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时锦裴淮川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冷面军官好会撩宋时锦裴淮川 全集》,由网络作家“吾有长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等半天就等来这个消息,赵素兰气得拍了董芳一下:“我还没有孙子,这对我算什么好消息。”宋时锦听到后,眼睛一亮,她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董芳伸手敲了赵素兰的额头一下:“脑子不开窍,问问你儿媳妇。”赵素兰不解地看向宋时锦:“时锦,开办小学跟咱家有什么关系?”宋时锦说:“我高中毕业,成绩还不错,要是能被选上当老师就再好不过了。”赵素兰开心道:“当老师好,就不用每天辛苦下地干活。”董芳说:“除了镇上调过来的老师,还要从咱们村选拔两名老师,时锦好好准备一下,到时候公社会来咱们村进行考试,争取被选上。要是选上了,不仅生产队记工分,每年分两次粮食,每个月还有国家补助费5块钱。”宋时锦心情激动:“谢谢芳婶子,我一定好好准备。”……前世,这个消息是在过完年...
《重生:冷面军官好会撩宋时锦裴淮川 全集》精彩片段
等半天就等来这个消息,赵素兰气得拍了董芳一下:“我还没有孙子,这对我算什么好消息。”
宋时锦听到后,眼睛一亮,她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董芳伸手敲了赵素兰的额头一下:“脑子不开窍,问问你儿媳妇。”
赵素兰不解地看向宋时锦:“时锦,开办小学跟咱家有什么关系?”
宋时锦说:“我高中毕业,成绩还不错,要是能被选上当老师就再好不过了。”
赵素兰开心道:“当老师好,就不用每天辛苦下地干活。”
董芳说:“除了镇上调过来的老师,还要从咱们村选拔两名老师,时锦好好准备一下,到时候公社会来咱们村进行考试,争取被选上。
要是选上了,不仅生产队记工分,每年分两次粮食,每个月还有国家补助费5块钱。”
宋时锦心情激动:“谢谢芳婶子,我一定好好准备。”
……
前世,这个消息是在过完年才知道。
宋时锦已经跟周旭朗结婚了。
村长通知大家去考试,当时宋时锦也想跟周旭朗一起参加考试,却因为周老太身体不舒服,需要人贴身伺候,不让她离开。
考试结果出来后,周旭朗成绩不佳,没有被选拔上,对宋时锦说试卷太难,就算宋时锦去考,也不会选上。
现在,她比前世提前得到消息,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没有人阻止,赵素兰还拿钱出来,让她去书店买书。
宋时锦没有去书店,而是去了废品收购站,买了初高中的书本,一共才花了5毛钱。
……
买了书本回来,赵素兰递给了宋时锦一封信。
“时锦,你快看看,这是裴川写回来的,婶子不认识字,你读给婶子听。”
宋时锦读到一半,脸就红了。
赵素兰猜到了信中的内容,就问:“是不是结婚申请通过了?”
宋时锦羞涩地点头。
赵素兰激动地抓住宋时锦的手:“快改口叫娘!”
“娘。”
“哎!”
宋时锦叫完就小跑着躲进了房间里。
赵素兰满面红光。
……
书本买回来了,可经历了一世,前世所学的知识宋时锦早就忘得差不多了,不过她有办法。
吃饭的时候,宋时锦跟赵素兰商量:“娘,离开课堂一年多,我担心考不好。”
赵素兰说:“反正这次淮川也寄了钱回来,你别去上工,就在家安心复习。”
“光复习没用,没有人指导,错了也不知道。”
“那怎么办,娘也不识字,帮不了你。”
“娘,有人能帮我。”
“谁?娘给你请来。”
“住在牛棚的沈老先生。”
赵素兰脸色一变:“他是被下放来改造的,村里人都远离他。”
“沈老先生学富五车,是京市大学的教授,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教导,不仅这次的老师选拔考试能轻松通过,对我以后的帮助也很大。”
听到对宋时锦有帮助,赵素兰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
……
当天夜里,婆媳二人就来到了牛棚。
已经入冬,牛棚里四面透风,沈学仲躺在木板上,盖着脏污不堪的破被子。
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沈学仲满心疑惑。
村里人对他避之不及,来找他的人,只会直接踹开牛棚的门,谁会这么有礼貌地敲门。
沈学仲起身开门,月光下,看到门口站着两个女人。
其中一个女人是村里的寡妇,人送外号小菜刀。
为了避嫌,沈学仲立刻把门关上。
“这么晚来,你们有什么事吗?”
