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农家福宝有点甜 番外

农家福宝有点甜 番外

热门小说观察员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响午的时候,地里的汉子们都回来吃午饭了,钱凤仙给李迎香炖的鸡汤也做好,按林老婆子的吩咐给胡金花盛了一碗,还在碗里添了两块鸡肉。胡金花吃的是眉开眼笑,看了一眼自己男人碗里,每个人也都分到了一块肉,她今天心情好就不从他男人碗里夺食了。翌日,李迎香的大哥和娘提着红糖,鸡蛋还有一块细棉布和两只鸡刚走没多久,家里的二媳妇就和大媳妇嘀咕上了。“你说这小姑子也真是的,前头都连生三个小子了,这回生了个丫头片子还有必要专门上门说一声吗,我看她就是惦记娘家的东西”,一个三角眼的年轻妇人撇了撇嘴没好气的说道。“咱们婆婆这么多年就生了三个孩子,就小姑子一个小闺女,心疼一些也是正常的”,这说话的正是李迎香的二嫂。“我看呐婆婆就是偏心,咱家大妞,二妞怎么没见她...

主角:常如意顾兰兰   更新:2025-01-07 13: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常如意顾兰兰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家福宝有点甜 番外》,由网络作家“热门小说观察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响午的时候,地里的汉子们都回来吃午饭了,钱凤仙给李迎香炖的鸡汤也做好,按林老婆子的吩咐给胡金花盛了一碗,还在碗里添了两块鸡肉。胡金花吃的是眉开眼笑,看了一眼自己男人碗里,每个人也都分到了一块肉,她今天心情好就不从他男人碗里夺食了。翌日,李迎香的大哥和娘提着红糖,鸡蛋还有一块细棉布和两只鸡刚走没多久,家里的二媳妇就和大媳妇嘀咕上了。“你说这小姑子也真是的,前头都连生三个小子了,这回生了个丫头片子还有必要专门上门说一声吗,我看她就是惦记娘家的东西”,一个三角眼的年轻妇人撇了撇嘴没好气的说道。“咱们婆婆这么多年就生了三个孩子,就小姑子一个小闺女,心疼一些也是正常的”,这说话的正是李迎香的二嫂。“我看呐婆婆就是偏心,咱家大妞,二妞怎么没见她...

《农家福宝有点甜 番外》精彩片段


响午的时候,地里的汉子们都回来吃午饭了,钱凤仙给李迎香炖的鸡汤也做好,按林老婆子的吩咐给胡金花盛了一碗,还在碗里添了两块鸡肉。

胡金花吃的是眉开眼笑,看了一眼自己男人碗里,每个人也都分到了一块肉,她今天心情好就不从他男人碗里夺食了。

翌日,李迎香的大哥和娘提着红糖,鸡蛋还有一块细棉布和两只鸡刚走没多久,家里的二媳妇就和大媳妇嘀咕上了。

“你说这小姑子也真是的,前头都连生三个小子了,这回生了个丫头片子还有必要专门上门说一声吗,我看她就是惦记娘家的东西”,一个三角眼的年轻妇人撇了撇嘴没好气的说道。

“咱们婆婆这么多年就生了三个孩子,就小姑子一个小闺女,心疼一些也是正常的”,这说话的正是李迎香的二嫂。

“我看呐婆婆就是偏心,咱家大妞,二妞怎么没见她放在心尖上”。

八里塘村,胡金花正在院子里带一群小的孩子们玩呢,就见院门口来人了。

小二和小四比她更快冲了过去,“外婆,大舅舅”。

“哎,外婆的乖孙又长高了”,李周氏摸了摸两个外孙的头。

“来看大嫂的吧,快请进,快请进”,胡金花看人拧着东西,热情的请人往里走。

听到动静的钱凤仙也从厨房出来了,她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又转身回去厨房冲糖水去了。

这时候冲一碗糖水招待客人已经是顶好的了,乡下的茶叶都是采的野茶,三片大叶子可以煮一大锅那种,平日干农活的汉子们要么喝白开水要么就是喝这种大叶茶。

顾兰兰看到有人过来她也不好在大嫂的屋子里待着了,她朝两人点了个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起身就去了厨房。

胡金花也有眼力见的没往屋子里挤,这时候钱凤仙端着糖水过来了,也就冲了两碗,客人一人一碗,糖是个精贵东西,她一点都没有浪费。

李迎香的大哥是男人也不好在自己妹子的产房里待着,小外甥给他拿了板凳,几个小萝卜头陪他在院子里等着。

“香儿啊,身子可有哪里不舒服”?

