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郑珣昭元的其他类型小说《公主被读心后,想刀人的心按耐不住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隽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然后,在她的期盼之中,终于有人提到了她。来了来了,难道终于要开始骂我了?礼部尚书脚下一顿,肃着脸继续:“回皇上,这是礼部为元嘉长公主的册封选定的日子。”郑珣:???就这点事需要拿到朝堂上来说?你们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么?皇帝看了看,当即拍板:“就定在九月初九。”没看到热闹,郑珣无趣地撇了撇嘴。无聊。搞点瓜吃吃。旁边的郑瑾脚步挪啊挪,挪到了紧挨着郑珣的位置。郑骄鄙视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迅速抢占了郑珣的另外一边。礼部尚书家和长乐侯府的恩怨……礼部尚书沉沉叹了口气,没有看向长乐侯,嘴角却绷得死紧。礼部尚书的姑姑伏玲嫁给了长乐侯弟弟唐则明,但是被磋磨致死,啊哦,原来伏玲没死啊……那礼部尚书气什么?礼部尚书猛地看向郑珣,步子不由得迈出。户部方尚书...
《公主被读心后,想刀人的心按耐不住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然后,在她的期盼之中,终于有人提到了她。
来了来了,难道终于要开始骂我了?
礼部尚书脚下一顿,肃着脸继续:“回皇上,这是礼部为元嘉长公主的册封选定的日子。”
郑珣:???
就这点事需要拿到朝堂上来说?
你们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么?
皇帝看了看,当即拍板:“就定在九月初九。”
没看到热闹,郑珣无趣地撇了撇嘴。
无聊。搞点瓜吃吃。
旁边的郑瑾脚步挪啊挪,挪到了紧挨着郑珣的位置。
郑骄鄙视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迅速抢占了郑珣的另外一边。
礼部尚书家和长乐侯府的恩怨……
礼部尚书沉沉叹了口气,没有看向长乐侯,嘴角却绷得死紧。
礼部尚书的姑姑伏玲嫁给了长乐侯弟弟唐则明,但是被磋磨致死,啊哦,原来伏玲没死啊……那礼部尚书气什么?
礼部尚书猛地看向郑珣,步子不由得迈出。
户部方尚书一把拦住他:“你过去也问不出来,先听听。”
礼部尚书被扯得一个踉跄,被迫恢复冷静。
可是郑珣的心声却转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不是她思维发散,而是旁边的标红太刺眼。
好家伙,竟然有人想要害李公公?瞅瞅怎么回事儿
原来是李公公的徒弟小泉子……
他自从少了个零件,心性就逐渐扭曲,热衷于欺压弱小,还常常通过在床上折磨小宫女来展现自己的男人气概,这次之所以对李公公动手,全是因为他看上了给李公公打下手的一个小宫女
那小宫女勤勤恳恳,一心在宫中往上爬,唯一的目标就是当上女官,所以对小泉子的暗示丝毫不为所动
让我看看他想做什么
什么?他竟然想悄悄往李公公屋子里塞巫蛊小人儿?实在可笑。人家李公公在宫中平安活到现在,全靠足够谨慎,他每天出去和回来都会检查一遍屋子……
而且,父皇也不是昏君啊,他为什么觉得一个啥也不是的巫蛊娃娃能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
可怜李公公还一直以为他这个徒弟是什么好东西,下朝后还是提醒提醒他
除了在涉及皇帝的事情外,李孝君性子稳重,面上是一点没有显露出异常。
但是真正的心情如何,只有他自己知晓。
小泉子在他面前一向乖巧懂事,连小动物都不愿意伤害,他还时常操心小徒弟太过良善不适合在宫中生存。
他一直将小泉子当做儿子疼爱教养,自认没有亏待过他,可是,他为了一个女子……不对,是为了自己一己私欲,就欲取他性命。
礼部尚书:李公公既然没有危险,不如想想我姑姑在哪里?
他焦急地左顾右盼,最后目光落在二皇子身上。
二皇子:……
他挪到郑骄旁边,状似不经意地开口:“据说,礼部尚书昨日哭了。”
郑骄略显夸张地问:“哈?为什么?”
郑珣果然被吸引。
这朝会……为何每次都有人在下头偷偷说闲话?皇上不管的吗?
二皇子:……
郑骄:我就说行不通。
不过礼部尚书为什么哭?难道他知道自己生病了?
呃呃,他现在不过是小病,但不重视就会拖成大病。不过礼部尚书性子倔强,也不一定能劝得动,回去就建议父皇为众位大臣安排一次诊平安脉的机会
毕竟是国之栋梁,他办事也算利落,活得长久才能为国为民办事
她眼睁睁看着女儿的挣扎和痛苦,紧紧闭着嘴,不能劝,不能多言,不能打草惊蛇。
但是她的慧慧啊……
凭什么要她遭遇这些?世间安得双全法?
