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女频言情 > 人间烟火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人间烟火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林大海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大嫂有点眼红:“阿芳,这钱你可得保管好,不能让别人乱花。要是不放心,就放你大哥这儿,让你大哥替你保存着,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要钱!”说完,还斜了一眼林大海。报复,赤裸裸的报复,不就是拿你点淡菜干吗?至于这么狠吗?这是要抄底的节奏啊!“咳咳,老大是什么意见?”黄支书没表态,先征询了一下大儿子的意见。刚才女儿跟他唱反调,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有些高兴。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幸福,女儿和女婿一条心,不正说明两人感情好吗?以前,黄家人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数落、批判女婿时,女儿虽然没有加入他们,但也不吭声,现在女儿知道维护女婿了,有可能阿海这小子真的变了。不过女儿的心软,有可能被这小子三两句话拿捏住了,还得以观后效。“爹,刚才你没回来的时候,我和阿...

主角:林大海阿海   更新:2025-02-05 20: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大海阿海的女频言情小说《人间烟火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由网络作家“林大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嫂有点眼红:“阿芳,这钱你可得保管好,不能让别人乱花。要是不放心,就放你大哥这儿,让你大哥替你保存着,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要钱!”说完,还斜了一眼林大海。报复,赤裸裸的报复,不就是拿你点淡菜干吗?至于这么狠吗?这是要抄底的节奏啊!“咳咳,老大是什么意见?”黄支书没表态,先征询了一下大儿子的意见。刚才女儿跟他唱反调,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有些高兴。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幸福,女儿和女婿一条心,不正说明两人感情好吗?以前,黄家人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数落、批判女婿时,女儿虽然没有加入他们,但也不吭声,现在女儿知道维护女婿了,有可能阿海这小子真的变了。不过女儿的心软,有可能被这小子三两句话拿捏住了,还得以观后效。“爹,刚才你没回来的时候,我和阿...

《人间烟火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精彩片段

大嫂有点眼红:“阿芳,这钱你可得保管好,不能让别人乱花。

要是不放心,就放你大哥这儿,让你大哥替你保存着,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要钱!”

说完,还斜了一眼林大海。

报复,赤裸裸的报复,不就是拿你点淡菜干吗?

至于这么狠吗?

这是要抄底的节奏啊!

“咳咳,老大是什么意见?”

黄支书没表态,先征询了一下大儿子的意见。

刚才女儿跟他唱反调,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有些高兴。

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幸福,女儿和女婿一条心,不正说明两人感情好吗?

以前,黄家人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数落、批判女婿时,女儿虽然没有加入他们,但也不吭声,现在女儿知道维护女婿了,有可能阿海这小子真的变了。

不过女儿的心软,有可能被这小子三两句话拿捏住了,还得以观后效。

“爹,刚才你没回来的时候,我和阿俊商量了一下,我们觉得应该拿这笔钱建房子。

房子早晚要建的,以后建房会越来越贵,七八年前2万块钱能建两层楼,现在2万块钱只能建3间砖瓦房;钱要是存在那儿,会越来越贬值,你们想想,5年前一斤猪肉一块多,现在猪肉是啥价?”

黄胜发到底是做“大生意”的,眼光那是有的,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

黄支书考虑了一会儿,才说道:“那石头房子窗户小,家里整天黑乎乎的,冬冷夏热,那就建房子吧。

我给你批块地,批大点,屋后弄块菜园,你们象征性地交点钱就行。”

“阿海,你觉得呢?”

黄胜芳有些为难,显然她也心动了,但她不知道自己男人是个什么想法,所以也不敢表态。

林大海握住了黄胜芳的手,见大家都看她,黄胜芳拽了拽没拽动,索性任由他牵着自己。

“爹,娘,大哥,大嫂,二哥,阿芳……”林大海叫了一圈,叫一个,别人就把脸别过去,一副嫌弃的模样,叫到媳妇的时候,还是媳妇给面子,知道他有话说,就认真地看着他。

林大海没管他们,而是对着自己媳妇说道:“阿芳,我也想建房子,也想让你住好点,但不是现在……不是现在是什么时候,猴年马月?

你想忽悠阿芳,我们这一关你就过不去!”

黄胜发很恼火,他很是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想拿这笔钱干什么坏事。

黄母也准备待大儿子一个眼神,便把女儿手中的篮子抢过来,她要替女儿保管好这笔钱。

“让他说,看看他想干什么!”

