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彭远征曹颖的女频言情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彭远征曹颖 番外》,由网络作家“格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气氛再次陷入沉寂。大家族规矩森严,有冯老在的场合,只要冯老不说话,就没有人敢开口乱说,哪怕是冯老太太。但冯家嫡孙冯远华突然笑着主动过去,给冯老的青花瓷茶杯里添了添水,然后装作无意地向彭远征笑笑,“彭先生,喝水还是喝咖啡?”彭远征欠了欠身,轻道,“谢谢,不用了。”“呵呵,彭先生,你以前认识倩茹姐吗?”冯远华突然道。不能不说,冯远华非常聪明,今天本没他一个晚辈说话的份,但他却以这种方式巧妙地让自己登场表演了。彭远征扭头扫了冯倩茹一眼,摇头道,“不认识。”“不认识?不会吧?你们不是校友吗?”冯远华问话的语速很快,紧接着又道,“彭先生应该知道我爷爷是谁吧,也应该知道我爷爷今天找你来是为了什么吧?”冯远华的话很平淡但却暗藏机锋。彭远征是何许人...
《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彭远征曹颖 番外》精彩片段
气氛再次陷入沉寂。
大家族规矩森严,有冯老在的场合,只要冯老不说话,就没有人敢开口乱说,哪怕是冯老太太。
但冯家嫡孙冯远华突然笑着主动过去,给冯老的青花瓷茶杯里添了添水,然后装作无意地向彭远征笑笑,“彭先生,喝水还是喝咖啡?”
彭远征欠了欠身,轻道,“谢谢,不用了。”
“呵呵,彭先生,你以前认识倩茹姐吗?”冯远华突然道。
不能不说,冯远华非常聪明,今天本没他一个晚辈说话的份,但他却以这种方式巧妙地让自己登场表演了。
彭远征扭头扫了冯倩茹一眼,摇头道,“不认识。”
“不认识?不会吧?你们不是校友吗?”
冯远华问话的语速很快,紧接着又道,“彭先生应该知道我爷爷是谁吧,也应该知道我爷爷今天找你来是为了什么吧?”
冯远华的话很平淡但却暗藏机锋。
彭远征是何许人,冯远华心机再深在他面前也不算什么。听了冯远华的话,他心里冷笑,脸上不动声色。
“知道,是冯老,我在电视上见过。”彭远征笑容里微有些感慨,却把头转向了冯老,“您老找我,应该是跟玉佩有关吧。”
“没错,你很聪明。”冯老捏起那张认亲文书和玉佩温和一笑,“这枚玉佩是我当初留下的,这张文书也是我亲笔写的。”
说完,冯老目光炯炯地望着彭远征。
冯老说了刚才那番话,这就是相当于承认彭远征的父亲就是他失散的儿子,而他就是彭远征的爷爷,准备认亲了。
冯老的话让冯伯林夫妻皱了皱眉,而冯远华更是眉梢轻挑,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按照常理,这个时候,彭远征应该顺势上前,当场认亲。
然而彭远征却没有动弹。
他的神色复杂,坐在那里默然不语。
冯倩茹大为着急,不住地向彭远征使着眼色。
彭远征视若不见。
这个时候,彭远征感觉冯老似乎对他产生了些许的怀疑。否则,他不会只“暗示”而不直言相认。
尽管彭远征有备而来,拥有两世见识,还有信息前瞻优势,但他也深知,在这位掌握共和国大权的老人面前,自己透明得跟一张白纸一般。
凭直觉,彭远征猜测冯老已经在怀疑他的动机——所谓进京卖玉佩,不过是主动投亲的幌子罢了。
不过,对冯老的怀疑彭远征并不真正放在心上。
因为证物都是真的,他父亲的身世也是真的,没有任何造假的成分——他就是冯老的亲孙子,确凿无疑。
这就足够了。
主动投亲又能如何?
