话,温如初的冷汗瞬间从额头上冒了出来,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慌忙跪在地上:“殿下!

臣以前虽然是长孙大人提拔上来的,但殿下对下臣的恩情更是大如天,臣只忠于太子殿下一人,整个咸阳所有大小官吏,也只忠于太子殿下一人,还请太子殿下明鉴!”

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生怕李承乾不相信自己。

“哈哈哈,温刺史言重了!”李承乾笑着走上前去,将温如初扶了起来。

“孤只是有事要找温刺史帮忙罢了,你还是和往常一样,将孤的假消息汇报给长孙无忌,这次你多加点东西,就说我病倒了,卧床不起了,恐大限将至!”

听到李承乾这番话,刚刚站起来的温如初又“噗通”一声直勾勾地跪了下去,他的脸色变得惨白:“殿下,下官不敢!”

“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听说温刺史最近爱吃酥糖?昨晚半夜睡不着还起来吃了一块,孤让人做了些酥糖,回去的时候记得带上。”李承乾的语气不容置疑。

温如初的冷汗止不住地往下流,他知道自己无法拒绝李承乾的命令,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

李承乾拍了拍温如初的肩膀:“放心,孤不会亏待你的。”

“显怀,送客,别忘了帮温刺史把酥糖拿上。”

李承乾吩咐道。

温如初战战兢兢地走出了这座咸阳的太子行宫,他的脚步虚浮,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

他感觉自己像是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背后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湿,紧紧地贴在背上,凉飕飕的。

回过头看那关上的玄色大门,那大门在他眼中宛如一只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吞噬其中。

门上的纹路像是巨兽狰狞的獠牙,散发着一种令人胆寒的气息,似乎只要再靠近一点,就会被无情地淹没。

温如初无奈地苦笑一声,心中五味杂陈。世人皆说这位太子殿下不务正业,不论国事,整日花天酒地,行一些令人匪夷所思之事,实在不似明君之相。

可只有他们这些在咸阳城内生活的人知道,这位太子殿下的胸腹之中不知藏了多少韬略。

短短五年时间,咸阳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日咸阳城内那些嚣张跋扈的达官贵人、世家子弟在街上横行霸道的场景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他们肆意践踏百姓的尊严,抢夺百姓的财物,让整个咸阳城乌烟瘴气。

而如今,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人,一个个人头落地,那血腥却又大快人心的场景,是全城官员百姓共同观礼的画面。

想起那时的场景,温如初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同时也对李承乾充满了敬畏。

“长孙大人,对不住你啦,太子殿下才是天命所归!”

温如初在心中默默地说道。

想到这里,他原本慌乱的脚步也变得坚定了起来,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决绝,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心中认定的明主效命。

……

“大人,咸阳密报,是咸阳刺史温如初快马送来的!”

家仆急匆匆地跑进长孙无忌的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密信,神色紧张。

“知道了!”长孙无忌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伸手接过了家仆手中的秘报。


这些老臣们至今似乎都还没有从李世民驾崩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实在想不明白,陛下一向身体康健,怎么会突然就驾崩了呢?

他们的心中满是悲痛与不舍,偷偷抹眼泪的臣子不在少数,那压抑的啜泣声在朝堂的角落里隐隐传来。

长孙无忌看到朝堂上的这番情景,不动声色地看了李泰一眼。

李泰心领神会,他向前迈出一步,大声说道:“长孙大人,陛下驾崩之前,不是将两份遗旨留给了你我二人吗?现在也正是公布陛下遗旨的好时机!好确认后继之君!”

