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顾舒窈谢谨黎全文免费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顾舒窈谢谨黎全文免费

菜明明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俩人像往常逛百货商店一样,有说有笑的走。顾舒窈感受到顾书仪的视线,才反应过来顾书仪一个人在后面抱着布料走,忍不住想帮忙抱点。没想到郑念慈阻止,顾书仪也不愿意给。顾舒窈:是我跟张姐姐学烂好心了。“书仪,衣服都做好了,明天妈就带你去学校上学”。顾书仪小学学历在城里学徒工都难找,夫妻俩决定让顾书仪再去上学,读个初中毕业也行,如果不去上学被街道办的发现了,估计得弄下乡去。顾书仪待着的这几天也知道,顾舒窈的名字不是顾窈窈了,还上高中,以为自己也去上高中,想着父母有本事给自己弄进去。就问:“和舒窈一块吗?”读了小学哪能直接上高中,夫妻俩只当顾书仪不知道顾舒窈上的是高中,解释道:“你妹妹现在上的是高中,你没上过初中,得先上初中”顾书仪不想和顾舒窈...

主角:顾舒窈谢谨黎   更新:2025-01-05 13: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谢谨黎的其他类型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顾舒窈谢谨黎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俩人像往常逛百货商店一样,有说有笑的走。顾舒窈感受到顾书仪的视线,才反应过来顾书仪一个人在后面抱着布料走,忍不住想帮忙抱点。没想到郑念慈阻止,顾书仪也不愿意给。顾舒窈:是我跟张姐姐学烂好心了。“书仪,衣服都做好了,明天妈就带你去学校上学”。顾书仪小学学历在城里学徒工都难找,夫妻俩决定让顾书仪再去上学,读个初中毕业也行,如果不去上学被街道办的发现了,估计得弄下乡去。顾书仪待着的这几天也知道,顾舒窈的名字不是顾窈窈了,还上高中,以为自己也去上高中,想着父母有本事给自己弄进去。就问:“和舒窈一块吗?”读了小学哪能直接上高中,夫妻俩只当顾书仪不知道顾舒窈上的是高中,解释道:“你妹妹现在上的是高中,你没上过初中,得先上初中”顾书仪不想和顾舒窈...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顾舒窈谢谨黎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俩人像往常逛百货商店一样,有说有笑的走。

顾舒窈感受到顾书仪的视线,才反应过来顾书仪一个人在后面抱着布料走,忍不住想帮忙抱点。

没想到郑念慈阻止,顾书仪也不愿意给。

顾舒窈:是我跟张姐姐学烂好心了。

“书仪,衣服都做好了,明天妈就带你去学校上学”。

顾书仪小学学历在城里学徒工都难找,夫妻俩决定让顾书仪再去上学,读个初中毕业也行,如果不去上学被街道办的发现了,估计得弄下乡去。

顾书仪待着的这几天也知道,顾舒窈的名字不是顾窈窈了,还上高中,以为自己也去上高中,想着父母有本事给自己弄进去。

就问:“和舒窈一块吗?”

读了小学哪能直接上高中,夫妻俩只当顾书仪不知道顾舒窈上的是高中,解释道:“你妹妹现在上的是高中,你没上过初中,得先上初中”

