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朱由校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崇祯在我体内,中兴大明后续》,由网络作家“黑山魔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由检、朱由校二人漫步在皇宫。只有他们二人。当然,在他们身后还远远的跟随一些太监和宫女,不过这些人听不到他们二人的谈话。而在这时,朱由校突然问道:“你对魏忠贤如何看?”朱由检闻言神色微变,不知是对方随口询问,还是对他的试探。至于为何试探他?虽然他拥有朱由检全部记忆,但他终究不是朱由检,因而不管他表现如何完美,依旧会被察觉到有异常,尤其对方还是看着他长大的亲兄弟。而且朱由校可不是什么昏庸无能之人。木匠天子朱由校不昏庸?不昏庸。只要详细了解朱由校,就能够知晓朱由校不是昏君,不仅不昏庸,还是一个十分聪慧,能力还算很强的皇帝。既然如此,那为何没能中兴大明,反而是让大明更黑暗。这个时候的大明,早已积重难返,就算是朱元璋、朱棣来了,那也是难以从...
《大明:崇祯在我体内,中兴大明后续》精彩片段
朱由检、朱由校二人漫步在皇宫。
只有他们二人。
当然,在他们身后还远远的跟随一些太监和宫女,不过这些人听不到他们二人的谈话。
而在这时,朱由校突然问道:“你对魏忠贤如何看?”
朱由检闻言神色微变,不知是对方随口询问,还是对他的试探。
至于为何试探他?
虽然他拥有朱由检全部记忆,但他终究不是朱由检,因而不管他表现如何完美,依旧会被察觉到有异常,尤其对方还是看着他长大的亲兄弟。
而且朱由校可不是什么昏庸无能之人。
木匠天子朱由校不昏庸?
不昏庸。
只要详细了解朱由校,就能够知晓朱由校不是昏君,不仅不昏庸,还是一个十分聪慧,能力还算很强的皇帝。
既然如此,那为何没能中兴大明,反而是让大明更黑暗。
这个时候的大明,早已积重难返,就算是朱元璋、朱棣来了,那也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明的问题;朱由校能够借助一个魏忠贤,就稳定如今的大明,已经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另外,我只是说朱由校不昏庸,可没说他是明君。
综上所述,朱由校察觉到他有问题,很正常。
他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弟是臣,因而臣弟不喜欢他。”
阉人在世人眼中是没有卵蛋的低贱之人,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阉人,而如果这阉人骑到他们头上,他们将更加不喜欢。
“那如果你是君呢?”
朱由校追问。
他目光紧紧的注视着他这好弟弟,想要将他这弟弟看穿。
朱由检没有如原本的崇祯一般,惶恐不安,甚至是跪下,而是目光平静的和朱由校对视,道:“依旧不喜,好用,不代表就是把好刀。”
既然对方察觉到他有问题,还进行试探,那么他就不能装糊涂,因为这个时候装糊涂、隐藏,只会适得其反。
至于暴露的能力?
