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最新章节

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最新章节

欧阳仓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趁着夕阳的光,柳亦素拿出从苏家分的粮食。蒸上满满的白米饭,拿出几颗鸡蛋,还去院子里抓了一只鸡。姐妹俩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们连过年都没吃过鸡肉。鸡在每家每户都是重要的财产,可以下蛋,鸡蛋可以拿到镇上去卖,一文钱一个。即使杀鸡吃,也轮不到她们吃。“咯咯咯......”鸡挣扎着乱叫。“娘,要不,我们把鸡放回去。”家里现在就只剩这几只鸡了。“没事,有娘在,往后每日我们都能吃肉。”拿出菜刀一刀下去,刚还活蹦乱跳的鸡,蔫了头。苏洛看已无法挽回,便主动去火房烧水,一起拔毛。手起刀落,将鸡切成大块,放在锅里将皮煎黄,洒了些许盐,洗几颗土豆,放入锅里一起闷了。虽然做法粗犷简单,但耐不住纯走地鸡的肉香。浓烈的香味溢出破败的屋子。一家六口坐在餐桌旁,桌上一...

主角:柳亦素苏元衍   更新:2025-01-09 11: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亦素苏元衍的其他类型小说《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欧阳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趁着夕阳的光,柳亦素拿出从苏家分的粮食。蒸上满满的白米饭,拿出几颗鸡蛋,还去院子里抓了一只鸡。姐妹俩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们连过年都没吃过鸡肉。鸡在每家每户都是重要的财产,可以下蛋,鸡蛋可以拿到镇上去卖,一文钱一个。即使杀鸡吃,也轮不到她们吃。“咯咯咯......”鸡挣扎着乱叫。“娘,要不,我们把鸡放回去。”家里现在就只剩这几只鸡了。“没事,有娘在,往后每日我们都能吃肉。”拿出菜刀一刀下去,刚还活蹦乱跳的鸡,蔫了头。苏洛看已无法挽回,便主动去火房烧水,一起拔毛。手起刀落,将鸡切成大块,放在锅里将皮煎黄,洒了些许盐,洗几颗土豆,放入锅里一起闷了。虽然做法粗犷简单,但耐不住纯走地鸡的肉香。浓烈的香味溢出破败的屋子。一家六口坐在餐桌旁,桌上一...

《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趁着夕阳的光,柳亦素拿出从苏家分的粮食。

蒸上满满的白米饭,拿出几颗鸡蛋,还去院子里抓了一只鸡。

姐妹俩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们连过年都没吃过鸡肉。

鸡在每家每户都是重要的财产,可以下蛋,鸡蛋可以拿到镇上去卖,一文钱一个。

即使杀鸡吃,也轮不到她们吃。

“咯咯咯......”鸡挣扎着乱叫。

“娘,要不,我们把鸡放回去。”

家里现在就只剩这几只鸡了。

“没事,有娘在,往后每日我们都能吃肉。”

拿出菜刀一刀下去,刚还活蹦乱跳的鸡,蔫了头。

苏洛看已无法挽回,便主动去火房烧水,一起拔毛。

手起刀落,将鸡切成大块,放在锅里将皮煎黄,洒了些许盐,洗几颗土豆,放入锅里一起闷了。

虽然做法粗犷简单,但耐不住纯走地鸡的肉香。

浓烈的香味溢出破败的屋子。

一家六口坐在餐桌旁,桌上一大盘土豆焖鸡,还有一碟从王大嫂菜园摘的青菜。

“你们先吃,我将一碗肉送去王大哥家。”柳亦素将一碗满满的土豆焖鸡捧着,出了门。

“王大哥,王大嫂,我给你们送碗肉。”

低矮的门走出一个消瘦的身影,衣服像挂在她身上。

“王大嫂。”柳亦素将碗递给女子,这还是她第一次见王大嫂,虽身形消瘦,青丝还夹杂着白发,但她温婉的气质,就不像是面朝地背朝天的人。

看样子,像官家小姐的气质,只是久病在家,很是虚弱。

“亦素,你怎么还给我们送肉了,拿回去给孩子们吃。”王大嫂推辞着,“咳咳......”