李周氏关心的询问自己女儿。

“娘,我身子好着呢,没遭什么罪,疼了没多久就生下来了,这娃也省心,除了刚生下来哭了会儿,也就饿了拉了会嚎两声,这会睡的正香呢”,李迎香把自己的小闺女脸对着她娘,让她娘看的更清楚些。

“那就好,那就好,是个有福气的,这小脸长得真好看”,李周氏凑过去看了看又叮嘱自己的女儿吃的喝的不要省,自己的身子最重要。

林老婆子去菜地里整了整菜地,又摘了一些蔬菜回来,正好碰上承明家的和承亮家的都提了一篮子鸡蛋过来。

“哟,这是赶巧了还是三弟妹四弟妹商量好了一起来的”?

林老婆子笑莹莹的请她们两进屋。

从前分家的时候这两妯娌和他们家一样,就分到了一点薄田和两件农具还有一点口粮,老屋规了长子常承阳,他们又是要置办房屋,又是要置办家具厨具等,还要养孩子们,这几年也才刚缓过来一些。

“这不昨儿个想叫家里小子送来,正好去地里碰上他四婶了,就约了今天一道来”,桂花婶也不客气的拉过一个小登子就坐了下来,把自己篮子里的鸡蛋给捡到林老婆子家的竹筐里。

三人闲聊几句,两妯娌又着急忙慌的走了,都是当家人,家里一摊子事呢。

林老婆子也没非要留人在家里吃饭,反正都一个村子住着,人情下次再还。

李周氏她们那是必需要留人在家里吃了响午饭才能让人走的,人家这么好几里地的过来了,让人空着肚子回去不像话。

早早的林老婆子就指挥着两个儿媳妇做午饭了,她在一边帮着摘菜。

今天早上又杀了一只鸡,明儿个林老婆子打算去镇上看看能不能买到鲫鱼,要给老大家的下下奶,今天早上还是老三家的去喂的小九。

午饭今儿个煮了糙米饭,炒了一大锅的冬瓜,还有连藕,鸡蛋,小白菜,这小白菜种子撒在地里长得飞快,没多久就长起来了一大片。

用鸡汤给李迎香下了面条,又往里放了一个煎蛋加几块鸡肉,今儿个是林老婆子亲自端去的。

李周氏和大儿子李有德留下来吃了午饭就告辞了,从这儿走回去还要大半个时辰呢。

一转眼就是第三天,也不知道是喝到了鲫鱼汤还是这两天鸡汤补的,李迎香终于下奶了。


两个女儿女婿过来都没有带孩子过来,这会子全帮着干活去了。

杀鸡宰兔,熬猪油,那香味不断的从厨房往外面飘。

李迎香洗漱好之后本想去厨房帮忙来着,娘家人正好过来了,今天她爹娘和两个哥哥嫂子都过来了,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带来了。

两个哥哥又用背篓背了不少的东西过来。

家里今天两桌肯定是坐不下的,常老头找邻居借了个大桌子,又摆上了一桌,这个时候一般家里来客人来的多的时候,桌椅板凳都是要去借的,有的人家盘子和碗也要去找个借。

还好林老婆子家里置办了好几个大陶碗,用来装菜正合适。

家里用的竹筷子竹杯竹碗这些的都是家里做的,这些东西也不花钱就是费点功夫,平日刷洗干净多晒晒就不容易发霉了。

家里今天大铁锅,砂锅都用上了,馋人的香味就那么直往鼻子里钻。

常如意是被饭菜的香味香醒的,她睁开圆溜溜的大眼睛,最先看到的就是奶奶有斑有纹的脸。

林老婆子:你礼貌吗?

虽然你是我的小乖孙女,但是现在就是有点手痒的想贴小屁股是怎么回事。

“娘,要不我来抱,您歇会儿”?

