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苏红张曙光结局+番外

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苏红张曙光结局+番外

偏爱年代文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最后一步,张曙光花了30金币,买了两斤五常大米,洒在了五个陷阱上面。“你可得争点气啊,五常大米我还没吃过呢!”张曙光站在陷阱旁,嘴里嘟囔着。前世的超市里,卖五常大米的不少,可据五常当地的老百姓说,超市里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五常是一个县级市,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每年的产出,还不够特权阶级消耗呢,老百姓还是别想了。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以后,张曙光扛着铁锹原路返回。到家以后,正在做饭的刘桂香,看到全须全尾的大孙子,才算是放了心。连去带来不到一个下午,又能挖出什么陷阱呢?老太太也没有多问,就当是小孩子瞎胡闹了。中午吃了一顿干的,晚上就不能在这么奢侈了,刘桂香煮了一陶罐的红薯叶菜汤,晚上不用干活,对付一口就行了。灾荒年间,每一粒粮食都要精...

主角:苏红张曙光   更新:2025-01-04 16: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红张曙光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苏红张曙光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偏爱年代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后一步,张曙光花了30金币,买了两斤五常大米,洒在了五个陷阱上面。“你可得争点气啊,五常大米我还没吃过呢!”张曙光站在陷阱旁,嘴里嘟囔着。前世的超市里,卖五常大米的不少,可据五常当地的老百姓说,超市里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五常是一个县级市,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每年的产出,还不够特权阶级消耗呢,老百姓还是别想了。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以后,张曙光扛着铁锹原路返回。到家以后,正在做饭的刘桂香,看到全须全尾的大孙子,才算是放了心。连去带来不到一个下午,又能挖出什么陷阱呢?老太太也没有多问,就当是小孩子瞎胡闹了。中午吃了一顿干的,晚上就不能在这么奢侈了,刘桂香煮了一陶罐的红薯叶菜汤,晚上不用干活,对付一口就行了。灾荒年间,每一粒粮食都要精...

《穿越60年代: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苏红张曙光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最后一步,张曙光花了30金币,买了两斤五常大米,洒在了五个陷阱上面。

“你可得争点气啊,五常大米我还没吃过呢!”

张曙光站在陷阱旁,嘴里嘟囔着。

前世的超市里,卖五常大米的不少,可据五常当地的老百姓说,超市里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

五常是一个县级市,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每年的产出,还不够特权阶级消耗呢,老百姓还是别想了。

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以后,张曙光扛着铁锹原路返回。

到家以后,正在做饭的刘桂香,看到全须全尾的大孙子,才算是放了心。

连去带来不到一个下午,又能挖出什么陷阱呢?老太太也没有多问,就当是小孩子瞎胡闹了。

中午吃了一顿干的,晚上就不能在这么奢侈了,刘桂香煮了一陶罐的红薯叶菜汤,晚上不用干活,对付一口就行了。

灾荒年间,每一粒粮食都要精打细算。

吃完了晚饭,一家人趁着天色还没有黑透,简单洗漱一下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哥,你今天挖了陷阱,你说能抓到野兔吗?我已经好久都没吃过肉了。”

六十年代的农村,除了过年时杀年猪,其他时间很少能吃到肉。

“我也不知道,明天早上我就去山上看看。”

对于陷阱,张曙光也满怀期待,如果真的能成功,以后家里的日子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系统卖的东西,自己也能毫无顾忌的拿出来,对家里人说是用猎物换的就可以了。

“明天我能跟着你一起上山吗?”

爷爷和娘要上工,奶奶和大哥要去山上找吃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张胜利在家里带着妹妹。

村子里的孩子是不少,可没人愿意跟他玩,见了他还会朝他丢石头,吐口水,骂他是叛徒的儿子。

时间久了,张胜利就不愿意出门了,和妹妹的活动范围,只局限在自家的院子里。

“不行,我挖陷阱的地方有些远,要翻好几座山,连个像样的路都没有。

明天你就在家里等着,如果能够抓到猎物,大哥让你吃肉吃到饱。”

“好,我听大哥的。”

张胜利毕竟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和张曙光聊了几句,就带着对肉的渴望,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听着小家伙在睡梦里还在吧嗒嘴,张曙光不由得哑然失笑,希望那几个陷阱,不会让小家伙失望吧。