“家里还有。今日我们刚搬到这,麻烦王大哥跟我们一起收拾,还给我们搬来床和桌子,我们心里甚是感激。

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往后还麻烦王大嫂多照顾。”

王大嫂也没再推辞,接过碗,“谢谢亦素。”

“那我就先回去了,你赶紧回屋。”

柳亦素转身离去,抿着嘴想了想,从王大嫂脸色来看,这病得时间不短了,是肺痨?还是中毒?

明日再来王大嫂家为她把脉,看下是什么病。

不一会,就回到家。

听到脚步声,餐桌上的五个人齐齐看向她。

“不是叫你们先吃吗?怎么都不吃?”

“等你一起,这是在新家的第一顿饭,我们要齐齐整整。

柳亦素心里一番感动,她总算有家人了。

“娘,赶紧坐下一起吃饭。”

一顿丰盛的晚餐,在这个简陋的家,安抚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夜色降临,给孩子们洗漱后,哄着他们睡了。

弯月爬上屋顶,月光洒落,虫鸣一阵阵地传入耳边。

不过才几日光景,就像过了一辈子,仿佛她所在的那个世界,是上辈子的事了。

如今她是山水村的人,是苏元衍的娘子,是苏洛、苏清、苏承进、苏承修的娘。

抚养四个孩子长大,是她目前最大的目标。

填饱家里一家六口的肚子是当务之急。

隔日早晨,她就来到王大哥的家,心心念念王大嫂的身子。

如果能治好她,以后家里的孩子也可以出钱让王大嫂照看下。

远亲不如近邻嘛。

“王大嫂,在家吗?”

王大哥从院里走来,“亦素,是要去镇上吗?”

他以为柳亦素是要坐牛车上镇上,才来他家。

“王大哥,我昨日来你家,见王大嫂的身子不太利索,想着今日过来瞧瞧,看下能不能帮上忙?

我略懂一点医,对中草药也有一定的了解。”

“你懂医?真得吗?”王大哥一脸惊喜,“你嫂子身体一直不太好,这几年每日都要抓药吃,可吃了那么多年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我都愁得。

阿月,亦素过来看你了。”

“嫂子。”柳亦素扶着王大嫂,刚搭上她的手,还未等她仔细把脉,就见王大嫂头上显示出一行字“肺结核,药方:天冬、生地、麦冬、熟地、山药、百部、沙参、贝母、阿胶各30克......”,就如电脑显示般。

柳亦素以为自己眼花,擦了擦眼睛,王大嫂头上依然有这一行字。

她沉下心把了把脉,的确是肺结核。

这在古代真是种棘手的病,很多贫穷人家根本没有条件治疗。

在这山水村也没有能治疗的大夫,连药材都寻不齐。

“怎样?”黝黑壮实的王大哥站在一旁,心急地问了起来,“能治吗?需要用到什么药材,我去买,我有银子。”

“阿松,别逼问亦素,我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哪能那么容易治好。”女子轻柔地拍了拍身旁男子的手臂。

“能治。”柳亦素收起震惊的脸色,手离开了王大嫂的脉搏,抬头再看,她头上已没了那行字。

“真的吗?”夫妻俩满是希冀地看向柳亦素。

“真的,我去镇上药铺抓些药,坚持吃上一段时日,就能痊愈。”

看着柳亦素自信满满的样子,夫妻俩仿佛看到了希望。

送走了柳亦素。

“阿月,要不我们就按亦素的方子试一下,或许能治好?”兴奋过后,王大哥又回到了现实。

从未听说柳亦素会医术,但是她不是本村的人,也许来山水村之前有学过。

如今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换了那么多个大夫,吃了那么多的药,阿月的身子越发严重。

“嗯,那就试一下。只是......”王大嫂一脸的心疼,“辛苦你了,这么多年,被我拖累,如果不是我这不中用的身子,你也不会连个孩子都没有。

为了给我治病,家里没有一点余钱,我......”

“你说这些干什么。”王大哥打断了她自责的话,“我娶你又不是为了生娃的,我本就是个粗人,能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我没用,是我......”

