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崇祯云逍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建极殿,平台。大殿内,跪满了大臣。大臣们的态度,十分坚决。皇帝不答应,就一直跪下去。轮值太监王承恩大急。他压低声,向崇祯说道:“陛下,退朝吧,明日再议!”崇祯冷哼一声。由于太过震怒,他脸色铁青,藏在衣袖中的双手,紧攥成拳头。可如今这场面,显然是无法强压下去,也只能是暂时退朝了。就在这时。一阵欢呼,由远及近。声浪一波接着一波,不断传入皇宫之中。紧接着,又有爆竹的声音不断响起。听上去,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崇祯眉头大皱。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大臣们一阵窃窃私语。“定是蓟镇防线出事了!”“陛下听信妖道谗言,岂有不败之理?”“可是,听声音,似乎不像是大败啊!”“这些年,什么时候有过好事?”一名太监,高举着一封粘着红色羽毛的军报,跌跌撞撞地跑进大殿...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崇祯云逍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建极殿,平台。
大殿内,跪满了大臣。
大臣们的态度,十分坚决。
皇帝不答应,就一直跪下去。
轮值太监王承恩大急。
他压低声,向崇祯说道:“陛下,退朝吧,明日再议!”
崇祯冷哼一声。
由于太过震怒,他脸色铁青,藏在衣袖中的双手,紧攥成拳头。
可如今这场面,显然是无法强压下去,也只能是暂时退朝了。
就在这时。
一阵欢呼,由远及近。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不断传入皇宫之中。
紧接着,又有爆竹的声音不断响起。
听上去,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
崇祯眉头大皱。
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大臣们一阵窃窃私语。
“定是蓟镇防线出事了!”
“陛下听信妖道谗言,岂有不败之理?”
“可是,听声音,似乎不像是大败啊!”
“这些年,什么时候有过好事?”
一名太监,高举着一封粘着红色羽毛的军报,跌跌撞撞地跑进大殿。
“八百里加急!”
“来自遵化的八百里加急!”
崇祯的心,猛地揪在了一起。
同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期盼。
大臣们也全都高度紧张起来。
其中也不乏幸灾乐祸的。
呵,陛下一意孤行,这下子,捅大篓子了吧?
看以后,他还敢不敢,与大臣争权!
“大捷!”
“遵化大捷!”
送信的太监,声嘶力竭地大喊着。
由于太过兴奋,他完全忘记了这里是什么地方。
如果是平时,他早就被拖出去,活活打死了。
可此时,满殿的人,全都被他的话惊呆了,自然没人跟他计较什么。
大殿内,寂静了片刻,随即,一片哗然。
“我是不是听错了,遵化大捷?”
“建奴十万大军,遵化和三屯营守军加起来,也才是六七万人,怎么可能大捷?”
“谎报军情,肯定是谎报军情!”
“孙承宗这阿谀之徒,为了讨陛下欢心,竟然撒下这样的弥天大谎,该杀!”
“必须严惩孙承宗、满桂!”
王承恩快步上前,从太监手中接过军报,转呈给崇祯。
崇祯强压下心头的激动,沉声说道:“念!”
王承恩赶忙拆开军报,当众大声念了出来。
“十一月初三凌晨,建奴大军兵临遵化城下,四面围城。”
“奴酋皇太极派人劝降,被钦差孙承宗、巡抚王元雅,严词拒绝。”
“建奴大军大举攻城,遵化军民死守城池,伤亡巨大。”
军报中的描述,虽然只有寥寥数语。
然而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时的凶险。
殿内文武百官的心,全都高高悬起。
崇祯更是紧张的握紧拳头,手心中满是汗水。
“叔父”的推算,果然分毫不差。
建奴果然是在初三这天,兵临遵化城下。
可万一孙承宗、王元雅,顶不住建奴的攻势,再怎么精确的推算都没用。
“钦差孙承宗、监军方正化、巡抚王元雅,亲上城墙御敌。”
“军民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先后击退建奴十数次攻城。”
崇祯这才松了一口气。
“叔父”推荐孙承宗,以及朕亲自挑选的方正化,果然没错!
