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阅读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古代言情《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丹娘沈寒天,由作者“柔心糖”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上一世,她经历了末世十年。好不容易成了最强高手,却在一次丧尸围城中,遭到挚友的背叛,活生生死在了丧尸口中。一朝重生,竟穿越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还是个痴傻七小姐的人设。除了美貌,一无是处,但是没关系,对她而言只要活着就行。只不过,刚穿过来就要嫁人,这是不是太快了?对方还是个残疾前状元郎?我一个现代妙龄少女怎么可能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只有自立门户才能不被压迫!第一步,先买房还是先买地?没钱怎么办?我靠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先把夫人赏的镯子卖了五百两。实现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主角:丹娘沈寒天 更新:2024-12-02 17:1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丹娘沈寒天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阅读》,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古代言情《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丹娘沈寒天,由作者“柔心糖”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上一世,她经历了末世十年。好不容易成了最强高手,却在一次丧尸围城中,遭到挚友的背叛,活生生死在了丧尸口中。一朝重生,竟穿越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还是个痴傻七小姐的人设。除了美貌,一无是处,但是没关系,对她而言只要活着就行。只不过,刚穿过来就要嫁人,这是不是太快了?对方还是个残疾前状元郎?我一个现代妙龄少女怎么可能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只有自立门户才能不被压迫!第一步,先买房还是先买地?没钱怎么办?我靠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先把夫人赏的镯子卖了五百两。实现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赵氏靠着软垫上轻轻合眼小憩,两个女儿都歪在她身侧,显然累得不行。
这不是丹娘亲妈,她不能有样学样,只能硬生生靠着坚硬的木板,期盼着能快点到家。
突然,路上颠簸了两下,丹娘微微睁开眼。
她动手撩起窗帘。
赵氏睁眼,破口大骂:“没规矩的丫头!女眷出门在外,随便掀帘子看是哪家的道理?便是你自己不懂事,也该顾虑你两个姐姐!”
这一声吓醒了杳娘和慧娘。
丹娘不慌不忙放下帘子,淡淡地来了句:“好像不是回家的路,你看看司机……啊不,车夫是不是迷路了。”
赵氏狐疑:“车夫都是咱们自家用了多年的老人了,你浑说什么,别仗着自己憨傻就想逃过责罚。我看你是这段日子在老太太跟前受宠了,就无法无天。”
慧娘嘻嘻哈哈地笑起来:“母亲说得对,我瞧丹娘就是皮痒了。”
杳娘也不信,但她好歹温柔得体很多,只是轻轻蹙起秀气的眉尖:“少说两句吧丹娘,别惹太太生气。”
丹娘闭上嘴巴。
识时务者为俊杰,她一直都懂这个道理。
既然如此,她只能先求自保,毕竟现在的她也没有前一世那牛哄哄的本事,先苟着吧,别的还能怎么办呢?
赵氏借着三分醉意,索性将这段日子的不爽一股脑都倒了出来,指着丹娘的鼻子骂了个过瘾,又想起自己之前给出去的十两银子,又是一阵心疼窝火,索性骂得更不客气了。
慧娘趁火打劫,把丹娘的那对金丝玉镯抢了来戴在自己手上。
见同胞妹妹如此浅薄嚣张,杳娘忍了忍没开口,挪开视线,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马车里正闹腾着,突然一个猛地刹车,一车女眷人仰马翻。
早有准备的丹娘牢牢扣住窗框才没让自己翻出去。
赵氏母女三人早就撞得七荤八素,差点晕过去。
还没等她们稳住,车内跳进来一个黑衣莽汉,草草扫了一眼车里的女孩,先看了看杳娘和慧娘头上的发簪,然后锁定了慧娘手腕上的镯子,一只大手拽着她,像拖小鸡似的把人拽出了马车之外。
慧娘尖叫连连,赵氏差点没吓晕了过去,杳娘小脸惨白,花容失色。
只有丹娘很镇定地喊了句:“你们可能抓错人了……那个啥,我才是你们要找的人。”
可惜,对方根本不听,扯了慧娘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赵氏已经抖得不像话,声音完全不似刚才那样气势如虹。
“快、快报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强官家女眷,岂有此理,胆大包天!!”赵氏哭喊着,嗓子都扯破了。
“娘,娘……”杳娘泪水不断,“不能声张,千万不能啊,女儿还未过门,万一那荣昌侯府以此为由退亲,女儿可怎么办?”
