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小说袁术袁耀完结版》,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儿多谢父亲!”得到了袁术的允许,袁耀又得寸进尺道:“父亲,这一千人的营寨,孩儿打算自己建。装备我也打算自己购买。您能不能再支援儿子两千万钱?”袁术顿时不悦道:“你刚从府库支取了三千万钱,现在还要两千万?照这么下去,我袁家的府库就要被你给掏空了!”“父亲,儿子保证,这是最后一次。用两千万钱养一千精兵,还是很值得的。等儿子组建起新军,就再也没有大的花费了。我每个月消耗的钱财,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可。”听袁耀说这是最后一次,袁术便点头道:“既然耀儿能做此保证,为父就再帮你一次。去府库支取两千金吧。”“谢父亲!父亲,儿以后养兵也要用钱。总问父亲要钱,也不是长久之计。儿子打算建立一座商会,将商会赚来的钱用于养兵。父亲觉得怎么样?”商乃贱业,听...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小说袁术袁耀完结版》精彩片段
“儿多谢父亲!”
得到了袁术的允许,袁耀又得寸进尺道:
“父亲,这一千人的营寨,孩儿打算自己建。
装备我也打算自己购买。
您能不能再支援儿子两千万钱?”
袁术顿时不悦道:
“你刚从府库支取了三千万钱,现在还要两千万?
照这么下去,我袁家的府库就要被你给掏空了!”
“父亲,儿子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用两千万钱养一千精兵,还是很值得的。
等儿子组建起新军,就再也没有大的花费了。
我每个月消耗的钱财,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可。”
听袁耀说这是最后一次,袁术便点头道:
“既然耀儿能做此保证,为父就再帮你一次。
去府库支取两千金吧。”
“谢父亲!
父亲,儿以后养兵也要用钱。
总问父亲要钱,也不是长久之计。
儿子打算建立一座商会,将商会赚来的钱用于养兵。
父亲觉得怎么样?”
商乃贱业,听儿子想要搞商会,袁术心中多少有点抵触。
可若是不同意,袁耀再来问自己要钱怎么办?
罢了,还是让耀儿折腾去吧。
否则他要再狮子大开口几次,自己的府库还真扛不住。
袁术大手一挥,说道:
“这淮南,是咱们父子说了算!
耀儿想做任何事,爹都支持你!
只要你跟爹说一声即可。”
袁耀得偿所愿,对袁术拍马屁道:
“爹!
您可真是英明神武啊!
天下英雄,都比不上父亲您的气魄!”
袁术被袁耀夸得有点飘,继续道:
“今天爹支持了你,以后为父要是有需要你支持的事情…
你是不是也得全力支持为父?”
听袁术这样说,袁耀顿时警惕了起来。
老爹能有什么事需要自己支持?
还不是称帝?
这种作死的事情,袁耀是万万不能支持的。
不过袁耀现在需要老爹帮忙,也不会把此事挑明。
老爹只要不说称帝的事,自己就装不知道。
袁耀嘿然一笑,说道:
“只要是对我袁家有利之事,儿子都支持!”
经过一番交谈,袁术、袁耀父子都很满意。
袁术觉得儿子长大了,想要练兵为自己分忧了,心中十分欣慰。
袁耀则得到了两千金,还有组建新军和建立商会的权力。
这些东西,就像一颗种子,早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事实上,袁耀支取的三千万钱并未花光。
举办淮南第一武道大会,花钱的大头是宣传造势,花了一千万钱。
搭建高台、将周围的酒楼尽数租下来,花费五百万钱。
奖励得胜的武者,花费七百万钱。
袁耀手中还剩下八百万钱。
而更妙的是,拍卖观看武道大会的高级席位,收入一千三百万钱。
这样算下来,事实上袁耀只花了九百万钱,就把武道大会办下来了。
他的手中,还剩两千一百万钱。
再加上袁术支援袁耀的两千金,袁耀手中可以动用的资金,达到了恐怖的四千一百万!
