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完结文

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完结文

没心态的大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龙辇很快便在百姓的簇拥下来到了新建的行宫。行宫不大,但依山傍水,修缮极为奢华。作为宁辰指定的此次民间活动主要发起人,京兆府尹王忠良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次风头大出的机会。他绘声绘色地向太后介绍着行宫的所有细节,以及这次活动的详细安排,无比卖力。然而,太后却皱起了眉头:“尔等孝心本宫甚是欣慰!”“但如今国库空虚,尔等却为了本宫寿辰花费如此巨大去修建行宫,组织民间活动,这实非本宫所愿!”王忠良看了看一旁一脸稚嫩的宁辰,连忙解释道:“娘娘有所不知,陛下先前便明令微臣不得动用官家银钱。”“这次行宫修缮以及组织活动所设计的银钱花费,并没有花费管家一毫一厘,全都是百姓自发募钱为娘娘贺寿。”太厚微微挑眉,回头看了眼身旁“呆萌”的宁辰:“哦?没动用官家...

主角:宁辰潘玉   更新:2025-01-08 16: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宁辰潘玉的现代都市小说《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没心态的大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龙辇很快便在百姓的簇拥下来到了新建的行宫。行宫不大,但依山傍水,修缮极为奢华。作为宁辰指定的此次民间活动主要发起人,京兆府尹王忠良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次风头大出的机会。他绘声绘色地向太后介绍着行宫的所有细节,以及这次活动的详细安排,无比卖力。然而,太后却皱起了眉头:“尔等孝心本宫甚是欣慰!”“但如今国库空虚,尔等却为了本宫寿辰花费如此巨大去修建行宫,组织民间活动,这实非本宫所愿!”王忠良看了看一旁一脸稚嫩的宁辰,连忙解释道:“娘娘有所不知,陛下先前便明令微臣不得动用官家银钱。”“这次行宫修缮以及组织活动所设计的银钱花费,并没有花费管家一毫一厘,全都是百姓自发募钱为娘娘贺寿。”太厚微微挑眉,回头看了眼身旁“呆萌”的宁辰:“哦?没动用官家...

《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完结文》精彩片段

龙辇很快便在百姓的簇拥下来到了新建的行宫。
行宫不大,但依山傍水,修缮极为奢华。
作为宁辰指定的此次民间活动主要发起人,京兆府尹王忠良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次风头大出的机会。
他绘声绘色地向太后介绍着行宫的所有细节,以及这次活动的详细安排,无比卖力。
然而,太后却皱起了眉头:“尔等孝心本宫甚是欣慰!”
“但如今国库空虚,尔等却为了本宫寿辰花费如此巨大去修建行宫,组织民间活动,这实非本宫所愿!”
王忠良看了看一旁一脸稚嫩的宁辰,连忙解释道:“娘娘有所不知,陛下先前便明令微臣不得动用官家银钱。”
“这次行宫修缮以及组织活动所设计的银钱花费,并没有花费管家一毫一厘,全都是百姓自发募钱为娘娘贺寿。”
太厚微微挑眉,回头看了眼身旁“呆萌”的宁辰:“哦?没动用官家一毫一厘?”
宁辰恭敬解释道:“母后,您的寿辰乃是我大宁王朝最重要的事情,本就应普天同庆。”
“您爱民如子,心怀天下,百姓们对您更是无比爱戴,故而当他们得知有机会能为您的寿辰出一份力,自然争先恐后!”
太后再次挑眉,虽然脸上看不出情绪波动,但眼里的高兴却根本压抑不住。
她一脸慈爱地摸了摸宁辰的小脑袋:“原来如此,皇儿有心了,母后甚是欣慰!”
一旁的王忠良及时补充道:“是啊,娘娘,陛下为了给您一个惊喜,可谓是尽心尽力......”
根据活动安排,上午是诗会,由文坛领袖范大有主持,汇集了天下文人才子。
就连宁辰也没想到,这次诗会竟然会来这么多人。
宁辰看向坐在评委席上一脸严肃的老腐儒范大有,脸上浮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又来到太后身边,躬身行礼,带着强烈的歉意:“母后,对不起,是辰儿没用,没能请来孔老夫子为您贺寿......”
太后微微一笑:“无妨,这天下没人能请动老夫子,辰儿有如此孝心,本宫已然十分开心了。”
诗会很快就开始了,自然是以为太后贺寿为题,由太后,范大有,宰相宋国忠等人为评委。
对于普通文人士子而言,这可是绝佳的机会!
所有人也都用尽毕生所学,绞尽脑汁拿出自己最得意的诗词为太后贺寿。
各种溢美之诗、赞颂之词,如炮弹般接连不断地轰向太后,轰得她十分舒服,万分满意。
那上扬的嘴角压都压不住!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宁辰知道,这场诗会已然办到了太后的心里。
索性就再给让她高兴一下。
诗会快要结束之际,宁辰主动站了出来,扫视了一眼众人,这才对着太后恭敬地行了行礼。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九岁的宁辰满眼期待,一字一句地说道:“母后,儿臣也写了一首诗为母后祝寿,请母后点评!”
作诗?
