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在守正创新之路上稳步迈进,声名如同春日里的繁花,越传越盛,引得各方瞩目关注。彼时,正值国泰民安、百业俱兴之际,朝廷见中医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犹如燎原之火,且对民生福祉助力颇大,能祛百姓病痛、保民众安康,特派遣钦差大臣前来视察,有意给予更多扶持,期望借此东风,推动中医走向更广阔天地,让这华夏瑰宝福泽四海。
钦差大臣抵达医馆那日,阳光倾洒,仿若为这场盛事镀上一层金边。林晓和二少爷身着整洁衣衫,面容肃穆,率全体医师恭敬相迎。大臣身着华丽朝服,绣纹精美,金丝银线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更衬得他气宇轩昂。在二人的陪同下,大臣稳步前行,仔细巡查医馆各处。踏入“传统中医技艺研习所”,只见屋内窗明几净,年轻医师们身着素色长袍,或正专注研读泛黄古籍,口中念念有词,或两两相对,练习推拿手法,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大臣见此专注模样,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来到摆放着“智能中医诊断手环”之处,大臣好奇地拿起试用,当看到手环瞬间精准测出脉象数据,又听闻一旁医师讲解其如何便捷采集信息、辅助诊断,不禁对这一创新成果赞不绝口,称其为便民利民的良方,直言科技与传统结合妙哉;步入“生态药材培育园”,园内绿意盎然,各类药材植株生机勃勃,大臣耐心听着园工讲述药材培育的艰辛,知晓为寻良种跋山涉水,为模拟天然环境费尽心思,又了解到诸多创新之举,如巧用生物技术防虫祛病,更是对医馆的前瞻性眼光给予高度肯定,连声道:“此乃造福后世之举!”
视察完毕,众人齐聚正厅,钦差大臣清了清嗓子,当场宣布,朝廷将拨款扩建医馆,增设专门的中医古籍研究院,全力支持中医古籍的修复、整理与研究工作。话语落地,仿若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这一喜讯如惊雷乍响,让医馆众人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林晓和二少爷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喜与坚定,他们深知,中医古籍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仿若暗夜星辰,指引后世,如今有朝廷助力,定能挖掘出更多瑰宝,让中医之路越走越宽。
古籍研究院成立后,消息不胫而走,仿若有磁力吸引一般,吸引了一大批精通古籍、学识渊博的文人学者加入。他们不辞辛劳,从民间各个角落搜集来一本本泛黄、破损的古籍,那些古籍仿若历经沧桑的老者,满是岁月痕迹。学者们在研究院中,点起烛灯,铺开宣纸,小心翼翼地修复、校注,指尖轻触古籍,似在与古人对话。终于,一本失传已久的《伤寒杂病论》批注本重现人间,翻开那古朴书页,其中对病症的独到见解和用药心得,仿若打开新世界大门,为现代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引得医者们争相传阅研习。
与此同时,随着医馆国际影响力如涟漪般层层扩散,一些外国使团听闻中医神奇,主动前来交流访问,满怀期待,希望引进中医技术和人才,以解本国医疗难题。林晓和二少爷不敢有丝毫懈怠,精心筹备接待事宜,组织了多场中医技艺展示会。在正骨展示环节,场地开阔明亮,医师们备好器具,外国使节们围聚四周,眼睛一眨不眨。只见医师双手稳稳握住患者错位手臂,轻轻一抖、一推、一按,瞬间矫正骨骼错位,动作行云流水,惊得使节们目瞪口呆,许久才回过神来鼓掌称奇;艾灸体验中,异国宾客们躺于榻上,看着艾条燃起袅袅青烟,感受着温热的艾条驱散身体寒湿,暖意渐渐渗透肌肤,脸上满是新奇与舒适,不禁啧啧称赞。不少使节当场表示,回国后要大力推广中医,让本国百姓也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