女子将手指轻放在男子的唇上,“阿松,我们都别自责,我好好治病,努力将病治好,咱们以后再要个孩子,一家人美美满满地过。”

从王家离开的柳亦素,满脸的严肃,不断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怪异得很。

难不成她为病患把脉的时候,就建立了某种磁场,会将患者的病情和最佳的治疗显示出来。

而后,“叮”的一声,机械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宿主,你已绑定了治病救人系统,治愈一个人十个积分,积分可在系统兑换相应的物品。“

而后眼前展现出一个电子商城的页面,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在主页最显著的位置,有个最显目的广告,神水,可解百毒,可强身健体,可美容美发。

一百积分兑换一瓶。

她觉得离奇极了。

可她都能魂穿到古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柳亦素,你别给我在那装死,赶紧起来干活!”

“祖母,我娘被大伯娘推倒在地,撞到头,现在还躺在床上,没醒来。”

“啪”的一声。

“你这个赔钱货,敢污蔑我,她自己摔在地上撞破头,还说我撞的,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娘,就是那小贱蹄子想偷懒,躺床上不肯干活。”

......

随着一阵吵闹声,在疼痛中醒来。

她是中药研究所副所长,刚下班就被车撞死了,为什么还能感到疼痛,连听觉都那么清晰。

环视了四周,灰暗狭窄的卧房,土坯砌的墙,屋顶的瓦漏得都能看见外面的太阳了。

一股不属于她的记忆涌上来。

原身也叫柳亦素,是苏家二儿子苏元衍的媳妇,生了两个丫头两个儿子,大丫头,苏洛,六岁;二丫头苏清,五岁;三儿和四儿是对双胞胎,苏承进,苏承修,三岁。

苏家大儿子苏元武娶了隔壁村的丁春花,生了两个儿子,苏承泽和苏承志,且大儿子如今已在镇上大户人家当差。

三儿子苏元翔,是苏家小儿子,公婆最娇惯他,干活嫌累,读书又读不出来,在家好吃懒做当小少爷。

苏大嫂先生了两个儿子,柳亦素即使后来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在苏家的地位也没什么提升,依然抬不起头,甚至有时候也会埋怨两个女儿,如果是两个儿子先出生,她也不至于被婆婆和苏大嫂蹉跎那么多年。

田里的农活,家里的活计,统统扔给她娘三干,干最多的活,吃最差的饭菜,住最差的房间。

今日,她从地里干活回来没及时做饭,被大嫂丁春花推了一把,倒地不起。

还是两个女儿合力将她拖上床的。

“娘,你醒了。”跑过来一个小豆芽般的小女孩,又瘦又矮又黑。

这是她的小女儿,苏清,五岁,看起来连三岁都不到。

苏清从看不清颜色的上衣兜里掏出一根番薯,小心翼翼地递给她,“娘,你没吃饭,这是姐姐从火房偷偷拿的番薯,你赶紧吃,等下被祖母和大伯娘看见,她们会骂你的。”

此时,柳亦素的肚子咕咕地叫着。

也顾不得其他,将那根冷掉的番薯,狼吞虎咽地吃了。

一旁的苏清,咽了咽口水。

她将最后一口番薯塞在苏清口中,“你吃,晚些给你和姐姐弄吃的。”

苏清两眼湿润润的,“谢谢娘。”

娘从来没有对她那么好过,平时不是打就是骂,说她和姐姐是赔钱货,她命不好才会先生了两个丫头。

大伯娘一进门就生了两个儿子,即使后来娘生了一对双胞胎弟弟,家里人也觉得没什么好稀罕的,娘在苏家依然抬不起头来。

可现在娘却将番薯给她吃,还喂在她嘴里。

柳亦清毕业后就进了研究所,母胎单身,现在无痛当娘,还是四个娃的娘,这简直是天大的幸福。

她站了起来,摸摸头,破了皮,流了血,还鼓起了一个包,好在不是关键位置,过几天消肿了就好。

她活动了下四肢,还算有力。

这具躯体比她以前的还好些,毕竟还年轻,二十出头,虽然生了四个孩子,但常年干农活,身体强健,年轻生娃后恢复也快。

除了比她黑一些,身段、模样、健康状态和年龄都比她的好。

柳亦清很满意她的这副身体。

只是,这家太穷,连饭都吃不饱。

或者说,这个朝代都太穷了,封建专制朝代,农业是主要生产方式,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地里刨食的,信奉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死命的生娃。