一众臣工也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小皇帝在位三年,可没人见过他作诗写词,甚至连看到他看书的时间都很少。
现在竟然要亲自为太后写诗贺寿?
有意思!
这小皇帝为了讨好太后,为了让太后不废他,还真是绞尽脑汁!
且看看这小废物作诗到底能作个什么东西出来......
太后也不禁挑了挑眉,心下暗道:“小废物,这是你自己要丢人的,可别说本宫不维护你的面子......”
太后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慈爱地说道:“既然皇儿有如此孝心,本宫岂能不满足!”
一旁的小安子颇有些担忧,接触宁辰这么长时间,他也从未见过这小皇帝摸书,更不曾见他吟诗诵词。
而且,在宁辰与自己讲的计划和安排中,也没有说要亲自献诗这个环节。
但见宁辰十分自信,他也只能将担忧强压心中,祈祷小皇帝不会把事情搞砸。
宁辰迈着小步缓缓走到台上,再次扫视了一眼众人,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道:“今日太后寿辰,普天同庆,方才各位才子也纷纷献上了贺寿佳作。”
“作为朕的母后,太后呕心沥血,尽心辅佐,保大宁之朝纲,护天下之百姓,朕也自当尽心尽力,孝顺太后!”
说到此,宁辰再次朝着太后恭敬地行礼。
“母后,儿臣便借这首诗,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宁辰清了清嗓子,声音虽然童稚未消,但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玉琯调元气,璇宫庆履长。”
“一人宏孝治,四海仰慈光。”
“宝帨腾华彩,霞觞祝寿康。
“安贞看式训,迓福正无疆。”
宁辰一首诗念完,原本嘈杂的现场竟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
但仅是片刻,又哗的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议论声。
没人能想到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孩能现场作出这样的诗词!
在那些普通文人士子看来,一句“一人宏孝治,四海仰慈光”已然是对太后无上的赞美,整篇辞藻更是透露着皇家贵气。
天才!
当今这个年仅九岁的少年天子,竟然能随口作出如此诗作。
不是天才又是什么?
而对于那些大臣,宁辰这首词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他们比普通百姓更了解眼前的这个小皇帝,这就是个昏庸的小废物,怎可能会突然变得如此有才?
就连小安子此刻也都惊得目瞪口呆。
太后更是微微张嘴、目露震惊!
一直等到议论声渐渐平息,她才入梦初醒!
他直勾勾地看着宁辰,眼里闪过一丝不安,眉头更是紧紧锁在了一起,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只见她口中喃喃道:“这、这首诗真的是他写的吗?”
一旁的麽麽轻声说道:“娘娘,依老奴看,这首诗定然不是小皇帝自己写的,三年了,他是什么样子谁不知道?”
“这首诗肯定是他找人代笔的!”
见宁辰满脸得意,一副小孩子显摆后按捺不住兴奋的样子,太后缓缓松了口气,又喃喃道:“不错,定是他前段时间出宫找人代笔!”
“不过他能有如此心思,也算他有心了......”
而没人注意到,范大有看向宁辰的目光竟有几分迷离,几分呆滞!
看着众人的反应,宁辰是真的很满意。
他之所以极尽赞美,甚至溜须拍马,为的就是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对太后的“孝心”!
因为他越孝顺,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他就能有越多的筹码!
不然自己费尽心思搭建一个这样的舞台,岂不白废?
他现在就等着晚上的寿宴!
诗会过后便是中午的龙舟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百姓们更是全身心投入,为各自支持的龙舟呐喊助威,俨然有战场拼杀的尽头。
一众文武官员也都十分投入,连连赞叹这些活动办得好。
就连太后也十分尽兴。
毕竟身居后宫多年,她也好多年没有参与过如此全民热闹的氛围中。
龙舟过后又是“舞凤灯”活动,本应该是龙灯,可在宁辰的建议下,直接改成了凤灯!
他就是要告诉全天下,告诉在场所有人,特别是太后,整个大宁,太后最大!
他要将太后高高捧起,捧到天上去!
事实证明,他的确做到了。
一整天紧凑的活动安排下来,太后的嘴角都没有沉下来过。
那兴奋的笑容,开心的神情,绝不是能演出来的。
以至于晚宴前更换衣服时,她还笑着对伺候她的老麽麽说道:“这些年本宫如履寒冰,算尽一切,你可知为何?”
老麽麽愣了愣:“娘娘如此,自然是为了大宁的长治久安......”
“放屁!”
“本宫要的就是今日这种万民敬仰、一人独尊!”
太后说着,目光中充满了不甘与决心:
“谁说女子不如男?”
“本宫这么多年一步步爬过来,本宫就是要爬到顶峰,屹立不倒!”
麽麽轻声说道:“看来娘娘今日的确是很尽兴,也不枉那小皇帝如此费心......”
太后却突然打断道:“这小废物的确是费心了,今日本宫十分满意!”
“但这并不能改变本宫的决心,今晚寿宴一过,明日便是废他之时!”
皇家晚宴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就连诸位藩王也只能派家眷携贺礼参加。
那几个年幼的小王子却引起了宁辰的格外注意,他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在小安子的耳边轻声吩咐了几句。
之后便十分乖巧地参加晚宴,等待着他预料的一切发生。
果然!
