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宜珠观棋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之侯门弃女许宜珠观棋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珠小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不要杀我!”许宜珠摸着脖子一下坐起来,头上的汗涔涔而下。窗外皑皑白雪,冰天彻地。屋内,柔软的鹅绒被子,热烘烘的炭盆,一切都是暖融融的。这是哪里?许宜珠一时间有些发怔?正熬药的两个丫鬟听到声音,欢喜跑来。“姑娘醒来了,吓死奴婢们了。”许宜珠摸着脖子,窒息的不适感还没有消失,另一重震惊又将她包裹。“你们……”身材高大丰满的,这不是颂雪吗?方脸上略有雀斑的,这是……观棋?怎么回事?许宜珠分明记得,自己出嫁前颂雪被赶出府,后来被折磨而死。观棋跟着自己陪嫁,被冯延辉奸淫自尽。她们怎么会都活着?这是怎么回事?许宜珠不可置信地看向四周。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磊着的各种名家仿帖,各色笔筒内插的笔如同树林一般。案上,放着一本自己经常读的地藏经。墙上,...
《重生之侯门弃女许宜珠观棋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不!不要杀我!”许宜珠摸着脖子一下坐起来,头上的汗涔涔而下。
窗外皑皑白雪,冰天彻地。
屋内,柔软的鹅绒被子,热烘烘的炭盆,一切都是暖融融的。
这是哪里?
许宜珠一时间有些发怔?
正熬药的两个丫鬟听到声音,欢喜跑来。
“姑娘醒来了,吓死奴婢们了。”
许宜珠摸着脖子,窒息的不适感还没有消失,另一重震惊又将她包裹。
“你们……”
身材高大丰满的,这不是颂雪吗?
方脸上略有雀斑的,这是……观棋?
怎么回事?
许宜珠分明记得,自己出嫁前颂雪被赶出府,后来被折磨而死。
观棋跟着自己陪嫁,被冯延辉奸淫自尽。
她们怎么会都活着?
这是怎么回事?
许宜珠不可置信地看向四周。
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磊着的各种名家仿帖,各色笔筒内插的笔如同树林一般。
案上,放着一本自己经常读的地藏经。
墙上,是自己十五岁亲手写的条幅,宁静二字已颇有章法。
颂雪气愤道:“孔有德这个该千刀的,居然趁着奴婢不在,调戏姑娘,害得姑娘落水,整整昏迷了一日一夜。”
孔有德?
昏迷了一日一夜?
宜珠想起来,十六岁那年的二月,自己被孔有德调戏,仓皇落水,昏迷了一日一夜才醒来。
宜珠垂下眼帘,手腕在轻轻颤抖。
天可怜见!
自己重生了!
重生到了十六岁!
观棋道:“你真看清楚了,是孔少爷调戏姑娘,导致姑娘落水的?”
颂雪点头:“当时姑娘让我回院子取披风,我回来远远正巧见到。”
观棋气道:“孔有德仗着是二太太的外甥,竟敢如此胡作非为?”
颂雪跳起来道:“奴婢要去老太太跟前告状,让老太太赶走孔有德母子,替姑娘出气。”
观棋连忙拉住她:“你还是这个暴脾气,老太太下午才回府。你去哪里告去。”
许宜珠回忆起来,十六岁这年春,老太太说梦见了老太爷,去庙里祭拜三日。
正是乘着这个空隙,孔有德才混进了内宅。
颂雪这才反应过来,仍旧气道:“难不成便宜了他?”
宜珠冷静沉着问道:“孔有德的事情,你可与别人说了?”
“还不曾对人说。”颂雪摇头,“观棋姐姐让奴婢等老太太回来再说。”
观棋解释道:“老太太不在,二太太是孔有德的姨母,咱们说了也白说。”
宜珠颔首,观棋比颂雪细致,但终究少想了一层。
“此事告诉老太太又如何?就算讨来公道,也只是平白污了我的名声,更何况当时没有旁人见到,你一人的口供做不得数,说不准还被人倒打一耙。”
前世便是这样。
颂雪气呼呼道:“难道咱们就这么白白被人欺负了?”
