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玉熙在花园里边走边想事,风吹来,一股沁人的香味扑面而来。墨菊知道玉熙心情不佳,就想说些让她宽心的话,笑着说道:“姑娘,这园子里种的金桂开花晚,不过香味特别浓郁,小半个园子都是桂花的香味。”玉熙听着墨菊的话径直走到桂花树下,抬头望着高大粗壮的桂花树。她脑海不由又想起当日逃难时为了安全,她抹了一种发出腥臭味的草在身上。也正是因为这种腥臭味才让众人对她退避三尺,从而保全了她,一个想法油然在玉熙脑海之中升起。宋先生只用三天时间就将《千字文》讲完,然后两天讲《女戒》,之后又开始讲《女论语》。这些书玉熙在前几天都预习过了,所以也不费劲。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玉婧竟然开始发愤图强了。上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听讲,课业也按时完成,就连课文跟解析也都背...
《小说嫡女重生记(玉熙庄子)》精彩片段
玉熙在花园里边走边想事,风吹来,一股沁人的香味扑面而来。
墨菊知道玉熙心情不佳,就想说些让她宽心的话,笑着说道:“姑娘,这园子里种的金桂开花晚,不过香味特别浓郁,小半个园子都是桂花的香味。”
玉熙听着墨菊的话径直走到桂花树下,抬头望着高大粗壮的桂花树。她脑海不由又想起当日逃难时为了安全,她抹了一种发出腥臭味的草在身上。也正是因为这种腥臭味才让众人对她退避三尺,从而保全了她,一个想法油然在玉熙脑海之中升起。
宋先生只用三天时间就将《千字文》讲完,然后两天讲《女戒》,之后又开始讲《女论语》。
这些书玉熙在前几天都预习过了,所以也不费劲。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玉婧竟然开始发愤图强了。上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听讲,课业也按时完成,就连课文跟解析也都背得很不错。玉熙并不比玉婧的表现差,只是玉婧进步太大,相比之下玉熙就逊色了。
玉婧满脸笑容地说道:“四妹妹,还要好好努力呀!”
玉熙转过头,不理会玉婧的讥讽。她对玉婧的性子很清楚,并不是一个能吃得了苦的人,一下转变这么大其中必有猫腻。
墨菊真想喷玉婧一脸,也不看看自己几岁她家姑娘又是几岁,竟然还有脸来讥讽她家姑娘。回去的路上,墨菊愤愤不平地说道:“二姑娘不过是这两日没挨打,前些日子她可没少被先生打手心。竟然还好意思来讥讽姑娘你。”老实人也有火气。
玉熙丫头说道:“确实是我没做好,还得努力。”
墨菊都想哭了:“姑娘,你已经很努力了,再努力我怕你身体吃不消姑娘。姑娘,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呀!”这两天她家姑娘每天子时才睡,卯时初就起来了,人都瘦了一大圈,刚养回来的肉又没了,她瞧着就心疼。
玉熙笑道:“我不会本末倒置。”学东西固然重要,但再重要也重要不过身体,身体垮了什么都是枉然。
接下来的几天,玉婧一直想将玉熙压下去,甚至还主动挑衅玉熙。可惜,玉熙压根就不理会她,由着她一个人唱独角戏。
玉婧气得牙根痒痒。
墨桃捧来一套葱绿色的衣裳给玉熙换。
穿的时候才发现衣服大了,玉熙脱下了衣服说道:“拿去改一下。”
重新坐回梳妆台前,望着镜子了的自己,玉熙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这几个月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又消失不见了。
玉熙换上一套桃红色的衣裳,带着墨菊去了玉兰苑。
墨桃却是愁眉苦脸地跟申妈妈说道:“妈妈,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呀?姑娘的身体吃不消。”新衣服都是一个月前做的,如今全都不能穿了。衣服现在不能穿还能改,可她担心姑娘身体吃不住。
申妈妈也没办法,姑娘若不这么拼就赶不上进程:“我会让厨房多做一些好吃的。”餐桌上丰盛,姑娘也能多吃一些东西。能吃,有体力也不会被打垮。
墨桃很是着急,可她也没有办法解决这问题。
玉婧看到一脸菜色的玉熙,笑着说道:“四妹妹,今日书背得怎么样?”玉婧自认为将玉熙压制下去后,就得意非常。
玉熙看着仍然神采飞扬的玉婧,面无表情地说道:“都背下了。”
玉婧笑得很得意:“小心待会回答不好,又要挨先生的批了。”说完,也不理会玉熙,径直进了玉兰苑。
墨菊气得脸都红了。
玉熙倒是没生气,跟玉婧生气,犯不着。
玉辰却是很不赞同地看了玉婧一眼,玉熙的表现并不比她差,不过是被先生表扬了两次,就得意成这样?能有什么出息。
玉熙看到发到手上的《论语》。玉熙倒没什么反感的,只是想着学了孔子的《论语》,也就意味着要学《大学》、《中庸》、《孟子》,这让以为快要解脱的玉熙有种想哭的感觉。
玉婧当堂站起来,问道:“先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论语》?”
宋先生面无表情地说道:“怎么了?你不想学?”
