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然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大秦:夭寿!我的狱友竟是扶苏林然扶苏 番外》,由网络作家“今年脱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翌日。皇宫,咸阳宫。天还没亮,群臣收到召令,不得不赶早入宫。秦朝君臣会面,以小会议居多,嬴政想见谁直接召见谁。没有大事情,不会召开大朝会。心知有大事发生,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有人推测是匈奴的事,有消息灵通推测是汉中的叛乱,咸阳宫内吵吵嚷嚷,气氛极其热烈。蒙毅官拜上卿,位高权重,是少有的出身秦人的文臣。蒙毅座次仅在李斯之下,发现李斯在发呆,小声询问:“丞相一言不发,难道知道今天朝会的目的?”李斯不仅知道目的,自己还是今天的主角。面对蒙毅的疑惑,李斯轻咳一声:“这个……略有耳闻,陛下对汉中叛乱的事十分恼火。”言尽于此,李斯又继续发呆。看李斯这样样子,蒙毅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这时,殿外一声钟响。殿内立刻安静下来,大臣们正襟危...
《大秦:夭寿!我的狱友竟是扶苏林然扶苏 番外》精彩片段
翌日。
皇宫,咸阳宫。
天还没亮,群臣收到召令,不得不赶早入宫。
秦朝君臣会面,以小会议居多,嬴政想见谁直接召见谁。
没有大事情,不会召开大朝会。
心知有大事发生,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
有人推测是匈奴的事,有消息灵通推测是汉中的叛乱,咸阳宫内吵吵嚷嚷,气氛极其热烈。
蒙毅官拜上卿,位高权重,是少有的出身秦人的文臣。
蒙毅座次仅在李斯之下,发现李斯在发呆,小声询问:
“丞相一言不发,难道知道今天朝会的目的?”
李斯不仅知道目的,自己还是今天的主角。
面对蒙毅的疑惑,李斯轻咳一声:
“这个……略有耳闻,陛下对汉中叛乱的事十分恼火。”
言尽于此,李斯又继续发呆。
看李斯这样样子,蒙毅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
这时,殿外一声钟响。
殿内立刻安静下来,大臣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伴随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嬴政扶剑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大臣们拱手俯身行礼。
“免礼。”
嬴政直接进入主题:“朕事必躬亲,没有一刻懈怠,大秦仍然祸乱丛生,众卿谁能告诉朕原因?”
话落,殿内陷入短暂沉寂。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心交流眼神。
猜不透陛下的想法,大臣们选择观望。
一时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李斯嘴角微微上扬,知道是自己上场的时候了。
于是起身出列,拱手作揖:
“陛下,臣最近研究商君之法,略有所得,总结了上中下三策,请陛下阅览。”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
大臣们或是诧异,或是惊悚,目光汇聚到李斯身上。
能坐在这里的没有傻子,立马领悟李斯的意思。
一些人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没有嬴政许可,谁也不敢乱说话。
嬴政手扶剑柄,居高临下俯视着李斯,眸中浮现冷光。
“对策的事先不急,朕记得丞相好像还兼着廷尉一职。”
李斯诧异地抬起头,不知道嬴政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短时间想不透,李斯只能回复:
“不错,承蒙陛下信任,臣暂代廷尉一职。”
“啪~”
一册竹简砸在李斯面前。
嬴政吐出一个字:“念。”
李斯弯腰捡起竹简,看到开头几个字,瞳孔猛地一缩。
一旁的蒙毅偷瞄了一眼,惊讶地嘴巴都合不上。
紧接着,看李斯的眼神满是怜悯。
李斯硬着头皮念出内容:
“昨夜,有歹人闯进昭狱,挟持方士林然越狱。”
“所到之处畅通无阻,狱卒熟视无睹。”
“黑冰台。”
黑冰台是落款,代表消息是黑冰台上奏的。
坐在对面的尉缭一激动,差点把胡子扯下来。
黑冰台是谍报机构,只听嬴政一个人命令,来去无踪。
连黑冰台都出场了,情报是伪造的概率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真的有人越狱。
而且越狱的人畅通无阻,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是不是和李斯有勾结。
甚至说,就是李斯干的!