宜珠道:“自然不能白白让人欺负。”
梳妆台侧面铜镜里,十六岁的许宜珠肤如凝脂,容颜娇美。
只不过略略抿着的嘴,露出了她的倔强。
前世,老太太回来后问缘由,颂雪说出实情,黎氏反而嫁祸给颂雪。
颂雪被卖,最后不堪折磨而死。
接下来孔有德提亲,许宜珠死活不肯,得罪了黎氏。
再接着,黎氏三番两次设计陷害,让许宜珠失了名声,也逐渐失去了老太太的宠爱,不得不下嫁冯延辉。
换而言之,从落水开始,许宜珠的命运便如同坠下悬崖般跌落。
直至成为侯门弃女。
宜珠紧紧握着握着帕子。
这一世,我的命运我说了算。
小丫鬟荷花在外头禀告:“姑娘,赵奶妈来了。”
颂雪蹙眉:“这个老攸婆,她来准没好事。”
观棋咳了一声:“赵奶妈是二太太的心腹,你面上客气些。”
宜珠脸色微微一沉。
赵奶妈是黎氏的人。
平时,仗着奶过自己,一直在自己院子里作威作福。
吃酒、赌博无所不为!
前世在黎氏嫁祸颂雪事件中,她昧着良心做伪证,直接造成了颂雪被卖。
抢了一次又一次吗?
颂雪挺身而出:“这书只有一本,是我们姑娘先定下的。”
宜珠吐了一口浊气。
完了,胸大无脑!
一急起来张口就是姑娘。
脱口而出的颂雪张口结舌,完了,忘了姑娘已经化妆成嬷嬷了。
侍从秋风喝道:“大胆,敢对清宁王无礼。”
清宁王扫了一眼店面,只有说话的丫鬟和旁边嬷嬷。
“你们姑娘定的?你姑娘是谁?”
颂雪垂头不说话。
宜珠只好笑着拱拱手。
“见笑见笑,一直没嫁出去,老姑娘,闲来无事就爱读读地藏经静静心。”
颂雪抬头笑道:“是的,姑娘一直没嫁出去。”
宜珠瞪眼,你给我闭嘴吧。
尽惹事!
清宁王玩味打量了宜珠一眼,眼底有一丝狡黠,收了银子。
“既是姑娘先定下的,这书让给姑娘便是,为表歉意,本王为姑娘题字吧。”
秋风拿过纸笔。
清宁王挥毫写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是地藏菩萨成佛箴言。
落款时,清宁王含笑:“敢问姑娘芳名?”
宜珠拱手:“虽然是老姑娘,但是男女授受不亲,恕小女子……老女子不能说。”
真别扭啊!
清宁王哈哈笑道:“是我疏忽了,姑娘说得对!”
拿着墨宝,颂雪欢喜不已。
“姑娘瞧瞧,这是王爷御笔。”
宜珠有些不乐意,低声嘀咕。
“我出银子买下来的书,他题字在上头,我不是吃亏了吗?”
掌柜的急了:“清宁王的字千金难求,大婶子别不知好歹。”
千金难求啊!
那就勉强接受吧!
清宁王摇着扇子,笑道:“姑娘觉得如何?”
“写得不错!”
宜珠不情不愿,“多谢王爷赐字,能不能加个印章?不然将来不好出手。”
没有印章,谁知道是王爷的墨宝。
掌柜的倒吸一口凉气。
王爷墨宝不珍藏?
还想卖了换银子吗?
清宁王再次哈哈笑起来:“是本王疏忽了。”
从腰间的荷包中掏出印章盖上,清宁王笑着递给宜珠。
“应当还值得上百两银子。”
宜珠结过地藏经,心里有些忧伤。
这么贵的书,以后拿来当成端茶送客的道具。
有点不忍心呢。
谢过清宁王后,宜珠结账离开。
秋风有些不解:“王爷为何对一个嬷嬷如此和颜悦色?”
平时,王爷是最清高的,能看上眼的不多。
怎么今日和一个嬷嬷说了这么多话,还赐下了墨宝。
清宁王笑了:“方才那位姑娘,恐怕是改头换面过的。”
秋风惊道:“属下居然没有看出来!王爷是怎么看出来的?”
