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局》,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仿佛看到了在这些作物的滋养下,大唐的百姓们衣食无忧,国家繁荣昌盛的画面。他很难想象,这些东西以后会让大唐强盛到什么程度。只不过现在还不能推广,这东西决不能落到世家的手里,一旦被他们掌控,后果不堪设想。很快,一个一袭白衣的中年男子慢慢的踱步走入大殿。他身姿优雅,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见到李承乾,他恭敬地行了个礼,口中说道:“殿下。”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如同春风拂面。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齐先生,锦衣卫传来消息,说陛下驾崩了,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齐先生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殿下,我已经知道了,但现在长安的水很深,也很杂乱,淤泥和水已经全部搅浑了,殿下可等待一段时间,待淤泥重新沉入水底,方可看清这水中...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局》精彩片段
他仿佛看到了在这些作物的滋养下,大唐的百姓们衣食无忧,国家繁荣昌盛的画面。他很难想象,这些东西以后会让大唐强盛到什么程度。
只不过现在还不能推广,这东西决不能落到世家的手里,一旦被他们掌控,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一个一袭白衣的中年男子慢慢的踱步走入大殿。他身姿优雅,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见到李承乾,他恭敬地行了个礼,口中说道:“殿下。”
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如同春风拂面。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齐先生,锦衣卫传来消息,说陛下驾崩了,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齐先生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殿下,我已经知道了,但现在长安的水很深,也很杂乱,淤泥和水已经全部搅浑了,殿下可等待一段时间,待淤泥重新沉入水底,方可看清这水中到底有什么。”
“孤知道,齐先生,我此次宣你来,是想问问你。孤之前交代你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李承乾看着齐先生,眼中带着期待。
齐先生轻轻的笑了笑,他从袖中拿出一本账册,打开后说道:“殿下,如今您可能是大唐除了世家之外,最有钱的人了,可能世家也没你有钱。”
“七日之前,我们最后一批琉璃货物都卖给了世家,得利四千三百五十八万贯钱,如今我们账面上可用支配的钱为六万五千三百二十一万贯钱。”
听到这个数字,哪怕是李承乾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知道自己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但没想到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数目。
要知道现在大唐国库一年的收入好一点也不过是3000万贯。
可即使现在自己这样,齐先生还说自己可能还没有这些世家有钱,看来世家的财富真是深不可测。
李承乾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五姓七望,非杀不可啊!
他们就像附在大唐身上的吸血虫,不断侵蚀着国家的根基。
“干得不错,我们的军队现在做到全员披甲了吗?”
李承乾问道,军队的装备情况关乎着他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齐先生听到李承乾的话顿了顿,然后说道:“殿下,全员披重甲没有那么容易,铁这种东西,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如今我们藏在咸阳的十万五军营将士已经全员披轻甲。”
“五千神机营将士也全部配备短打轻甲,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手中的火器。”
“工部那里没日没夜都在加班加点。现在已经做到了人手一只火铳和十发弹药,只是距离殿下您要的两只火铳轮流开火还有一段差距。不过工匠们都在努力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三千营三千重骑兵已经全部完备。”
“殿下你是没见到!那些重骑兵坐在高大的战马上,啧啧,那一个个真是宛如战神下凡。怕是比起玄甲军也不遑多让。”
“后勤九千名将士也全部配备轻甲,如长安有异动,殿下可随时出兵,拨乱反正!”
“全重甲可能披不起,但是全轻甲,对我们来说,不难的!”