“李斯摊上大事了。”
所有大臣不约而同冒出同一个想法。
李斯脸黑成锅底,捧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手心满是汗水。
真是人在殿中坐,锅从天上来。
自从成为丞相,李斯就不怎么重视廷尉这个官职。
没想到今天会出问题。
李斯明白嬴政愤怒的原因,也许林然不值得,但扶苏绝对值得。
要是大秦长公子死在昭狱,李斯可以直接上吊了,还能死得舒服点。
强忍心中的不安,李斯跪地请罪。
“臣身为廷尉,将扶苏公子置于险境,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哼,你确实该死。”嬴政轻哼一声,“李斯失职,革除廷尉一职。”
“蒙毅。”
说着又看向蒙毅。
“臣在。”
蒙毅立时出列。
“你接任廷尉一职,自今日起,咸阳昭狱由黑冰台接手,没有朕的命令,不许任何外人进入。”
嬴政平静的声音在蒙毅耳畔炸响。
“臣遵旨。”
蒙毅脸上笑嘻嘻,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让他接手廷尉,却不能碰咸阳昭狱,纯纯的恶心人。
“难道我哪里做得不对,惹陛下不高兴了?”
蒙毅仔细回忆,脑袋想破了也想不明白哪做错了。
而知道真相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嬴政,另一个是赵高。
赵高此时头上裹着白布,要不是环境限制,嘴都要乐歪了。
谁能想到,黑冰台的奏折是嬴政一手捏造的,目的是敲打李斯。
至于蒙毅,比李斯还冤。
因为扶苏那封信,蒙毅也被嬴政厌恶。
果然,当自己不幸的时候,看到比自己还倒霉的人,心情就会好起来。
赵高摸了摸头上纱布,突然觉得也没有那么痛了。
“赵高。”
当赵高幸灾乐祸时,嬴政突然喊到他的名字。
赵高赶紧回话:“奴婢在。”
嬴政吩咐道:“把李斯的奏折呈上来。”
“诺。”
赵高从殿外端进来一盘奏折。
看赵高吃力的样子,奏折分量不轻。
等奏折摆到面前,嬴政抽出一卷打开,逐字逐句查看。
李斯还跪在台阶下,即使是冬天,额头布满汗珠。
“嘀嗒”一声。
一滴汗珠滴在木地板上,留下一个水印。
李斯抬头观察嬴政,当看到他嘴角微笑后,心里大石头落下。
虽然出了点小插曲,但只要上中下三策能通过,他还是嬴政最倚重的人,地位没人能撼动。
革除廷尉而已,李斯想通了。
这应该是一种平衡,毕竟马上自己要立功,到时候封无可封就麻烦了。
“没错,一定是这样!”
李斯这样安慰自己。
就在这时,嬴政面带淡笑放下竹简。
“李斯,说说你的想法,众卿也不必拘束,畅所欲言。”
来了!
这句话是信号,李斯打起精神,准备应对大臣们的刁难。
一百多年前,商鞅在这里舌战群儒,开启大秦强国之路。
今天,他——李斯,也将在这里开启大秦新时代!
突然一阵凉风吹进大殿。
李斯流了一身汗,被凉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赵高猛的惊醒,看着还在冒热气的鹿肉,吞了口口水。
这不是鹿肉,是催命符!
事已至此,赵高没有拒绝权利。
不久后。
赏赐的物品准备好,赵高命人带上物品出宫。
一路上,路人投来艳羡目光。
只看阵仗就知道,这是始皇帝要赏赐哪位大臣了。
嬴政是一位极度追求效率的皇帝。
为了方便召集大臣,大臣们住得距离皇宫都不远。
而且住得相当集中。
去李斯家途中,必须经过其他大臣的宅子。
因为算缗告缗令,一些大臣被抄家灭族,府邸一片狼藉。
没有被问罪的官员,也要交一大笔税钱,正躲在家里舔伤口,哪有心情出来看热闹。
街上冷冷清清,看不到人影。
“呦。”
突然响起略带调侃的声音。
“这不是中车府令嘛,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赵高听到声音就知道是谁,一张脸黑成锅底,冷冷道:
“我奉陛下之命,送赏赐去丞相府上,没时间陪廷尉闲聊。”
没错,能被称为廷尉的只有蒙毅。
蒙毅会出现在门口,是得到了下人汇报,说赵高要路过。
蒙毅好奇心疯长,早早等在门口等着看热闹。
一听是要去李斯府上,蒙毅眼珠子一转,试探着问道:
“陛下为何要赏赐丞相?”
