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我靠主持寻亲节目虐哭全网全文+番茄

穿越后,我靠主持寻亲节目虐哭全网全文+番茄

冰封的暴风大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却不曾想,胡乱换台的时候,却恰好看到了这样的故事。与老伴相守五十年的王玉民老人,为找寻自己失散的妻子,独自步行,走了数千公里的路途。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节目组的帮助下,成功得到了自己妻子的消息。她原本以为,这是排演好的剧本。但画面中,王玉民老人喜极而泣的表情,很难让人不去与之共情。老人讲述往事时的神情,是那么真挚动人。这绝对不是单靠演技,便能实现的事情。为缘寻找,为爱坚守...没想到在云州,还有这样一档宝藏节目。女人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打开手机,搜索起了有关这档节目的信息。但翻看了一番之后,却发现这档节目,貌似也仅仅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从首播到现在,也才刚刚过去一周的时间。相关节目的录播,也只有两期而已。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期节目中...

主角:李阳谭侨   更新:2024-12-28 15: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阳谭侨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后,我靠主持寻亲节目虐哭全网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冰封的暴风大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却不曾想,胡乱换台的时候,却恰好看到了这样的故事。与老伴相守五十年的王玉民老人,为找寻自己失散的妻子,独自步行,走了数千公里的路途。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节目组的帮助下,成功得到了自己妻子的消息。她原本以为,这是排演好的剧本。但画面中,王玉民老人喜极而泣的表情,很难让人不去与之共情。老人讲述往事时的神情,是那么真挚动人。这绝对不是单靠演技,便能实现的事情。为缘寻找,为爱坚守...没想到在云州,还有这样一档宝藏节目。女人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打开手机,搜索起了有关这档节目的信息。但翻看了一番之后,却发现这档节目,貌似也仅仅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从首播到现在,也才刚刚过去一周的时间。相关节目的录播,也只有两期而已。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期节目中...

《穿越后,我靠主持寻亲节目虐哭全网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却不曾想,胡乱换台的时候,却恰好看到了这样的故事。

与老伴相守五十年的王玉民老人,为找寻自己失散的妻子,独自步行,走了数千公里的路途。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节目组的帮助下,成功得到了自己妻子的消息。

她原本以为,这是排演好的剧本。

但画面中,王玉民老人喜极而泣的表情,很难让人不去与之共情。

老人讲述往事时的神情,是那么真挚动人。

这绝对不是单靠演技,便能实现的事情。

为缘寻找,为爱坚守...

没想到在云州,还有这样一档宝藏节目。

女人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打开手机,搜索起了有关这档节目的信息。

但翻看了一番之后,却发现这档节目,貌似也仅仅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从首播到现在,也才刚刚过去一周的时间。

相关节目的录播,也只有两期而已。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期节目中的嘉宾...

或者说求助人。

似乎都是警署内部,一段时间无法解决的悬案。

一般来说,如果有人失踪报案的话。

当地警署,应该先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在当地展开搜查。

发现失踪人有迹可循时,便会联合其他地区的警署,一起赶赴过去,全力寻找。

而对于那些被拐被卖,或者像严宝霞老人这样,无声无息便自己走失的人来说...

后续的追踪难度相当之大。

警署也只能把这些案件上传到华夏的数据库里。

等待其他地方的警署,能与失踪者产生接触。

当然,一般走到这种地步的案件。

基本也没有什么成功寻回的可能了。

警署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想动员整个华夏的警力,去铺天盖地寻找,本就不太现实。

但这档节目...

他们似乎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但他们显然有能力,寻找到那些,几乎可能无法被找到的人。

既然如此...

自己,不妨也去试试呢?

...

演播厅这边。

李阳也缓缓起身,进行最后的收尾。

他望着王玉民老人离去的地方,沉思了许久。

随后,才转过头来,看向摄像机:

“在了解过王玉民老人的故事后,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十分沉重。”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但老人这段时间以来的艰辛与寂寞,却仍然深深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非常缓慢且残酷的疾病。”

“患者会逐渐失去自己已有的记忆,慢慢忘记亲朋好友,甚至自己的名字。”

“到最后,甚至会忘记最基本的吞咽,发声,甚至呼吸...”

“遗憾的是,以我们目前的医疗手段和药物,基本都没可能治愈这个疾病。”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尽可能地保障这些病人的安全。”

“为他们佩戴随身的定位器,或者在他们身上佩戴一些能够提供信息的卡片。”

“这样,也能够在他们走失的时候,及时追回。”

“另外...”