清宁王摸了摸眉,笑道:“这可是我的独门绝学。”
想到对方自称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清宁王不由得再次笑了。
“咱们悄悄跟着这姑娘。”
宜珠和颂雪逛了一会绸缎铺子,买了几丈花布,又逛了一会糖果铺,买了几样稀罕糖果。
最后在一处茶坊坐下,要了一壶茶。
美美吃了一口点心,颂雪笑道:“观棋姐姐若是知道,必定羡慕奴婢。”
宜珠笑抿了一口茶。
“那么下回你守院子,我带你观棋姐姐出来转转。”
“奴婢一开口说话就是错。”
听说不带自己出去,颂雪一阵哀号。
宜珠不由得笑了。
人来人往间,宜珠瞧见杏花提着篮子路过。
“这不是杏花吗?她家在这附近?”
海棠出事后,杏花接替她成为黎氏的大丫鬟。
今日应当是她休沐。
颂雪撇嘴道:“她住在奴婢家对面,她家和奴婢家一直不睦。”
宜珠若有所思,哦了一声。
颂雪笑道:“说起休沐,奴婢很久没回家了,姑娘,奴婢明日想告假回一趟家。”
“当然会。”
颂雪大大咧咧凑上前:“帮奴婢算个姻缘呗。”
宜珠随口道:“你的姻缘已在身边。”
颂雪脸色顿时红了,一反常态扭捏:“当真?”
完了!
这表情怕不是有私情?
果然,胸大的丫鬟不靠谱。
看着热闹的市集,颂雪兴致勃勃给宜珠介绍。
“这里是胭脂铺子,这里是绸缎坊,这里是首饰铺子。”
宜珠边走边瞧,人间烟火真好。
前世只顾着低头在内宅绣花读书,罔顾了外头的好风光。
这一世,自己一定要看到别样风光。
见到一处书铺,宜珠抬脚便进去。
颂雪连忙跟上:“姑娘……”
宜珠一瞪眼:“记得叫我嬷嬷。”
“嬷嬷!”颂雪一吐舌头,“咱们来书铺做什么?”
宜珠低声道:“买些西厢记、杨贵妃传回去读。”
真买西厢记!
本以为姑娘开玩笑呢!
颂雪震惊:“姑娘,这些都是杂书,读了恐怕会移了性情。”
移就移呗。
每天不是绣花琴棋书画,来来回回一本地藏经都快翻出毛边了。
买,而且得多买几本。
谁知道下一次出府是什么时候。
一次买足了!
宜珠带着颂雪进入书坊。
掌柜的上前热情招呼。
“大婶子,小妹子,绣花样子,剪纸样子我们这样都有。”
女子一般进书铺,都是买这些。
宜珠笑问:“老板,有没有西厢记、杨贵妃秘史?”
掌柜的一脸震惊。
一个嬷嬷居然要买西厢记?杨贵妃秘史?
掌柜的有些结巴:“有……各自还有最后一套。”
宜珠问话:“还有什么略新鲜的?”
还要新鲜的!掌柜的结结巴巴:“有一套赵合德外传和飞燕外传。”
“都要了。”宜珠笑道,“有没有带插图的那种。”
嬷嬷还要带图的?
掌柜的更加结巴:“大婶子,就个这是带图的。一两银子一本。”
宜珠笑道:“我都要了。”
不差银子!
颂雪肉疼,开口还价:“三两银子四本,卖不卖?”
掌柜的正要说话,一个纨绔弟子带着两个小厮摇摇摆摆进来。
“有没有西厢记、金瓶梅?赵合德外传、飞燕外传之类的?爷都要了。”
这人摇着古扇,帽子、腰带皆镶嵌美玉。
肥头大耳,净坛使者似的。
掌柜的笑道:“孔爷,有,都有。”
不是冤家不聚头。
宜珠眼神一紧,来人正是孔有德。
前世侮了自己名声的人。
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
孔有德高声:“爷全要了,全给爷包起来。”
颂雪气不过,挺身而出道:“分明是我们先要的……”
宜珠一把拉过她。
孔有德好色,你胸大别说话。
孔有德走后,掌柜的歉意:“不好意思,大婶子,书没了。您看换换别的?”
