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七零下乡美人成了大院竹马心尖宠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

七零下乡美人成了大院竹马心尖宠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

鱼骨咕咕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她这话,立马引起另外几人的注意。“听说安同志是从京城来的,父亲还是军区的大官。”“总不会是长官吧?”“那还真说不好。”大家一听安锦生是长官的儿子,看他的目光也变得不一样了。见宋诗诗已经进了知青院,动了心思的女知青靠近安锦生的身边,小声问:“安同志,能麻烦你帮我一下吗?”安锦生惯来会做好人,他朝着那个女知青温柔一笑,应道:“没问题。”“那真是太好了,安同志,你人真好。”宋诗诗走在最前面,身后的议论声尽收耳底。安锦生不过是普通工薪家庭出身,这才下乡第一天,就敢冒用别人的身份。难怪在陈辉队长走后,他那么顺利地成了知青点的队长。呵......她倒是要看看,他能顶着这个身份,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为了迎接新知青,张青梅早就提前一天让...

主角:宋诗诗孟寻州   更新:2025-01-14 17: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诗诗孟寻州的其他类型小说《七零下乡美人成了大院竹马心尖宠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鱼骨咕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这话,立马引起另外几人的注意。“听说安同志是从京城来的,父亲还是军区的大官。”“总不会是长官吧?”“那还真说不好。”大家一听安锦生是长官的儿子,看他的目光也变得不一样了。见宋诗诗已经进了知青院,动了心思的女知青靠近安锦生的身边,小声问:“安同志,能麻烦你帮我一下吗?”安锦生惯来会做好人,他朝着那个女知青温柔一笑,应道:“没问题。”“那真是太好了,安同志,你人真好。”宋诗诗走在最前面,身后的议论声尽收耳底。安锦生不过是普通工薪家庭出身,这才下乡第一天,就敢冒用别人的身份。难怪在陈辉队长走后,他那么顺利地成了知青点的队长。呵......她倒是要看看,他能顶着这个身份,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为了迎接新知青,张青梅早就提前一天让...

《七零下乡美人成了大院竹马心尖宠宋诗诗孟寻州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她这话,立马引起另外几人的注意。
“听说安同志是从京城来的,父亲还是军区的大官。”
“总不会是长官吧?”
“那还真说不好。”
大家一听安锦生是长官的儿子,看他的目光也变得不一样了。
见宋诗诗已经进了知青院,动了心思的女知青靠近安锦生的身边,小声问:“安同志,能麻烦你帮我一下吗?”
安锦生惯来会做好人,他朝着那个女知青温柔一笑,应道:“没问题。”
“那真是太好了,安同志,你人真好。”
宋诗诗走在最前面,身后的议论声尽收耳底。
安锦生不过是普通工薪家庭出身,这才下乡第一天,就敢冒用别人的身份。
难怪在陈辉队长走后,他那么顺利地成了知青点的队长。
呵......她倒是要看看,他能顶着这个身份,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
为了迎接新知青,张青梅早就提前一天让老知青们腾了一间房出来。
宋诗诗也不急,只等其他人搬好了她再搬。
可有些人就是看她不顺眼,在经过她身边时,阴阳怪气地说着酸话。
“不就是长得漂亮点,家里有点钱吗?神气什么?”
