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结局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结局

昆吾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昆吾”又一新作《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叶轩魏忠贤,小说简介: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是他的大明果园吗?缅甸,安南,那不是他的大明粮仓吗?东南沿海,那将是大明渔场!——他不仅要一统天下,还要让大明永世长存!...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5-03-11 11: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结局》,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昆吾”又一新作《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叶轩魏忠贤,小说简介: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是他的大明果园吗?缅甸,安南,那不是他的大明粮仓吗?东南沿海,那将是大明渔场!——他不仅要一统天下,还要让大明永世长存!...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结局》精彩片段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一人从大臣队列中走了出来,崇祯扫了一眼,出声的是中极殿大学士施凤来。
“施爱卿请讲!”
“陛下,臣奉旨会同司礼监、工部、礼部、钦天监选择大行皇帝陵墓,目前确定为潭峪岭,陵墓规制取法庆陵,按规制需白银两百万两,请陛下示下!”
崇祯愣了一下,他穿越过来这两天一直在忙,都忘了天启帝的皇陵的事情了。
两百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他现在还搞不清楚,还不待他发话,户部尚书郭允厚就站了出来。
“陛下,国库库银不足两百万两,但马上就是九大边军发军饷的时间了,无力调拨。”
“郭大人,你这是对大行皇帝的藐视,臣请陛下治郭允厚藐视之罪!”
左都御史曹思诚站出来就是一顶大帽子扣了上去。
“曹大人,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暗示前线的将士们不行,这话传出去,不怕引起将士们的不满吗?”
……
“陛下,可否先从内帑拨款100万两先行动起来,然后再图其他?”
众人争论到最后,施凤来竟然打起了内帑的主意。
崇祯内心怒了,沉声问道:“施爱卿,现在京都大米多少银钱一石!”
被问到的施凤来懵了,现在上奏的是大行皇帝陵墓的事情,怎么扯到大米多少钱一石了?
他一个内阁辅臣哪里知道大米多少钱一石。
但皇帝问了,他又不能不回答:“好像是一两银子……臣……不知!”
“曹爱卿,你说!”
左都御史曹思诚懵了:“陛下,好像是一两一钱。”
“好像?哼!”
崇祯冷哼了一声,又道:“房爱卿,你说!”
吏部尚书房壮丽:“臣记得年初是八钱银子,现在臣真不知道。”
崇祯一连问了十数人,除了户部尚书没问,从吏部到督查院,再到通政司的老大被被问了个遍,更是重点关注了东林党的人。
问到最后,崇祯连爱卿也不用了,直呼其名。
“郭允厚,你来说!”
户部尚书郭允厚立刻道:“陛下,截止昨日,京都每石大米约为八百五到九百三十枚铜钱。”
“魏忠贤,你说!”
被皇帝点到名,魏忠贤出列:“陛下,糙米在780-850文铜钱每石,精米在900-950文铜钱之间浮动。”
崇祯心中快速的盘算着,明代一石约为120斤,一斤约为后世的一点二斤左右,换算下来就是后世的145斤左右。"



“皇爷,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宣!”

“臣锦衣卫千户李若涟参见陛下。”

一身红色飞鱼服的李若涟进了暖阁后跪倒在地,内心嘀咕不已。

他虽然是锦衣卫千户,但也只是正五品,连见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他也不知道皇帝找他一个小小的千户做什么。

“起来吧!”

李若涟谢恩后站了起来,一抬眼就看见皇帝盯着他,瞬间就低下了头,直视皇帝会被认为是大不敬的。

身高一米八有余,孔武有力,双眼炯炯有神,精气神饱满,田尔耕和许显纯一看就知道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哪里能与眼前的这位比。

“李爱卿,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找你来?”

“臣不知道!”

李若涟摇了摇头,立刻道:“陛下有事情交代,臣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

崇祯嘴角挂着一丝玩味的笑容:“朕现在让你去砍了田尔耕、许显纯、魏忠贤,你也敢吗?”

“请陛下下旨!”

李若涟立刻跪了下来,没有丝毫的犹豫。

“你倒是干脆,就不怕朕是在试探你?要知道魏忠贤现在势大,田尔耕和许显纯都投靠了他,田尔耕又是你们的老大,你不忠于他?”

“陛下,臣是锦衣卫千户,锦衣卫乃皇帝亲军,臣效忠的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掌权者,而不是锦衣卫指挥使,陛下不必试探臣,陛下说杀谁,臣就杀谁?”

李若涟虽然跪着,但声音依旧洪亮,透露出坚定不移的意志。

崇祯看着李若涟,没有说话。

现任锦衣卫指挥使是田尔耕,是天启帝任命的,他才继位半个多月,还没有来的及换。

按照历史记载,田尔耕之后就是骆养性接任,再之后是一位姓吴的人接任了指挥使,这两位就是大明的最后两任锦衣卫指挥使了。

骆养性是上任指挥使骆思恭的儿子,这位可是真正的大佬,参与万历三大征。

对外作战,刺探情报、传递信息乃至直接参与作战,执掌锦衣卫从万历十年到天启四年,长达长达四十二年。

骆养性前期还不错,后期就腐败了,最后投靠了李自成,还奉上了白银3万两,建奴入关之后,骆养性又背叛了李自成。

要是他爹知道生个儿子是三姓家奴,估计能从地下蹦上来掐死他。

崇祯既然知道骆养性有问题,自然就不会再用了,那锦衣卫中他唯一记得的就是这位在崇文门前战死的李若涟了。

“李爱卿,朕刚登基,朝局不稳,朕想重掌锦衣卫,诛阉党平党争,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所以朕刚刚说杀田尔耕不是开玩笑。”

“陛下,臣愿意一命换一命,魏忠贤那里臣可能没办法,但田尔耕这边,臣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出其不意的干掉他。”

崇祯能感受到李若涟话中的真诚,若不是他是后世穿越过来的人,看过一些历史,他还真以为李若涟是在拍马屁了。

“王承恩,赐座!”

