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后续+全文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后续+全文

金蟾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金蟾君”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林玉禾谢书淮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她竟重生在了前夫和他白月光的大婚当日。看着那喜庆又刺眼的场景,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悔恨瞬间将她淹没。前世的她,只看到了对方冷漠的表象,却忽略了他藏在心底的深情。她任性地提出和离,还狠心打掉了他们的孩子。之后,更是识人不清,与一个居心叵测的恶人订了亲。那个恶人,早在外面养了外室和孩子,娶她不过是想找个背锅的主母。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受尽折磨,最终惨遭恶人杀害。死后,她孤魂飘荡,满心满眼都是他曾经对她的好。重回这个决定命运的节点,她暗暗发誓,这一世,她要弥补曾经对他的伤害。...

主角:林玉禾谢书淮   更新:2025-05-12 11: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金蟾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金蟾君”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林玉禾谢书淮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她竟重生在了前夫和他白月光的大婚当日。看着那喜庆又刺眼的场景,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悔恨瞬间将她淹没。前世的她,只看到了对方冷漠的表象,却忽略了他藏在心底的深情。她任性地提出和离,还狠心打掉了他们的孩子。之后,更是识人不清,与一个居心叵测的恶人订了亲。那个恶人,早在外面养了外室和孩子,娶她不过是想找个背锅的主母。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受尽折磨,最终惨遭恶人杀害。死后,她孤魂飘荡,满心满眼都是他曾经对她的好。重回这个决定命运的节点,她暗暗发誓,这一世,她要弥补曾经对他的伤害。...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不过看在林娘子的面上,把这姑娘安排到外院打扫。”

秋儿这才明白过来,一脸兴奋,恭敬道:“这位姐姐,秋儿听你安排就是。”

“不知月银多少?”

冬月很不耐烦回了句,“每月二两银子。”

秋儿一听兴奋的连连点头,告别林玉禾后,和冬月进了李府。

前几日,李云萝到家中来看崔氏。

林玉禾趁着这个机会,在李云萝面前提了一句。

李云萝因为林玉禾,给她吃了颗定心丸,对林玉禾敌意明显少了很多,也没犹豫当即应下。

解决掉了这个麻烦,林玉禾心里也轻松不少。

买好东西,阿柱直接把她送回红叶村。

回到家中,天色还没大黑,崔氏在院中缝鞋子。

灶房中忙碌的竟是谢书淮。

他正忙着在案板上揉面。

木盆里,已剁好腊肉和山葱。

从准备的食材就知道,他要包饺子。

林玉禾还以为自己眼花,立在灶房门口半天。

直到对上谢书淮清冷的目光。

她才相信是真的。

这几日,林玉禾心中憋着气,一直不愿和谢书淮说话。

她把背篓一放,拿出佐料准备倒进陶罐中。

奈何她手短勾不到陶罐。

谢书淮实在看不过去,伸手把陶罐拿到她跟前。

林玉禾心中有气,好似和他故意杠上一般,赌气地用长勺把陶罐推回原位,再用长勺把陶罐勾到自己面前。

无声地宣泄着,她心中的不满。

运姐儿在灶膛烧火,听到动静她探出脑袋,见林玉禾回来了。

把火钳一放,小跑过来,往背篓底下一看有个香瓜时。

开心地笑了起来,“舅舅,舅娘买香瓜了。”

而后又抱到院中炫耀,“外祖母,我们有香瓜吃了。”

崔氏有些心疼银子,嗔怪道:“你这个小馋猫,日日在你舅娘面前唠叨,她也真舍得。”

“把瓜泡在水缸里,今晚乘凉吃。”

“嗯。”

林玉禾喜欢吃山葱味,多吃了几个撑住了。

晚上,月光还算皎洁,崔氏搬着小凳子到院中乘凉。

运姐儿也终于吃上了,她心心念念的香瓜。

林玉禾不敢再贪嘴,在院中晃晃悠悠漫步消食。

听崔氏说着,明日村长家娶儿媳妇一事。

就在这时,腹中的孩儿又动了起来,开始踢林玉禾。

“运儿,快来,看妹妹又踢舅娘了。”

运姐儿拿着香瓜,凑到林玉禾小腹上听着。

崔氏也是一脸欢喜。

半天没动静后,运姐儿也失了耐心,“舅娘,你肚里的是弟弟,不是妹妹。”

“我不喜欢妹妹,要抢我的裙子穿。”

谢书淮沐浴后,正好听到她们说话的内容,立在门口半天没回屋。

等崔氏岔开这个话题,说起村长家明日娶儿媳妇时。

谢书淮才坐回书案后,开始温书,手持羊毫书写着。

研磨用的是一方很旧的石砚。

旁边放着的是李云萝给他买来端砚,他原封未动地放于一旁。

林玉禾看香瓜只剩下最后一块时,说道:“好运儿,把这块留给舅舅可好?”

运姐儿有些护食,哪怕是她祖母也不行,嘟嘴道:“你不是气舅舅吗,还管他做啥?”