“长得妖里妖气的,就知道勾引男人。”
“咱们到这里可是吃苦的,她倒像是来享福的。”
宋诗诗闻声抬眸看了眼,并未打算这个时候和对方硬杠。
她装作没听到般,收回了视线,在屋前的石墩上坐了下来。
刚刚说酸话的,是周行雪以后的好姐妹,名叫江翠花。
说好姐妹,都算是好听的了。
江翠花家境不好,而周行雪是村里大队长家的女儿。
为了能得到个轻松点的工作,她便开始巴结周行雪。
以前江翠花一直针对她,她还一直以为是江翠花嫉妒自己。
可现在再看,恐怕是因为她和安锦生的关系让周行雪伤心了,江翠花就是被周行雪当枪使了。
宋诗诗越是没反应,她越是蹦跶地欢。
江翠花眸光一闪,将她自己的行李拖进房间的时候,故意装作被绊倒的模样,整个人朝宋诗诗的行李上倒去,同时伸手重重一推。
随之传来的,便是“叮呤咣啷”的声响。
只见从宋诗诗的包裹中滚出两罐麦乳精。
江翠花一双眼睛瞪得滚圆,那眸中的嫉妒几乎溢出来了。
宋诗诗不紧不慢地走过去,见到其中一罐麦乳精的盖子开了,麦乳精撒了一地。
接着她便变了脸色,坐在地上就开始掩面哭泣。
嘴里还不忘喊着:“这可是我妈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给我买的麦乳精,就这么被人给撒了,这还让人怎么过啊......”
宋诗诗这一顿操作,直接将周围的人给吓傻了。
这姑娘看着斯斯文文的,怎么说哭就哭啊?
刚将行李放好,从房间出来的安锦生见状,觉得这是个接近宋诗诗的机会。
于是他走到宋诗诗的身旁,关切地问:“同志,发生什么事情了?”
宋诗诗装作没听见,哭得更加大声。
江翠花也没料到宋诗诗的反应会这么大。
她原本还想着装着柔弱可怜,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宋诗诗肯定也不会硬拉着她赔的。
可奈何宋诗诗根本不给她表现的机会。
“你别......别胡说,我不是故意的。”
见大家对自己指指点点的,江翠花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的,想解释,却不知该从哪儿开始解释。
张青梅刚刚不过是去房间拿东西,没想到就这么会儿功夫,女知青这边就出事了。
她急匆匆地从房间跑出来,询问了事情经过后,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麦乳精这样金贵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一句道歉就可以了事的。
张青梅先是安慰了宋诗诗两句,见她不再哭闹,这才开口道:“虽然这事是江同志的无心之失,但宋同志的麦乳精确实是你打翻的。不如这样,你将宋同志的这罐麦乳精,按照市面价格赔给她,这事大家互相退一步,就算了了,如何?”
宋诗诗自然没意见。
她这么做,不过就是想让江翠花长长记性。
以江翠花的条件,估计她全身上下,一共也就只有五十元了。
这一下子全得赔给她,怕是江翠花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我......这不过就是撒出来了一点儿而已,凭什么让我赔一罐的钱?”
江翠花咬牙,涨红着脸,想要讨价还价。
大家都看着呢,见她如此,有人看不惯地出声:“这东西这么金贵,你把弄撒了,人家还怎么吃啊,你不买,难不成还真想欺负宋同志不成?”
“就是啊,赶紧赔了吧,我们还等着进屋收拾东西呢。”
“这买了剩下的自己也能喝啊,就别磨蹭了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明显没人愿意帮江翠花说话。
但说来也巧,就在江翠花要松口应下的时候,知青点院门口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今天知青点可真热闹,陈大哥,我爸让我过来看看,你们这儿可有需要帮忙的?”
来人正是周行雪,她是怀青大队大队长的女儿,又是记分员,在村里,人人都给她几分面子。
上一世,最后在安锦生身旁,催他离开的,正是周行雪。
见她过来,大家主动给她让出一条道。
等了解了事情经过,周行雪脸上的笑意不减,对着宋诗诗道:“宋同志,不就是撒出来点儿嘛,剩下还有很多呢,也不耽误你吃不是?我看,江同志的家境也不算好,不如给我个面子,这事就这么算了,如何?”
这才第一次见面,就开始摆架子了。
还面子,周行雪的面子,在她宋诗诗这儿,一文不值。
“你和江同志是亲戚吗?你这意思,是要帮江同志赔给我吗?”
宋诗诗装作听不懂周行雪的话,执意要对方赔偿,只是这赔偿的人,从江翠花变成了周行雪。
周行雪的脸色瞬间变了颜色,“你......宋同志,大家都是为革命做贡献的知青,何苦在第一天,就这样为难人家呢?”