就在晚宴快要结束,所有人都喝得十分尽兴之际。
范大有突然站了出来,跪倒在太后面前。
大声喊道:“启禀娘娘,微臣范大有有话要说......”

寂静的寺庙大殿内,宁辰跪在佛像前,闭着眼虔诚祈祷。
他不是一个信佛的人,自然不会祈祷佛祖保佑。
他真正祈祷的是范大有能顺利见到文圣孔老夫子,祈祷的是孔老夫子能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并愿意出山帮助他。
在原主的记忆中,孔老夫子连续作为原主皇祖父与父皇的老师,在大宁朝堂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大宁王朝诸多律法都是他老人家制定的。
很多时候大臣们在朝堂争执不下时,都会搬出孔老夫子的言行来旁征博引。
在民间,如果说范大有是文坛领袖,那孔老夫子更是文坛泰斗,桃李满天下!
大宁所有的书院、学堂,都有他老人家的雕像,学子们入学堂的第一件事,便是对着孔老夫子的雕像立誓!
如今他老人家虽已年迈,不问世事,但他的一言一行,至今都能直接影响整个大宁。
而作为孔老夫子的得意门生,或许也只有范大有才有可能请动他老人家出山。
这也是为何宁辰会逼着范大有去请他老人家的原因。
宁辰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能明白他的真实用意,那一定就是孔老夫子!
但孔老夫子是否真的能明白他的苦心,又是否会愿意帮他这个年仅九岁的稚子,目前来说,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所以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备用方案的同时,祈祷一切顺利!
他很清楚,不论怎样,这都是一场豪赌......
正想着,突然一道细微的脚步声传来。
宁辰下意识地睁开眼看去,霎时间,一道寒光骤然闪现。
他心中猛地一惊,连忙闪身躲避。
然而,他终究还是发出了一声惨呼!
右臂顿时出现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幸亏他及时发觉,不然仅是分毫之差,那把锋利的匕首便刺入了宁辰的心窝!
然而,宁辰来不及思索,甚至来不及呼喊,那手持匕首的和尚便再次像疯狗般冲了过来。
“该死,这九岁的身体实在太弱了!”
生死存亡之际,他心中暗骂一声,抬起手臂直指那和尚,原本童真的双眼,此刻竟散发出令人寒彻心髓的冷光。
也许是出于多年刺客的经验,这和尚竟本能地顿了顿。
心中顿时充满了疑惑:一个九岁的小屁孩,面对行刺不仅没有丝毫惊慌失措,此刻竟还莫名其妙地伸出手臂指着自己?
他想要干什么?疯了吗?
但仅是这一秒的停顿,和尚便再次冲向宁辰,他绝不相信,一个年仅九岁,身高还不及自己一半的小崽子面对这种情况能有什么活路!
然而,也就是这一秒!
他却清晰地听到面前这个小孩口中蹦出两个绝不可能是小孩子能说出来的字:“找死!”
同时!
一支短箭骤然从宁辰袖管激射而出。
嗖!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短箭不偏不倚,正中那和尚的心窝!
和尚一声惨呼,竟直接摔倒在地,痛苦地挣扎了起来。
他万万没想到,这小孩的袖管里竟然能射出威力如此大的短箭!
可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宁辰没有丝毫停顿,在他倒地的瞬间,已然冲到了他的身边。
宁辰一只脚重重踩在和尚那握着匕首的手腕上,在和尚吃痛惨叫的瞬间,迅速将匕首夺到手中。
同时将匕首架在和尚的脖子前,另一只手紧紧握住了插在和尚胸口的那支短箭上。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杀手!
甚至说话的语气都带着浓浓的杀意,完全不是一个稚子能表现出的。
“说!”
“是谁派你来刺杀朕的?”
那和尚眼里闪过强烈的震惊,直勾勾地看着宁辰,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他做梦也没能想到,有一天竟然会栽在一个小孩子手中。
但他还是冷冷啐了一口:“成王败寇,杀便杀,哪来那么多废话......”
正说着,宁辰右手发力,轻轻拧动插在和尚胸口的短箭,和尚瞬间发出一道惨呼。
宁辰那原本稚嫩的脸上并没有一丝同情,上一世,他早已见惯了生死。
“再深一寸,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你!”
“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说是不说?”
不料,那和尚突然笑了出来:“一个九岁的小崽子能做到如此地步,老子死得不冤!”
“但你记住,小杂种,你这皇位坐不了多久,你这条小命也活不了多久......”
说罢,那和尚突然紧紧抓着宁辰的手,用力的将短箭往胸口按下去,随着温热的鲜血滚滚涌出,他终究还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到底是谁要刺杀我?
宁辰皱了皱眉,没有任何惋惜,也没有任何犹豫。
他果断将短箭拔出来藏好,又用匕首在原来的伤口处捅了一刀,将原本的短箭伤口完全覆盖,又去抓了一把香灰,撒在和尚面部。
伪装好现场,他又狠狠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直到泪水涌出,他才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瘫在地上大声哭喊道:“来人啊,来人啊,有刺客,快来救朕......”
晚上。
太后神色复杂地匆匆赶到养心殿内,见宁辰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仍旧一脸惊恐。
“皇儿,你没事吧?”
“知道是谁要刺杀你吗?”
