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结局+番外
现代都市连载
《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是网络作家“贾环林黛玉”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21世纪文科大学生一睁眼,竟成了红楼梦中的贾环,这开局简直地狱模式。身为庶子,在这深宅大院里受尽冷眼与排挤。但咱可是带着现代知识体系穿越的,怎能就此沉沦?科举,便是我改变命运、扭转乾坤的利剑。且看我在这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下,如何凭借对经史子集的独特理解,在科场一路闯关。若能高中,便可为红楼众姐妹撑起一片天,让黛玉不再悲泣葬花,宝钗不必困于封建枷锁,探春亦能有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更要以一人之力,力挽贾府大厦将倾之危局。...
主角:贾环林黛玉 更新:2025-03-09 03:2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贾环林黛玉的现代都市小说《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红楼小郎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红楼:穿成贾环的我成了贾府顶梁柱》,是网络作家“贾环林黛玉”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21世纪文科大学生一睁眼,竟成了红楼梦中的贾环,这开局简直地狱模式。身为庶子,在这深宅大院里受尽冷眼与排挤。但咱可是带着现代知识体系穿越的,怎能就此沉沦?科举,便是我改变命运、扭转乾坤的利剑。且看我在这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下,如何凭借对经史子集的独特理解,在科场一路闯关。若能高中,便可为红楼众姐妹撑起一片天,让黛玉不再悲泣葬花,宝钗不必困于封建枷锁,探春亦能有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更要以一人之力,力挽贾府大厦将倾之危局。...
不等贾环和夏敬承再要说话,夏言就急急出了书房,往皇宫去了。他曾是内阁阁老,对大乾北方情况了如指掌,贾环的一些话虽然还有些稚嫩,却让他想到了很多。
夏敬承左左右右打量了一遍贾环,说道:“师弟,没看出来呀,感觉让你读书科举真是屈才了,你们贾府是武将世家,感觉你的武将天赋更高,真是个怪才”。
贾环嘿嘿笑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弟弟我就算从军,也要是张良那样运筹帷幄之人”,说着便昂头四十五度看向天空,颇有些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感觉。
逗得夏敬承哈哈大笑。
夏敬承道:“师弟,朝堂上的事情自有朝堂诸公去考虑,我们当下还是用功读书为重,此事不可再胡思乱想”。
贾环忙应下了。
中午夏敬承留贾环在家里吃饭,还是师娘下厨,贾环吃饭的时候将饭菜那是一顿夸,马屁更是不要命的拍,哄得贾环的师娘开心的不行,差不多把贾环当作是亲儿子了,搞得夏敬承都有些小吃醋了。
因为院试后贾环也要去国子监读书,夏敬承又给贾环讲了一些国子监的事情。
原来国子监共有六堂,分别是: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其实就是秀才贡生和举人学生的教室。
初入学时所在的是率性堂,一般都是刚考中的秀才,诚心堂、崇志堂,可以算是资深的秀才了。修道堂一般都是举人,正义堂算是举人中较为优秀的了,夏敬承就是正义堂的学生。而广业堂是举人中的佼佼者了,一般会试可能中进士的。
在国子监的学生,每个堂又有内班、外班的区别,内班每堂有三十人,六个堂加起来就是一百八十人,这些人日常都是在国子监内住宿的,算是正规途径入学的,这些人里面大多都是精英。
而外堂的住宿是自己解决的,或在外租房子,或每日回家中。外堂每个堂共有二十五人,六个堂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十人,这些人就是监生,都是些贵族子弟家里花银子捐的,这些人里面鱼龙混杂,多是不学无术之人。
夏敬承讲的很详细,这让贾环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国子监的读书生涯开始有些期待了。
贾环和夏敬承一直聊到傍晚,方才坐着张管家安排的马车回荣国府了。
却说,夏言到了宫中,太监忙通传了,至正皇帝在御书房见了夏言。
当初夏言是因为敢于直谏而恶了至正皇帝,故而一气之下被罢了官,皇帝心里对夏言还是有愧疚的,所以,至正皇帝仍以阁老来称呼夏言。
执政皇帝见夏言匆匆地过来,便问道:“阁老今日匆匆而来,可有事儿奏报?”