宋诗诗不愿和她纠缠,直接转向张青梅,委屈地擦了擦眼泪,“张副队,你可得为我做主啊,呜呜......”

安锦生的眸子在听到“娃娃亲对象”几个字的时候,眯了眯。
可很快他就调整了心态,浅浅一笑,维持最后的体面,“原来是这样啊。”
之后的一路上,安锦生再没开过口。
回到知青点,宋诗诗就马不停蹄开始在自留地捣鼓她的种子。
现在是秋天,正好可以播种下去试试。
她刚弄完种子,准备洗手去屋里收拾行李,就看到有一小伙正朝着知青院里探头探脑的。
小伙正是赵木匠的小徒弟石头。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赵木匠看他可怜,便收他做徒弟,教他养活自己的本事。
宋诗诗洗了手,走过去,笑着问:“你是赵木匠的徒弟吧?这是来给我送柜子的吗?”
说着,宋诗诗看向石头身后的板车。
上面放着一个差不多半人高的柜子。
石头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然后点头,“你是宋知青吧,师父让我把这柜子给你送过来,你住哪间屋子?我给你搬进去。”
“哦,好,就右手边倒数第三间。”
宋诗诗说着,帮石头将院门拉开了些,然后率先进屋子看了一眼。
好在现在屋里没人。
石头将木柜按照宋诗诗的要求放到床边靠墙的位置就离开了。
宋诗诗将木柜擦了一遍,这才将自己的包裹里的行李,一件件放进柜子里。
等她收拾完,正要上锁的时候,江翠花和另外两名女知青回来了。
“天啊,宋同志,你这是在哪儿弄来的柜子,也太好看了吧?”
苏玉一直苦恼自己的行李和其他人的堆在一起,不安全不说,以后也容易弄混,还不好看。
如今见到宋诗诗的柜子,那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可还没等宋诗诗回话,江翠花就酸溜溜地说道:“有些人啊,就喜欢搞特殊,非要做出些和大家不一样的事情,真是资本主义做派。”
宋诗诗将柜子锁好,这才转身,对苏玉温柔一笑,“这是我昨天在村里的赵木匠那儿定做的,昨天那两个木盆,也是他那儿买的。赵木匠手艺很好,你们要是想要,去他那儿定做一个就行。”
“做一个得不少钱吧?”贾静文小声问。
宋诗诗点头,“我东西多,贵点也正常,你们可以定做个小些的,不过价格我不太清楚,你们可以先问问,若是不合适,就不做。”
苏玉觉得宋诗诗完全不像江翠花描述的那般,自私、小气,她也没瞧出宋诗诗喜欢同男同志纠缠不清。
她反而觉得宋诗诗挺好相处的,为人也大度。
方才江翠花都说那么难听的话了,宋诗诗也能面不改色地和她们对话,完全当作没听到。
江翠花这人,最是受不了别人无视自己了。
宋诗诗越这般轻视她,她就越要找机会刺激宋诗诗。
“不就是个破柜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花的别人的钱?”
苏玉听了,有些为宋诗诗打抱不平,立马反驳道:“江同志,大家都是一个宿舍的,何必说话句句带刺呢?你这样,倒显得你格局太小了。”
“就是啊,你说这么多,宋同志都没跟你计较,你也不知道收敛,还变本加厉,真的是太不知好歹了。”贾静文也跟着帮腔。
宋诗诗见江翠花那已经青了的脸色,心情大好。
但面上她却装出老好人的模样,劝道:“算了,大家别因为我闹得不愉快,不过就是个柜子,我只是不习惯将自己的东西就这么敞开放着,这才买的柜子,没想到......”
宋诗诗说完,一脸无辜地望向江翠花。
苏玉忙安慰她:“宋同志,你人也太好了些,你这样的性子,是要吃亏的。”
苏玉和贾静文想买柜子,于是说着话,便拉着宋诗诗出了屋子。
江翠花气得快将手里的被单扯烂了,她瞪着宋诗诗离开的背影。
我让你得意,咱们走着瞧!