冯老既然已经当面承认玉佩和认亲文书都是他亲手所留所写,这就是一种接受的态度。
真正让彭远征沉默的是其余冯家人的态度。
他早就发现,冯家人中,除了长子冯伯涛夫妻和女儿冯倩茹之外,都不怎么“友好”。
冯伯林两口子的神态既有排斥也有轻蔑甚至还有隐隐的敌视,他们的儿子冯远华更是明里暗里夹枪带棒;而冯伯霞夫妻则是一片漠然,高高在上的漠然。
彭远征心里不由感叹,所谓的骨肉血脉天性,说起来好听、听起来很美而已。
对于他的父亲——冯老自幼失散的儿子,冯家人其实没有多少感情的成分。
若不是冯老夫妻的执着,他恐怕连冯家的门都进不了。
但进了也只是进了。要想真正融入这个红色高门,看来不是那么容易。
彭远征心念电闪。
冯老虽然暗示可以认他,但却没有公开表明态度,既然如此,他便不可能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亲不能这样认!
因为这样认不仅会让冯家人看轻了他,还会遭遇排斥。
一念及此,彭远征突然起身,走过去向冯老夫妻鞠了一躬,然后义无反顾地转身而去。
冯伯涛夫妻讶然。
冯倩茹惊呼一声,追了上去。
冯老太太着急地起身张嘴欲呼,却又无力地坐了下去。
冯老却端坐在那里,面色肃然,一言不发。
彭远征匆匆下楼而去。
走出了数十米远,身后,传来冯倩茹微带喘息的呼唤声:“彭远征!你站住!”
彭远征停下脚步,缓缓回头来望着冯倩茹,神色平静。
冯倩茹目光微微有些闪躲,幽幽一叹,“到了这个份上,我想你也该明白了。
你爸爸就是爷爷失散的儿子,你就是我的堂兄——这里是你的家,爷爷奶奶就在家里,你难道不认吗?”
“呵呵,或许真是这样吧。但对我来说,这太突然,有些接受不了。”
彭远征笑笑,“况且,这也不是我认不认的事情——既然这玉佩是你们家的东西,就留给你们了。”
“说得真好。”冯倩茹身后,追出来的冯远华轻蔑地笑着,此刻没有长辈在场,尤其不当着爷爷的面,他就无需再掩饰什么了。
“其实如果彭先生真的一身傲骨,这一趟京城就不该来。
当然,认亲是你的自由,只不过我们冯家的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鱼跃龙门这种事儿难度挺大的。”
冯远华不咸不淡地说着。
冯远华其实心里很明白,证物确凿,眼前这彭远征肯定是冯老失散的孙子。这一点已经无可更改。
只要冯老安排,取彭远征的血样到美国去做个血缘(DNA)鉴定,结果出来后冯老肯定要让他认祖归宗。
他无法阻挡。
他不过是想尽量用言语挤兑彭远征,试图让彭远征失态,在老爷子心里留下不良印象。
这样一来,就算彭远征进了冯家,也不会影响到他嫡系第三代接班人的地位。
彭远征静静地凝视着冯远华,目光平静。
片刻后,当他眼角的余光感觉到冯老夫妻慢慢向这厢走来,才淡道,“我没有什么傲骨,但也不是一身贱骨头。
有些东西,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但请你记住,我无意攀龙附凤登高枝儿,况且,冯家的门槛是太高了,我高攀不起。”
冯远华面色一僵,刚要反驳几声,却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哼。
他吓了一跳,听出了是自己爷爷的动静,立即回头来换上了一副毕恭毕敬的神情,笑道,“爷爷,您怎么出来了?您要回大红门里吗?”