王承恩继续念道:“当夜,钦差孙承宗,派人伪装成奸细,秘密联络建奴。”
“建奴不疑有诈,约定第二天,由内应在城内纵火,并设法打开城门,迎建奴大军入城。”
韩爌忽然出声:“且慢,奴酋皇太极狡诈多端,又怎么会轻易中计?”
众臣也都纷纷露出质疑之色。
要是建奴这么好糊弄,辽东局势何至于糜烂至此?
这几天,从遵化送来的消息,饶过兵部和内阁,直接送达御前。
大臣们自然是不知道内奸的事情。
王承恩看向崇祯。
他是崇祯心腹,却是知道这些事情。
只是没有得到许可,当然不敢乱讲。
“但讲无妨!”
崇祯轻描淡写地说道,心中却是一阵冷笑。
若非“叔父”神机妙算,又怎能揪出内奸?
又怎么可能让奴酋皇太极上当?
竟然说“叔父”是妖道!
岂有此理!
只可惜,这次无法为“叔父”扬名了。
王承恩把抓获遵化城中晋商奸细的事情,当众说了出来。
众人一阵骚动。
包括首辅韩爌在内,很多大臣震惊之余,心中忐忑不安。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晋商有些关联。
收了晋商银子的人,更是不在少数。
如今,在遵化城中,揪出了晋商奸细。
要是继续追查下去,他们谁都逃不脱干系。
崇祯示意王承恩继续念下去。
“十一月初四凌晨,遵化城内突起大火,城门大开。”
“奴酋长子、贝勒爱新觉罗·豪格,率领五千精锐,率先进入瓮城。”
“我军早在瓮城四周设下埋伏,以弓弩、火器,当场射杀建奴无数。”
“豪格……当场被射杀!”
念到这里,王承恩的声音,变得亢奋起来。
崇祯振奋击掌,大声叫道:“好!”
众多大臣,全都惊呆了。
怎么感觉,像是在听戏文一样。
确定这是真的发生在遵化城中的事情?
而不是在说罗贯中写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王承恩没有理会众人,继续颤声念道:“随后,监军太监方正化,亲自领一万兵马,趁势杀出城池。”
“与此同时,与遵化约定时间的三屯营驻军,由满桂、赵率教亲自率领,攻打建奴屯粮之处。”
“建奴猝不及防,又遭前后夹击,大乱。”
“满桂、赵率教领军烧毁建奴粮草,遂撤回三屯营。”
“方正化身先士卒,亲手斩杀建奴二十余人,并冲击奴酋皇太极帅旗,迫使其后移。”
众人听得惊心动魄,热血沸腾。
“经初步统计,此战,我军战死军民五千一千余人,伤三千有余,多为守城时伤亡。”
“斩杀建奴八旗兵三千四百余,蒙古哈喇慎部骑兵五千有余,俘获二千五百三十七人。”
“如今,建奴大军已撤离遵化,兵退喜峰口。”
大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大捷,真的是大捷!
谎报军情?
如果是以往,军报中的数字,还真的有可能是注过水的。
可还有两千五百多俘虏呢,这怎么作假?
大捷!
这是自建奴作乱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捷!
范常麟眼睛微眯,冷冷地说道,神态倨傲,眼神睥睨。
千户阴阳怪气地说道:“曹公公就在外面,要不范公子自己去跟他说说?至于曹公公会不会请公子喝茶,那我就不知道了。”
范常麟心中一沉。
这次的事情恐怕不会小。
可范家从来没有招惹到东厂。
并且该打点的都打点到位了啊。
范常麟强作镇定,“东厂抓人,总得有个由头吧?”
“范公子是明白人,怎么这个时候还在装糊涂。”
“你此时呆在这顺天府大牢里,准备做什么,自己还不清楚吗?”