姜还是老的辣,黄支书就沉得住气。

“阿芳,我们现在就这两万块钱,建房子肯定会花光,说不定还不够,很有可能要举债。

房子建好后,家里更穷了。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还是得靠钱生钱……”说着,林大海也不再卖关子,脸色变得严肃,认真地说道:“阿芳,我想用这钱买条旧船,你一定要支持我!”

“买船,买船干什么?”

黄支书有些惊讶。

林大海一本正经地答道:“出海啊,还能干什么?”

“谁出海?

你吗?”

“对,就是我!”

“那你工作不要了?”

“不要了!

就100多块钱的工资,够吃不够喝,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你会开船吗?

会捕鱼吗?”

黄胜俊问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我跟我爹和我阿公上过船,会开船,也会下网!

我爹那时候都夸我天生就是出海的料。

你们也知道我为什么叫大海,我出生在大海上,跟大海天然亲近,讨海技巧不用学,天生就会,你们不信问阿芳,我刚才抓金钱鮸的时候,那网撒的圆不圆?”

这话半真半假,但还挺有说服力,说实话,渔村里的人还都挺迷信的。

开玩笑,他都在海上跑了30多年,除了远洋渔船上各岗位相对规范一些,其他船上,由于人少忙不过来,他既开过船,又修过机器,找鱼群、下网、收网等出海必备技能更是不在话下。

事实上,开船不像开车那么难,稍微有人指点一下,绝大部分人都能在海上开船。

至于后来需要考的船员驾驶证,理论知识虽然涉及到天文、地文、气象、货物运输、船舶管理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对于一个渔民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村里的男性,上至80岁老人,下至十四五岁少年,基本上都会开船。

林大海作为渔民的儿子,没有道理不会开船,但要开的平稳,知道如何避开别的船只甚至礁石,却需要有一定的熟练度和经验。

所以,黄胜俊问林大海会不会开船,其实是问他开船的熟练度而已。

黄胜芳也不得不承认:“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见阿海撒网,刚开始还觉得他不行,没想到比老渔民撒的还好,不过,阿海,你……你真的要买船出海啊?”

她有些担心,每年海上出事的不少,自己男人的爹和阿公都死在海上,虽然近几年出事的越来越少,但并不代表绝对安全,男人的身子骨有些弱,她实在放心不下。

“阿芳,我知道你担心我出海不安全,可咱村里哪家哪户没在海上死过人,可他们的子女照样前赴后继出海打鱼,还不是为了生活,为了过好日子。

放心吧,阿芳,以后的渔船会越来越结实,天气预报会越来越准确,海上治安也越来越好,出海就会变得越来越安全……”林大海握着黄胜芳的手,深情地说道:“买船出海的事没来得及跟你商量,我也是临时决定的。

我以前太没用了,让你跟着我吃苦,我发誓,今后再也不让你过以前那种生活,我必须要努力了,努力挣钱,努力养家,让你跟大嫂一样不再为钱发愁,让爹和娘不再为你忧心……阿海,我……我……”女人的眼泪在眼眶里乱窜,可是依旧下不了决心:“阿海,我还是担心……”林大海也很感动,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前世哪有人这么关心自己,这辈子就认定自己媳妇这一个人了。

虽然理解媳妇的担心,不过,船还是要买的,海还是要出的,将来自己还要靠买船出海发财呢,他只能给媳妇吃个定心丸:“这样吧,阿芳,我明天租一条船,你让大哥、二哥跟我出趟海,看我能不能开好船下好网,如果你们都觉得我不行,这话算我没说,回来我就动手建房子。

如果你们觉得可行、我是出海的料,那就同意我买条船,怎么样?”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出海打鱼并不是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活,哪怕他现在什么都不会,只要找个可靠的人带他两三天,他就能学会,所以说,只要林大海坚持,这条船肯定买定了。

黄支书父子三人都是老江湖了,应该能看得出来,林大海之所以跟大家打这个赌,其实还是想让阿芳支持他。

“行!

我看可以,那就让他试试,如果不行,就乖乖滚回来建房子!”