“快跟母后说说事情经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无论太后如何问,宁辰依旧是支支吾吾完全说不清楚,俨然一副吓得不轻的模样。
“好吧,皇儿,你好好休息,有母后在什么都不用怕!”
“你放心,母后一定会查出幕后凶手,敢刺杀当今天子,本宫绝饶不了他!”
太后说罢,便一脸怒容地匆匆离去了,屋内又只剩下小安子与宁辰。
小安子倒吸一口凉气,一脸后怕的说道:“好险啊,陛下,如果不是您之前发明的那个袖弩,只怕今日您真就凶多吉少了!”
“不行,以后必须安排人在您身边,随时保护......”
闻言,方才还一脸惊吓的宁辰,脸上突然浮现一抹惨笑:“如何安排?”
“朕只是个傀儡,你也只是个小太监,太后不发话,你能安排得了吗?”
小安子愣了愣,目光从不甘变成了失落,最后竟又变成了愤怒。
“要奴才看,刺客肯定就是太后安排的,毕竟只有她在随时监视你,也只有她能提前知道您要去什么地方......”
正说着,宁辰突然又笑了出来,但这次却是一脸轻松:
“你错了,这次刺杀不是太后安排的!”
小安子一怔:“不是太后?为、为什么......”
宁辰笑道:“因为朕能看出来,方才太后是真的动怒了......”
小安子不甘道:“兴许她是因为没能成功刺杀陛下您,所以......”
宁辰一脸坚定的说道:“她不会傻到选择在这个时候用刺杀的方式对朕下手!”
见状,小安子再次愣了愣,愁眉不展地问道:“可、可如果不是她,又会是谁呢?”
宁辰却笑了笑,一脸轻松的模样甚至让人觉得有点没心没肺:“虽然朕也很想知道,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没办法查!”
“所以,想不通的问题就暂时不要去想!”
“如果朕没猜错的话,太后应该比朕更关心这件事,就让她去操心吧!”
“毕竟这次刺杀表面上是冲着朕来的,而实际上就是冲着太后去的!”
小安子再次不解道:“这、这是为何?”
宁辰调皮一笑:“脑子是个好东西,小安子,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
小安子一怔,颇有些尴尬地看了看面前这个看似调皮的小皇帝。
不料,宁辰却又叹了口气,颇有些担忧地说道:“朕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太后会不会看穿朕对刺杀现场的伪装,如果被她看穿,只怕她定会提前对朕下手......”
与此同时。
凤仪殿内,太后一脸阴沉地看着跪在面前的潘玉,沉声道:“本宫不是警告过你,不许在这个时候对他下手吗?”
潘玉当即无辜的说道:“冤枉啊,娘娘,小人以项上人头发誓,真不是小人干的!”
“真的不是你?”太后沉声道。
潘玉用力地点着头,道:“娘娘,真不是小人啊,小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违背您的命令啊!”
太后狐疑地打量着潘玉,片刻后脸色方才缓和了些许,喃喃道:“那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又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对那小废物下手?”
潘玉摇了摇头,一脸困惑。
突然,太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秀眉紧紧蹙在一起,若有所思地说道:“不对,不可能!”
“他一个九岁稚子,怎么可能躲过刺客精心谋划的刺杀?”
“难道......”

果然有人站出来!
宁辰那张乖巧精致的脸看似茫然,但内心却甚是欣喜,他要好好记住这几个人的脸,将来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可用之人。
但前提是,自己今天绝不能被废!
否则自己必死无疑,更遑论其他!
他悄悄抬眼看向珠帘后的太后,虽然视线并不清晰,但他能感觉太后的身子已经气得浑身发抖,一副不知如何开口的样子。
这足以证明,自己这招以退为进起到作用了。
她不是既要当表字又要立牌坊吗?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看她到底是准还是不准......
然而,就在众人都在不知所措地等待太后发话之际。
宰相眯着眼,捋了捋白须,上前一步,看向那几名跪地为宁辰求情的官员,冷冷道:“不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这一年来我们已经给了他那么多机会,结果呢?”
此言一出,不少人当即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
“不错,短短一年的时间,一千一百七十二件罪状,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们还要给他多少次机会?大宁王朝还能给他多少次机会?天下苍生又能给他多少次机会?”
“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明君,将来也一定会是个祸国殃民的昏君、暴君!”
“尔等如此维护他,只能将我大宁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请太后立即废帝,另立明君!”
见状,一众以宰相为首的大臣纷纷附和,局面瞬间变成了一边倒,太后紧蹙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目光中更是流露着得意之情。
这一切宁辰都尽收眼底。
好一个祸国殃民,好一个万劫不复!
你们这是一点机会不给我啊!
他回头扫视了眼众人,记住那几个竭力为自己求情的官员的同时,他也要牢牢记住了宰相为首的那一批人。
他缓缓起身,转身看向嘈杂的众人,大声喊道:“够了,别吵了!”
宁辰九岁的嗓音虽然稚嫩,但依旧传遍了整个朝堂,众人也纷纷安静了下来。
他们并不是被只有九岁的宁辰震慑到了,只是好奇,这往日在朝堂上大气不敢喘的废物小皇帝,今日竟能接二连三地做出让他们感到震惊的举动。
于是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生死存亡之际,容不得半点疏忽!
