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少主一朝重生,与诸葛亮兴汉室刘备刘禅大结局

少主一朝重生,与诸葛亮兴汉室刘备刘禅大结局

满地是菠萝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刘备却只说道:“黄老将军谬赞,备实不敢当。备所求者,乃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却无才无能,有心无力,深感羞愧。黄老将军才是忠勇无双,威名远扬,坐镇荆襄,保长沙无恙。今日能得将军相助,乃备之万幸也!来,容我再敬老将军一杯!”说着,刘备又与黄忠饮尽杯中酒,黄忠被夸得挺美,开怀大笑,文聘尴尬苦笑。后刘备携二将并三万精兵入了新野安扎。……此时的新野却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户户里外奔忙,将家里重要的家具工具装在马车之上,老弱妇孺挤坐马车边缘,青壮则背着细软徒步而行。糜夫人张罗女眷上车,她为甘夫人和阿斗特地备了一辆宽敞舒适的车子。惠儿灵儿等则为百姓分发竹牌,以证新野之民。惠儿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举目回望,似在期待着什么。正这时,一年轻英俊的武将风风火...

主角:刘备刘禅   更新:2024-12-31 14: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刘禅的其他类型小说《少主一朝重生,与诸葛亮兴汉室刘备刘禅大结局》,由网络作家“满地是菠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备却只说道:“黄老将军谬赞,备实不敢当。备所求者,乃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却无才无能,有心无力,深感羞愧。黄老将军才是忠勇无双,威名远扬,坐镇荆襄,保长沙无恙。今日能得将军相助,乃备之万幸也!来,容我再敬老将军一杯!”说着,刘备又与黄忠饮尽杯中酒,黄忠被夸得挺美,开怀大笑,文聘尴尬苦笑。后刘备携二将并三万精兵入了新野安扎。……此时的新野却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户户里外奔忙,将家里重要的家具工具装在马车之上,老弱妇孺挤坐马车边缘,青壮则背着细软徒步而行。糜夫人张罗女眷上车,她为甘夫人和阿斗特地备了一辆宽敞舒适的车子。惠儿灵儿等则为百姓分发竹牌,以证新野之民。惠儿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举目回望,似在期待着什么。正这时,一年轻英俊的武将风风火...

《少主一朝重生,与诸葛亮兴汉室刘备刘禅大结局》精彩片段


刘备却只说道:“黄老将军谬赞,备实不敢当。备所求者,乃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却无才无能,有心无力,深感羞愧。黄老将军才是忠勇无双,威名远扬,坐镇荆襄,保长沙无恙。今日能得将军相助,乃备之万幸也!来,容我再敬老将军一杯!”

说着,刘备又与黄忠饮尽杯中酒,黄忠被夸得挺美,开怀大笑,文聘尴尬苦笑。

后刘备携二将并三万精兵入了新野安扎。

……

此时的新野却是另一番景象。

家家户户里外奔忙,将家里重要的家具工具装在马车之上,老弱妇孺挤坐马车边缘,青壮则背着细软徒步而行。

糜夫人张罗女眷上车,她为甘夫人和阿斗特地备了一辆宽敞舒适的车子。

惠儿灵儿等则为百姓分发竹牌,以证新野之民。

惠儿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举目回望,似在期待着什么。

正这时,一年轻英俊的武将风风火火奔跑过来。

正是关平。

见到关平,笑容立刻浮现在那俊俏而羞涩的脸上:“定国,怎么样?”

关平跑到他的面前,喘匀了气,青涩的笑容带着些许歉意,他叹了一口气:

“伯父本来让我随父亲去江陵的,但封弟亦有新婚之喜,也留在新野,我怎能此时弃伯父而去?此战凶险,父亲也希望我留在此地,为抵御曹贼多贡献一份力。”

惠儿面有失落之色,但想了想,却说道:

“怎么,咱们都成亲了,你还称伯父啊,怎么伯父比岳父更亲吗?”