宋时锦开口:“沈老先生,我叫宋时锦,是向阳村的知青,我想向您请教功课。”
沈学仲诧异道:“既然是知青,也知道高考取消了,怎么还想要学习?”
宋时锦说:“虽然高考取消了,但是知识学到就是自己的,总有用到的时候,我虽不够聪慧,但一定会尊师重道,只要沈老先生愿意教导,我一定会认真学习。”
沈学仲叹了一口气说:“愿意学习是好事,但我没有精力教导你。”
赵素兰说:“只要你愿意教我家孩子,我每天管你一顿饭。”
就算刚分了粮食,沈学仲分到的粮食也少得可怜,每顿都要和野菜一起煮,一顿饭的诱惑很大,但沈学仲没有答应。
赵素兰问宋时锦:“一定要是他吗?”
宋时锦点头。
“明白了。”
宋时锦还没问赵素兰有什么办法,就见赵素兰一脚踹开牛棚的门。
沈学仲看着怀里抱着一个大南瓜的赵素兰,结巴道:“你……你要干什么?”
赵素兰说:“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答应指导我家孩子的学习,二是我大声喊叫,把全村人都喊来,告诉他们,你骚扰老娘!”
沈学仲瞪大了眼睛:“你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我什么时候骚扰你!”
赵素兰哼了一声:“不重要,重要的是,村里人只会信我,而不是你。”
沈学仲指着赵素兰气得发抖:“不可理喻!”
宋时锦震惊于婆婆的彪悍,又担心得罪沈学仲,扯了一下赵素兰的衣服想劝阻。
赵素兰不管不顾,对沈学仲下最后通牒:“老娘耐心有限,一……二……三。”
就见赵素兰深吸一口气,张嘴就要大喊。
沈学仲慌忙捂住了她的嘴:“我答应!”
赵素兰把怀里的南瓜扔给沈学仲,嘴里念叨着:“早这么痛快不就完了,磨磨蹭蹭。”
……
回去的路上,宋时锦再次跟赵素兰确认:“娘,沈老先生真的答应教我了吗?”
赵素兰拍着宋时锦的手说:“放心,只要他敢反悔,我就去闹。”
“娘,这样不太好,对您的名声有影响。”
赵素兰笑了:“我的名声什么时候好过。”
这倒也是。
“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娘别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我不想娘被人家说三道四。”
赵素兰无所谓:“只要目的达到了就行,什么方法不重要。”
第二天晚上,宋时锦就去了牛棚。
沈学仲看到跟着来的赵素兰,脸上一副便秘的表情。
“你不要进来。”
赵素兰塞了两块菜饼子给他,嫌弃道:“我听到学习就犯困,请我都不进去。”
沈学仲先是出了一些题目测试了宋时锦的基础成绩,很不理想。
但是教导了宋时锦几个晚上后,发现她进步非常快,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不禁生了惜才之心。
宋时锦在牛棚里学习,赵素兰就在外面守着,每天都是如此。
还每晚给沈学仲带饭。
吃人家的嘴软,沈学仲渐渐对赵素兰改观。
熟悉后,每次来两人也客套两句。
当沈学仲得知赵素兰是宋时锦婆婆时,无比震惊。
他以为赵素兰是宋时锦的娘,还感叹歹竹出好笋,这样一个蛮横泼辣不讲理的女人,生出的女儿却性格恬静,乖巧听话。
结果人家是婆媳关系。
他从未见过一个做婆婆的,如此爱护儿媳妇。
一个善待儿媳妇的人,能坏到哪里去。
在那之后,沈学仲就对赵素兰另眼相看。
……
自从在沈学仲这里学习后,宋时锦每天只上半天工,下午就在家做题,晚上去牛棚学习。
知青们都很羡慕她。
黄小琴故意跑到她跟前阴阳怪气:“这是效仿资本家,不劳动,当起了少奶奶。”
宋时锦怼她:“那你也找一个让你能当少奶奶的男人。”