玉婧确实不想学,因为她觉得学这个没有用。学这个还不若学琴棋书画这类对名声有好处的东西:“先生,《论语》是科考的书,我们学了又没有用。”玉婧就差说学这个是浪费时间了。
宋先生不喜欢玉婧,不过她还不至于跟一个女学生过不去,她问了玉婧:“那你说说,你跟我念书,是为的什么?”
玉婧想学的是琴棋书画这类东西,想博个才女的名头,以后好嫁入高门,只是这话却不能说:“跟先生读书,自然是为了学东西。”
宋先生没再理会玉婧,而是转头问了玉辰:“三姑娘,你来说说读书是为了什么?”
玉辰思索了一下后说道:“读书是为了明理知事。”
玉熙对这话呲之以鼻。江鸿锦的胞妹,她上辈子的小姑子江绮在京城也还有才女之称,可私底下却尖酸刻薄狠辣阴毒,跟明理知事完全搭不上边。
宋先生点头道:“三姑娘说得很好,读书就是为了明理知事。读了书将来看事也能看得长远。”
玉婧撇撇嘴,只是她现在也没胆反驳宋先生的话。
下课以后,丁婆子不满地说道:“先生,这二姑娘太放肆了。”这样的人一定要个理由将她逐出去。
宋先生笑道:“姑娘家谁都有脾气的。”
丁婆子却是有些奇怪:“之前二姑娘表现得那般差,如今表现得却很不错,先生,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呀?”
宋先生没有多想,只道:“大姑娘这是开窍了。”
丁婆子却有些怀疑,只是没有证据,贸然说这话到时候得罪了主家就不好了。她家主子只是一个教书先生,虽然名声大,但也不能为了这点小事得罪国公府。
玉熙手里捧着《论语》,想着还有那么一堆怎么都学不完的东西她就觉得未来一片黑暗。玉熙看着自己的小身板,她都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墨菊见玉熙愁眉苦脸,小声问道:“姑娘,是不是宋先生批评你了?”玉婧表现好了,对比之下玉熙表现就没那么如意了。
玉熙摇头道:“没有,只是有些累。”
墨菊再心疼自家姑娘,也不敢说让玉熙不要学这话。要不然让申妈妈知道了她得脱层皮。
玉熙走到岔口,直接去了正院。不过她在正院也没呆多久,实在是她时间太紧凑,如今的玉熙恨不能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
出正院,正巧碰到了玉如。玉如关切地说道:“四妹妹,你瘦了这么多,可得当心身体呀!”
玉熙笑着叫道:“我知道的,谢谢大姐关心。”瞧着玉如的气色就知道恢复得差不多了。
走开以后,墨菊小声问道:“姑娘,大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呀??”墨菊老实,但不蠢,她能感觉到大姑娘这话不是什么好话。
玉熙轻笑道:“大姐这是关心我。”是不是真的关心,有待商榷。
墨菊越想越觉得大姑娘的话不对味:“姑娘,我怎么感觉大姑娘这是在咒你你生病呢?”这话的语气可不就好像是希望她家姑娘与她一样,生病了就不用去学习了。墨菊以前觉得玉如温婉可亲,如今瞧着却觉得大姑娘分外假。
玉熙轻轻一笑。有时候她都在想是不是国公府里所有的灵气都跑到玉辰一个人身上。要不然为什么国公府的几个姑娘玉辰能成为宠冠后宫的皇后,另外几个却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就她重活了一辈子,也没聪明到哪里去。
回到正院,玉熙开始背书。这也是玉熙总结出来的学习法子,先将课文背熟,然后做课业的时候就不用看书,速度快了许多。
玉熙如今唯一觉得庆幸的是,这辈子的记忆能力比上辈子的好。要不然她早撑不住了:“子曰,学而死习之,不亦说乎……”一遍背书一遍在脑海里将字体全都复述出来,这样能加深记忆。
用过晚膳,玉熙在消食时问了跟在她身边的申妈妈:“你是从哪里听说只要熬过了前半个月,之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申妈妈回答道:“外面都是这么说的。”
玉熙无奈摇摇头,是她自己想多了。不过真的前面半个月是在考验学生的毅力,但以宋先生的性子,就算过了半个月,以后也不可能轻松。咳,不知道这种水深火热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劲头。玉熙不是想打退堂鼓,而是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快承受不住了。
申妈妈以为玉熙受不住想要退出,忙说道:“姑娘,再苦再难,姑娘也得撑住呀!”玉熙现在的表现已经让申妈妈不再奢望宋先生会收她为学生了,她只希望玉熙能撑完前面几个月。
玉熙笑着下,除非宋先生赶她走,她自己是绝对不会主动退出的。这段时间虽然非常辛苦,但她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是课本上有的。只是,她现在担心一件事:“放心,我不会半途而废。只是我最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我担心再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
申妈妈吓了一大跳,不过她瞧着玉熙气色也不差,稍稍放心了一些:“姑娘别担心,请个大夫过来给姑娘好好看看。”
玉熙特意跟申妈妈说这事,就是为了让老夫人知道,从而好请个大夫帮她调理一下身体。
玉熙在院子里背书。
申妈妈走过来道:“姑娘,今天教养嬷嬷要来就不背书,早点梳洗吧!”教养嬷嬷要求很严苛,不能再跟往常一样那般随意。
玉熙不慌不忙地说道:“等我背完这一段。”
墨菊将玉熙的首饰都搬了过来,墨桃取了几套衣服过来让玉熙挑。众人一通忙碌,玉熙都笑了起来:“只是见教养嬷嬷,你们何必这么紧张?”