黄支书给出了支持意见。

出海本就是非常苦的事,整天风吹日嗮,风餐露宿,确实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个女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带着点傲气,不知道劳动人民的辛苦,女儿把他惯的一点重活都没干过。

既然他现在主动提出来要买船出海,如果真像他说的那么回事,让他吃吃苦受受罪,或许是一件好事。


其实,他们这个地方还是挺喜欢拜干亲的,很多的干亲比表亲、堂亲更亲,干儿子比自己亲儿子更孝顺的比比皆是。

所以,长辈们对认干亲比较热衷。

见大家都这么说,林大海只好点了点头。

拿人家的手短,这也不好拒绝。

赖世星夫妻俩见林大海答应,也很高兴:“我们回头就把拜礼送过来,还请两位长辈帮我们主持主持!”

黄支书笑道:“你们这次把孩子一辈子的礼都送来了,还要送啥拜礼,我看啊,择日不如撞日,今天的日子就挺好,让孩子给阿海拜拜就算礼成了!”

“好好,这样就好,我这儿没有那么多规矩!

阿芳,阿芳……给我准备个红包来!”

林大海喜欢简便。

家里也没有现成的红包,黄胜芳就找了一张红纸,简单折了2个红包,咬了咬牙,各放了10块钱进去!

可怜三四岁的孩子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又被他爹娘拉着给新任干爹磕了几个头,有干爹就有干娘,又给干娘磕了几个,收了两个红包,这才消停。

林大海问了问,孩子叫赖崇,崇高的崇。

上午赖世星是开船来的,吃完饭,赖世星一家直接把船留下就回去了。

林大海和黄胜芳把一家人送到了村口,赖世星夫妻盼望他们以后有机会到省会来找他们,也表示过年时会带孩子来看望干爹干娘。

送走赖世星一家,林大海顺便拐了趟村CBD。

今天的CBD特别热闹,黄老二家的代销点门口大中午还有女人聚在一起聊天,而聊的无非就是林大海。

看到林大海过来,有人主动搭腔。

“阿海,听说猪肉达的亲戚把船送给你了,你不就有两条船了?

真是了不得!

我们家爷三个打了一辈子鱼,还是一条船!”

一个缺了半嘴牙的老太太语气微酸地说道。

“阿婶,两条船都是买的,而且还有一条船没有付钱,需要把那条破船卖了才有钱把另外一条船的钱付掉。”

林大海解释道。

“哦,他们都说是人家把船送给你了!”

“没有,不过,人家确实给了我一个优惠的价格。”

“多少钱?”

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

“嗯,一万六千八,图个好彩头!”

林大海也没隐瞒。

“那真是没少便宜,几千块钱是有的吧。”

大家都很羡慕:“阿海,你这次可赚大了!

人家送了上千块钱的礼,卖船又便宜了几千块钱……啧啧,阿海你这运气也真是全村独一份啊……”特么的,这话怎么那么别扭?

林大海不高兴了:“你们有本事也去帮别人找孩子啊?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懂不懂?

人家本来是要把船送给我的,是我死活没要,人家才把船卖给我的,说起来,还是我太厚道……”说完,他也不想理这些长舌妇,直接对猪肉铺的猪肉达喊道:“阿达,帮个忙吧,去我家帮我把猪分了,一条猪后腿。”

赖世星送来的猪是一头杀好的整猪,好不容易说服了黄胜芳,把猪留下自己吃,但一头整猪,首先要分块,他自己实在搞不定,不得不来找猪肉达帮忙。

黄胜芳是因为又得了一条新船,可以把旧船卖出去,这下资金就不紧张了,而且明天就能出海打鱼,打鱼就能挣到钱,才最终答应把猪肉全部留下的。

这十来天,因为经济紧张的原因,家里就是咸鱼干拌饭,感觉有点亏待了林大海。

而且以后林大海每天都要出海,世上三样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出海打鱼可是重体力活,每天也得有肉补补。

不过,和黄胜芳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就是,必须把烟和酒给卖了!

“行啊!

你先走,我盘好帐后马上过去!”

猪肉达满口答应,这种好事,当然没问题。

林大海又对坐在代销点门口嗑瓜子的黄老二老婆说道:“二婶,人家送的有几件烟酒,你收不收?”

“收,收,肯定收!”

黄老二老婆连忙站起身,把瓜子装进口袋里。

废话,肯定收啊,比从上面经销商那儿拿到的价格再便宜点,一出一进,自己肯定能多赚点。

“行,我等会儿让阿芳给你送过来,你可不能坑我!”