这话宛如一盆凉水,把赵氏浇醒了。
宋府女眷在回家路上遭遇劫匪,这样的新闻传出去无论如何都不好听,涉及她两个嫡女的名声,尤其是最最疼爱器重的嫡长女,赵氏不得不急事缓办。
她闭了闭眼睛:“可、可也不能这样不管你妹妹啊……”
只不过丹娘不放在心上。
她是穿越了末世,从无数腥风血雨,尸山血海中过来的灵魂。
不去圣京反而好,那里人多口杂,她没有这个时代的求生能力,这么早过去很怕自己会被当成一盘菜给送了。
不如留在云州,地方小,人也简单。
从一开始,她就不觉得自己留在云州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却不想自己一番话惹得老太太红了眼眶。
丹娘急忙说:“祖母,您别哭啊……孙女还没死呢。”
老太太闻言,差点把碗给摔了,刚刚酝酿出来的情绪也跑得一干二净。
“小猴子,谁哭了?吃你的早饭!你既有这份孝心,回头就让翠柳跟着你去吧。”老太太被这么一搅和,又好气又好笑,“这小馄饨我见你爱吃,那就多吃点。”
“诶,谢谢老太太。”
有吃的,丹娘比什么都开心。
吃饱了肚子,顺了一个安福堂的大丫鬟回来。
书萱见状很紧张,生怕自己丢了饭碗,等丹娘开始教翠柳推拿之术时,书萱立马明白了:“姑娘这是为了老太太着想呢?”
“是呀,等等你们都去圣京了,她身边无人会这推拿,等到旧疾发作的时候我又不在,不是更疼吗?在这个家里,老太太待我好,我应该回报她。”
丹娘回眸,眉眼如画,“你也跟着学学,等翠柳累了,你就顶上,你们俩交换着来,这样又不疼着老太太,又不累着你们俩。”
饶是保持镇定的翠柳都被逗笑了。
书萱还没笑完反应过来,顿时小脸沉沉。
翠柳学完了推拿,丹娘便让她回老太太屋里去了,柳璞斋上下一片安静,该做活的做活,打扫的打扫,只有丹娘一人继续看书。
沈寒天送来的书还真不错,她看得津津有味。
翻开这些书的第一时间丹娘就喜极而泣——太好了,虽然这个朝代是之前没有过的,但文字还是她熟悉的,不用当个文盲了,能不感动吗?
同样是准新娘,另外一边的柳璞斋就冷清多了。
沈家也按照礼数送了一些聘礼过来,无非就是些干货点心布料之类的,丹娘不了解古代嫁娶的流程,也就去瞅了一眼,然后这些东西就被老太太接手了,说是等到她出门子那天一同再送去沈家。
时间一晃,腊月将至。
杳娘的婚期定在了明年二月十六,黄道大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
接下来就是丹娘的婚期,与杳娘刚好错开了大半个月,三月初八。
丹娘听到这个日子觉得很开心,回去就奖励自己多吃了一把瓜子。书萱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这并非是三月里最好的日子,明显是沈家在怠慢丹娘,而赵氏也乐得顺水推舟。
丹娘笑道:“你就不懂了,三八妇女节,好日子啊。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日子真好。”
书萱:……
小丫头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敲定了两位宋小姐的婚期,赵氏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过年的事宜。外头风雪虽大,却挡不住赵氏的热情。
奚嬷嬷见状大吃一惊。
她是伺候老太太多年的老人了,最清楚老太太旧疾发作时的样子,这要是疼起来没个几天都没得消停,小命都要送掉一半,没想到今天居然好了大半。
大夫检查之后,也很诧异:“老夫人经络已通,我再开两剂药服用,几日就能康复,只是不知道老夫人是如何做到的?”
“喏,就是这个小丫头,我那最小的孙女。”
老太太喜笑颜开,指着一旁乖巧站立的丹娘说。
大夫抚着胡须:“真瞧不出,府上的千金小小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本事。”
消息很快传到宋恪松耳中。
一听到老太太今天旧疾复发,宋恪松夫妻俩都吓了一跳。
眼下正是与荣昌侯府议亲的关键时刻,要是这会儿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这到手的好亲事八成要飞。
当晚宋恪松来安福堂请安,当着全家的面狠狠夸奖了丹娘一番,还额外赏了双倍的当月例银。
丹娘两眼亮晶晶。
例银!零花钱!
她立马傻傻地问:“父亲,什么是例银啊?我没有见过例银。”
赵氏的笑容立马尴尬起来。
没等赵氏开口,老太太就笑道:“傻丫头,就是你每个月的份例。”
“哦,我不知道。”丹娘还是实话实说。
她已经搜寻过原身的记忆,没有找到关于钱的一点点信息。
老太太去看赵氏。
赵氏被看得头皮发麻,笑容发苦:“这个月不是忙着搬家的东西嘛,还没发放月例银子呢。”
“父亲,老祖宗别生气,都是孩儿没用,倒让母亲多操心了,反而连发月例银子这种事情都顾不上了。”杳娘说着,莲步款款走到中央跪了下来,“七妹妹也眼瞅着要出门子,不如就把我出嫁前这几个月的例银都给七妹妹吧,也算全了我们姊妹情分。”
宋恪松闻言,大为感动。
真不愧是他的长女,模样性子品行都是一流的,配那荣昌侯府的嫡次子也不算高攀了!