屋内的谢书淮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视线透过敞开的木窗看向林玉禾。

林玉禾轻声笑道:“傻瓜,我那是管他,我是怕你吃撑了,今晚不好睡觉。”

“外祖母又不能吃太凉的东西,你给你舅舅送去吧。”

“舅娘,下次给你再买。”

运姐儿才不情愿答应下来。

谢书淮幽深的眼眸微动,埋首书案继续忙碌。


“时辰还早,走,我们去清水湾。”
清水湾的村民,比红叶村富裕多了。
大部分农户都有自己的土地,
他们离河较近,忙完地里的农活,就去河里打捞鱼虾卖。
根本没人稀罕这叶子,声称连牛都不吃。
村长刘青山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往日家中有难,林玉禾娘亲方氏没少帮他。
不止村长,清水湾很多村户都受过江氏的恩惠。
林玉禾说明来意后,刘青山爽快应下。
更拒了林玉禾给的银子。
一个时辰不到,林玉禾和崔氏就采了满满两背篓。
够做两锅豆腐凉粉。
用过午食后,曲姨娘在村口纳鞋底。
很快,林玉禾与自己婆母到清水湾摘神仙叶一事,就传到了她的耳朵。
她心中纳闷,谢家虽不富裕,也还没到缺粮的地步。
先不说别的,林玉平那般宠着自己妹妹,定不会让她吃这样的苦。
婆媳两人摘神仙树叶,定是做别的。
当即去了红叶村打听,从旁人口中才知,林玉禾在书院门口卖小食。
回去后,就转告刘青山家老婆子,不准林玉禾到清水湾来采叶子。
刘青山家的婆姨,还是有些忌惮曲氏,回家就把消息告诉了她男人。
刘青山不但不听,反把他婆姨连带着曲氏一顿臭骂。
“这清水湾不姓曲,她还没那本事,我也不是林有堂。”
“我可不怕她。”
“日后,玉禾那丫头到山上无论做什么,就算砍柴火,我都不会阻拦。”
林玉禾这厢,果然如她们猜想的那般,今日书院门口就她一人买豆腐凉粉。
卖得当然快。
书院后半晌授课的击柝声还没响,她就卖完收摊了。
回去的时候,林玉禾走得很慢,连运姐儿都追不上。
崔氏看出她的异常,“玉禾,你哪里不适?”
“娘,我无事,只是头有些疼,回去躺躺就好。”"



为了不露馅,林玉禾并没急着追问,而是说些鸡毛蒜皮的家中事。

从谈话中,林玉禾也看出来了,这姑娘并不如表面那般单纯。

她就是故意接近自己哥哥,早有预谋。

幸好她防备及时。

目前,秋儿住在林玉禾的老屋。

怕她生事破坏她哥嫂的感情,林玉禾决定给她找点事做,这样还能获得她的好感,想要套她的话就容易多了。

晚上,林玉禾拿出白面准备包饺子。

差不多有大半年没吃过饺子了,崔氏和运姐儿都很欣喜。

崔氏和面,林玉禾则负责剁腊和菜豆馅。

饺子才刚包一半。

谢书淮就回来了。

林玉禾如往常一般喊了声,“你回来了。”

运姐儿则忙跑出灶房,“舅舅,我们今晚吃饺子了。”

不料,谢书淮连运姐儿都没理,径直进了灶房。

他一双眼泛着阵阵寒意,看向林玉禾。

“日后你出门,不准带着运儿。”

“你要见何人与我们无关,莫要带坏了孩子。”

面对谢书淮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林玉禾还有些不知所措,心中委屈,眼中不自觉泛起了泪花。

等想明白究竟后,她反倒不气了。

定是李云萝家中的小厮,在谢书淮面前告的状。

谢书淮本就不信任她,她也没什么好气的。

看着案板上白白胖胖的饺子,那可是她辛苦的成果,不能为了谢书淮一人,把今晚吃饺子的心情都破坏了。

她继续手上的动作,神色淡淡回道:“好,我知道了。”

“以后你的午食,就让娘给你送吧。”

崔氏更是莫名其妙,她不知缘由,见自己儿子无理取闹,低声呵斥道:“你这孩子,又发的哪门子火。”

“她能去见何人,白日为你做午食,晚上买面回来包饺子。”

“没有打扮收拾,穿的还是昨日那套衣裙。”

言外之意,那个女子出去见人,会像林玉禾这样灰头土脸的。

运姐儿看谢书淮发这么大的火,缩在崔氏身后,探出脑袋胆怯地紧盯着她舅舅。

晚上,谢书淮也没用饭。

被三人集体无视,她们吃得津津有味。

“舅娘,饺子真好吃,我要吃两碗,明日就没有了。”

“小傻瓜,那不得把你撑坏了。”

“家中有白面,你爱吃,舅娘再包就是了。”

崔氏笑道:“哪能天天吃饺子,往日都是过年才吃一次。”

“这白面可贵着。”

林玉禾最先用完,这两日她的饭量剧增,今日饺子吃的有些撑。

看她把另一碗用锅盖盖上。

运姐儿不满道:“舅娘,舅舅今日都吼你了,你还给他留饭。”

林玉禾取下身上的围衣,“我又不是给他留的。”

“那你给谁留的?”