“无可奉告。”赵高正烦着,懒得搭理蒙毅,催促手下快走。
送赏赐的队伍加快脚步。
不过片刻,走出百米距离。
蒙毅目送队伍离开,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
或许是蒙毅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路十分不平静。
越来越多大臣得知消息,要么亲自出来,要么派下人打探消息。
等队伍到了李斯家门外,后面跟了一群看热闹的。
还能怎么办?
赵高也很无奈,没办法,赏赐必须当面宣布。
想给李斯留点脸都不行。
“让你家主人出来。”赵高对李府的门房道。
俗话说,宰相门房三品官。
门房老大爷也见过世面,看到是来封赏的,欢天喜地进去汇报。
与此同时。
李斯的卧室里。
李斯躺在床上,脑袋裹着一层厚厚的白布,脸色呈现病态的苍白。
门客守在一旁,笑容都快溢出来。
“恭喜丞相。”
“百姓都是愚昧的,他们才不在乎真相,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丞相这一撞,百姓都会认为您才是原创,撞得好。”
门客惊叹连连,就差拍掌庆祝了。
撞得好你怎么不去撞!
“嘶。”
李斯眉头一皱,牵动头上的伤口,痛得直抽气。
“唉。”
李斯叹了口气:“你不懂,陛下雄才大略,做事极有主见。”
“一旦陛下认定我抄袭,我就算死了也无法证明清白。”
说到此处,李斯心里越来越不安。
这时,门房终于到了。
还没进门就大声呼喊:“主人,喜事,大喜事啊!”
门客见李斯不能动,走出房间替李斯问话:“有何喜事?”
门房连忙回答:“陛下派人送来赏赐。”
门客闻言大喜,但在门房面前还要端着架子,努力保持平静,对门房摆摆手:
“一惊一乍的,打扰到丞相休息拿你是问,下去吧。”
应付掉门房,门客快步回到房间,欣喜再也藏不住。
“陛下命人送来赏赐。”
“看来丞相多虑了,陛下没有怀疑丞相,相反,陛下对丞相非常满意。”
听到有赏赐,李斯如释重负。
以嬴政的性格,要是真生气,来的不是赏赐,而是抄家的士兵。
最艰难的一关总算过了。
以后不出意外,也不会出大问题。
想到这里,李斯苍白的脸上多了一丝血色,眉间掩饰不住笑意。
“三位这是……”
两个狱卒架着林然,从之前让路的狱卒身边走过。
没理会他们见鬼似的眼神,径直回到牢房中。
“公子,我们失败了。”
两人放下林然,双膝跪地向扶苏请罪。
看到这一幕,扶苏酒意瞬间醒了一半,惊出一身冷汗。
有些结结巴巴道:“两……两位为何去而复返?”
其中一个狱卒解释:
“我们护着林先生,远看就要离开昭狱,中车府令出现了。”
中车府令!
“嘶~”
扶苏轻吸一口凉气,最后的一点酒意也没了。
“中车府令赵高。”
林然咂咂嘴。
赵高可是著名奸臣,后世没几个人不认识他。
扶苏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父……父亲竟然派赵高监视我,被他发现林先生越狱,林先生恐怕会罪加一等。”
“按照大秦律,腰斩会改为更残酷的车裂,或者凌迟。”
一句话把林然整崩溃了。
腰斩就够痛了,车裂和凌迟,想想都不寒而栗。
“你可真行!我谢谢你全家。”
林然嘴角抽搐,坐到酒案旁,啃了口猪蹄压压惊。
好心办坏事,扶苏知道犯下大错,急忙安慰林然:
“林先生放心,我会和父亲解释,过错我一力承担。”
林然眉头一挑:“天真。”
“你凭什么承担罪责,凭你脸大是吧。”
“因为你一时冲动,以始皇帝的脾气,所有狱卒都要死。”
话音刚落,两名狱卒大声回应:
“我们心甘情愿为公子赴死。”
“好一个赤胆忠心,”林然瞥了眼扶苏,“知道错在哪吗?”
