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云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穿越古代,你说我是大明继承人?朱云朱元璋》,由网络作家“一颗蛋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当皇帝不如修仙!第一次,朱棣对当皇帝的执念产生了动摇。或许,大哥选择去修仙才是对的?当个人间帝皇,还不如去当个有种种神通的修仙者?不!就算修仙者能呼风唤雨,但又怎么比得上当九五之尊,号令天下来得尊贵?修仙能掌握亿万黎民的生死吗?修仙能让满朝公卿都在自己面前三跪九叩吗?朱棣的眼神很快又恢复了坚定。权力,才是他这辈子追大的追求!“这里的北元军虽多,但似乎没有十万这么多吧?”朱云看着脚下凄惨狼狈无比的北元军,皱眉问道。朱棣的注意力被拉了回来,连忙道:“两军交战不是一碰面就直接把所有兵力都完全投进去的,都是派先锋部队试探然后才逐渐增援,攻城战尤其如此,人太多反而不好施展。地面这些只是北元的先头部队,主力应该还在后方。”“哦。”朱云淡淡地道:...
《结局+番外穿越古代,你说我是大明继承人?朱云朱元璋》精彩片段
当皇帝不如修仙!
第一次,朱棣对当皇帝的执念产生了动摇。
或许,大哥选择去修仙才是对的?
当个人间帝皇,还不如去当个有种种神通的修仙者?
不!
就算修仙者能呼风唤雨,但又怎么比得上当九五之尊,号令天下来得尊贵?
修仙能掌握亿万黎民的生死吗?修仙能让满朝公卿都在自己面前三跪九叩吗?
朱棣的眼神很快又恢复了坚定。
权力,才是他这辈子追大的追求!
“这里的北元军虽多,但似乎没有十万这么多吧?”
朱云看着脚下凄惨狼狈无比的北元军,皱眉问道。
朱棣的注意力被拉了回来,连忙道:“两军交战不是一碰面就直接把所有兵力都完全投进去的,都是派先锋部队试探然后才逐渐增援,攻城战尤其如此,人太多反而不好施展。地面这些只是北元的先头部队,主力应该还在后方。”
“哦。”朱云淡淡地道:“那咱们就去把其余的部队都给灭了吧,省得下次又来侵犯大明边境。”
朱棣听得毛管倒竖。
咱们这就去把其余的部队给灭了?
两个人?
十万北元部队?
不过下一刻,他就反应过来了。
自己在怕个屁啊!
朱云不是抬手放了几道天雷,就把眼前的北元军给灭了吗?
后方的北元部队?
多放几道天雷的事!
“我看看……哦,就在那里。”
“走吧,这就去灭了北元军后方的主力。”
朱云眺望了一眼远方,看到了更远处的结营扎寨的后方北元军。
脚下的白云加速腾飞,眨眼间两人就来到了北元军主力的上方。
“天雷!”
依然是抬手喊了一声,密集的雷霆就对下方狂轰滥炸!
这种场面虽然朱棣已经看过了一次,但依然被震撼得脸色发白!
不到半天时间,陈兵长城边境的十万北元军,彻底溃不成军,死伤无数!!
朱棣眼睁睁看着脚下抱头鼠窜的北元士兵,感觉自己在做梦一样。
十万北元军啊!
足足十万之数的北元军啊!
就算是十万头猪,也得不知道捉上多少天,何况是十万能征惯战的控弦之士?
就算对方不是偷袭,而是光明正大地两军对垒,这十万北元军也足够大明头疼的。
结果这就给老祖宗抬手间给灭了……
朱棣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来,朱云却依然是往日那一副风轻云淡的淡泊神态,似乎不过是做了件吃饭喝水一般简单的小事而已。
“你知道北元王城的位置吗?”
朱云忽然开口问朱棣。
“知道的……”朱棣下意识地点头,咽了口唾沫道:“以前我曾跟父皇一起,带兵深入漠北追杀北元王族,差点就兵临北元王城之下,只是迫于粮草实在不够,只能遗憾退兵。这对父皇和我来说,都是生平大憾事,即使时隔多年,我也还记得王城在哪……”
说着说着,朱棣也反应过来,不由得心中一跳。
老祖宗该不会是想要……
他隐隐猜到朱云想要做什么,只是却不敢相信。
因为那实在太疯狂了,别说做了,光是说出来都会被人认为是疯子!
仿佛为了证实朱棣的猜想一样,朱云点了点头,道:“那就带路吧,咱们顺便去把北元的朝廷也给一锅踹了。”
朱棣差点没脚下一软,从云端上摔下来!
