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丹娘苏蕴晴傅文澈最新章节列表

丹娘苏蕴晴傅文澈最新章节列表

柔心糖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丹娘瘪瘪嘴角:“有多大能力端多大的饭碗,好东西放在我这儿也无用,何况这是荣昌候夫人的东西,要是让大姐看见了岂不是不好?不如折现成银子,既能解了孙女的困处,也能消了大姐的气,这是一箭双雕。”老太太都被气笑了。“一箭双雕这个词也是这么混用的?小丫头什么时候会用成语?”丹娘:……最后,谢夫人的镯子换了整整五百两。四百两换成银票,和那八十两放在一起,剩下的一百两都换成了零钱。虽说手头宽裕了一些,但一想到出嫁后可能面对的苦日子,丹娘又有点坐立难安了,钱是个好东西,没钱怎么能行?还是早点嫁了吧,这样还能忽悠沈寒天陪她一起去买地。沈寒天再也没想到,自己那还未过门的新媳妇已经在筹划他们的婚后生活了。秀芳阁内,一阵呜咽的哭声传来。清茶跪在屋外,脸已经...

主角:苏蕴晴傅文澈   更新:2025-01-09 14: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蕴晴傅文澈的其他类型小说《丹娘苏蕴晴傅文澈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丹娘瘪瘪嘴角:“有多大能力端多大的饭碗,好东西放在我这儿也无用,何况这是荣昌候夫人的东西,要是让大姐看见了岂不是不好?不如折现成银子,既能解了孙女的困处,也能消了大姐的气,这是一箭双雕。”老太太都被气笑了。“一箭双雕这个词也是这么混用的?小丫头什么时候会用成语?”丹娘:……最后,谢夫人的镯子换了整整五百两。四百两换成银票,和那八十两放在一起,剩下的一百两都换成了零钱。虽说手头宽裕了一些,但一想到出嫁后可能面对的苦日子,丹娘又有点坐立难安了,钱是个好东西,没钱怎么能行?还是早点嫁了吧,这样还能忽悠沈寒天陪她一起去买地。沈寒天再也没想到,自己那还未过门的新媳妇已经在筹划他们的婚后生活了。秀芳阁内,一阵呜咽的哭声传来。清茶跪在屋外,脸已经...

《丹娘苏蕴晴傅文澈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丹娘瘪瘪嘴角:“有多大能力端多大的饭碗,好东西放在我这儿也无用,何况这是荣昌候夫人的东西,要是让大姐看见了岂不是不好?不如折现成银子,既能解了孙女的困处,也能消了大姐的气,这是一箭双雕。”

老太太都被气笑了。

“一箭双雕这个词也是这么混用的?小丫头什么时候会用成语?”

丹娘:……

最后,谢夫人的镯子换了整整五百两。

四百两换成银票,和那八十两放在一起,剩下的一百两都换成了零钱。

虽说手头宽裕了一些,但一想到出嫁后可能面对的苦日子,丹娘又有点坐立难安了,钱是个好东西,没钱怎么能行?

还是早点嫁了吧,这样还能忽悠沈寒天陪她一起去买地。

沈寒天再也没想到,自己那还未过门的新媳妇已经在筹划他们的婚后生活了。

秀芳阁内,一阵呜咽的哭声传来。

清茶跪在屋外,脸已经被打肿了,旁边两个婆子压着她的双臂,方妈妈抡起胳膊狠狠又是两巴掌。

“小蹄子,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出去找七姑娘的?”