冯老扫了冯远华一眼。
冯远华默然退了两步。
彭远征回到新安,一直留在家里,几乎闭门不出。
母亲孟霖还以为他这一趟去京城没达到目的,工作问题没解决,所以心情不好。
实际上,彭远征是在等待着京城冯家的消息。
对于接下来,他有两种预判。
其一,冯家会立即接纳他们母子,把他们接进京城去安置,让彭远征认祖归宗,从此鱼跃龙门。
其二,冯老爷子暂时不想公开彭远征的身份,会让他继续留在新安,一切一如既往。但亲认了,命运悄然逆转,改变循序渐进,不会立竿见影。
彭远征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很大。
这种结果也是彭远征希望看到的。
他们母子出身底层,很难骤然融入到上层社会中。
他更担心,母亲会在冯家受委屈。
与其这样,还不如留在新安打拼,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天空来,让自己和母亲过上好日子。
同时也让冯老看看,这个半路上找回来的孙子,绝不是那种想要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彭远征主动认亲,不过是想要谋求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契机。
他要的是机会,一个命运的跳板,而不是现成的大餐。
基于此,他甚至都没有将这一趟进京认亲的实情告诉母亲。
终于在彭远征回家的第十一天上午,母亲孟霖上班去了,彭远征接到了冯伯涛的电话。
“远征,你马上去火车站,有车接你进京,你爷爷要见你。”
冯伯涛的话温和中带着亲切,他并没有说血缘鉴定的结果,但这种口吻其实已经说明一切了。
……
一辆军用越野车将彭远征接走,飞奔京城。
黄昏时分,就抵达京城。
开车的司机显然是一个军人,沉默寡言,一路上并没有跟彭远征说什么话。
到了京城,越野车一路疾行,又接上了冯倩茹,穿过宽阔而车水马龙的十里长街,沿着长街的路北,有堵数百米长、六米多高的红墙,在一排绿树和红灯笼的映衬下,红墙愈发显得有历史的厚重感。
红墙之内,就是共和国心脏中枢。
彭远征的心脏瞬间变得跳动加快,脸色涨红起来。
他再怎么心性沉稳,又是两世为人,但即将进入维持一个泱泱大国蓬勃运行的最高中心,心情都是无比的激动。
冯倩茹明显感觉坐在她身边的彭远征的呼吸有些急促。
她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不要说彭远征来自基层,纵然是她长在高门之中,当年第一次进大红门内给爷爷贺寿,也是紧张和兴奋地不得了。
警卫慎重地检查过司机的证件和冯倩茹带来的由冯老办公室开具的“介绍信”和“通行证”,这才摆手放行。
越野车一路前行,在湖边缓缓停下。
彭远征一怔,但还是跟着冯倩茹下了车。
冯倩茹笑着指着前方古色古香的住宅区,轻轻道,“前面不能进车了,咱们必须要步行进去。因为这辆车不是大红门里的车辆,只能送我们到这里了。”
彭远征点点头。
冯倩茹又回头指着波光粼粼的湖畔的另一端,“那边就是最高机关办公区,爷爷也在那里办公。”
彭远征还是点头。
冯倩茹领着他匆匆前行,又经过两重警卫,才进了属于冯老的一座别致宫苑改造而成的院落。
里面花坛里繁花似锦,院落正中还有一棵繁盛苍迈的桂花树,而两侧则环绕着绿油油的葡萄架子。
幽静而又具有田园气息,彭远征很难想象,在这威严无与伦比的大红门内,竟然有这样一座小院,宛若世外桃源。
冯老太太慈祥的笑着,迎候在了门口。
冯倩茹笑着扑了过去,“奶奶!”
“哎……”冯老太太答应着,目光却凝视着彭远征,颤声道,“孩子,到家了,进屋来,你爷爷正在等着你。”
彭远征心头一热,大步走了过去。
“孩子,你受苦了……”冯老太太一把抓过彭远征的手来,老泪纵横。
她失散的儿子再无相见之期,好在还有个孙儿,算是上天的恩赐了。
“奶奶……”彭远征眼泪无声的落下。
既有血浓于水的情怀激荡,又有缅怀亡父的哀伤。
冯倩茹也在一旁陪着抹起了眼泪。
咳咳!