夏大人松了松紧咬的牙关,一狠心道:“慧慧,四皇子知道你是他的生母,但是他只认婉儿和济泽为他的父母。”
毕竟是亲生母子,慧慧知晓四皇子的无情,该得多么伤心。
但是现在情况特殊,没有时间让她处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他不能让女儿蒙在鼓里,四皇子狼心狗肺,早一些看清,也免得后头再次期望落空。
夏慧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坚强。
她并没有哭多久,一刻钟后,她放下手,脸上的软弱之色被坚毅取代:“爹,娘,我们是大雍人,决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国家,褐国人手上沾满了大雍人的血,女儿无能,无法上阵杀敌,但是也绝不该拖后腿。”
四皇子是她的孩子,但是她尚未来得及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就与他走向了对立。
夏慧不怪自己,不怪四皇子,唯独怪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姐姐。
她真想问问她,做出祸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家人。
夏婉犯的,是诛九族的大罪。
夏慧知道,她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父母族人和她自己,还是选择孩子、姐姐。
她无比确定,自己会选择前者。
她一遍遍安慰自己,一遍遍告诉自己别去想自己的亲生孩子,直到把自己说服。
夏夫人又欣慰又心疼,她伸出手,轻轻把她揽进怀里:“慧慧莫怕,我们一家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进退,比什么都好。”
他知道,慧慧不是没有犹豫,不是没有心痛,可是她不会被感情左右理智。
“娘,我要回去。”
“慧慧……”
夏慧坚定道:“若我不回去,他怕是会怀疑,女儿不知道皇上准备做什么,但既然目前没有声张,就证明事情不该打草惊蛇。”
夏大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爹为你骄傲。”
另一边,回到公主府的郑珣得知明天放假,乐得走路都轻快。
阿曼和阿风已经醒来,早上没有见到郑珣,她也没有闹,就蹲在阿风床前,看着门口。
下人们想带她换换位置,但阿曼很固执:“我等她。”
这个她,指的是郑珣。
她乖乖用了早饭,顺便把哥哥喂了,不吵不闹地继续等待。
这样的阿曼除了格外沉默,丝毫看不出异常。
今日阳光明媚,郑珣心情不错,兴致勃勃地询问:“我们出去晒晒太阳?”
阿曼犹豫了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
郑珣本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有些意外地调侃:“还以为你不愿出去。”
“因为阿珣没有什么耐心。”阿曼解释。
郑珣:……
“倒也没有那么没耐心。”郑珣说着,将阿风抱到轮椅上。
厨娘办事得力,去京城最大的书铺请掌柜选了一大摞书,今儿就送了过来,郑珣捡上几本,推着阿风慢慢往院子里去。
将轮椅推到凉亭中,郑珣满意地点了点头。
“坐。”她拍了拍身边的椅子,示意阿曼坐下。
阿曼坐在她旁边,又挪了挪,挨她更近了些。
好乖。郑珣微微弯了一下眉眼。
阿曼和阿风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坚强,他们眼中没有死志,只有倔强。
遭受了那么久的折磨后还没有疯掉,很了不起。
不敢想象,如果她们有正常的人生,如果苦难不曾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会多么耀眼。
郑珣将一本书放在腿上摊开:“识字吗?”
想不通。
但是她艺高人胆大,也不怕被算计,疑惑的念头并没有在脑海之中盘旋多久就被她抛开。
她给李孝君塞了一张银票,李孝君没有收,反而塞给她一个水头极好的玉镯。
“公公这是……”
李孝君笑容真诚:“这是给公主的贺礼。”
也是给她的谢礼。
幸得她的预言,让皇上少了许多操心。更何况,她是大雍的生机,作为大雍人,怎么感激她都是不为过的。
并不清楚内情的郑珣目光复杂,如果是刚穿越的时候,她肯定会怀疑他别有用心,但是一次又一次,她大概也明白了——大雍人就是人好。
她轻轻收好玉镯,含笑道:“公公大方,我就却之不恭了。”
“公主如今应当自称‘本宫’了。”
他一连传达了好几个喜讯,郑珣本想留他坐坐,但是皇上身边离不得他。
待李公公离开后,郑珣展开圣旨看了又看。
皇帝这是在给她撑腰呢。
被忽视那么多年,如王老四那样不知好歹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两个,有了这份圣旨,恐怕所有人都要重估一番她的分量。
她愉悦地将圣旨收起,去找自己新收的青龙卫去了。
她可还有件事没有处理完。
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后,她的目光直接落在彭丽身上:“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本宫觉得麻烦,所以只烧一把。”
她弯了弯眉眼,笑容竟显得有些天真。
“过来。”她朝彭丽招手。
彭丽没有动,警惕地看着她:“公主是要拿臣开刀?”