东厂千户阴阳怪气地笑道。
范常麟顿时懵在那里,整个人都凌乱了。
因为那个道士?
怎么可能?
一个小道士,蚂蚁一样的东西。
怎么可能调动东厂来抓人?
荒谬,这特么的太荒谬了!
千户挥挥手:“还愣着干什么,请范公子去东厂,范公子是贵人,都斯文点。”
几个如狼似虎的东厂番子冲上去,将范常麟掀翻在地。
“你们怎敢对本公子无礼?”
“住手,我自己走,啊……”
……
云逍走出大堂。
四周的东厂番子,无不下意识地颔首躬身,面露敬畏。
云逍目睹这一幕,深吸了一口气。
权力,这就是权力的味道!
虽然不知道这次是怎么回事。
但是有一点,却让他体会至深。
权力,可以颠倒黑白,掌控人的生死。
可是在权力的漩涡中沉浮,实在太累了……
贫道是方外之人,不适合当官,也不喜欢官场的蝇营狗苟。
那就设法培养侄儿!
一定要把侄儿培养成大官、权臣!
曹化淳凑过来,满脸堆笑地说道:“云仙长,您且安心回道观,今天的事情就交给咱家了,一定会让您满意。”
“有劳厂公了。”
云逍点点头,心中越发的疑惑。
想了想,然后问道:“厂公这次是奉圣命而来?”
曹化淳如实答道:“正是,王承恩向咱家传的陛下口谕。”
云逍眉头一皱,又问:“陛下又是如何这么快就知道,贫道被人陷害的事情?”
我也很迷惑……曹化淳不动声色地笑道:“这个咱家就不清楚了,云仙长何不问问王承恩?”
云逍知道问不出什么,只能回去问侄儿了。
看到畏畏缩缩跟在后面的林梳儿。
云逍在心里叹了一声,向温体仁说道:“这是个苦命人,请温大人妥善安置。”
温体仁满口答应:“云仙长放心,这事交给本官了。”
云逍又向曹化淳沉声说道:“不要让杀人真凶逍遥法外!”
曹化淳连忙点头:“咱家给云真人保证,一个都逃不掉。”
云逍点点头,不再说话,举步朝官署外走去。
这时听到后面的动静,转身看到范常麟被一群东厂番子押出来。
云逍冷冷地笑了笑,朝那边走去。
曹化淳和温体仁对视一眼,赶忙跟了过去。
“范公子?”
云逍冷眼看着范常麟,露出嘲弄之色。
范常麟冷笑道:“是本公子这次看走眼了,可是你又能奈我何?范家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唰!
云逍伸手拔出一名东厂番子的腰刀。
范常麟大惊失色,大声厉喝:“你要干什么,我是范家的人,你敢在顺天府署行凶……”
曹化淳神色一变,就要上前劝阻。
温体仁在一旁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曹公公,这位哪怕是把天捅破,都不会有事的,厂公还是不要多事的好。”
曹化淳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不再阻止。
啪!
云逍用刀身狠狠抽在范常麟的左脸上。
鲜血飞溅,半边脸几乎被抽烂,半边牙齿脱落。
“范家已经付给你钱了,识相的就乖乖把方子拿出来。”
“不然……本官收了你的度牒,消了你的道籍。”
牛大人趾高气扬。
他倒也不是说大话。
道录司隶属于礼部,管着全天下的道士。
道录司的左演法,虽然身份也是道士,却也是有官品的,从六品。
官不大,却掌握着道士的命运。
取消一名道士的道籍,不过是小事一桩。
云逍瞥了牛大人一眼,诧异地问道:“牛大人好歹也是朝廷的官员,却给范家当狗,不知道范家,给了你什么好处?”
“你,你竟敢羞辱本官,不想要道籍了?”
牛大人大怒。
人家是主动舔,才不是为了什么好处呢!
“不就是想收回我的度牒吗?拿去便是!”
“想取消我的道籍,取了也就是了,你随意!”
