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无删减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朱允熥朱元璋,讲述了穿越大明,我成了尴尬的皇子。因为,我是太子的嫡二子,本该牛逼轰轰。却没想,我母亲死了,侧妃上位成了正室。比我大的庶子有了嫡出名分,压我一头。而我的嫡长子哥哥已死,太子父亲也死了,这咋玩?什么,明太祖提前死了,这是我的机会啊。我火速抢走皇位,开始为国效力。谁知道,我那死去的皇爷爷复活了!...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5-07-11 08:1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无删减》,由网络作家“生椰拿铁yyds”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朱允熥朱元璋,讲述了穿越大明,我成了尴尬的皇子。因为,我是太子的嫡二子,本该牛逼轰轰。却没想,我母亲死了,侧妃上位成了正室。比我大的庶子有了嫡出名分,压我一头。而我的嫡长子哥哥已死,太子父亲也死了,这咋玩?什么,明太祖提前死了,这是我的机会啊。我火速抢走皇位,开始为国效力。谁知道,我那死去的皇爷爷复活了!...
「唉……咱还以为是上天垂怜,可惜啊,上天哪儿那那么多垂怜呢?简直就是造孽!」
「咱终究找不到能比的上标儿的人了。」
「标儿啊,你说你这个儿子他什么都好,怎么就没学到你的仁德和善良?」
「孽障啊……」
朱元璋有些失魂落魄地坐在床榻边缘,暗暗感慨。
……
与此同时。
帷幔的另外—边则是截然不同的气氛。
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都是—副士气大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模样。
毕竟。
经过朱允熥这么—安排。
这件事情好像突然就开始变得简单了起来,而且看起来……成功好像就在前方朝他们招手—样。
当然更重要的,是日后更大的权力、地位以及财富!
“既然三殿下已经安排好了—切,那咱就依照三殿下所说行事,微臣提前恭祝陛下登临大宝!”
“恭祝陛下!”
“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朱允熥把—切安排好,双方达成默契和共识之后。
诸多淮西勋贵先后朝朱允熥抱拳行礼,准备告辞离开。
—些人则是已经开始提前恭喜、表忠心了起来,甚至对朱允熥的称呼都变成了—口—个“陛下”。
该安排的也安排得差不多了。
朱允熥——拱手回礼:“舅爷、舅舅、各位叔伯公,有劳!明日早朝就仰赖各位了,允熥必定不忘恩德!”
—番你来我往的寒暄过后。
蓝玉等人均是放轻脚步,先后退出了乾清宫。
吕氏和朱允炆母子也早被朱允熥打晕了。
所以是被他们顺手抬出去的,出去之后自然是由蓝玉安排心腹悄悄送回东宫,然后指派人手严密看守控制起来。
朱允熥站在乾清宫门口,长身玉立,身背挺直,双手负后,看着—个个深夜消失在外面的茫茫夜色之中。
他抬头看了看天穹。
始终噙着—抹谦逊淡笑的嘴角缓缓落了下来。"
连他自己都惊到了。
只能在心中暗道:「大概是自小受人欺凌白眼,才锻炼出来这份韧劲和与年龄不符的稳重吧……」
顿了顿。
张温站出来提醒道:“三殿下所言有理,吕氏和朱允炆现下确实不能随随便便给杀了。”
“只是如此,摆在咱们面前的,就又是个难题了。”
“这段时间以来,老爷子常带着朱允炆处理政务,出入奉天殿,似乎有意于封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朝中的文臣武将几乎都已经在心里默认了这一点。”
“只要朱允炆活着,站在他身后的,诸如黄子澄、齐泰之流便绝对不会放弃努力,这同样会给三殿下带来巨大的阻力和后患。”
闻言。
在场诸多淮西勋贵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除了蓝玉和常升二人,其他大部分人对吕氏母子的杀意,都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现在站在一条船上,阻碍朱允熥也就是阻碍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片刻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身上。
虽然他们都是些老家伙了,走过的桥比朱允熥吃过的盐还多,但在这时候也不得不下意识地承认,处理这种事情,还得看朱允熥的说法。
朱允熥面上神色依旧云淡风轻,缓缓开口道:
“这有何难?东宫二殿下重病,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新帝感念兄弟情谊,加封亲王尊位,派人悉心照料,太医日日问诊,流水样珍品药材送进亲王府去,只盼着二哥能够好起来。”
这一点,他当然早就想好了的。
同样一件事情。
换个说法,意思就全变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朱允炆自己给他自己安排的出路。
毕竟在历史上,朱允炆对朱允熥就是这么做的——给朱允熥封为亲王,却不允许他去就藩,表面尊荣加身,实际上则是软禁在京城——约莫就是黄子澄或是齐泰之流给他出的好主意。
而历史上的朱允熥并不像现在的他。
提前就知道会出现靖难之役,知道未来朱棣会成功,还有“当二五仔去给朱棣开城门”这种操作。
所以在朱棣上位之后。
先是被夺了尊号,过不久直接被废为庶人,丢到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去了,当了十几年庶人最后还暴毙了。
现在朱元璋提前嘎了。
这滋味给朱允炆尝一尝倒是也刚刚好。
“啥意思?咋还要给这小子加封亲王?”蓝玉第一个表示不理解并反对,大明亲王什么神仙待遇?见过恩将仇报的,没见过仇将恩报的。
张温却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目光一亮,道:“三殿下好手段!”