“在我眼里,伯父和父亲一般无二,叫岳父反倒感觉疏远!封弟也未改口,仍叫父亲二叔。”

惠儿点头笑了笑:“定国,你无论如何都要活下来。”

关平笑了笑,安慰道:

“放心吧,大战小战我也经历了不少,这小场面,不斩杀三五个敌将,怎配为关公之子,皇叔之婿。”

惠儿皱紧眉头,担忧道:“可千万别大意,你刚刚还说此战凶险。”

关平笑了笑,认真道:“好,我小心就是!”

“定国兄!”

不远处,另一英俊挺拔的少年武将在招呼。

“封弟,何事?”

“父亲已迎黄文二将而归,正欲升帐,快与我回营!”

“好,马上!”关平应了刘封,又回头嘱咐刘惠:

“惠儿,保重!在江陵等我……”

“好……”

话刚说完,关平已跑向刘封,还不忘回头招手,心中却感慨:自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

许都,王城!

这里高墙巍峨,庄严肃穆。

士兵们漆黑的甲胄散发着压抑的气息。

戟槊间雪白的锋尖闪耀着冰冷的光芒。

这里,是权力的象征,是决策的中心,亦是权谋的舞台。

府堂之上,文武分列两侧,一个身着黑色锦袍的男人于堂中正襟危坐。

他长髯森森,目光如炬,睥睨之际,极具威势。

他虽为丞相,不可一世的帝王之气却尽显于周身,令人不寒而栗。

此人正是曹操。

“自建安五年,老夫起义兵为天下铲除暴乱,讨董卓,除袁术,灭吕布,平袁绍,天下十四州(注:雍司算两州为十四州,算一州为十三州)已占其九!

今刘备屯兵新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早有取我许都之意,应趁其羽翼未丰,一举剿灭,以除后患。

而后下荆州,伐江东,则天下可定!”

曹操的声音不疾不徐,但苍劲有力,底气十足,听起来尤为振奋人心。

众文武皆颔首。

荆襄也好,江东也罢,皆不如一个小小的刘备能让丞相如此忧虑于心。

也是时候将这股不安分的力量彻底消灭了。


我也担心荆州这边会生战事,便特来隆中见你。想接家里人去房陵避难。”

诸葛亮摇摇头:“承蒙姐姐好意,我已有避祸之法!”

“哦?可是去江东寻你大哥?”

诸葛亮想了想:“岳父早已安排,实在不行,亦可退避江东去找兄长。”

“嗯,那样也好。”

“阿姊一路奔波,可辛苦了。”

“哎,没事!如今我们父辈皆已不在,咱们姐弟几个当然要携手扶持。”

听大姐如此说,诸葛亮的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他暗暗下定决心:

今生今世若有机会,务要将此局设得尽善尽美,既不可让主公大业半路夭折,亦不可再让阿姊再受半点委屈。

诸葛亮与黄月英送大姐和小弟离去,临行之时,诸葛亮将一锦囊交到大姐手中,嘱咐道:

“阿姊,若遇险难,拆此锦囊,按囊中之计行事,可保全家平安无事。”

长姐接过锦囊,悠悠一笑:“你啊,就爱搞这些神神兮兮的东西。好,我记住啦!

你也要保重!”

诸葛亮拱手一拜。

远望一路背影,口中无言,只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送走长姐,诸葛亮情绪好了许多,黄月英便关心道:“你可是好了一些?”

诸葛亮点点头:“是啊,我已经好多了。”

“可之前不是还做了噩梦?”

诸葛亮看着贤惠俏皮的妻子温柔的笑了笑。

按照当世审美标准,妻子算不得美女。

她鹅黄色的头发,带着天生的波浪卷,皮肤因为常年的劳作也不是很白皙。

但五官俏丽,眼间透着灵动聪慧,仿若藏着万千星河,双眸澄澈有神,顾盼间满是机敏与可爱。

诸葛亮回答道:“噩梦再噩毕竟也还是梦,既是梦,便有解梦之法,对吗?”

“说的也是!”