扶苏十分硬气:“我没错,我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你哪件事做对了?”林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是谁说要重修秦律,又是谁知法犯法强迫我越狱?”
“问过我意见吗?谁给你的勇气?”
“你想拯救大秦子民,这些狱卒就不是大秦子民?”
林然一连几个问题,问的扶苏哑口无言,像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不知所措。
两名狱卒看不下去,替扶苏解释:
“公子是为了林先生着想,想救下林先生,是我们办事不力,千错万错都是我们的错。”
两人姿态放得很低,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林然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不愿认错的扶苏,轻声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人想青史留名,有人只想平静地死去,我死不足惜,你这样不计后果的行为,害人害己。”
“我对你很失望。”
闻言,扶苏如遭雷击,“失望”两个字比直接骂他还难受。
扶苏想把真实想法说出来,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欲言又止,止又欲言,反复几次,急得直冒汗。
两个狱卒相互对视一眼,看出扶苏此时的心情。
接着相视一笑。
“此事是我二人的错。”
“林先生说得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两个贱命一条,不及公子和先生万一。”
“我们知道公子心里很苦,想挽救大秦不被理解,得知自己救不了大秦,便想着无论如何要救下先生。”
“住口,不要再说了。”扶苏大声喝止他们。
两人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出血。
“公子是真心尊敬林先生,请林先生不要责怪公子。”
随即“铮”的一声拔出佩剑。
“你们想做什么?”
扶苏有了不好预感。
只见两人横剑架在脖子上,脸上露出洒脱的笑意。
“我王二,当初差点饿死,是公子给了口饭吃,收我做门客,还赐给我名和姓。”
“我孙叔,父母妻儿被奸人害死,是公子替我申冤,能为公子而死,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
“今日办事不力,未完成公子的嘱托,还害公子身陷险境。”
“万死难辞其咎。”
“公子说林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请林先生帮帮公子,这样我们死了也能瞑目。”
“公子,林先生,保重!”
“住手!”
扶苏伸手去阻止两人。
可还是晚了一步,两人大笑着挥剑自刎,鲜血溅了扶苏一脸。
也溅了几滴到林然面前。
“啪嗒~”
酒樽从林然手中掉落。
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两人,此刻在他面前死不瞑目。
瞪大的双眼死死盯着林然。
两世为人,林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两人都是扶苏的门客,挟持林然越狱,便注定九死一生。
又因为担心扶苏受到牵连,毫不犹豫慷慨赴死。
自刎前的笑声,仿佛还在耳畔回荡。
扶苏被滚烫地热血溅到,失了魂一般呆呆看着尸体。
“都是我的错。”
“我算什么大秦公子,没办法救大秦,不能救先生。”
“现在连门客都保不住。”
“林先生,我是不是很失败?”
扶苏回过头,凄然一笑,沾满鲜血的脸庞令人心酸。
隔壁的嬴政透过小孔,看到扶苏这一笑,心不禁一揪。
怒,怒扶苏不争气。
哀,哀扶苏求助对象不是自己。
“为什么不和朕说?”
“朕是你的父皇,你宁愿相信一个方士,也不愿信朕。”
嬴政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赵高站在嬴政身后,捂着正在流血的额头,眼中满是怨毒之色。
另一边。
林然第一感觉不是感动,而是惊讶,诧异。
万万没想到,先秦的人会这么刚,一言不合就自杀。
以现代的人的思维,很难理解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
想来,这就是义士吧。
古之义士,虽死不避!
林然深吸一口气,双手按住扶苏肩膀,直视他迷茫的双眼。
“知道你错在哪了吗?”
扶苏狠狠点头:“错在我自以为是。”
“我老想着一个人救大秦,凭什么啊,我算什么东西?”
“我就是个废物。”
说着说着,扶苏不知不觉流下两行清泪,反手握住林然胳膊。
“林先生,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请先生救我!”
这次扶苏说的不再是“教”,而是“救”,实在扛不住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林然苦笑着摇头,“算你们狠,好的不学,学道德绑架。”
“不就是解决困境的方法吗?”