做生意讲究先来后到,毕竟方才宜珠没成交。
宜珠不恼,依旧笑容满面。
“不打紧,那么,有没有地藏经?”
常看的那本已经起毛边了,正好换一本。
掌柜的再次结巴:“大婶子,你问的是佛经中的地藏经?”
跨度这么大?
刚才西厢记,现在地藏经?
宜珠点头:“对!”
掌柜的吞了一口唾沫:“这书不好卖,我们只进了几本,如今还剩最后一本,二两银子一本。”
这时,一个英俊挺拔的男子进来。
高大俊美,风度翩翩。
黑色披风隐隐透出金丝银线绣出的花纹,彰显地位。
宜珠退后半步。
今天尽遇见熟人!
来人是清宁王!
好好的,不在院子里头带美人喝酒作诗,来书铺做什么?
附庸风雅?
清宁王问:“掌柜的,有没有地藏经?”
掌柜的点头哈腰:“有,有。”
从柜底下掏出一本地藏经,恭敬递给清宁王。
清宁王掏出一锭银子扔在书架上:“这是书银!”
黎氏回到院子,再次将一个彩盅打碎。
“许宜珠这个贱人,居然敢讽刺珊儿。”
孔姨妈叹气:“这对母女看着老实,实际奸猾得很,居然借着清宁王压咱们。”
海棠捡地上的碎瓷片,笑道:“奴婢还有一个主意。”
黎氏没好气色:“这回你出的主意,让我们没脸,这回又有什么主意?”
海棠笑道:“大老爷常常在公中赊账,这些可得从大房扣出来,不然今日你也赊,明日我也赊,没个章法。”
话未说完,黎氏笑道:“你去看着办吧。”
孔姨妈笑道:“这主意不错。”
过了两日,宜珠觉得饭菜越来越不能入口。
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颂雪气愤道:“奴婢去找海棠理论,海棠说姑娘挑剔,不好伺候。”
宜珠放下筷子道:“是吗?”
好个海棠,越来越过分了。
颂雪撸袖子:“姑娘,要不奴婢去砸了厨房?”
宜珠哑然失笑:“砸了厨房?你是想让老太太跟着一起挨饿吗?”
轻易不要出手,一出手就要落在实处才行。
晚膳前,宜珠又喝了一碗汤药,觉得浑身暖烘烘的。
按照冯家绝学上的锻炼法子练了一会禁筋骨,更觉得浑身通泰。
不放心孟姨娘,宜珠带着观棋来到孟姨娘的院子。
孟姨娘见到女儿过来,脸上带着欢喜。
“二姑娘,外头冷,快进来。”
宜珠一进门,只觉得烟雾呛人,不由得咳了几声。
孟姨娘解释:“小丫鬟不会点火,弄得屋子里头乌烟瘴气,过会儿就好了。”
观棋探头看向炭盆,道:“姨娘的炭是炭头,怪道这么大的烟。”
炭盆里头的炭是灰黑色,稀稀拉拉几根,每根都在冒烟。
哪里是小丫鬟不会点火,分明是粗劣的炭。
宜珠的脸色沉下来:“这是大房送过来的?”
小丫鬟上前回道:“海棠送过来的全是这种,点了没多少暖意。”
宜珠冷笑:“我稍后便去问问老太太,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孟姨娘忙阻拦道:“有吃有喝有炭火,安安静静不好吗?”