顾书仪不想和顾舒窈一个学校,但又不想比顾舒窈低年级。

“你好好学,到时候要是成绩可以的话,提前考高中和你妹妹一块上也是可以的”。

顾书仪没说话,她本来就不爱学习,在村里愿意去上学也只是因为可以不用去地里干活,村里的教育差,也没人管,她的学习不怎么样,没勇气敢提前考高中。

这的小学初中都是面粉厂组织办的,厂里的职工孩子可以免费上,住附近的也能交钱去上,所以附近的孩子都在这上。

到了高中就得考了,离这最近的高中是顾舒窈的学校,如果分数不够还得去其他比较远的高中住宿。

筒子楼往左不到两里地是小学,然后是面粉厂,继续走三里地才是初中,高中则在相反的方向。

衣服一连给做了好几套,看着顾书仪穿着鲜亮的衣服,脚上却还是一双破鞋,郑念慈女士才反应过来,自己忘记了什么。

郑念慈拿了双自己的布鞋给顾书仪,顾书仪脚太大了,挤都挤不进去。

这闺女没自己高还长这大的脚,算了,脚大点也好,脚大踩四方,脚大指不定能长高点,就是有点费布,郑念慈只好让顾舒窈拿双鞋给她试试。

顾舒窈的脚码和郑念慈的差不多,现在的家长都习惯给孩子买/做大一号的鞋子衣服,郑念慈也一样,所以顾舒窈的鞋会大一点。

顾舒窈拿了两双最大号的皮鞋布鞋过来,小皮鞋是上一年买大一号的,布鞋是今年做的,今年顾舒窈的脚没有长,顾舒窈还没穿过,是新的。

顾书仪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小皮鞋,原来顾舒窈还不止一双小皮鞋啊,又想到两弟弟也有好几双鞋。

郑念慈也记得这双布鞋是新做的,比小皮鞋还大,直接让顾书仪先穿这双,郑念慈按了下顾书仪的脚尖脚后跟,刚刚好不大不小。

“就这双吧,窈窈你这双新鞋给你姐,冬天妈妈再给你做一双”。

顾书仪失望的看着脚上的鞋,虽然这鞋是新的,但顾舒窈的鞋子都很好看,布鞋也是绣花的,就这双纯黑色,一开始让顾舒窈拿鞋的时候,她就期待是小皮鞋还是绣花鞋子。

“好的妈妈,那这双还要让姐姐再试一下吗?”。

顾书仪期待的看着郑念慈,想听到郑念慈说试一下,弟弟妹妹都有小皮鞋,她也想要。

就听郑念慈说:“不用了吧,布鞋大点,不过试试也行,要是脏了还能换一下”。

顾书仪激动的穿小皮鞋,皮鞋比布鞋难挤多了,顾书仪硬挤进去,有点小她缩着脚趾头,假装鞋刚刚好。

郑念慈没想到还真的能穿进去,也没顾上去挤了,开心的问:“合脚吗?”

顾书仪心虚的点头,怕郑念慈像刚刚那样来按她的鞋还有没有位置。

“那就给你穿吧,窈窈鞋子给你姐姐,妈妈明年再给你买双小皮鞋行吗?”。

供销社的小皮鞋要八块钱一双,还要票,既然大闺女有了,那就不用再买了。

顾舒窈也不失望:“好的,妈妈,给姐姐穿吧,我没关系的,上个月姨姨也给我买了一双”。

郑念慈就是知道顾舒窈上个月收到了双新的,才这么说的。

顾书仪本来还觉得这个妹妹挺好的,现在一听到这个,又感觉她有很多双,她不要的才给自己。

顾书仪也上学了,她的口音也慢慢的开始淡化了,起码不再说我为额了。

最近筒子楼的话题也围着顾家的大闺女转,不少人议论是顾军生在外面生的闺女,是顾军生前妻的闺女,也有不少人说说顾舒窈才不是顾家的闺女,都被当成酸话听了,谁家有那么好看的娃舍得丢啊,要是能捡着自己也去捡个回来。

至于顾书仪不是亲的,大家也不怀疑长的那么像的。

当着顾书仪面说顾家新来的大闺女长的好,又像爸又像妈的,心里又在嘀咕长的没有顾舒窈长的好,难怪留在乡下的是她。

学校里讨论的也挺热闹的,顾舒窈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

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几小堆人群不讨论了,好奇的用眼神八卦。

顾舒窈找到自己的位置,坐顾舒窈附近的同学自认为和顾舒窈关系比较好,忍不住好奇的问:“顾舒窈,你家最近是来了个姐姐吗?”。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传了好几天了,其实大家不怎么关注同学家有没有来哥哥姐姐的,毕竟这年头很常见,但是顾舒窈不一样,厉害的人都引人多关注的,要说顾舒窈哪里厉害,她漂亮的厉害。

看见她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询问一下哪个班的,学校里一有什么活动节目,顾舒窈都是站前面当门面的。