“我有!”
扶苏像是抓住救命稻草,死死抓住林然胳膊:“什么方法?”
“这个办法,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全看始皇帝决心。”
“若顺利实施,能兵不血刃解决不安分的贵族,还能充实国库,让立功的秦人先富起来。”
一墙之隔的嬴政打起精神,竖起耳朵倾听。
竟然有这么好的办法!
是吹牛?
还是在哄骗扶苏?
嬴政皱眉:“你真这么想?”
“千真万确,”李斯笑容有些苦涩,“林先生学识渊博,是能治国安邦的大贤,李斯自愧不如。”
“不瞒陛下,臣的才学若是米粒之光,那林先生便是皓月。”
“米粒之光,岂可与皓月争辉?”
“解决剩下的奴隶制,非林先生不可!”
站在旁边看戏的蒙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蒙毅看了什么?
竟然从李斯眼中,看出了浓浓的崇拜之色。
“嘶~”
蒙毅轻吸口凉气。
“砰”
这时,一声巨响打断蒙毅思绪。
只见嬴政眉头紧蹙,大手拍在几案上。
“你身为大秦丞相,没有丝毫主见,朕要你何用?”
“此事休要再提。”
“你们想不出办法,朕来想。”
“散朝。”
嬴政大袖一挥,径直离开大殿。
“唉。”
李斯叹了口气。
蒙毅好奇心爆棚,“丞相何故叹息?”
“未能与林先生这样的大才交流,悲哉!哀哉!”
李斯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
嬴政像见鬼一样。
是李斯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哼!”
身旁传来一声轻哼。
冯去疾讽刺道:“可笑,堂堂大秦左丞相,竟然推崇方士。”
李斯鼻孔朝天,“无知。”
鄙视完冯去疾,李斯亲热地拉住蒙毅衣袖,边走边说:
“林先生真是厉害,竟然能想出土地国有化。”
“陛下让我监督释放奴隶一事,你正在清算土地,释放奴隶时土地必不可少,你有时间吗?”
“嗯,时间倒是有只是……”
蒙毅本想拒绝,话刚出口就被打断。
“太好了,去我家聊,我家还蛮清静的,适合谈事。”
李斯不容蒙毅拒绝,拉着蒙毅就走。
背影健步如飞,哪有一点生病的样子。
冯去疾站在原地凌乱。
夜幕降临。
嬴政的寝宫点起灯火。
微风吹进寝宫,灯火摇曳忽明忽暗。
经历过赵姬和嫪毐的背叛,嬴政就痛恨女人。
嬴政很少去后宫,即便在寝宫休息,也是一个人。
不过今天多了一个人。
此刻,偌大的寝宫十分冷清,看不到宦官和宫女。
“成了。”
嬴政长舒一口气,把毛笔放到笔架上,嘴角微微上扬。
白天他夸下海口,说要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于是回到寝宫后,就遣散宦官和宫女,静下来心来思考。
只是期间来了个“不速之客”。
嬴政看向对面的嬴阴嫚。
嬴阴嫚双手捧着竹简,困得小脑袋时不时点一下。
忽然,点头动作太大,眼看就要砸到几案。
嬴政连忙伸手托住。
“父皇,我睡着了。”嬴阴嫚有些迷糊,揉了揉眼睛。
嬴政满眼都是宠溺,轻轻敲了一下她的脑袋,笑道:
“朕有事要做,让你先看书,你倒好,看书都能睡着。”
“我错了。”嬴阴嫚小脸一红。
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诚恳地承认错误。
“夜深了。”
嬴政看了眼寝宫外天色,“你先回去休息,朕还有事。”
“好的,女儿告退。”
嬴阴嫚起身准备离开,无意间看到嬴政面前的竹简。
其中“奴隶制”三个字最显眼。
“父皇说要废除奴隶制,这么快就想出办法了。”
“父皇真厉害。”
嬴阴嫚露出灿烂的笑容。
摆在嬴政案上的东西,大部分涉及机密,没嬴政允许敢偷看,会招来杀身之祸。
哪怕胡亥等公子,嬴政的选择也是一脚踹飞。
女儿嘛,当然是另一种选择。
嬴政大手抚摸胡须,哈哈一笑:
“你不知道,满朝文武对此事束手无策,但没关系,朕会出手,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笑罢,嬴政对殿外喊道:“赵高,准备车架,朕要出宫。”
赵高连忙小跑进来,一眼看到嬴政身边的嬴阴嫚。
“朕的阳滋公主真聪明,比朝堂上的大臣厉害多了。”
“你想要什么奖励?”