刚站稳,又听见门外的吵闹声。

“娘,她们肯定是发现少了一个番薯,又打姐姐了。”说着,苏清就奔向门口。

院子里,两个妇人按着苏洛在地上打,旁边站着苏承泽和苏承志,不仅不阻止,还拍手叫好,甚至踹了两脚。

柳亦素拉住往外跑的小豆芽,抄起一旁的扁担。

这两个恶妇,竟然这么丧尽天良打一个小女孩。

既然做了苏洛和苏清的娘,她定要护她们周全。

她的女儿,谁也别想欺负!

柳亦素雄赳赳,恶狠狠地推开了房门。

院子里的人都停止了动作,被她的阵势吓到了。




苏洛和苏清紧紧地跟在后面。

看见柳亦清手上的菜刀,苏洛低声道,“娘,拿稳了。”

厅堂内,桌上有一碟青菜、一碟咸菜。

除了苏母和苏大嫂碗里的番薯粥稀了点,苏家其他男丁的碗里几乎是番薯饭了。

承泽和承志还有两颗鸡蛋。

“老二家的,怎么不躺床上了。”苏母吊着三角眼,瞄了门外的母女三。

不饿她几顿,都不知道家里谁做主,还敢跟她大吼大叫,真是反了她。

苏母打定主意,要将老二家的饿服了。

“娘,我们母女三的呢?”

“你们还吃什么,我们家可供不起你们这几尊大佛。”

柳亦素一把抓过桌上的两颗鸡蛋,塞给身后的苏洛和苏清。

“娘,二婶抢我的鸡蛋!”

桌上的大人还未反应过来,柳亦素竟然光明正大抢鸡蛋!

苏大嫂率先反应过来,“柳亦素,你疯了!”

还站起来想越过柳亦素,将鸡蛋抢回来。

直到看见柳亦素举起那把菜刀。

“你......”苏大嫂吓得都结巴了,往后退了好几步,“你别乱来!”

正想冲上去扇一巴掌给柳亦素的苏母,也瞬间坐回座位。

“老二家的!为了点吃食,你是要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吗?”主位上的苏大爷,用力地将筷子摔在桌上。

其他人看好戏般坐回了座位,一家之主的威严可真大。

柳亦素直直地看着这位她的这位公爹,表面上不理家里的琐事,但是但凡他出面阻止或是说句公道话,这么多年苏母也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欺压她们。

这里坐得每一个人都是害死原身的刽子手。

“是呢,可不就是为了点吃食。传出去,苏家的名声可真好!逼着儿媳妇拿起菜刀,只为这一点吃食!”

说着,一步向前,一把掀了桌子,桌上的碗筷噼里啪啦摔碎在地。

“既然我们母女三人没得吃,那大家都别吃了!”