林玉禾脸色一僵,幽怨道:“给狗留的。”

运姐儿呵呵笑道:“舅娘骗人,外祖母才不会让墨墨吃饺子。”

崔氏出声打断道:“好了,运儿吃饱了,就去喂墨墨吧。”

谢书淮坐在书案后,灶房里的说话声,一字不漏地传进他的耳朵。

次日,到书院送饭的便是崔氏和运姐儿。

崔氏在侧门外等候,运姐儿轻车熟路找到书堂的谢书淮。

此时书堂里,只剩下谢书淮和陈瑾湛。

陈瑾湛后半晌有事外出,他让谢书淮负责甲子班和乙丑班的课业。

他教授的学生中不但有会试落榜的,还有乡试落榜的。

分别为甲子班和乙丑班。

给他们安排课业或答疑解惑,对谢书淮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运姐儿很机灵,看两人在说话也不进去打搅,就在旁边等着。



这还得多亏这两门丁,告诉林玉禾。

她转身从荷包掏出一些碎银,趁着无人时塞到两人手上。

“一点心意还请二位收下,日后奴家有不知情的,还请二位提点。”

两人高兴应下,“好说,好说。”

离开书院,运姐儿见她走的不是往日的路,“舅娘,这不是回家的路。”

林玉禾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舅娘知道,舅娘带运儿去县城。”

运姐儿激动地跳了起来,还怪林玉禾没提前告知她。

“早知道去县城,我就穿云萝姑姑送我的新裙子了。”

从书院的岔路下来,就到了红叶村的大路口,两人坐上了去县城的牛车。

运姐儿很少出门,好奇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林玉禾算了一下,今日果露大约卖了二十文钱。

抛开给两位门丁大哥的,还有十文钱。

买食材不够,她又去钱庄取了五十文。

在市集买好食材后,她让伙计帮忙背到牛车上。

四叔在牛车边守着等客。

趁这间隙,林玉禾便带着运姐儿到街上四处转转。

又给运姐儿买了两朵玫红的绢花。

和她今日穿的红色很配。

孩子不贪心,有了这两朵绢花,运姐儿便什么都不再要了。

连往日最爱吃的糖葫芦都不香了。

一路上小嘴说个不停,看运姐儿高兴。

林玉禾也跟着傻乐。

两人路过一间鞋铺。

想到谢书淮脚上那双快破洞的旧鞋时,林玉禾停下了脚步。

若是自己买给谢书淮,他定是不会穿的。

看了眼运姐儿后,她脑中也有了主意,“运儿,舅娘考考你,你舅舅穿什么样式的鞋子。”

运姐儿噘着嘴,哼道:“舅娘真笨,这都不知,看运儿挑。”

运姐儿顺手拿过一双黑面的男子布鞋。

林玉禾接过后,伸展开拇指和食指量了量,有些小。

她嫁给谢书淮后,为他做了两双鞋,每次量尺寸用的就是她这两手指头。

“运儿,你舅舅可不爱穿戳脚趾头的鞋,你再换换。”

店家听出林玉禾的意思,拿了一双稍微大些的给运姐儿。

林玉禾又量了量正好。

这时,她掏出荷包笑道:“哎呀,运儿真聪明,既然都选出来了。”

“这鞋子就是运儿买的,这银子也当由运儿付。”

运姐儿接过荷包,笑呵呵向掌柜数了二十文钱。

回去后,天色已晚。

林玉禾有些累了,先回了西屋歇息。

没过多久,谢书淮也从书院回来了。

他刚进自己屋子,运姐儿就拿出今日买的布鞋。

“舅舅,运儿给你买的,快试试。”

谢书淮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尺码,不用试就能穿。

他当然不信,运姐儿能给他买这么合脚的鞋子。

也不会是他娘亲。

这两日崔氏正在给他缝制鞋履,昨日还说连一只都没缝好。

孩子都是一根筋,看谢书淮久久没动,嘟着嘴不高兴。

“舅舅,你不喜欢?”