祖孙三人在院中抱头痛哭,身后传来冯老复杂的干咳声。
“都进来,在院子里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
……
房中的陈设古朴而又雅致,并没有彭远征想象中的富丽堂皇。只是简约也是一种高华,这房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件,都透着贵气和大气。
一进门是宽大的客厅,客厅里铺着红色的地毯,一圈靠墙的沙发。客厅左侧是冯老的书房,右侧则是餐厅。
餐厅的餐桌上,已经摆上了四菜一汤,还放了一瓶茅台酒。
冯老太太一直拉着彭远征的手,让他坐在她旁边,“孩子,这都是奶奶亲手下厨做的拿手菜,你尝尝看,喜欢不喜欢吃……”
“这是红烧鲈鱼,这是清蒸扇贝,这是芦笋炒肉……”
冯老太太絮絮叨叨菜,冯老有些不耐烦地皱眉道,“好了,淑珍,都一辈子了,你就会做这四个菜,还显摆个什么劲儿!”
冯老太太眼睛一瞪,“要不是我孙子来,我还就不做给你吃!”
冯倩茹莞尔一笑。
私下里,老夫妻俩也偶尔斗斗嘴,这家里家外,大概也只有冯老太太敢这么跟老爷子说话了。
冯老抓过酒瓶,望着彭远征笑了笑,“会喝酒吗?”
彭远征此刻的拘谨渐渐消散,他望着冯老笑着道,“爷爷,我很少喝酒。”
“爷爷其实也很少喝酒。但是今天,爷爷要喝一杯。来,你也倒上,咱们爷孙俩干一杯!淑珍,你和倩茹也倒上一杯!”
冯老挥了挥手,眼眸中闪烁着若有若无的神采。
彭远征赶紧起身为冯老和冯老太太斟满酒,然后又在冯倩茹和自己的杯子里倒上。
彭远征拉着母亲孟霖匆匆而去,看也不看一旁的张美琪三人。
宋炳南可不是普通的市领导,在常委里排名靠前,又管干部,地位显赫。
这臭小子怎么会认识宋部长?这怎么可能?看宋部长那副亲切的架势,似乎……张美琪皱了皱眉,慢慢停下了脚步。
张凯犹豫了一下,轻轻问道,“姑妈,刚才那人是谁啊?前呼后拥的派头不小。”
张美琪默然片刻,小声道,“别乱说话,那是组织部的宋部长。”
张凯吓了一大跳,脸色骤然一变。
他虽然不认识宋炳南,但也知道市委组织部有位威严的宋部长;可他作为官宦子弟,都跟宋部长这种级别的领导搭不上话,可彭远征却看上去跟宋部长有些瓜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姓张的”还真动不了“姓彭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可能吗?一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与高高在上的市委常委,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怎么能走到一起?
可偏偏彭远征跟宋部长握手寒暄的一幕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不相信又能如何。
“姑妈……”张凯还要再问一声,却见张美琪已经带着孟晓娟飞快地向车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里,张美琪跟孟强说了说今天晚上的意外所见,孟强也是诧然。孟强旋即打了几个电话,却得知彭远征已经被市委组织部作为后备干部选调上来,安排在了市委宣传部。
放下电话,孟强的脸色有些难看。他突然有一种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彭远征这小子不知道怎么撞了大运,偶然被宋部长看中,时来运转了。
孟强根本不相信彭远征有什么背景关系,干脆理解为彭远征这一次走了狗屎运,遇到了宋部长这个贵人提携。这倒也不是他政治上幼稚,实在是他太了解妹妹孟霖和她的婆家情况,在市里连个像样的亲戚都没有,上哪里找官家的关系?