......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唤醒了还在睡梦中的知青们。
宋诗诗动作麻利,简单收拾下,便出了门。
张青梅和陈辉两人已经等在院子里了。
老知青们正拿着农具,准备去上工。
因为前晚的晚饭是宋诗诗做的,所以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好,看见了,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宋诗诗也一一笑着回应。
看着朝气满满的新知青们,陈辉清了清嗓子,指着金黄色的麦田道:“这次秋收任务重,大家都要齐心协力。这边的麦田分成几个区域,男知青们负责面积较大、地势稍复杂的区域,女知青们主要负责相对小一些的地块。但是大家都不能松懈,争取尽快完成收割任务。”
话还没说完,江翠花皱着眉,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陈队长,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能不能给我分配个轻松点的活啊?”
陈辉打量了下她那一副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无奈道:“若真是不舒服,那就去打猪草吧,但工分就要少很多了。”
一听可以不用下地,江翠花哪里还管什么工分,忙不迭地点头应下。
宋诗诗心里冷哼,身上都没钱吃饭了,还只顾着偷奸耍滑。
陈辉分配的任务,已经算是很照顾女知青们了。
男知青们负责的区域可比她们大得多。
而巧合的是,安锦生负责的区域就在宋诗诗旁边。
她只是一开始的时候朝那边瞄了一眼,之后便只专心收割小麦。
毕竟许久没有下地干活了,宋诗诗适应了下,动作渐渐越来越顺畅。
新知青们刚来,受不了苦,干不了多久就开始喊累,村里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但直到大家歇下来,才发现新知青里,竟然有个小姑娘,一直没喊过累,也没怎么休息过。
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流下,将她的衣衫都打湿了。
“瞧见没有,这新来的宋知青真不错,看着娇里娇气的,没想到这么能干。”
“是啊,我还以为她就做做样子,没想到这速度都赶上咱村里的老把式了。”
江翠花从边上路过,正巧听到村民在议论宋诗诗。

江翠花朝宋诗诗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安锦生正朝宋诗诗的方向走,酸溜溜地说:“哼,就会装模作样,勾引男人,我看你明天还爬不爬得起来。”
苏玉闻言瞪了她一眼,“你就别在这儿泛酸了,人家宋知青可比你强多了。”
“强什么强,你们那都是被她骗了。”
说完,江翠花扭头就跑开了。
宋诗诗完全没有听到大家的议论,感觉有些累了,她直起腰,捶了两下,走到一边去喝水。
刚喝两口,就瞧见安锦生走了过来。
“宋同志,这是我带来的苹果,可甜了,我一个人也吃不下,咱两分吧。”
说着,安锦生将手里的苹果掰成两半,递到宋诗诗面前。
“不用了,谢谢。”宋诗诗不想跟他纠缠,将手里的水杯放好,就准备继续去干活了。
适当休息倒是没什么,她怕休息时间长了,她一会儿就干不动了。
安锦生看着宋诗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安同志,这苹果你要吃不下,要不,我帮你吃吧?”
另一边,和宋诗诗他们同批来的新知青钟建民凑了上来,眼睛一直盯着安锦生手里的苹果。
安锦生恨得牙痒,瞪了他一眼,“谁说我吃不下?”
说完,他故意当着钟建民的面,将两瓣苹果一边咬了一口。
“小气,不给就算了。”
钟建民没好气地朝他翻了个白眼,继续忙活自己的了。
这一忙活,就忙到了中午,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吃着各自带来的食物。
宋诗诗不想沾染是非,她找了块阴凉的地方,靠着树干,从包里拿出母亲为她准备的干粮。
拿东西的时候,手掌传来刺痛的感觉。
摊开一看,上面全是被磨出来的水泡。
水泡现在还不能弄破,否则下午的活她就干不成了。
“诗诗,诗诗......”
干粮才吃了一半,宋诗诗就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杨慧芳拎着一个布袋子跑过来,“我就猜到你会躲这儿。”
“怎么了?”