宁辰扫视一眼众人,暗中再次掐着自己的大腿,声泪俱下:“你们就如此着急逼朕退位吗?”
“我大宁以孝治天下,朕以前纵有千错万错,但对母后总还是毕恭毕敬的!”
“朕只是想以皇帝的身份最后一次给母后献上贺礼,尽儿子的一份孝心,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你们若连这个要求都不同意,岂非是让母后背上不近人情,不念亲情的骂名?”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爆发嘈杂的议论声,众人竟又一次不知所措。
大宁以孝治天下,小皇帝这要求的确无可厚非!
然而,宰相再次上前一步,依旧面无表情,连语气都没有半点波澜:“陛下不必给臣等扣如此帽子,正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为了大宁好,为了苍生好,我等宁受千古骂名!”
随即不少人纷纷喊道:“不错,只要为了大宁好,为了苍生好,我等宁受千古骂名!”
“请太后废帝,另立明君!”
宁辰皱了皱眉,果然是老狐狸!
但今日,你们休想将朕从这皇位上赶下来!
宁辰看了眼旁边的柱子,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柱子,俨然是一个因为赌气而不顾后果的孩子:
“好,很好,既然你们罔顾我大宁以孝治天下的宗旨,既然你们连让朕最后一次尽孝心的机会都不给,那朕现在就撞死在这个柱子上!”
“朕倒要看看,你们能不能背得起朝堂之上逼死天子的骂名!”
宁辰说罢,再次回头,瞪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太后,痛哭流涕:“母后,皇儿不孝,先走一步......”
说罢,便全力冲向柱子!
古有少帝曹髦宁战死不苟活,让司马之心路人皆知,更是将其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堪称千古阳谋!
今日,他倒要看看,这群沽名钓誉、心怀叵测的家伙,究竟如何应对如此阳谋!
果不其然!
就在宁辰即将要撞到柱子上时,禁卫军统帅潘玉得了太后命令,第一时间冲了过去,一把抱起了年仅九岁的宁辰。
太后叹了口气,幽幽道,“本宫乏了,退朝吧,废帝一事就按辰儿说的,待本宫寿辰过后,便让他下罪己诏,主动退位!”
太后缓缓起身,神情复杂地走到宁辰面前,沉声道:“辰儿,你若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如此胡闹,本宫定不饶你!”
宁辰吸了吸鼻子,连忙擦干眼泪,跪倒在地,乖巧地说道:“是,多谢母后成全!”
然而,当太后转身离去后,没人注意到,满脸稚嫩的宁辰,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笑意。
回凤仪殿的路上。
禁卫军统帅潘玉忍不住问道:“娘娘,你为何要让小人拦他啊,让他死了不更好吗?”
太后皱了皱眉,道:“你懂什么,这小畜生今日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
潘玉皱起了眉头:“变了一个人?不至于吧,总不过是小孩子脾气,哭哭闹闹......”
太后一拂衣袖,瞪了眼潘玉,怒道:“蠢货,你懂什么,他今日先是以退为进,三言两语便引得大臣替他求情,破坏了本宫精心谋划的废帝计划!”
“最可恶的是,他竟然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以死相逼,如果本宫真让他死在大殿上,那本宫定会受尽千古骂名,到时天下藩王定会以此为柄,引起骚乱,甚至举兵造反都有可能!”
“所以,本宫不得不答应他,这就是个无解的阳谋!”
潘玉疑惑道:“他一个九岁的小废物,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难道有人暗中指点?”
“如果真是这样,那废帝另立的事......”
太后突然伸出手指挑了挑潘玉的下巴,冷笑一声道:“如今整个皇宫都在本宫的掌控中,如果真有人暗中助他,本宫岂能不知?”
“他一个九岁稚子,绞尽脑汁也无非是想多赖在龙椅上几日罢了,还能掀起多大波澜?”
太后说着,目光透出一股坚定:“放心吧,这把龙椅已经有了它真正的主人,宁辰那个小废物他不配坐上去!”
“等本宫寿辰一过,便让他彻底消失!”
......
另一边。
宁辰回到养心殿后便让人找来上好木材和雕刻工具,一直把自己关在养心殿内,直到夜色渐深。
“天总算是黑了,今晚的月是真黑啊......”
宁辰伸了伸懒腰,坐在养心殿门槛上,双手托着那小脑袋,童稚的脸上写满了疲倦。
任谁看过去,他都只是个正在发呆的小屁孩。
但没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今日早朝虽是赢了一小局,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可如果不能彻底摆脱太后的控制,自己也必将被废,以太后的毒辣手段,自己定然活不成!
可现在的自己毕竟年仅九岁,要人没人,要权没权,这盘的确不好翻啊!
想到此,宁辰叹了口气,但很快目光又变得无比坚定!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一个人就一个人,上一世那么多危险都走过来了,这一世又有何惧?
此时,一个年轻太监抱着衣服走了过来。
宁辰回头看去,正是原主的贴身太监小安子。
因小安子是个哑巴,又不识字,只会闷头做事,所以被太后派来伺候原主。
说是伺候,但宁辰明白,此人无非就是太后众多耳目之一!