听到齐先生的话,李承乾的心这才彻底放下来。
虽然他是太子,可俗话说得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三大营的士兵和朝廷的士兵可不一样,每一个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家世清白。
“午时一刻,长孙无忌与各世家代表人密谈,密谈内容不祥,似是达成某种协议,各自皆大欢喜离去。”
“各大世家代表人均在长孙府待足三个时辰,行为可疑。”
“长安有些小骚乱,起因是两天不上朝,长孙无忌已经封锁不住陛下驾崩的消息,消息开始慢慢扩散,其中魏征反应最为剧烈,无法进宫只能坐在宫门口与千牛卫僵持。”
……
“知道了,看来我那愚蠢的弟弟好像落入了自家舅舅的圈套啊。”
李承乾从地上站了起来,他甩了甩头上的汗水,那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两个侍卫见状马上上前,熟练地为李承乾放松着肌肉。
“对了,锦衣卫还需要扩张。”李承乾一边享受着侍卫的按摩,一边说道。
“显怀,你去办,人手还是太少了,吩咐下去,即日起成立情报部,锦衣卫为情报部下属部门,我要的是监察天下百官,如今咸阳城我们已经掌控了没错。”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
“可是对于长安,我们的情报人员还是太少了,除了长孙无忌和宫里面安插了,其他官员的家里都没有安插锦衣卫,我对他们的动向不了解,就会睡不着。”
“哪怕不安插,现在也要先把人手招募好,优先从咸阳城的良家里寻找。都记住了吗?”李承乾看向身边的人,目光中带着严肃。
“记住了,太子殿下。”张显怀恭敬地说道
“好,你今天着手加快办,别等我入主了长安,到时候连监察长安城官员的锦衣卫都凑不齐,把秦将军叫来。”李承乾吩咐道。
“是,太子殿下。”张显怀领命退下。
不一会儿,府外就传来了一声马蹄的嘶鸣,那声音在安静的空气中格外响亮。
一位全身身着玄色重甲的男子从外面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他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沉稳,身上的重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看起来威武不凡。
见到李承乾的第一时间,他就单膝下跪,右手握拳放在左胸,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末将应太子殿下诏令,前来觐见!”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
“如召啊,起来吧,这身重甲很重吧?”李承乾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秦如召身上的重甲,然后拉着他的胳膊将他扶了起来,眼中带着关切之意。
“殿下,不重!有这么好的甲,末将开心还来不及呢!”秦如召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好,如召,来,拿好兵符。”李承乾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块兵符。
秦如召抬头一看,一块雕刻着锤子和镰刀的兵符被递到了自己的面前。
那兵符看起来古朴而神秘,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秦如召双手接过兵符,他的表情变得庄重起来。
“如召啊,此时此刻开始,孤的安危就全在你一人之手了,今晚整备三大营,调集粮草,集结军队。”
李承乾的眼神变得无比严肃,他看着秦如召,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准备登基了,你可懂?”
秦如召当即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他的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末将拼死,也要让陛下入主长安,成就大统!”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狂热的忠诚之火。
“这位置,除了陛下,谁敢染指,末将便率领大军将一切忤逆陛下之人统统斩杀殆尽!”他大声喊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威严。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朕说了,夷三族,既然你们这么不服,那朕就告诉你们,夷十族,朕先不杀你们。”
李承乾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你就在牢里等着,等着你们族里面的人来和你们团聚,好让你们知道今天要挟朕有多么的可笑。”
“如召,把他们都给我押入大牢。”
李承乾下令。
“是陛下!”
秦如召领命,指挥士兵将这些人押走。
朝堂上将近六成的官员在今天一天死的死关的关。
纵观历朝历代,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皇帝明晃晃的对着世家亮刀子,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齐先生老神在在的坐在底下的太师椅上假寐,他的脸上平静如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直到看李承乾处理完了,他才缓缓睁开眼睛。
“陛下都解决了吗?”齐先生轻声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朝堂上的毒瘤清除了,地方上还没解决,处理了那么多官员要麻烦齐先生了。”他
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对齐先生的信任。
齐先生摆了摆手,“陛下言重了,陛下可还答应给一个大官当当的,现在无非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他微笑着说道。
“我们的咸阳学校里的学子可以补上大半的官职,足够朝堂运行了,还有一些官职慢慢补上就是。”
齐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自信。
“那要辛苦齐先生今晚熬夜统筹全局了。”
李承乾感激地说道。
“臣惶恐,陛下!”
齐先生恭敬地回答。
说完齐先生抬起头看了看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也笑着看了看齐先生,“先生这装模作样的样子,连自己都忍不住发笑了吧?”
两人相视一笑,在这紧张的局势中,这一笑仿佛缓解了些许压抑的气氛。
“玄龄,今天怎么那么晚回来?承乾是怎么处置青雀和辅机的?”
李世民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急切,他在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带着焦急与不安。
房玄龄刚踏入殿门,身后跟着尉迟敬德、程咬金、李勣,他们个个神色凝重,黑着脸,一言不发,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看到这种情况,李世民更加急切,心中那不好的预感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上涨,几乎要将他淹没。
“你们怎么了?都成哑巴了?给朕说话啊?”
李世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威严的呵斥。
房玄龄缓缓抬起头,幽幽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
“陛下,魏王和长孙大人都没事,太子宽恕了他们,只是让他们禁足和罚俸了。”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紧绷的神经这才稍稍放松,长舒了一口气。
“没有手足相残就好了!”