云逍不在意地一笑。
毕竟,他早就想着要去南方,然后设法出海去。
要不要这个道士身份,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牛大人又气又怒,一张脸变成了猪肝色。
他本以为,自己能轻松拿捏住这个小道士,以此来攀上范家。
谁知这小道士,居然根本不在乎,这下子,他拿人家,彻底没辙了。
“范家的钱都是带血的,可惜糟蹋了粮食。”
云逍用筷子,从碗里,夹出铜钱。
他看了一眼,露出憎恶之色,随手丢在范公子的脚边。
范家的钱,都是带血的!
而这句话,就像是一根毒刺般,刺在范公子的心头,让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深深地看了云逍一眼,冷冷说道:“你似乎对我们范家,颇有成见啊!”
牛大人怒斥:“你,你怎么敢这么说范家?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污蔑范家,掌嘴!”
范家的老奴大步上前,劈手朝云逍的脸上扇过去。
但云逍穿越这个世界三年,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剑,可不是白练的。
并且,他练的拳法和剑法,可不是后世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健身的。
而是家传正宗,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实战!。
坚持三年下来,虽说算不上什么高手,但干翻三个大汉,却是轻松。
何况此时,他面对的还是个老家伙。
只是一个侧身,云逍就避开了老奴的手掌。
“我一向,是尊老爱幼的……”
云逍心里叹了一声。
顺手将手里的陶瓷大碗,直接扣在了老奴的脸上。
碗里的面糊糊滚烫,老奴一声惨叫。
他手忙脚乱的扒开脸上的面糊糊。
一张老脸已经被烫的跟煮熟的螃蟹一样。
牛大人被吓了一跳,随即大叫起来:“反了,你这小道士反了!”
赵甲首顺手从一旁,抄起一张凳子,狠狠地盯着范公子。
虽然惧怕范家的权势,然而云仙长是整个赵家峪的恩人。
谁敢碰云仙长一下,他连命都可以豁出去。
范公子冷眼看着,显得十分淡定,‘呵’了一声,“伤我范家的人,你可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云逍反唇讥道:“人在做,天在看,范家多行不义,可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范公子的脸上,多出了几分阴鸷。
“听说遵化的乔、常、曹三家商号,通虏卖国。”
“我又听说晋商八大家,向来共进退。”
“这个时候,范家还敢如此嚣张,就不怕招来大祸?”
云逍轻描淡写地一笑,微眯着眼睛看向范公子。
范公子闻言,神色微变。
随即却镇定下来,不在意地一笑,眼神睥睨。
“区区一个道士,蝼蚁一般的东西,范家一根手指都可以捻死你,也敢大放厥词?”
“范家,不妨试试!”
云逍的眼眸中,闪出一抹锋芒。
石锤了!
范家的人这次前来,绝不是为了什么酿酒的方子。
反倒像是在试探。
自己并未跟范家有过任何交集,他们想试探什么?
云逍想到了遵化的事情。
乔、常、曹三家商号,充当建奴的内应,被方正化一网打尽。
如今事情已经传遍京城。
遵化城奸细的事情,正是自己透漏给侄儿。
侄儿又告知王承恩,最终上达天听。
如今大明皇宫,早就被渗透成筛子,消息走漏出去,不是没有可能。
范家得到消息,然后顺藤摸瓜查到道观,这才有意前来试探。
这就完全解释的通了。
“那便试试。”
范公子嘴角一挑,露出讥诮之色。
然后,他便像是看蝼蚁一般,看了云逍一眼,转身朝道观外走去。
“小牛鼻子,走着瞧,我非扒你一层皮不可!”
“你等着,我马上就收了你的度牒,消了你的道籍!”
范家老奴和牛大人,临走时,还恶狠狠地威胁了云逍几句。
“云仙长,别怕,就不信还没王法了!”