为了确认,谢书淮把运姐儿拉到自己跟前,问道:“今日运儿和谁去市集了。”

“舅娘。”

下意识,谢叔淮的目光透过半开的木窗,看了眼对面西屋。

又坐回自己书桌,没再提鞋子一事。

运姐儿可不答应了,把鞋子又拿到谢书淮跟前,“舅舅,你不穿,运儿可生气了。”

谢书淮接过鞋子,耐心解释道:“舅舅,稍后洗好脚就穿。”

运姐儿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才高兴地走出了谢书淮的东屋。

晚上崔氏做的又是面片汤,一家人都爱吃。

林玉禾歇息一晚,整个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

次日,她和崔氏又忙碌起来。

快到午时才做好一切。

今日是两大木桶。

林玉禾不敢背,崔氏一人也背不起。

她早就想好了,让驾牛车的四叔,帮忙背到路口,再用牛车拉到书院门口。

到时给他付车钱就好了。

今日都是熟客,林玉禾的东西还没摆开。

学子们自觉地排起了队。

崔氏进了书院,给谢书淮送去食。

林玉禾一人根本忙不过来。

买果露的,就自己用竹碗打好,把铜板放到林玉禾的小板子跟前。

林玉禾一刻也不得闲地用芭蕉叶包着江米饭。

她昨日想到的就是卖江米饭。

江米饭用桑果染过色,颜色鲜艳让人食欲大增。

江米饭用裁好的芭蕉叶包裹,里面还加了酱菜和翠香的馓子,每份卖五文钱。

她卖得实惠,分量又足。

果露还没卖完,装江米饭的木桶就见了底。

最后一位走时,还特意叮嘱她明日定要来。

门丁和林玉禾也熟络起来,笑道:“你这也太实诚了,分量这么足,只怕旁人要卖到十文钱一个。”

林玉禾笑笑,“没事,少赚些,就少赚些吧。”

“只要他们能吃饱。”

卖完两桶回去,村长已在家中的廊下坐着。

他来干啥的,林玉禾与崔氏心中都清楚得很。

村长看两人回来,开门见山道:“银子准备好了吗?”

崔氏没答。

林玉禾回道:“备好了。”

村长没想到会这般爽快,正愣神时。

林玉禾已从屋内拿出了半吊文银。

村长一看当即变了脸,怒道:“我要的是一两银子,你竟然只给我五百文。”

林玉禾不紧不慢回道:“村长你自己说了,旁人都是五百文,我们凑五百文也没错呀。”

“而且村里祠堂供奉的牌位,又没有谢家的祖先。”

“按理说我们一文钱不给,也不过分。”

“只是不想让你为难,我们才勉强凑这么多。”

村长自知理亏,说不过她,霸道起来,“不用多言,不交一两银子,你们家就休想去古井挑水。”

“你一个妇人做不了主,谢书淮去了何处?”

林玉禾也不惧,坐到屋檐下的另一条长凳上,继续掰扯,“我相公去了书院,他不在家,此事我能做主。”

“你要银子时只说翻修祠堂,此时又说古井一事。”

“古井上有刻字是一百多年前修的,那时村长你家祖辈们都还没来红叶村。”

“古井不是你家私有的,你无权干涉。”

村长气急,看林玉禾油盐不进威胁道:“如今,你爹都不管你了,我看谁还能给你做主。”

“这就不劳村长操心了,但你也做不了我们吃水的主。”

“不信我们就去许阳县衙问问,我相公一个举人也算半个官爷,这些年来受尽了你们的欺压。”

“我看县老爷,他会如何判!”


找个农户家的女儿,他又看不上。

后来,听说林玉禾的爹是村中里正,娘也是商户出身,就答应了下来。

毕竟林玉禾的长相,比他那外室都要胜出几分。

那个男子不喜欢貌美的。

就比如此刻,哪怕她一身粗布衣裙,也难掩她娇艳的容貌。

白嫩的小脸还透着淡淡的粉,身形玲珑有致,只是她微微隆起的小腹有些败兴。

闵折远与林玉禾见面的次数不多,连她的小手都没有摸过,有些不甘心这门婚事就此作罢。

面对闵折远炽热的目光,林玉禾恶心得犯呕。

拉起运儿就走。

闵折远再次阻拦“林娘子,为何不听听闵某的意见。”

“若是你愿意把你腹中的孩儿打掉,我便……”

“我呸,谁稀罕。”

“再拦着我,我可要喊人了。”

闵折远有些意外,短短半月没见,林玉禾对他的态度竟如此恶劣。

他也失了耐心,威胁道:“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有父母做主。既然林娘子不配合,我只有带你去林里正家中。”

“让他来做决定。”

两个小厮围拢了过来,根本不给林玉禾的反抗的机会,抓住林玉禾的手腕就往车上拉。

林玉禾害怕极了,冲着路口大喊起来:“救命 ,救命。”

运姐儿害怕极了,大声哭喊出来,“舅娘,舅娘。”

林玉禾怕吓到孩子,哄道:“运儿别怕,舅娘没事。”

闵折远把林玉禾人带到林有堂家中,她肚里的孩子就彻底保不住了。

小厮拽着林玉禾往马车上拉。

一阵疾风袭来,两小厮一阵哀嚎,松开了林玉禾。

他们痛得紧握着自己的手背,躬着身子。

闵折远满脸阴沉。

只见这时,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一人,他身穿一袭笔挺的黑色劲装,长相硬朗。

双眼冰冷锐利,腰上有佩剑。

就这一眼,闵折远便猜到,自己的人就是被此人袭击的。

他摸不清对方底细,不敢贸然动怒,客气问道:“敢问阁下是何人?”