虽然现在暴露自身的能力,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好事,会让朱由校猜忌他,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好事。
血龙·崇祯听到穿越者·朱由检关于刀的讲述,神色不由得充满悔恨。
他皇兄将皇位传给他的时候,告知他魏忠贤可用,他答应,然回头他就毁诺,亲手毁了魏忠贤这把刀。
在李自成即将攻入顺天府,在他自挂煤山的前几天,在他终于见识到文武百官的嘴脸后,他才真正意识到魏忠贤的重要性,然那个时候早已晚已。
朱由校看到他这好弟弟朱由检没有如以往一般惶恐,更是敢直视他,并回答他这个问题,他没有生气,反而是露出笑容。
这才是兄弟。
然后他笑着说道:“虽然魏忠贤那个老狗不是一把好刀,但为兄手中只有这一把刀,不用也得用。”
他如何不知晓魏忠贤不是一把好刀,然他没得选,只能用这把刀,用魏忠贤这把刀,整顿朝纲,将那些让他感觉无比恶心的东林党人,赶出他的朝堂。
朱由检闻言反问道:“既然知晓不是把好刀,为何不打造一把好用的刀?打造一把趁手如意的好刀,并不会花费太多。”
“哎。”
朱由校叹息一声,然后道:“刀的品质如何,从外表是无法看出,只有亲自使用之后,才能够了解。”
朱由检闻言顿时反应过来,对方不是后世之人,没有上帝视角,无法知晓一切,不知谁可用,谁能用。
朱由校继续说道:“打造一把刀花费不了太多,然打造十把,那就要花费不少,此外,刀要是不高兴,会反噬。”
朱由检闻言再次明白,魏忠贤不是一把好刀,然如今朱由校能够用的只有魏忠贤这把刀,要是魏忠贤反水,那么朱由校将无刀可用。
他随即说道:“刀可以有心,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有思想的刀,用之,如若饮鸩止渴。”
朱由校愣了一下,没想到他弟弟居然能够说出这种话,他叹息一声,然后道:“毒死,渴死,总得选一个。”
用魏忠贤,会遭受反噬,他如何不知晓,如今他的名声在外界,可谓是奇臭无比,然他没有陆炳、没有严嵩,有的只有魏忠贤。
朱由检沉思一下,随即说道:“弟弟年幼,对于一些事情无法全面参透,不过弟弟知晓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是汉朝,还是唐朝,以及元朝,他们的覆灭,都起源于农民起义,太祖就是通过农民起义,最终执掌天下。”
不等朱由校说话,他继续说道:“民间有一粮食,将之叫做苞米,亦或者番麦,玉米,它的产量比之麥(小麦)多五成。
另外在南方还有番薯,番芋,产量更是大米的两三倍,就算是在西北那干旱贫瘠之地也能种植。
有优点以前也是有缺点,缺陷是无法如米麦一般长时间储存。
将这三种粮食作物推广,可以让百姓吃饱,让百姓能够活下来,从而避免因天灾而出现天下动乱的局面。”
朱由校闻言神色震惊。
朱由检继续说道:“魏忠贤没有什么能力,毁了哥哥你的名声,却只为哥哥你能弄来那一丁点钱,简直就是个废物。
想要从南方士族和商人手中弄大量的钱,很简单,可以养一些海盗,亦或者招降海上的那些大海盗,让他们洗劫南方那些走私的商船。
南方那些官员商人要是闹,我大明禁海,海上的商船不受朝廷保护,而且走私违反大明律法,谁要是闹,直接让刑部去处理走私案,抄没他们的家财,填补国库。
魏忠贤不是掌控一些官员吗,可以通过那些官员传达哥哥你的一些想法,想要解决海上的海盗问题,那就重启市舶司,成立海军,只有交税的商船,才能够得到海军的保护,免于遭受海盗的抢劫。
要是能够重启市舶司,那么海关的关税,每年就足以为朝廷增加五百万左右的税收,去掉市舶司和海军的花费,朝廷每年至少可赚取三百万两白银。
至于盐税、茶税等税收。
这个可以采用以商制商之法,让东厂和锦衣卫扶持一些愿意按照朝廷律法交税的中小商人,然后吞噬那些不愿意交税的商人。
要是这个方法能够成功,每年光是商税,就足以为朝廷增加一千万两白银,有了这些钱,哥哥,你不管是平定辽东建奴,还是西南叛变,都是轻而易举。”
三日后。
西苑。
魏忠贤在悠闲的钓鱼。
而在他身后有着不少的跟班,排场不是一般的大。
这时,一道身影,龙行虎步的走来。
从这人的步伐,从这人的体型,一看这人就个将才。
来人来到魏忠贤身后,直接对着魏忠贤行礼,然后一脸谄媚的道:“干爹。”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
锦衣卫的一把手使认魏忠贤为干爹?