然而,他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心中的疑惑又渐渐涌起。
“既然青雀和辅机都没事,那你们干嘛一个个都黑着脸?”
李世民皱着眉头,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听闻此言,房玄龄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虑。
“太子殿下今天杀了不少世家官员,还派人将朝堂上的官员一个个都查了个底朝天,没有问题才能走出太极殿,现在太极殿里还留着将近一半的官员,大多数都来自世家。”
说到这儿,房玄龄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更加凝重。
“太子殿下应该是想要对世家开刀了。”
大臣们听到这话,心中大为震惊,没想到陛下竟愿意动用自己的私库,而且陛下的私库竟然比国库还富裕?
他哪来的钱?咸阳城有这么多钱吗?
说到这,李承乾看了一眼齐先生,齐先生似乎是很满意齐太师这个称呼,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他定当不辱使命,与其他人不同,齐先生可是知道所有情况的。
他挺直了腰杆,向李承乾微微行礼。
“朕先给你们透露一下,以后长安官员的俸禄将不再分发职田,所有职田全部上缴国库,改为皇庄。”
李承乾的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
老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声音嘈杂如菜市场。
年轻的官员们则是完全不为所动,这些政策咸阳城早就开始实施了。
有的官员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愤怒不已:“这职田乃事朝廷所赐,自己从不贪污,全家收入来源一半皆在此处,怎能说收就收?收了之后该怎么养得起家里人?”
有的则是满脸惊愕,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心中想着:“陛下这是要大动干戈啊,不知后续会如何,这和以往的小调整可完全不一样。”
还有的在窃窃私语,猜测着陛下此举的目的。
“难道陛下有更好的安排?”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混乱,大臣们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
大部分官员们脸色变得铁青,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陛下会有这样的决定。
自家的田地那可是家里的根基,就这样上缴国库,他们心中如同被刀割一般疼痛。
比起那些世家,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更深。
就连一向沉稳的房玄龄,脸色也变得有些不自然,他眉头紧锁,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忍住了。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自家田地的不舍,又有对陛下决策的无奈,心中暗叹:“陛下此举虽不知为何,但看来是势在必行,只希望不要引起太大的动荡,这和我原本期望的平稳发展有了冲突。”
但李承乾很快就画风一转,他抬起手,示意群臣安静。
他的手如同有魔力一般,朝堂上的嘈杂声渐渐小了下去,大臣们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他身上。
“朕知道诸位,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才,也都是清廉做事的好官,自然不会亏待诸位。”
“朕绝不会白白让你们将家中的田地上交。”
李承乾大声说道。
“田地上交后,长安官员的田地补偿比咸阳官员高一等,每亩田地补偿粮食十石。往后每年每亩田补偿一石粮食。所有长安城内宗室、官员,日后不得拥有自己的私人田,每人每年的俸禄翻一倍。”
听到李承乾的话,群臣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每亩田补偿十石粮食,往后每年还有一石粮食的补贴,
这意味着朝廷一次性补偿了整整十年的粮食啊!
而且今后每年的俸禄还直接翻了个倍,这等好事,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
大臣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刚刚的愤怒和不满瞬间烟消云散,就像乌云被阳光驱散。
他们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有的想:“如此一来,我家的收入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陛下圣明啊!”
长孙无忌心中充满了悲凉,也懒得反抗了。
“长孙大人,对不起了,死贫道不死道友,你的罪那是洗不掉了,但我们不同,不仅无罪,现在还大功一件,反而把你这个主谋给抓住了。”
崔胜满脸喜色,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贪婪与自私的光芒。
他趾高气昂地对着长孙无忌说道,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嘲讽与不屑。
他微微仰着头,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场权力游戏的胜利者。
崔胜在大唐的官职虽然不高,但他在崔家可是属于主支,在家族中的地位极高,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哪怕坐到了尚书之位的崔阐在他面前,话语的分量也没有他来得重。
此时,他站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身影显得格外高大,而长孙无忌则在阴影中,狼狈不堪。崔胜心中十分得意。
“长孙无忌,你也有今天,这次我可要好好表现,为家族争取更多利益。”
“这次功劳分配可是我们崔家最高!各位可别忘了,我们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可不要心生不满。”
崔胜环顾四周,大声说道,他的声音高亢而尖锐,在空气中回荡。
“功劳最少的王家日后再进行补偿。”
崔胜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安抚王家,同时又能保证自家利益最大化。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扫视着周围的世家官员,确保他们都听到了自己的话。
“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稳住李承乾。”
崔胜再次强调,他深知新皇的态度决定着他们此次的利益。
“说的对!”