前世的写作经历,让张曙光的生物钟有些颠倒,再加上床板实在太硬,实在是有些睡不着。

拉出系统,看着五花肉和大米白面,又看了看金币余额,还是决定先买点粮食屯起来。

今天刚刚绑定了系统,他也不知道系统只有这三种商品,还是明天就会刷新掉,安全起见,还是囤一些吃的才是正途。

卖掉家里的一对黄铜烛台,收获了两千金币,白天买红薯花掉50金币,买五常大米花掉了30金币,现在余额还剩1920金币。

余额还很充裕,先换点吃的囤着。

买了100斤红薯,花掉250金币,买了10斤五花肉,花掉200金币,买了100斤面粉,花掉250金币。

犹豫了半天,张曙光到底是没舍得买五常大米,30金币每千克,还是有些贵了,张曙光决定留一些金币,以备不时之需。

“金币太不经花了。”

看着1220金币的余额,张曙光心里也有些慌。

如果明天陷阱没有收获,可能他就要去黑市碰碰运气了。


曾经都是一家人,和叛徒划清界限,还勉强说得过去。

可你们不该充当急先锋,带头为难二弟一家,这么做属实太败人品。

“你们都向着叛徒羔子说话对吧?我要去大队部举报你们,让支书纠正你们的立场问题。”

本来想嘲讽侄子几句,结果被人家追着要债。

几个长舌妇在一旁阴阳怪气的扇阴风点鬼火,把自己弄了个没脸。

“我们家八辈子贫农,你说说我们的立场有什么问题?”

“我没记错的话,张向南一家现在还是贫农身份吧?”

“走吧,咱们一起去大队部,我也想问问大队长,欠钱不还还这么理直气壮,到底对不对。”

“对,咱们一起去,我们家还欠生产队三十斤粗粮呢,问问大队长能不能不还。”

几个妇女,也没有惯着她,拉着白艳娘就要一起去大队部。

“放开,你们放开我,我院子里还晾着野菜呢,要回去收一下,不然等会该晒蔫巴了。”

白艳娘挣开拉着她的妇女,起身拿着她的小凳子,灰溜溜的走了。

几个妇女帮自己兄弟俩说了话,张曙光也没有表示感谢,拉着弟弟朝着村外走去。

不是他不讲礼貌,也不是他小肚鸡肠,毕竟自己身份敏感,对别人太热情了,不一定是好事。

包括他所有的家人都一样,不主动和人攀谈,保持合适的距离。

这样的现状,张曙光无比满意,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家正吃着肉呢,有人贸然上门。

小哥俩走远以后,几个妇女又开始活跃起来。

“苏红家的老大今天是怎么回事?以前白眼狼这么奚落他,他都是低着头赶紧离开的,今天怎么突然这么硬气了?”

“孩子大了,有脾气了呗,要是换作是你,别人欠你家那么多钱,还天天找你这个债主的麻烦,你气不气?”

“要说张向东和白艳娘两口子真不是个玩意,那都是张向南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津贴啊!他们花着良心过得去吗?”

“他们哪里还有良心?有良心的话他们能这么干?听说他们连庆春叔的养老钱都不给了。”

“张向南多好的人啊!可惜了!”

“嘘!你咋啥话都往外说啊?被人拿去做文章,你还有好果子吃吗?”

……

“哥,今天真解气。”

张胜利崇拜的看着张曙光,三年了,他已经三年没有这么痛快过了。

今年小家伙才八岁,一半的时间,都在谨小慎微中度过。

“胜利,以后不用怕他们,咱们不偷不抢,老实本分的生活,谁也不能欺负咱们。

以后如果再有小伙伴欺负你,朝你扔石头,吐口水,你就回家告诉大哥,大哥帮你揍他。”

张曙光吃了大力丸和强身健体丸,感觉自己强得可怕,绝对能一拳打哭一个小朋友。

既然老天给了他一次穿越的机会,张曙光就没打算窝窝囊囊的活着,不然也太对不起穿越者的名头了。

“嗯大哥是最厉害的。”

在小家伙的心目中,白艳娘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悍妇,她都不是大哥的对手,大哥就是最厉害的。

出了村,走在宁静的山路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张胜利才算是彻底的放松下来。

连续吃了两天饱饭,小家伙浑身是劲,追追蝴蝶,吓唬吓唬树上的小鸟,留下了一路笑声。

苏寨就在张庄隔壁,距离不远,哥俩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看到了苏寨的房屋。

刚到村口,远远的就看到大树底下坐着一群老人和妇女。


“傻丫头,离远一点,你看你衣服都湿透了。”

刘桂香伸手就要去抱孙女起来。

“奶奶,让妹妹多玩一会吧,现在天气热,衣服湿了也没事。”

张曙光不想让妹妹不开心。

“你就宠着她吧!”