“算了,算他走运,宋炳南也不知道犯了哪根筋,竟看上了他。”孟强挥了挥手,“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孟霖的儿子,我们不管他、任由他自生自灭吧。”
孟强拂袖进了卧房。张美琪却一直没有转过弯来,原先趴在烂泥堆里的穷小子突然发达了,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她接受不了。
孟强不想再为彭远征费脑筋,可不代表张美琪放下了这档子事。她也不是为了她的侄子张凯,而是一想起彭远征在她面前指手画脚冷嘲热讽的样子就咽不下这口气去。
“臭小子,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张美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暗暗咬牙切齿。站在卧房门口的孟晓娟望着自己的母亲,心里幽幽一叹。天性并不坏的她,其实也觉得自己母亲做得似乎有些太过分了。
……
……
彭远征和母亲孟霖打的回了机械厂生活区,在小区门口正好遇到了与她娘刘芳一起出门散步的曹颖。
曹颖见到孟霖和彭远征,不顾母亲的拉扯,笑着跟孟霖打招呼,“孟姨,彭远征,你们也散步啊。”
孟霖笑了笑,“呵呵,小颖,我和远征出去吃饭刚回来——你们这是要散步去啊。”
女儿和孟霖母子打招呼寒暄,刘芳的脸却扭向了一侧。
彭远征瞥了这令人憎恶的女人一眼,无奈地摇摇头。因为她是曹颖的妈妈,他心里对她的那些厌恶感就颇有些无力。
看在曹颖的面上,他还是主动跟刘芳问好,“刘阿姨好,吃过饭了吗?”
刘芳不屑一顾地微微点头,其实没有拿正眼瞧彭远征。
彭远征不为己甚,淡淡一笑,就拉着母亲往回走。
曹颖有些无奈和悲哀地扭头看着自己爱上的这个男人和他的母亲渐渐远去,又想起自己跟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不由眼圈一红,泪眼婆娑起来。
刘芳扯了扯曹颖的胳膊,这时却听身后传来机械厂一些职工与孟霖的寒暄声——
“老孟啊,恭喜你了,听说你们家远征这回进了市委机关,以后要当领导了。”
“老肖啊,有啥恭喜的,就是一个工作而已。他就是运气好,正好被市委组织部选调为后备干部,不过他才刚毕业,还早着呐。”
“啧啧,远征这孩子打小就是优等生,我早就说过了,他迟早要有大出息,看看,果然被我说中了吧?远征啊,你在宣传部什么科室来着?”
“肖叔叔,是宣传部新闻科。”
“好样的,好好干,将来出人头地,混个一官半职,也让你妈享享福!”
……
……
曹颖听了是狂喜,欢喜地眉飞色舞起来,几乎要跑过去拉住彭远征问个究竟。
刘芳显然吃了一惊,市委机关是很难进的,而后备干部则更是前途无量。这小子竟然成了组织部选调的后备干部,进了市委宣传部?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曹大鹏也是副厅级干部,彭远征纵然成了什么劳什子的后备干部,也不至于就让刘芳重视起来。只是因此刘芳心里对彭远征的各种讨厌,似乎减轻了一些,尽管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娘俩散完步回去,跟曹大鹏这么一说,曹大鹏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他家是个什么情况,我一清二楚,有屁背景。就算是运气好进了市委机关,又能怎样?但那里面水深着呢,他一个无依无靠无根无萍的穷小子扎进去,不淹死就是好事,熬上十年也提不了一个科级。”
曹颖本来以为彭远征的境况有了起色,不仅当上了后备干部还进了市委机关,这会让父母的态度转变一些。可见父母还是如此势利和顽固,她再也压制不住内心巨大的绝望和哀伤,泪如雨下,掩面冲进了自己的卧房,砰地一声将房门关紧,在里面放声恸哭起来。
任凭刘芳怎么劝解和敲门,她都不开门。
刘芳担心曹颖出事,假意说可以答应她跟彭远征继续来往,可曹颖的哭声犹自没有止歇。
其实刘芳根本就不了解曹颖和彭远征的状况,到现在为止,两人都没有真正捅破最后那一层窗户纸,明确关系。曹颖本想主动一些,可自己的父母如此“拖后腿”,她怎么还能开得了这个口?