很正常。
锦衣卫和东厂都是皇帝的狗,皇帝相信锦衣卫,那么锦衣卫就是东厂的爹,皇帝相信东厂,那么东厂就是锦衣卫的爹。
如今天启相信东厂,因而锦衣卫只能依靠东厂,否则会被文臣给弄死。
田尔耕谄媚的上前,轻声问道:“干爹,你叫我来是有什么事?”
一般要是有事,这阉狗都是直接让人吩咐他,或者说是直接命令他,如今将他叫亲自来,恐怕不是小事。
阉狗?
他嘴上叫干爹,那是生活所迫。
他心中叫阉狗,那是顺从心意。
魏忠贤自然是不知道田尔耕心中的小九九,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毕竟他可不会白痴的认为这些依附他的人,是真心诚意的依附他。
他没有看向田尔耕,而是看着水中的鱼漂,缓缓的说道:“我帮皇爷管理税收,让那些人缴纳他们应该缴纳的税收,然那些人一个个不缴纳他们应该缴纳的税收这就算了,居然还咒骂我。”
“那些人该杀。”
田尔耕寒声道。
他心道:这阉狗难道要让他们锦衣卫去南方收税?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东厂的人强行在南方收税,都死的不明白,他们锦衣卫过去,不见得能安全。
南方,水太深。
魏忠贤道:“他们确实是该杀,然我不能因他们骂我,就要了他们的命,而且他们该杀,并不是因为他们骂我,而是他们一边享受着朝廷的保护,享受着朝廷带给他们的特权,另一边却不缴纳朝廷的税收,这种人,不杀,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田尔耕闻言心中不由得生出佩服,这阉狗虽然蔫坏,但这话,没毛病,不过你自己不也没有如实缴纳税收吗?
他心中鄙视,同时他心中也疑惑,不知道这魏老狗想要说什么,随即他道:“我们让人去查他们偷税漏税,只要查到了证据,就能杀了他们。”
“查?怎么查?你能找到他们的真正账本?”
魏忠贤问道。
查账?
他如何不想查,然根本查不出什么,账本是那些人的命根子,外人根本接触不到。
至于让东厂潜入?
没用,南方以宗族为主,他们只用他们自己家族的人。
至于假账?
那些人做的假账比真账还要真,从明面上的那些假账上也是什么都查不出,否则他也不会暴力强行让那些人强制交税。
“这……”
田尔耕语塞。
虽然他们东厂、锦衣卫,能够直接拿人,但想要给那些人定罪判刑,还是需要证据,要是没有证据,那些文官必然是要闹事。
而这也是为何,他们明知道那些商人一个个富得流油,而且还一个个偷税漏税,他们却不敢动那些商人的原因。
魏忠贤知道他不说清楚,田尔耕这个废物是不知道他要让对方做什么,他随即说道:“听闻南方那些商人大都偷偷的私自出海。”
田尔耕闻言眸光一亮,知道这魏老狗要让他干什么,然后他道:“干爹的意思,我们可以从这方面查?”
“不。”
魏忠贤伸出手指,摇了摇,税收才几个钱,如今他已经看不上那些税收。
他说道:“能够走私,上面必然都是有人,不好查。”
田尔耕神色不解。
说走私,却不让查走私,那你说这些干什么。
魏忠贤继续说道:“我听闻东南沿海有不少倭寇,而海上有不少海盗,那些走私的商船很多都遭受倭寇和海盗的洗劫。”
田尔耕闻言顿时明白魏老狗是什么意思,这是要下海,洗劫海上那些商船,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这海上的东西,可不受大明律保护,倭寇可以抢夺,他们也可以抢。
魏忠贤随即继续说道:“我将倭寇祸乱沿海的的事情禀告给了陛下,陛下对此很是愤怒,下令剿灭这些倭寇。”
说着,他挥了一下手。
随即一个小太监将一份圣旨拿来。
魏忠贤继续说道:“这是陛下剿灭倭寇的圣旨,由你负责统帅南方水师,打造我大明无敌水师,剿灭倭寇。”
不是招安吗,怎么变成剿灭倭寇?