现在自己这个家,老的老小的小,以后还要靠着大孙子立门户,看着大孙子如此疼爱弟弟妹妹,刘桂香打心眼里高兴。

自己这个大孙子,比那个自私自利的大儿子,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同样的受苦出身,大孙子的生长环境甚至还不如以前,最起码大儿子在成长的环境里,没有遭受这么多白眼和排挤。

只能说人和人生来不同,大儿子就属于那种天生的白眼狼。

“奶奶,我打算去县城一趟。”

空间里还躺着一头麋鹿,张曙光想去碰碰运气。

“大孙子,家里现在啥都有,你就别去县城冒险了。”

老太太本能的觉得,大孙子这是又要去黑市了。

“奶奶,我不是要去那里,再说那个地方白天也不开门,我是想去找找,看有没有工厂招工。

这世道您也看了,在农村老实种地,一年到头连饭都吃不饱。

您和爷爷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胜利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盼盼也在一天一天长大,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都是一家人,张曙光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对奶奶说了自己的想法。

“大孙子,想去就去吧,我大孙子模样长得俊俏,又从小聪明伶俐,肯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和张曙光想的有些不同,原本他以为,自己的想法,爷爷奶奶不一定会支持。

因为自己初中都没有毕业,也没有一技之长,就这么空口白牙的说要去城里找工作,无疑是异想天开。

谁知道奶奶居然比自己还有信心,可能在奶奶眼里,自己哪哪都是好的吧!

“大哥要去城里当工人了?”

张胜利也顾不得看鱼了,兴奋的仰着小脑袋问道。

“额……我只是去试试。”

“只要大哥想去城里当工人,就一定会成功的。”

张胜利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的新鞋,又扭头看了看大木盆里的草鱼,语气更加的坚定认真。

“我尽力而为。”

奶奶的信任,还有弟弟的崇拜,弄得张曙光压力很大。

要不还是别去了吧,万一办不成,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奶奶和弟弟还有多失望啊!

迎着弟弟崇拜的目光,张曙光差点打了退堂鼓。

“大孙子,你等一下,我给你煮点红薯和鸡蛋,你带着中午吃。”

家里有张曙光卖野猪的钱是不假,可是没有粮票,拿着钱也买不到吃的。

“奶奶不用麻烦了,昨天晚上我去那个地方,认识一个朋友,说好了今天他请我吃饭。”

有两个小家伙在,张曙光和奶奶不敢随意说出黑市两个字。

虽然两个小家伙一般不出门,但还是谨慎些好,万一孩子说漏了嘴,大大小小也是个麻烦。

今天张曙光去县城,还真打算先去黑市找一下廖老大。

混迹黑市的人,背后都有一定的人脉和关系,知道的小道消息也多,随便让他指点几句,总比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乱撞的好。

“大孙子,那个地方的人靠得住吗?和人交往要多留个心眼。”

长期混迹在黑市的能有几个好人,老太太怕自己的大孙子被人给骗了。

“奶奶,我对县城不熟悉,就是找他打听点消息,不牵扯什么利益往来,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你可以和我们老大亲自谈。”

两个青年终于放了心。

只要他们把人带过去,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至于怎么交易,自然有廖老大亲自和人家谈。

“好,走吧。”

张曙光对自己的安全倒是不担心,能在城里长期做黑市生意的,对自己的信誉都是无比的看重,不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坏了自己的招牌。

他们又不是土匪,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只图财不害命。

两人一个继续留在这里放哨,一个带着张曙光进了黑市。

黑市里人很多,摆摊的却很少,大部分都是来回走动着,张望着,一看就是要买东西的人。

看来各地粮食短缺,给黑市的生意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两人一前一后,直接穿过了黑市,张曙光在黑市里,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看来自己决定把野猪肉卖给黑市管理者的决定是正确的。

小街最深处,有一座独门小院,带路的青年敲响了院门。

“谁?”

院子里有人低声问道。

“刀哥,是我,刚子。”

嘎吱一声院门打开,从里面探出了一个中年人的脸庞,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

“你不在前面放哨,跑这里干什么?今天老大的心情可不太好。”

刀疤脸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这个叫刚子的青年,没有充足的理由,肯定是要挨收拾的。

“刀哥,没事我也不敢在老大面前晃悠啊,今天黑市来了一个小兄弟,说是打了一头野猪,想要换点东西,我就给领来了。”

刚子侧过身体,露出后面的张曙光。

“小兄弟快进来。”

刀疤脸面带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更亲切一些,可他脸上的刀疤,却显得越发的狰狞。

这让张曙光想起了前世本山大叔的一句话,笑得比哭还难看呢!

张曙光带着两人进了院子,正房里还亮着灯光。

“老大,上面要的肉有着落了。”

一进门,刀疤脸就迫不及待的说道。

“哦?又有人卖鸡吗?不够啊!”