刘芳更不知,让曹颖此刻伤心欲绝的不是她和彭远征没有开始就要走向尽头的感情,而是她自己的命运——怎么就摊上了这样市侩寡情的父母?
彭远征按照张老和郑老的意思,在疗养院里住了五天,当然他来之前,已经给新安的龚翰林打电话请过假了,说是有些急事要处理。
这五天的时间里,彭远征跟七八个老领导相处地极为融洽,尤其是张老和郑老,对他印象极佳。
在这些老领导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仅太极拳上有极深的造诣,个人素养和品性也很是出众。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就不是普通年轻人能及的。
而事实上,面对他们这种层面的中央领导干部,就算是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时时会有些恭谨不安。
五天的太极拳指导经历,对于彭远征来说,事出突然又纯属偶然。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这五天的生活,竟然对他日后的宦海道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周五下午,彭远征要离开了。
中午的时候,张老几个人专门让餐厅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算是给彭远征送行了。
临别之际,老领导们分别送了彭远征一些小礼物。说是小礼物,可以他们的身份,出手的东西自然也不同凡响了。
张老送的是一幅亲笔写的书法,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张老的书法雄浑有力,气象万千,这是他早上现写的,专门为彭远征写的。
郑老送了一瓶茅台酒,其他几个老领导有的送折扇,有的送钢笔,还有的送了一对流光溢彩的琉璃球。
当然,对于彭远征来说,最珍贵的礼物还是他与老领导们的一张形态亲密的合影。
以这些老领导的身份而言,如果不是对彭远征欣赏到了一定的程度,是绝不会轻易送亲笔书法和合影的。彭远征跟老领导们合影的时候,不知道让多少疗养院的工作人员艳羡嫉妒。他们在这里工作多年了,也从来没有机会跟老领导合影留念,就不用说获得老领导亲自送的礼物了。
彭远征乘车离去,名山疗养院的大门缓缓闭上,里面与外面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回到冯伯涛家,冯伯涛已经等候在书房里多时了。
冯伯涛仔仔细细地询问了彭远征在名山疗养院的情况,得知老领导们都送了他一些小礼物,尤其是曾经做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张老还送了亲笔书法,不禁吃了一惊。
他沉吟良久,点点头道,“嗯,远征,你做得很好。看来,老领导们对你都很满意。不过,老领导们虽然都送了你礼物,但你还是不要在外边张扬为好。去名山疗养院的事儿,我看就不要跟外人说了,说出去也没什么意义。”
冯伯涛这话显然是担心彭远征会拿着中央老领导们送的礼物和书法合影什么的,到处去显摆招摇。在冯伯涛看来,彭远征再沉稳,也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一个出身底层的年轻人能有机会跟这么多昔日显赫一时的中央老领导相处,还获得了礼物,一朝得意忘形也是有可能的。
一旦彭远征在外边显摆,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第一个不满的,肯定是他的爷爷冯老爷子。
彭远征微微一笑,“大伯,您放心吧,我知道分寸的。”
冯伯涛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嗯,这样很好。你先出去吧,我再看会文件,等你伯母做好饭,我们一起吃饭。”
冯伯涛想想也是。彭远征连自己的真实身份——冯老的嫡亲孙子,这种事儿都能沉得住气,不对外泄露一丝半点,张老他们送的这点礼物,在名山疗养院这段短暂的太极拳指导经历,对他来说大概也不算什么,没有什么好张扬的。
望着彭远征离开的挺拔背影,冯伯涛暗暗点了点头。
冯老最喜欢和最欣赏的就是彭远征的心性,沉稳有度不卑不亢知道进退,一点都不小家子气,而他也是如此。
……
……
明天就是周六了,宋予珍和冯伯涛两口子本来想让彭远征再住一天,周日早上再走,但当天下午,彭远征就接到了龚翰林的紧急传呼,汉显传呼机上龚翰林的留言是“马上回电”,他也不敢怠慢,立即用冯家的座机打了过去。