此时,她心中的危机感已经飙至顶峰。
接着,她就看到郑珣迈步到她面前。
她不禁想要后退,但是脑中传来一阵刺痛,然后,一双瘦瘦小小、看起来羸弱无力的手朝她伸来,轻轻巧巧地拧掉了她的四肢。
手脚的钝痛代替了脑中的刺痛,她的意识渐渐回拢,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境况。
“你……”
她看着郑珣的目光活像在看什么妖魔鬼怪。
郑珣料想她也说不出什么好话,瞟了一眼魏雁行:“嘴塞上。”
被点名后,魏雁行收起脸上的震惊之色,从旁边的老五身上撕下一大块布。
老五对于自家时不时就抽风的队长已经习惯,所以神色十分平静。
魏雁行卸掉彭丽的下巴,把布团吧团吧塞她嘴里。
郑珣满意地点头:“本宫想了想,还是应该给你们一个交代。”
她环视众人,沉声道:“你们可想知道本宫为何会针对她?”
“臣不知。”
郑珣笑了:“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魏雁行,你不是在查她么?怎么这时候又不知道了?”
魏雁行被她气势一慑,当即跪下请罪:“公主恕罪,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公主眼睛,微臣确实对彭丽有所怀疑,但因没有证据,所以不敢贸然进言。”
没有什么能够逃过我的眼睛
“你很喜欢雕木簪啊……”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在彭丽目眦欲裂的瞪视中探手拔下她发髻上的簪子,然后,她熟练地将看起来毫无破绽的木簪拧开。
木簪赫然是中空的,里头还藏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是几个蝇头小字:三五鸟投林。
她把纸条递给青龙卫们传阅。
很明显,这纸条上面是句暗语。
老七拱手,主动请缨:“可需要臣审问一番?”
“不需要,褐国奸细都是单线联系,互相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所以,什么也审不出来。”
彭丽见事情暴露,终于不再掩饰真实情绪,得意地睨了她一眼,似乎笃定她无法得到更多消息。
皇帝一没想到她对郑瑾评价这么高,二没想到郑瑾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谁能有他会生!
瞧瞧她的孩子,一个两个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他心里嘚瑟无比,表面却是一本正经地拿出一张令牌:“行了,给你。用这个可以调动你的十个青龙卫。”
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这次有个正式的理由给她。
郑珣美滋滋地跟他告别,抱着几本书找郑瑾去了。
“二姐二姐,我给你送书来了!”
郑瑾正在插花,听到她的声音,痛苦地长叹一声:“怎么还送?”
上次那些大臣看过的书都被送到了郑瑾这里,她还没有看完,现在又来了。
“上次的书二姐看过多少了?”
“粗看了一遍,刚刚挑出需要研究的那些。”
郑珣瞠目:“这么快?”
“还好吧,只是粗粗浏览,什么都没记住。”
“很了不起。”
郑珣不禁感叹。
要不怎么说人家就能做一书女主呢?因为人家值得。
二姐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可惜就是婚事太坎坷了些,三次婚姻,皆是惨淡收场,但即使这样,也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的风华和光芒越发璀璨,也难怪后来褐国七皇子会对她巧取豪夺,若我是男子,也会想攀攀天上明月
郑瑾剪刀一歪,不小心剪斜了手中的花枝。
婚姻不顺吗……
郑瑾若有所思。
其实,她也可以不成婚的,她是公主,真有喜欢的,若是能收为面首最好,若不能,就干脆放手。
还有,那褐国七皇子是哪里来的龟孙?好好好,原来就是你小子要对我强取豪夺是吧?等着!不废了他,她就不姓郑。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郑瑾虽然还年轻,但是性子里的洒脱豁达已见苗头。
皇家长大的郑骄和拥有皇室血脉的郑瑾,本质上就有相似之处。
郑珣并不知道,女主的未来官配已经被她蝴蝶掉了,她笑吟吟地道:“二姐慢慢来,此事不急,等我有机会去四处薅一薅,看能不能给你找几个帮手。”
“那最好不过了,”郑瑾松了口气,“那么多书,我一个人要搞定可不容易。”
郑珣笑盈盈地跟她寒暄了几句,留下给她带的糕点离开了。
郑瑾眉目舒展,心情愉悦。
妹妹给她带点心,妹妹心里一定有她!