夏言忙行礼道:“臣的一个弟子叫做贾环,今日臣招他到家里,本想考考他边关之策,不曾想他的一番言论,着实让臣震惊。”
至正皇帝立刻来了兴趣,夏言为人极为稳重,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便说道:“能让阁老震惊的言论,快细细的说于朕听”。
夏言便将贾环上午关于北方设置九个重镇,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布防,也就是明朝中后期九边重镇的雏形,说了出来。
现在的大乾朝,北方兵力布置相对分散,几十万大军布防在,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一线,几千里漫长的边境上。一旦北方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很容易突破防线。
贾环进了荣禧堂,众人的目光便落在了贾环身上,见贾环气宇轩昂、英姿勃发,众人都有些愣神。
贾母笑呵呵道:“鸳鸯,快扶你三爷坐到我身边来”,贾母拉着贾环的手,向众人说道:“这就是我贾家的麒麟儿”。
贾母身边的位置素来只属于宝玉,如今贾环坐在那,众人都觉得很反差。
黛玉素来与贾环不熟,贾环这半年又多在菊香院读书,不常露面,也只有宝钗、迎春惜春几人常去菊香院,故而这次黛玉也算初次正经的见面。
黛玉素来就听府上的人说,贾环有些不正经,是个猥琐不堪之人。今日一看,却是如此一位谦谦君子,不由心下有些惊讶。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探花郎,从小就有耳濡目染的影响,所以对读书人的观念与宝玉不同,对贾环刚下场县试就中了案首,还是很欣赏的。
迎春和惜春看着贾环,都为他感到高兴,如今迎春和惜春算是贾环的铁杆支持者了,惜春几乎每日必到菊香院蹭吃蹭喝。
贾母对王熙凤到道:“今儿环哥争气,府上也该摆几天酒庆祝一番才好”,凤姐忙应下来,还说要请个戏班子,好好乐几天。
贾环见状,对贾母说道:“祖母,如今孙儿只是初次下场侥幸中了,四月份还有府试,孙儿想只在府里大家一起吃顿饭聚聚便罢了”。
贾母听了贾环如此说,也觉得有理,便说道:“如此也好,只是委屈了你”。
贾环忙道:“等孙儿秋闱高中,再来讨祖母的酒吃,那时不热闹的办几场戏,孙儿肯定是不依的”。
贾母和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贾母笑着指着凤姐说:“到时候你只找你二嫂子去,她若是办不好,我定不饶她”。
凤姐也说道:“好、好,老祖宗放心就是了,我们也都等着环哥秋闱高中呢”。
贾母和众人又定下明晚在荣禧堂摆宴,又叫了一个小戏班子,虽不大张旗鼓的庆祝,大家也乐一晚上。
众人散了后,薛姨妈和宝钗便回了菊香院,路上薛姨妈道:“你姨妈虽有心撮合这份金玉良缘,奈何老太太中意的是颦丫头,今日我看这环哥也不错,已经开始冒头了”。
宝钗不等薛姨娘说完,脸便飞的红了,气恼道:“母亲,你看你说的什么?”便羞恼的先回菊香院了。
王夫人这边黑着脸回来,对周瑞家的说道:“真是老天瞎了眼,竟然这样的人中了”。又问道:“宝玉呢?刚怎么没在荣禧堂”。
王夫人心里想,宝玉可不能再蹉跎下去了,眼看着贾环已经考出了名堂,宝玉还成天在姐妹堆里混。
因正月里元春省亲,贾府上下都忙疯了,所以贾珍在宁国府设了小戏台,邀请东西两府的老少爷们乐一乐,已经一连唱了有半个月了。
宝玉这几日都在东府听戏,每日与薛蟠、贾蓉等人谈笑吃酒,傍晚回去又在黛玉处厮混,真的好不快活。