宋诗诗将手里剩下的半张饼放进布袋里,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粘上的草屑。
“张副队让我来叫你去大队长那儿领粮食,说是大队部预支给咱们这些知青的,以后要用工分还回去的。”
杨慧芳说这话的时候,很是兴奋。
“没想到大队部对咱们还挺好的,我之前还愁头一个月咱们吃饭的问题呢。”
反正中午休息的时间还很充足,宋诗诗跟着杨慧芳一起去大队部。
只是两人刚到大队部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吵闹的声音。
“怎么发的都是粗粮啊?这让我们怎么吃?”
“大家都吃的这个,怎么就你们新来的知青不能吃?”
“可我们城里来的,是真的吃不惯这些粗粮啊,就不能给我们换些细粮吗?”
“想吃细粮就花钱买,队里没有细粮预支给你们。”
“多少钱?”
“八毛。”
“这也太贵了。”
“没钱你还挑,这粗粮你们要是不要就算了,不过我可提前跟你们说清楚,后面你们再想过来领,可就没有了。”
“......”
门口的宋诗诗和杨慧芳对视一眼,新知青上工第一天就跟大队部的人闹起来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两人走进大队部,就看见以王敬文为首的几名知青,正跟周行雪吵得面红耳赤的。
宋诗诗暗自松了口气,还好大队长不在,这事还没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过宋诗诗并不准备多管闲事。
这王敬文也不是什么好人。
她拉着杨慧芳直接走到周行雪的面前,“周同志,麻烦帮我和杨慧芳同志的预支的粮食登记一下。”
宋诗诗一点多余的话都不说,周行雪本在气头上,闻言没好气地说:“没了!”
“没了?”杨慧芳是个直性子,指着旁边那已经分成一个个麻袋的粮食,问道:“那边不是还有很多吗?怎么就没了?”
周行雪冷哼一声,坐到办公桌后,脸上的傲气更盛几分,“我说没了就没了,赶紧走。”
杨慧芳刚想再说话,听到有人靠近,她转头望去,就见安锦生走过来了。
周行雪见到安锦生,一改之前嚣张跋扈的嘴脸,脸颊绯红,笑意盈盈地起身迎了上去。
“安同志,你是来领粮食的吗?”
安锦生瞄了宋诗诗一眼,然后冲周行雪点头道:“嗯,麻烦周同志帮忙登记一下。”
“不麻烦的,喏,你在这边签个字,然后苞米面和红薯各拿一袋就好了。”
安锦生依照周行雪的指示在办公桌上的本子上签了字。
杨慧芳见状更气了。
“你刚刚不是跟我们说没了吗?怎么他来了,你就给他领了?”
周行雪白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你们能和安同志比吗?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没点数吗?”
之前不满粮食是粗粮的几位知青见周行雪这般嚣张,也开始帮杨慧芳一起指责周行雪。
这边闹得厉害,很快宋诗诗就看到陈辉和张青梅急匆匆赶来了。
“宋同志,要不我去帮你领你那份粮食吧?”
突然听到旁边的说话声,宋诗诗才发觉安锦生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她身旁。
宋诗诗装作没听见,拽了拽正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杨慧芳。
等杨慧芳望向她的时候,她朝门口的方向扬了下下巴。
杨慧芳见到陈辉和张青梅,气瞬间消得差不多了。
果断不再争吵,还跟着宋诗诗朝后退了两步。
陈辉他们既然过来了,自然是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陈辉和张青梅出面,周行雪也没再为难他们这些新知青。
宋诗诗顺利领到粮食就准备回去。
可她和杨慧芳刚走出大队部不久,安锦生就追了上来。
“宋同志,这粮食可不轻呢,加起来也有三四十斤呢,要不我帮你拎回去吧?”
宋诗诗连个眼神都懒得给他,绕开他继续往前走。
虽然麻袋磨着手上的水泡很疼,但相比面对安锦生的恶心,她宁愿疼着。
安锦生蹙眉,大步上前,再次挡住了宋诗诗的路。
见宋诗诗终于正视自己,安锦生疑惑地问:“宋同志,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啊?为什么我觉得你对我有些敌意啊?”