坐在苏母身旁的双胞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彪悍的女子。

“哥哥,娘亲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苏承修跟一旁的苏承进低声说道。

听着弟弟的嘀咕,苏承进的眼神懵懂又疑惑。

而在气头上的柳亦素没有注意到双胞胎的目光。

她知道今晚这事即使传出去,村里人只会说苏家太过刻薄,如果有吃的,谁会拿起菜刀。

舆论只会偏向她这边,她压根不怕。

苏洛和苏清都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们娘。

娘抢了鸡蛋给她们,这还是她们出生以来第一次有鸡蛋。

别说鸡蛋,就是白米饭,这么多年她们也没吃到过几次。

“柳亦素,我跟你拼了!”苏母看着散落一地的饭菜,还有碎了的碗,她气得都忘记柳亦素手中的菜刀了。

还未等她靠近,柳亦素一把将菜刀砍在门上,嘭的一声,又将苏母吓得跌坐在座位上。

“都别闹了!”苏父看着油盐不进的二儿媳妇,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处置她。

都拿菜刀了,硬压是压不住的,别一下子激怒了她,让他们血溅厅堂了。

“以后,老二家一样的吃食。”说着也不看地上的一片狼藉,拿着烟杆子走了。

苏母还想反对,但一接触苏父凌厉的眼神,又将话咽在肚子里了。

虽然这个家看似是她做主,但是大事上都是苏父做主的。

苏父没打过她,还让她管理家里的财产,已是最大的敬重,她也不敢当众落苏父的面子。

柳亦素在众人愤怒又无可奈何的目光下,领着拿着两个鸡蛋的闺女回屋去了。

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欺善怕恶的。

都要被饿死了,面子要来干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素质在此处毫无施展之地。

只能靠武力争取。

“娘,给你。”

“娘,我的也给你。”

刚回屋,苏洛和苏清小心翼翼从兜里掏出鸡蛋,双手捧着,就像捧着稀世珍宝。

吃不饱,饿肚子原来是这种感受。

柳亦素无比想念酸菜鱼、炸鸡汉堡、红烧肉......

摁下心底涌向的一丝酸楚,“咱们三一起吃。”

母女三人你一口我一口将两颗鸡蛋吃完,喝了好多好多水,肚子总算不会饿得反酸了。

卧房外,若隐若现的敲门声。

打开门,才发现是苏承进和苏承修。

从裤兜里拿出两个土豆,塞给柳亦素,“娘亲,给你和姐姐吃。“

柳亦素蹲下身子,轻轻捏了捏双胞胎的脸。

苏承修两眼发亮,娘亲喜欢他,才捏他的。

而一旁的苏承进压着内心的喜悦,嘴角上扬,用力地维持着做哥哥的稳重。

“你们要跟娘和姐姐一起过吗?”

“可以吗?不用跟奶奶了吗?”

“对,跟娘亲,往后每日都能吃饱。”

“好。”

两小只应得迅速,双眼亮晶晶的。

柳亦素将两小只抱上床,哄睡着,直至睡着。

躺在硬床板上,母女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你们喜欢你们的爹吗?”

她想从两个女儿这里侧面了解下这个丈夫是怎样的人,好计划下一步该怎么做。

“爹爹是全世界最好的爹爹,每次归家都会给我和姐姐带糖,只是每次娘都会把爹给我们的糖,拿走,给堂哥。”

想不到原主竟是这么个窝囊废。

柳亦素用力搂着苏清,“以后,娘只对你和姐姐好,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你们姐妹。”

“还有弟弟,还有爹爹,娘对爹爹也好些,好吗?”苏洛依偎在柳亦素身旁,小声说道。

“好。”如果是个好爹,那还是可以一起为这个小家奋斗的。

隔日醒来,

身侧两旁已没了人。

“爹!”

“爹!你回来了!”

随着院子里两道清脆欢喜的叫喊声,柳亦素第一次见到苏元衍。




隔日,苏元衍顶着两个熊猫眼。

“昨晚没睡好?”柳亦素试探地问了问,昨晚她跟系统的对话,是说梦话了还是在梦里?

“昨晚有蚊子,怕吵醒你们,就硬躺了。”

“我晚些将卧房熏些艾草。”

艾草有驱蚊的作用。

早饭是番薯粥,蒸了六个鸡蛋,每人一个。

大人的身体也要补一补的。

早饭后,孩子们留在家里写字读书。

苏元衍每日都会教孩子们新的知识,且会布置课业。

待来年,孩子们都是要去上学的,包括苏洛和苏清。

“娘亲,你跟爹爹上山要当心哦,修儿在家好好写字,跟兄长和阿姊一起等爹爹娘亲回家。”苏承修仰起包子脸,嘟嘟嘴唇,可可爱爱地说着。

柳亦素很稀罕这个小儿子每日的贴心话,揉揉他的细发,捏捏他的脸,亲亲他的额头。

而后其他三小只自觉地齐齐排成一列,仰起头。

柳亦素将刚才的动作全部在其他三小只身上做了一遍。

“娘去山上采些草药,你们好好在家,有事找隔壁王大娘。”