“坑谁都不能坑我大侄女啊,要不然,我大哥还不骂死我!”

她是跟着黄老二叫黄支书大哥,虽然出五服了,但还都姓黄。

林大海笑了笑,生意人的嘴,骗人的鬼,不坑怎么挣钱?

不过也就几箱烟酒,都是自己白得的,人家也要赚钱,多少钱都要卖!

他又走进了代销点,买了些日常用品和油盐酱醋,他准备明天就出海,到时一天三顿都要在海上吃,得多准备点东西。

也没跟她结账,等会儿黄胜芳来跟她结。

“阿海,刚才听你说要把那破船卖了,你准备卖多少钱?”

有人突然问起了船价。

嗯,林大海确实想把那条破船卖了,让她们帮着宣传宣传也行。

“现在的船都很紧俏,如果谁想买就找我,我买时花了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一分钱的价都不加!”

“那你花了多少钱?”

“我花的钱都是可以查的,买船花了17400块,换柴油机和传动轴花了3200块,其他的修整、嵌缝一共花了3600块,总共是24200块钱。

这都是能问得出来的。”

“我的天,一条破船就要两万四千多,这是抢钱啊!”

“不是要,是我买时就花了这么多,你们可能嫌多,有些人反而觉得少呢!”

反正自己的船也不愁卖,林大海也不再理她们,自顾自走了。

“这个林大海,刚有点钱,就牛逼哄哄的!”

有人对林大海的态度非常不满意。

“两条船,一来一回就净赚七八千块钱,还说自己厚道,卖见效的家伙!”

“出海出海,就他那单薄的小身板,能打到鱼才怪!”

“我们家正准备给大儿子也买条渔船,这么贵,夭鬼哦(骂人贪吃的意思),反正我不买他的渔船,到时看他把两条船都砸到手里,自己就降价了!”

“好啦,好啦,阿海帮人家找回孩子,还拒绝人家送的船,你们拍拍胸口,看你们能不能做得到?”

黄老二的老婆连忙为自己的大客户辩解了几句。

林大海先把买的东西送回家,黄胜芳也正忙着准备明天出海的东西,见到林大海便说道:“你再检查一遍,看看还缺什么。”

按照林大海之前出海的时间安排:凌晨2点他们就要出发,6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8点开始捕鱼,下午3点就往回赶,晚上9点回村,一个小时的卖鱼时间,10点到家。

回到家休息的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不过他们可以在漫长的航行途中睡一会儿。

凌晨去的路途上可以在船上做早饭吃早饭,中午就在船上随便解决一顿,晚上回来时也必须在船上做饭吃饭,要不然回到家还要做饭,实在太累。

“今后,我们就要一天20个小时在船上了,你要觉得累就跟我说一声,我再提前找人!”

林大海不想让黄胜芳跟着一块遭罪,但黄胜芳有些担心他,那就暂且让她跟一段时间吧。

“和你在一起,干再重的活我都不觉得累;以前我一个人干活的时候,哪怕活很轻,但我都感觉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很累很累!”

林大海紧紧搂住她,再次道歉:“以前是我做的不好,以后再也不会让你感到心累了!”


赵老板略一思忖,豪爽地说道:“阿俊,你有好货第一时间就想到我,说明我老赵在你心中的重要性。

就冲你这个态度,我给你拿两万。

不过咱可说好了,以后有好货一定先给我!”

“谢谢勋哥,一定,一定,有好货一定先给你打电话,只要你不嫌我烦就行!”

黄胜俊连忙表态。

他的心理价位是一万八,现在竟然多了2000块钱,当然好话张口就来。

赵老板见黄胜俊答应了,就从车上拿出手提包,数了两沓钱递给了黄胜俊。

都是“四伟人”头像的百元大钞。

“点点!”

“我还能信不过勋哥,不用点了!”

黄胜俊过了一下手,就知道不会有差错。

林大海也没想到能卖两万块钱,自然是喜不自胜。

前世大堂哥二堂哥可只卖了一万多块钱,一万多多少不知道,可他们是拉到镇上卖的,而自己是直接卖给县上酒楼的,少转一两道手,估计至少多卖两三千块钱,可能5000千块钱都不止。

还是有熟人好办事!

他也忙不迭地表示感谢:“谢谢赵老板,赵老板大气!”