“龚科长,我是彭远征。”
“远征啊,你的事处理得咋样了?”电话那头,龚翰林的声音微微有些急促。
“呵呵,龚科长,我基本上处理完了,您有啥指示就直接说吧。”
“科里倒是没啥工作,但是就在刚才,朱部长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市委薛书记安排下来——下周一市里召开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大会,薛书记对市委办公厅秘书科拟定的讲话稿不太满意,点名让你来写,说是你熟悉情况,又刚做了关于第三产业的系列报道,轻车熟路的。”
“我也跟朱部长说了,你是新来的同志,也没有给领导写讲话稿的经验,但朱部长说了,材料都是一通百通的东西……总之,领导交代下来了,紧急任务,你得马上赶回来。”
彭远征轻轻点头,“好的,龚科长,我明天一早就往回赶。”
“时间比较急了,你回来之后马上去办公室,我下午在办公室等你,跟你谈谈稿子的问题。”
跟彭远征交代完,龚翰林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市高官点名写材料,这当然意味着市委主要领导的某种赏识,但这种紧急任务对彭远征这种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来说,也隐喻着相当大的风险。
要知道,领导讲话稿不是一般的材料,其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领导本人的喜好。若是行文风格领导喜欢,又说出了领导想说的话,那自然是好的;可反过来说,如果领导不喜欢这种风格,纵然你文辞华丽逻辑缜密,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一旦这个讲话稿写砸了,彭远征前面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要付之东流。市委薛书记会由此产生某种“不过如此”或者“言过其实”的印象,对他未来的仕途进步非常不利。
更重要的是,薛书记是否了办公厅的稿子,点名要他来写。这意味着,稿子写不好,薛书记不满意;可稿子写好了,显然又会得罪办公厅秘书科的某些人。
想到这里,彭远征的脸色就有些凝重。
周一早上,彭远征穿上母亲给他新买的浅色格子半截袖衬衫,穿上了深色裤子,脚蹬一双锃亮的皮鞋,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市委机关大院行去,正式开始了他市委机关干部的新生活。
宣传部新闻科到底是干什么的?关于这个问题,不仅母亲孟霖在周日这一天跟他探讨了很久,这两天只要他出门遇到熟人,都会有人问他同样的问题。
彭远征只能苦笑,以还不清楚为由搪塞。
其实他很清楚这个科室的职责,也明白他未来的工作方向。
新闻科,简而言之就是对外协调联系新闻单位,对内组织市委机关和全市党政机关的新闻宣传,联系市属各大媒体。一言以蔽之,就是写稿子的。彭远征心里很清楚,这个科室的人,每年都有一定的发稿任务,工作成绩基本上要看发稿的数量和质量。
彭远征选择这个科室,不仅因为他是学中文的,专业对口;还因为他知道这个部门有一天先天的优势:会经常参与市里一些重大活动并负责媒体报道的审查,不仅经常接触市一级领导,还上上下下接触人很多。
在宣传部的几个科室里,新闻科的科长是最容易被提拔和重用的。
彭远征自觉笔杆子比较过硬,况且他是重生者,前世又曾是机关的文案小吏,干起这个工作来轻车熟路立即能上手。
他自信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宣传部里闯出一片天地来。
组织部在一楼,宣传部在二楼。而新闻科就在宣传部这一层楼的最东侧,一间狭长的办公室内。
彭远征去的时候,已经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科员在打扫卫生。男的身材中等,相貌也极普通,女的则浓妆艳抹打扮入时,大老远彭远征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香水味。
彭远征笑着敲了敲门,其实门敞开着。
男的抬头来望着彭远征,怔了一下,突然笑道,“你是不是新来的小彭?彭远征?”
女的也抬头来打量着彭远征。
“你好,我是彭远征,组织部干部科让我来咱们科室报道。”彭远征主动了进去,跟男的握手。
这人性格倒是挺好,他热情地握着彭远征的手哈哈笑着,“你好啊兄弟,我代表咱们新闻科和我自己,热烈欢迎新同志!”