班上的同学大半都是住附近的,住附近久一点的人家都知道顾家,就是书里描写的幸福人家。

在这一份工作千人抢的年代,顾家父母双职工还是体面的领导,闺女经常参加学校的节目,一次领导视察时还上过报纸,还有对双胞胎说是一个随妈一个随爸。


顾书仪过来的时候走的很快,她的毛巾被郑念慈给她围头发了,一下水就下意识用手挡住胸部。

郑念慈拉开她的胳膊说:“洗澡,板板正正的,不要遮遮掩掩”。

顾书仪脸红的像虾,害羞的弯腰驼背缩着。

郑念慈看了下大闺女的胸部没说什么,现在不少人条件不好小点也正常,只当她是在乡下亏了身子,想着以后好好补回来,才刚满十六也正常。

拿着块粗糙的布就给闺女搓了起来,她还在考虑要不要出张搓澡票,让搓澡师傅来给她搓,但看这畏畏缩缩的样就没提,搓的更是用力了。

当几人泡完澡出去的时候,双胞胎正在门口弹弹珠,为了赢还时不时趴跪在地上,洗好的头发早被夏天的热气给热干了。

郑念慈看见就上前去拍屁股,顾老弟挨了一下,顾小弟动作快躲开了。

“刚洗干净的澡,刚换好的衣服,又坐地上又坐地上,就该让你们脏的去睡大街,白花了我的澡票“。

像双胞胎这样的小孩,澡票也要一张,钱的话大人给一毛钱他们给五分钱,冬天的时候也有人舍不得出这钱和票,用大衣把孩子偷裹着带进去。

郑念慈把兄弟俩往男澡堂一推就不用管了,有好心的同志就会帮忙给小孩一块洗,没有的话就自个洗,现在抓的严了不许男女混合洗,早些年有女澡堂,男澡堂,还有男女澡堂的。

“妈,你们澡堂的水很烫吗?”

顾老弟好奇的问,明明他们男澡堂的是凉水。

“夏天的水怎么会烫?你俩不会没洗吧?”

郑念慈狐疑的看着,想着两小子不会是嫌水烫没洗才这么快出来吧,那不是浪费自己两张澡票了。

顾小弟连忙回:“洗了洗了,我们互相搓了,还有个大爷给我们搓了,都快搓红了”。

郑念慈不相信的抓起顾老弟的手看,皮肤是光滑的,就是手掌上都是弹弹珠的灰。

顾老弟:“我们真洗了,我就是看…大姐姐红的像红薯”。

大家看着被搓红的顾书仪没有说话,顾书仪以为搓澡就是那么疼的,不明白大家为什么看着她。

郑念慈尴尬的解释:“你大姐爱干净搓的久”。

因为人比较多,郑念慈也没骑车,就推着车带孩子走回去。

回到筒子楼时,筒子楼的娱乐场所大槐树下,就剩下几个不用做饭的老头老太,还有小孩。

双胞胎看见又要跑去和小伙伴弹珠子,被郑念慈拉了回来。

“都洗过澡了还玩啥玩”。

双胞胎恋恋不舍的看着小伙伴,天气热太阳还没下山,对于他们来说还早着呢,而且他们一放学就被接去洗澡的,书包还挂自行车上。

郑念慈也不管往家走,悠悠的说:“你们要去玩就去吧,我回去炖肉了,吃饭我可不喊你们”。

兄弟俩还没来的及高兴,听到后面的肉,乖乖的跟着回家了。

“后面的那姑娘谁啊,谁家的?谁家新娶的媳妇吗?”

人群里的老太疑惑的问,看跟在郑念慈后面的顾书仪,他们也只当是谁家的刚好一块回来了。

筒子楼有好几栋,分别住了三部分人,一是隔壁面粉厂的职工,二是公安局妇联街道办的,三是租房买房的。

隔着点距离郑念慈也没回应,加快脚步回家了,她还没想好怎么解释。

一开始说的是接回来送老顾家去,到时候找着工作了或者给介绍个城里对象,再给接回来,当郑念慈和顾军生一看那么像,想着是自己亲生的闺女就不忍心送乡下去了,想着迟早也得接回来就干脆不送了。

不过楼里的邻居就没那么好糊弄了,现在大概是五点多,家家户户在楼道里摘菜择菜,洗锅煮菜的,一下子就能看见。

家家户户地方小,都把房前楼道那一部分当自个家的厨房,煮啥都能知道。

郑念慈就是怕被看,所以把厨房弄屋子里了,楼道用来种点青菜葱姜蒜。

“念慈,你后面那姑娘是谁啊”。

煮饭的邻居都探出头来看,离的远的还想走过来看发生了什么。

“我闺女”。

“啥?!!”