黄月英点点头,又问:“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诸葛亮想了想:“我还要去拜访一个朋友。”

“朋友?我认识吗?”

诸葛亮笑了笑:“当然,他吃过我炒的栗子,也喝过你酿的甜酒!”

黄月英立刻说出了答案:“可是元直先生?”

“正是。”

“你见他做什么?”

“他不是正愁无主可投么,我正要向他推荐一明主。”

黄月英莞尔一笑:“我知道,一定是刘皇叔?”

诸葛亮点点头。

“可我不懂,你既然也选定刘皇叔,为何不在此地相侯?他来找你三次了,估计还会再来。”

诸葛亮淡然一笑:

“在恰当的时候,我自会和皇叔相见,但……不是现在!”

他轻摇着羽扇,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心中却感慨万千:

主公啊主公,请再给亮一段时间,待我布好此局,定会与主公相见。

这段时间,便让元直兄先辅佐主公吧……

……

时光再回到现在!

南阳,新野,刘备书房。

单福回想起诸葛亮的前番嘱咐与承诺,拱手对刘备诚言道:

“主公之关心,在下感激不尽,但请相信,家中之事在下确有朋友安排妥当,无需主公挂心!”

是啊,在单福看来,有卧龙先生亲去安排母亲家眷之事,还有什么放心不下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也长出了一口气:“那便好,那便好也!”

单福笑了笑:“主公,你其实还有事想问吧。”

刘备惭愧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军师。”

“主公请直言,为主公分忧,乃单福份内之事。”

刘备沉吟片刻,便直言心中所虑:“今曹操已定北方,不久必会南下,可新野兵少,城防薄弱,我担心万一不能匹敌,至新野生灵涂炭,故而请教先生破局之法。”

单福思索道:“曹操此人乃枭雄,捭阖乾坤,洞察人心。主公若举城而降,倒不会殃及百姓,主公若拼死抵抗,其必会屠城泄愤。”


刘备猜测徐庶乃故意试探于他,故而义正辞严的阐明了自己真实的态度:

“方才闻先生所歌,必是高士,今见先生仪表,必是贤能,故企盼先生助我成就大事。谁想先生不教我正道,反教我利己妨人之事,既如此,先生不妨另投明主,备实不敢用之!”

闻听此言,单福点头不怒反笑,拱手一拜:“久闻玄德公乃仁德之士,今日试探,果然名不虚传。”

然后,遂收起笑容,很郑重的躬身一礼:“如此,单福终遇明主也!”

刘备见此,亦释怀感慨:

“备乃一介武夫,安敢言仁德二字。只识人之能尚通一二,观先生举止,乃光明磊落之士,已猜到可能是先生试探,然此言亦发自肺腑。

既知先生真心,备愿拜先生为军师,操练人马,以成大事!”

刘备的坦诚让单福感动不已,上前一步,欲下跪行礼,刘备亦上前,双手搀扶。

自此刘备拜单福为军师,操练兵马,排兵布阵,军中大事小情,须请示刘备者,军师皆可代为定夺。

接下来几天,刘备观其治军严整,方略甚多,对各路阵法了如指掌,知其乃大才。

又为人豪爽,直言不讳,与关张赵三将相处也甚是和谐。

刘备不禁暗暗欣喜。

阿斗说的不错,这徐元直果然是我需要的人。

然而,想到还未得孔明,心中又不自觉的生出顾虑。

若是先得孔明就好了。

如今刚得元直,便立寻孔明,恐惹元直先生不快。

对此,刘备也拿不定主意,便又抱着阿斗去了书房商议。

“阿斗,你说的不错!你可知,为父今日不仅得了邓艾。还得了元直先生,只是他还未用真名,乃化名单福。”

阿斗咿呀道:“得邓艾,炎汉不至于过早亡也,得元直先生,相父估计也不远了。孩儿恭喜父亲得治世良才。”

刘备点点头:“是啊,亏的吾儿提醒,方得以从容应对。”

刘禅前世几乎未被刘备夸奖表扬过,今闻刘备如此赞许,心中激动不已。

“父亲,但有一点须得注意。”

“哪一点?”