赵老板拍了拍林大海的肩膀:“小伙子有福气,让我也沾沾你的福气。”

“哈哈,还是赵老板你做大生意有大福气,要沾福气也是我沾你的福气……”林大海恭维道。

“哈哈……”赵老板也大笑道:“小老弟会说话,借你吉言,有空去我店里坐坐,阿俊知道地址!”

嘴甜的人谁不喜欢?

赵老板对林大海的态度从无视转变成了热情。

黄胜俊和黄胜芳都有些惊讶,这家伙虾米时候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几个人又闲聊了几句,赵老板急着要回去处理黄唇鱼,很快就上车走了。

目送着赵老板的车离去,黄胜俊这才把手中的钱递给了黄胜芳:“阿芳,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笔钱?

是存着,还是建房子?”

并不是黄胜俊要把两口子从他爹的石头房子里赶出来,而是农村人的习惯,只要有了钱,一般都会建房子。

毕竟,砖瓦房可比石头房住着舒服多了。

这时候的2万块钱建三间大瓦房绰绰有余。

“我,我……我听阿海的……”黄胜芳看了一眼林大海,她其实更想存起来,但觉得这事还是男人拿主意比较好。

她感觉她男人与以前不同了。

林大海笑道:“二哥,你有什么建议?”

“要不先回家,和咱爹、大哥他们商量一下?”

虽然黄胜俊仍旧是对着黄胜芳说话,但其实是回答了林大海的问话。

相比以前的横眉冷对,也算有进步。

“那行,让爹和大哥帮着参谋参谋也行!”

林大海一口答应了。

其实,这笔钱怎么花他早有自己的主意,不过也要知会一下老丈人全家。

大舅哥黄胜发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两层小楼,黄绍忠黄支书老两口把两间石头房让给林大海两口子之后,就搬到大舅哥家住了。

黄胜发干“国际贸易”已经干了七八年了,他干的很隐蔽,而且是和市里一帮人一起做事,只要有点风声,他们就能事先得到消息,于是就先潜伏下来,等风声一过,再出来活动。

他有两艘20米左右的大船,对外说是渔船,其实就是运货。

所以,村里人并不知道他是在走私,都以为是靠打鱼发财的。

但是一年后,他们这个团伙就会被抓,黄胜发东躲西藏后也在省会被抓,最后判了15年,只不过没等到出狱,就病死在监狱。

大嫂的名字林大海记不得了,但他在黄胜发被抓后,很快就带着女儿改嫁了,儿子则留给了奶奶。

黄支书因为包庇罪,被判了3年。

二舅哥黄胜俊两口子在父亲和大哥被抓后,就带着老娘、侄子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搬到县上了,仍旧是做海鲜批发生意,虽然没有发大财,但也还是小康之家。

老丈人家的起落正应了那一句戏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进了大舅哥的家门,大嫂和丈母娘在剥海瓜子,估计是上午去淘海的成果,黄胜芳连忙跑过去搬了个凳子帮她们剥。

黄胜发在家靠着一个竹躺椅吹电扇,看到黄胜俊带着林大海两口子进来,鼻子哼了一声,问黄胜俊:“你带他来干什么?”

林大海打量了一下黄胜发,这兄弟俩长的颇为相似,个子差不多一米七五,精瘦,但因为不下海不下地的缘故,两人还挺白的,这让林大海对改造媳妇黄胜芳信心大增。

“咱爹呢?”

黄胜俊没回答他大哥的问题,看到黄支书不在家,便问道,并随手给黄胜发扔了一根烟。

黄胜发点上烟:“应该是在村委吧,他喜欢在那跟别人下象棋!”

“阿凯,去把你阿公叫回来,就说有重要的事找他商量!”

黄胜俊吩咐他侄子黄凯,这是个小胖子。

“你怎么不去?

我不去,我看电视呢!”

兄妹俩正在看电视,林大海瞅了瞅,还是松下的大彩电,电视上播的是动画片《猫和老鼠》,12岁的黄凯正看得津津有味,哪里愿意离开。

黄胜发看弟弟指使不动儿子,骂道:“看电视,天天就知道带着妹妹看电视,暑假作业做了没有?

想让我把电视砸了是不是?

还不滚出去叫你阿公!”

黄凯见自己老子发脾气了,只好噘着嘴,闷闷不乐地出门叫他阿公去了。

黄胜发又命令女儿道:“媛媛也别看了,把电视关了,出去玩儿去。

都看一个多小时了,小心成个近视眼!”