老祖宗,你来真的啊?
“在那边,西北方,穿过八百里大漠之后便是了……”朱棣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指了指西北方向。
随后朱棣就把自己所知的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姚广孝。
“太子居然走去修仙……”
听完之后,姚广孝沉默不语。
他虽然是佛家弟子,但对修仙之事却不以为然,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仙人。
他修行了这么多年,也就只是练得了一点相人望气的本领而已。
能够相人望气,做到崔吉避凶,已经很不容易了。
修仙,逆天而行求长生?
那简直就是蜉蝣撼大树,不自量力!
他对自己的天赋极为自信,自认在修行上自己就是当世第一人。他自己都只是掌握了一点相人算卦的本领,何况别人?
他早就已经从朱棣口中听闻过朱云的事迹了,只是那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吹一口仙气就治好了马皇后的陈年老疾?抬手间就在皇宫里建成了一座道观?
姚广孝甚至怀疑这朱云会不会是什么江湖骗子,在使什么障眼法才蒙骗过朱棣等人。
他不是怀疑朱棣和朱元璋父子的智慧,只是朱棣说的话太过不可思议了,根本难以置信。
“大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朱棣激动的声音,把姚广孝的思绪给拉了回来:“机不可失,其他藩王难保不会也有想法,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姚广孝沉吟了一下,道:“目前情况还未明朗,太子还没正式宣布要把太子之位给让出来。我们不如先去找太子,探探他的口风……”
“对!”朱棣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些年来他深知朱元璋对朱标的器重和宠爱信任,虽然说是朱标修仙之后就没空当太子了,但谁知道朱标是不是三分钟热度?万一朱标只是一时兴起闹着玩,回头又要当太子……
朱棣非常肯定,只要朱标开口说一声,朱元璋一定会又把太子之位还给朱标!
朱元璋就是这么宠朱标!哪怕是太子这种关系到国之根本的东西,都能为了朱标随便变更!
那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做了什么都白费了吗?而且说不好还会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引来猜忌。
“大师,走,我们这就到宫里的道观去,见见大哥,探探他的口风。”
说罢,朱棣拉着姚广孝大步走出书房。
两人很快就进入到了皇宫,远远见到了那座气象巍峨的道观。
“居然在皇宫里建了座道观,看来皇上确实很敬重那位朱云……”
走在铺有白玉汉石板的路上,姚广孝望着远处的道观,心里暗暗想道。
忽然。
原本万里无云的朗朗青天,有大片大片的乌云凝聚到了道观的上空。
浓密的乌云之间,电闪雷鸣!
轰!
轰轰轰!
雷声隆隆。
姚广孝和朱棣,都同时脸上变色。
除了天上的异象之外,姚广孝还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药香。
“这是怎么回事?好香啊……”
朱棣停下了脚步,抽着鼻子用力嗅了嗅。
就这么嗅两下,他就感觉自己变得神清气爽,似乎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姚广孝脸上更是布满了震惊的神情。
“天降异雷,药香遍地……这这……”
“这是什么?”朱棣疑惑地问道。
姚广孝深深吸了口气,凝重道:“这是上古典籍里,所记载的仙丹出世的现象。”
他喃喃地说道:“难道,世上真的有仙人?等会儿见到那位老祖宗,可一定要好好看看……”
在见到眼前的异象之后,他心里已经开始动摇了。
难道那个朱云,真是修仙者?
随后这座山峰在空中不断旋转缩小...而随着山峰不断缩小,一块块如黄豆般、金灿灿冒着星光的星辰金也不断从中飘浮出来。
没错,这正是朱云在用这块山峰提炼星辰金。单手便让一座数万丈山峰拔地而起,并且从里面提炼材料。若是有凡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讶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提炼过程大概持续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
“原来这处随身洞天不是普通的洞天,而是一处福源洞天...”
朱云看着漂浮在手心里,浓缩成一个鸵鸟蛋大小的星辰金,喃喃自语道。
之前他还以为这突然出现的洞天福地没什么特别的。但现在看来,倒是他太唐突了。这突然出现的洞天福地不仅灵气浓郁,有大量灵植,连炼宝材料都一一俱全。
有这样一处福地在,他渡过第九重天劫的可能性又高了很多。
“也算是老天眷顾了,等我了解尘缘之后,便回来加紧修炼和炼宝吧!”