“把咱们这屋子里的事情捅出去,你可想过大小姐的难处?”方妈妈冷笑,“像你这种不忠的下人就该发配到庄子里去,给你配个癞头瘸腿的男人过一辈子。”

清茶慌了神,想磕头都没机会,对着正门的方向又不敢哭出声。

“大小姐,姑娘,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奴婢吧。”

秀芳阁的正堂门口挂着厚厚的桃红银丝门帘,门帘挑起一角,出来一个模样标致的丫鬟。这是杳娘的贴身婢女,明杏。

明杏冷着脸:“姑娘说了,既已知道错了,这次便算了,要是还有下次,姑娘必定告了太太去,到时候可就不是挨上几巴掌这么简单了。”

清茶泪水涟涟,拼命点头。

明杏使了个眼色,婆子们松开手。

方妈妈得了令,带着清茶去后面的厢房里上药了。

屋内,杳娘刚刚秀完一副鸳鸯戏水,停下来揉了揉眉心,一旁的明杏送上甘甜醇厚的茉莉茶:“姑娘,仔细眼睛,冬日里光线不好,别累坏了自己。”

她又给自家主子身后垫了一只软绵的枕头,好让杳娘舒服点。

“嗯。”杳娘喝了几口茶,觉得松快了些,“清茶那小蹄子教训了?”

“早就教训了,这丫头不安分,背主的奴谁还敢用,何况您瞧她那副不安分的狐媚子样,知道跟在七姑娘身边没个出路,就想着过来分一杯热汤。呸,她也配?”

明杏牙尖嘴利,一针见血。

杳娘冷笑:“下手注意点,别闹出了人命,我可不想沾了晦气。”

“放心吧姑娘,婢子晓得。”

用完晚饭,丹娘无事可做,开始一遍遍练习前一世的古武体操。这也是一位师傅教给她的,长期练习可以强身健体。

在这个缺医少药,没多少医疗资源的古代,丹娘只能靠自己。

毕竟……她还没有混到随时随地找太医的级别。

一套拳打下来,浑身微微出着薄汗,她觉得舒服多了。

这时书萱端了热水进来,伺候她洗漱更衣,准备歇下。

“姑娘今日为何不留下清茶?”书萱没忍住,还是问了。她轻轻替丹娘梳着头发,“奴婢听说,清茶在大小姐那边过得不太好,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她也不会回来找姑娘的。”


慧娘脾气火爆,性格执拗,火气上来不管不顾,为自己争辩说了好些难听的话,最后赵氏拢不住,还把宋恪松招惹来了。

一家之主插手内宅的事情就没有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道理,所以慧娘同志被打了五十下手板,禁足一个月,并罚抄一百遍女训。

为了安抚丹娘,赵氏一连三日都让丹娘去老太太那边用饭。

说是一家子其乐融融,其实丹娘早就看出来了,赵氏一是为了节约炭火钱,二是为了蹭一下老太太的饭,顺便再刷一刷孝顺儿媳,慈爱嫡母的人设。

倒也没什么大错,对丹娘而言,能吃饱吃好是目前最大的要求。

老太太那边的伙食是整个府里最好的。

通常只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一家子才会聚在老太太的安福堂,但如今丹娘已经一连在安福堂蹭吃蹭喝了好多天,而且还蹭上瘾了,天天准时准点的报道。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丹娘还是懂的。

不过……现在身无分文的丹娘想表达谢意也没办法。

这天,她表现的机会来了。

午时三刻,安福堂刚刚结束午饭,按照惯例老太太会喝一点消食茶,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但今天……老太太的腰痛发作了,奚嬷嬷赶着去找大夫,整个安福堂乱了起来。

丹娘乖乖坐在老太太榻下的小凳子上。

她盯着看了一会儿,觉得有点手痒。

老太太趴在榻上,已经疼得冷汗直冒,再多疼一会儿怕是连吃的午饭都要吐出来。到底年纪大了,一次犯病都抗不过来。

正疼得吃不消时,后腰处被人轻轻捏着皮肉,紧接着有人用力开始推拿,疼痛随着对方的力道一点点松快开来,没一会儿老太太就觉得舒服多了。

扭头一看,发现是丹娘,老太太诧异:“怎么是你,你怎么会……”

“这样揉,舒服。”丹娘面瘫,一本正经地解释,但看在老太太眼里就是个傻傻的反应。

老太太一阵感动:“真是祖母的好孙女,别、别停手,再帮我揉揉。”

等到大夫赶来,老太太已经好多了,甚至能自己坐起来。

奚嬷嬷见状大吃一惊。

她是伺候老太太多年的老人了,最清楚老太太旧疾发作时的样子,这要是疼起来没个几天都没得消停,小命都要送掉一半,没想到今天居然好了大半。

大夫检查之后,也很诧异:“老夫人经络已通,我再开两剂药服用,几日就能康复,只是不知道老夫人是如何做到的?”

