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如履薄冰小说免费阅读

如履薄冰小说免费阅读

石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如履薄冰》是作者“石越”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石越朱翊钧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主角:石越朱翊钧   更新:2025-01-17 14: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石越朱翊钧的现代都市小说《如履薄冰小说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石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如履薄冰》是作者“石越”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石越朱翊钧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如履薄冰小说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方才他也像那位都御史一样,觉得这是谋国之论,没什么不妥,但看高拱的反应,显然其中另有猫腻。
  到底有什么不妥呢……
  等等!
  他差点忘了,现在是大明朝,不是那个信息时代了!
  先帝驾崩才几天?五天!
  鞑靼怎么会知道如此迅速?还多次勒索!?奏疏都到御前了!
  什么鞑靼勒索,怕是那位宣大总督对中央的勒索吧!
  挟寇自重,猛然一个词映入脑海。
  难怪,难怪满朝文武支支吾吾,难怪高拱突然翻脸。
  那,这又跟这位兵部尚书杨博,有什么关系?
  王崇古,杨博……朱翊钧在心中咂摸着这两个名字。
  他看向冯保,问道:“大伴,王崇古什么籍贯。”
  冯保眼中惊讶一闪而过,很快敛去。
  轻声答道:“山西蒲州。”
  “兵部尚书杨博呢?”
  冯保这次神色没什么变化,答道:“山西蒲州。”
  朱翊钧瞬间了然。
  晋党!
  果然是你!
  这些人的名字,他印象不深,但说起晋党他当即就想了起来,当真是耳熟能详。
  晋商席卷全国的后台。
  宣大几乎割据的依仗。
  扶持满清的带路党。
  视朝第一天,当真是好大的见面礼。
  不,不止于此。
  朱翊钧突然反应过来。
  今日似乎,全是见面礼。
  湖广抗税,是土豪世家展示肌肉,对中枢财权的试探与警告。
  晋党勒索,是宣大军镇养寇自重,对中枢军权的威吓与嘲讽。"


  被记恨上的人,是不会被客观看待的。
  而冯保作为李贵妃的自己人,高拱的上奏弹劾,立刻变成了对内廷,对李氏的挑衅。
  手段简单,却屡试不爽。
  偏偏朱翊钧也没什么办法,毕竟,高拱真说过类似的话。
  他深吸一口,脸上露出同仇敌忾的神色:“安敢如此欺我孤儿寡母!?”
  “母妃,等我几日后登基,我便将他驱出朝堂!”
  李贵妃神色这才缓和了些,却还是觉得不解气,将高拱的奏疏撕了个干净:“这般大逆不道,冯大珰还说单凭这话,治不了他的罪!岂有此理!”
  这就是留中不发了——物理上的。
  朱翊钧很有眼力见,唤来宫人将碎纸焚烧一空。
  他没有干看着,连忙上前拍着李贵妃的后背,安抚道:“娘亲,不要与这种老朽置气,否则反而成全了他。”
  “宋朝的徽宗皇帝,在登基之前,就被宰相章惇评价为‘端王轻挑,不可君天下’,与高拱大逆不道一般无二。”
  “但此后徽宗皇帝无恶不作,被金人打破了京城,掳去了金国,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却正应了章惇那句话。”
  “如今的高拱,恐怕是以章惇自居,得意洋洋。”
  “娘亲不但不该成全他的心机和名声,反而应该要让高拱好好看看,娘亲的儿子,是如何了得,又是如何君临天下的。”
  “届时,儿臣再旧事重提,让他好好与母妃认错。”
  朱翊钧一番开解,李贵妃的脸色总算是好了些。
  她没好气地说道:“没念几天书,说起话引经据典,前朝故事一套一套的。”
  朱翊钧连忙挽着李贵妃的胳膊:“是母亲管束得好,才让儿臣懂了些学问道理。”
  李贵妃瞪了他一眼:“说到这,还没跟你算账呢!”
  朱翊钧眼睛眨了眨,疑惑不解。
  李贵妃敲了他脑门一下:“今日文华殿当值的太监说,你日讲时神情恍惚,走神了是也不是?”
  朱翊钧听了立马知道所指何事,心中叹了口气。
  这黑状当真是告得没完了,自己当时想着张居正奏对的事情,走了会神,也能被人告到李贵妃这里来。
  不用想也知道是当值的太监,传到冯保那里去了。
  好在他不是前身,否则还真要吃个闷亏。
  朱翊钧收敛了笑容,在李贵妃面前站了起来,而后长长拜下。
  李氏疑惑不解。
  朱翊钧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跪伏在地上,一字一顿开始背诵起了日讲的内容:“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
  李贵妃虽然不太懂,却也明白他在做什么了,就这样静静听着,频频点头。"


  可他做了什么呢?
  什么都没做。
  既没有践行少年时的志向,也没有遵行士人兼济天下的操守。
  他这后半生,当真可谓是,尸位素餐。
  朱翊钧摇了摇头,带着一丝哀思之情:“当日,我皇考宾天之前,托孤辅政于先生等三人,还请先生莫要自谦。”
  “元辅是我皇考的先生,彼时我皇考曾执手泪眼与元辅说,以天下累先生。”
  “如今,我德凉幼冲,我的先生,难道不愿为我所累吗?”
  朱翊钧左手天下黎庶,右手先皇遗命,以圣君姿态,一再动摇着高仪的心神。
  高仪嗫嚅了一下嘴唇,显然有些吃不消。
  他神情动容,感慨至极:“天恩浩荡,臣必不敢负。”
  朱翊钧这才展颜。
  他款款落座:“先生快坐下吧,午膳都快凉了,不要暴殄了天物,粒粒皆辛苦。”
  高仪情绪一时难以收束,只得一言不发,坐了下来。
  席间,朱翊钧又不咸不淡地请教了一些学问上的问题,一副热心求学的姿态。
  几次挠到高仪痒处,引得他不顾仪态,唾沫横飞。
  朱翊钧眼见火候差不多,不着痕迹开口道:“先生这孝之一字,解得好,我当好生践行。”
  说罢,他幽幽一叹。
  高仪疑惑问道:“殿下何故叹息?”
  朱翊钧娓娓道来:“先生有所不知,大行皇帝嘱咐我孝事两宫,我却常常做得不好。”
  “近日颇见我母妃心烦意躁,必是有烦心事。但我问及,母妃以政事为由,怕扰我学业,不让我知晓。”
  “母亲有忧虑,我不能排解,先生,我这样,难道还能说孝顺吗?”
  皇太子这一提,高仪立马明白说的是什么事。
  近日来,廷议两大难处,一曰考成,一曰内帑,都与李贵妃处闹得不太愉快,颇有些相持不下的意味。
  但如今皇太子提起,高仪却觉得有些难堪。
  所谓为尊者讳,又涉及内外斗权这些阴损之事,给小孩子讲,总归面上不好看。
  朱翊钧见他犹疑,一脸单纯问道:“先生,朝堂上究竟何事惹恼了我母妃,先生可否全了我这一片孝心,就在这里私下告诉我?”
  高仪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朱翊钧连忙劝道:“先生,我那母妃,受冯保蛊惑深矣,就怕是受了上下蒙蔽,才与朝臣不愉快。”
  “先生说与我听,我还能从中调和一番,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