朱云从来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在决定了先下山了却尘缘之后,他便不再停留,直接走出洞天,朝山下走去。
与此同时,应天。
自从昨晚的家宴之后,朱元璋便将寻找朱家先祖的事情挂在心头。
为此,他特意命令一群史官翻遍史书,探寻他的故乡——凤阳县东乡,几百年来是否有过朱姓的豪门望族。
天子一声令下,底下官员哪个敢不尽心尽力?
在史官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还真让他们从故纸堆中找到了一线线索。
据记载,三四百年前凤阳确实有朱姓大户,至于是不是东乡的,还需深入查阅县志,走访乡里才能确认。
得知此消息,朱元璋喜出望外,立刻吩咐官员着手办理。
尽管朱元璋对寻根问祖之事颇为上心,但太子朱标等一众皇子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此刻,乾清宫内,太子朱标正跟朱元璋提起此事。
“父皇,儿臣认为如今天下已定,父皇凭借过人才能,一步步登上皇位,何必对寻根之事如此费心?”朱标弯腰行礼,恭声说道。
闻言,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忍不住抬起头来盯着朱标:“标儿,你这是觉得朕派人去查自家先祖,是为了像其他开国皇帝那样,给朱家找个名门望族的背景,证明我们朱家不是泥腿子出身?”
朱元璋的威严不言而喻,即使是备受宠爱的太子朱标,此刻也感受到了压力。“那父皇为何要如此劳神费力……”朱标皱眉问道。
“为何?标儿,你果然还是太年轻!”
朱元璋冷哼一声,走到窗边,眺望晚霞,语气冷硬,“朕知道,自从驱逐北元,登基称帝后,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一直觉得朕不配坐这个位置!”
“他们认为朕是泥腿子出身,是被他们这些读书人踩在脚下的贱民!
朕要是安于皇位,他们以后怎么继续欺压百姓,维持他们那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尤其是认祖这件事上,咱不仅要让当世人知道,咱在成为皇帝之前,就是一个卑贱,被他们这些读书人视如草芥的泥腿子!”
“不仅如此朕以后还要让史官把这些事情清清楚楚记到史料中!”
“咱要让我们朱家的事迹成为一柄利剑,时时刻刻悬挂在这些读书人身上,让他们不敢毫无底线的去欺压普通老百姓!”
他忽然觉得相比修仙问道,享尽富贵的人间王爷简直就是不值得一提!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此刻同样目光惊奇的看这一幕。“弹指间便能建好一座道观,标儿,还是修仙问道好啊!”朱元璋语气有些感慨道。
身为大明帝王,修建这样一座道观,他就算调足了人力,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而且这还是最快速度。
但眼下,自己这神通广大的老祖弹指一挥间便解决了。
这中间的差距,仿佛就是一座巨大的鸿沟。
“是啊,父皇!”朱标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从洞天福地到母后的返老还童再到一念之间筑起一座道观,自家老祖种种人力所不及的神通简直让他叹为观止。
这般情况下,他自然是有些羡慕的。
如果说在场唯一还有人保持淡定的话,那就是朱棣了。
亲眼见到朱云弹指一挥间就建好一座道观的场面的确很让他感到震惊,心里也很羡慕拥有这种神通。
但羡慕归羡慕,在他心里依然觉得征战天下,封狼居胥远比修仙问道要快活的很多。
“仙人?不,封狼居胥才是我的志向!”朱棣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就在朱元璋父子各怀心思之际,一座简朴而大气的道观已经在前方的空地上拔地而起。
道观建成,朱云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对朱元璋几父子吩咐道:“你们各自回去休息吧。从今夜起,我将在道观中坐镇,用法力梳理地下龙气,以保大明国运昌盛!”
朱元璋本想为朱云修建一座更加宏伟的道观,但见朱云决心已定,他也不再坚持,只是恭敬地回答:“一切听从老祖安排!”
朱云点头,随即转身走向那座以法力幻化而成的道观。
看着朱云仙风道骨的背影,朱元璋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原本以为朱云即将离去,无法挽留,没想到竟有这般转机,朱云愿意在此地多留几日,这让他如何能不欣喜?
他对朱标说道:“标儿,从明天开始,这周围要多派人手,老祖有任何需求,无论大小,都必须立刻满足!”
“是,父皇!”朱标兴奋地点头,他和其他兄弟一样,都希望朱云能多留些时日。
朱元璋又转头对秦王、晋王、燕王三兄弟严肃地叮嘱:“你们三个,记住,老祖是修道之人,喜欢清净。今日之事,切不可对外人提起,若是泄露出去,扰了老祖的清修,我决不轻饶!”
