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退位让贤朱允熥朱允炆完结版小说》,由网络作家“朱允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但袁珙却坚定无比,直言“以我的相术,绝不会看错”。……后来,朱棣又多次试探,考验,袁珙都看得极准,这才让朱棣相信了他出神入化的相术。今日来朱允熥府上拜访,便特意将袁珙也带了来。看面相测朱允熥的深浅,虽不见得一定准确,或许也能参考一二。听到朱棣发问,袁珙却是苦笑着摇头。“我这一生,相人无数,却从不曾见过似他这般面相之人。”朱棣一惊,忙道:“莫非他真有天子之相?”袁珙轻轻摇头,道:“看不出,看不出!”“请燕王殿下恕罪,他的面相,草民看不出来。”“奇怪,奇怪,真是奇怪!”“按理来说,世间就不该有这般面相的人。”“他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上。”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一眼,皆默然不语。“阿弥陀佛!”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道:“世间奇人不计其数,总有不能...
《退位让贤朱允熥朱允炆完结版小说》精彩片段
但袁珙却坚定无比,直言“以我的相术,绝不会看错”。
……
后来,朱棣又多次试探,考验,袁珙都看得极准,这才让朱棣相信了他出神入化的相术。
今日来朱允熥府上拜访,便特意将袁珙也带了来。
看面相测朱允熥的深浅,虽不见得一定准确,或许也能参考一二。
听到朱棣发问,袁珙却是苦笑着摇头。
“我这一生,相人无数,却从不曾见过似他这般面相之人。”
朱棣一惊,忙道:“莫非他真有天子之相?”
袁珙轻轻摇头,道:“看不出,看不出!”
“请燕王殿下恕罪,他的面相,草民看不出来。”
“奇怪,奇怪,真是奇怪!”
“按理来说,世间就不该有这般面相的人。”
“他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上。”
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一眼,皆默然不语。
“阿弥陀佛!”
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道:“世间奇人不计其数,总有不能看透之人,也无须小惊大怪。”
朱棣点头道:“是了,我这个侄子,倒真是一大奇人。”
“要不然,也做不出在朝堂上公然向皇帝索要储君之位,索要大明江山这等千古未闻的奇事。”
“却不知道,咱们此次的手段,对他能否有效?”
“他真的会听信我的话,去对付蓝玉吗?”
回想起刚才与朱允熥见面时的种种,朱棣也不由得暗暗称赞。
朱允熥的言谈举止,较之寻常十几岁的少年,却是要聪慧太多。
以前一直将他忽略了。
“这是阳谋!”
姚广孝笑道:“殿下将陛下要对付蓝玉的消息告诉他,再请他一起铲除蓝玉,他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进退皆不行。”
“若他真的帮着殿下,一起铲除蓝玉,那便是自断其臂。”
“没有蓝玉、常升等一干军中将领和勋贵子弟的支持,他在朝中便再无任何势力,独木难撑。”
“大位之争,从此与他无缘!”
说什么只要铲除了蓝玉,老朱就会封他为皇太孙,那当然是骗人的鬼话。
老朱确实是忌惮以蓝玉为首的外戚武将勋贵势力过大。
但这不等于他要立一个没有任何人支持的储君。
权力从来就不是天生的。
大义名分能起很大的作用,却不能决定一切。
所以,当老朱准备让朱标继位的时候,就要帮朱标培养一整套嫡系人马。
若他要培养其他继承人,也会同样如此。
孤家寡人,没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人马,掌控不了大明江山!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统治慢慢深入人心,以后的继承人便不再需要。
但至少,对于一个初创的王朝而言,还不行!
朱允炆有文官集团的支持。
朱允熥的根系,自然就是武将与勋贵们了。
自断根系,又如何还能执掌大明江山呢?