黄胜发在家威信还挺高,8岁的黄媛老老实实地把电视关了,出去找她阿嬷和娘去了。

林大海这才得空和黄胜发打了个招呼:“大哥!”

黄胜发又哼了一声。

林大海心里一乐,这弟兄俩看来犯的是同一种鼻炎,连发出来的声音都极为相似。

此时的林大海,看到黄胜发,心情颇为复杂,黄胜发做的是违法的事情,按理说他就是个坏人,而且对林大海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但大舅哥对黄胜芳确实没说的,时不时都要接济一下妹妹,看在媳妇的面子上,林大海还是想做点什么,能在这辈子帮他免除牢狱之灾。

但是,黄胜发的违法行为已经存在好多年了,而且他还是被同伙供认出来的,林大海就是能劝得动他及时收手,可之前呢,法律可不会因为你停止了违法行为,就不追究你以前的事了。

黄胜发应该是难逃此劫。


刚回到岸上,林大海便听到了一个消息。

明天阴天,可能会有雷阵雨。

“阿青,阿青……明天有雨,咱们歇一天!”

林大海冲周山青喊道。

周山青手中的鱼筐差点脱手掉到地上:“老板,人家说可能有雨,也没说一定有雨……那也小心点,安全起见,还是不出海了。

刚好明天我那条破船也修整好了,我去把它开回来。”

林大海的理由很正当。

好吧,周山青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看到林大海几个人又是一筐筐地往岸上搬今天的渔获,围观村民羡慕的眼都红了。

知道林大海不太好说话,他们便拉住林母说话:“你家阿海今天又是大丰收啊,两天时间顶得上我们干一个月的。”

林母笑的合不拢嘴,儿子挣到钱了她脸上也有光:“都是妈祖保佑,我们家阿海对妈祖非常虔诚,前不久还捐了500块钱给妈祖庙,一定是感动了妈祖她老人家!”

“切,你家阿海只不过是找对了地方,让你儿子给大家说说在哪儿吧,大海是大家的,都是邻居,在海上就应该互帮互助,他一个人吃独食也不好啊!”

有人怂恿着村民。

“矮仔昌,放你*的狗屁,”林母一听就恼了:“我儿子找到的地方,凭什么要告诉你?

互帮互助是在海上遇到危险时互帮互助,你要是船漏了快死了,我肯定让我儿子救你!

你是个什么东西,你挣的钱怎么不给大家分分?

有本事自己找去!”

这话骂的狠毒。

“算了,算了,”周围人打起了圆场:“阿昌就是提个建议,都是乡里乡亲的,愿意说是情分……”其实他们都想知道,但人家不愿意说,他们也没办法,总不能拿着枪逼着让他说吧。

林母气呼呼地搬着鱼筐走了。

“甲饭配狗塞,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罢了,我不信他一直走狗屎运!”

矮仔昌吐了一口唾沫。

这边,称重处,正在给鱼称重的林大海对黄胜俊夫妻俩说道:“二哥,二嫂,明天中午带着阿晴和阿阳来我家吃饭吧。”

“怎么了,发财了要请我们吃饭?”

二嫂笑问。

“还不是黄凯那小子,闹着要吃烧烤,我想着明天有雨,刚好休息一天,大家去我那儿聚聚!”

林大海解释了一句。

早就答应了黄凯要请他吃烧烤,再不履约就没法见这小子了。

前几天他天天去家里哼唧,这几天自己出海了倒还清净。

“行啊,明天去你那儿把这两天的账给你结了。”

黄胜俊说道。

林大海为了明天的请客,特意留下了10只黑虎虾、一条左口鱼和几条鳗鱼,今天延绳钓钓上来的唯一一条玳瑁石斑也被他留下来了。

他给周山青也留了一条10多斤的左口鱼,想了想,又给他拿了2只黑虎虾:“阿梅怀着孕呢,让她能忍住就不要吃,这虾你可以自己吃。”

“鱼和虾留着卖吧,我自己吃什么不是吃!”

周山青不要。

“你也是这条船的股东,我都拿了,你也要拿,你不拿我怎么拿?”

林大海劝道。

“什么股东?”

“哦,就是咱们打到的鱼实行股份制分配,我占98%的股份,你占2%的股份,我是大股东,你是小股东,我往家里拿东西了,你要是不拿,你这个小股东的利益不就受损失了?”