李泰这话刚一出口,魏征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一般,直接向前跨出一大步。他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盯着李泰,厉声说道:“魏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陛下驾崩后,按照我大唐祖制,自然是由太子在灵前继位,我大唐早有明确的储君,何来后世之君还需重新确立一说?殿下莫不是别有用心?”魏征的这番话义正言辞,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李泰,他站在维护大唐正统的立场上,气势如虹,让旁人根本无法反驳。

魏征转头又看向长孙无忌,眼中满是质问:“长孙无忌,我魏征实在不明白,既然陛下驾崩了,你密不发丧,是为了防止长安动乱,可为何直到如今,我们都看不到太子殿下的踪影?你必须给大家一个交代!告诉我,太子殿下在哪里?”他的目光炯炯有神,那眼神中的威严和压迫感让长孙无忌都微微一怔。

朝中大臣们听到魏征的质问,这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是啊,今天是如此重要的日子,太子殿下作为储君,本应在灵前继位,可现在却不见踪影,这可如何是好?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不在,朝堂就像失去了支柱,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担忧在朝堂中蔓延开来,嘈杂的声音如同汹涌的潮水,几乎要将整个太极殿淹没。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挥了挥手。立刻,就有两个太监拿着金锣从两侧快步走出,他们用力地敲打着金锣,“当当当”的锣声在朝堂中回荡,清脆而响亮。

“肃静!”

长孙无忌大声喝道。在这威严的喝声和锣声的震慑下,众人这才渐渐安静下来,朝堂中重新恢复了一丝秩序。

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太子殿下之所以没来,并非是老臣未曾通知,而是因为太子殿下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太子殿下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命老臣前来主持朝局,处理陛下驾崩后的诸多事宜。”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大臣们的脸色顿时变得变幻莫测。

特别是房玄龄身边那位由李世民假扮成的官员,他在孙思邈神奇的易容术之下,身着一套四品官服,巧妙地混入了朝堂之上。

当他听到长孙无忌说太子病入膏肓时,感觉自己的心脏仿佛被一根尖锐的刺狠狠地扎了一下。

“承乾……怎么会呢?”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承乾年纪轻轻,身体一向健壮,怎么会突然得了绝症,而且还病入膏肓呢?

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消息。

“朕还没死呢,难道朕的儿子要走在朕前面?”

他的心中满是痛苦和疑惑,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房玄龄察觉到李世民神色异常,不动声色地用小拇指轻轻勾了勾他,示意他保持镇定。李世民微微一惊,随后抬头看了房玄龄一眼,在对方的眼神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内心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魏征听完,冷哼一声,他怒视着长孙无忌,眼中的愤怒丝毫未减,但他也知道,现在必须先弄清楚后继之君到底是谁,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长孙无忌不再理会魏征的愤怒,他神色庄重地拿出继位诏书,展开诏书,高声宣读:“立晋王为皇太子诏: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

本来还满脸高兴、沉浸在即将登上皇位美梦中的魏王李泰,听到长孙无忌开口的第一句话,顿时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瞪大了眼睛,指着长孙无忌,嘴唇颤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在众人眼中,谁都可以去推翻长孙无忌手中的遗诏,谁都可以去质疑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可唯独他李泰不可以啊!因为他是这所谓遗诏的见证者之一,如果遗诏有假,那他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陛下临终前立晋王殿下为太子?”一位老臣满脸不可置信地惊问出口,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突兀地响起,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十四岁的晋王殿下?”又有一位老臣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话语中带着深深的疑惑。不少老臣那都是一脸茫然之色,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惊愕与不解。

陛下的儿子之中,就属这位晋王殿下存在感最低。

在以往的宫廷宴会、祭祀大典等重要场合,晋王总是默默地站在角落,不似其他皇子那般耀眼夺目。

很多人对于这位晋王殿下不了解啊,只知道他生性内敛,极少在众人面前展现锋芒。

“长孙大人,不知下官能不能看一眼陛下手书遗诏?”

褚遂良眉头微皱,目光紧紧地盯着长孙无忌,他那擅长书法的手微微颤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寻常。

长孙无忌定眼一看出声之人,原来是褚遂良,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不过长孙无忌也不着急,他轻抚着胡须,缓缓地说道:“当时陛下已在生死弥留之际徘徊,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陛下已然无法拿笔手写遗诏,唯有口言,由老夫代笔,如此才将遗诏传达。老夫对天发誓,绝无半句虚言。”

褚遂良点了点头,他虽然仍有疑虑,但长孙无忌的威望让他一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那既然如此,魏王殿下。”

褚遂良突然转头看向李泰。

“长孙大人说的是否属实?”