黄小琴哼了一声:“劳动者是最光荣的,我才不稀罕当一个米虫。”
宋时锦嗤笑了一声。
真是如此,前世就不会得知周旭朗考上大学后,两人迅速勾搭上。
当时黄小琴还是已婚状态,周家生意好了之后,她才离婚。
自己还同情她,让周旭朗给她安排了工作。
结果,自己才是那个最可怜的人。
黄小琴还想再刺挠宋时锦几句,赵素兰赶了过来。
“干什么!闲着没事就去挑大粪,别在这里欺负我们家时锦。”
对上赵素兰,黄小琴可不是对手,赶忙离开。
……
房子已经开始打地基,最终赵素兰还是去找了大哥帮自家盖房子。
其中,宋时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前世裴淮川牺牲后,赵素兰的天都塌了,一下子病倒。
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对照顾自己的宋时锦说了很多事。
其中就有对娘家人的牵挂。
当初裴淮川的爹过世时,裴淮川还在赵素兰的肚子里。
娘家人劝她打掉孩子改嫁,她不愿意,执意要留在裴家。
为此,跟娘家人决裂。
生下裴淮川后,以为婆家会看在她替裴家留后的份上善待他们母子。
谁料,在裴淮川出生三个月的时候,被裴老太赶出了家门,只为了腾出房子给二儿子结婚。
赵素兰没有脸向娘家求助,孤儿寡母的艰辛自不必说。
虽然对爹娘愧疚,赵素兰却也不后悔生下儿子。
但据宋时锦后来得知,赵素兰的大哥当时盖房子时出了意外,一家人都在医院守着,等出院后,知道裴淮川的事,来到向阳村看望赵素兰,她已经去世了。
赵素兰的丧事还是赵家人操办的。
所以,当赵素兰询问她,是否要找赵大舅盖房子时,宋时锦就以自家亲戚用着放心为由,建议用赵大舅。
……
夜晚,宋时锦收拾好了书本,准备回去。
沈学仲站起身来,送她出门。
赵素兰说:“不用送,你早点休息吧。”
沈学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手插进了口袋里。
宋时锦见状,问道:“沈老,您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对我说?”
沈学仲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信封:“你能帮我寄一封信吗?”
赵素兰想阻止,就见宋时锦已经接过了信。
回去的路上,赵素兰说:“你跟着老沈学习都要偷偷摸摸的,帮他传递消息,万一被人知道就不好了。”
宋时锦说:“沈老教导了我些日子,我的进步非常大,教师考核肯定没有问题,这点小忙,我应该帮。”
“行,既然考核没问题,咱们以后是不是不用去牛棚,要不然早晚会被人发现。”
宋时锦点头:“沈老让我这段时间在家多巩固,以后我有不懂的地方再去请教沈老。”
……
去镇上邮局寄了信,见时间还早,宋时锦就去了镇上一座工厂。
厂里的工人虽然能吃商品粮,但是定量供应,如果家里人口多,粮食也不够吃,需要另外找渠道购买。
宋时锦借口到家属院找人,听说厂里没有她要找的人,急得都要哭出来了。
“这可怎么办,家里还等着钱救急,拿不到钱可怎么办。”
她本来就身材娇小,长相软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惹人心疼。
一位老太太见状,上前安慰道:“姑娘你别急,再好好想想名字。”
泪珠从眼眶流下来,宋时锦抽泣道:“娘只说叫周姨,说我到了她就会来主动找我,我把粮食给周姨,周姨就会给我钱,可是我等了好一会,她也没有来,我这才找到厂子里。”
老太太听了,眼睛一亮,见宋时锦提着一个布袋子,问:“小姑娘,你这袋子里是什么粮食?”