“喏,就是这个小丫头,我那最小的孙女。”

老太太喜笑颜开,指着一旁乖巧站立的丹娘说。

大夫抚着胡须:“真瞧不出,府上的千金小小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本事。”

消息很快传到宋恪松耳中。

一听到老太太今天旧疾复发,宋恪松夫妻俩都吓了一跳。

眼下正是与荣昌侯府议亲的关键时刻,要是这会儿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这到手的好亲事八成要飞。

当晚宋恪松来安福堂请安,当着全家的面狠狠夸奖了丹娘一番,还额外赏了双倍的当月例银。


老太太语气略显清冷:“你回去吧,我要去小佛堂里待一会儿。”

“是。”

丹娘还没走到门口,又听老太太问了句:“中饭想吃什么?醋溜鲤鱼怎么样?”

她又惊又喜,回眸时嘴巴微微张开,小鸡啄米似的拼命点头:“好。”

丹娘离开,奚嬷嬷进来了。

“没想到老太太与那七姑娘如此投缘。”奚嬷嬷笑道。

“什么投缘不投缘的,不过是看她一个人在府里挣扎求生可怜,给她一点念想罢了。说到底,我又能护着她多久呢?左不过半年,她就要孤零零一个人被丢在云州了。”

老太太语气平淡地说着,似乎有几分淡淡的哀愁。

“老太太别难过,我瞧七姑娘虽不够机灵,却很豁达通透,昨晚上,沈家派人送了一箱屉的书过来,说是给七姑娘的礼物。七姑娘半点不嫌弃,欢欢喜喜地收下,还给沈家回了一份礼。”

“什么礼?”老太太也来了兴致。

“一幅画,她自己画的。”

老太太忍不住笑了:“这个丹丫头。”

“说来也怪,谁家姑娘小姐谈婚论嫁的,不爱个花儿粉儿的,金玉首饰,翠珠宝钏,一样样堆在跟前才好呢,偏她只要了这些书。”

老太太拿起一串佛珠:“她啊,想得明白着呢。”

巳时二刻,宋恪松与赵氏的马车停在了端肃太妃的私宅门前。

赵氏在马车里被晃得头眼发晕,却还是硬撑着打起精神,理了理发间的簪子,有些不安地跟在宋恪松身边。

宋恪松交了牌子,又奉上礼单。

门口的小厮对了一眼,让人将整整一马车的礼物都接了进去,随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慧娘从侧门出来了。

慧娘一见爹娘,顿时哭成了个泪人儿。

“娘!女儿真是受罪了,吃了大苦头了……”

还没哭完,那小厮双手抱着立在门口,尖细的声音说道:“传太妃娘娘口谕,请宋四小姐闭门思过,罚抄女戒女则一百篇,并抄写心经五十篇,未曾抄完前,不可出门。”

突如其来的责罚让慧娘哭不下去了。

赵氏心头一紧,忙不迭地上前:“麻烦向贵人请安,请问贵人,我女儿做错了何事?要这样罚她?”

小厮眼皮微微挑起:“令爱砸坏了咱们太妃娘娘最爱的一套茶具。”

赵氏:……

宋恪松一听,面皮一片涨红,哪还有脸面继续待下去,赶紧冲着太妃私宅的门口行了礼,转身就让赵氏带着慧娘上马车。

在马车里晃悠了大约两顿饭的功夫,宋府总算到了。

慧娘这一夜过得可算是惊险刺激。

她先被黑衣莽汉抓走,锁在一个破旧的小木屋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呼喊都没人搭腔。她硬生生扛着冻,熬了快一个时辰,终于等到有人来接,却是没见过的陌生人,他们将她带到刚才的府邸里,给她安排了住处。

倒也温暖舒适,处处精致,可慧娘在家里张扬跋扈惯了的,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窝囊气,当场就发作起来,还不顾丫鬟们的阻拦,冲到外头的花厅里,撒泼似的砸掉了摆在桌案上头的一套茶具。

她还没想到事情会变得很糟糕,回到家,就抱着赵氏哭个没完。

宋恪松一阵恼火:“哭什么哭?一家子的脸都被你丢光了!你在家里闹腾就算了,出去了怎么还这样?”