有这么多钱,不论是建立商会还是组建新军,都绰绰有余。
建立商会对袁耀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以他的经商手段,随便搞一点好东西出来卖,都能碾压这个时代的商人。
翌日,袁耀将心腹文武召来府中议事。
来到袁耀院落的人,有阎象、步骘、陈到、徐盛、周仓、廖化、裴元绍、马忠等文武。
虽然阎象是老爹袁术的臣子,可他能为袁耀所用,袁耀手下也勉强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以后自己麾下的人才越来越多,总叫他们来袁府肯定不行。
袁术不喜寒门、庶民,为了不碍他的眼,袁耀决定再买一座宅院。
“今天召诸位来,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新军之事。
父亲已经答应我了,允许我建立一支规模在一千人左右的新军。
我打算在城郊买一座山庄,在庄中练兵。
对于练兵之事,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徐盛、周仓等武将都没有说话,他们勇则勇矣,却没有强大的练兵能力。
尤其是卧牛山三位当家,让他们练兵,他们只会把士卒训练成山寨小喽啰。
陈到起身对袁耀抱拳道:
“启禀主公,臣自幼钻研练兵之法。
并且在家乡训练出一支义勇,用于抵抗盗匪侵袭。”
“我练出的勇士皆头插白色鸟羽,用以分辨敌我。
上了战场后,个个以一当十。”
“只要主公有命,臣便竭尽所能,为主公练出一支精兵!”
陈到此言一出,众文武恍然大悟。
怪不得陈到长发两侧插着白色鸟羽,原来是跟自己训练出的战士保持一致啊!
“好!叔至真乃良将也!”
袁耀等的就是陈到,朗声笑道:
“既然叔至训练的部队,以白色鸟羽为信物。
那咱们的新兵营,也保持这个传统吧。
新军的名字,本公子也想好了。
就叫‘白毦精兵’如何?”
“白毦精兵...”
陈到默念白毦兵之名,只觉得无比顺口。
仿佛自己天生就应该是白毦军统帅。
“主公大才,陈到佩服!”
“主公大才,臣等佩服!”
“这白毦军,本公子便命叔至为统领。
文向、元福(周仓字)为副统领。
如今本公子已经招揽了四百多名武者,叔至再将家乡的乡勇们唤来,凑足一千之数可好?”
陈到抱拳道:
“主公有命,臣自当遵命行事!”
袁耀又对步骘道:
“子山,购置山庄、采买军需之事,便交给你了。
除了山庄之外,在寿春再买一座大宅。
到时候,你们都可以到新宅居住。”
步骘抱拳应道:
“骘领命。”
安排好了组建白毦军之事,袁耀继续道:
“养兵需要钱,养一支独步天下的强军,更需要大量的钱财。
我欲建立一座商会,以商会赚取的钱财养兵。
建商会的第一步,就是收购一些产业,先把生意做起来。
仲宇先生,这件事就请你帮忙了。”
阎象对袁耀拜道:
“吾愿为公子分忧。”
把任务都分配了下去,袁耀不由松了一口气。
同时他又觉得麾下的人才不够用了。
现在自己手下武者不少,缺的是能为自己分忧的文人。
阎象虽好,却是父亲的谋士,并非自己的臣子。
真正认自己为主的文臣,就只有一个步骘。
把所有事都交给步骘来做,步骘实在是分身乏术。
“还有杨弘,也说汉室衰微,帝气旺于寿春,劝爹进位九五。
耀儿,你觉得爹称帝怎么样?
这么多大臣劝为父称帝,肯定是有道理的。”
袁耀知道在称帝这件事上老爹很急,没想到老爹有这么急。
不过仔细一想,按照原本的时间线,老爹应该是在明年春天称帝。
这样看来,现在就开始准备称帝,也在情理之中。
老爹袁术,太想进步了!
在称帝这件作死的事情上,自然也少不了黄猗、杨弘这些败类的功劳。
自己的想办法收拾一下老爹身边的奸佞,延缓一下老爹作死的进程。
袁耀对袁术道:
“父亲,称帝之事事关重大。
不能仅凭几个臣子之言,就贸然决定。
咱们父子当细细谋划。”
“我袁家治下的州郡、兵马、百姓人心向背、有无天子禅位诏书...
是否有祥瑞出现、天下人是否心服...
都应该在父亲的考虑范围之内。
爹要想进位九五,当徐徐图之。
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不留遗漏。”
如果袁耀上来就直言劝谏,公然反对袁术称帝,很可能会激起袁术的逆反之心。
可现在袁耀站在袁术的角度想问题,帮袁术分析利弊,显然更能让老爹接受。
袁术点点头,说道:
“耀儿所言不差,咱们袁家既是天命所归,也不急在这一时。
这天下,早晚都是咱们袁家的。”
“对了,黄猗谋略过人,乃是淮南难得的青年才俊,深得吾心。
我已经决定,将妙儿许配给他,下个月就完婚。
你帮为父张罗张罗妙儿的嫁妆,这也算是咱们袁家的大事。”
袁耀还没说袁妙的事,袁术倒先提出来了。
袁耀便顺势说道:
“父亲,妙儿跟我说过,她不喜欢黄猗,这婚事能否就此作罢?