叮嘱好孩子们,柳亦素背着锄头,拿着镰刀,苏元衍拿过她肩上的锄头,“我来背就好。”

柔弱书生背着两把锄头,手拿两把镰刀,跟在柳亦素身后。

柳亦素脸如朝阳般红红的,甜蜜的气丝揉在微风中,轻柔地拂过。

山上,有一个很陡的斜坡。

“手给我。”苏元衍伸出手。

柳亦素看了看眼前这只修长的手,眼神闪了闪。

她本想一个人上山的,可今早苏元衍非要跟来,说不放心她。

有什么不放心的,她又不是第一次上山。

本以为他会给她增加负担,毕竟是一个白面书生。

可是,他处处细微体贴,能扛能走能爬。

体力比她好上太多。

将手伸出,很快就被一只大手紧紧握住。

力气大得仿佛要捏断她的手,这是柔弱书生的手?

她不禁往上看了看,凸起的手筋彰显着男子隐忍的力量。

“沙沙纱”风吹动着树叶,头顶的天空仿佛都荡出一层波纹。

“我们再往里走。”柳亦素之前来山上已踩好点,这里有野生灵芝。

只见一棵倒下的巨大树干下长着一朵大大的灵芝。

柳亦素激动地跑过去,“灵芝!”

她小心翼翼地将灵芝割下,而后又在周围找到几个灵芝群,完整地割下,轻放在背篓,上面用草遮盖住。

随后又割了些野草将有灵芝的地方遮盖住,灵芝的菌丝深深地扎在树桩里,明年还会再长出灵芝。

苏元衍在一旁协助着他的娘子,没采过灵芝,怕上手弄坏了。

不知名的鸟叫声划破了林中的寂静,清脆又悠长。

“别动,脸上有泥。”苏元衍骨节分明、瘦削修长的手指轻拭着女子的左脸颊,凉凉的轻轻的,声音低哑。

柳亦素甚至能看见他的眼睫毛,一颤一颤的。

偌大的森林,此刻的空气竟有些稀薄。

“好了吗?”柳亦素的声音不禁低喃起来,轻柔得如微风。

俩人的呼吸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

“好了。”灼热的气息悄然而至,伴随着嘶哑的嗓音。

柳亦素本能退后了半步,紧了紧肩上的背篓绳子。

他的手腹有粗粗的茧子,并不像一个常年看书的读书人。

粗粝的掌心,白皙的手背,这两种相反的触感同时出现在一只手上,矛盾又和谐。

“我们回去吧,孩子们估计在家等急了。”柳亦素转身离开,有些落荒而逃。

苏元衍盯着自己的手看了看,拇指和食指轻轻摩挲着,细腻的触感让他沉迷。

一触而失让他隐隐有些失落。

来日方长。

他大步追上柳亦素,“我来背。”

说着,取过柳亦素身上的背篓。

微凉的手划过她柔软的耳尖,柳亦素像被惊吓的兔子,跳了一下,双眼睁得大大,耳尖如滴血般。

苏元衍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轻笑了一声,“吓着你了?”

她的耳尖是最不经逗的,一碰就上头。

苏元衍将镰刀放在背篓,背着两把锄头,跟在她身后,看着她有些慌乱的步伐,眼眸沉了沉。

在小夫妻上山采灵芝之时。

家里的四小只吃完早饭,乖乖地在家练字。

写完字后,苏洛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挖蚯蚓,拿去喂鸡。

苏承进做完分内的家务后,又返回屋里练字,拿着他爹的书本,认着书上的字。

苏洛清点着火房里的食材,盘算着能吃多少天,又想着要怎样赚钱,才能让家里天天吃米饭。

苏清研究着娘从李大娘家收回的草药,她仔细研究了下这种叶片像卵,前端尖尖的草,原来这就是车前草,而后拿近鼻子闻了闻,一下子就记住了这种特殊的味道。

苏承修拿着一根木棍,不停地在院子里比划着,就如一个武林高手。

“苏洛、苏清、承进、承修,你们别出院子,我去河边洗下衣服,很快就回来,有什么事来河边找我。”王大嫂提着装满衣服的木桶,经过苏二家院子,朝院子里的孩子们喊了喊。

“好。”孩子们应着王大嫂。

山水村一侧,有一条河贯穿村落,有一处水流较浅处,裸露着几块大石头,长年累月用于搓衣,棱角也被磨没了。

村民们一般都会聚集到此处洗衣。

这些年,王大嫂因身体不好,几乎没来过河边洗衣,都只是在自家院子里,用水井打水洗衣。

如今,身体已好,别说洗衣,下地也没问题。

“王家嫂子,身子好利索了?”