“爹爹作什么训我?难道女儿被抓走是自愿的吗?女儿害怕了一晚上,砸了一套茶杯而已,算得了什么大事?!您怎么不说去查查是谁这样胆大包天,还敢对您的女儿下手!”


“混账,怎么跟母亲说话的?”杳娘皱眉,“母亲当时已有几分醉意,哪能处处看护到位,你倒好,自己眼皮子浅,连庶妹的东西也要抢。”

“也是我管教无方,纵得你不知天高地厚,现在你父亲关你紧闭,这段日子你就好好的在屋子里反省吧。”赵氏胸口起伏,“尤其是头个月,千万不准再出什么幺蛾子了,明白吗?否则,你父亲认识的那些贫寒学子里,总有一个轮到给你做夫婿,你可想清楚了。”

事关终身大事,慧娘终于闭上嘴巴。

赵氏又说教了一番,带着一身疲惫离开。

杳娘却没走。

慧娘嘴硬:“姐姐还有什么赐教的,尽管说吧,左右现在爹娘都不在这里,妹妹又不能拿你怎么样!”

“慧儿,再过些日子,我便要出门子了。虽说我先嫁去圣京,家里随后就到,但毕竟是出了门子,以后姐姐再想护着你,提点你,也不能够了。”

杳娘语重心长,“你性子急躁,待人不够宽厚,因现如今你是咱们府里的嫡出小姐,你才能这样风光。等你出嫁了到了婆家,一门子隔山望水的生人你也这般横冲直撞吗?”

“家里出事的那年你我都还年幼,但已有了记忆。旁的不说,就说咱们家之前的风光,哪里是现在能比得上的?如今圣上垂爱,爹爹终于又有了复起的机会,咱们做女儿的虽不能为父解忧,最起码也不该给家里抹黑!”

杳娘重重地说着,拉着慧娘的手,两人一起坐在床沿边。

“慧儿,你我一母同胞,姐姐难道还会害你不成?”她款款劝说,“你想想,你是官家女眷,咱们又快回圣京了,这个节骨眼上你把事情闹大,最后就算真的找到了幕后真凶,可你的名节也毁了呀。圣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会要一个名节已毁的千金小姐做媳妇吗?”

慧娘听到这儿,终于有了些许动容。

她磕磕巴巴地说:“那几个把我掳走的人倒确实没有加害于我,他们连碰都没碰我一下。”

“好妹子,你说的这些姐姐都信,可外头的人信吗?你一个黄花大闺女,被人掳走一整夜没有回府,你让那些外人怎么想?”

杳娘轻轻替妹妹拢了拢耳边的碎发,“瞧你这样,连我都心疼,何况爹爹和娘亲?为着你的事情,咱们一家子一整晚都没合眼了,还是老太太出面请端肃太妃替你圆了这桩事。以后就算有人提起来,有太妃娘娘在前头压着,没人敢说三道四。”

“所以啊,这件事得瞒在心里,烂在肚子里,一直带进棺材里去,你可明白?”