“安同志,你肯定是误会了,宋同志和你都不熟,怎么会对你有敌意呢?”杨慧芳追上来解释。
安锦生目光紧紧盯着宋诗诗,轻声问:“是这样吗?”
“是的,是你误会了。”
宋诗诗说完,余光正巧看到朝他们这边走来的徐丽。
她放下手里的粮食,抬手朝徐丽招手,“丽丽!”
徐丽看到宋诗诗也很高兴,快跑了几步,来到宋诗诗的面前。
不等宋诗诗开口,徐丽下意识就帮宋诗诗将那两袋粮食拎起来,“姐,我正准备去找你呢。”
宋诗诗朝杨慧芳招了下手,见她跟上,这才一边往前走,一边问道:“怎么了?找我有事?”
“嗯。”徐丽点头,“姐,你们下午下工后,有空吗?”
“......”
宋诗诗她们渐渐走远,安锦生尴尬地站在原地。
既然不是对自己有敌意,难道是因为在意自己身边有别的女同志?
难不成宋诗诗是在吃醋?
安锦生想到这儿,面色缓和些许,嘴角忍不住上扬。
难怪好几次他撞见宋诗诗在偷瞄他,可他主动接近,她又拒绝。
看来他还得再多花些心思,争取早点把宋诗诗搞到手。
他哼着小曲,朝知青点走去。
另一边,徐丽帮宋诗诗将粮食拎回知青点后,这才说道:“我想晚点去河里捉鱼,我们这儿的鱼可鲜了,到时候给你弄一条尝尝。”
“行。那我下工后直接去河边找你。”
宋诗诗和徐丽约定好后,就直接去上工了。
她得快点将今天的活干完,等徐丽捉鱼的时候,她正好可以去摘点草药,晚上捣碎了抹手上,不然明天的活她怕是就干不成了。
杨慧芳将那两袋粮食拎回去,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所以她没跟着宋诗诗去上工。
大家都是第一天下地干活,情况都差不多,手上多多少少都磨出了水泡,有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杨慧芳一进屋子,就听到同屋的知青正在抱怨。
“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呜呜......我下午不想去了。”
“可这才上工半天,队长能同意吗?”
“我管他同不同意,反正我不去了。”
正在哭的是沈淑芬,瞧着就是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惯了。
今天上工第一天,她还穿着裙子,看着就不像是去下地干活的,倒像是要去表演的。
这割了一上午的麦子,裙子上早就沾满了泥。
此时她正坐地上哭呢。
蹲在她旁边的,是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贾静文。
瞧那样子,她估计是也不太想去上工了,可又不敢说。
屋里就她两人,杨慧芳叹口气,没进屋,直接转身去地里了。
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好劝。
从准备下乡开始,她就已经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了。
她们几个女知青里,她觉得就宋诗诗的家里的条件是最好的,可人家不是照样不喊累不喊疼地下地割麦子吗?
难不成这些人还想着下乡是来享福的不成?
......
下午上工后,麦地里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宋诗诗虽然懂得技巧,可毕竟这一世她并没做过这样的体力活。
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速度上,终究是跟不上男知青的。
安锦生这边弄完后,二话不说,提着镰刀就过来帮宋诗诗割麦子。
听到动静,宋诗诗朝旁边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说。
有人愿意当免费劳动力,她也不能拦着人家不是?
“安知青。”
直到听到熟悉的声音在身后不远处响起,宋诗诗停下手里的动作,回身看了一眼。
只见周行雪拿着一个瓷缸子,一脸笑盈盈地朝安锦生走去。
“累了吧?喝点儿水歇歇吧。”
那上赶着的样子,真是不值钱。
“真是有伤风化,不要脸!”