嬴政心情大好,抚摸嬴阴嫚脑袋。
嬴阴嫚挣脱嬴政大手,轻哼:“我不是小孩子,不能摸头。”
“阳滋公主长大了,”嬴政哈哈一笑,“都能嫁人了。”
嬴阴嫚做了个鬼脸,“我才不嫁人,不理你了。”
说完,嬴阴嫚跑下台阶,径直往殿外跑去。
一群宦官、宫女连忙追赶。
又是一阵骚乱后,殿内安静下来。
嬴政眼睛微微眯起,“是啊,该给她找个夫家了。”
蒙家、王家、李家……一些大家族一一闪过嬴政脑海。
“罢了,观望一阵子再说。”
嬴政把嫁女的事放下,重新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三个字——奴隶制。
随后思绪万千,完善细节。
大秦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奴隶制,但奴隶制根深蒂固,已经深入每一个大秦子民心里。
想废除奴隶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办到的事。
这一夜,嬴政彻夜未眠。
写完的竹简堆积起来,越堆越高,不知不觉超过桌案。
宦官提醒了好几次,恳求嬴政休息。
嬴政没有理会,下笔如有神,精神处在亢奋状态。
嬴政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大事,一件能改变历史的事。
“朕不是暴君!”
“林然,朕不会输给你!”
嬴政写到最后几个字,眼中迸发强烈的斗志,仿佛回到铲除吕不韦,正式亲政后的岁月。
“咳咳……”
突然,嬴政捂着嘴咳起来。
一丝液体从指缝溢出,滴在竹简上,颜色是触目惊心的红色。
嬴政用长袖擦去血迹,淡定地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写完最后一个字,嬴政抬起头看向宫外,天已经亮了。
一缕阳光洒进大殿。
嬴政起身走下台阶,走进阳光里,影子拖得老长。
“陛下,您需要休息吗?”
一名宦官走到嬴政身后,看着嬴政沐浴着阳光的背影。
“不必。”
嬴政声音中气十足,吩咐宦官:
“宣李斯,蒙毅,尉缭三人入宫。”
“诺。”
宦官不敢迟疑,收到旨意后立马出宫,通知李斯等人。
半个时辰后。
咸阳宫。
嬴政端坐于台阶上,李斯、蒙毅、尉缭三人跪坐在下方。
三人心里直打鼓,不知道嬴政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这几天,嬴政动作不断,每天一个新花样,折磨得大臣欲仙欲死。
这时,嬴政开口了:
“朕要废除奴隶制。”
嬴政一句话完,殿内死一般寂静。
尉缭和蒙毅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出诧异。
李斯则是有点麻木。
不用说也知道,嬴政突然要废奴隶制,又和那人有关。
你就不能消停点!
李斯强忍怒火,开口道:“不知是何人上书请求废除奴隶制?”
“没有人上书,”嬴政声音斩钉截铁:“这是朕的决定。”
“昨天李斯走后,朕忽然想起当初中原诸侯对秦国的评价。”
“他们称秦国为‘秦夷’,是狄戎,孝公以前,列国会盟都不叫秦国,时至今日,六国余孽不服王道,想必也是不甘于臣服于蛮夷。”
嬴政这话不可谓不沉重,亲口承认自己的国家是蛮夷。
而嬴政又是自尊心极强的人,说出这种话,差点惊到众人下巴。
尉缭浑浊的老眼瞪大,仔细辨认台阶上的身影,半晌才确信,皇帝陛下没有被掉包。
下一刻。
尉缭沙哑着声音道贺:“陛下能反省自身,是大秦之幸,是社稷之福。”
嬴政淡然一笑:“国尉言重了,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尉缭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推脱道:“臣原本是魏人,对秦国历史不太了解,这事应该问蒙廷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