附近听清楚的婶子大娘立马走过来,离的远的不知道发生了啥,但也不妨碍跑过来看。

众人打量着顾书仪,抱着个白色陶瓷盆,和顾舒窈一样高,洗过头的头发已经干了,披在头上,那眼睛鼻子和郑念慈的一模一样,这脸蛋瓜子也像顾军生,这顾家的孩子长的是真公平。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顾家怎么多了个闺女。

“啥时候多的闺女啊,我们怎么没见过”

“那是顾家的闺女?”

“顾家不是就窈窈一个闺女吗?”

“那闺女长的和顾局长一个样,像顾局长的妹妹侄女,是顾局长的乡下亲戚吧”。

“那鼻子眼睛不也像郑主任”

“还真是”

顾书仪被围在中间看,原来城里人也爱看热闹,这架势比农村人还吓人。

早晚都要解释,郑念慈就拉着顾书仪向大家解释。

“这是我大闺女顾书仪,小时候身体不好就住乡下爷爷奶奶家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大闺女皮肤都是健康的黄黑皮,除了瘦了点黑了点看起来还挺健康的。

也有不少人城里养不了送孩子回乡下的,众人也没说啥,只问现在身体好了,以前咋没听说过,和你们两口子长的是真的像啊。

郑念慈也没提和顾舒窈是双胞胎的事情,其他人也只当这个是顾书窈前头生的。

当时顾家生孩子时还没分房,只当是生了顾书窈又生了两儿子,就把大闺女送老家去了,现在两儿子也大了,就把她接回来了。

等郑念慈一回屋,几人就疯狂的八卦了起来,现在在做饭的人家大多都是没工作的,每天在筒子楼围着孩子家务活转,有点事就得讨论讨论。

“谁说不是呢,平时过年过节也没接回来过的”。

“不会是长的没窈窈好就送乡下了吧。”

“别瞎说,小心被郑念慈听到了”。

“你们别说,这长的还真像啊,这郑念慈就是命好,俩闺女俩儿子呢”。

……


自己儿子儿媳是领导,孝顺拿回去的东西多,自己给的粮食也多。

吴家就是普通职工,还总和老吴家吵,自己家不就比这吴家好太多了。

顾老太一找着机会就得到吴家人面前炫耀,帮老头子报仇。

顾老太看见郑念慈开心的迎过去,“念慈回来了,累了吧,回屋歇歇”。

“妈,你怎么来了。”

郑念慈客套完邻居的话,婆媳俩欢欢喜喜的上楼进了屋,留下众人羡慕嫉妒的眼光和话语。

郑念慈一进屋看见了顾小叔顾大宝,拉着的手也松开了,脸上的笑也下去了:“妈,你怎么来了,小弟和大宝也来了”。

叔侄俩放下还在翻找东西的手,过来乖乖的的喊:“嫂子/二婶”。

顾老太看见郑念慈不开心就解释道:“这不是你们夫妻俩忙,那么久没回去了吗,妈放心不下,就来看看”。

郑念慈以为顾老太又是为了工作的事情来,没好气的解释:“妈,我和二军是真的没办法给小弟大宝安排工作,现在城里的工作有多紧缺,光是我们村就接了多少知青的,您不是不知道。

二军是顾军生的小名,半年前顾大宝刚从学校毕业,顾老太就没少念叨顾大宝是高中生,给他找个城里工作的,顺便看看有没有临时工啥的给初中毕业的顾小叔安排个。

郑念慈可不喜欢顾大宝,当初郑念慈生了个闺女,每次回去顾大嫂都抱着顾大宝来她面前晃悠。

因为生闺女时大出血,郑念慈连续好几年没有再怀,顾老太也劝着再生个儿子。

顾大嫂后面接着又生了个儿子,还带着村里人来说她生不了儿子以后让大宝给她养老,让她好好对大宝,到时候给她做半个儿子啥的,带头说工作那么好是城里人又怎么样,还不是没有儿子。

那时郑念慈夫妻俩也只是小职工,顾大嫂还想要郑念慈的工作,顾老太也没少念叨再生几个儿子。

直到后面郑念慈一下子生了俩儿子,才堵住顾大嫂的嘴。

郑念慈就算有工作的路子就是给顾小叔这个初中毕业的安排,也不想给顾大宝。

其实工作顾军生两个月前偷偷给找了一个,但是叔侄俩个一个学历不够一个没考上。

顾老太知道儿媳想叉了,就笑着说:“不是工作的事情,妈也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就看你们那么久没回去,怕你们粮食不够吃,给你们送点”。

“这一下子拿的有点多,我老婆子一个人拿不到,才让小家他们一起来”。

小家是顾小叔的名字,原名顾爱家,排行最小叫小家。

郑念慈看着靠墙的粮食才知道顾老太说的是真话,上个月没去拿粮家里的粮已经不够吃了,尤其是现在还多了一张嘴。

看到这么多粮郑念慈脸色缓和了不少,语气温柔的说:“妈,你带这么多粮食来,你们家里的粮够吃吗?”