赵甲首说了一声,急匆匆地离开道观。
云逍看着几人的背影,神色变得冷厉起来。
没想到,揪出遵化城中建奴奸细的事情,竟然会牵连到自己。
不过,云逍却一点也不后悔。
接下来,范家肯定会疯狂报复。
只是,范家把云逍,当成是随手就可以捻死的蝼蚁,却未免太可笑了。
“把穿越者当蝼蚁?反派这是飘上天了啊!”
“试试?那便叫你们逝世!”
“我会将晋商八大家,全都连根拔起!”
……!
范公子一行三人,离开道观,来到了赵家峪村口。
“就是他们!”
一声怒吼从村中传了出来。
紧接着,就见从村子里,涌出一大群男女老少。
足有七八十口人,手中全都拎着棍棒、锄头、粪叉之类的东西。
领头的,正是抄近路回村的赵甲首。
“你们要干什么?我乃朝廷命官,这两位是范家的人,你们想造反不成?”
道录司的牛大人,被吓得面如土色,色厉内荏地喝道。
赵甲首上前,满脸堆笑,朝范公子拱手:“范公子,您是贵人,范家有金山银山,也不差一个酿酒的方子,何必跟云仙长过不去呢?”
范公子不屑地一笑,昂首看天。
“一群草民,也配跟公子说话?”
“让开,不然就让顺天府衙门,把你们全都抓起来!”
青衣老奴指着众人大喝,神态极为嚣张。
“跟云仙长过不去,就是断咱们赵家峪的生路。”
“不管是谁,敢动云仙长一根汗毛,就算是豁出全村人的贱命,也要跟他拼了!”
赵甲首收敛起脸上讨好的笑容,满脸凶狠,像是一头被逼急了的野兽。
“打死他们!”
村民们发出一声声怒吼。
泥块、牛粪,顿时如同雨点一般,飞向三人。
“这不,小仙长的侄儿,要从南方回来了,我家正好今天杀猪,给他送一对猪腿去……”
老者没有察觉到崇祯的异色,自顾自地说道。
随即,他猛地意识到了什么,上下打量了崇祯一番,顿时惊喜起来。
“哎!你不就是小仙长家的侄子云昊吗?”
“没错,你就是小昊子!小时候,你还调戏过我家孙女儿!”
“你看我这瞎眼的,好几年没见,都没认出来!”
崇祯一脸黑线。
小耗子?
调戏他的孙女儿?
朕是堂堂大明天子,能干这事儿?
方正化吓了一跳,忙道:“老丈,不要乱说话……”
不等他把话说完,老者继续眉开眼笑的说道:“我赶紧去给云仙长报喜去,他怕是等急了!”
说完,他就急哄哄的,朝山腰处的道观走去。
这老家伙,不仅眼睛瞎,还是个急性子。
“走,瞧瞧去!”
老者的一番话,让崇祯满心好奇。
别的不说,光是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今天就一定要弄清楚。
崇祯朝着老者的方向,大步而去。
方正化不敢大意,连忙全神戒备的跟在后面。
……!
云逍听赵老汉说,侄儿回来了,匆匆走了出来。
他一出道观,就看到朝这边走来的崇祯和方正化。
云逍上下打量了崇祯一番。
他并没有见过云昊,只有前身留下的模糊记忆。
崇祯看上去风尘仆仆,像是赶了很远的路。
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好对的上。
并且,长得也不赖,跟记忆吻合。
何况,还有以前,认识云昊的赵老汉指认。
这人,确定是侄儿云昊无疑了!
“咳咳……”
云逍轻咳一声,顿时拿出长辈的威严,板着脸说道:“混账东西,还知道回来啊!”
崇祯知道他认错人了,解释道:“道长……”
云逍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道长?我是你亲叔!”
“外面冷,赶紧进来说话!”
不等崇祯解释,云逍转身走进道观。
方正化连忙低声提醒道:“万岁爷,当心!”