墨菊是听多了那些教养嬷嬷的严苛要求,比如说头发乱了,首饰戴歪了什么的,都得一顿批。
玉熙无语:“若是我样样都好,我还要跟她们学什么?差不多就成,别弄得好像打仗似的。”
到了上房,玉熙才知道自己错了,从玉如到玉辰,一个一个都穿戴整齐,妆容精致。
三个嬷嬷准时到国公府。
玉熙望着走进来的三个嬷嬷,心里嘀咕着要请也该请四个教养嬷嬷,怎么请三个,她们四个人怎么分呢?
很显然,玉熙的担心是多余的。老夫人对这三个嬷嬷早有安排,三个嬷嬷之中姓常的嬷嬷教导玉如跟玉婧,另外全嬷嬷跟桂嬷嬷则教导玉辰跟玉熙。
韩老夫人说道:“四丫头,你的蔷薇院也没有空置的屋子,就让嬷嬷住在汀云阁,你每日下午去汀云阁学规矩。”
听到老夫人这样的安排,玉熙的脸色非常难看。在大周朝的姑娘用的教养嬷嬷都是有定例的。比如公主跟郡主是用四个教养嬷嬷,县君跟郡君是用两个教养嬷嬷,权贵人家,哪怕是国公府的姑娘也只能用一个教养嬷嬷。若是玉辰用两个教养嬷嬷就是违例了,虽然这么做也不会有人追究,但要是被有心人囔囔出来名头不好听。现老夫人在拿她作茧子也就没这个担忧了。就算被人拿出来说嘴,老夫人也有足够的理由驳回。
利用了她还让人认为她是沾了玉辰的光,这感觉真是糟糕透顶。在这一刻,玉熙觉得无比的憋屈。只是她还不够强大,所以,就算再憋屈她也得忍着。
秋氏也觉得这样的安置不妥当,只是有三个教养嬷嬷在,她也不好公然反驳老夫人的意见。
玉如心里却愤恨不平,凭什么她就要跟玉婧共用一个教养嬷嬷,而玉辰跟玉熙却单独有一个教养嬷嬷。玉如的隐藏功能也不大好。她眼中流露出来的不甘都落在了三位嬷嬷的眼中。
玉婧虽然心里头也不满,但她此时却很安静,若是换成以往肯定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只是被关了大半年,玉婧每次见到老夫人心里就发憷,这个时候自然也不敢挑事。
韩老夫人将事情安排好了,就让秋氏去安排好三个嬷嬷,然后朝着玉熙说道:“你留下。”
玉熙木着脸站得笔直。
韩老夫人非常平和地问道:“让你与玉辰一起跟嬷嬷学规矩,你不高兴?”
玉熙没直接看韩老夫人,眼睛看着地上:“能跟嬷嬷学习我很高兴,只是为什么要让嬷嬷住在汀云阁呢?”
韩老夫人看着玉熙道:“你说为什么?”
玉熙脸上露出自嘲的神情:“自然是为了两位嬷嬷更好更方便教导三姐姐,而我不过就是一个陪衬。”她对老夫人儒慕之情早在上辈子就消耗殆尽了。否则就现在这样的情况,又要伤心得掉眼泪了。
韩老夫人对于玉熙的回答并不奇怪,若是连这么点小事都看不出来,也不会让宋先生为她破例:“你很不满?”
玉熙摇头,说道:“我没有不满,只是想着府邸里的人会说我是沾了三姐的光有些不舒服。”真话要说,但不是所有的真话都能说出来的。
韩老夫人突然说道:“你若是不想去汀云阁,等明年我给你找过一个教养嬷嬷。”
玉熙沉默了一下,说懂啊:“不用了祖母,全嬷嬷很好。”玉熙看不出两个嬷嬷的深浅,她现在还没这眼力劲,但能给玉辰请的教养嬷嬷绝对是最好的。若是单独给她请的肯定跟全嬷嬷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被人说沾光就让她们说吧,只要真能学到东西就好。
老夫人看着玉熙,眼中全是审度之意。
心里再怨恨不舒服,但若是因为这个原因错失了跟两个嬷嬷学习的好机会,那就不划算了。玉熙低着头说道:“祖母放心,我会跟嬷嬷学好规矩的。”
老夫人又开始转动着手里的佛珠,说道:“以后说话要抬头挺胸,别总是一副小家子气的样。”
玉熙应道:“是。”可她仍然没有抬头。
罗妈妈进屋时候,看着老夫人眯着眼在捻着佛珠。佛珠转得很快,可以看出老夫人心不静。罗妈妈也不敢打扰,只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
过了半响,老夫人才睁开眼睛。罗妈妈这才敢开口问:“老夫人,怎么了?四姑娘不愿意跟两个嬷嬷学规矩吗?”
韩老夫人摇头道:“恰恰相反。”
罗妈妈笑道:“四姑娘答应了不是好事吗?”