顾老太看儿媳妇软下来的语气,嗯,粮食没白带。

“够的够的,这都夏收了,忙完就马上又分新粮食了,到时候再给你们拿点新粮。

说着把竹筐里的野果西红柿黄瓜拿了出来,别说是几个孩子了,郑念慈也馋的分泌口水。

郑念慈抱着这些蔬果就去厨房:“好,那我去给你们做饭”。

顾书仪听到立马邀功的说自己把饭煮好了,郑念慈看闺女挽着婆婆有点奇怪。


顾书仪干巴巴的解释,“他们一个像妈妈一个像爸爸”。

顾书仪看着顾舒窈紧闭的房门,希望她不在家,或者不要出来。

顾小弟捧着水跑去吹风扇,顾老弟礼貌的问好。

众人看见电风扇又不由的羡慕了,纷纷跑过去蹭风,她们只在百货大楼看见过电风扇。

“电风扇而已,我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呢”。

顾书仪漫不经心的说,眼里的炫耀之色藏也藏不住,众人又忍不住夸赞起来,在夸赞声中进了房间。

顾小弟看着几人进了顾书仪屋,忍不住撇撇嘴小声的:“电~风~扇~而~已,我~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呢~。

顾老弟皱了皱眉,“别闹”

“大家不都有吗,小满家还有两辆自行车呢”。

“那是因为他家都是工人,上班需要”。

顾小弟还是不满的吐槽:“都是些小土帽”

“那是你姐”

“我姐才没那么丑”,顾小弟心里想。

想到厨房的葡萄,顾小弟跑去敲顾舒窈的门。

“老姐,老姐快开门”

顾书仪房里,耳尖的小姑娘问:“书仪,你弟弟是不是在叫你啊”。

顾书仪想也知道顾小弟叫的不是自己,顾小弟只会叫顾舒窈姐姐和老姐,至于对她只有顾军生母在的时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叫声姐。

顾书仪笑着说语气里带了点恶狠狠:“叫我妹呢”。

大家没说话,心想没听过顾书仪说自己还有妹妹啊,也没听说顾局长郑主任家有两个闺女呀。

一个脑奇路清新的女孩却说:“书仪,你怎么能骂人呢?”

大家一想刚刚那语气确实有点像骂人,难道是她们搞错意思了。

顾书仪尴尬一笑又一副温柔的样子说:“没有没有,我的意思是我弟弟在叫我妹妹呢”。

顾舒窈刚刚听到顾书仪带朋友来了,不想出去惹顾书仪嫌。

继续在床上躺着,懒洋洋的问:“咋啦,顾小弟。

顾小弟还在外面继续喊老姐老姐,看没人出来又继续夹着声音甜甜的喊:“姐姐~姐姐~。

顾舒窈只能出去,顾小弟一副狗腿子讨好样,“姐姐,老妈带了葡萄回来,我们吃葡萄吧。

顾舒窈摇头无情的说:不吃。

“吃嘛吃嘛,姐姐 我们吃葡萄嘛,葡萄可好吃了。

顾小弟知道葡萄这种贵重水果得留着大家在的时候吃,但是只要自己说姐姐想吃,就不会挨揍了,尤其是这葡萄是姥姥专门给姐姐的。

顾舒窈当然知道顾小弟的想法,不想出去看见顾书仪和她的同学就说:“我不想剥皮”

“我给你剥”

顾舒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样手就不会黏糊糊的了,但还是不放心的问:你没玩泥巴吧,你指甲里没有泥吧。

“没有没有,保证一点都没有”。

怕姐姐不相信,顾小弟还把手摆到顾舒窈面前作证。

“那来我房间吃吧”

“可是我想吹风扇,姐姐你就出来吃吧,老弟也想吃”

