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和亲妈穿到饥荒年的吃瓜囤货日常吴晴宋立风小说结局

和亲妈穿到饥荒年的吃瓜囤货日常吴晴宋立风小说结局

爱喝海鲜的猫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虽说吴晴比好多人都要富有,但秉着能省一毛绝不多花一分的原则,吴晴现在还是十分高兴的。吴晴跟那位女公安分到一个房间,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大力士,吴晴在火车上就是在厕所里深蹲来缓解,现在到了招待所,只能选择同样的办法。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后,吴晴三人终于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一大早,简单吃了早饭后,他们三人又拿着介绍信去了市公安局。事情很顺利,市公安局又派了一个同志跟着他们去了县里。在县里又稍作停留后,他们就出发去伏牛镇。伏牛镇位于吴阳县的西边,他们到镇上的时候天快黑了。因为刘老太婆交待出来的地方离镇上还有一段路程,他们就打算在伏牛镇派出所休息一晚。派出所跟镇政府都在同一个院子里,里面就两排低矮的青砖瓦房。这里的环境显然跟市里有很大的差距,...

主角:吴晴宋立风   更新:2024-12-13 15: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晴宋立风的其他类型小说《和亲妈穿到饥荒年的吃瓜囤货日常吴晴宋立风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爱喝海鲜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虽说吴晴比好多人都要富有,但秉着能省一毛绝不多花一分的原则,吴晴现在还是十分高兴的。吴晴跟那位女公安分到一个房间,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大力士,吴晴在火车上就是在厕所里深蹲来缓解,现在到了招待所,只能选择同样的办法。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后,吴晴三人终于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一大早,简单吃了早饭后,他们三人又拿着介绍信去了市公安局。事情很顺利,市公安局又派了一个同志跟着他们去了县里。在县里又稍作停留后,他们就出发去伏牛镇。伏牛镇位于吴阳县的西边,他们到镇上的时候天快黑了。因为刘老太婆交待出来的地方离镇上还有一段路程,他们就打算在伏牛镇派出所休息一晚。派出所跟镇政府都在同一个院子里,里面就两排低矮的青砖瓦房。这里的环境显然跟市里有很大的差距,...

《和亲妈穿到饥荒年的吃瓜囤货日常吴晴宋立风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虽说吴晴比好多人都要富有,但秉着能省一毛绝不多花一分的原则,吴晴现在还是十分高兴的。

吴晴跟那位女公安分到一个房间,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大力士,吴晴在火车上就是在厕所里深蹲来缓解,现在到了招待所,只能选择同样的办法。

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后,吴晴三人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天一大早,简单吃了早饭后,他们三人又拿着介绍信去了市公安局。

事情很顺利,市公安局又派了一个同志跟着他们去了县里。

在县里又稍作停留后,他们就出发去伏牛镇。

伏牛镇位于吴阳县的西边,他们到镇上的时候天快黑了。

因为刘老太婆交待出来的地方离镇上还有一段路程,他们就打算在伏牛镇派出所休息一晚。

派出所跟镇政府都在同一个院子里,里面就两排低矮的青砖瓦房。

这里的环境显然跟市里有很大的差距,不过出门在外,都是吃过苦的人,大家自然都能客服。

吴晴问过之后才发现,夏家的小院子离这里并不远,趁着天还没黑,她打算过去一趟。

小院子就在一条胡同的尽头,吴晴一路过去并没有碰到几个人。

打开小院的门锁,院子一晚就看完了,正房三间,东边是两间小一点的,看着像是厨房和杂物间。

西侧那里有一棵石榴树,上面有结了零丁几个小果子。

因为长时间没有人住,院子里长满了荒草。

现在是夏天,吴晴怕里面有蛇,就拿了一根棍子敲敲打打,然后才开始拔草。

院子不大,荒草很快就被扒完了。

吴晴把每间屋子都打开看了看,里面就像普通人家一样,里面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杂物间找到一把生锈的铁锹后,吴晴就去了石榴树那里开挖。

夏云芝果然没有骗她,没挖多久,吴晴就挖到了一个坛子。

她小心翼翼地把坛子抱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有不少宝贝,各种金银珠宝首饰。

人不能贪太多,想到出门时夏家母女对她释放的善意,再想想几年后可能发生的事,吴晴决定把这些当成夏家的后路。

只不过这东西放在这里也不是绝对的安全,吴晴想把这些放进空间里,但又不确定放在哪个位置。

于是她就每种材质的饰品都捡了两个小的,分别放进床头柜的抽屉和小柜子里,想等着明天早上来看看。

其他的东西,还放在坛子里,吴晴又给埋了起来!

在派出所休息一夜后,他们一大早就又出发了,这次是前往夏晴出生的地方。

吴晴没想到,这一趟还有别的惊喜在等着她!

