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将领此时听完牵弘带回的惊天消息,脑子也是嗡嗡作响。
当初,大都督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各领一路魏军,共计二十几万人伐蜀。
如今虽得汉中之地,但邓艾带领着入蜀的三万兵马一个不剩,诸葛绪一路,也因延误军机,被收监送往洛阳。
三路大军,二十几万魏国儿郎,现在也只剩了十五万。
不得不说,这一场伐蜀之战,他们虽然取得一点小小的胜利,但却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
至于灭亡蜀汉,有这剑门关横亘在前,如今更像是梦幻泡影。
“将军,咱们撤吧!这剑门关,怕是打不下来了。”
许久,终于有一名胆子稍大的将领率先开口。
此言一出,帐中将领俱是倒吸了口凉气。
剑门之险,他们这次是真正的领教了。
十余日来,他们仗着人多,发动大小战役将近三十场,填进去将近两万人马,却连剑门的关门都没摸到。
说实话,这些将领,多少都有些灰心丧气,暗道此次伐蜀,怕是劳而无功了。
不过,心中明白,嘴上却不能说出来。
只因为,当日司马昭主张伐蜀,满朝众臣齐齐反对,唯有钟会力排众议,极力赞成司马昭的主张。
为了让满朝众臣闭嘴,钟会更是在司马昭跟前立下了军令状。
也正因为钟会如此力挺司马昭的伐蜀大计,所以此次虽然兵分三路,但钟会却被拜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全力主持伐蜀事宜。
有这层因由在,钟会面临剑门雄关,围攻将近半月而不下,不仅没有撤军的想法,反倒有用人命去耗的意思。
帐中众将士都是钟会麾下心腹,自然明白他的心思,所以对于退兵,无人敢提。
现在倒好,邓艾的三万兵马全军覆没,魏军士气定然受创,剑门关又久攻不下,再不退兵,又能怎样?
若是现在退兵了,至少还有夺回汉中之地的大功在,若是在剑门关耗得久了,魏军死亡人数增多,这点功劳,便不足以抵消损失了。
此时此刻,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钟会,静等他的答复。
“撤?”
钟会回过神来,茫然说了个“撤”字,扫视那说话的将领,冷冷问道:“卫监军,你说,让我们放弃攻打剑门?”
原来此人之所以敢第一个建议撤军的,却是司马昭派来的心腹卫瓘,现在任着镇西军司、监军,独自统率一千人。
官职虽然没有钟会的大,却是身负监军之责,持符节监督诸军事,钟会也不得不重视他的话。
卫瓘并不惧钟会,见他询问,点头道:“不错,现在邓艾已全军覆没,伪汉集八万兵力镇守这剑门,我们绝无攻破此关的可能。此时不退,只会徒增伤亡,白白牺牲了我大魏儿郎的性命。”
钟会见卫瓘说得言之凿凿,移目扫视营中将士,冷冷问道:“你们的意思呢?都要本将军撤军吗?”
被钟会的冷峻眸子扫视,众将士连忙埋头,不敢看他。
但还是挡不住有那胆大的,略微讲究点说话艺术,轻声回道:“将军,我们在剑门关打了将近半月,后续粮草已然不济。现在汉中之地已入我手,此时撤回汉中,好生经营个一年半载,下一次,必能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