“就算他识破了殿下的用意,也无关紧要。”
“殿下已经将陛下有意收拾蓝玉的消息,透露给他。”
“若他再将消息告诉蓝玉,那便是包庇亲戚,违抗圣意。
朝堂上一片死寂。
只有蓝玉的磕头声、求饶声回荡。
老朱的眸内,掠过一丝诧异。
朱标的众多儿子当中,他最喜欢的,首推朱雄英。
可朱雄英却早早夭折。
自那以后,朱元璋与一众孙子们,就极少有接触。
主要是避免自己看到其他孙儿,又想起朱雄英,伤神难过。
直到朱标死后,老朱想到未来大明的继承人问题,才开始注意观察孙子们。
朱允炆也是在此时进入了他的视线。
在朱标重病期间,朱允炆几乎是睡在病床旁,没日没夜的照顾。
尽管身为太子的朱标,并不缺太监宫女服侍。
但这和亲儿子亲自伺候,肯定是不一样。
朱标死后,朱允炆更是悲伤过度。
哭得死去活来,痛苦难过得多日米饭不进。
朱元璋只能亲自出面劝慰。
由此,朱允炆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仁义孝顺的深刻印象。
一番仔细观察,老朱才下定决心,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然而,今日朱允熥的表现,却是让老朱眼前一亮。
刚才他对蓝玉说的那番话,可谓是完全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而朱允熥直接点出来,看似是在责骂蓝玉,实际上是在保护他。
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将事情摆到台面上,反而让老朱日后不好再出手杀蓝玉了。
这完全打乱了老朱的计划。
可另一方面,毫无疑问,如此一来,他就不得不慎重考虑,究竟是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为皇太孙了。
若蓝玉不杀,那些战功赫赫的大将都不杀,谁登基之后,才能压制住他们,必然要做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选项。
否则,自己龙驭宾天之后,恐怕他们就敢行废立之事了。
一念及此,老朱的思绪也变得复杂起来。
朱允熥这一手高明啊!
一边打蓝玉耳光,一边保着蓝玉,让他不得不服,还要感恩戴德。
震慑蓝玉的同时,又收了蓝玉之心。
另一边,又不动声色的将了自己这个皇爷爷一军。
一石三鸟!
高!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思?
“起来吧!”
朱元璋声音平淡。
“朕何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你莫要听这小娃娃胡说八道。”
“熥儿,还不快扶你舅姥爷起来!”
朱允熥走过去,伸手去扶蓝玉。
蓝玉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恭敬道:“不敢有劳皇孙!”
经过刚才这么一点拔,蓝玉已经回过神来。
朱允熥虽然是当众打了他一巴掌,让他颜面扫地。
但又何尝不是救了他一命呢?
老朱虽然口中说朱允熥是胡说八道,却并没有斥责他,由此也可以窥见一二。
此时面对朱允熥,自然便变得极度恭敬了。
刚才的怒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启奏陛下,臣要参皇孙朱允熥一本。”
此时,又有一名文官出列。
朱允熥侧目望去,却是一名站在朝臣最后面的官,职位应该不高,他并不认识。
“微臣黄子澄,参皇孙朱允熥目无人臣之礼,孝顺之心,心藏祸乱,觊觎九五至尊之位,已犯大逆不道之罪,还请陛下严惩。”
黄子澄?
原来他就是黄子澄?
朱允熥冷哼了一声。
“这大明江山,本就是我朱家的。”
“我身为朱氏子孙,肩负家族传承乃份内之责。”
“身为嫡孙,皇爷爷立我为太孙,传位给我,亦是天经地义之事,何来觊觎之说?又何来大逆不道?”
“难道这大明江山的皇帝宝座,我朱家子孙坐不得,要传给你黄子澄不成?”
扑通!
黄子澄连忙跪了下去。
“臣绝无此心。可是……”
“可是什么?”朱允熥厉声问道。
“天下岂有皇子皇孙向皇帝陛下索要江山,索要皇帝之位的道理,这……这……这就是大逆不道!”
朝廷众臣纷纷点头。
虽说皇子皇孙们觊觎皇帝宝座,互相争夺,实属正常。
可无论如何,表面上总该做出谦良温恭的样子吧。
朱允熥倒好,直接将面皮撕披,赤裸裸的索要江山。
此种行径,闻所未闻!