“卧槽……那行吧,我就拿你拿的2%,一条鳗鱼就差不多了……滚蛋……”林大海发毛了:“让你拿就拿,哪那么多屁话!”

最终,林大海硬是把鱼虾塞到了他手中。

“明天中午带上阿梅去我那儿吃饭!”

林大海冲着周山青的背影喊了一声。

“知道了,一定到!”

周山青冲后面摇了摇手臂。

“娘,这几只虾带回去给两个孩子解解馋。”

说着,又给林母挑了五只虾,刚好她们家一人一只:“明天中午,你过来帮阿芳做做饭!”

他是想让他娘也来尝尝鲜,她此前应该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烧烤。

林母扔回去了3只,只留下了两只:“挺贵的,让阿沙阿淼尝尝就行了……”想了想,又拿了一只回去:“让你大哥也尝尝,他每天干活挺累的。”

林大海顺手把两只虾扔给了林母:“要送就大方点,别送了人家还说你的不是!”

林母也没有再坚持。

回去的路上,林母又发挥了她的特长,不停地唠叨着:“阿海,这个周山青可靠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海上可不比村里,你可要多留个心眼……我知道了,娘,阿青人很可靠,我们是同学,他的脾气秉性我是了解的,人也很不错。”

林大海随口应付了一句。

“就怕人会变。

还有,我刚才就想提醒你,你是主家,对阿青不要那么大方,俗话说,一碗饭养个恩人,十碗饭养个仇人,人都是不知足的,你现在对他大方,以后他对你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你将来一旦不满足他,他就会恩将仇报,所以,刚开始要小恩小惠地养着……”他娘继续絮叨着。

林大海听的头疼,周山青是上辈子唯一在自己落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两人的关系持续了30多年,给他再多他也没觉得不妥。

可他又没法跟他娘直说,只好找了个理由:“娘,我需要阿青帮我干活,还需要他尽心尽力地干活。

几只鱼虾,一点小恩小惠就能让他保持忠心多好!

这话你可别让阿青听见了,要不然人家不帮我干了,我怎么办?”

“轰天咯,一条大鱼两只虾,几十块钱还说是小恩小惠。

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可别学人家,钱来的快时大手大脚,等挣不到钱时就后悔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娘,你快到家了,赶快回去吧!”

林大海连哄带骗地把他娘推回了家。

黄胜芳在一旁笑道:“阿海,这是咱娘一辈子的经验,我觉得她有的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你就是有些大手大脚……有道理个屁,你可别学她抠抠索索的,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这是古人总结的道理。

这一点,你要跟我多学着点……知道啦,就你道理多!”

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极度不赞同,学着点学着点,学你刚挣到点钱,转眼就败光。


出了黄胜俊家门,骑上自行车,黄胜芳顺手搂住了林大海的腰,又进项2500多块钱,她感觉像做梦一样。

“阿海,以后咱们每天都挣这么多就好了!

一天2500,10天两万五,100天25万,一年出海时间不说多,就按100天算,一年就是25万,发财了,发财了……”黄胜芳自由地畅想着。

“你还没算人工、邮费、渔船折损费,也没算二哥应该得的,你要是都算上,也好几百块钱了。”

“那去掉也还有不少,阿海,我们渔民还是要打鱼啊!”

“你刚开始还反对呢!”

“我没有,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全!”

“那现在不担心了?”

“跟你跑一趟,没有那么担心了,可一想到你要一个人出海,我的心就揪紧了。

阿海,你带我去吧,我想看着你,心里才踏实!”

“嗯……你让我好好想想……”林大海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那还让她去那座山峰峰顶帮他观察鱼群吧:“要不,你跟我出海一段时间,心里踏实了,再留在家里,家里也不能没人!”

“嗯……嗯……”黄胜芳猛点头:“老公,你真好!”

两个人到了镇上,先来到信用社。

这个时候,存钱开户连身份证都不要,林大海用黄胜芳的名字开了个存折,存了两万块钱进去,剩下的钱零花。

“大姐,这钱我可能存不太长时间就需要过来取走,我想问一下,取钱还需要手续吗?”

后世他知道存钱可以随时存,取钱还需要预约,要不然当天取不到钱。

“不用什么手续,你当天过来取,如果所里还有钱,就给你支;如果所里钱不够,我就给你记上,你到第二天再过来取!”