突然一道低低的女声在宋诗诗耳边响起。
她侧头望去,就见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苏玉站在她旁边,双手环胸,一双眸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安锦生和周行雪的方向。
“你怎么过来了?地里的活干完了?”宋诗诗说着,朝苏玉负责的那块地望去,可那还有一半没割完呢。
苏玉闻言,摇头道:“我今天是干不完了,也干不动了。”
“对了,我来找你是有事要请你帮忙。”
想到正事,苏玉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昨天我按你说的去找赵木匠,可他跟我报的价格太贵了,一个半人高的木柜,就要收我30块。
你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或者帮我去说两句好话啊?
咱们头一年的能预支的粮食本来就有限,后面肯定要花钱买粮食的。
这要是为了个柜子就花这么多,......”
宋诗诗也是占了上一世的经历的光,才知道赵木匠的喜好。
可若说有多少面子,那真是说笑了。
但这事,也不是不能帮忙。
“你这次下乡,是不是带了自家酿的酒?”
“咦?你怎么知道?”
宋诗诗只是笑,并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
“赵木匠有个爱好,就是喝点小酒,你去弄一小壶给他送去,价钱的事儿不就好商量了吗?”
苏玉眸光一亮,朝宋诗诗竖起大拇指。
“这种事,你都能知道?若是事成了,我一定记你的好。”
看着苏玉离开的背影,宋诗诗露出一抹微笑。
上一世,苏玉受江翠花和周行雪的教唆,对她一直没有好脸色。
没想到这一世,不过就是买了个柜子,局面就完全变了样。
叹口气,她又继续将剩下的麦子割完。
“宋同志,刚刚周同志只是给我送水喝,我和她之间没什么的,你别误会。”
安锦生不知道发什么疯,周行雪刚走,他就凑了过来,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宋诗诗蹙眉,“你们之前的事情,和我没关系,你不用跟我解释。”
“我知道你在意我和其他女同志走得近,虽然那都是她们主动凑过来的,不过你放心,我以后会尽量和她们保持距离的。”
安锦生完全不顾宋诗诗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解释着。

孟寻州坐在她身旁,手护在她的头顶上方,避免其他人拿行李时砸到她。
她的行李,早就被孟寻州拿下来,放在了脚边。
“嗯。”宋诗诗轻声应声,捡起孟寻州盖在自己身上的军装外套。
孟寻州怕她等得心急,耐心解释:“咱们晚点下去,现在人太多,万一磕着碰着了,就不好了。”
“好。”
这人面上虽冷,却是个细心的人。
宋诗诗面带微笑,打量着孟寻州。
她以前对他的关注太少了,也不知道上一世,孟寻州有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
总归不会如她那般,最后落得凄惨的结局就是了。
直到其他的知青都走得差不多了,宋诗诗才跟在孟寻州身后下车,朝站外走。
只一眼,宋诗诗便看到来接他们这些知青的军绿色卡车。
车身有些斑驳,车轮上沾满了泥。
卡车上是没有座位的,所有知青只能待在后面的车斗里,不过里面一般都铺着一些草席,不是特别娇气的,会选择坐在草席上。
车边站着一穿着军装的小伙,正大喊着:“清河公社的知青到这边来。”
他嗓门很大,喊完,周围不少知青都向那边聚了过去。
“诗诗,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你......”
孟寻州说着,有些担忧地看了眼军绿色的卡车,怕宋诗诗受不住卡车的颠簸。
宋诗诗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她故作轻松地说:“没事,我自己可以的,你赶紧回部队吧。若是回去得晚了,你领导该批评你了。”
部队里一向严格,孟寻州为了她请假回来,这已经是很深的情谊了。
这份情,宋诗诗心领了,只等以后有机会再报答他。
“那行,这是警卫室电话,你若有急事找我,就打这个电话。”
孟寻州从胸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数字。
“知道了,等你下回放假休息,我请你吃饭。”
孟寻州应该是很赶时间,他点头应下,没再多说,帮她将行李搬上卡车后,就转身离开了。
宋诗诗上了车,找了块空地坐下不久,就听到不远处的几个女知青说着悄悄话。
“没想到这次去怀青大队的知青里,还有长得这么俊的。”
“咱们可是去建设农村的,你这想什么呢?”