黄子澄一边说,一边向朱允炆使了一个眼色。
朱允炆立即会神,当即站了出来。
“皇爷爷,既然三弟想要做皇太孙,继承大位,那皇爷爷就立他为皇太孙吧。”
“孙儿只愿兄弟和睦,不争不闹,那便极好的了。”
“孙儿资质愚钝,不堪重用,负不起万里江山的千钧重担!”
“还望皇爷爷成全!”
闻听此言,朝堂上的大臣,便一个个忍不住暗暗赞叹。
瞧瞧。
这才像是一名皇孙说出来的话。
多么的谦卑恭让啊!
这才有儒家读书人的风范!
这样的人,才应该被立为皇太孙!
就连上方的朱元璋,也微微点头。
似是对朱允炆的话,极为赞赏。
朱允熥却是在心中吐了一个“呸”字。
真会装!
明明心中想当皇太孙,想继承皇位想得要死,偏还要装出谦让的样子。
惺惺作态,假得不能再假呢!
连基本的诚实都做不到,这样的人,怎么能继承大位?
“二哥仁义,深明大义!”
朱允熥高声赞道。
“弟弟多谢二哥相让。”
“既然如此,弟弟就却之不恭了。”
他转而拱手面向朱元璋。
“皇爷爷,二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肩负不起江山社稷的重担,愿意主动让贤。”
“还请皇爷爷从谏如流,满足二哥的心愿,立我为皇太孙。”
“大明江山社稷,从此可千秋万代。”
“皇爷爷从此可高枕无忧!”
上方,老朱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了抽。
这孙子,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啊!
“狂妄无礼,浅薄无知,全无人子之道,君臣之规。”
“你如此行径,你二哥却谦谦有礼,与你天差地别,岂有立你为储君的道理。”
黄子澄几乎是咆哮着大喊。
朱允熥斜瞥了他一眼,轻蔑道:“莫非黄先生自认自己是当朝天子,可以决定将大位传于何人?”
黄子澄顿时如遭雷击,怔怔不言。
立储君是何等大事?
虽说早听到风声,陛下前几日与几位重臣暗示,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他也为此欣喜不已。
但此事极为机密,他能听到,是因为在朱允炆身边,有人巴结讨好,才提前泄露消息。
可不是他有资格得知。
皇帝立储,如果没有确定皇帝心中属意之人是谁,别说他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便是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朝中大臣,也不敢随便置言。
朱允熥再度拱手向朱元璋行礼。
“立储之事,事关国本。”
“还请皇爷爷乾纲独断,早下决心,立我为储君,传位于我,以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大殿内寂静无言。
许多人到现在都被惊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朱允熥的举动,委实让他们有一种如置梦中,不敢置信之感。
半晌。
老朱威严的声音,骤然响起。
“熥儿,你就这么想坐这皇帝宝座吗?”
语气淡淡,却字字清晰如雷。
一字一响。
朱允熥只感到有一股凌人的威压,扑面而来。
不愧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帝王之尊。
杀气与帝王的威压合而为一,都能令人心神崩溃,不由自主的想要顶礼膜拜。
陛下要杀要剐,要罚没为奴,悉听尊便。但绝不能辱我方家名声,断我方家气节,令我方家屈服!”
服!
你方家的人,摊上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只顾自己的名声气节,全然不顾家人的处境。
对此,朱允熥深表鄙夷。
朱允炆的目光内,却是流露赞许之色。
当即向老朱道:“皇爷爷,方先生虽顶撞您,气节却可赞,孙儿想为他求情,求皇爷爷放他一马。”
你们两个还真是臭味相投,一见如故啊!
那我当然要好好成全你们。
朱允熥当即附和道:“皇爷爷,我觉得二哥说的有道理。”
“既然方先生不愿做我的老师,却愿意教导二哥,那不如就让他做二哥的老师吧。”
朱允炆脸上掠过一抹异色。
很是奇怪,为何朱允熥会帮自己说话,甚至主动要方孝孺当自己的老师。
他虽然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敢说出口来。
在朱允炆看来,方孝孺这种大儒,能给自己当老师,对自己肯定有极大的帮助。
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朱元璋怒气未消,道:“那你怎么办,你将人给了你二哥,谁来教导你呢?”