因为心里有事,吴晴醒的比较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空间里的东西。

这次没让她失望,不论是抽屉还是柜子里的东西都完好无损。

清早,在派出所简单吃了早饭后,他们就准备出发了。

出发前,吴晴以放包袱为理由又去了一趟小院那里。

去到后,就去把坛子挖了出来,里面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放进小柜子里。

至于那个大包袱,还有厚的的棉衣棉裤都放进了空间的床上。

李所长和另外一位同志推了两辆自行车过来,这也是他们今天的交通工具。

一辆自行车只能供两个人使用,他们商议后决定,由管城来的男公安和李所长以及另外一位所里的同志陪着吴晴走一趟。


一进门,吴晴就感受到了粮站工作人员的热情,只是这误会是不是有点大了?

“老王,你误会了,我们都是一个村的,这是我侄女,今天也是过来买粮食。”孟京河开口解释道。

宋立风和罗春荷对那人笑了笑,孟京河也只是简单解释了他和吴晴的关系。

寒暄过后,就进入正题了。

吴晴问道:“王叔,您这有面粉吗?玉米面也来点!”

“闺女,你就是年轻不会过日子,买点儿小麦和玉米回去就成,村上都有石磨,回头自己磨,那麦麸就是自己不吃,也能喂鸡啥的!”

你还别说,这王叔真是个热心肠。

吴晴看向罗春荷,罗春荷回忆了一下,村上确实有石磨,村里人也都是在那里磨的面。

罗春荷点头后,吴晴才决定就按王叔说的买。

这样省钱是一方面,主要是财不外露,毕竟这个年月,谁家经常吃白面啊。

小麦一毛三分钱一斤,玉米便宜一些,八分钱一斤,大豆一毛钱一斤,当然这是有粮票的价格。

吴晴手上有五十斤粮票,全部买成了小麦,花了她六块吴五,本来还想买别的,还是算了吧,以后再说。

在粮站待了一会儿,吴晴他们就走了。

出了粮站门口,孟京河就问:“丫头,是不是粮票用完了?走,我带你去个不要票的地方。”

来了,来了,大佬就是能耐,吴晴有点儿小兴奋,她要去长见识了。

推着板车目标太大,罗春荷就留下看车,至于宋立风,出来后,他说自己还有事就和他们分开了。

孟京河带着吴晴七拐八拐的来到了一家门前。

孟京河敲门后,人家从里面问了一句“谁啊”!

“我,老孟。”报上名字后,门才被打开。

“这位是?”一个中年男人问道。

“这是我侄女!”

确定好身份后,那人才让开路让他们进去。

没想到进去后,他们看到了一个熟人,宋立风也在这。

合着这就是宋立风背着他们要来的地方啊。

小宋同志只能尴尬一笑,孟京河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这家的粮食挺多的,就是比粮站贵一些,不过吴晴还是要买的。

又花了十块零五毛,吴晴买了五十斤玉米和五十斤大豆。

反观另外两位男士就比较大气了,人家都是买的小麦,而且都是一百斤。

吴晴有些怀疑这么多东西,她的板车能不能拉得动。

就在吴晴疑惑的时候,孟京河开口道:“老李,麻烦你晚上给我送到老地方就行。”

“李叔,我也一样。”宋立风也说话了。

还有这种好事,还能送货上门?

“这回你们一起的,算你们便宜一些,一人收你们五毛钱好了。”

吴晴心想,这运费她也能接受,那就等送货上门吧。

吴晴这会儿又对他们的老地方感到好奇了,不,以后也会是她的老地方。

再次出来后,吴晴又叫住了孟京河:“叔,我还缺把菜刀,锅铲和勺子也要买,您知道哪里有卖的吗?”

吴晴这会儿觉得他们都是同一个战壕的人了,丝毫不跟孟京河见外!

孟京河知道她是没票,就带她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小宋同志也在后面跟着。

在这里,吴晴买了锅铲和勺子,菜刀也如愿买到了,只是水桶缺货了。

罗春荷见到他们后,见他们只拿了一些零碎的东西,还以为他们没买到。

吴晴简单跟她说了一下,然后又说:“娘,水桶没买到,回头先用姑姑家的,或者看看谁家有闲置的,咱们换一个。”


怀揣着七百块巨款的吴晴有些激动,她在想藏到哪里,这么多钱,带在身上实在不安全。

对,那个空间,昨天为了验证这个空间到底有没有用,吴晴特意在床上和地上各放了一件衣服,又拿两张一毛钱分别放到床上和那个床头柜抽屉里。

上午半天有些忙,她就没顾上去看,现在她打算看看。

经过这两天反复实验,吴晴现在已经可以凭借意念进出空间了,而且可以不被别人发现。

吴晴进去后发现,她放在放在床上和地上的衣服都没有问题,只是床上的钱不见了,床头柜抽屉里的钱还在。

这还要分区摆放?那她的钱是不是就只能放在床头柜抽屉里了?