“玉米。”
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老太太的儿子已经准备去黑市买粮食,黑市粮价贵,现在有粮食送上门来,老太太当然不能放过。
就说:“小姑娘,你拿不到钱,会耽误你家里的事,不如这样,你把粮食卖给我。”
宋时锦停住了哭泣,抬眼看向老太太:“周姨给我1毛钱一斤的价格,你能给我吗?”
老太太一听这价格,便宜啊,立刻点头答应:“我是看你一个小姑娘可怜,才愿意买的。”说着就进屋拿钱。
问了宋时锦的玉米有10斤,给了1元钱。
宋时锦没有接:“娘说每斤还要给7两粮票。”
老太太顿时不高兴:“我要是有粮票就去粮站买粮,还用买你的。”
宋时锦说:“没有粮票每斤1毛7。”
老太太让宋时锦便宜一些。
宋时锦不松口。
老太太威胁道:“你这可是投机倒把,我要是去举报你,你可是要坐牢的。”
宋时锦一听,立刻一副害怕的样子,提着布袋子就跑。
这时,隔壁出来一个妇人,说道:“您吓唬一个小姑娘干什么,你自己拿着粮票去买,也是这个价,玉米在黑市最低也要卖到2毛钱一斤。”
老太太说:“乡下姑娘哪里懂这些,而且她着急用钱,我哪知道她那么不经吓。”
妇人摇了摇头,进屋拿了钱,追了出去。
“爷爷,您快回床上躺着,我不走。”
郑老爷子倔强着不走:“你签字。”
宋时锦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过蒋律师手中的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在遗嘱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郑老爷子看到宋时锦在遗嘱上签了字,满意地回到床上躺着。
等宋时锦回头看向郑老爷子的时候,发现他脸上带着笑容,—脸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顿时,宋时锦手中的笔落在了地上。
郑易强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扑到床边。
“爷爷……”
郑老爷子—点反应都没有。
全家人见状,全都大声哭了起来。
宋时锦被悲伤的气氛感染,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蒋律师走到跟前,恭敬道:“小姐,请节哀,郑老先生是笑着离开的,接下来还要请小姐到海市去主持丧礼。”
郑家人立刻停止了哭声。
郑文军当即反对:“不行!我爹愿意回来,就是同意葬在老家。”
蒋律师说:“小姐已经继承了郑老先生的遗产,海市有很多事情需要她接管,郑老先生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都在海市,所以葬礼在海市举行很有必要。”
宋时锦说:“蒋律师,我—介女流,处理不了爷爷那么大的家业,就让哥哥代替我来管理吧。”
郑文兵挤到宋时锦跟前:“妞妞,你哥哥—人忙不过来,让你二哥和三哥也—起帮忙。”
宋时锦看向郑易强。
郑易强对蒋律师说:“蒋律师,我们—家子要商量爷爷的后事,请你先回屋休息。”
蒋律师对着宋时锦点了—下头,出了屋子。
郑文军有些恼火:“老二,爹尸骨未寒,你当着蒋律师的面就要分遗产,你就这么等不及吗?”
郑文兵不服气:“都是爹的儿子,我们也该有份。”
郑文军说:“爹把财产留给妞妞,妞妞是我的孩子,遗产就该我们来继承。”
郑文兵呵呵—笑:“当谁不知道似的,在外面随便找个姑娘回来,就说是妞妞,那爹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岂不成了笑话?”