韩老夫人低低地说道:“这丫头的心思很深,深到我都看不大透了。”说的话真真假假,让她分不清到底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超出掌控的事,一向都不是她喜欢的。
玉熙先回了蔷薇院,说道:“再加一份礼。”玉熙原本只准备要了一份礼,可现在有两个教养嬷嬷自然得多加一份。既然决定跟嬷嬷学规矩,礼数自然要周全。
礼物挑好了,玉熙才带着红珊去了汀云阁求见了两个教养嬷嬷。
桂嬷嬷收了礼,笑得很和蔼,说道:“四姑娘客气了。”刚才玉熙抗拒的神情她也是看在眼里,却没料到这才眨眼功夫,四姑娘就过来给她们见礼。
全嬷嬷神色淡淡地说道:“四姑娘有心了。”在这么短的时间能调整好自己,这四姑娘也不是个简单的。
玉如憋着一肚子气回了自己的院子,屋子只剩下青萱的时候,玉如说道:“都是国公府的姑娘,为什么老夫人这么厚此薄彼?”
青萱道:“姑娘,说起来,姑娘比四姑娘要好许多,四姑娘才是最憋屈的一个。”
玉如对这个贴身丫鬟向来会给两脸面,并没有因为这话就迁怒:“这话是怎么说的?”
玉如并不蠢,但当时她被愤怒掩盖了理智。所谓旁观者清,青萱就将这事看得很明白:“桂嬷嬷与全嬷嬷说是教导三姑娘跟四姑娘,可瞧老夫人的意思教导三姑娘是真,四姑娘不过是顺带的。就如跟宋先生学习一样,都是顺带的。”这意思可不就表明,玉熙完全是沾了玉辰的光了。
玉如想了一下,觉得青萱说得很有道理,神色一下缓和了:“你说得倒是。不过玉熙现在的想法迥异于人,我也弄不清楚她会如何做了?”若是以前的玉熙,只要她挑拨两句肯定不会去汀云阁学规矩。不过现在她却不敢,万一将这事捅到老夫人那里她吃不了兜着走。想到这里,玉如恨恨地说道:“消息都透给了玉婧,却没料到这次她倒沉得住气。”都出来大半个月,玉婧竟然没有针对玉熙,着让玉如非常失望。
青萱努力劝玉如:“姑娘,当务之急姑娘是得讨夫人的欢心。四姑娘现在忙着学习,姑娘可以好好利用这机会。”青萱并不希望她家姑娘与玉熙对上。原因很简单,四姑娘是嫡女又是宋先生的记名弟子,还得夫人跟世子他们的喜爱,将来的前程必定比自家姑娘好。她家姑娘以后出嫁肯定还要依靠娘家,多一个助力总比多一个仇人的好。
玉如听了青萱的劝,半响后说道:“我不甘心。”明明她才是国公府的大姑娘,什么都紧着她的才是,结果她成了小透明。如今还要她讨好巴结三姑娘跟四姑娘,她如何甘愿。
青萱无奈道:“姑娘,你得想想将来。”三姑娘跟四姑娘的前程都好,以后姑娘说不准得她们的助益。
玉如听不进去。
青萱苦苦劝道:“姑娘,三姑娘跟四姑娘如何与我们无关,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姑娘已经钻了牛角尖拔不出来,再这样下去姑娘可能会让夫人厌恶,姑娘没有好的前程,她们这些伺候姑娘的奴婢又如何会有好下场。
青萱说了半天,可是玉如还是无动于衷。青萱暗暗叹了一口气,该说的她都说了,该劝的她也劝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玉熙上辈子跟的那教养嬷嬷是武氏请来的,武氏生怕她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玉容压制下去,所以请的那个嬷嬷狠狠地虐了她一把,真东西没教多少。所以这次机会玉熙是分外地珍惜。学好了规矩,以后再不会有人借此攻击她了。
午觉后,玉熙带着丫鬟去了汀云阁。
到汀云阁,两个嬷嬷跟玉辰都没见这,玉熙等了好一会,忍不住问了端茶水的丫鬟:“三姐姐呢?”玉辰可是很守时的,这个点都没到,有些奇怪。
小丫鬟摇头表示不清楚。
玉熙心里有些疑惑,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玉熙心里很高兴,她没想到段欣溶竟然是都御史家的姑娘。虽然段欣溶不是她救的,但是有这层关系在,以后就能打好交道了。
玉熙心思转了好几道弯,问道:“欣溶姐姐,你怎么会落入拐子手里呢?”其实玉熙这是没话找话,过程都从云擎那边听说了。
段欣溶现在还心有余悸:“我跟我哥哥正在看灯船,可突然之间冒出几个黑衣人出来,他们砍杀了不少人。大家四处逃命,我跟我哥哥被挤散了。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一个男子将我抱起就走,我拼命挣扎,那人拿一块帕子捂了我嘴,我就晕过去,什么都不知道了。”
好吧,遇见了专业的拐子了。玉熙觉得段欣溶算是幸运的,要不是云擎相救,怕就不知道被拐子拐卖到哪里去了。就算将来能救回来,这一辈子也完了。
段家的人很快就来了。段夫人一看到段欣溶,抱着就哭。她知道女儿失踪以后,差点没吓死过去。
玉熙很是羡慕地看着抱在一起痛哭的母女两人。所以说,有娘的孩子是块宝,没娘的孩子就是根草呀!