还是要再试试才行,吴晴这次又放进去两张大团结,和一张日用品的票据以及一本书,抽屉下面的小柜子也被她放了同样的东西。

其他的钱吴晴都放进了杜妈妈给缝了口袋的内裤里。

另外的一些东西,吴晴只能放在外面,因为有公安跟着,如果她什么都不拿,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怀疑的。

要走了,吴晴一点儿留恋之心都没有,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毕竟这个地方没有她熟悉的人,但熟悉夏晴的很多。

长久待下去,她那浑身的力气,还有言行举止难免不会有人怀疑。

对她来说,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才最为保险。

杜妈妈来叫吴晴的时候,她刚把东西收拾完。

“晴晴,那两位公安来了,说是要提前去车站。”

杜妈妈说完,就背起了那个最大的包袱往外走。

到客厅的时候,吴晴看到了两位公安,一位年长一些的男士,和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士。

夏云芝正在和两位公安聊天,大概内容都是让他们路上对吴晴照顾些!

难得是刘大丫也在,不过她这次看吴晴的眼神有些同情。

看吴晴过来后,那个一个年长的男公安开口道:“时间还富裕,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就说,我俩去外面等着。”

那位公安说完,两人就出去了。

夏云芝又交待了一些,大概就是路上小心,如果不行就回来,夏家永远欢迎她!

吴晴也表示了感谢,并说去那边之后会跟她报平安,但也说了乡下通信不方便,可能以后的联系不会那么频繁了!

夏云芝只当她这样做是为了安刘大丫的心,心里对她更愧疚了!

多好的一个孩子啊,之前我就是猪油蒙了心啊!

“你们也要多保重,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该舍的时候一定要舍!”

看着夏云芝出钱又热心的样子,吴晴忍不住提醒了两句。

夏云芝听完后,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听没听进去吴晴就不得而知了。

“丫丫是不是有话跟晴晴说,你们俩说,我出去看看公安同志。”

刘大丫在一边欲言又止的样子,被夏云芝看在眼里。

屋里就剩她们两个人了,吴晴等着刘大丫开口,她想知道这个之前对她一脸防备的女孩要说些什么!

吴晴确定现在眼前的这个女孩对她没有任何恶意,但她们之间好像也没有熟悉到要单独说话的地步。

吴晴等啊等,还是没等到她开口,就问道:“你想说什么?”

“你去了那边,如果他们要让你嫁人,你不想嫁就跑,跑得远远的,别往山里跑,山上有野猪,会吃人的。”


早知道这样,她说啥也不会给那么多东西。

她觉得那母女俩就是狐狸精,就会勾搭男人,前有她儿子吴二刚,后有刀疤脸和小崽子。

严老太越想越气,一想到当初马婆婆让她多给点,她更气了,于是,站起来就走,理都不理马老太。

觉得吴晴是狐狸精不止严老太一个,还有花小英的大闺女吴招弟。

早上吴晴和宋立风一起走的时候,吴招弟还没有太在意,没想到他们又一起回来了,她想肯定是吴晴勾引的宋立风,她一定要想办法不让吴晴好过。

住在南坡的四人回去后,都各自回家了。

吴晴把两口缸先搬进屋里,大的那口直接搬进卧室里,然后把粮食放了进去。

放卧室里主要是为了防贼,毕竟今天她们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等到收拾那些零碎的东西时,吴晴和罗春荷觉得还是得赶紧盖好房子,然后弄个橱柜,要不然这些东西都只能放地上。

就先这样吧,房子也不是一天就能盖起来的,再凑合凑合吧。

下午,吴晴不打算捡石头了,她想去山上转转。

不过去之前,她还是先去了一趟姑姑家,把红糖送去。

吴秀红可能是因为每次都推脱不掉,这次竟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晴啊,村上那些人的闲话你别放在心上,他们说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

吴秀红的话弄得吴晴一脸懵,啥闲话?她咋没听到?

还没等她搞明白,冯春苗又来了一句:“娘,你就别说了,晴晴估计就没听到过。”

吴晴这下有些好奇了,她才来几天,到底有啥闲话,难道是因为今天她那一车东西?

“嫂子,姑,你们到底听说了啥?”

吴秀红心想我这张嘴啊怎么这么不值钱,你说问那么多干啥?

冯春苗看她实在好奇,就把大家议论她们的那些话说了。

就这?吴晴心想之前跟着她妈,啥难听的没听过,不过回家得跟她妈交待一下,如果听到了就闹一闹,要不然不符合人设。

吴晴自己不在意,但她还是要安慰姑姑的:“这没啥,他们不敢让我听到,姑,你也别担心,我不会在意,以后啊,你也别跟他们急,犯不着,要是实在难受,跟我说,我去揍一顿!”