崇祯不在意的一笑,“无妨,权当是体察民情吧。”
云逍带着二人,来到道观的配殿中。
赵老汉打来一盆热水。
崇祯今天,去德陵看望兄长,被寒风吹了半天,灰头灰脸的。
于是,他也就不再讲究什么了,就着热水,洗了把脸。
方正化在一旁,小心伺候着。
云逍看得眉头大皱。
不知道这小子挣了多少钱。
谱倒是不小,洗个脸都还要人伺候。
并且那个仆役,一看就是个高手。
等崇祯洗完脸。
云逍将火炉上的铁锅拿开。
“先烤暖和了,然后再开饭!”
崇祯坐到火炉旁,不由一怔。
这火炉,是云逍花钱请铁匠,特制的煤炉。
这在后世很常见,是用来取暖、烧水做饭用的。
炉中烧的,也不是现在常用的碳和煤块,而是煤球。
更没有寻常煤炭燃烧后,散发出的刺鼻气味。
这样的煤炉,崇祯自然是没有见过的,他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物?”
云逍奚落道:“你还真是有钱的老爷,连煤炉都不认识?”
“你这煤炉,倒是精巧,既能取暖,又能做饭。”
“这煤炉中烧的煤块,为何是这种样子,又为何闻不到煤烟气味?”
崇祯讪讪一笑。
堂堂大明天子,居然被人当面嘲笑。
这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那是蜂窝煤。”
“不仅炉火旺盛,耐烧力强,还能燃烧通透,煤烟少,不会煤气中毒,干净卫生。”
热心的赵老汉,在一旁,耐心地解释。
崇祯吃了一惊。
然后,就如同发现了奇珍异宝一样,仔细打量着煤炉。
这小小的煤炉、蜂窝煤,却是关系到社稷民生的宝贝啊。
如果,京城的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个煤炉,那这个冬天,就没那么难熬了。
方正化不由问道:“我祖祖辈辈都是京城人,以前怎么没见过这煤炉和蜂窝煤?”
赵老汉得意地说道:“这东西,是云仙长独创的,除了咱们赵家峪,其他地方可见不到。”
崇祯再次吃了一惊,开始重新打量云逍。
这小道士,着实不简单啊!
然后,崇祯将煤炉和蜂窝煤的事情,记在了心上。
等回去后,他就让工部,立即在京城,乃至整个北方,进行推广。
崇祯烤了一会儿火,总算是缓了过来。
“吃饭吧!”
云逍搬来一张桌子。
然后,从锅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饭食。
蒸土豆、红薯,外加玉米糊糊。
这样的饭食,在后世,通常是用来喂猪的。
至于现在,却连皇帝都不曾吃过。
方正化想要试毒,被崇祯喝退:“不必了!”
云逍一阵无语。
这个侄儿,谱比那些权贵,都还要大!
崇祯喝了一口玉米糊糊,眼睛顿时一亮。
随即几口,就把碗里的喝光了。
接着,他又吃了一个土豆,和一个红薯,感到有些饱了。
“这些是什么作物,竟是如此美味?”
崇祯吃腻了宫中的饭菜,第一次吃这些粗粮杂食,只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爽。
赵老汉笑道:“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仙粮,土豆、红薯、玉米。”
崇祯一脸迷惑地看向方正化。
方正化也是一脸懵。
这三样东西,他们竟然一样,都没有听说过。
云逍摇头一笑。
这些东西,可不是他用仙法变来的,更不是什么仙粮。
早在嘉靖、万历年间,这三样作物,就已经先后传入大明。
只不过现在没有推广,仅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种植而已。
云逍这里的土豆、红薯、玉米,是他三年前治好了一个南方香客的病,事后专门让香客从南方,带过来一些当种子。
他先是在道观外,种了几亩地,然后让赵家峪的百姓耕种。
崇祯问道:“请问这三样作物,你从何而来?”
云逍见他一口一个“你”,始终不肯叫自己一声“叔父”,心中不禁有些恼火,于是也懒得答话了。
“这三样作物,自然是来自仙界,是小仙长用仙法,取来的。”
赵老汉满脸敬畏之色。
崇祯和方正化,顿时骇然。
仙粮、仙法,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
这小道士,简直是高深莫测!