借着昏黄的灯光,张曙光打量了一下屋里的情况。

屋里或站或坐的有七八个人,说话的中年人斜躺在罗汉床上满脸颓废,看来是躺平摆烂了。

也不怪他这么消极,宋队长强派的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上面动动嘴,下边跑断腿,县长大人决定要改善同志们的伙食,任务派给了商业局。

商业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找黑市想办法,就求到了治安队。

许诺只要能搞到肉,这个月市里的份额下来了,可以多分配给治安队一些。

宋队长也是为了给队员们谋福利,一口答应下来,就找到了黑市的经营者廖连城。

政府大院两百多口子人,一人二两肉就是四十斤,这个年景,让他到哪里去搞?

“老大,不是老母鸡,这个小兄弟打到了一头大野猪。”

“什么?野猪?我看看。”

廖老大一个鲤鱼打挺,就从罗汉床上站了起来。

快步来到张曙光面前,眼神热切的看着他背上的背篓。

“小兄弟,我能看看肉的成色吗?”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廖连城,此时居然有些紧张。

别看他经营黑市,看似风光,其实是在走钢丝,他比谁知道,如果满足不了上面的要求,自己顷刻间就会一无所有。

“当然可以。”

张曙光把背篓放在地上,把上面盖着的干草拿开,露出里面处理好的野猪肉。

“还真是野猪肉,小兄弟,你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我们又没得罪她,可她却对我们恶语相向,张嘴就骂我们哥俩。

我也没说别的,就是让她把欠我们的钱还给我们。

大队长,欠债还钱是应当应分的吧?我们作为债主,问一句也不多吧?

可她不这么想啊!她认为她丢了面子,就带着她们一家在路上截住了我们哥俩。

张向东不问青红皂白,见了面就要让我磕头认错,我有什么错?

结果话越说越多,他们一家没理,当然说不过我。

自己理亏,那就回去呗,可他们偏不,恼羞成怒的张向东,说不过就要动粗,指挥着两个儿子要揍我。

谁知道张晨光兄弟俩是个纸老虎,不能打还不能挨,我就轻轻踢了两脚,他们就满地打滚不起来。

大队长,我觉得他们就是想要讹人,不想还钱。”

“对,他们就是想要赖账!”

张曙光煞有介事的点点头,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信了。

“庆祥叔,是不是这么回事?”

张向阳看向围观村民中,辈分辈分比较大的一位。

“大队长,在村口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可这里发生的一切,我从头看到尾,就是小光说的这样。”

张庆祥作为长辈,说话不偏不倚。

“是啊大队长,张向东一见面,就要让小光跪下磕头。”

“就是张晨光兄弟俩先动的手,打不过就躺在地上尿尿唧唧,像个娘们似的。”

“小光说的没毛病,他们这么撒泼打滚的,估计还真是想赖账。”

对于张晨光兄弟俩的所作所为,村民们很不耻,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孩子,踢上一脚能有多疼啊?至于躺在地上嚎吗?

老三还好一点,特别是老二,居然屎尿横流的,戏也太过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讲述,很快就把事情给还原了。

“好了,小光,带着你弟弟回去吧,以后尽量不要动手,能讲理就讲理,讲不了不是还有大队部吗?”

听完了事件原委,张向阳松了一口气。

他和张向南年龄相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又是本家的兄弟,关系处的一直很好。

张向阳的父亲生病的时候,张向南也曾慷慨解囊,帮他度过了难关。

这个恩情,张向阳始终记在心里,所以哪怕张向南出了事,张向阳也从没有落井下石过。

派活的时候,不但没有刁难过张庆春和苏红,暗中还偷偷照顾。

“大队长,不能让他们走啊!你看我两个儿子,被他打的多惨啊!”

白艳娘再也装不下去了,从地上爬起来就要去拉张曙光。

“给我站那!”

“事情的经过,我已经掌握了,这件事从根上就怨你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总不至于都冤枉你们吧?

你们也回家吧,这件事到此为止,向东哥,如果手里宽裕,就把欠向南的钱给还了吧!

老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也别涌泉相报了,最起码那一滴水总要还上吧!

你三个儿子都不小了,如果坏了名声,以后哪里还有媒人敢上门?”

“你们好自为之吧!”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是在互相都有恩怨纠葛的情况下才适用。

像庆春叔家的这个情况,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行,大队长说的是,等我凑够了就给他们送过去。”

张向东心里麻批批,表面还得笑嘻嘻,生产队的大队长,是他得罪不起的存在。

大队长每天负责给你分派工作内容,评定工分,在村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