“也一定要给他们无比悉心,如同孩子一般的照料...”

“就如同他们,对待儿时的我们一样。”

“寻人的道路,艰难且漫长。”

“但多一个人,多一双眼,我们便也能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可能。”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心,那些迷失在茫茫人海中的求助者。”

“或许他们所寻找的人,恰好就是你身边的某个谁。”

“同时,也希望各位需要帮助的朋友,能通过电话或邮件的形式,主动向我们留言,寻求帮助。”


“她讲故事的时候磕磕绊绊的,感觉像是在一边回忆一遍描述,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逻辑性不强,但都相互关联,如果是剧本的话,哪怕是背不全的剧本,也不会有这种感觉。”

“更主要的是,我爸爸也是这样的...但我家里只有我一个独生子,难以想象她爸爸是怎么顶住压力,硬生生养大三个孩子的。”

“虽然说着最朴素的话,但父亲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

“这个姐姐看上去好像三四十岁的样子...她五岁的时候,大概是最晚也是三十五年前了,那个年代的乡下,光是养活自己都相当费劲,更别说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了...”

虽然只是开头,但直播间里显然已经有人开始共情了起来。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

对于这期节目真正的主角,王尔庆老先生来说。

这还仅仅只是故事的开头而已。

...

“我还记得爸爸他...以前做的工作,是那种农村里常见的木匠活儿。”

“我们没有固定住的地方,爸爸也没有固定工作的地方...”

镜头前,王小芳慢慢讲述。

李阳也适时地将之前查阅系统时转录出的素材,一并贴在了身后的大屏幕上。

一套无比陈旧的木匠工具,一个极为寒酸的小小村庄。

王小芳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还记得,大概在我六七岁的时候。”

“爸爸手上牵着二弟,背上背着小弟,”

“肩膀上,还得挑着我们当时所有的行李和家当。”

“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直到天黑也没能赶回村子。”

“所以,当时,他就在路边找了一块比较宽敞的地方...”

“爸爸睡在马路边上,我们就睡在他身后。”

“那时候觉得...天虽然很黑,也很冷。”

“但,抬头就能看到星星,转身就能看到爸爸坚实的后背,所以心里特别踏实,也不害怕。”

“那时候的我觉得,爸爸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再后来...我们到了上学的年纪。”

“爸爸就想着,得多赚一点钱,于是就去了砖窑厂里面干活。”

“我对那时候的印象...就是爸爸时常会用手推着一个小板车。”

“从十多米远的地方,把小山高的煤渣子弄到小板车上。”

“然后再从那个地方...拉到窑洞里面去。”

“因为砖窑的温度特别高,动作慢一点的话,就很容易被火苗烧到。”

“但动作快一点,又很容易会被窑洞边上高温的墙壁烫伤...”

“所以那个时候,经常就能看到爸爸身上背上的那种一道一道的...被烫伤的印子。”

随着王小芳的话音。

大屏幕上的画面再次改变,换成了一个颇具年代感的图片。

画面中,一个穿着背心,浑身脏兮兮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一个小小的破板车前。

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朝着镜头这边露出朴实的微笑。

王小芳的声音继续响起:

“但...那个时候,我一直觉得我爸爸...他像个铁人,或者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永远都不会倒下...”

“后来,他从砖厂干完活后,又跑去了煤矿。”

“他也是想着,煤矿在当时能多赚一点钱。”

“但是他一直瞒着,没跟我们讲...”

“直到某天,听他以前的工友说起,我才知道...”

“那个时候的我特别着急。”

“毕竟...煤矿里面的工作,多危险啊。”

“我当时一个没忍住,赶紧跑去矿场找他,结果他不在。”

“四处打听,别人才告诉我说说,爸爸他下井去了。”

“我守在井边,等了两三个小时...”


李阳才重新开口引导:

“随着咱们华夏这些年来的发展,您之后的生活,有变得好些了吗?”

王玉民老人的脑海里,留存着数不尽的记忆。

悲痛的,沉重的,还有开心的,积极向上的。

与老伴的点点滴滴,他永远不会遗忘。

几乎没有任何思考,他便直接开口,流畅地讲述了起来:

“大概是零八年的时候...”

“我们搬进新房子里,她就特别开心。”

“当时她在房子里,自言自语地唱起了一段歌。”

“我还记得她唱得是...

“生活的道路有苦也有甜,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

“只要像蜂群不偷懒...”

“何愁秋后蜜不甜...”

独属于那个年代的,非常经典的歌曲。

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积极向上。

但如今唱起来,却像是严宝霞一生的投影...