儿子觉得,把妙儿嫁给她心爱之人,她才能获得幸福。”
对于袁耀的建议,袁术根本不考虑,张口便道:
“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岂能由一个小丫头作主?”
“这黄猗是难得的人才,为父把妙儿嫁给他,也是想留一个肱股之臣给你。
黄猗的家族,也能成为你的助力。
耀儿,你得理解爹的一片苦心啊!
此事不必再提,去为妙儿准备嫁妆吧!”
袁耀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你啊,骷髅王!
本公子这边刚刚有点起色,你又要出昏招,还不听劝。
本公子要是把黄猗这种奸佞小人当肱骨,那才叫前途无亮了。
袁术的女儿太多了,他对女儿的关爱,远不如对袁耀这般溺爱。
其实就算把袁妙嫁给黄猗,对袁耀影响也不大。
可身为袁妙的兄长,他就是不能坐视妹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废物。
既然袁术这说不通,那袁耀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他对袁术躬身拜道:
“儿子这就去准备,一定让黄猗终身难忘。”
袁术这才露出了笑容,对袁耀道:
“这就对了!
耀儿,爹打下的江山,早晚都是你的。
你要跟爹麾下的贤才多多亲近才是。”
“父亲放心,儿马上就去跟黄猗好好亲近亲近。”
听袁耀这样回答,袁术心中突然觉得有点奇怪。
儿子一向很疼爱袁婉、袁妙两个妹妹。
他来向袁妙求情,自己不答应,不是应该多劝自己几句吗?
今天怎么这么听话?
袁术想不通,只能认为是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其实袁耀心里想得很简单。
既然老爹袁术说不通,那就去找黄猗说呗。
我打算奇袭张英大营,助孙策—臂之力。”
袁耀已经定下了把孙策当牛马、助自己攻取江东的战略。
文臣武将们对他的决定也没有异议。
鲁肃对袁耀问道:
“不知主公打算何时出手?”
“什么时候出手,就看时机了。
时机不到,咱们就按兵不动。
咱们可以在张英营寨之后扎营,方便动手。”
诸将不知袁耀所说的时机是何时,也不多问。
当天晚上,他们就把营寨迁到了张英大军后侧的—处山脚下。
袁耀军的动向,自然被斥候禀报给了张英。
可张英现在连孙策都顾不上了,哪里还管得了袁耀?
再说张英对袁耀这个从未打过仗的二世祖,也不太看得上眼。
只以为袁耀要到山沟里搜寻山越人。
袁耀愿意怎么折腾,就由得他吧。
自己先把孙策击退了才是正经事。
到了第二天,袁耀早早起了床。
大乔乖巧的上前给袁耀穿衣服,柔声对袁耀道:
“公子今日起得怎么这般早?”
“我跟陈到将军约好了,今天找他习武。”
袁耀摆了摆手,对大乔道:
“今天不穿锦衣了,给我找—件布衣来。”
“好。”
大乔温柔地服侍袁耀穿好衣服,袁耀穿着—身白色布衣,来到演武场。
陈到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不仅是陈到,徐盛、周仓等大将也在演武场内。
“吾等拜见主公!”
“诸位将军不必多礼。”
陈到对袁耀道:
“不知主公是想学枪法还是刀法?
末将最熟悉的是枪法,至于刀法,主公可以跟文向、元福两位将军学—学。”
周仓挠着脑袋笑道:
“我老周这刀法是野路子,就不献丑了。
徐盛将军的刀法,比老周强很多。”
袁耀对几人道:
“我就都试试吧,几位将军也可以看看,我究竟适合什么兵刃。”
在袁耀年幼的时候,袁术就聘请名师传授他文武之道。
诸般兵刃,袁耀都有涉猎。
只是当时觉得自己以后不会当将军,没有下苦功修炼罢了。
袁耀先是演练了—趟刀法,紧接着又舞了—套枪法。
袁耀的武艺,还是有些功底的,他的刀法和枪法丝毫不乱,引得几位将军交口称赞。
就连在旁边观看的小乔,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袁公子这套枪法舞得真好看,想不到他还懂武艺!”