宁辰没好气地摆摆手:“不用了,退下......”
却见小安子突然跪了下来,神情凝重地看向宁辰:
“陛下,奴才已经打点好一切,您快些换上衣服,奴才掩护您逃出皇宫......”
宁辰猛地一怔,竟直接站了起来,童稚的小脸上写满了震惊,甚至连眼睛都瞪圆了!
“你、你竟然会说话......”

范大有的突然发声,让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瞬间压抑了下来。
毕竟谁都知道范大有是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人,他此时要站出来说话,难道还指望他说出什么好听的话?
太后皱了皱眉,扫视了一眼席上神情各异的众人,似乎有些犹豫。
一旁的小安看了看范大有,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宁辰。
难道果真如陛下所料,范大有真的会那么做?
一念至此,他的目光中顿时充满了期待。
“范大人,今儿本宫寿辰,如果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必说了,明日早朝再说吧!”
太后终于发话了,她实在不想给这个范大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不料范大有直接说道:“重要,十分重要!”
“此事事关大宁王朝,事关天下苍生,更关乎太后您!”
此言一出,太后不禁皱了皱眉,难道他不是要说赈灾的事?
不行,不管是不是都不能给机会这个老腐儒开口,让他说话只会扫兴!
宁辰微微挑眉,仔细观察着太后的神情,但脸上依旧装出一副懵懂无知、搞不清楚状况的样子。
殊不知,此刻,他那小小的脑袋里,已然在一幕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画面。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事,又岂能在宴会这种场合说,范大人,还是明日早朝百官政议吧!”
范大有猛地一怔!
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宁辰也是微微皱眉,好家伙,这太后果然狡猾,不管重不重要,她这都给范大有堵得死死的!
但宁辰知道,范大有的那张嘴可不是能被堵住的!
果然!
范大有突然抬头看了眼宁辰,然后坚定地看向太后,大声道:“请太后收回废帝懿旨,给陛下一次机会,给大宁王朝一次机会,更给我大宁千千万万百姓一次机会!”
哗!
范大有此言一出,原本安静的晚宴现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议论声。
“疯了,范大有这肯定是疯了!”
“他竟然在这样的场合公开请太后收回废帝懿旨,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这是在找死,简直就是活腻了......”
众人议论着,纷纷看向宰相宋国忠与太后。
宰相微眯着眼,依旧面无表情,而太后脸上已然浮现怒意。
这一切都被宁辰看在眼里。
没错,这就是他想要的局面。
从打定主意收拢范大有开始,他就知道,范大有一定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在这样的场合公开逼太后收回废帝懿旨!
从范大有站出来说出这句话开始,他之前所有的谋划、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太后要脸,百官要面!
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才能将以太后为首的那批人架在火炉上烤!
而范大有便是他从一开始便选中的那个点燃炉火之人!
就连小安子此刻都不禁握紧了拳头,他兴奋又期待地看向向皇帝。
因为此时此刻,他才终于确定,这个年仅九岁的小皇帝,当真有着算无遗策的恐怖能力!
范大有真的站出来了,也真的像小皇帝预料的那般在晚宴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这句话!
他之前一直悬在心上的石头总算是放下来了,接下来,就看事态会不会继续按照小皇帝预料的那般发展!
可与小安子不同,在一些冷眼看戏的旁观人眼里,范大有这样的行为却是在害小皇帝。
谁不知道太后废帝之意已决?
范大有此时说出这样的话,只会激怒太后,不仅不会让太后收回废帝懿旨,反而会让太后更加坚定废帝一事!
“放肆!”
果然,太后猛地站了起来,怒拂衣袖,沉声道,“废帝一事一个月之前便已当着百官之面在朝堂上确定!”
“本宫旨意已下,你此时站出来让本宫收回废帝旨意,居心何在!”
此言一出,原本嘈杂的众人再次安静了下来,不一会,一众官员也都站了出来,怒目指责道:
“大胆范大有,你这是想让太后朝令夕改,失信于天下吗?”
“小皇帝荒淫无道,你竟敢在太后寿辰上替他说话,你简是居心叵测!”
“娘娘,请立刻下旨,将范大有这老匹夫拖出去杖毙!”
“杖毙还不够,必须诛九族......”
眼看群臣激愤,小安子又担忧地看向宁辰,他还是担心,以范大有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抗衡太后以及那群太后的狗腿子。
可宁辰却依旧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范大有。
范大有扫视一眼众人,突然冷笑道:“笑话!”
“我范大有既然敢站出来提及此事,就已经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你们要拿随时可以拿!”
“但我要说的话,今天必须说完,否则,我倒要看看,你们怕不怕天下人的唾沫!”
这句极具威胁恐吓的话语一出,更加点燃了现场那群人的怒火,气氛也顿时变得无比紧张。
就连小安子此刻的呼吸都不禁急促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如此情形,太后真有可能一气之下杀了范大有。
而一旦失去范大有这颗极为重要的棋子,那小皇帝之前所有的谋划全都白费了。
他紧张地看了看一直保持沉默的小皇帝宁辰,却发现宁辰此刻正看着太后,嘴角竟还莫名的微微上扬!
他用力眨了眨眼,是自己看错了吗?
为何陛下到现在还充满了自信?