段夫人也是情绪太激动了,才一时失控,很快意识到自己是在别人家。当下不好意思地说道:“让夫人笑话了。”
秋氏很是体贴地吩咐了人打来水,让段夫人净脸,笑着说道:“什么笑话不笑话的,都是当娘的人,我刚才知道灯会那里出了乱子吓得魂都没了。幸好菩萨保佑,都平平安安的。”秋氏是认识段夫人的,只是她们两人不在一个圈子里,所以并不熟。
段夫人梳洗好以后,说道:“我们家欣溶多亏了府上了。”女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都没法活了。
秋氏自然不敢揽功:“是云家的大哥儿救的欣溶,我家几个孩子就是搭了把手。”
搭把手,还是让段夫人一阵感激的。
段欣溶今天也吓得够呛,她现在最想的是回家:“娘,我想回家。”在别人家了,心里总归是不踏实。
段夫人看着女儿脸上的惊恐,心疼不已,忙说道:“好,好,我们这就回家。”当下就跟秋氏告辞回去了。
这会天已经很晚了,秋氏也没有挽留。送走了段夫人跟段欣溶,秋氏朝着玉熙说道:“灯会太危险了,以后不能再去了。”
玉熙觉得若是有机会,还是得去的。不过她很识时务,这个时候可不敢说反驳的话,要不然肯定得一顿训。
第二天,玉熙去上院给老夫人请安。
在路上,碰到玉辰。玉辰笑着问道:“四妹妹,我听丫鬟说,你们救下了都察御史家的姑娘,这是真的吗?”都察御史,这可是监察百官的职位,虽然不是一把手,可权利也很大。
玉熙摇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玉辰说了一遍:“我们只是搭把手,并没有救人。”
老夫人对于玉熙主动提出带段家姑娘到国公府这点非常满意。就算他们没救人,但也帮了忙,借着这层关系以后也能多多走动。虽然他们是国公府,但在朝堂却没什么势力。能跟当朝权臣搭上关系,对小儿子的前程是极好的:“以后多跟段家的姑娘走动。”
玉熙岂能不知道老夫人打的算盘,当然,她昨晚之所以开口帮忙,也是瞧着段欣溶出身不凡,想多得一些助力。老夫人的提议,正中她的下怀。
老夫人难得见玉熙这么乖巧听话,一高兴就赏了玉熙尺头跟首饰,还有一些补品,另外还有一套文房四宝。老夫人拿出手的东西,那都是很值钱的。
玉熙没什么感触,跟玉辰得的消息比起来,她这些都不够看。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
出了老夫人的院子,直接奔了正院。一到正院,就听到说段家送来了谢礼。
玉熙进屋的时候,段家的管事娘子正满脸歉意地跟秋氏说道:“本来我家夫人应该亲自上门道谢的,只是我家姑娘昨天受了惊吓,半夜发起了烧,走不开。还请国公夫人不要怪罪。”
秋氏哪里会怪罪,说道:“不过是搭把手的事,哪里就送这么厚重的礼,段夫人太客气了。”
让玉熙没料到的是,段家送的谢礼有单独给玉熙一份。玉熙看着堆满了桌子的礼物,笑着吩咐道:“将这些东西都登记在册。”转头又吩咐了红珊,让她三哥去打听一下外面的消息。昨天有刺客,今日大街小巷肯定议论纷纷了。
红珊很快就将打探的消息告诉了玉熙:“姑娘,十皇子被刺客刺杀,皇上非常震怒,着令大理寺卿彻查此案。”
玉熙问道:“还有呢?”这事,肯定要牵连不少的人了。
红珊迟疑了一下,说道:“现在外面都在传,说六十皇子被刺杀,主使是太子,镇南将军府也脱不了干系。”镇南将军府燕家,是皇后的母家,也是太子最大的靠山。
玉熙嘴角划过一抹讥诮,太子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大张旗鼓派杀手去杀十皇子。十皇子与九皇子都是宋贵妃生的,但深得皇帝喜爱的是九皇子,并不是十皇子。太子真要杀,也该杀得帝心的九皇子才对,怎么可能大费周章去杀十皇子了。
红珊有些担心地说道:“姑娘,外面的消息还要不要打探了?”红珊觉得玉熙对外面的事太过热衷了,一个深闺的姑娘要了解外面的事情做什么。红珊担心玉熙的行为,会惹得老夫人不满。
玉熙觉得红珊担忧过度了,说道:“我只是打听一下外面的事,有没做其他,祖母不会管的。你以后也不需日日回去,过个三五日回去就是了。”
红珊点头道:“好。”
玉熙挥手让红珊出去,自己却坐在椅子上想事。上辈子九皇子出了意外,十皇子才能荣登大宝。至于九皇子怎么出的意外,玉熙就不知道了。玉熙时时觉得上辈子是白活了,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也难怪最后被江家的人欺负死了。
想到江家,玉熙心情又不好了。她现在这么努力地学习,就是想摆脱将来嫁入江家的命运。可是她却并没有真的能摆脱江家,因为她压根就不知道江鸿锦为什么娶她?若是知道缘由还能有所防备,可她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这种感觉,很糟糕。这就好比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它随时都会落在你的头上,可你又避不开,整日提心吊胆的。