“在下是何人,你无须知道,还不快快放了那娘子。”

“欺负手无寸铁的妇幼,实在让人不齿。”

看架势,这人功夫不低,闵折远不敢硬碰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先离开此处。

他一走,林玉禾心中不由得暗松了一口气。

向那人屈膝施礼。

“多谢陈夫子!”

旁人不认识,林玉禾自然认的此人。

前世她的游魂,每日紧跟在谢书淮身边,方才救她的那人就是陈夫子的侍卫,叫福安。

福安看了眼林玉禾,神色恍惚,继而一愣。

马车里的陈瑾湛也是一惊。

终于开口,“这位娘子认错人了。”

不等林玉禾追问,马车驶离原地。

林玉禾带着运姐儿也往家走,转身的一刹那,不经意间看到路口李家的家丁。

林玉禾记得,那人上次给谢书淮送个东西。

回去的路上,运姐儿还没从方才的惊吓中醒神。

林玉禾一边安抚,一边哄着她保密今日的事情。

小孩子不禁吓,但也忘得快。

书院中的谢书淮用过午食后,陈瑾湛把他叫到了书房。

福安已经查出了谢书淮的身世和遭遇。

知道谢书淮的底细后,陈瑾湛对他也少了防心。

听说他面对李家的帮助不为所动,也算有几分傲骨,心中越发钦佩。

前两日与他岳父通信后,方知他岳父根本就不认识谢书淮这人。

谢书淮能找到他这里来,又知道他和太傅大人的这层关系。

对朝中动向应当也有所了解。


“其余的都是装好人,你说对吧姨娘?”

曲氏一窒,心虚地移开了视线。

突然,院中传来祥韵姐儿的哭声。

林玉禾和曲氏快步走出正厅。

就看到星姐儿从祥哥儿手上抢回一个小木人,她大声道:“你走,每次来都抢我妹妹的东西。”

林玉祥七岁,被林有堂和曲氏宠坏。

一来林玉平家,就抢两个侄女的东西和吃食。

祥哥儿岂会罢休,一把推倒星姐儿还要抢她的手上的木人。

祥哥儿长得白白胖胖,两姐妹哪是他的对手。

林玉禾想去拦。

曲氏却一把拉着她,笑道:“孩子们闹着玩的。”

或许是受到了最近大人的影响,星姐儿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对着祥哥儿就是一脚。

这下曲氏终于不说闹着玩的,一脸心疼呵斥起星姐儿。

“你这丫头片子,连你小叔叔也敢打。”

星姐儿反驳道:“他能打我,为何我就不能打他。”

“你和祖父总说我们是丫头片子,祖母你不也是丫头片子长大的。”

林玉禾嘴角微扬,暗道骂得好。

这里没人再惯着他们,母子俩气急败坏离开。

等他们走后,林玉禾把星姐儿拉到自己怀中夸道:“好样的星儿,以后就要这样保护妹妹和弟弟。”

星姐儿含羞一笑,听到自己姑姑说弟弟,迷糊道:“姑姑,我没有弟弟。”

林玉禾点了点她的小鼻子,悄声道:“很快就有了。”

酉时左右,林玉禾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情,来到云香书院的岔路口。

等谢书淮下学。

她既然已经下了决心离开谢书淮,就不能再拖泥带水。

今日到这里来,也是告诉谢书淮自己的决定。

她手上提着,她方才做的炙鱼。

感谢这一次,谢书淮帮了她哥哥。

等了很久,才看到谢书淮和他的同窗们从书院出来。

谢书淮一眼就看到了,大树下等候他的林玉禾。

她穿一身蓝色葛布短衫,下面是一条杏色的长裙。

几日不见,她的小腹又大了些。

坐在一块石头上,旁人放着一个篮子。

神色落寞,低着头。

谢书淮移步到她身边。

林玉禾缓缓抬眸,压抑着悲伤的心情,冲谢书淮柔柔一笑,并把陶罐递给他。

“这是我做的炙鱼,你带回去和娘她们一起吃吧。”

谢书淮深深看了眼林玉禾,接过陶罐,还是热乎的。

他漆黑的双眸中涌动着晦暗不明的情绪。

林玉禾从他脸上收回恋恋不舍的目光,“我哥的事,可有给你惹麻烦,连累到你?”