殊不知,此刻的宁辰丝毫不担心太后会在这样的场合杀了范大有。
今日诗会,聚集了那么多文人士子,太后如果真的敢杀范大有,很快她的骂名便会传遍天下读书人之口。
这绝非一个聪明人会干出来的事情。
这也正是他当初发起诗会,搭建这样一个“舞台”的目的。
如今,太后按着自己的计划,被架在火炉上烤!
果不其然!
太后在沉吟良久后,即便目露凶光,但还是说道:“好,你不是要把话说完吗?本宫今夜便好好听听,你到底为何要让本宫收回废帝旨意?”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将不屑的目光投向范大有。
但宁辰此刻那看似天真懵懂的双眼里却流露着期待的光彩,心下更是暗道:“范大有,接下来就看你的表演了,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范大有丝毫不在意众人的目光,缓缓起身,扫视了一眼众人说道:
“你们都说我们这位小皇帝昏庸无道!”
“我且问你们,今日太后寿辰,你们是否满意,是否尽兴?”
众人不由地一怔,太后也不禁皱了皱眉。
范大有继续说道:“今日太后寿辰的活动盛况都是全民见证的、全民参与的,效果如何,不用我说你们也应该知道!”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寿辰可谓是我大宁立朝以来,最为盛大的寿辰活动,更是真正做到普天同庆!”
“而这都是我们这位小皇帝为了她的母后,也就是我们大宁太后精心准备的!”
“这便是陛下孝心的体现,天下有几人能做到?”
“陛下那首贺寿诗更是其恪守孝道、以身作则的体现!”
“将来也一定会成为笑道传承的一段佳话!”
“我大宁以孝治天下,陛下年仅九岁便能做到如此地步,你们还怎能说他是昏庸无道?”
此言一出,众人都不禁张着嘴不知道如何回应。
就连太后也无言以对,毕竟今日寿辰的安排,她的确十分满意。
只是她压根没想到,范大有会在最开心的时候站出来,更没想到自己对寿辰的满意,会让她现在不知所措!
见状,宁辰微微挑眉,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苦心并没有白费,范大有终究和自己有了默契,也不枉自己苦心设计一场!
而一旁的小安子则再次看了看小皇帝宁辰,目光中充满了敬佩。
因为只有他知道,范大有说的这些话竟和小皇帝之前预料的分毫不差......
范大有见众人不说话,又道:“你们无法反驳,便证明我说的是事实,那请问各位,这样一位心怀孝道,且以身作则的小皇帝,又怎能将其废掉?”
太后再次皱了皱眉,扭头冷冷看向看上去一脸懵的宁辰,眼里充满了怀疑:莫非今日一事是他们串通好的?
不、不可能吧?
小皇帝一直都在自己的监视,根本就没有与范大有私下接触的机会,他们又如何串通?

太后越想越不对,沉声道:“潘玉,你说他一个九岁稚子,真的能反杀刺客?”
潘玉连忙说道:“事情经过小人已然查清楚了,那刺客不是寺庙的人,他一直伪装成和尚躲在寺庙内,是趁着小安子肚子疼出恭去的时候对小皇帝下的手!”
“小人也仔细查探过刺杀现场,从现场痕迹看,应该是在争斗过程中,小皇帝将香灰撒进了那刺客的眼睛,导致刺客一时看不清楚!”
“进而导致在后续的打斗中,匕首无意间插进了刺客的胸口,这应该就是个意外!”
太后皱了皱眉:“意外?你确定?”
潘玉点点头,笃定地说道:“小人确定,现场的所有痕迹,以及刺客尸体上的伤口小人都仔细核验过,小人可以确定,这就是场意外!”
太后依旧有些不太放心:“如果真是意外,那宁辰这小废物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说到此,她又想起宁辰那副吓得不轻的模样,叹了口气道:
“也罢,应该是本宫多心了,他一个九岁稚子,都被吓成那样了,又怎么可能凭自身实力反杀刺客!”
说到此,太后再次沉声道:“潘玉,记住,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给本宫挖出背后之人!”
“本宫有预感,此人定是冲着本宫来的!”
“而且这次寿辰,只怕不会太平静......”
宁辰遇刺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随着太后寿辰越来越近,刺杀一事甚至几乎都被人忘却了。
宁辰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要刺杀他,特别是每每回想起那刺客临死前的那句话,便如同插在心窝的一根刺。
他隐隐觉得,这场刺杀背后一定牵扯了更多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力斗争。
但他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中将这根刺拔出来。
比起这隐藏的危机,眼下最重要的是太后寿辰。
他很清楚,太后寿辰是他唯一的机会,更将是他与太后的一场正面交锋。
甚至是殊死搏斗!
一旦自己不能在太后寿辰上绝地翻盘,那自己就将必死无疑,更遑论其他!
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日刺杀一事,太后应该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特别是自己发明的袖弩。
否则太后绝不可能再让自己出宫,自己的计划也不可能顺利执行。
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刚穿越来那日找来木材和工具制作的袖弩,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献出它的第一次。
但这东西本就是为了保命,只要其他人没能发现,这依旧是他紧要关头保命的底牌之一!