咳,玉熙叹了一口气,她如今能做得就是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到时候,就算流落到外头也能活下去。
晚膳用完,玉熙在院子里走动消食。
红珊见申妈妈不在,压低声跟玉熙说道:“姑娘,中午老夫人让大夫人去宋先生那帮二姑娘说情了。”这几天玉熙一直都冷着她,让红珊很不是滋味。红珊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如今尽量在玉熙面前刷存在感。她的优势那就是打探消息,她相信只要对姑娘有用姑娘就不会一直冷着她。
玉熙脸上闪现过讥诮,大伯母那般厌恶容姨娘母女,老夫人竟还要她去宋先生那说情,真够恶心的。
戌时末,玉熙就将课业写完了,不过她也没睡觉,而是温书。不仅将学的温习了一遍,还将《百家姓》、《千字文》等基本启蒙书都温习了一遍。按照宋先生这个进度,这几本书不用半个月就能讲完了。这让玉熙有了危机感,
同样在写字的玉如,只写了一半的课业就写不下去了,写字太多,手疼得厉害:“竹萱,我不想再去玉兰苑了。”一两日还受得住,三个月若日日如此,她会疯的。
竹萱也心疼自家姑娘:“姑娘,不念我们也得想个法子,可不能跟二姑娘一样。”
玉如点头道:“我受不了了。”她熬不下去了,得想个好的法子从中解脱了才成。
而另外一遍,玉婧写了半个时辰就哭天喊地地叫道:“姨娘,我手疼,我写不下去了。姨娘,我的手快要断掉了。”
容姨娘硬下心肠说道:“手疼也得写,若不然明日你又要挨手板心了。”挨打是小事,就怕被宋先生以玉婧表现太差将她赶出学堂。
玉婧被逼着继续写。可是被逼的跟主动学的完全是两回事,玉婧一直写到半夜也还有一百多个字没写完。
容姨娘没办法,只能说道:“先睡吧,明早再起来写。”
玉婧抽噎道:“就算写完了课业,可是背不出课文一样要挨罚。”明日十下手板心肯定是逃不过去的。
玉婧觉得很苦逼,虽然说打的是左手,可也影响写字的速度呀!这个宋先生,真是个恶魔。
第二天,玉如被打了六下;玉婧被打了八下;玉辰还跟昨日一样,不仅背得很顺,解析也说得准确无误;玉熙背课文跟解析都没问题,只是中间停顿了两下。
宋先生其实对玉熙的表现比较满意,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能表现这般好,真的非常不错了。宋先生夸奖了玉熙:“很好,不过还得继续努力。”
玉熙对于宋先生的夸奖并没有任何的欢喜,虽然说她是故意停顿这两下,但她知道她就算没有藏拙,最多也只能跟与玉辰打一个平手。这对于多活了一辈子的她,还是很打击的。
玉婧觉得不公平:“先生,四妹妹也出错了,为什么不打她呢?”就算解析没出错,但总归是停顿了两下不是。
宋先生如何看不出玉婧眼中的嫉恨,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若是觉得不公,可以离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昨日才退让了一步。若是再有第二次,她绝不会再让玉婧出现在她的课堂。
玉婧想到昨天的事,怕自己真被赶出课堂不敢再挑事。当下只能恨恨地看着玉熙,等她寻个机会非要整治整治这个臭丫头。
下课了,玉熙晃了一下酸涩不已的胳膊。这两天写字太多,手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玉辰昨日看到玉熙这个动作忍耐住不说,没想到玉熙今天又重复这个动作,这会她终于忍不住说道:“四妹妹,你这动作很不雅观,以后可不能再做了。”大家闺秀就该笑不露齿,走路也如莲花生步,哪里能有这样粗野的动作。要以后出去应酬也这样,还以为国公府没教养。玉辰觉得,应该跟祖母说一下玉熙的礼仪问题。
玉熙嘴角抽搐,说道:“我只是胳膊酸才晃了一下胳膊。”她是手疼,又不是没事晃胳膊玩。
玉辰没想到玉熙会反驳她的话,倒是愣了一下。主要是身边的人对她百依百顺,就是霸王一般的玉婧也不敢在她面前说大话。
玉熙不理会玉辰的反应,所有人都惯着玉辰,她却不想惯着。不过她也不愿意得罪玉辰就是。收拾好东西,玉熙说道:“三姐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了。”
侍书望着玉熙的背影,不爽地说道:“真是不识好人心。姑娘,以后四姑娘的事,咱们就别管了。”
玉辰抿了抿嘴,说道:“怎么能不管?”玉熙怎么说也是她妹妹,若是放纵不管,以后只会指责她们二房没教养。
玉熙写了几十个字又写不下去了。这几天写字写太多,不仅手火辣火辣地疼,胳膊也是痛得不行,
申妈妈见状只能给她揉捏肩膀,揉了小半个时辰玉熙才觉得舒服许多,手涂了药膏也舒服了一下。
玉熙苦着脸说道:“以后可怎么办呀?”这才两天,等以后还是这样她真担心自己的手会废掉的。
申妈妈宽慰道:“姑娘放心,宋先生也是开始的时候非常严厉,等过了这道坎就好了。”
玉熙上辈子很少出出去,大半时间都呆在自己院子里,虽然当年宋先生在国公府教了玉辰五年,但玉熙跟对她并不了解,问道:“为什么开始非常严厉?后面又不严厉了?”