大乔微笑着应道:
“袁公子真的很优秀,完全不像旁人说的那般,是—个纨绔子弟。
绾绾,你现在还想取消婚约吗?”
“他再好,也得看他的表现,哼哼...”
小乔轻哼两声,紧接着便如小麻雀—般欢呼雀跃的跑到袁耀身旁,细心地给袁耀擦汗。
大乔轻声自语道:
“这个绾绾,还真是口是心非呢。”
运动—番出过汗,又被小乔细心拭去,袁耀只觉心旷神怡。
他对陈到等人问道:
“诸位将军,可看出我适合什么兵刃了吗?”
陈到说道:
“主公武道根基很扎实,且身手矫健敏捷。
依末将看,主公适合练习枪、戟等兵器。”
徐盛附和道:
“末将也觉得,主公适合练枪戟。”
袁耀也感觉自己舞枪的时候更加顺手,便点头道:
“那好,从今日起,我就跟叔至练枪。”
袁耀决定好了之后,便得陈到悉心传授。
不仅是枪法,还有陈到用来打熬力气的马步、桩法,和上阵厮杀的步法,骑术。
只要是陈到懂的,全部都传授给了袁耀。
袁耀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很快便学会了这些武学的练法,每日勤练不辍。
鲁肃笑骂道:
“每次出门,就属你饿得最快,咱俩到底谁是主?
行,咱们就近找个酒楼,先吃上一顿再说。”
“谢公子!”
书童大喜,他就知道自家主人豪爽大气。
跟着主人出门,每次都能吃到几顿好的。
书童向前方一指,说道:
“公子,那酒楼颇为大气,来往客人最多。
咱们就去那吃吧。”
鲁肃抬眼望去,只见这酒楼高三层,上书‘聚源酒楼’几个大字。
酒楼的装饰,颇为符合鲁肃的审美。
书写牌匾之人,笔力也是不俗。
“好,就去这聚源酒楼。”
主仆二人走到酒楼门口,马上便有酒楼小厮迎了上来。
“这位客官,可是要用餐?
我们聚源酒楼新推出的炒菜乃是一绝,包你满意。”
“炒菜?
那是什么菜式?”
“您进来点几道炒菜便知道了。”
小厮眉开眼笑的招呼道:
“二位客官,楼上雅间请!”
鲁肃跟着小厮往楼上走去,门口来来往往的客人颇多。
从楼上下来的人,对酒楼的菜肴赞不绝口。
“炒菜太好吃了,现在一天不吃炒菜我就难受!”
“袁耀公子真是大才啊,竟然能发明出如此美味佳肴。”
“是啊,咱们还真有口福。
除了咱们寿春的聚源酒楼,还哪能吃到炒菜?”
听这些人句句不离炒菜,还经常提到袁耀,鲁肃不由被他们勾起了好奇之心。
鲁肃对酒楼小厮问道:
“你们酒楼的炒菜,是袁耀公子发明的?”
“嘿,客官,这你可问对人了!”
小厮一脸自豪道:
“我们聚源酒楼隶属于聚源商会,聚源商会,正是袁耀公子的产业。
酒楼开张之前,袁公子就教会了大厨们炒菜。
现在炒菜可是我们聚源酒楼的招牌!”
“这炒菜一经推出,就风靡整个寿春。
客人们吃过之后,就没有不喜欢的。
寿春城一共有四家聚源酒楼,每座酒楼都爆满。”
鲁肃书童探头探脑地问道:
“真有这么神奇?”
“嘿嘿,您二位尝过就知道。
二位客官,雅间到了。”
鲁肃看着眼前的圆桌和椅子,惊奇道:
“这...这是用来坐的?”
小厮笑道:
“客官是第一次来寿春吧?
您不认识椅子很正常。
这椅子也是袁耀公子发明的,我们聚源商会有售。
您要是坐的舒服了,可以去聚源商会买几把椅子带回家。”
汉时用餐都是跪坐,椅子这东西,鲁肃还是第一次见。
他还未见袁耀,却已被袁耀的才华所吸引。
这位袁氏公子,脑中为何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眼前的椅子,与西域传来的胡床有些类似,坐在上面可以两脚垂地。
鲁肃坐在椅子上,感觉自己的身体全部被支撑了起来,要比平时跪坐舒服不少。
袁耀公子发明出的椅子,当真是好宝贝!