李泰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他恶狠狠的看向长孙无忌,那眼神仿佛要将长孙无忌生吞活剥一般。可长孙无忌依旧老神在在,面色不改。

可在这朝堂之上,众人目光齐聚,他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咬着牙说道:“属实。”此时,不论是谁,恐怕都已经看出魏王殿下已经在发怒的边缘了。

他的双拳紧握,身体微微颤抖,像是一头即将爆发的野兽。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揣着明白装糊涂,庙堂之上又都是玩政治的高手,有些事情不上秤三斤足矣,上了秤三千斤都打不住。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有一团乌云笼罩在众人头顶。

褚遂良还打算接着问,可还没来得及就有朝臣将褚遂良挤到一旁。

“新帝既然已立,为何不速请晋王殿下灵前继位?”

一位朝臣高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急切。


程咬金一脸看白痴的样子看向褚遂良。

“没兵打个屁啊?你让我老程赤手空拳出去和千牛卫干仗啊?”

他晃了晃自己粗壮的手臂。

“这些世家子弟,一个个走路都是面孔朝天的,俺老程有朝一日,都给他们收拾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屑。

“程将军,慎言!”

王珪直接开口打断了程咬金的胡言乱语,他看了看程咬金,眼神中带着一丝警告。

看着朝堂上走出去的一大批世家官员,李世民这才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官员都是世家举荐,对一方开刀,他们就能让大唐这个国家停止运转,谈何容易啊!这种无力感如同潮水一般,将李世民紧紧包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长安城那高大巍峨的城门关闭得严丝合缝,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横亘在眼前。

城门由厚重的实木打造,表面镶嵌着密密麻麻的铜钉,每一颗都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门与门之间的缝隙被特制的材料填充,毫无破绽。

负责守城的军士各个严阵以待,他们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城外。

一车车滚木石头,一桶桶金汁不断的被运上城头。

沉重的滚木被士兵们吃力地推动着,那粗糙的木轮在石板路上碾压出深深的辙印,每一根滚木都粗如人腰,上面的尖刺在阳光下闪烁着狰狞的光芒。

一桶桶金汁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城头的垛口边,金色的液体在桶内微微晃动,仿佛是死神的召唤。

看着城外黑压压一片全员披甲的士卒,城头上不少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脸色变得煞白。

他们不停地吞咽着口水,喉咙因紧张而上下滚动,清晰可见。

就连双腿都忍不住有些发颤,那年轻而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恐惧,身体微微晃动。

看到那些打过仗前辈依旧面色平静。

这才好受一些。

骑兵在最后,那一匹匹战马高大雄壮,马蹄在地面上不安地刨动,马身上的鳞片甲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反射出威严的光芒。

马背上的士兵头戴兜鍪,眼神冷峻,手中的缰绳紧紧拉住,只待一声令下便冲锋向前。

弓箭手在中,他们身着轻便的皮甲,身后背着装满箭矢的箭囊,手中的长弓随时准备蓄势待发。

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死亡的寒光,瞄准着长安城的方向。

整整六排盾兵,那盾牌如同巨大的龟甲,紧密排列,上面绘着狰狞的兽纹,盾兵们半蹲在盾牌后,眼神警惕地从盾牌的缝隙中窥视着城外。

六排长枪兵,长枪如林,枪尖朝天,每一根长枪都足有两人高,枪杆上的红缨随风飘动,仿佛是鲜血在舞动。

六排大戟士,大戟那半月形的刀刃在阳光下闪耀着锋利的光芒,戟杆上的纹路彰显着力量。

还有一个方阵的士卒拿着从未见过的武器,像是一个个烧火棍。

总人数怕是要超过十万人呐!

凭空冒出来的十几万大军,让长安城内的守将几乎没有对抗的想法。

数百面写着李字的大纛随风飘扬,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只只咆哮的巨龙。

每一面大纛都巨大无比,旗面用最上等的绸缎制成,上面的李字绣得苍劲有力,仿佛是李唐皇室的威严象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