为了给朱允熥找一个合适的老师,老朱可是操碎了心。
朝堂上那群文官,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愿意给朱允熥当老师。
没办法。
老朱才重新召回了原本被他赶走的方孝孺。
以为他是布衣之身,让他给皇孙当老师,算一步登天,无上荣宠。
没想到,竟然还被对方拒绝。
老朱自然很气。
朱允熥心想,没有人给我当老师才好呢。
但他知道,老朱绝不会同意,一定还会给他找老师。
于是便道:“若是皇爷爷信得过我,孙儿的老师,不如就让孙儿自己去找吧。”
“你自己找?”老朱有些诧异的望向他。
“是啊,皇爷爷,孙儿自己求来的师父,才会是最适合的人选。”朱允熥道:“至于这位方先生,就请皇爷爷恩准,让他教导二哥吧。”
老朱转而望向跪在地上的方孝孺,骂道:“听见没有?你瞧不起人家,不愿当他的老师。人家却不记仇,还为你求情呢。”
方孝孺默然不语。
“让你当献王的老师,你可愿意?”老朱到底看在两位孙子的面子上,难得的退了一步。
“多谢陛下圣恩,草民不胜惶恐。必竭尽毕生所能,教导献王。”方孝孺喜不自禁。
朱允炆也是欣喜万分,当即拜道:“学生允炆,拜见先生!”
朱允熥拍手道:“恭喜二哥,恭喜方先生。今日你们有缘,结师生之谊,他日在史书记载上,必定是一桩美谈,哈哈哈哈!”
他仰天大笑,开心无比。
从皇宫出来,朱允炆将方孝孺请进献王府,心中仍一阵阵狂喜。
虽然早已有了黄子澄这个老师,他也十分满意,但他又怎么会嫌弃自己再多一个老师呢。
在这个时代,师生关系可是非同小可。
以方孝孺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能拜他为师,那些读书人就更加会支持自己了。
有人捏腿,有人锤背,有人揉肩,还有人用纤纤玉手,喂他吃东西……
旁边,坐着一排女子,手持各色乐器,正尽情演奏。
前方,又有十几名女子,载歌载舞,扭动着欢快地腰肢……
常升便一边享受着众多美少女的侍候,一边吃着美味食物,一边听着悦耳的音乐,一边欣赏少女们绝美的舞姿……
好不快活!
这一幕让朱允熥大开眼界。
久闻大明权贵富豪都极会享受生活,今天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也对。
常升身为常遇春之子,袭爵开国公,放眼整个大明王朝,他都是顶级权贵。
见到朱允熥,所有女子的动作便一齐停了下来,齐刷刷跪下去行礼。
常升挣扎着,试图从床上爬起来,道:“给吴王殿下见礼了!”
朱允熥上前,扶住他道:“舅舅,你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就不用起来行礼了。”
“谢吴王殿下!”
常升说完,又笑道:“怎么样,我府中的婢女,可都还过得去?”
朱允熥左右看了看,道:“不错,不错,还是舅舅会享受。”
常升脸上有几分得意,道:“那是自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我爹跟着你皇爷爷一起打江山,提着脑袋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的罪,不就是为了让咱们这些子孙后代,从此过上好日子吗?”
“所以舅舅我,这辈子就该好好享受。”
“每日花天酒地,歌舞逍遥,肆意享受,如此方对得起咱爹吃的苦,没有辜负他老人家一辈子的努力。”
“要不然,我就是不孝子孙,就对不起死去的爹!”
“恐怕我爹在九泉之下,都要死不瞑目了!”
朱允熥嘴角的肌肉忍不住搐动了几下。
这话说得真真是太有道理!
这逻辑,无敌了!
朱允熥不想和他纠缠这个问题,毕竟对方连死去的爹都搬出来了,已立于不败之地。
当下转移话题问道:“舅舅,适才我在你府门外,听到有百姓议论谣言,说什么神僧歌谣之类的,你可知此事?”
常升一听,连忙分辩道:“这你可不能冤枉舅舅我。”
“自从你那日说了不准咱们为你摇旗呐喊之后,我便再没有做过那种事。”
“也约束其他的武将勋贵们,都不要去做。”
“连我舅舅凉国公那边,也知会过。”
“绝没有人再去那般行事了!”