也是那个年代背景下,无数普通人的投影。

二零零八年...

那一年,许多人都难以忘怀。

五月十二日,蜀州文川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整个华夏共轭一心,空前团结。

八月八日,帝都奥运,华夏夺得五十一枚金牌,荣登金牌榜榜首,成为蓝星历史之最。

九月二十五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华夏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之后安全返回宣告成功。

这是华夏真正崛起的一年,也是给无数人带来难忘回忆的一年。

同样...那也是屏幕外的不少年轻观众,都共同经历过的一年。

宣告着希望,宣告着美好。

正如严宝霞歌曲中的那样。

美好的前程,走也走不完...吗?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老人将要回忆起一些生活中的小小幸福。

可谁知...

王玉民老人,忽然停顿了片刻。

讲起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但是那一年搬进新房之后...”

“老伴的脑袋,忽然有点不太舒服。”

“我给她买的新衣裳,她自己放下先不穿。”

“找不着之后,她就怪我,说我背着她,偷偷送给别人了。”

“我说你胡说,我给你买的衣服,我哪能偷偷给别人。”

“我给她指,说你不是塞到这个箱子里面去了吗?”

“她赶紧去找出来,立马就变得可开心了。”

“后来她炒菜的时候...”

“菜刚倒锅里,她放一回盐。”

“过一会儿,又放一回盐。”

“出锅的时候,又放一回盐。”

“放的盐太多,咸得根本吃下不去。”

“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她的精神上,可能出了什么大问题。”

“去医院里做CT,照了一下,医生说是脑萎缩。”

“当时还没有确定是老年痴呆病,只是检查说脑萎缩。”

“我就想,我要是死的早的话,她不就得受罪了么。”

“我就赶紧给她买了当时最高的养老金。”

“花了...差不多三万九千五百块钱。”

“买下来后,当时一个月能拿六百块钱。”

“涨到现在的话,能拿一千二百块钱。”

“当时我就想,涨到十年之后能有一千二百块钱,到时候再叫孩子给她添上一千多块。”

“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她自己吃饭花五百,还有两千的话,她雇个保姆,给她洗衣裳做饭,她就不用受苦了...”

因为年纪要比老伴大。

当时的王玉民,担心自己会被老伴先走。

于是,便自作主张地帮自己的老伴,考虑起了未来的生活。

但谁能想到...

事情会迎来这样的转变呢。

“我对不起我的老伴,让她吃了一辈子苦。”

王玉民老人说着,终于讲起了那日,发生的一切。

这边的李阳,也在同一时间,将那张寻人启事,投放到了大屏幕上。


如此业余的表现,顿时让直播间内的众人爆发出一阵不满:

“不是吧...这样的人还要请到台上吗?”

“又不好看,又没有演技...也不知道看她干啥。”

“楼上的,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家压根就不是演员呢?”

“啊?现在什么年代了,谁家的真人秀不请演员啊?”

“哥们儿,你的认知怕不是已经被时代扭曲了,真人秀的初衷不就是一个真字吗?真情实感,真心流露,这才是观众们共情的东西吧?”

“确实,谁愿意整天抱着电视,看那些演员按照提前准备好的剧本嘻嘻哈哈啊?”

“我倒是觉得这个大姐的表现挺亲切的,要是换我上台的话,估计也和她的反应差不了太多。”

“总有人觉得上节目好像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现实里光是要你站在舞台上讲话,就已经够让人头皮发麻的了。”

“对啊...尤其还要想到下面的摄像头后面,有成千上万个人在注视着你...这感觉,光是想想就令人发毛。”

...

此时,台上的李阳显然也看出了女子的拘谨。

便率先坐了下来,同时很自然地发出邀请:

“请坐吧,王女士。”

“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对面那位穿着墨绿裙子的女子点了点头,连忙坐了下去,朝着下方的摄像头欠了欠身:

“观众们好...我是求助人王小芳。”

虽然上台的时候有些紧张。

但一旦开口说话,就会发现。

方才的压力,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压根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李阳自己总结的经验,对于一些从未应对过这种场面的新人来说,颇有成效。

于是乎,李阳便继续引导她说起话来:

“那王女士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找什么人呢?”

对面的王小芳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我来这里...是来帮我父亲找家的。”

这一次,她的表情明显轻松了不少,回应起问题来,也不会显得太过紧张了。

既然已经通过查阅,了解了她父亲的往事。

那为了照顾到观众的观感,李阳自然要提前梳理好信息,将故事一点一点从求助人口中引导出来。

不论怎样的故事,还是由当事人口中亲自说出,才最容易令人共情。

今天的李阳,并非是主导者,而是聆听者。

他将带着摄像机另一边的观众们,共同聆听一个来自普通人的故事...