“原本是元直先生离开时,才得荐相父,这回可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当早去请来相父,另外,当保护元直其母不被曹贼所夺!每件事都很紧迫。”

闻听此言,刘备却长叹一声:

“阿斗,你说的不错,不过为父还有一些顾虑啊……”

“父亲有何顾虑?”

“这第一点顾虑,我新得元直为军师,却又立刻去寻孔明,会否使元直先生心生不悦?”

“父亲,何出此言?”

刘备沉吟道:“如你所言,元直离开时方荐孔明。

可为何不是在新野做军师时便推荐孔明?

莫非元直掌军时,不希望另一个军师在此?”

阿斗想了想:“父亲说的有理,是有这种可能,这可如何是好?

要不然这样,父亲你不告知元直先生,抽空暗地里去卧龙岗一趟,将相父请来?”

“不可!”

刘备摇摇头:“为人当光明磊落,若如此取巧做法,元直若知,必心生隔阂。”

刘禅急道:“那也不能不寻相父啊!”

“不是不寻孔明。”

刘备想了想,继续说道:“我想寻个时机,坦然告知元直,欲再请再孔明先生。兴汉大业,一路艰难险阻,多个军师多个保障。倘若他能理解,便是最好。如若他因此而弃我而去,说明其人虽有才华,却是个嫉贤妒能之辈,就算要离去也别无他法。”

“父亲勿忧,我相信元直先生会理解父亲,会和相父共同辅佐于你。”

“那固然最好,可为父还有一点顾虑。”

“父亲还有何顾虑?”

“我有意使子龙带一队人马,化妆成商客,去颖川一趟,将元直母亲接到新野安养,以防曹贼作难。”

“这是好事啊,孩儿最担心的就是此事,可既决定去做,父亲为何又对此顾虑?”

“阿斗,你想想,此时我将此事提出来,元直会否误会我要拿其母以要挟其自由,好让其甘心为我卖命?”

“这……”

刘禅仔细的想了想:“未尝没有这个可能。然而不接来其母,待元直助父亲大败曹仁,惹曹贼重视,其母恐被曹操所害啊。”

刘备沉思点点头。

“元直虽未向我直言姓名,但我亦知其乃光明磊落之士。如果能以此节互通真心,今后必是我炎汉肱股之臣。”

“父亲,听你这么说,莫非这件事你也想和他直言利害?”

刘备很凝重的点点头:“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哪怕被他所疑,所怨,所恨!亦不能使其母被曹贼所害。他若不理解,想离我而去,那便许其金银任其离去。吾亦无悔也!”

说到此,刘备眼神流露出出一丝无奈和失落。

“父亲光明磊落,孩儿也赞同父亲。我相信元直先生会理解父亲所为。”

刘备点点头:“那便再好不过!”

刘禅想了想:“对了父亲,你心里只惦记着他人母亲,可我的母亲,糜娘,还有二位姐姐她们当尽早安置。还有咱们新野的百姓,他们也得早做安排,莫等曹操举大军前来,仓促南逃,途中若被曹军追杀,必死伤无数。”

谈到这个问题,刘备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阿斗,为父如今深信你言,知你复生来助为父。但此时为父身为客将,被景升安排在新野北拒曹操。突然提出搬离新野百姓,景升必然不会同意。

若无景升之命,我纵然有心也无力也!”

“那好歹将娘亲,糜娘,姐姐们转到别处啊!”

“家眷要安置,百姓也要安置……我原打算请孔明出山,请教其破局之法,怎料四顾而不得。

这样吧,我不妨先问问元直先生,看他有何迁民之策?”

“对,问问元直先生也好。”

当晚,刘备请“单福”入书房,谈谈几天新野治军情况。

“单福”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解决了军中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刘备对此很是满意。

他想问计,曹军若来袭,如何提前安置新野百姓,然话到嘴边,问出的却是:“军师,听闻你乃颖川人士,你可还有家眷还在颖川?”