申妈妈可是有费心去打听过宋先生的事:“这学习本就是辛苦的事,若是连开头一点苦楚都受不住,如何能坚持到最后?老奴猜测宋先生应该是看姑娘能不能吃苦。”
玉熙半信半疑。不过,不管结果如何这几个月肯定是要坚持住的。
宋先生只花了两天半的时间,就将《三字经》讲完了,再花半个时辰将他们的课业拿出来,指出他们写的大字的不足之处。
四个人里面,玉辰写得是最好的,写得最差的不是玉熙是玉如。
玉如听到宋先生说她的字写得虚浮无力,好似一个病人写的似的,当下又哭了出来。
宋先生觉得真是朽木不可雕,她教得这么快并不是为了折腾四个姑娘,而是四个人已经将基本启蒙书都学完了。等于是说她现在将四个人学过的东西温习一遍,多做了解析,让众人加深印象。可结果,二姑娘就不评价了,大姑娘也是一塌糊涂。资质不行还不愿意努力,碰到点事就哭,烂泥扶不上墙。
玉熙心里涌现出一股怪异。按理来说四个人里她应该是力道最小的,怎么反倒是最大的玉如写字没力呢!
宋先生根本不理会在一旁掉眼泪的玉如,说道:“字也是一个人的脸面,若是字写得不好,以后出去也会被人笑话。所以,学不学好是其次,这字一定要写好。以后你们一定要将字练好。”
玉熙觉得着话简直是金口玉言。可惜,等晚上做课业的时候,就没那么舒心了。写字写得太多,手都起了血泡,看起来非常吓人,申妈妈拿了针给玉熙挑破了,然后抹上药膏。
看着玉熙咬牙忍痛的样子,申妈妈也有些于心不忍:“姑娘忍忍,忍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玉熙看着申妈妈手里的药膏,问道:“这药膏涂上,会不会落疤?”这药膏让玉熙想起一道祛疤的方子。
申妈妈笑着摇头道:“姑娘放心,这是上好的玉膏,是老夫人让人送来的。这玉膏抹上很快就能消肿止痛了,而且不会落下疤痕。”申妈妈说这话,是要让玉熙知道,老夫人还是关心她的。
玉熙并不领情,估计是给玉辰的时候,顺道将这玉膏给她用了。所以她神色淡淡地说道:“我知道了。”
涂了药,玉熙歇息了一会又走到桌前准备鞋子。申妈妈忙阻止了她:“姑娘,手上抹药了,今日就不要写了。明日再写吧!”
玉熙摇头,说道:“还有一百多个大字没写。今日没写完,明早也没办法起来背书了。”咳,以前一直听说宋先生教书很恐怖,如今亲身体会,才知道传闻真心不夸张。
墨菊嘴快,说道:“姑娘,你手都抹药了怎么写呀?”看着姑娘受苦她也难受得厉害,这宋先生太恐怖了。
玉熙笑着说道:“右手不行,左手总成的。”
她上辈子在江家不得人喜,也不喜欢应酬,一天到晚就呆在院子里,除了刺绣也做不了其他。每天刺绣也有些厌烦,一次她凑兴用左手刺绣,练了好几年倒也让她练出来了。不过她没用左手写字,下笔的时候力道掌握不好,写出来的字都是一团墨,等掌控好力道以后,字也写得似模似样。不过这些字长短不一粗细也不一样,难看得要死。
申妈妈目瞪口呆地看着玉熙,没想到四姑娘还有这本事,墨菊则这直接张大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玉熙用了双倍的时间将剩下的课业写完,见还没到睡觉的点,又拿出书来温习。
墨菊见蜡烛快烧完了,又去取了一根点上。
玉熙看着方妈妈只是眼睛通红,身体并没有大碍,她就知道方妈妈说生病是骗她的。有人欺负上门,竟然不告诉她,为了不来国公府还装病,玉熙在这一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方妈妈看到玉熙的脸色不好看,擦了眼泪解释道:“我是怕姑娘担心才没说。”主要是她觉得没脸,哪好意思跟玉熙说这事。
玉熙淡淡地说道:“进屋说话吧!”有些事,当着众人的面不好说。
三个人进了屋,玉熙才问道:“怎么回事?”若方妈妈如今还是二十出头,玉熙肯定会让她改嫁。可方妈妈如今都三十多岁了,就算改嫁也嫁不着什么好人家,与其嫁人受苦还不如将来收养个孩子养大,这样也安生。
方妈妈苦笑道:“我是在去小薇家做客认识的那个人。姑娘,我没想过改嫁的。”
安婆子说话就直接许多了:“姑娘,坏就坏在那殷婆子身上。她明知道那个黄衙役不是好人,还想将方妈妈往火坑里推。”殷婆子,就是小薇的亲娘。
方妈妈后悔不已:“姑娘,都是我的错,是我识人不清。”