李迎香看小闺女醒了,怕她是饿了,想着赶紧接过来。

林老婆子低头看了一眼,就看到小孙女嘻嘻一笑,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牙的牙龈。

“哎哟,奶的小乖孙怎么流口水啦,是不是饿啦,老大家的,你快进去喂两口”,林老婆子看到了晶莹的口水从常如意嘴角就那么流到了下巴。

奶奶,我是饿啦,我想要吃肉肉,锅里那种香喷喷的肉肉。

耐何没有人听的到常如意的心声,她被娘亲抱过去回了房间。

饱餐一顿后,吃肉的心情已经达到了巅峰。

这奶也喝的没味啊,都赖这小破身体拖累了她。

啥时候才能长大啊。。。

李迎香把小闺女抱出来的时候,一群臭小子又围了过来,先前已经稀罕过一遍了,这会儿新鲜劲都还没有过。

先前在奶奶手上抱着他们不敢放肆,奶奶的鞋底子可是很容易飞到屁股上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们围成一个圈你一句我一句的边看边夸。

“妹妹好可爱呀”。

“对呀,妹妹好小”。

“妹妹比小八都小哎,妹妹的脸像个桃,上面有绒毛哎”。

“小四你会不会说话,哪有这么夸妹妹的”。

“大哥,我那不是比喻一下吗,妹妹在我心里那是最可爱的”。

“妹妹看起来好香好软,我好想捏一捏”。

“不能捏妹妹,奶奶说过了,只能看,不能捏,也不能摸,我们手不干净”,常家小二也教训几个弟弟。

小五默默的把自己的小黑手藏了藏,他爱和村里小伙伴们爬树,玩泥巴,有时候还和哥哥们去挖蚯蚓喂鸡,小手自然干净不到哪里去 。

“哇,妹妹在看我耶”,小三激动的声音都大了几分。

“我是三哥,我是三哥”。

“妹妹我五哥,我五哥,快看我”。

“我基哥”,两岁半的小七有的字还不能说的太标准,小小一个反正啥也不管,哥哥们干啥他也要跟着起哄。

把一群大人都逗乐了。

“小七,你先把话给说明白了再来让妹妹叫七哥啊”。

午饭是分了三桌吃的,大人们今天坐了两桌,大一些的孩子们坐了一桌,小奶团子就是抱在手上的,等大人们吃饱再给喂些好克化的就成。

常如意啥也不能吃,就在林老婆子的怀里猛吸了几口菜的香味,口水都流了长长的一条。

胡金花手上抱着小八,一只腿让小八坐着,一只手圈着他的小身子,另一只手一点也不影响她干饭的速度。

那大肉片是哐哐往嘴里炫。

常老头还特意从镇子上打了一斤白酒,给桌上的男人们一人倒了二两,他自己倒了一两,年纪大了,怕喝醉,主要怕老婆子拧耳朵。

一大家子人吃得都挺乐呵,氛围非常好,只有老四家的兴致不太高,常家老四拿胳膊肘轻轻撞了一下她,让她不要想太多,家里又没有人崔他们生孩子,也不知道急啥。

另外一个笑得不是特别真心的就是李迎香娘家嫂子了,心里又在嘀咕着婆婆和相公补贴了小姑子。


地里的活闲下来之后,常家几个汉子们就又想着去县城帮工贴补一下家里。

院子里阴凉的角落,那十几根树杆子现在每天能采到一大背篓的鲜木耳,家里已经攒了三十多斤的干木耳了。

林老婆子也是按小孙女的要求每天变着花样的做给大家给,木耳炒鸡蛋,木耳豆腐羹,凉拌木耳,木耳炒肉丝,哥哥们这几天连续吃,常如意都怕他们吃腻了。

没办法,常如意发现她偷浇过灵泉水的不仅长得快,产量还高,味道也有所提升。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呢,常家那三个大老爷们儿就麻溜地收拾好了行头,准备出门啦!