李阳平静地点点头,开口问道:

“可以帮我们描述一下,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这句话,打开了王小芳的话匣子。

“我爸爸...今年差不多快七十岁了。”

“在我的记忆里面,我的爸爸,他一直像个铁人一样...”

王小芳望着还并未上台的父亲,将自己记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大概在我五岁左右,妈妈就生病去世了。”

“留下了我,一个两岁的二弟,和一个只有三个月不到的小弟。”

“那个时候,村子里面好多人都对父亲说...”

“说他一个人带三个小孩,怎么可能把我们养活养大?”

“‘要不干脆就把小的这两个送给别人得了。”

“但那个时候,我爸爸只是回答...这是小孩,又不是小鸡小鸭什么的,怎么就能随便送人?”

“再怎么样,哪怕是要饭,我也要把他们养大成人...”

...

看着王小芳断断续续,笨拙讲述往事的模样。

直播间里的弹幕,忽然变得安静了不少。

“这...我好像可以确定,她不是提前招来的演员了。”


“呜呜呜,这也太惨了,造化弄人啊。”

“哪怕是这般坚如磐石的感情,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也不堪一击啊...”

“感情与生活,终究不可兼得。”

“对啊...幸福这件事本身就是个奢侈品,要是没有足够的条件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那个年代的农村而言,只怕是能按时吃到一日三餐,都算极大的享受了。”

“呜呜呜,我这人最看不得别人过得惨了,连饭都吃不上,这也太可怜了!呜呜呜呜!”

“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真正穷过,都以为月底啃馒头啃泡面已经算是相当悲惨的生活了...但实际上,咱们华夏解决温饱问题,才刚刚不过几十年啊!”

“那个年代饿死人的事情,是真的屡见不鲜...”

如此艰苦的岁月,让不少观众心里十分别扭。

听着老人的讲述,也是不由得频频皱眉。

但,老人的话,却还没有说完:

“因为我老伴得了精神分裂,孩子又没有奶吃。”

“当时我实在顾不上来...”

“我就抱着孩子,把她送回她冀州老家去了。”

“在那边,有我岳父岳母帮忙照顾。”

“我就又一个人回到了辉县。”

“武装部的战友为了照顾我,给我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

“当时...是在辉县农机厂的机械厂。”

“那个时候,我就终于有工作了...”

大屏幕上,也适时地浮现出了当年辉县农机厂的照片。

偌大的工厂,方方正正的高墙。

笔直的烟囱,以及依稀可见的大型机床。

这是官方出资,用来生产农具的地方。

那个年代的大型工业厂,基本都是这种风格。

“我一个月四十二块钱的工资,我自己留二十二,给他们娘俩每个月寄过去二十块钱。”

“每个月都是这样。”

“等第二年,国家给我转成了正式工...”

“这个时候,我终于有每年一次的探亲假了。”

“每一回我回去探亲,走的时候,老伴儿就流着眼泪,送我送到火车站上。”

“对我说,你走吧,忙工作去吧。”

“等你明年回来,我们再相见。”

“虽然她也在哭,但她还鼓励我说,一年很快就会过去的,叫我不要有太多念想。”

“每年...每年都是这样。”

李阳又把刚才那张结婚照放了出来。

在得知了如此之多的信息之后,重新返回来再看这张照片。

它给人的感觉,又多了几分沉重的意味。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可这心系彼此,本应如胶似漆般黏在一起的二人,却如牛郎织女那般,许久都不得相见。

照片中的严宝霞,虽然年纪比王玉民要小。

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好似比身边这位小战士稳重不少。

倘若生活在现代,她绝对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进,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王玉民找到了工作,严宝霞的病情似乎也在逐渐好转。

二人那个时候还算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财富。

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二人的生活一定能幸福起来的...

但下一刻,忽然有人在弹幕里说道:

“等下...七三年复员,回家收拾房子,妻子生下孩子...”

“因为无法养育,将妻子孩子送回娘家。”

“返回辉县后分配了工作,次年转为正式工,有了年假...”

“这样的话,就是三年。”

“七六年...”

“严宝霞的老家,是冀州塘山。”

“一九七六年的塘山...”

“是不是有大地震来着!?”

这话,一下子就让整个直播间都如坠冰窟。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直播间,霎时间一片空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