吴秀红听到这话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想哭是因为吴晴为啥跟别的女孩不一样,怎么就是假小子性格,这样以后怎么嫁人?

让她欣慰的是这个侄女还是有她这个姑姑的,人家都说“娘家侄,出气人”,她现在能说侄女也一样能帮忙出气。

所以等宋红军过来的时候,吴秀红挺直腰板,然后“哼”的一声。

她这一举动,弄的宋红军有些摸不着头脑,就问旁边的冯春苗:“你娘咋了?我没惹她吧!”

这一问,惹得吴晴和冯春苗哈哈大笑。

“晴晴,明天开始,队里要组织人去东边开荒了,每家都要去一个人,你和你娘去一个吧!”

“姑父,干活有钱吗?”

宋红军心想,你想的可真多,不过还是耐心给她解释:“没钱,不过会记工,一天算一个工,到年底,大队账上如果有余钱,就给分粮分钱!”

吴晴懂了,这就是白干,就这年月,能指望大队有余钱,太不现实了!

随后,他又听到宋红军说:“就连孟京河和宋立风都要去,每年农忙过后都有,大概会干十几天,等玉米长出来了,又该除草了,还是以现在的田地为主。”


“行,行,行,你想吃啥跟婶子说啊!”

乖乖耶,这也是个大佬啊!吴晴表示以后再也不嫌弃他了,是她不配了!

吴晴母女二人就这带着一堆东西走出来这位大佬的院子。

吴晴母女二人从小院出来时正好被孟京河看到,他心想那小崽子不会是看上那丫头了,要不然无事献殷勤干嘛!

孟京河心里想的,吴晴并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她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去换粮食。

说是换,其实就是买,拿钱换也是换,三大娘之前对原主不错,再加上三大娘的大孙子要娶媳妇也要花钱,所以罗春荷就让吴晴去了她家。

吴晴到了三大娘家,先是给了她小孙子一块糖果,然后才问:“三奶奶,您家面多吗?我想换一些!”

“有,有,你等着!”

三大娘热情无比,一点儿迟疑都没有就去屋里弄粮食。

没一会儿,她就端着两斤白面,二斤玉米面,二斤豆面,还有一斤高粱面出来了。

“丫头,你要鸡蛋不?”三大娘问道。

吴晴没想到还有这好事:“要,我要!”

“我攒了十个,你都要吗?”

“三奶奶,都要,一个六分钱,行吗?”

三大娘听完后直摆手:“不用那么多,就按外面卖的,五分钱就成。”

吴晴很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爽快,不过她也不会让三大娘吃亏,打算还是按六分家一个给她。

比起鸡蛋,吴晴现在更想多养几只鸡,到时候就把靠着竹林的那里围起来。

三大娘这个人不错,吴晴就打算让她帮忙买上几只,毕竟村里的人除了她姑,其他的她都不熟。

吴晴这样想的,也就这样问了出来:“三奶奶,您知道谁家要卖老母鸡吗?我想养几只?”

“成,我帮你问问,咱们村上估计买不到,明天你婶子去她娘家,我让她帮你。”三大娘说完,又想起来问道:“你要几只?”

吴晴想了想,家里已经有两只,就打算再买三只,当然如果有多的那更好,就是怕不好买。

三大娘一听就知道这丫头是个不差钱的主,谁家一次性买那么多只鸡,不过她也没有说什么,只说如果有,明天就能帮她买来。

各种面粉和鸡蛋吴晴给了两块钱,她也问了三大娘鸡的价钱,一只三块钱,吴晴给了她十五块钱,说是能买五只最好,三只也行。

三大娘知道她给多了,又要找钱给她,吴晴说什么也不要,因为罗春荷说过,三大娘之前还时不时的给原主吃的,吴晴就当是替原主给的。

三大娘拗不过她,就去菜地里给她摘了一大把豆角,八个番茄,还有三个大茄子。

等吴晴回去的时候,原本是拿着装面的布袋子都满了。

今天这一天,吴晴总共花了六十四块五毛,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三月的工资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早晚都会坐吃山空,家里就那一块地,养活两个人肯定不够,还是得想别的办法!

晚上,罗春荷给做了茄子面条,面条是白面和豆面掺在一起做的,擀面杖和案板是去隔壁宋立风家借的。

吴晴还东西的时候给宋立风端了一碗面条,正好出门的时候碰到孟京河,没办法又送出去一碗。

吃了一碗茄子面条的两位男士心里那叫一个舒爽,两人心里同时有个想法:能不能去隔壁搭伙吃饭。

不过他们也只是想想而已,还是要避嫌的,要不然会影响到两位女士的名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