李若涟狂喜,连连谢恩,在皇帝面前坐着,估计内阁首辅都没有这个待遇,他一个五品的千户有如此待遇,简直跟做梦一样。

“李爱卿,你可知锦衣卫现状?给朕讲一讲。”

李若涟沉思了一下,脸色有些阴沉:“陛下,现在的锦衣卫再也不是以前的锦衣卫了,在魏忠贤的‘领导’下,我们的荣光不再,官员对我们非打即骂,民间百姓也对我们不齿。”

“锦衣卫现在编制还是健全的,但吃空饷严重,具体的臣不清楚,但臣所辖的千户,目前在编只有858人,已经算是最好的,

有几个千户下辖的可能只有四五百,而且大多是老弱之人,

目前上报锦衣卫总数是五万余人,但以臣估算,可能只有一万五千余人,真正能战、可用的人可能只有一半。”

对李若涟的说出的数字,崇祯没有丝毫的意外。

因为历史记载在李自成围北京城的时候,锦衣卫据说有15万人,但最终估算可能只有一万五到两万左右,现在这个算是比较好的了。

“你可知锦衣卫中还有哪些人比较可靠?”

崇祯说完,又立即补充道:“朕说的是真正的能忠于皇权的。”

“臣手下的人均可信任,指挥同知吴孟明、指挥佥事王国兴、千户王文采、百户王守林、高文采都是正直之人,可用。”

崇祯眉头轻皱,李若涟说的这些人,他没什么印象,他相信李若涟,但不代表相信李若涟说的这些人。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许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欺骗了李若涟也是有可能的。

“你们能控制多少人?”

“陛下,我们这些人都是想做点实事的,所以魏忠贤才没有过分的动我们,我们大概能控制三千到四千人左右,人数虽然不多,但我们有自信能吊打剩下的那一部分人。”

崇祯大喜,这个消息简直是太好了,锦衣卫还没有烂透,还是有一部分可用之用的,如此情况,他就能提前动一动了。

“李若涟,朕交给你几个任务,第一,你刚刚说的这些人你私下调查一番,若真是可用之用,朕绝不亏待他们,

第二,暗中调查锦衣卫百户以上的其他人,找到他们犯罪的证据,朕有大用,

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调查清楚了,你就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暂领锦衣卫,日后若是表现的好,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你了!”

李若涟懵了,他是正五品的千户,指挥同知是从三品,连跳三级,而且还暂领锦衣卫。

最后能不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先不说,现任的指挥使田尔耕已经被撸下来了,换句话说,一个月后,他就是锦衣卫的老大。

锦衣卫的老大,他可以做太多的事情,贪官污吏,他可以动上一动了。

他为什么要进入锦衣卫?如果他想混军功,去九大边军或者京营都比锦衣卫好混。

之所以来锦衣卫,就是因为锦衣卫是皇帝亲军,能做一些利民的事情。

“李大人,还不谢过陛下天恩?”

“臣谢陛下天恩!”

如梦初醒的李若涟立刻跪了下去。

“去吧,别辜负了朕的一片期望!”

李若涟行礼后朝着暖阁外面走去,只是走到一半的时候,崇祯猛然大叫了一声。

“等一下!”



现在的皇宫已经成了筛子,各方的势力都有,估计他晚上吃什么,都能立刻被宫外的人知道。

再加上,他父皇、皇兄死的不明不白,所以,他有必要先搞定自己的人身安全。

其次,掌握一定的兵权,而这个兵权就是御马监下的腾骧四卫。

皇帝亲军从太祖开始设置了上十二卫,成祖增设十卫,宣德皇帝增设四卫,合计二十六卫。

可随着文官集团的崛起,除了锦衣卫和御马监下的腾骧四卫,其余二十一卫或多或少受到兵部辖制,他想调动都得先经过兵部,真是操蛋。

而锦衣卫现任的指挥使田尔耕、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都是魏忠贤的五彪之一,

虽然依旧听命皇帝,但绝对没有那么顺手,而且办事容易畏首畏尾。

魏忠贤有没有想谋反的想法不好说,但绝对是不满z足现状。

史料记载,朱由校死了的消息被魏忠贤封锁了,魏忠贤想垂帘听政被施凤来阻止了。

而后又想趁他进宫的时候干掉他,又被兵部尚书崔呈秀给阻止,如不是英国公抬轿,他能不能顺利登基都不好说。

所以,魏忠贤绝对不能信任。

锦衣卫先不说,魏忠贤亲自统帅了一万、负责内廷的净军,万一这货抱着玉石俱焚的想法,那他就悲剧了。

打造腾骧四卫势在必行,而腾骧四卫的重组一定会遭到党争的阻碍。

所以,他必须得谋而后定,一鼓作气。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