杳娘见妹妹还面色有些愤愤,不由地失去耐心:“不然的话,你就真的嫁给那些贫寒学子,一辈子过苦日子去吧。”

“大姐姐,我可不要!”慧娘这才慌了神。

“既不要,那就得记住姐姐的话。别全家上下替你瞒住了,你自己大嘴巴说了出去,还闹得满城风雨。今儿也是,丹娘就是个小傻子,你非得跑到她屋子里去,给她又提醒了一遍。没你这番举动,说不定丹娘明天一早起来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杳娘的话让慧娘后悔不迭。

“我知道错了,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你给父亲说说,爹爹最疼你了,你的话他一定听的。”慧娘急了,眼泪都快出来了,“我可不要嫁给什么贫寒人家,我不要吃苦头。”

杳娘安抚地拍拍妹妹的手背:“你放心,姐姐出嫁之前一定让爹爹放你出来,争取啊让母亲给你寻一个称心如意的夫婿。”


蒋妈妈最了解自己这位主子,赵氏眉毛一动她就知道要吹什么风,见情况不妙她赶忙跟了上去,奉上一杯热乎乎的乌龙百果茶,又在赵氏身后轻轻推拿着,好容易才让她火气渐渐消了。

饶是如此,赵氏喝完半盏茶,还是重重地将茶杯搁下:“哼,一定是方氏那个贱人在背后挑唆,还让砷哥儿去什么圣京里的书院念书,前前后后打点银钱敢情不要她出钱,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完事儿了。也不瞧瞧那个砷哥儿是个读书的料吗?”

“太太别慌,砷哥儿哪怕再去圣京的书院,那也是方氏所出,不是从太太的肚子里出来的,差别可大了。”蒋妈妈一针见血。

赵氏是正妻,宋竹砷的父母名单里可不会有方氏地名字,只会有赵氏。

哪怕这个最小的庶子一朝中选,那也是赵氏受封,与方氏没什么关系。

只是道理都懂,情感上就是转不过弯来。

赵氏冷笑道:“他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里两个丫头要备嫁,哪有闲钱给做那么多新衣裳。也罢,他要充脸面,那就给他这个脸面。”

她对蒋妈妈嘱咐两句,“明日约了裁缝娘子登门,你让他们都准备一下。”

“好,太太。”

柳璞斋内,丹娘刚刚盘点完自己的小金库,银子四百八十两,金元宝十二锭,具体值多少她心里没数,外加刚得的南珠一大盒,她顿觉自己已经是个小富婆了。

这南珠原本她是送到安福堂去的。

结果奚嬷嬷又给送了回来,说老太太用不着这个了,还是给年轻的女孩子们做了首饰戴着玩儿罢。

丹娘开心不已,忙不迭地收好。

戴是不可能戴了,她可舍不得把这些东西戴在头上身上,万一丢了那才心疼呢,全部换成银票存起来才是王道。

因为老太太的慷慨大方,晚上她去蹭饭时特别卖力地替老太太推拿了一番,直把老太太弄得浑身舒坦,觉得身子骨都活络轻松不少。

老太太拍着丹娘的小手,笑呵呵:“今儿怎么这么大手劲,晚上吃得太撑了?”

“不是。”丹娘乖巧地摇摇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我这是感谢老太太的慈心赏赐呢,那么多南珠都给我,孙女当然要有所表示。”

老太太被逗乐了:“你这孩子呀,说话总是这样没遮没拦的,等明年去了婆家也这样吗?”

丹娘不在意:“嗯,反正我就这样。”

老太太又是惋惜又是为难地看着她,末了什么也没说。

第二日是云州城冬天里难得的晴朗天气,吃罢午饭,裁缝娘子登门了,赵氏将两个女儿,剩下两个在府里的庶子,以及丹娘都叫了来。

两个嫡子目前还在书院念书,尚未归家,赵氏便让裁缝娘子带了几款适合女孩子的上好料子过来选,反而男孩子那边的就没多少能看得上眼的了。

五哥宋竹矽和六哥宋竹砷来自两个不同的生产厂家。

因为五哥竹矽的生母是赵氏的陪房孙氏,也是府里第一个被抬成姨娘的正经妾室,加上孙氏相貌平平,身家性命都捏在赵氏手里,养出来的孩子也唯唯诺诺,说话低声细气的,像个女孩子。

赵氏从不把这对母子放在眼里,不放在眼里,他们母子俩的日子倒也好过些,比如挑衣服料子,宋竹矽选中了一款蓝色的,赵氏只扫了一眼就轻轻颔首表示同意,而另外一边地宋竹砷就没那么幸运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