临近太后寿辰的几天,宁辰依旧每日出宫,也许是因为刺杀一事,太后对他的保护或者说是“监视”又加重了。
但这并不影响他做最后的确认。
他先是大张旗鼓去找了京兆府尹王忠良视察贺寿活动的进展。
不得不说,在逢迎讨好这一块,王忠良的功力相当深厚,活动安排地不仅种类多,而且相当热闹。
宁辰十分满意,大赞王忠良乃百官之表率!
之后,他又去视察了赈灾一事,由于太后寿辰临近,赈灾一事早已被人们抛诸脑后。
范大有却还在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赈灾,似乎太后寿辰一事,与他毫无干系。
但从现场灾民的情况看来,宁辰那以工代赈的方式已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宁辰在小安子与侍卫们的跟随下找到范大有。
“怎么样,见到孔老夫子了吗?”宁辰睁着两个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脸单纯地看向范大有。
范大有却依旧一脸不屑,没好气地说道:“见到了!”
见状,一旁的小安子忍不住皱了皱眉,更是满脸担忧地看向宁辰。
宁辰却只是笑了笑:“那孔老夫子愿意出面为太后贺寿吗?”
范大有似乎有些不耐烦,冷冷道:“请了,但他老人家有更重要的事去做,能不能来我也不确定!”
宁辰微微皱眉,打量着范大有,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另外十万两赈灾银能不能到位,朕也不能确定了!”
范大有已然彻底失去了耐心:“陛下爱给不给!”
说罢,竟直接拂袖而去,甚至连礼都不行。
宁辰见状,脸色一沉,大声怒道:“好,很好,范大有,你给朕听好了,如果孔老夫子不出现在母后寿辰上贺寿,朕会立刻奏请母后,将你罢官流放......”
可范大有像是完全没听到,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
宁辰也只能拂袖而去。
刚回宫不久,范大有怒怼小皇帝宁辰的事情便已经传到了太后耳中。
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失望的语气中又带着些许不屑:
“不来就不来吧,本宫早就知道那小废物是不可能请动老夫子出山为本宫贺寿的。”
“他终究只是个愚蠢的九岁稚子,又哪里知道孔老夫子是个什么脾气的人。”
“殊不知,他越是逼着范大有去请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就越不可能出山......”
一旁的麽麽恭敬地说道:“是啊,天下谁人不知,那孔老夫子闭世多年,他一个小屁孩,怎么可能请动老夫子出山!”
“不过,他这片孝心还是值得夸赞的!”
太后再次露出了不屑的笑容:“孝心?”
“再有孝心也没用,本宫寿辰马上就到了,他这皇位也马上坐到头了......”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
小安子看了眼闭着眼躺在床上若有所思的九岁少帝,愤怒地说道:“这范大有真是该死!”
“他竟然没能请动孔老夫子出山!”
“我就说,这种老腐儒根本就靠不住......”
说到此,他又担忧地说道:“陛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以范大有下午的那个态度,他根本就没能了解您的良苦用心!”
“那孔老夫子肯定也不会出山,那您之前所有的努力和计划岂不都白费了?”
“我、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宁辰像是想清楚了什么,突然睁开眼坐起来,九岁的脸上却透着一股远超他年纪该有的冷静与淡定。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小安子,而是兀自问道:
“太后这一年在行宫的事情你查清楚没?”
小安子自责地摇了摇头。
宁辰皱了皱眉,眼里闪过一丝失落,喃喃道:“难道自己猜错了?”
小安子见状,愧疚道:“陛下,都是奴才没用......”
宁辰收拾好心情,笑了笑:“无妨,东厂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多少人?”
小安子道:“加上我们二十四死士,如今总计五十八人!”
“您放心,他们都没问题,奴才都是按您之前的吩咐,用尽了各种手段,包括用他们的家人作为要挟......”
宁辰伸出小手拍了拍小安子的肩膀,一脸轻松地朝着小安子勾了勾小手。
附在其耳边轻声说道:“既然暴风雨总归是要来的,不妨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你记住,为防万一,备用计划也得好好准备......”
宁辰说完自己的安排,抬手伸了伸懒腰,满脸轻松:
“很好,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安子愣了愣!
虽然他能感受到小皇帝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但他还是有些不解。
“陛下,恕奴才多言,那范大有分明就没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孔老夫子肯定也不会出山,您又哪来的东风可等?”
“奴才实在不懂,您为何还能笑得出来?”
“难道你真的就如此确定孔老夫子会出山助您?”
宁辰没有多加解释,稚嫩的脸上依旧充满了自信。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会,他们一定会!”
“而且,他们肯定会像朕预料的那般助朕......”
两日后清晨。
偌大的大宁都城早早便沉浸在普天同庆的繁华热闹之中。
街上张灯结彩,人群摩肩接踵。
在大队人马的护卫下,在文武百官的跟随下,宁辰身着金色皇袍,一脸乖巧地与太后同乘龙辇,朝着宫外而去。
太后轻轻抓起宁辰的小手拍了拍:“辰儿有心了,竟然能想到发动民间活动替本宫贺寿,本宫甚是期待啊!”
宁辰睁着两个大眼睛,满脸天真懵懂:“母后,您放心,这次寿辰,皇儿一定会给您一个个大大的惊喜,保证让您开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