“好好,难为你有疼爱妹妹的这份心,你的那份收着,为父再多给丹娘一份就是。”
杳娘害羞地笑笑:“父亲,瞧您说的,女儿一番心意,您怎么就替七妹妹拒了呢?让我们姊妹以后可怎么相处?虽说都是女儿家,可等到出了门子才知道,只有自家姊妹才贴心呢。”
宋恪松这下感动得眼眶都红:“我杳儿最懂事。”
一旁的慧娘翻翻白眼,似乎对胞姐的演技很看不上眼。
丹娘没发表任何意见,有人给她送钱还有什么好说的?双手接着就成了。
一家子在老太太这儿说说笑笑,还用了一顿晚饭。宋恪松去了方氏屋里休息,赵氏则带着两个女儿一同回屋,似有什么要紧事要交代。
关上门,杳娘就沉下脸来。"
就算是庶出也有差别,最差的就是她这种了……
亲娘徐氏只是府里一个低贱的洗衣女,偶然一次被醉酒的宋恪松撞上,两人有了一夜私情,徐氏怀孕,赵氏不得不让她进门。
十个月后,诞下一个小女婴,就是丹娘原身。
原本,徐氏如果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过下去,赵氏也不会过多为难她,不就是家里添双筷子的事情,大不了吃穿用度上削减一些,日子也总能过得下去。
但徐氏自负美貌,很想和老爷发展出一段与众不同的感情。
可惜宋恪松经历过大风大浪,根本不会在这种问题上犯糊涂,几次之后,徐氏被彻底冷落,住进了府里最偏僻的角落,没过多久,就在郁郁中过世了,留下一个丹娘。
又过了一段时间,赵氏发现这个庶女是个傻子,又是不快又是庆幸。
不快的是白瞎了这么一副精致模样,庆幸的是,自己不用再担心徐氏留下的血脉会影响到自己的儿女了。
了解了全部故事,丹娘躺在床上翻了个身。
这么对比起来,好像嫁去沈家也没什么不好。
树挪死,人挪活嘛。
她开始期盼着沈家能快点来提亲。
丹娘不知道的是,一桩喜事从天而降,把她的婚事往后挪了挪。
宋恪松一忙完就直奔赵氏屋内,帽子都来不及换下,进门就问:“荣昌侯府的事情你可知道?”
一听这话,赵氏美得喜笑颜开,哪怕素钗淡服也挡不住她的好心情。
给丈夫更衣,又奉上一杯茶,赵氏才说:“我当然知道,这事儿就是我娘家那边传来的,你说这不是给瞌睡送枕头,前儿咱们还愁大姑娘的婚事,这老天爷啊就送了一门好亲来。”
宋恪松皱眉:“荣昌侯府的嫡次子,圣京里多少名门贵女可以选,为何偏偏挑中咱们家?”
他如今已经不是一品丞相了,虽有不甘,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老爷有所不知,那位哥儿先前有位夫人,就是陇州湘家的女儿,可惜了红颜薄命,婚后没两年难产死了。这位哥儿倒是个重情义的人,守了整整三年未娶。这不,荣昌候家里后继无人,急得不行,今年总算说动了他同意娶亲了。可有这么一段,圣京里哪家高门嫡女愿意嫁给他们家做填房的?”
赵氏说着,语气又骄傲又酸涩,“挑来挑去,最后是我那嫂子说了,咱们家杳娘还未定亲,且又不是刚及笄的年纪,那哥儿满意得很呢。”
宋恪松闻言轻轻点头:“倒是不错。”
“杳娘是我第一个孩子,我还能亏待了她?”赵氏笑道。
宋恪松话锋一转:“丹娘呢?”
赵氏笑容沉了沉:“老样子,不哭不闹,整天不是吃就是睡。”
宋恪松:“她也快嫁了,等杳娘的亲事说定了,你就让沈家过来提亲吧。”
赵氏眼睛一亮:“好,都听老爷的。”
末了,他又问了句:“慧娘呢?”
听到这话,赵氏原本兴奋的脸色顿时黯淡了一半。
她叹了一声:“不是我说自家的丧气话,老爷您自己瞅瞅,慧娘哪点能比得上杳娘?虽说是一母同胞的姊妹,她是要模样没模样,要性子也没性子,也不爱读书识字,前些年我教她管家也不乐意学。要是咱们家还是从前那样,也就随她去了,大不了以后配一个门户低咱们家一点的,娘家也好给她撑腰,在婆家的日子也好过不是。”"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