“不知这三样作物,能否当做主粮?”
“产量果真如老丈之前所说的那么高?”
崇祯急声问道,声音都颤抖的厉害。
北方连年大旱,西北的旱灾更为严重。
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百姓争采山间蓬草为食。
甚至吃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为了粮食,崇祯已经急白了头发。
要知道,大明皇帝对爵位一直严加控制。
并且有非军功不封爵的惯例。
云逍不认为自己的功劳,能比得上王阳明。
何况他还是个道士,封爵就有些离谱了。
“当今圣上一心中心大明,然而大明如今每况日下,无人能够力挽狂澜。”
“因为叔父献计,有了遵化大捷,献煤炉以及三样高产作物,更是利国利民之大功。”
“圣上认定叔父乃是受上苍所遣,来到人世帮助大明渡过危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崇祯满脸热切。
说的全都是心里话。
他真以为云逍就是上天派来的救兵。
不然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根本没法按常理解释。
云逍一阵愕然。
然后陷入长久的沉默。
贫道也就在侄儿面前装个逼而已。
咋就成这样了?
“圣上认为叔父是得道高人,甚至是谪仙降世。”
“叔父真的是谪仙吗?”
崇祯紧盯着云逍,眼眸中流露出期盼、狂热之色。
“扯淡!”
“我算什么得道高人,还谪仙?谁信谁沙雕!”
云逍矢口否认。
这怎么敢承认?
要是崇祯皇帝脑袋一热,让他作法求雨。
或者是来个撒豆成兵,灭了建奴大军。
这不是要了老命?
崇祯心中一阵失望。
云逍接着轻描淡写地一笑。
“我只是一个凡人……只不过,比其他人多了几百年的智慧罢了。”
崇祯身体一震。
划重点,多出几百年的智慧!
还说你不是得道高人?
不是谪仙,胜似谪仙!
有了这样的‘叔父,’大明江山,稳了!
朕绝不会在十五年后自挂东南枝。
更不会成为大汉一族的千古罪人!
崇祯强压心头的激动,“叔父是大能,加上有大功于社稷,圣上如此封赏,绝不为过!”
我谢你了啊……云逍无奈地摇摇头。
“我都是准备离开大明的人了,要这些虚名有什么用?”
“你不仅是没给叔弄来好处,叔这下子,反倒是被你给害惨了啊!”
崇祯不解,“这是为何?”
云逍“呵”了一声,“要不是你多嘴,我这次又怎么会遭人陷害?”
然后将事情的缘由,一一道出。
“晋商范家,简直是胆大包天!”
崇祯震怒,同时心中自责不已。
如果不是从皇宫中走漏了消息。
叔父又怎么会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同时也是一阵后怕。
为了报复叔父,不惜杀人栽赃。
范家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王承恩在心里叹了一声。
晋商范家,这下子药丸了啊!
“这次的事情,还不算什么。”
云逍又是一阵苦笑。
“伴君如伴虎,当今皇帝又生性多疑,说不定哪天脑袋抽风,就会砍了叔的脑袋。”
叔父,你误会朕了……崇祯的嘴角抽了抽。
王承恩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仙长误会万岁爷了!”
“小人听说,为了封赏云仙长,陛下在朝堂上力排众议,甚至当堂将大儒刘宗周驳斥的体无完肤。”
“陛下英明睿智,从谏如流,赏罚分明,绝非仙长所说之人。”
“并且万岁爷十分器重仙长,对仙长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否则又哪来的遵化大捷?”
“又怎么会不顾群臣阻挠,极力推广煤炉和三种高产作物?”
王承恩很会说话,既吹捧了崇祯,又表明了崇祯的态度。
崇祯大喜,以激赏的眼神看了王承恩一眼。
王承恩心中一阵狂喜,这次算是马屁拍对地方了。
“崇祯皇帝怎么变了个人似的?”
“大明难道……还能再抢救一下?”
云逍在迷惑中沉思了片刻,然后更加迷惑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