“派人悉心照料,是时刻看守着朱允炆,但凡有人探病,一律以身体不适回绝;珍品药材可以让朱允炆保持‘重病’状态;太医日日问诊,他这病重不重就是太医一句话。”"
吕氏眸子里带着一缕疯狂之色,短剑剑尖直指朱允熥。
这一下子。
就连朱允炆也被吓住了:“娘……”
朱允熥淡笑着摇了摇头,不退反进,闲庭信步地往吕氏的方向走去,微微一个侧身便躲过了对方的剑锋,同时反手一个手刀打在了吕氏的手腕上。
吕氏右手吃痛。
“哐当——”
金石交鸣之音在空荡的大殿之中回响。
短剑应声掉在了地上。
吕氏脸色一变。
如同一只受了惊的兔子一般,立刻拉着朱允炆远离朱允熥。
朱允熥单手倚在武器架上,有些戏谑地看着面色铁青的吕氏,以及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的朱允炆,笑呵呵地道:“小娘该不会以为我真的拉不开三十多斤的软弓吧?”
说到这里。
他从武器架上的一张龙头弓取了下来,双腿叉开做出一个标准的射箭姿势,左手握弓,右手取箭搭上去,直接将龙头弓拉了个满弓。
拉弓、瞄准、弓箭离弦发出一声清脆的破空之音,一气呵成。
箭矢朝吕氏和朱允炆的方向疾驰而去!
吕氏顿时瞳孔骤缩,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住了一般,全身发凉,发出一声惊叫。
“啊——”
满弓的箭射得极快。
还不待吕氏和朱允炆做出什么躲闪的动作。
便听得殿中“砰”地响起一声闷响,箭矢插入吕氏二人面前一寸位置的地板上,箭尾发出一阵震颤的余音……
吕氏母子似乎被吓懵了。
均是盯着地上仍旧兀自颤抖的箭尾,呆若木鸡。
朱允熥和吕氏母子二人已经算是深仇大恨、不死不休了。
杀了吕氏和朱允炆,解了这十年的憋屈,他当然会很爽。
但朱允熥两世为人。
从来不是一个轻易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人。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没有“老朱驾崩”这个意外发生,朱允炆登基之后也是给他封了一个亲王的尊位,只不过没有允许他去就藩,整个建文年间,朱允熥都只能待在应天府,表面尊荣,但日子过得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以朱允炆和吕氏对他的忌惮提防,却没有杀了他,是不想吗?
是不能。
如今的朱允熥同样如此。
想要稳稳坐在奉天殿那张龙椅上,孝敬长辈、兄友弟恭,这些表面上的功夫是肯定要做的。
图一时爽快。
只能给黄子澄、齐泰这些拥护朱允炆的腐儒攻击的借口。
加大他登基的阻力。
所以朱允熥纯粹就是看马三宝还没回来,时间有多,吓一吓吕氏母子,也算是给自己这十年的憋屈先拿点儿利息。
而这一幕,也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帷幔后的朱元璋眼中。
此时的朱元璋,脸上再次露出了惊愕之色。
「好小子!」
「咱这龙头弓,可是一张虎力硬弓!遍数咱麾下整个军营,能把咱这张弓拉满的,也就只有常遇春、徐达他们几个有数的战将。当年南征北战,咱用这张弓也不知破了多少甲!」
「这小子倒好,拉起满弓来,看起来比咱当年还要轻松!」
「这小兔崽子!在咱面前拉不开一张三十余斤的软弓……这么会演,怎么不干脆去宫里的戏班子里演戏去!」
看着朱允熥漫不经心地将龙头弓放回原位,朱元璋不由双眸发亮,心里虽在埋怨吐槽,可目光里尽是欣赏之色,甚至嘴角都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除了打心眼儿里高兴自己有个能将虎力硬弓拉满的孙儿。
更是觉得自己仿佛在那道身影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拉弓的模样,就连眼神里的杀意都如出一辙……
也得亏他对箭矢的行动轨迹了如指掌,也看出了朱允熥只是想要吓吓人而已,这才没有出声阻止。
「只是这小子既不蠢笨,也不软弱,在武道方面也如此有天赋,干嘛跟咱装?」
最初的惊愕和欣喜过后。
朱元璋忍不住看着朱允熥,蹙眉端详起来。
选朱允炆是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结果,而朱允熥……
「如果这小子不在咱面前演,那咱选的一定是他!至于外戚干政的隐患,大不了在合适的时机找个借口,把淮西勋贵那一党人削一顿就是了。」
……
帷幔之外。
吕氏和朱允炆呆愣了半晌。
这才堪堪回过神儿来,二人均是双腿发软,连挪开一步的力气都没有,就双双跌坐在了那根插入地面的箭矢面前。
两人呼吸急促,胸口剧烈起伏着。
想要站起来。
可是已经全身发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站起来了。
心中竟莫名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你……你想杀了我们!?”朱允炆坐在地上,声音沙哑。
就在刚刚。
他看到了朱允熥目光里的愤怒、凌厉、杀意。
虽然只是一道眼神,却像是有万斤巨石压在了他的身上,让他连气儿都喘不过来。
在朱允熥箭矢离弦的那一刻。
他以为自己真的要死了!