事情的始末很简单,这个姓黄的衙役瞧着铺子赚钱,又发现方妈妈是个单身的女人,还有国公府做后台,所以就起了心思,想娶方妈妈为继室。方妈妈没想过改嫁,他这番心思是白费了。可也不知道怎么的,着黄衙役搭上了殷婆子。这殷婆子因为方妈妈出尔反尔,说好收她女儿为干闺女传授手艺后来又拒绝,心里怀恨在心。她知道黄衙役不是好人,但她想着可以报复方妈妈,出了心头的恶气,另外一方面她也想要从中捞取好处。所以就想设计了方妈妈,好在有安婆子的提醒,方妈妈没有上当。
方妈妈当时怒不可遏,狠狠地训斥了殷婆子一顿,然后就与她断了关系。结果没多久,上元街就传出风声说方妈妈不检点,半老徐娘还勾引男人。外面风风雨雨,这边媒婆上门,方妈妈十张嘴都说不清。
玉熙听了,没有多废话,说道:“妈妈,这事我会让人处理好的,你不用担心。”这次必须杀鸡儆猴,严惩了姓黄的衙役跟殷婆子一家,以后这边的人才不敢再算计方妈妈,更不敢再打包子铺的主意了。若是就这么过去了,这店铺也开不成了。
方妈妈哪里能不担心:“若是让老夫人知道,肯定会责罚姑娘的。”如今她开店铺惹出来麻烦,老夫人肯定会让她将店铺关了。
玉熙安抚道:“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衙役,哪里还需要惊动祖母。”
方妈妈听了这话才放心:“姑娘,我准备再去买一个人。”经了这次的事,家里只安婆子一个人方妈妈不放心。她想再买一个孔武有力的婆子,这样就算有事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玉熙点了下头:“这事妈妈自己看着办。”说完,将放在袖子里的药膏拿出来,说道:“这药膏,妈妈寻个时间去寻东街姚记商铺的大掌柜,说你要将这祛疤的药膏方子卖给他。他若是不信,你将这药膏给他,让他自己找人试效果,一个月后再谈卖方子的事。””
方妈妈接过这盒药膏,打开一看,这药膏有些黑,不大看好。她有些担心地说道:“姑娘,这东西姚记商铺会要吗?”
玉熙点头道:“你放心,只要他们看到效果就一定会买。”
方妈妈迟疑了一下,说道:“姑娘,那这药膏卖多少钱?”就这东西,方妈妈真觉得不值钱。
玉熙笑道:“价钱的事不着急。你去寻那大掌柜,先将药膏给他,让他知道药效再说。”
方妈妈觉得不大靠谱,不过玉熙坚持,她也觉得自己也无非是跑个腿了,不过是费两车钱。
玉熙离开包子铺,上了马车脸就沉下来了,红珊见了大气都不敢喘。可玉熙回到国公府,并没有直接去找大夫人帮忙,而是吩咐了红珊:“让你哥哥去打听一下这个黄衙役是什么人?”玉熙不是不相信安婆子的话,只是多方验证才妥当。
有钱好办事,很快玉熙就知道这姓黄的不仅吃喝嫖赌赌样样俱全,还打老婆。他前面的老婆就是被她打死的。而这个黄衙役这次想方设法要娶方妈妈,就是因为他赌博输了一大笔钱,欠下高利贷。走投无路之下,才打起了方妈妈的主意。
玉熙立即去寻了秋氏,将方妈妈那边的事都说了一遍,:“伯母,若不是为了我,方妈妈也不会受这样的委屈。伯母,这次的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秋氏觉得玉熙有些小题大做了,一个小小的衙役就让玉熙失了分寸这可不成。为此,秋氏狠狠地说了玉熙一段。
玉熙虚心接受批评。
秋氏训斥完,说道:“这事我让向阳出面处理,你不用担心。”明知道那是国公府的铺子还敢打主意,胆儿还真够肥的。
玉熙忙又说道:“伯母,这件事能不能不要让祖母知道。若是祖母知道了肯定要骂我的。”老夫人知道了,她的包子铺说不准就得关门了。玉熙也不是舍不得包子铺的收益,只是方妈妈将包子铺经营的那般好,若是就这么关门太可惜了。
秋氏笑着点了一下玉熙的额头:“你这个丫头,想让伯母帮你瞒着消息就直说,还拐弯抹角了。”玉熙这么说,无非是希望她能让今天跟着出门的几个人都闭紧了嘴巴,不要对外宣扬这件事。
几天以后,那姓黄的衙役因为犯了一个大错被掳了职务。赌坊的人见他已经没有了差事,立即将他的房子收走了,只房子还抵偿不了欠款,这些人还将他痛打了一顿,将腿都打折了。而助纣为虐的殷婆子在门口摔了一跤,摔了个半身不遂。
红珊得了消息以后打了一个冷颤,与玉熙说道:“姑娘,向管事下手是不是太狠了?”下半辈子都得在床上度过,这也太恐怖了。
玉熙并不觉得有什么过份的:“要是手段太软了,就以为我们是面疙瘩,随便一个人都能算计了。”
红珊打了一个冷颤,不敢再说话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