朱允熥闻言不语。
常升应该不会骗他。
谣言又会是谁散播的呢?
朱允炆,朱棣,还是秦王晋王?
大位之争非同小可,各种明枪暗箭都在所难免。
他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思索片刻,道:“麻烦舅舅帮我去查一下,究竟是谁在背后散播谣言,记着要暗中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常升不解道:“你既然公开站出争夺储君之位,不让我们助你也就罢了。”
“外面那些谣言,我也有所耳闻,都是说你当储君如何如何好,将来继承江山如何如何好,这对你来说,并不是坏事。
朱允熥告辞离开。
前脚刚走,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便走进了小院,向老朱恭恭敬敬的递上来一卷画。
老朱接过来,展开一看,正是之前朱允炆和朱允熥两兄弟谈话的场面。
画卷旁边,还用小字清楚写着两人间的对话。
若是朱允熥能看到的话,一定会惊讶无比。
因为上面所记录的谈话内容,一个字都不差。
老朱细细看了一遍,脸上的神色平淡,没有任何变化。
“陛下,微臣就先告退了!”蒋瓛行礼道。
“你对于今日之事怎么看啊?”老朱忽然开口问道。
扑通!
蒋瓛双腿一软,重重跪了下去。
“陛下,微臣万死也不敢议论皇孙啊!还请陛下宽恕!”
他拼命磕头,身体都在颤颤发抖,似乎吓得不轻。
“行了,不用磕了。”
老朱一拂手道:“难得你有自知之明,咱家也不为难你。”
蒋瓛顿时喜欢望外,连忙再磕了一个头。
“谢陛下!”
“要是朝廷里的官员,都能像你这么懂事就好了。”
老朱道:“今天退朝之后,咱就收到了许多封弹劾熥儿的折子。”
“看这架势,恐怕后面还有更多吧。”
他的语气骤然严厉,恨恨道:“咱的孙儿,也是他们能随便弹劾的吗?”
“你去查查,这件事都是谁在带头鼓噪,有没有人在背后指使?”
“记着要暗中调查,不能打草惊蛇。”
蒋瓛忙道:“微臣遵旨。”
朱元璋又道:“还有,今晚带人随熥儿去查抄朴家,你……”
……
……
……
从皇宫出来,朱允熥坐在马车上,想着今日与老朱的谈话。
他现在算是卷入储位之争了。
而这种事情,再是凶险不过。
稍有不甚,就会身败名裂,甚至是人头落地。
即使老朱不对他下狠手,但是,别人呢?
而且,老朱表现出来的态度……
帝心如渊,还真是太难揣测。
今夜让他带锦衣卫去抄家,也不知是何用意。
抄个家而已,锦衣卫直接就能办了,又何须他这位皇孙亲自带队。
要说给他办差锻炼能力,抄家又能锻炼什么呢?
朱允熥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
夜幕降临,秋风瑟瑟。
今日刚下过暴雨,此际却早已雨去云散,月挂高枝。
数百名锦衣卫举着火把,整齐肃然而立。
身披飞鱼服,腰挂绣春刀,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杀气。
蒋瓛站在最前面,拱手道:“启禀三皇孙,锦衣卫已准备好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道:“那就开始行动吧。”
大队人马当即出发。
此时的金陵城,入夜之后,按惯例会宵禁。
街道上没有其他行人。
几百名锦衣卫走在空荡荡的街巷里,响起踏踏踏的脚步声,显得极为萧杀。
朱允熥的心,也开始微微有些紧张,还有稍许的兴奋。
无论是前世还是原身的今生,他都没有执行过这样的任务。
在天黑之后,带人去抄家,却不知会不会遇到什么阻碍。
他心中胡思乱想着,一路前行,直到看见两扇紧闭的黑木大门,
大门上方,挂着一幅横匾,上面写着两个大字——朴宅!