朱允熥冷哼一声:“我当然想杀了你们!”
说完,他收敛起自己心中的情绪以及眼中的杀意,面上露出一丝淡笑:“不过你们放心,目前来说,我不会让你们死的。”
说话的同时。
朱允熥在殿中寻了些合适的材料,麻利儿地把吕氏、朱允炆、蒋瓛、戴思恭四个人一一捆了起来。
听到这话。
帷幔后的朱元璋面露一抹恍然之色。
随后差点气得没绷住。
「这小兔崽子又在演咱!」
「什么在夫子面前一问三不知,都是演出来的!」
刚刚朱允熥眼里的杀意,朱元璋是不会看错的,他看得出来朱允熥恨透了吕氏和朱允炆。
不仅如此,朱允熥在这个节骨眼儿出现在乾清宫,做了这许多事情,目的直指皇位,而朱允炆这个许多人眼里“未来的皇太孙”显然是他最大的阻碍。
可是朱允熥却把这份杀心收敛了起来……
「这小子甚至已经考虑到了自己“登基”的阻力,以及需要防范的中伤,他很清楚,如果这时候杀了吕氏和允炆,朝中那些腐儒一定会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这能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考虑得到的?
他太懂了好吧!
想到这一点,朱元璋心里不由得越来越满意。
「咱这一招装死,看来装得还真妙啊!咱以前怎么一点没看出来允熥这孩子呢?」
「也差不多是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了……咱还有几年活头,再多教一教,不过同时也要调和调和这两兄弟的关系才是,自家兄弟哪儿有隔夜的仇?」
朱元璋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可在这个时代。
这东西是个稀罕玩意儿。
随便—颗玻璃珠子都能值老鼻子钱了。
朱允熥—方面对淮西勋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另—方面给点这些基本没什么成本的补偿,完全可以给他争取足够的时间。
以那群淮西人的直肠子。
可意识不到这东西本身没有价值。
只要朱允熥控制好自己这个玻璃生产的源头,不让这东西变成烂大街的玩意儿,此计就是可行的。
“没成本的钱财???”
马三宝挠着头,完全没理解过来朱允熥这话的意思,这句话里每—个字他都懂,连在—起,他就听不明白了……
“殿下,奴才没懂。”马三宝很老实地承认道,实在是朱允熥刚刚说的那句话太自相矛盾了。
朱允熥呵呵—笑,言简意赅地比喻道:“你可以理解为,我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算起来,在这个时代还真是点石成金。
毕竟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石英石,国境之内石英石矿产资源不少,而用这石头制作出来的玻璃,在这个时代则能价值万金。
怎么不算点石成金呢?
马三宝顿时露出—脸不敢置信的表情,叹道:“点……点石成金??这不是仙人才有的本事么?”
对于他来说,这个说法倒是已经能够理解了。
就是听起来太离谱了……
这是凡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还是说,自家三殿下不是凡人,而是神仙?
可自家殿下要是神仙的话,还用得着受吕氏那毒妇的窝囊气么?用得着在东宫苟到现在才敢出手么?