他们背着那沉甸甸的大包裹,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都是衣物和被褥。那包裹圆滚滚的,看着就特别沉,不过这三个人的脸上可都乐开了花,满满的都是期待和兴奋。

一路连走带跑的,可算到了县城。进了县城,他们头一件事就是去找常家老四汇合。老四成天在县城里混,对这里的情况可熟悉了。

一见到三位哥哥来了,老四高兴得不得了,赶忙把他们请进了铺子。大家七嘴八舌地就讨论起怎么把带来的黑木耳给卖出去,最后一致觉得,最好的法子就是卖给酒楼。

毕竟酒楼对食材的需求大,给的价钱也高,能赚更多的钱嘛。

不过呢,问题也来了,要想把黑木耳卖出去,还得找到愿意买的主儿才行啊,一般人不识货,有可能不相信他们。

所以呢,他们决定先去城里最大的酒楼试试看运气。

永安县有两家酒楼生意最为红火,其中最大的一家当属天香楼,这可是整个县城最出名的大酒楼,每天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大堂里人满为患,好不热闹。而与天香楼打擂台的,则是旁边的绝味楼,这家酒楼同样声名远扬,不仅在本地颇受欢迎,就连府城和京城也小有名气。

常家三口人怀揣着黑木耳,乐颠颠的,就跟捧着什么宝贝疙瘩似的,先跑到了天香楼。他们一脸讨好地说明了来意,结果伙计看他们穿的粗布衣裳,上面还打着补丁,瞬间脸色就不好了,最后像驱赶流浪狗一样,被小伙计毫不留情地给撵了出来。

这三人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蔫头耷脑的。

常家老二抱怨道,“大哥,你说这伙计怎么这样,咋还看不起人呢”。

“对呀,我呸,狗眼看人低”。

常家老三也不服气的嘴里骂骂咧咧的,“你才有毒呢,你全家都有毒”。

“这才第一家,再去下一家看看,总不会每家的伙计都这样的”。

常家老大安慰完弟弟们其实心里也没底,只能再去绝味楼试试运气。

绝味楼的伙计倒是挺热情,就跟春天的微风一样和煦,领着他们去见了专门负责采购的管事。管事仔细打量着他们带来的黑木耳,又连着问了几个问题,常家老大自告奋勇,拍着胸脯说可以做两道菜给管事尝尝,要是觉得好吃再谈。

酒楼的厨房里,两排大锅大灶,切菜的案板都排的老长,调味料也比家里的丰富得多。常家老大打来温水,把黑木耳泡上,然后跟变魔术似的准备配料,五花肉被切成了细丝,就跟一根根银色的琴弦似的;葱姜蒜也都精神抖擞,好像马上要上战场的士兵。

接着,他轻轻磕开两个鸡蛋。把泡好的黑木耳焯了水,捞出来切成丝备用,就照着家里老娘平时的做法,简单的做了一道木耳炒肉丝,一道木耳炒鸡蛋。最后出锅的时候,再撒上点小葱花,那香味一下子就像洪水决堤一样霸道,飘进了管事的鼻子里。

“您尝尝”,常家老大端着刚出锅的两盘菜放到了切菜的案板上。

那两盘菜色香味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管事的早已经把筷子都准备好了,边上的厨子们也跃跃欲试,现在还没有到饭点,他们也只是在做着一些备菜的工作,但此时他们都被这两道菜所吸引,纷纷围了上来。

管事夹了一筷子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品味着。那味道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小眼睛都忍不住睁大了一些,实在是太好吃了!

刚才常家老大几个做菜的时候也没有避着人,所以他也全程看到都放了些什么调料。他心中暗暗感叹,这道菜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调味却十分巧妙,各种调料的搭配恰到好处,使得菜肴的口感和风味达到了极致。

他立即示意边上的三个掌勺的大厨也尝一尝。

三个大厨也各自夹了一筷子,放入口中慢慢品尝。他们一边吃,一边微微点头,表示对这道菜的认可。

管事的看着大家满意的表情,心里暗自高兴,这菜客人们肯定也会喜欢。

于是,他赶紧叫伙计把剩下的菜也端去给掌柜尝一口,希望掌柜的也能像他们一样,喜欢上这道美味佳肴。

没过多久,有个小伙计就过来说,掌柜觉得味道不错,让管事做主就行。

这十几斤黑木耳才能晒出一斤干木耳,而一斤干木耳最少能泡发出十斤湿木耳,常家老大还着重讲了这是自己家里改良过的品种比外面采回来的口感要好上不少,别家的可是做不出这个味道的,所以价格不能给的太低。