郑珣这边,转头就去了贤妃的住处——景乐宫。
这里,才是她这次进宫最重要的目的地。
景乐宫人不多,郑珣是熟面孔,一路行来,宫人见到她都不带通报的。
夏日炎炎,几个太监宫女在小园子里粘知了,园中一棵棵大树没有修剪过,自由生长得繁茂,十分适合乘凉。
刚刚靠近,就闻到一股子驱蚊香料的味道,一身简单紫衣的贤妃拿着石杵在磨着什么,旁边,一个十来岁的小少年靠在躺椅里,看着手里的书。
郑珣招了招手:“平姨,哥哥!”
原身有许多学院上的兄长,但却只有这一个哥哥。
贤妃抬头对他笑了笑:“快来,姨冰了杏仁酥酪,一会儿尝尝看,是特意给你留的哦,斯南没有呢。
她转头吩咐婢女去端酥酪,院子里就只剩下郑珣和贤妃母子二人。
六皇子放下书,浅笑着叫她小名:“甜果儿,你许久未来了!”
他身形单薄瘦削,皮肤是常年不见光的苍白,窝在大大的躺椅里,瞧着让人心软。
郑珣搬了个小凳子,坐到六皇子手边,轻轻捏了捏他的袖子,温声解释:“最近发生了好多事,我不是故意不来的。”
“软骨头。”皇帝面无表情地评价了一句,拿出暗卫递上来的册子。
暗卫的作用,不止是保护,亦是耳目。
若无特殊,暗卫每日都会交上一份记载了目标所有言行的记录。
这本册子就是郑九递上来的。
册子上所记录的郑珣消失的时间,与仵作推断的陈直死亡时间完全重合。
皇帝揉了揉眉心:“既然人已经死了,事情便到此为止,就以江湖仇杀结案。”
“是。”段云峰嘴角微抽。
这江湖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真正对朝廷命官下手的江湖人士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被甩了锅。
从陈直府中缴获的赃款已经送到了国库,看到那堆规整的黄金,皇帝差点被气笑。
亏他还觉得陈直耿直,又敢说又没什么心眼儿,也不会像其他御史一样,凭着一股子牛劲戳他肺管子。
结果好嘛,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家贪起来是真敢贪啊!
这时,李公公进来了。
“皇上,皇后请您过去。”
皇帝心中一动:“走!”
这个时辰,郑珣也刚好进宫。
她是来找郑瑾的,不过她没有进出宫的令牌,还是建阳出宫后见到她才把她送了进去。
然而原身是个不爱出门的,郑珣走了一段,毫不意外地迷路了。
“三公主?”
郑珣抄着手,扭头看向叫她的人,是皇帝和李孝君。
“父皇,”她行了个礼,“这是去哪儿啊?”
皇帝挑眉:“知道回来了?”
郑珣低头,腼腆一笑:“女儿家在宫里,怎么可能不回家呢?”
本来不想回来的,这不是有事儿吗
“也不知道你在外头玩了些什么,还以为你已经乐不思蜀了呢,”皇帝冷笑道,“还回来作甚?”
人言否?
还不知道我在外边玩了什么……我玩了什么你不知道?有没有玩你不知道?那郑九郑十难道不给你打小报告?
心里头疯狂输出,但是表面上,郑珣却还维持着一个小姑娘的乖巧有礼:“女儿是回来找二姐的。”
“找阿瑾?阿瑾的住处可不在这边。”
郑珣慢吞吞地解释:“女儿这不是找不到路了么。”
皇帝无言以对,迈步越过她:“跟上。”
郑珣连忙追上去:“父皇,女儿有事相求。”
“说说看。”
“女儿想要一块出宫的令牌。”
“很想要吗?”皇帝侧目。
郑珣连连点头:“非常想。”
“哦,那你好好想。”
郑珣无语。没想到他是这样的皇帝。
三人来到凤仪宫,皇后正在和两个女儿说话。
皇后起身:“皇上来了。”
郑骄、郑瑾:“父皇。”
“珣儿回来了,”皇后朝她疲惫地笑了笑,“在宫外可还住得惯?”
郑珣行礼过后回道:“宫外自在,没太多规矩,姑姑待我极好,母后放心。”
“没有带伺候的人出去,可还方便? ”
郑珣笑了笑,恭敬道:“劳母后费心,不过姑姑那里有许多下人,宫外自在,珣儿住得还算舒心。”
我那几个宫女十分敷衍,心可不在我这个没前途的主子身上,带她们出去还不如不带
皇后眉头轻皱:“母后亲自给你选几个贴身人送回去。”
身为皇后,顾好后宫和皇嗣本就是她的职责,奈何她身子不争气,让好好儿一个公主竟然过的这么落魄,是她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皇帝扶着皇后坐下:“你就别操心她了,太医说过,你的身体不能多思多虑。”
身体这么差?也难怪十年都没挺过,不过也好,早死总比亡国之日再死要好,亡国了再死最后的尊严都保不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