宜珠指着炭火:“今日送炭头,明日便会送剩饭,后儿便会扣月例,一步步踩上来。”
孟姨娘拭泪道:“多少人剩饭还吃不上,炭头还没得烧,好姑娘,别替我惹祸了。”
见姨娘动情,宜珠劝了一阵方告辞。
出了院子,宜珠又好笑又好气。
“姨娘居然畏祸至此,甚至都没有问问,我是否也受了大房苛待。”
观棋安慰道:“或是姨娘知道,大房顾忌老太太,不敢过于苛责姑娘。”
两人边走边来到花园。
宜珠摘了一支枯枝道:“你说,若是我当真闹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会不会为我做主。”
观棋想想道:“奴婢觉得,老太太会斥责二房,但未必会真心为大房做主。”
毕竟大房太不争气。
此时,黎氏和儿媳常氏带着两个孩儿远远路过。
两人有说有笑,十分和睦。
宜珠笑道:“你说得对,大嫂子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孙女,看在娘家的面子上,老太太也不会将黎氏怎样。”
观棋点头道:“太太和少奶奶如同母女,京城高门谁不羡慕传颂。”
“听说大嫂子回娘家,也常说太太的好处。”
宜珠笑道,“老太太里外面子都有了,自然对太太十分满意。”
宫中贵人无法撼动。
但是婆媳关系十分微妙。
宜珠觉得可以从此下手,瓦解黎氏的根基。
众人离开后,院子恢复了往日的寂静。
老太太闭着眼睛,转动佛珠问:“檀香,你怎么看?”
多年主仆,老太太话里的意思,檀香心知肚明。
“赵奶妈狐假虎威是真的,但未必敢推二姑娘下水。”
檀香斟酌道,“二姑娘心思细腻。”
老太太又问了一句:“太太呢?”
檀香斟酌道:“太太当了许久的家,大小姐又是宫里贵人,做事难免考虑不周,让二姑娘受委屈。”
几句话,几乎勾出事情真相。
“也只有你,敢这么和我掏心窝子说话了。”
老太太叹息,“老二家的,确实有些飘了,敲打敲打也好。至于宜珠,往日是我小看了她。”
檀香笑道:“老太太洞若观火。”
老太太闭眼道:“且先看看吧。”
见老太太陷入沉思,檀香不再说话,在炭盆里多添了两块炭。
走在回院的路上,宜珠踩着积雪,听着簌簌地声音,有种莫名的快感。
颂雪叽叽喳喳:“姑娘,太厉害了,怪不得不让奴婢扔头油头花呢。”
“还有金簪,姑娘是特特使计策让赵三家的拿走的,对不对?”
“还有那汝窑盘子,姑娘也是特特等着的,对不对?”
宜珠笑而不答。
观棋笑道:“你还不赶紧谢过姑娘,若真是被赵奶妈诬陷,指不定就拉出去打死了。”
颂雪连忙跪下:“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快起来!”
宜珠又好笑又好气,“大雪地里小心着凉,要跪留着院子里头再跪。”
颂雪笑眯眯起来。
主仆三人回到院子,孟姨娘带着婆子等着她。
宜珠连忙招呼:“姨娘。”
孟姨娘是许宜珠的生母,相貌温婉,一身褐色衣裳,插着一根沉木簪子。
比老太太打扮还老成,遮掩了她大半容貌。
算上前世,一共五年没有见过生母,宜珠心中有些激动。
孟姨娘含泪:“姑娘总算平安了,我也放心了,以后姑娘听我一句劝,少出院子吧。”
前世,孟姨娘就是这么说,生生压制了宜珠的性子。
这一世宜珠并不打算听她的。
但毕竟是生母,毕竟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宜珠听话道:“好。”
孟姨娘身边的嬷嬷孟婆道:“姑娘暂且忍耐,总有一日能出头的。”
宜珠不以为然。
前世忍耐得还不够吗?
换来的是什么?
二房袭爵!
自己被冯延辉掐死。
孟姨娘带来一个消息:“清宁王会来府上小住,你爹想让你入王府伺候。”
清宁王吗?
今日见过的。
记得前世直到自己身故,王府虽然内宠颇多,但一直没有正妃。
孟姨娘叹气道:“听说清宁王名声不佳,我劝了几句,你爹不听,我也没有法子,唯有老太太能阻止,我身份低微……”
意思是让宜珠出面恳求老太太。
宜珠低头装出羞涩的模样。
心里却明白,不会的。
前世父亲刚提出这个建议,便被清宁王婉拒。
府上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自己也是事后才听说了一句。
而且……
如今宜珠心中,满心满意想要嫁给冯延辉。
弄垮冯家,弄死冯延辉。
替自己报仇才是正事。
当王妃?没兴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