昨天晚上林老婆子就特意拉着他们三人说过了,就要这么吹嘘,给他们定的底价是三十文一斤,那萝卜白菜还两三文一斤呢,这晒干的东西怎么说也不能便宜了去。

最后谈好了按三十文一斤把他们今天带来的都收了,还特意问了之后如果需要怎么联系,几人留了常家老四帮工的店铺,说酒楼有需要可以去那里带话。

三人揣着一两银子和 80 个铜板,兴高采烈地去找老四啦。

“大哥,这卖黑木耳可比你们去码头搬货赚钱多啦,能不能再多找点呀?”常家老四心里一盘算,一个人一天要是能摘个十来斤的鲜木耳就赶上在外面做苦力了,可比扛货轻松多了呢。

“能找倒是能找,我们就在家附近找了一天,家里现在有十几根树杆子,要是再扩大范围找,院子都能堆满,到时候就怕太多了卖不上好价钱或者卖不出去。”

“你们带来的这些在大酒楼里可不算啥,没几天就能卖光啦,要是卖得好,不出三天就该来找我们送货了。”

“要不把三哥留下,你和二哥回去再多找点,也就耽误几天工而已。”常家老四做了几年伙计,对黑木耳还是很有信心的。

就这么说定了,常家老三留下来打临工,到时候要是需要货了他就回去取,要是十天后还没人回去,他们再出来扛货也来得及。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常家老大和老二一同走进家门。

“你们俩咋突然回来了呢?”林老婆子迎上去,疑惑地问道。

常家老大老二坐在椅子上,满脸笑容地说道:“娘,黑木耳都卖光啦!而且还卖到了三十文一斤的好价钱!”

他详细地讲述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包括老大是怎么谈的价格,做的菜是怎么把管事香迷糊的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了。

常如意听后兴奋地拍起手来,为老爹的成功感到高兴。

林老婆子听完后也充满信心,果断地说道:“行,那就按照老四说的办。明天一大早,你们就跟着老头子一起去山上找木耳。记住,一定要把后院和前院的院墙边都摆满,直到放不下为止”。

常家的一众媳妇们也跟着高兴,几个小萝卜头也想跟着去。

正好明天是学堂休息的时间 ,隔壁村是上五天学休息一天,林老婆子只允许他们在山脚下的林子里玩,不许跟着上山。

就这么连着两天常家都有人从山上搬木头回来,自然就有眼尖的村民们发现了端倪,有人就上前搭话,明里暗里的打听。

常家人自然想捂着,能迟一点让别人知道他们也能多捡些。

林老婆子现在只带带小孙女,看着一些小八就行,其它的打理菜地,洗衣做饭收拾院子那都是三个儿媳妇给包圆了。

院子里现在每天都会多增加一些腐朽树杆子,按常如意的要求全竖起来靠着院墙排成一排。

常老头想着背阴的那一面要是放不下了他就和儿子们搭个木架子,这样又可以多放一些了。

常如意隔几天就会往木耳那块浇一点灵泉水,现在娘亲和奶奶每天都在采木耳,晒木耳。

常如意每天和小八手拉手在院子里转悠,奶奶不出去的时候她们两个小孩子也不能乱跑,无聊的时候能看看下蛋的那几只鸡。

“妹妹,快吃果果啦”,小八那双桃花眼眨呀眨的,满是渴望。

常家的小子们都长着桃花眼,可常如意却随了她娘,生了一双又大又圆的杏眼。

“好呀,咱们偷偷吃,可别告诉别人哟”,常如意举起胖乎乎的小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自从前天偷吃圣女果分给小八一颗后,这小家伙就念念不忘了。