蒋瓛下令道:“分出人马,包围这座宅子,不要让朴家的人逃了。”
得到命令的锦衣卫立即分出了一半人马,将朴府前后左右,皆团团围住。
随后,一名锦衣卫上前,拍打大门。
不会儿,“吱呀”一声,有人从里面打开了门,探出一个约摸是年岁过半百的脑袋。
他似乎睡得刚醒,朦胧睁眼问道:“谁啊?怎么大晚上还敲门,不知道宵禁吗?”
呼啦!
他的话还未说完,那名锦衣卫已猛然用力强行推开了大门。
“锦衣卫奉旨抄家,有反抗者,杀无赦!”
蒋瓛大喝一声,一干锦衣卫如潮水般涌入朴府。
不一会儿,朴家的人便被全部找了出来,拉到院子里。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还抱在怀里的婴儿,还有约摸三五岁,以及七八岁的孩童。
变故来得太突然,孩子们受了惊吓,不由得啼哭起来。
但很快就被家长捂住嘴巴,不让他们哭出声来。
朴家人丁不少,除了自己的族人,还有许多丫鬟仆役小厮。
足足上百人口,将院子里站得满满当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些人的眼神内,尽是惊恐和不安。
“朴家与倭寇勾结,狼狈为奸,祸害百姓,为恶不计其数。”
“今奉陛下旨意,着即刻将朴家所有家产抄没入官。”
“朴家所有男女老少,全部下狱。”
蒋瓛话音刚落。
人群内,忽然有一名青衣汉子猛地暴起。
“哗!”
清脆的刺空声,划破了黑夜中的宁静。
火光照耀下,朱允熥的瞳孔内,便看到一道闪光,向着自己的胸前袭来。
“不好,是飞镖!”
他不由得大惊失色。
虽然看到了,可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却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眼看就要被飞镖刺中。
就在这时。
旁边的蒋瓛动了。
只见他一个疾步向前,拦在了朱允熥的前面。
与此同时,绣春刀骤然出鞘,“叮当”一声,手起刀落,击开了飞镖。
反应之敏捷,出手之快速,让一旁的朱允熥看得目瞪口呆。
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手底下果然有几分真功夫。
蒋瓛的动作没有停顿。
他举着刀,往前直冲而出,正对着那名发出飞镖的青衣人。
速度快若闪电,攻势有如迅雷。
青衣人的身形刚动,想要闪避,便被一刀刺中。
咔嚓!
鲜血喷洒而出。
青衣汉子倒在了血泊中。
“朴家负隅顽抗,不仅不认罪伏诛,还暗藏杀手,公然行刺三皇孙殿下,罪同谋逆,锦衣卫听令,杀无赦!”
蒋瓛高声喊道。
“刷刷刷!”
一连串的拔刀声响起,数百名锦衣卫齐刷刷地拔刀。
火光照映冷冷的刀面,反射出耀眼的光,闪烁不止。
“杀!”
锦衣卫呼喊着,一齐冲向了朴家的人。
“咔嚓!”
“咔嚓!”
“啊……”
“啊……”
鲜血四溅。
哭喊声,惨叫声,彼此起伏。
老人,少女,婴儿,妇孺,孩童……朴家上下,所有人,都在四处奔命逃窜。
却又在锦衣卫的刀光下,化作了亡魂。
眼前的一幕宛如人间地狱,修罗杀场,直看到朱允熥心惊胆颤。
前世的他,生长在红旗下的和平岁月。
从小到大,连一只鸡都不曾杀过。
虽然也曾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过杀人,但与现场直击带来的冲击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血花飞溅,肢横遍野,哀嚎声不断。
朱允熥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
几名锦衣卫持刀围在他的四周,将他保护得严严实实。
好几次,朱允熥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不敢去看。
却又一次次强迫自己打开。
他要直面这个世界的残酷!
这才能真正融入封建社会。
扫清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渐渐地,朱允熥瞳孔深处的恐惧一点点褪去,怜悯和不忍也慢慢消失。
他慢慢变得麻木,眸子内不再带丝毫感情色彩。
直到最后一个朴家人倒下。
朱允熥双眸内的麻木也不见了,目光中只剩坚毅与冷漠。
他握紧拳头,默默转身回头。
“将朴家搜查干净了,每一块瓦片都要仔细翻遍。”朱允熥下令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