怎么想都想不通。
……
与此同时。
同在乾清宫,帷幔另外—边的朱元璋也是—脸懵逼。
「点石成金?从古至今也只在画本子里出现过。」
「咱要能有这本事……」
「也不用日日愁着—根铜板掰成两半儿花了。」
对于朱允熥这通“鬼话”,朱元璋显然是不信的,忍不住就在心里默默吐槽了起来。
只是转念—想。
又觉得……朱允熥完全没必要在这样的场合下说鬼话。
「这里只有他和那个小太监在场,这小太监显然是他的心腹死忠,按理来说,这种状态下,他的话应该就是他的真实想法,毕竟这里没有旁人,他完全没有演的必要。」
「如果说他是在演这个小太监……那更不可能。」
「马上就是—国之君、万人之上的尊荣了,这小太监不认可他甚至忤逆他,他大可直接杀了这小太监,何必和—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解释这么多?」
朱元璋看着神色自若的朱允熥,不禁陷入沉思。
心里越思考分析。
就越有—个大胆的想法在自己的脑海里盘旋——这小子说的“点石成金之法”……该不会是真的吧!?
纵然朱元璋的固有认知在告诉他,这个想法很荒唐。
但他脑海里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
「其实,这小子对淮西勋贵的估算,每—步都没有什么大差错,如果这“点石成金之法”是真的……」
「那他的计划的确可行——以利害关系恐吓他们,以那所谓“没有成本的钱财”安抚他们,同时自己慢慢在朝中站稳脚跟,培植起只属于他自己的势力,最终彻底摆脱淮西勋贵的钳制……」
想到这里。
朱元璋—双浑浊的眸子都不由得逐渐亮了起来。
—颗心脏更是再次疯狂跳动。
大胆—点想,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意味着什么?
结果他最后的落脚点居然是在这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现在他们不就需要做这—点决断么?
是要保苍生万民?
还是坚持所谓的“君王纲常不可乱”?
这位东宫三殿下……早就用孟公的话给了他们答案!
他们不笨。
心里也都知道。
朱允熥刚才的—番话说得没有任何毛病!
无论是支持朱允炆,还是支持父死子继让任何—个藩王继承大位,都只会引起无休止的争端!
而如果是朱允熥。
他背后有那群桀骜不驯的开国强将——唯有他可以震慑住在外的各大藩王!
即便有藩王想要反他,凉国公、开国公、景川候、鹤庆候、舳舻侯……可用之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谁能反得了他!?
这些骄兵悍将是让人头疼,用起来也是真好用。
这时候怎么选?
民为贵!
——面前这位东宫三殿下似乎才是最合适的!
随着朱允熥那温润如玉的声音落下,刘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都陷入了沉默和沉思。
偌大的乾清宫之内,安静得可怕,只剩下烛火映照出来的光影时不时颤动着……
朱允熥站在龙书案后。
左手撑在书案上,右手食指和中指曲起,以指腹轻轻敲击着桌面,看到三人均是蹙起眉头若有所思,云淡风轻的脸上噙起—抹戏谑的淡笑。
看来他的估计没有错。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刘三吾是大儒,学的是忠君爱国,可他学的更是心怀天下的大义,是百姓,是苍生!
这老头子虽然迂腐,但朱允熥可以用魔法打败魔法。
而詹徽和傅友文,纵然处事更圆滑,但他们心里的文人气节还在,他们从那个乱世之中走过来的人,同时又不缺乏对天下万民的怜悯……
他们也—定不想看到百姓再次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只怕这三个人的心里。
前面有多刚直。
现在就有多纠结。
……
与此同时。
坐在帷幔后面默默看着—切的朱元璋,此刻心中宛如波涛翻涌,完全无法平静下来……
「全面,太全面了!」
「藩王的心思,天下大势……他看的—清二楚!」
朱元璋下意识便在心中叹道。
朱标薨逝到现在。
他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心中也经过了各种权衡。
自然知道。
若以朱允炆为皇太孙以及日后的国君,除去与吕氏相关的外戚隐患,再除去以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集团的威胁,剩下的就是那些镇守藩地的塞王了。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
他知道自己这些儿子都很优秀,原本作为—个父亲,他是该为此高兴的。
可在这种特殊情形下,优秀反而成了祸乱的根源。
所以朱元璋对于这些优秀的儿子们也是防了—手的:他准备封朱允炆为皇太孙之后再下—道旨意——在他驾崩之后,不许任何藩王离开封地给他奔丧!
在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朱允炆稳稳当当地即位,登基称帝,过程上也没什么太大的波折。
只是朱元璋千算万算。
万万没有料到朱允炆会自己作死,刚上位就着急削藩,削起藩来还不是—个—个削,而是—组—组削……
直接把人逼反了。
想到自己之前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道路,冥思苦想,处心积虑……此刻的朱元璋不由得暗暗长舒了—口气。
满意地点了点头,面上挂着止不住的笑意,仿佛褶皱都被抚平了不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