谢书淮眉睫微微一颤,瞳仁缩了缩,“我无事。”

“那就好。”

两人又沉默下来,林玉禾也不再看谢书淮,淡声道:“书淮……”

谢书淮也在这时出声,“回家吧。”

林玉禾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谢书淮会对她说,“回家。”

她恍惚不已,好似回到了之前很多次,谢书淮接自己回家的场景。

其中有她赌气回她哥嫂家后,谢书淮包容着自己的坏脾气主动来接她。

也有自己和运姐儿在山上疯跑后忘记了回家。

谢书淮不顾崔氏的反对,抹黑找到自己。

一个相同的场景,总能让林玉禾轻易就记住谢书淮往日对自己的好。

林玉禾明知自己该说‘不用了’

都下定决心退出,与他划清界限。

哪知,张嘴却说的是,“嗯。”

方才忧伤的心情,也顿时变得轻快不少。

之前好不容易做出的决定,又一次,因为谢书淮一句话轻易改变了主意。


往日的县老爷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听说现在来了一个清正廉明的年轻知县。

村长不敢冒这个险,气得胡子乱颤,“你,你这无知的妇人,我……我不和你吵。”

拿着五百文银子,败兴而去。

崔氏在灶房里听得好不痛快。

后半晌,林玉禾歇在家中,睡到傍晚才醒过来,并把今日挣来的一百二十文钱,一半分给崔氏。

崔氏不接,“玉禾,这本钱是你出的。”

“这果露和江米也是你做的,你怀着身子,娘怎能要你的银子。”

“娘,相公如今去了书院,大抵抄书的时间也没了。”

“家中的还得花销,你手上不缺银钱,相公才能安心在书院温书。”

“没有你和运儿,我一人是做不好的,大家都有功劳。”

一番解释说的也十分在理,崔氏脸露欣喜才愿收下,“玉禾,你真的变了。”

趁崔氏转身放铜钱,林玉禾便大步出了正屋。

她准备去屋后的菜地薅点黄菜叶喂鸡。

到菜地,手上的篮子还没放下,她就听到岔路口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声。

林玉禾有些纳闷,这个时候大部分劳作的人都该归家了。

除非像她这样的,在家中附近农作。

是谁会跑到这里来哭。

离谢书淮家最近的,还是在大路口的几户人家。

这样一想,心中倒有几分害怕。

突然,又传来一阵粗鲁的谩骂声,打断了方才的哭声。

“你个死丫头片子,我给你的月事袋为何不用?你也不嫌丢人,裤子都湿了。”

“还有脸在这里哭。”

“娘,女儿不想用草木灰的月事袋,女儿用了痒。”

“我想用布做的。”

“你没那么好的命,赶紧给我垫上,好在这一路没人,否则被人看到定是丢人现眼。”

“娘,女儿求你了,我几年没有买件新衣,往日采药也挣了不少银子。”

“要条带棉布的月事袋你也不给,你给哥哥做的里衣都是棉布,你怎么能偏心成这样。”

妇人沉默下,没作声,片刻后又听她说道:“你是女娃,怎能和你哥哥比。”

“看你能哭得啥时候,我就先回去了。”

话落,离开的脚步声也跟着响起。

女子娘亲离开后,她哭得更伤心了。

林玉禾听得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初来月事是十四岁,正是嫁给谢书淮的那年,月事袋是崔氏给她做的。

棉布还是谢书淮去买的了。

心中微暖的同时,也替这个小姑娘难过。

女孩还以为没有旁人,哭得越来越伤心。

林玉禾爬上石阶,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在一个歇脚的台阶上,见一个穿补丁的小姑娘,她背着一捆柴火。

慢慢往家中走,裤子已被月事染红。

林玉禾来不及多想,忙叫住了她。

“前面的姑娘,你等等。”

突听一阵声音,吓得小姑娘一愣。

她转身的同时,林玉禾才看清,是村中木匠家的大丫。

大丫看到身后有人,忙捂着自己被打湿的裤子,一脸难堪。

“你别怕,大家都是女子,你在这里等等我。”

“我有两条月事带,做好还没用过,里面垫的就是棉布。”

“如今我怀着身子也用不上。”

大丫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

而且给她送月事袋的,还是村中人人都厌弃的林娘子。

都说她好吃懒做,嫌穷爱富。

林玉禾从石阶下来,恰巧遇到从书院回来的谢书淮。

两人都没说话,一前一后地往家里走。

“这两日,你都在书院门口卖小食。”

前面的谢书淮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一句。


崔氏正好趁林玉禾这个当口,委婉说出来。

李云萝内心再恨林玉禾,还是要顾及崔氏的几分颜面,大方应下。

当即就离开了红叶村。

马车上,李云萝因为愤怒脸色也变得狰狞起来。

冬月缩在角落更不敢吱声。

过了半天后,她才目光抬向冬月,吩咐道:“林玉禾不是有个亲戚在我们府上吗,想办法让她带话给林玉禾。”

“就说谢书淮已经到府上,又向我父亲提亲了。”

“我看她林玉禾还能忍多久。”

冬月微张着小嘴,“姑娘,这样对你名声不好。”

“名声这东西,只有你们在乎,”

冬月不敢反驳,又想到后日是太守夫人的寿宴,弱弱说道:“姑娘,后日就是太守夫人的寿辰了,我们明日该动身了。”

“姑娘准备给太守夫人备什么礼?”