“哦?”单福一怔:“主公缘何问起此事?”

刘备沉吟片刻,坦言道:“不瞒先生,我有一个担心。若曹操举兵南下,我们必与之大战,若得军师之力战胜曹操,我担心曹操会寻军师家眷以要挟……”

说到此处,刘备的话戛然而止,他发现单福眼神愕然,此时的表情已经震惊到无以复加。

“军师……军师!”

“哦,主公!”

“军师何故如此惊愕?”

“我……没什么?”

单福笑了笑,神色转瞬间恢复如常:“单福家眷之事,不劳主公费心,单某已有妥善安排。”


“笃笃笃……”

刘备的敲门声很轻。

“谁啊……”

“是我……”

听到了父亲的声音,两个少女立刻披好衣服下地,打开了门。

“父亲。”两个少女一起行礼。

“阿斗睡了吗?”刘备很和蔼的问道。

“还没,他不哭不闹,可也不睡觉。”惠儿扁着小嘴巴,看上去有些无奈。

“刚出生的小孩儿都这么精神么?”

灵儿一边抱怨着,一边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哈欠。

刘备刚刚从阿斗的心声听说,这两个女儿将在不久在长坂坡被曹操掳去,从此再无相见之日。

再看见两个乖巧可爱女儿,刘备不禁暗暗心疼。

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长女的发丝,又捏了捏次女的脸蛋。

多好的孩儿啊,若被曹贼所夺,真不敢想未来要经历怎样悲惨的遭遇。

既有阿斗的提醒,万不可使悲剧重演。

“你们先睡吧,今夜阿斗由为父来照顾。”

惠儿很懂事道:“父亲,您忙了一天了,还是我们哄他吧。”

刘备微微板起了脸:“听话,快去睡觉,莫要多言。”

“是,父亲。”

两个女孩上床睡觉了,刘备坐在床沿看了她们一会,贴心的为她们盖好了薄被。

而这时,刘备又听到了阿斗的心声:

“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曹贼很快就要打到荆州了,糜娘会死的,姐姐们也会被曹贼掳走,父皇还要去刘表那里危险重重,可相父还没有出山,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办啊……”

言语焦急恳切,刘备感受到了这孩儿对自己对家人浓浓的关怀之情。

他轻抚阿斗的脸蛋,微微有些动容。

“父皇,别去刘表那里,咱们先请相父出山,然后举家搬迁,尽早去江陵或者江夏。”

刘备轻轻抱起了阿斗,轻轻拍着,慢慢走出了房间。

“父皇,你要抱着孩儿去哪儿啊……”

“书房。”刘备淡淡的回了一句。

“书房,这么晚了去书房……”

阿斗猛然怔住,一瞬间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父……父皇,你……你能听到阿斗说的话?”

刘备没说话,只是轻轻的“嘘”了一声。

阿斗睁大了眼睛。

一种难以言喻的惊喜从那水汪汪的眼睛中流露出来。

父亲听到了!

一定是听到了。

父亲听到了他的心声才会有如此回应。

不一会的功夫,刘备便将阿斗抱进了书房。

他点燃了烛火,将阿斗放在了桌案上。

然后凑近阿斗,怀着忐忑的心情,轻轻道了一句:

“阿斗,汝……真是我儿么?”

阿斗确信,这绝对是他活了两辈子最兴奋的一天。

因为就是这一天,父亲听到了他的心声。

“父皇,我当然是您的儿啊,我是阿斗啊,您的阿斗啊!”

“阿斗……”

刘备也激动万分,又有些疑惑的点点头:“你既是小儿,怎生下来就通人言?”

阿斗直言:“父皇,前世我已活过一次,重生于此,又变回最初那个阿斗。父皇,孩儿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但请父皇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刘备沉思片刻,认真的点点头:“我相信你。”

“太好了,父皇。”

阿斗喜极而泣,小娃娃发出嘤嘤的奶音。

“父皇,不要去荆州,蔡氏会害你,当马上去寻相父。”

刘备有些疑惑:“这相父是何许人也,你竟愿以父相称?”