看顾舒窈无奈的点头,顾小弟就开心的去洗葡萄了。

虽然不想和顾书仪碰上,但是住在一在一块是迟早都知道得事情,而且顾书仪也没跟自己说避开她同学的,顾舒窈心安理得的坐在沙发上等顾小弟回来。

顾舒窈瞟了眼吹风扇的顾老弟,甜甜的开口:“郡郡。

顾老弟立马会意把风扇挪了过来。

顾舒窈满意的点点头,“顾老弟,不错呀”。

声音还是甜甜的,就是郡郡变成了顾老弟。

当一群小女生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一个大美女躺在沙发上边看书边吃葡萄像那后宫里的皇后娘娘,一个小男孩绷着脸剥皮,另外一个小男孩笑嘻嘻的把装着葡萄的碗递到娘娘手里的汤勺里,两人像殷勤的小太监。


顾舒窈也不喜欢顾书仪,但对方也没做什么,还是开口说:“可是她毕竟是我们姐姐,我们看面子上还是不要计较了”。

黄如珠知道道理,有点担心自己姐妹有了亲姐姐,跟自己关系没那么好了。

“那你不能和她关系太好,你只能跟我最好”。

顾舒窈抱住黄如珠的胳膊说:“放心啦,我们关系最好,可以了吧”

看顾舒窈这样子,黄如珠才满意,继续傲娇的说:“包括顾老弟顾小弟”。

顾舒窈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好好好,黄大小姐,珠珠大小姐,小的和你天下第一好,没有人能比我们关系更好”。

其实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家的闺女后,顾舒窈觉得自己和双胞胎弟弟都有点隔阂了。

双胞胎和她们俩的感情非常好,几人从小到大就在附近几个筒子楼大杂院到处疯玩。

顾书仪正在厨房洗菜,心里有点懊恼刚刚没有控制住情绪,在外人面前毁了自己的形象。心里怪那个乡下来的表妹,想到对方是乡下来的长的好又怎么样,还不是穷乡下的。

顾书仪莫名的就有了自己是城里人的自豪感,挺起胸脯继续洗菜了。

过了一会在房间里的顾舒窈两人就听到顾小弟回来的声音,然后是顾小弟大声对顾书仪说话:“珠珠姐来了,我们吃白米饭,不吃玉米面”。

然后就是刚平复好心情顾书仪的声音,“妈说了,只有放假和过节才吃米饭”。

“珠珠姐每次来都是吃白米饭的”

顾书仪嘲讽的说:“有玉米面吃就不错了,人家平时估计在村里连粗粮都吃不饱”。

自己在村里天天吃粗粮的也好意思上别人家要求吃白米饭,顾书仪更看不惯黄如珠了。

顾小弟惊讶自己这个姐姐今天情绪不对,但一看真的只放了玉米面,还是放狠话说:“你不煮白米饭,待会我就告诉老妈”

顾小弟看顾书仪要生气了,连忙跑走,不知道这个往日讨好自己的女人发什么疯。

“老姐,老姐,快开门,珠珠姐,珠珠姐,快出来”。

两人猜估计又是和小伙伴玩输了,让两人帮忙找场子去。

顾小弟看两人都不理自己,放狠招:“老珠姐,老珠姐”。

然后门一开,顾小弟本倚靠在门上的身体差点歪倒在地,好不容易站稳就挨了一拳头。

顾舒窈看着气呼呼的黄如珠,想到顾小弟和顾书仪的话,不愧是亲姐弟。

顾小弟也不生气,笑嘻嘻的拉两人往外跑,还不忘喊上顾老弟。

黄如珠出去的时候看见顾书仪在煮饭还觉得奇怪,小姨她们每次都不让自己和窈窈干活的,说女孩子干多了活容易手粗。

被拉走的到楼下的两人,才发现顾小弟让两人帮忙比赛摔泥巴,帮他把弹弓赢回来。

两人小时候就经常带着更小的两兄弟到处玩,顾小弟现在也还认为两个姐姐和自己一样都是小孩子。

顾舒窈两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还以为是弹弹珠滚铁环呢,她们这么大了,可不想玩泥巴,最后还是黄如珠出大白兔奶糖换回来的。

拿到糖的小孩开开心心的走了,要弹弓自己找个树杈做就好了,这可是大白兔奶糖。

顾小弟看着被换走的大白兔很是心疼,早知道他就喊顾老弟帮忙了。

心疼归心疼,顾小弟还是大方的请两人去吃冰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