八成是随了三婶,嘴馋。

“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小八凑过来,轻声说道。

还好,给点吃的就特别听话。

两人笑嘻嘻地坐在门槛上,一人手里拿着一颗圣女果,塞进嘴里,汁水四溅,又甜又解渴。

时间一溜烟儿就过去了,眨眼间就到了三天后的夜晚。

这天晚上,常家老三终于到家啦。他前脚刚踏进家门,他的母亲林老婆子就急不可耐地问:“你咋这么快就回来啦?我还寻思你得过几天才回来呢”。

常家老三乐颠颠地回道:“娘,那绝味楼说黑木耳没剩多少啦,让咱们有货了就赶紧给他们送过去。”

一听这消息,林老婆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说道:“太好啦,这可真是个大喜讯啊!那咱们明儿个再给他们送一些过去,家里又晒了不少呢”。

说完,她转身就往屋里走,开始收拾起明儿个要带的东西。

常家老三一去又是好几天,黑木耳已经在绝味楼火起来了,现在每桌客人几乎都要点上一个半荤半素的黑木耳。


常老大今天也是三个人,所以也增加了一倍,也是带的六大盆,有媳妇和二弟妹一块去,指定能比他一个人卖要快上许多。

常家老二和常老头依然在家里上午去摘霹雳果和凉粉草,斑鸠叶,下午做些竹筒。

没有用完的林老婆子都让晒起来了,到时候摘不到了还可以用这干的籽。

常如意悄悄的一样拿了一点种到了她的空间菜地里,怕种不活还特意给浇了些灵泉水。

滴——

空间检测到主人种植新植物。

已为您完成蔬果采收。

常如意用意念进空间查看了一下,她的小果园和小菜地那些挂在上面成熟了很久的已经全采摘下来了,看样子是给它升级了自动采收功能。

也不知道摘下来的这一篮一篮的会不会坏掉,她的空间应该是有保鲜功能的吧。

先弄点出来吃吃好了,常如意提着小短腿进了奶奶的房间,从里面移出来一篮子西芹。

小人儿坐在房间一手捏着一颗草莓,吃得大眼睛都笑弯了。

常老婆子一会没见小孙女了,进屋一找,小孙女正在房间偷吃呢。

摸了摸孙女的小脸。

这才看见屋子里的一篮子西芹,“这是芹菜吗?乖乖,怎么长得这么壮实”。

“嘻嘻,是哒,好吃”,常如意吃草莓吃得打了一个饱嗝。

外面热,林老婆子怕小孙女无聊只能让小孙女和几个哥哥们玩去,交待小五小六看着弟弟妹妹。

夏天的尾巴刚溜走,秋天就迫不及待地赶来,地里那红彤彤的辣椒宛如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被林老婆子全都摘回来,做成了美味的辣椒酱和香气四溢的辣椒粉。

本以为到了秋天凉粉的生意会有所下滑,没想到每天带出去多少都还是能卖完了回来。

秋收的时候不想耽误家里的生意,常老头特意叫了几个侄子们来帮忙,一人给了20文一天的工钱。

时间来到九月初九,常如意今天两岁了。

家里今天特意整了一大桌的菜,不仅杀了一只鸡,还割了几斤肉,孙女不爱吃肥肉,特意给炒了一个肉沫,一个肉丝。

长寿面里窝了两个鸡蛋。

常如意自然是吃不完一大碗长寿面的,和家里人一起分享了。

“老头子,手上的银子现在不仅够盖青砖大瓦房了,里面的家具也都能置办齐全了,只是我们要是现在盖房子会不会太招人嫉妒了”,林老婆子忧心道。

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这要是看到别人富起来了,心里指不定怎么不得劲。

那人心里一不平衡就想使点什么坏怎么办。

“嗯,也是这么个理,村子里最近是有不少人眼红咱们家的”,那老三的亲家说是还去摊子上问过三媳妇想让她带着做生意,被三媳妇找借口打发掉了。

说是要去深山寻原料,还要每天晚上熬夜做一整夜活,第二天才能来镇上卖,一天下来也就挣个十几文,她弟弟要是真想跟着学,她就回来求婆婆,让婆婆教他,她娘一听这么辛苦,还赚的不多,就不乐意让他儿子干了。

只是每次去镇上都会白吃两大碗才舍得走。

“要不先盖三间”?

两人商量着,也没有避着常如意。

“爷奶,不用担心,先攒着,明年再盖,明年多种红薯,大家一起赚钱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