“父亲,相父便是丞相,是您留给我的托孤重臣,有他在,咱们的国家就不会败亡,他会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哦?”

刘备有些好奇,听阿斗的语气,他似乎对这个“相父”充满了敬重和崇拜之情。

“这相父……叫什么名字?”

“相父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现在……估计尚南阳草庐躬耕。”

“诸葛……亮?”

刘备念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冥冥中竟感觉有些莫名的熟悉。

“你刚才提到了丞相,也提到了父皇,那我且问你,为父真的……”

刘备有些紧张,也有些犹豫,但还是问出了最后五个字:

“当皇帝了吗?”

“是也是也!父皇乃是我炎汉的昭烈皇帝。”

刘备听闻此言,心中一团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他激动得长叹一口气,泪水夺眶而出:

“怎曾想,我……我这等人,竟……竟成了炎汉皇帝!看来大业成矣,三兴大汉,天命所归,自可延续千秋万代也……”

此时此刻,阿斗的声音却有些羞愧:“没……没有。”

“怎么?”

“父皇,说起来惭愧,大汉到我这一代就……就没了。”

“什么??”

刘备很诧异:

“怎……怎么两代……就没了?”

“孩儿无能,未能复兴汉室,还……还于旧都。”

“旧都?这……难道为父称帝时,都城不在洛阳?”

“不在。”

“那可是在长安?”

“也不是。”

“那在哪里?”

“乃在成都。”

“不对啊……成都乃川蜀之地,远离中原,为何要将都城设在那里?”

“父皇称帝乃不得已而为之。当时我们只占益州一州之地,本无称帝国力。

可魏王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僭位称帝,您若不在此时称帝续承大汉国命,咱们大汉怕是真的要亡了。”

“哦……”

刘备长叹了一口气坐下了。

“这么说,为父虽成帝业,但偏安一隅,大业始终岌岌可危,未得安妥?”

“正是。”

刘备看着刘禅,心疼的叹了一口气:“既如此,那阿斗你……可殉国否?”

“这个……”

阿斗似乎有些为难,他想到了刘谌,想到了诸葛瞻,也想到了姜维,他实在不知该怎么和父皇说。

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皇,这个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去刘表那里,蔡氏他们要害你,父皇前世去了,便历经命悬一线,才得逃脱。”

刘备有些疑惑:“然我与荆州蔡氏并无恩怨,他们为何要害我?”

“父皇,此去荆州刘景升会问你立嗣之事,你本不愿答之,但见其诚恳询问,便言当立大公子刘琦,刘景升又担心,立了大公子,恐惹荆州蔡氏不甘,你建议徐徐削弱蔡氏根基。故而又惹得刘景升不快,想来应该是因为此事要害父皇。”

刘禅基于自己了解的信息如实告知刘备。

但他了解的信息并不完全。

比如,第一次欲除刘备的人乃是蔡瑁。

刘备经伊藉通风报信,半夜跑路,蔡瑁便以刘备的口吻写了一首“反诗”,以离间刘表刘备二人。

刘表看到“反诗”后,一开始勃然大怒,大骂刘备奸诈,后回过味来,觉得可能有人在离间。

然而,刘表就是这样的人,他虽已猜中蔡瑁离间,却最终没有阻止蔡瑁谋害刘备,反而默许甚至支持。

后以病为由请刘备主持秋收大礼,给了蔡瑁第二次加害的机会,幸又被伊藉所救,这才有了刘备跃马檀溪之典故。

而后,刘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自己一死荆州必被曹贼所夺,便又想倚仗刘备。

临终前有心立公子刘琦为嗣,并将荆州托于刘备。

只可惜此时的刘备正在新野抵御曹操,无法承命。

蔡瑁掌权后,又不允刘琦入城与刘表见面,与蒯越张允等人扶立刘琮为主。

然后举襄阳投降曹操。

使刘备的新野成了一座孤城。

这才有了刘备弃新野,走樊城,战长坂,败当阳,奔夏口的故事。

刘备沉思许久,问道:“那孩儿,你认为为父现在当如何做?”