今日是县试放榜的日子,贾政也心中忐忑,上午正在看公文,就有三五同僚一起过来向贾政道喜:“存周兄,恭喜恭喜呀,当真是虎父无犬子,令郎县试高中案首,这可得请大家的东道了”。
贾政听闻大家如此说,知道贾环中了,而且是案首,不由心下大喜。
道:“同喜同喜,犬子侥幸而已,当不得诸位夸赞,这份东道贾政一定请”。
今日的工部衙内气氛很活跃,众人都在贾政处闲聊,这极大的满足了贾政的虚荣心。
贾政的官职是工部员外郎,这官是他父亲老国公临终前向皇帝求来的,并不是正经科举正途,所以平日里多少有些被同僚们看不起。
今日却不一样,县试虽只是科举的开始,但县试案首可不是大白菜,不管什么阶段,第一名都是很稀罕的。
所以贾政今日多少有些扬眉吐气了,你们平日里不是有些瞧不上我吗?但是我的儿子牛啊。
贾政就在这样的心情里终于等到了下衙,然后急匆匆回了荣国府。
贾政下了马车,正巧撞见宝玉领着众小厮,风儿般从宁国府跑出来,一边嘻嘻哈哈的叫着。
贾政喝道:“孽障,站住”,宝玉见是贾政,吓得魂不附体,肝儿都在打颤,忙走到贾政面前,老老实实的低头站着,众小厮也不敢造次,远远的低头垂手站立。
贾政见宝玉脸色微红,浑身酒气,原本好心情瞬间便不好了。上一刻还在做两个儿子都能金榜题名的美梦,下一秒就被宝玉无情的击碎了。
贾政指着宝玉厉声道:“干什么去了?”宝玉见贾政脸色差的吓人,便不敢撒谎,只得唯唯诺诺道:“东府的珍大哥请去听戏”。
宝玉心里想着要遭,但这时又没有个能去贾母那边通风报信的人,心里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这一顿打怕是免不了了。
贾政听宝玉是去东府听戏,心中的火顿时就冒了起来,喝道:“将这孽障绑回去”,左右的人不敢违了贾政的意,只得按住宝玉,进了荣国府。
到了梦坡斋前,贾政命人将宝玉按在长凳上,拿着板子就狠命打了起来,这宝玉哪里禁得住,疼的鼻涕眼泪都下来了,哇哇哇的大叫起来。
梦坡斋这边早就乱了起来,众人见贾政这次打非同小可,照这架势,非要出事不可,众人苦劝,但贾政哪里肯,板子是一下比一下重。
众人无法,只得将消息送至内院。
贾母和王夫人得知宝玉被打,急的慌了神,忙往梦坡斋而来。
王夫人处离梦坡斋比较近,便先到了,见宝玉被打得叫声都虚弱了,忙上前抱着贾政手中的板子道:“老爷,珠儿去的早,如今只留下宝玉,今儿要是打出了好歹,你叫我怎么活呀”,说完便嚎啕大哭起来。
贾政道:“你问问这孽障整天都干嘛?每日里游手好闲听戏吃酒,还不如打死了干净”。
这时,贾母赶来,边走边指着贾政说道:“你要打死哪一个?”
又说道:“我看你就是烦我们娘俩,明天我和你媳妇并宝玉一起回老家去住,一面又叫人套车”。
又对王夫人说:“你也不用心疼宝玉,等他将来长大了,为官做宰的,也未必记得你是她母亲”。
贾政听闻贾母如此说,忙跪了下来说道:“母亲,儿子教训宝玉,也是为了光宗耀祖,母亲如此说,儿子如何受得住”。
贾母气急道:“我说你一句你就受不住了,你那样下死手打宝玉,他就受得住吗?”
贾母一面说贾政,一面上前查看宝玉,却见宝玉满头是汗,只能虚弱的呢喃着,听不真切说的什么,屁股上隔着衣服渗出血渍来。
贾母看了心里又疼又急又气,忙让众人将宝玉抬去荣禧堂,贾政这时心中的火已经消去大半,见宝玉如此,心里不免有些后悔。
贾母见贾政还跟着一起,便说道:“你还跟着作什么,非要看着被你打死才甘心?”
贾政见贾母如此说,便不敢跟随,众人抬着宝玉往荣禧堂去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