广陵郡到许阳县城,有一整日的路程。

李云萝听得冬月提此事 ,才收回了失落的心情。

之前还想,在空间找个新颖的礼品送给太守夫人,博人眼球。

可经过胭脂一事,她也长了教训。

不敢再那般毫无顾忌把现代的东西搬过来。

“回去问问大哥。”

黄昏时分,谢书淮从书院回来。

林玉禾在鸡窝边喂鸡,她也没往上凑。

今日赶走李云萝一事,林玉禾怕谢书淮不舍得,只好借由崔氏。

她是顺着墙壁自己滑下去的,对肚里的孩子没有一点伤害。

崔氏在房里忙着缝谢书淮的另一只鞋,听到他回来的脚步声。

把他叫了进去。

母子俩在屋内小声说着话,至于说什么,林玉禾不用猜也知道和李云萝有关。

她走得远远的,可不想听母子俩的墙根。

晚上的饭食,照样是谢书淮做的。

林玉禾看他脸色如常。

用饭时,他还让运儿来喊自己。

四人围坐在一起,三个大人都没说话,沉默地用着饭。

看到林玉禾肚子鼓起一个包,运姐儿眼睛一亮,“舅娘,小弟弟又蹬你了。”

崔氏放下筷箸,说道:“只怕是个男娃,调皮得很。”

夏日衣衫单薄,林玉禾现在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坐在那里一眼就能看到。

运姐儿玩心大起,端着碗凑到林玉禾肚子上,“小弟弟,我们吃饭了,你想不想吃呀。”

“今晚的饭食不是你祖母做的,是你爹爹做的。”

就在这时,林玉禾的肚子又鼓了起来。

像是在回应运姐儿。

逗得林玉禾与崔氏心情大好。

运姐儿惊呼道:“舅娘,小弟弟听到了我的话了。”

崔氏大笑道:“我这孙儿耳力可真好呀,像他爹爹。”

谢书淮淡漠的目光,随之看向林玉禾的小腹。

嘴角微扬,脸上露出一抹浅笑。

用过饭食,林玉禾在院中消食后,回到屋中一时睡不着,便拿出两荷包铜钱来数。

这些都是她卖小食挣得,还分了一半给崔氏。

数了下有一两多的碎银,连带给崔氏的一半,大概有二两银子。

除去本钱三百文,也就是说她们这一两个多月净赚了一千七百文。

林玉禾已经很满足了。

比起往日爱慕虚荣度日,此时她踏实多了。

下意识的她抚上自己的小腹,神色不由得一黯,她最多她还能卖两个月的小食。

身子和肚里的孩子都有些吃不消。

还有喂奶这一年多的时间,都没空赚银子。

自叹一声,若是能有个,两者都能兼顾的办法挣银子就好了。

这日,太阳毒辣得很,林玉禾怕自己中热,就歇了卖小食的心思。


“今日你回来得早,去李府看看吧。”

她今日和林玉禾去县城市集买食材,一进市集就听人都在说此事。

起初她还不相信,搭上牛车亲自到李府去看。

门口堵了好些人。

谢书淮淡声道:“娘,孩儿去了也解决不了此事。”

崔氏劝道:“至少到府上去看看李府的人。”

“先不说你和云萝的关系,就说云深这孩子往日帮我们良多,我们也不该这么冷漠。”

谢书淮依然不为所动,他话锋一转回了句,“娘,孩儿去挑水了。”

崔氏拽着谢书淮的衣袖,语气又软了几分,“淮儿,就当你此次,是帮娘亲去的。你们的两人的婚事还在,我们也不算失礼。”

谢书淮一贯不愿忤逆崔氏,最后磨不过。

点头答应下来,起身向门口走去。

这时崔氏又叫住他,“淮儿,换身衣衫再去吧。”

这下谢书淮也没在应崔氏,大步走出院子。

到了李家侧门,门丁一看是未来的姑爷才开的门。

把他迎到正厅。

李老爷听说是他来了,态度有些不耐烦,又不好赶人。

还是李云深热情地把人迎了进去,“书淮来了,请坐。”

谢书淮早已习惯李老爷对他的态度,不甚在意。

他抬手一礼问道:“世伯,云深兄,李府的事我也听说了。”

“现下可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李老爷正一筹莫展,听谢书淮平静的语气就来火,“说得轻松,能有何办法,连商会都不愿管此事。”

李云深也是长长地一叹,“不瞒书淮,我们背后做手脚的人逃了,根本就没证据为此正名。”

李云深为人谦逊,是李府除了李云萝以外,唯一对谢书淮以礼相待的人。

谢书淮深邃的双眸中,快速闪过让人不易觉察的光亮,随即又恢复成波澜不惊的样子。

笃定接过李云深的话茬,“他们要的不是正名,而是想让你们李家所有铺子关门。”

李老爷把茶盏重重一放,“你这是什么话,难道你是来看热闹的,还有心情说风凉话。”

“爹,你先冷静些,让书淮把话说完。”

谢书淮懒得去管李老爷被说中心思的恼怒,连个余光都没有给。

直接向李云深言明:“既然商会不管,云深兄何不把他们都拖下水。”