阿斗回答道:

“父皇,孩儿并无良策,但相父定有良策,现在咱们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当迅速找到相父。你若将此节提前一年告知相父,他必有应对之法。”


而此时此刻,张飞在另一个地方冥思苦想。

军师这搞什么名堂?

为什么让他将大旗立在东侧,却让他于西侧设伏!

难道,曹仁真会从这边跑么?

眼见着东边生乱,斥候以火把传达回来的消息是曹仁大军已从东面突围。

张飞急得抓心挠肝,有心带兵去追击,又想起军师军令嘱咐,最终未敢轻动。

“军师让俺守在此地,却又放跑曹仁。这次俺回去一定好好和军师讲讲道理!”

张飞正埋怨着,却见部将张达向前一指:“三将军,看,那边有一股曹军往这边来了。”

“嗯??”

张飞借着月光伸脖子看去,只见远处山间小路有一哨人马借着月色俯冲下来。

张飞也久经战阵,经验丰富。

他初看这哨人马旗号杂乱、甲胄不整,有点像杂牌军,但细细看来,却人人高头大马,手里稳稳持着长矛利戟,与山间小路速行无阻,骑术相当精湛。

张飞以为是李典的部队。

“哼哼,这李典唬我老张,定是其亲兵!

抓不到曹仁,俺抓个李典也好交差!”

当即命部将带兵伏于两侧,备好绊马索。

此时此刻,曹仁正领兵极速突围。

他选择的是火把数量最少的地方,认为这里的敌军防御最为薄弱。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张飞竟然在此地。

飞马疾行半路,眼看着突破包围,忽然一道绊马索绷起,数匹战马被绊倒,张飞举丈八蛇矛杀将过来。

口中高呼:“李典小儿,汝拿命来!”

曹仁大惊,此时此刻,他无暇分析张飞为啥叫他李典,欲转头向北。

怎料那里也有伏兵。

而带兵指挥之际,张飞也看出了这队人马中谁是头头。

当即又朝曹仁杀来。

曹仁臂膀负痛,不敢与张飞接战,掉头向南撤去,可未曾想,又一条绊马索绷起。

曹仁战马扑倒在地。

张飞蛇矛一指,两侧军卒一并冲出,将曹仁按在那里。

而另一边,李典冲出重围,却未能等到曹仁。

心下不安,却无他法,权衡许久,只好哀叹一声,带百余残兵回许都复命。

张飞以为曹仁突围,心中怒火中烧,大步流星走过去抓起那将领子:“李典小儿,曹仁何在?”

曹仁昂头,怒哼哼道:“张翼德,你眼瞎了么?”

张飞一怔,揉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哎?你怎么没跑?!”

“我……”

曹仁运了运气,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张飞乐了,谓左右道:“军师让俺在此守株待兔,怎曾想,兔跑了,却撞来一头大肥羊。真乃意外之喜也!哈哈哈……”

之前不快顿时一扫而光。

遂高高兴兴回去复命。

至于李典跑哪去了,他已完全不放在心上。

至此,新野大战彻底结束,刘备军几乎全歼曹仁部队,并生擒曹仁,只剩李典带百余残骑星夜逃回许都。

虽说阿斗对刘备说过,徐元直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助其大破曹仁。

但真到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刘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只因戎马半生,胜少败多,从未有过一次如此彻底的大胜。

樊城中,刘备设宴犒赏三军。

他看着单福,感慨道:

“吾心怀匡扶汉室之志,怎奈无才无能,难成大事。今得军师,方得此大胜。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军师请受我一拜!”

单福受宠若惊,亦握住刘备的手:“单福既事主公,这便是单福分内之事。更何况,我本欲帮主公于擒曹仁李典二将,却让他逃去其一,此算不得全胜也,惭愧,惭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