“儿臣明白!”三兄弟齐声应道,尤其是秦王和晋王,他们的回答尤为坚决。
他们心中清楚,朱云的神通广大,是绝对不能外传的秘密,他们又怎会不知轻重,将此事泄露出去呢?
“时候不早了,你们早些歇息去吧。”朱元璋威严中带着几分慈爱的声音响起,挥手示意几个儿子退下。
“是,父皇!”朱标等人恭敬回应,随即转身离去。
……
朱云这段时间可没闲着,他已经答应了要助大明梳理地脉龙气。
每日除了静坐修炼,便是以法力深入地下,细心梳理那一条条隐形的龙脉。
在这过程中,朱云意外发现,自从与朱标等人认亲后,他身上的因果纠缠竟莫名减少了许多。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修行之人,最忌背负因果。
尤其在渡劫之时,若身上因果缠身,那天雷的威力定会成倍增长。
原因就在于心性上。
“是……再次多谢前辈指点。”姚广孝苦笑,到今天他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
“大师,刚刚是怎么回事?”朱棣讶异道,完全摸不着情况。
姚广孝哪里敢泄露天机,只是推托说自己最近修炼出了岔子,忽然病发,多亏了朱云出手搭救,把朱棣给糊弄过去了。
“四弟,你来的正好!”
朱标拉住了朱棣的手,满脸雀跃。
“我跟老祖宗学习了炼丹之法,刚刚老祖宗炼成的仙丹就是我打下手,辅助他炼成的!”
“还有,我自己也炼了一些丹,你过来看看……”
朱标拉住朱棣,来到了一张桌子前,上面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
“你看,这是洗髓丹,吃了可以伐毛洗髓,强身健骨,消除百病!”
“这是长寿丹,吃上一枚可以增加十年阳寿!不过这丹炼制不易,可不能给你,我得留给咱爹。”
“还有这个,这是九阳丹,效果嘛……嘿嘿,就是能强壮元阳的,吃了之后金枪不倒!这个给你,回去给我再添两个侄子。”
朱标兴奋得意地介绍完了自己炼的丹药,然后把装有九阳丹的小瓷瓶塞到了朱棣的手里。
朱棣目瞪口呆,嘴巴都要合不拢了!
卧槽!
朱棣现在心里只有这两个字。
能消除百病的洗髓丹?
吃上一粒就能增寿十年的长寿丹?
这这这……
这效果逆天了啊!
朱棣馋得不行,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他从小就跟着朱元璋行军打仗,转战四方,身上都不知道有多少旧伤。
特别是那一双老寒腿,一到冬天就酸疼难耐,要是有颗洗髓丹,那就能免去他的伤痛了。
还有那长寿丹,吃上一一颗就能增寿十年,足足十年啊!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寿命不高,能活到五六十岁都已经算是高寿了。
这十年寿命更是倍加显得宝贵。
可惜这些丹药都是要给爹的,大哥不肯给他。
不过……
朱棣低头看向手里攥着的九阳丹,连忙塞进了怀里。
没增寿十年,能金枪不倒也不错。这两年年纪大了,朱棣也觉得自己是有点力不从心了。
咳咳……
自己在想啥呢,今天来这是为了金枪不倒的吗?
朱棣赶紧清醒一下神智,然后试探道:“大哥,你真的要跟老祖宗修仙去,不当太子,不要大明江山了?”
“对!”朱标点了点头,感叹地说道:“这些天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我就算是登上大宝,无论当皇帝当得再怎么好,顶天也就跟汉武帝唐太宗差不多。”
“即使是这些千古一帝,他们的江山千秋万代了吗?”
说着,朱标望向了朱棣,仿佛小时候他这个长兄在考朱棣经书知识一般。
“没有。”朱棣摇了摇头,有些感慨地道:“在他们百年之后,依然还是听天由命,朝野该败坏的还是败坏,江山该丢的还是丢了。”
“不错,即使我继了位,当了皇帝,最多大明也就多一个好皇帝而已,以后呢?还不是逃不了过去那些朝代的命运。”
朱标继续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非成败转头空。”
说到这里,朱标神情有些落寞,随后他马上又振奋起来:“但是!眼下却有个可以改变这一切,可以让大明跳出历史轮回的机会!”
“如果我跟着老祖宗修仙,推广灵植和炼丹,将会能够造福华夏大地万年!大明也有可能延续千秋万代!”
朱棣看向朱标的眼神,变得佩服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