此时,河边已聚集了好些洗衣的妇女,看见王大嫂竟提了满满一木桶的衣服,来河边洗衣,纷纷聚在她身旁。

“看你这气色都红润了许多,这莫不是吃了仙丹了?”

王大嫂医治了多年咳疾,听说都咳出血来了,要准备后事了,这才多少时日,咳疾不仅好了,气色比一般人还红润。

“哪有什么仙丹,还不是靠亦素救了我一命。”通过昨日陈员外来山水村的事,亦素的医术想藏也藏不住了。

王大嫂知道村里人依然不太信亦素的医术,毕竟亦素之前可未显现半点会医术的痕迹。

“是亦素给你治得病?”

“那可不是,我都没什么指望了,谁料想我命不该绝,遇见亦素了,她给我开了一副药,吃了半个月,身子就彻底好利索。”

洗衣的妇女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衣物,聚在王大嫂身边,问得可仔细了。

仅仅过了一个上午,柳亦素神医的身份在山水村村民心里坐实了。

村长夫人、许大娘、李大娘等多名妇女想着难以启齿的病,纷纷将目光投向村尾的方向。




苏父和苏大也挤在人群前面,伸长脖子等着。

就如等光宗耀祖归来的孩子。

苏大有些疑惑,大郎当初是被镇上大户陈员外家的管事看中,说大郎有眼力见,如果好好栽培,往后或许能有一番发展。

本也想供大郎读书,可奈何苏承泽压根不喜读书,先生每每提起他也是摇头。

这孩子对倒买倒卖倒挺上心的,只是苏大总觉得这等行径是上不了台面的。

正好也有管事看上他,给出的月例挺高,干上几年,也能攒下不少银子,或许还能娶个镇上的姑娘,在镇上安家。

像苏大这样想的村里人不在少数,自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田汉,如孩子能去镇上安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华丽的马车近了。

即使是穿着仆人的衣装,苏承泽在一堆黄土里刨食的山水村民里,也光鲜上许多。

苏母和苏大嫂激动得就如等着高中状元的孙(儿)子。

“泽儿!”苏大嫂连忙跑向马车,苏母也紧随其后。

“祖母,娘。”苏承泽看向她们身后的村民,胸中有了一股自豪感。

少年的自尊心有了极大的满足。

“二婶呢?”少年在人群中看了看,没看见柳亦素。

此时的柳亦素站在人群的边缘,她一手提着麻袋,一手握着镰刀,一旁的夫君和孩子们也全都拎着东西。

她可不想凑热闹,只想赶紧把东西拎回家。

管苏承泽干了多大的位置,反正跟她家没什么关系。

苏承泽跟祖母和母亲打过招呼后,急忙跳下马车,搬来马杌,立在一侧,恭敬地说,“老爷、夫人、公子,到了,请下车。”

村民们一看这阵仗,估摸说是镇上的贵人。

也纷纷让出一条大道,但也立在两旁,看看贵人是个什么模样的。

村里的老人,有些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山水村,如今也是头一回见着贵人。

只见,马车上下来了穿着锦衣的三人。

苏母和苏大嫂情不禁往后退了几步,不知该如何向他们行礼和打招呼。

有些无措地看着苏承泽。

此时,苏父和苏大迎了上来。

“祖父、祖母、爹、娘,这是我的主家陈员外,陈夫人和陈公子,他们这次来找二婶,二婶在家吗?”