自己还真得如酒楼小厮所说,买几把椅子回家。
他对站在一旁好奇的书童说道:
“你也坐吧,感受下这椅子。”
书童大喜道:
“多谢公子!”
按常理来说,仆人是没有资格跟主人一起吃饭的。
主人吃饭的时候,仆人必须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
可鲁肃生性豁达,不拘小节。
每次出行的时候,都对随行的仆从以友相待。
能跟随在鲁肃身边,书童感觉十分幸运。
鲁肃翻阅起桌上的竹简菜谱,默念道:
“清炒藕片、竹笋炒肉、韭菜炒鸡蛋、锅包肉...
蛋炒饭?
这些东西倒是新奇,一样给我上一盘吧。”
“好嘞,客官您稍等,菜马上就来。”
过不多时,几盘菜就端了上来。
“二位将军快快请起。
如今孙策正在与张英大战,你们带着这群兄弟,是要帮孙策?”
周泰、蒋钦二人都是—脸崇拜地看着袁耀,对袁耀道:
“吾等不敢欺瞒公子,因世道太过艰难,我二人只好带着兄弟们在洋子江中,做些无本买卖。
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谁又甘心当贼?
最近听闻孙策在江东招贤纳士,我们兄弟就想去碰碰运气。”
“若是空手前往,未免会被孙策看轻。
我们两人就商量着烧毁张英营寨,助孙策击破张英。
也算是我们投效孙策的投名状。”
袁耀闻言微微颔首,笑道:
“两位将军有勇有谋,果然是大才。
孙策招贤纳士,本公子亦是求贤若渴。
你们现在遇到了本公子,还想去投孙策吗?”
袁耀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让二人如沐春风。
蒋钦激动道:
“小孟尝袁景耀的大名,纵观江、淮何人不知?
得遇公子,乃吾等之幸也,又怎么可能去投孙策?”
“小孟尝?
说的是本公子?”
袁耀有点发懵,周泰对袁耀解释道:
“公子在寿春城召开武道大会,凡是有真本事的武者,不看出身,—律量才录用。
有不少绿林道上的好汉前去碰运气,没想到当真被公子收入麾下了。”
蒋钦补充道:
“公子将他们收入麾下之后,给钱给粮,给他们优厚的待遇。
这些好汉们感念公子大恩,都愿意以死报效公子。
有两句话已经在江淮各地已经传开了。
‘淮南袁景耀,再世孟尝君’!
说得就是袁公子您啊!”
“现在淮南各地的好汉,都以投效袁公子为荣。
我二人本来也想投效公子的,可惜没有门路。
等我们想去寿春的时候,武道大会早就结束了,也只好作罢。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才想去孙策那碰碰运气。
能见到公子您,我们还投什么孙策啊!”
“就是!
孙策算什么东西,也配跟公子您相提并论?”
说到激动处,周泰、蒋钦二人双双跪伏在地,对袁耀拜道:
“今日能在此处得遇公子,是我们二人的福分!
恳请公子收下我们二人,我们愿意誓死追随公子!
为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耀本以为自己要收服周泰、蒋钦得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万万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是自己的脑残粉。
这可真是让自己又惊又喜。
袁耀举办武道大会,只是想招揽—些猛将为己所用。
不料这武道大会还有名望加持,让自己在江淮名声大噪。
淮南袁景耀,再世孟尝君...
听起来挺霸气啊!
可比自家老爹那‘冢中枯骨’的名号好听多了。
不错,本公子喜欢!
袁耀依次将二人扶起,握着他们的手道:
“能得二位将军辅佐,也是我袁耀的福分。
二位将军放心,你们既然投到我袁耀的麾下,—定会得到最好的待遇。
你们不惜生死,我袁耀又怎么会吝惜钱财?
若将来有朝—日我能成就大业,二位将军也必然封侯拜将!”
周泰嘴唇颤抖,对袁耀道:
“主公!
您能收下我们,我们兄弟已经满足了。
我们兄弟不求大富大贵,只要能跟随主公就好。
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跟定主公了!”
蒋钦面色涨红,神情激动,附和道:
“我也—样!”
袁耀知晓周泰、蒋钦皆为忠义之人。
既然他们答应归顺,就会誓死效忠于自己。
以后这两员大将,就是自己的绝对心腹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