……
众人纷纷附和,每个人都心怀鬼胎,表面上一片和谐,实则都在为自己家族的利益着想。他们的眼神交汇间,有试探,也有算计。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地看着这群世家官员大肆划分着追拿自己的功劳,他的心中犹如翻江倒海。
他深知自己此刻已成为弃子,这些曾经的盟友如此翻脸无情,让他既愤怒又无奈。
可他什么也没有说,嘴唇微微颤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明白,说了也没用。世家子弟就是天生的一道免死金牌,他们相互勾结,势力庞大。
哪怕是皇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你敢杀一个,其他人就敢为他一个人全部罢工,让整个朝堂陷入瘫痪。
这是历朝历代帝王都头疼的问题,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
历朝历代的帝王所用的方法也都是提拔一批,打压一批,保持一个世家之间互相争,但又相对平衡的一个状态。
哪怕在李世民时期也是这样的。长孙无忌想起往昔,心中满是苦涩。
看来这场政治战争,死的只有自己一个了。世家子弟但凡死一个,五姓七望就会团结在一起,到时候才是最让皇帝头疼的时候。
哪怕这些人跟着自己一起谋反,当皇帝的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他们的功绩。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当李承乾的大军进入长安城内后,马蹄声在街道上回响,像是敲响了权力交替的战鼓。
整个大军化整为零,有条不紊地行动着。在群如召的指挥下,成一个一个建制的小分队朝着长安城涌去。
阳光洒在士兵们的身上,映出他们坚毅的脸庞。每个街道,每条巷口,每个府衙面前都有三大营的将士出现,他们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手中的武器紧握,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新皇的权威。
这位天策上将毕竟是带兵出身的,虽然有些不满。
但一看到三大营将士们的装备就有些移不开眼了。
他的心中对这些精良装备暗暗赞叹,同时也在猜测李承乾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装备,又有什么计划。
“敬德,你帮朕看看,那些小兵身上的轻甲是不是精铁的?朕看的不太真切。”
李世民其实已经看清了,只是有点不太相信。他的心中满是惊讶,在他的认知中,小兵身上配备精铁轻甲是极为奢侈的事情,这意味着李承乾的军队装备精良程度远超他的想象,这让他对李承乾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尉迟敬德看了一眼后,快速地给出了答复:“陛下,确实都是精铁。”
他的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惊讶,心中对李承乾也十分佩服。
他知道,长安的局势已经完全在李承乾的掌控之中了。
“陛下,现如今太子殿下的兵马已经完全接管了长安城,我们的兵符在长安怕是已经形同虚设了。”
尉迟敬德眉头紧紧地皱成一团,他刻意压低声音,声音中却仍难掩紧张。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如古井无波般沉稳。
“无妨,只是长安暂时不受控制罢了,出了长安朕还是皇帝。且看看承乾这孩子到底想做些什么。”
他目光望向远方,像是要穿透那层层宫墙。
深邃的眼眸中思绪翻涌,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小子这些年能够不动声色地发展出如此规模的兵马,还不知从何处弄来那么多精铁,藏得可真够深啊。”
话语中既有对李承乾手段的惊讶,又有几分欣慰。
“朕的儿子竟有如此能耐,观音婢要是能看到这一幕就好了。”
他喃喃自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情与思念。
……
不出半天的时间,李承乾已然实际控制了整个长安城。
在那如林般密密麻麻的兵马簇拥下,他身着一身华服,器宇轩昂的入住了太极殿。
踏入大殿,他神色从容,缓缓坐上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威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朝拜,声音如滚滚雷鸣,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大大小小的官员从各方赶来,将整个大殿挤得满满当当,显得拥挤而又肃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凝重的气息。
长孙无忌被麻绳紧紧地、结结实实地捆住双手双脚,麻绳深深嵌入他的肌肤,勒出一道道红痕。
他跪在大殿中央,身躯微微颤抖,尽显狼狈。
一群世家官员战战兢兢地跪在长孙无忌身后,他们低垂着头,身体却抑制不住地轻微晃动,然而他们的眼中却难掩喜色。
此次必然是大功一件!
房玄龄站在文官首位,他目光温和如水,带着些欣慰地看着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感叹:“真的长大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