陈员外携妻子给苏家人行了个礼。

苏家人慌乱地照葫芦画瓢也行了个礼。

苏承泽引着陈员外他们往家里走。

“泽儿,你说员外要找谁?”苏父率先反应过来。

“二婶,员外是来找二婶的。”本这次轮不到他赶车的,只因今日在街上,二婶救了公子。

虽然他也不清楚二婶怎么就懂医术了,但夫人经多方打听,确定是二婶。

管家知他是山水村的,一问才知原是他家的二婶,就让他陪着员外一家来了。

苏父还想再问什么,却见员外夫人已看见院子外正要回家的柳亦素。

“恩人,恩人,神医,神医!”陈夫人拉着孩子,疾奔向柳亦素。

柳亦素才看清,原来是这对母子。

孩子已完全恢复,脸上的红斑已褪去。

本就是过敏,吃了药很快就退了。

妇人没了之前的恐惧,衣冠也不再凌乱,妥妥一个官家夫人的模样。

“夫君,这就是救了儿子的神医,柳姑娘。”

陈夫人想握住柳亦素的双手,却无从下手。

苏元衍很有眼力见地拿过柳亦素手中的镰刀和麻袋。

原以为身弱的白面书生,却一把拿过麻袋,一手轻松地拿着两个麻袋,其中还有一袋是他已拿着的土豆。

引得柳亦素侧目。

他报以羞涩的微笑。

“柳姑娘,在下陈良,特来向姑娘叩谢今日救犬子之恩。”说着将手中捧着的精美木盒子递给柳亦素。

村长他们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贵人是来感谢苏二家的救命之恩的。

刚还有些迟疑的老村长,挺了挺腰杆。

为苏二家说话的大娘们纷纷挤得更前面了。

“不用,不用谢。”柳亦素推辞着,这古人还挺重礼仪的,竟还登门致谢,看这精美的木盒子,里面的东西定是价值不菲。

陈员外见围着那么多的村民,便拉了拉夫人的衣摆,“柳神医,不知能否去贵舍讨杯茶喝。”

一旁捧着牌匾“妙手回春”的苏承泽也附和道,“二叔,二婶,要不进屋再聊?”

苏父苏母缩在一角,听见要进屋聊,拼命地给苏元衍和柳亦素使眼色,苏母还将院子的门打开。

可柳亦素瞄了苏母一眼,与苏元衍对视了一下,再看看围了一圈又一圈的村民,说道,“我家在村尾,如不嫌弃的话,请移步到寒舍。”

“二婶,你们搬出去住了?”苏承泽还不知二叔一家已分家单过了。

“堂兄,因为祖母和你娘想要将我和妹妹卖去做丫鬟,我爹娘不同意,所以分家单过了。

祖母让我们搬到村尾的老屋住,今日大伯娘来我们家将粮食抢空了,我们才过来拿回粮食的。”苏洛头脑清晰地描述了一遍。

苏承泽愣地站着,家里怎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

他娘还想卖两个堂妹,如今还去人家里抢粮。

他在人群中一下子看见了他娘,他娘的眼神躲闪着他,而后低下头。

陈夫人一看这阵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家的恩人被婆家磋磨了。

一把抢过苏承泽捧着的牌匾,笑眯眯地转向柳亦素,“那就叨扰恩人了。”

牵着孩子的手,跟在柳亦素一家身后,往村尾走去。

陈员外撇下苏承泽,冷冷地说道,“你也难得回家一趟,留在家里跟爹娘说说话吧。”

刚还一脸自豪的苏承泽像吞了一只死苍蝇般恶心。

村民们的视线此时让他觉得浑身难受。

“村长,能抽空一起到家里喝杯茶吗?”苏元衍邀请着蠢蠢欲动的村长。

村长也是第一次与员外那么近距离接触,而且作为一村之长,村里出了个那么大的好事,他不得在场?

见苏元衍那么有眼力劲邀请了他,他心里别提有多舒坦,果然读书人就是懂礼仪。

“都散了,散了。”村长让围着的村民都散了,背着双手,与员外并肩走着,说着山水村,说着柳亦素的优秀品质,自豪得嘴角都压不下去。

他们路上谈得甚欢,而苏家却陷入一股绝望氛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