郑文军得意道:“只要爹认她,她就是我的亲闺女,有本事你也找—个回来让爹承认。”
郑文兵气得干瞪眼,他当然找过人来冒充妞妞,可郑老爷子压根就不认,还把他训了—顿。
以为找人冒充这—条路行不通,谁知郑易强找的这个就被老爷子承认了,还被列为遗产继承人。
早知道他就多找几个人来冒充,只要有—个成功了,他就会被爹看重,郑家的财产就是他的。
宋时锦见双方争执不休,对郑易强说:“你们自己解决好再来找我,如果今天不能得出—个结果,我就勉为其难继承你们郑家的遗产,去海市当—个大小姐。”
郑家人的脸色顿时都变了,交换了眼色后全都出去。
宋时锦在房间里找了—张白纸,用笔写下财产转让书,并签上了名字。
看着床上的郑老爷子,想了想,宋时锦把门关上,进入空间里炸了—些小果子,拿出来放在郑老爷子的床边。
……
宋时锦不清楚郑家兄弟是怎么商议的,但很快就有了结果,同意宋时锦把遗产转让给郑易强。
宋时锦把写好的转让书交给了郑易强,便提出离开。
郑易强说:“你能不能留下来,等爷爷的丧事办完后再走?”
宋时锦坚定地说:“说好了不参与你们家的事,我出来已经很久,再不回去娘会担心我。”
宋时锦盯着她,就是不开口。
无奈,黄小琴只好直接开口:“我想到你家吃两口。”
“吃完了。”宋时锦立刻关门。
黄小琴伸出脚挡在门缝间。
赵素兰见宋时锦还没说完,问道:“时锦,怎么还不回来?”
宋时锦回答:“有人上门讨饭。”
黄小琴生气道:“你才是乞丐!”
“不是乞丐为什么到我家来要吃的,周旭朗上山没有收获吗?”
“旭朗抓的是野兔。”
“那不是更好。”
“他们说孕妇不能吃兔肉。”
乡下确实有这个说法,只不过别人家或许是真为了胎儿考虑,但是周家,就是单纯地不想多—个人分肉吃。
“事关你肚子里的孩子,少吃—口也没事。”
“可我闻着肉味了,吃不到我心里难受。”
赵素兰端着剩饭菜汤走过来,听到这话,见她是孕妇,把手中的碗递过去:“就剩这点剩饭菜汤,我正要喂鸡,你要实在馋得慌,就给你吃。”
黄小琴听了,满脸愤怒:“不给吃就算,何必这样羞辱我!”说着就抹着眼泪跑了。
留下婆媳二人面面相觑。
赵素兰问:“她哭什么,我又没骂她。”
宋时锦说:“她可能不想吃嗟来之食。”
赵素兰—脸蒙圈:“啥玩意,难不成她想我请她到家里,坐在我们家饭桌上吃?”
两人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拴上院门回屋做棉衣。
……
“咚咚咚……”
大门再次被敲响。
赵素兰不耐烦地喊道:“又是谁!”
“开门,欺负—个孕妇算什么本事!”
是周旭朗的声音。
赵素兰—头雾水,问宋时锦:“刚才你打她了?”
宋时锦摇头。
赵素兰出去开门,宋时锦跟上去,拿起了—根棍子在手。
打开门,看到周旭郎,还有—脸委屈的黄小琴。
“吵什么,谁欺负你媳妇了!”赵素兰叉着腰指着周旭朗质问。
周旭朗说:“小琴到你家来,你拿鸡食给她吃,不就是在羞辱她吗?”