李云深呼哧从座椅上起身,眼中重燃希望,激动道:“怎么拖,还请书淮赐教。”

几日后,许阳商会的秦行首就气得坐不住了。

一会儿有人来报,周家的糕点吃坏了不少人的肚子。

稍后又来说,文家香料熏晕了人。

陆陆续续也不知道进来了几拨人,不是这家的生意出了问题,就是那家的铺子惹上了事。

比起这些,李家胭脂的事情,也再无人提起。

最后秦行首一看来人,脑门突突跳,直接向人扔茶盖。

哪料,对方身手不错,竟一把接住了。

这时,秦行首才看清来的是衙门的捕快。

“秦行首,在下奉知县大人之令,前来告知。”

“给你一日的时间,整顿好许阳县的市贾之事。否则他将亲自出面解决此事,届时行首的人选便由不得你了。”

秦行首连连赔罪,声称定会完成县令大人交代的事情。

两日后,李家所有铺子又重新开门,无人再来闹事。

生意再次恢复往日的兴隆。

李云萝也因此事低调了不少。

决定这段时日,把生意上的事先放放。

那夜,她见识过谢书淮的能力后,对他更加倾心。

日日到红叶村来,和崔氏一起给谢书淮做饭食,为谢书淮到书院送饭。



李云萝还提前给太守夫人,送了许多她空间才有的小食。

引得太守夫人连连夸赞。

为此,太守夫人寿辰时,特意给她发了请帖。

权贵官宦人家给商户发请帖,李家人还是头一回。

*

经过几日的休整,林玉禾又开始忙碌起来。

她不想再卖江米饭了,书院门口卖江米饭的小贩太多了。

她投入的本钱也大。

打算卖另一种成本稍小的食物。

林玉禾好几日没来书院门口摆摊,今日看她出现。

出来买饭食的学子们,都凑到林玉禾的木桶前。

看着翠绿的东西,忍不住好奇起来,有些孩子家中吃过,便嚷开了,“是豆腐凉粉,我祖母做过不好吃。”

林玉禾听人说豆腐凉粉不好吃,也不生气。

笑道:“好不好吃,你尝尝不就知道了。”

她卖东西实在,往日做的小食味道也不错,大家对她比较信任。

都伸手用竹箸夹起来品尝。

尝过后,孩子们直嚷好吃。

一听,才三文钱一份,纷纷叫着要来一份。

比起旁人卖的十五文一份的江米饭。

对贫寒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大家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没吃饱摊开芭蕉叶,还要再买。

不到半个时辰,一大桶豆腐凉粉就见了底。

这豆腐凉粉,又称神仙豆腐,林玉禾见她娘亲做过一次。

往日大旱年间,闹饥荒。

农户们吃上一顿都觉得奢侈。

如今大家日子好过不少,便没人吃这个东西。

那日林玉禾在家中闲来无事,脑中便搜索出这个。

按她娘亲教的方子,味道实在难以下咽。

主要是往日粮食稀缺,这豆腐凉粉最多放点盐巴。

她在家中尝试了几次,直到加上菜油和茱萸粉后,味道一下就起来了。

崔氏看到孩子们爱吃,心中也暗喜。

也不枉她们忙活一场。

收摊后,崔氏带着运姐儿先回家。

林玉禾要去市集买佐料。

这豆腐凉粉,可以接连买一段时日。

她得多买些茱萸粉和菜油。

一路上林玉禾都有些胆战心惊,怕再遇到闵折远。

其实今日林玉禾去县城还有一件正事,带秋儿去上工。

到了铺子后院,听到吴氏和阿柱娘的声音。

林玉禾大步走了进去,摘下了头上的草帽。

吴氏气色好多了,手上没停歇,在给肚里的孩子做衣衫。

看到林玉禾来了,阿柱娘自觉地出了屋子。

两个孩子在吴氏身边睡着了。

吴氏放下了手上的衣衫,直接说出一个让林玉禾当场石化的消息。

“小妹,你可知道闵折远出事了?”

“听你哥哥说,昨日他马车受了惊,人从车里摔了出来,满身是血。”

林玉禾微张着小嘴,半天没回过神来。

随后,心中又涌起一阵狂喜,她终于安全了。

因为这个消息,林玉禾心情好了不少。

她饮了些凉茶后,才说出此行的目的,“阿嫂,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秋儿来打哥哥的主意了。”

吴氏一脸喜色,“为何?”

林玉禾俏皮一笑,“晚上阿柱回来,让他告诉你。”

“我走了。”

风风火火的,看得吴氏一愣。

阿柱按林玉禾的交代,把秋儿从老屋接了出来。

秋儿听说林玉禾给她找了份差事,笑得眼都快眯成了一条缝。

当阿柱的牛车停在李府门口时。

秋儿和阿柱都是一脸懵。

到了李府,林玉禾报上自己名字后,没过多久,冬月便出来了。

她语气硬邦邦的,“我们姑娘说了,如今绣楼不缺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