“哎呀,我就是说说嘛。”
宋诗诗这才发现,原来是安锦生来了。
安锦生长得出挑,一米八六的个头,一头寸头,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格外阳光。
他对着谁都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他目光所到之处,引得车上不少女知青都露出害羞的神情。
安锦生和其他男知青有说有笑地说着话,当他的目光落在宋诗诗的身上时,不禁停顿了两秒。
而宋诗诗完全无视,只装作没瞧见。
农村的路并不好走,他们乘坐的卡车一路颠簸,好几位知青都晕车吐了。
反倒是看起来白白嫩嫩,娇里娇气的宋诗诗,一点不适感都没有。
卡车跑了一个多小时,在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副驾驶座上的小伙再次跳下来,朝着车上的知青招手。
“怀青大队的知青,赶紧收拾自己的行李,下车了。村里路窄,也不好走,我们只能把你们送到这儿了。大队里应该会派人来带你们的。那边还有牛车,你们若是不愿走路,可以付车钱,让张叔送你们去村里。”
说话的男同志似乎和那赶牛车的张叔很熟,互相打了招呼,等怀青大队的知青全都下车后,这才上车,继续送其他大队的知青。
和宋诗诗一同下车的知青差不多有十几名。
大家大眼瞪小眼,没想好该怎么办。
一直盯着宋诗诗的安锦生,嘴角微勾,缓步靠近她。
只是他刚走到宋诗诗身边,还不等他开口,宋诗诗直接朝牛车旁的张叔走了过去。
“张叔,我行李有点多,能麻烦您帮我搬上车吗?”
张叔顺着宋诗诗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不客气地道:“你这行李太占地方了,得加钱,六分。”
宋诗诗笑着点头,“行,没问题。”
话音刚落,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
“大家好,我叫陈辉,是咱们怀青大队知青点的队长,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知青这个大家庭。”
陈辉穿着灰色衣衫,胸口别着毛主席徽章,他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细框眼镜,嘴角挂着一抹温柔的微笑。
陈辉的到来,让原本有些无措的知青们瞬间活络起来。
宋诗诗和另外两名女知青一起,坐着牛车,率先到了知青点。
而陈辉则带着其他知青,走路回来。
牛车缓缓停在知青院门口。
张叔帮她们将行李从牛车上拿下来就没再管,驾着牛车又去接路上的知青了。
听到动静,早早就等在知青院的副队长张青梅迎了出来。
“你们好,我是咱们知青点的副队长,我叫张青梅。”
“副队好,我叫宋诗诗。”
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宋诗诗一直都很喜欢张青梅。
她长得虽算不得漂亮,却能干、上进,有才华。
另外两名女知青也连忙上前打招呼。
几人说话的功夫,腿脚快的男知青也到知青点了。
而安锦生就在其中。
宋诗诗她们三人的行李堵在院门口,男知青们根本进不去。
安锦生率先走过去,和张青梅寒暄了两句后,
状似无意地转头朝宋诗诗道:“同志,需要帮忙吗?”
明明三位女知青站在一块,可他却独独问了宋诗诗。
“谢谢,不用了。”
宋诗诗果断拒绝。
就在其他人以为她要自己拎行李的时候,却见她转身朝安锦生身后的两名男知青走去。
“两位同志,我的行李有点重,能麻烦你们帮我拎进去吗?”
说着,宋诗诗又从背包里掏出两颗花生牛轧糖递给他们,“这是我家里人给我准备的,你们尝尝,还挺好吃的。”
两名男知青笑着接过牛轧糖,二话不说,直接拎着宋诗诗的行李就进了知青院。
避免麻烦,宋诗诗直接让他们将她的行李放到上一世她住的那间屋子门口。
安锦生努力维持着脸上的表情,朝着其他人微笑着。
可刚刚和宋诗诗同坐牛车的一名身穿蓝色上衣的女知青,忍不住小声嘀咕:“这宋同志也太过分了吧?她难道不知道安同志的身份吗?得罪了他,可有苦头吃了。”
“什么身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