赵素兰呵呵—笑,走了出去,正要开骂,宋时锦说:“娘,骂回去大家会真的以为咱们欺负了她,凡事都要讲—个理,咱们让乡亲们来评评对错。”
说着,宋时锦走出去,大声喊道:“乡亲们,都来看看呀!周家今天炖兔肉,黄小琴还到我家来讨吃的。
讨吃的也就罢了,还嫌弃我们家的伙食。
我们家吃过饭了,只有剩菜剩饭,娘说她要是想吃,就给她,毕竟是孕妇,咱也能理解,她不想吃咱就留着喂鸡,这话没毛病吧。
他家还好意思找上门来,说我们家羞辱她,真要是要脸面,就别到我家讨饭吃。
乞丐就该有乞丐的觉悟,给什么吃什么,总不能上门讨饭,还指望主家做上七大碗八大碟,请进门当祖宗供着吧。”
乡亲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是呀,自己家里炖着肉,还去别人家讨吃的,人家饭都吃过了,难不成还要给她重新做不成?”
“就算是怀孕口味刁钻,想吃别人家的饭菜,也该拿着自家的饭菜去别人家换,哪有巴巴上门讨要,饭菜不满意还倒打—耙。”
“哪个女人不怀孕,要是都仗着怀孕随便到别人家要吃的,还要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岂不乱套。”
“这次我站在淮川娘这边,怀的又不是淮川的种,人家凭什么要给她做好吃的?能给剩饭剩菜就不错了。”
大家你—言我—语,周旭郎满脸尴尬,看向黄小琴,问道:“你怎么没说清楚?”
黄小琴心虚:“再怎么样,她也不能拿鸡食打发我,还说我是乞丐。”
再次被赵素兰投喂,宋时锦本想拒绝,但是肉包子实在是太香。
宋时锦没有抵挡诱惑,吃了一个肉包子,赵素兰再让她吃的时候,宋时锦摇头说吃不下。
见赵素兰不信,宋时锦从背篓里拿出一个三十公分长的南瓜。
“婶子,我真的能吃饱,我在后山找到的一个地方,结了老多的南瓜,我带了一个给您尝尝味道。”
赵素兰接过南瓜,说道:“这种南瓜跟我给你的南瓜子是一个品种,要是等老了,可甜了,不过现在嫩的也好吃。”
宋时锦点头:“等过几天变黄皮了,我全部摘回来。”
赵素兰把两个肉包子塞进宋时锦的口袋里,让她带回去吃。
“婶子跟你一起去摘。”
……
傍晚回到生产队交猪草,满满一背篓猪草记两个工分.
宋时锦早上吃了半个鸡蛋,中午又吃了一个肉包子,肚子里有油水,一天下来还有精神。
李小娥就不同了,天天吃野菜,脸上都有菜色。
前世,宋时锦就跟李小娥关系不错,听到她要跟周旭朗结婚,还提醒她,周旭朗和黄小琴关系不一般。
只是当时的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
见李小娥饿得没精神,拍拍她的肩膀,指着自己的背篓。
李小娥顺着宋时锦的手,看到背篓里的南瓜,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南瓜!哪来的?”
随后想到宋时锦定了亲,肯定是裴家给的,脸又一下子耷拉了下来。
宋时锦说:“今晚不吃野菜,咱们快点回去炖南瓜,不然等她们做好饭,我们俩就饿扁了。”
李小娥眼睛一亮,不可置信道:“我也能吃吗?”
宋时锦笑道:“咱们一起做饭,当然要一起吃,一个南瓜我也吃不完。”
李小娥开心地接过宋时锦的背篓,一路小跑着回去。
……
知青们回来,大老远就闻到一股香甜的味道,从知青所飘出来。
到了门口,看到李小娥刚把锅里的南瓜装了出来。
装了满满两饭盒。
李小娥一脸笑容:“锅已经洗好了,你们做饭吧。”
黄小琴问:“你们哪来的南瓜?”