营业员大姐语气和蔼。

“好的,那谢谢你了,大姐!”

“不客气!”

出了信用社的门,林大海就带着黄胜芳一路向南骑去。

30多分钟,到了安海镇长新村,这也是一个渔村,靠海有个小码头。

遇到了一个村民,顺便停下车打听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那家丢孩子的家,并且知道了这家家主叫赖世星。

院子的大门开着,林大海礼貌地拍了拍门,不一会儿,一位看起来有五六十的老妇人走了出来:“你们找谁?”

“请问这是赖世星家吗?”

林大海礼貌地问道。

“你们是?”

大娘问道。

“哦,我们是潮头村的,我叫林大海,这是我老婆,阿婶,我听我们村卖猪肉的阿荣说你们孩子丢了?”

“对啊,对啊……”大娘的眼里闪过光芒:“你们知道我孙子在哪,是吗?”

“不,不,不……我们也不知道……”林大海决定实话实说,他接过来黄胜芳递过来早就准备好的钱:“阿婶,我知道你们全家都在找孩子,家里需要钱,这500块钱你收下……不,我不能收……”对于这对陌生夫妻送过来的钱,大娘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毕竟她的孙子丢了,对陌生人怀着很深的敌意。

“阿婶,你听我说,我给你钱,是想求你一件事。”

“求我?

我能帮你什么?”

大娘很疑惑。

“嗯……阿婶,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你们家缺钱用,想把家里的船卖掉,请考虑一下我们,我们会在别人出价的基础上多出1000块钱……滚……滚……滚……”这一句话顿时惹恼了大娘:“我们家不缺钱,我们家也绝对不会卖船,你们别想趁火打劫……你再不走,我就叫人了啊……好好好,阿婶,你别生气,我是说如果,如果……你就去猪肉荣的村子,找村子的支书,我姓林……好,别打,阿婶,我们就走……猪肉荣……村支书……加1000块钱!”

两人灰溜溜地出了长新村。

“阿海,你说他们会不会把船卖给我们?”

黄胜芳有些丧气。

来时的路上,林大海便把这家的情况给黄胜芳讲了,黄胜芳也知道他把买船的主意打到了丢孩子这家人的头上,只是没想到碰了一个硬钉子,原来人家根本不想卖船。

是啊,在这个海鲜非常紧俏的年代,一条船就是一棵摇钱树,谁舍得卖呢!

林大海反倒没有气馁,这种情况他也考虑过,甚至考虑过赖世星如果在家,自己会不会挨打,但对船的渴望还是让他过来先试探一下。

“不管卖不卖给咱们,反正咱就做好咱们能做的事,我相信他过后会考虑卖的,只要他卖船,咱们就占了先机。”

这年代,1000块钱还是很值钱的,大米两三毛一斤,1000块钱能买三四千斤大米,相信自己加的这1000块钱,足够吸引他们。

“要不要让我爹帮咱打听打听?

他应该认识这个村的村支书。”

“算了,不用了……”林大海马上拒绝,他不想什么事都依靠老丈人,自己也是一家之主,是能扛起家庭责任重担的,更何况,他有把握、也有信心拿下这条船:“咱们要做的就是等,等他们找上门,这段时间我们好好养精蓄锐,一旦买下了船,就该出海了。”

回到安海镇,两人又花了550块钱买了个能装货的三轮车,花了250块钱买了120个鱼筐,这些将来都是有用的,不能总借二舅哥家的东西吧,这一下就去掉了800块钱,钱真不顶花。

又买了两条黄支书和大舅哥喜欢抽的烟,用人家的船、还用了两个人,总不能别人说不要钱自己就当做没这回事儿了吧?

有钱了,自己的生活也要改善改善,买了一大块猪肉、两只鸡、一篮子鸡蛋,还有其他的油盐酱醋茶等调料,以及卫生纸和女性用品,平时这些黄胜芳都舍不得用。

防晒用品也要买,墨镜、蒙面巾、遮阳帽都能买到,但冰袖无论如何都买不到,只能到时再去县上看看了,如果出海,就必须顶着酷暑穿长袖了。

想再给黄胜芳买一些美白乳、防晒霜之类的瓶瓶罐罐,但都没有,找来找去,只能用蛤蜊油能替代。

问啥啥没有,这让林大海无比怀念前世的淘宝时代。

那里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他们没有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