“我叫马自——”
彭远征听了明显愣了一下,“马子?”
他的脸色顿时有些精彩的微妙变化。
“是马自……”马自干咳了两声,郑重其事地强调道,“兄弟你记住啊,我叫马自,不是马子!”
旁边的女科员王娜忍不住噗嗤一笑,“我说马自,你不重复还好,你这一重复,我越听越像是马子。”
马自羞恼地瞪了王娜一眼,恨恨道,“马自,是马自,听明白没有?王娜同志!”
“我明白了,马子同志!我知道你是马自不是谁的马子哟!”
王娜回头去继续笑得前仰后合,这方面的玩笑显然是开了不止一回了。而马自又是一个喜欢搞怪的人,性格外向,也不会真正生气。
见王娜笑,马自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笑,瞬间就化解了这新同志初来乍到的陌生和尴尬。等新闻科科长龚翰林和副科长孙萍来的时候,彭远征已经和马自、王娜打成一片,将办公室的卫生收拾干净,又主动去锅炉房打了两暖瓶水,还未龚翰林泡上了一杯茶。
马自刚要敲打敲打这新来的同志,却发现他想到的彭远征早就想到了,一切都坐在了他的前头。马自暗道,这小子上道啊,聪明!很聪明!
王娜则暗暗思量,她听说彭远征是突然被组织部作为后备干部选调上来的,便猜测他不知道是组织部哪位领导的关系户。
龚翰林与孙萍一前一后地进门,彭远征站在为他准备好的靠近门口的办公桌前向两人微笑问好,“龚科长,孙科长!”
龚翰林停下脚步打量着彭远征,和善地一笑,“小彭同志早来了?好,请坐请坐。”
龚翰林跟周大勇关系不错,周大勇打电话关照彭远征,龚翰林也得给几分面子。据说彭远征是个“关系户”,但市委机关里有关系的人比比皆是,你顺手指一个出来,背后都有人。就说这科里的大前年分来的马自和去年来的王娜,都有一定的人脉。所以,龚翰林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孙萍则扫了彭远征一眼,有些冷淡地点点头,径自去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后面。
彭远征善于察言观色,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这副科长孙萍似乎对自己有些不太待见,不知道为什么。
彭远征笑着走到了龚翰林的跟前,“领导,我刚来什么都不懂,还请两位领导和两位老同志多多指教。”
龚翰林笑笑,“小彭同志,你先不要着急,工作的事情也急不得。这两天你先熟悉情况,弄清楚咱们新闻科是干什么的、需要怎么干,脑袋里先有一个概念,然后再说下一步。”
“好的,龚科长。”彭远征这才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后面,随意翻阅着从马自那里拿来的一本新闻业务书籍。
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其间,新闻科里的几个人各自埋头苦干,有的在写材料,有的则在看报纸,而王娜这个年轻时髦的女孩包里的BP机则是不断地响起,不住地用办公室的座机打着电话,打电话的声音很嗲,让人渗得慌。
彭远征冷眼观察着,他清晰地看到,每次王娜BP机响起的时候,坐在她内侧的孙萍则都要皱一皱眉头,而马自则抬头冲着王娜挤眉弄眼一番。
彭远征心里暗叹,果然市委机关这谭水深得很,单是一个小小的新闻科,里面的人际关系之复杂,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好在彭远征并不是真正的菜鸟。他根本不用舍得一身剐把曹操拉下马,只需安守本心从容应对,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至于其他,统统都是浮云。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龚翰林放下手里的文件,笑了笑刚要跟科里的同志说说,今天中午聚餐,给新来的小彭同志接接风,却见孙萍霍然起身,急匆匆一阵风似地走了出去。
龚翰林皱了皱眉,却没有再说什么,也自顾起身,去食堂买饭去了。
马自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向彭远征招了招手道,“兄弟,走,跟哥哥去食堂吃饭。”
彭远征也笑着起身道,“马哥,我要回家一趟,我妈还在家等着我一起吃饭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