李小娥看向宋时锦。
宋时锦夹了一块南瓜块放入口中,清爽香甜,说道:“别人吃个饭都要管,村长都没有你忙。”
黄小琴被怼,生气道:“时锦,你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你以后可是要成为军嫂的人,说话做事都要注意形象。”
宋时锦岂能不明白她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道德绑架她,让她把南瓜分给她们吃。
门都没有。
黄小琴做的是野菜玉米饼子,宋时锦虽然已经吃完了,但房间里还飘荡着南瓜的味道,黄小琴顿时觉得手中的饼子不香了。
其她人的粮食不多,只能做野菜玉米糊,吃个水饱。
……
接下来的三天,宋时锦除了早上吃野菜糊,中午和晚上吃的都是南瓜,虽然顿顿吃会觉得腻,那也比野菜强。
昨夜进空间看过了,那一把南瓜子,种了有一亩地,结了老多的南瓜,都成熟变黄了。
宋时锦趁着去后山脚下割猪草的功夫,把空间里的南瓜连藤移出来两棵,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栽种下去,然后去叫赵素兰。
当赵素兰看到一大片南瓜藤,上面结了很多南瓜,都惊呆了。
“这犄角旮旯的地方竟然有这么多的南瓜!”
赵素兰数了一下,有十二个南瓜。
一个南瓜有十几斤,就算天天吃,一个月也吃不完。
两人无法一下子把这么多南瓜带回去,赵素兰留下来看着,叫宋时锦去叫裴淮川来。
宋时锦说:“白天摘,会被别人看见,等到晚上再来摘,这些就都是咱们的。”
赵素兰担忧道:“要是被别人发现了怎么办?”
“不会的,这个地方比较偏僻,平时没有人会来这里。”
“行,那咱们晚上再来。”
……
到了晚上,赵素兰带上扁担和袋子,叫宋时锦留在家中,他们娘俩去山上。
宋时锦当然要跟着去,要不然怎么把收进空间里的南瓜拿出来。
“婶子,多一个人去,就能多拿几个南瓜回来。”
裴淮川拿出手电筒,说:“一起去吧,我会照顾好你们。”
于是,三人一起朝着后山出发。
赵素兰从儿子手中拿过手电筒,叮嘱着:“我在前面照着路,淮川搀好时锦,晚上山路不好走,别摔了。”
“知道了。”
宋时锦的手立刻被大手包裹着,她没有抽回,就这样被裴淮川一路牵着走。
路上,裴淮川明显照顾宋时锦的速度,放慢了脚步,空气中充满着香甜的气息。
快要到地点的时候,宋时锦说担心赵素兰找不到,裴淮川才松开手。
接过赵素兰手中的手电筒,宋时锦假装寻找,趁机把南瓜从空间里拿出来。
赵素兰和宋时锦准备每人抱着两个南瓜,剩下的八个装在袋子里,让裴淮川用扁担挑着。
裴淮川把袋子放在地上说:“都放着。”
只见裴淮川分别在袋子上放上6个南瓜,用袋子裹起来,绳子缠绕几圈勒紧,再用扁担挑起来。
这次赵素兰让宋时锦拿着手电筒,替裴淮川照着脚下的路。
不愧是军人,体力就是好,宋时锦空着手走山路都觉得累,裴淮川挑着十二个南瓜,脸不红气不喘。
回到裴家,赵素兰对宋时锦说:“这些南瓜全部拿回知青所太惹眼,就放在家里,你带一个回去,等吃完了我就给你送过去。”
宋时锦说:“不用,我之前已经采摘了一些藏了起来,每次少带一些回去,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些南瓜您只管吃,我再去山上找找,说不定还有。”
赵素兰对儿子说:“既然时锦不拿回去,你拿到黑市去卖掉,换了钱给时锦。”
裴淮川说:“娘,我现在不方便去那种地方。”
赵素兰白了儿子一眼:“你以前去的次数还少吗。”
南瓜个头太大,不方便携带到镇上,宋时锦说:“婶子,南瓜能保存很久,就留在家里,冬天也能多一道菜。”
既然未来儿媳说了,那就留下来。
裴淮川送宋时锦回来,进了屋子,发现房间里气氛不对劲,大家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向她。
宋时锦看向了李小娥。
李小娥过来说:“时锦,你陪我去一下厕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