招安?
招安不得花钱,有现成的水师,干嘛浪费这钱,而且招安海盗,到时候的收获还要分给那些海盗一部分。
这可都是他的钱,区区海盗,有什么资格分他的钱。
田尔耕闻言眸光一亮,随即他神色凝重,道:“干爹,这南方的水师早就已经糜烂,恐怕打不了海盗。”
他是武将,而且还是一个贪污吃空饷的武将,如何能够不知晓如今大明的军队是何等的腐败,因而他不敢率领这些腐烂的军队,去打仗。
“剿灭倭寇是为了朝廷,因而户部拨款三十万两白银用以当做军需。”
魏忠贤说道,随即他转头看向田尔耕,神色认真且凌厉的道:“这三十万两白银,你可别给我贪了。”
洗劫海上那些商船是皇爷的命令,这件事他不能给干砸了,否则他不仅要承受南方那些官员的怒火,还要承受皇爷的怒火,因而这钱,他一个子都没动。
“儿子知道轻重。”
田尔耕道。
他虽然贪,但他不是傻子,这钱是他用来洗劫商船,打海盗的钱,而且还是他带队,要是搞砸了,他小命可就没了。
魏忠贤看田尔耕知晓轻重,神色缓和下来,道:“你不会打仗,到时候不要瞎指挥,让会打的人去打。”
“儿子明白。”
田尔耕道。
这话让他不喜,他怎么说都是武将,居然说他不会打仗。
不过他不敢反驳,而且他确实是不怎么会打,到时候还是让别人打,他只要捡军功就可以,而且万一打了败仗,他还能甩锅。
魏忠贤道:“剿灭倭寇的收获,三三三一。”
三三三一,什么意思?
三成陛下的内帑,三成他的,三成田尔耕等人,一成国库。
国库?
他们是奉旨剿灭倭寇,而剿灭倭寇肯定要有收获,没有收获,怎么证明他们成功的剿灭海上的那些倭寇。
“儿子明白。”
田尔耕道。
然后他接过圣旨,神色满是兴奋。
剿灭‘倭寇’不仅能够获得军功,让他更进一步,同时还能够赚大钱,想想就让他无比的兴奋。
“去吧。”
魏忠贤挥手。
“儿子告退。”
田尔耕离去。
……
就算他再如何的不爽,再如何的不想拿这钱,这钱他也得拿,要是救灾不及时,引发民怨那可就要遭了。
“是。”
魏忠贤应道。
不过他没有离去,而是小声的道:“皇爷,兵部上书,说九边的军饷已经拖欠好几个月,不能再拖欠,希望朝廷能够补齐之前的欠饷。”
“打仗不积极,要钱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朱由校怒极而笑,怒完之后,他摆手道:“从内帑拿出五十万两白银,要是不够,那就等国库有钱再给。”
这军饷更无法拖欠太久,否则大明可就真的危险了,只是不知这五十万两白银,能有多少是进入士兵手中。
哎。
他心中不由得再次叹息。
吃空饷,以及贪墨军饷,如今早已是常态,就算他是皇帝,他也无法改变,因为军队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如今辽东还不稳。
‘这贼老天也是,如今大明已经内忧外患,居然还接连出现天灾,这是纯纯不想让我大明好过。’
朱由校心中忍不住抱怨,看魏忠贤没有离去,眉头微皱,道:“还有事?”
“那个……”
魏忠贤神色犹豫,然后他小声的说道:“官员的俸禄……”
“没有。”
朱由校直接怒道。
此时他忍无可忍了,怒视魏忠贤,冷声怒道:“国库亏空,那是他们无能,既然他们无能,有什么资格问我要俸禄,国库什么时候有钱,再给他们。”
这些该死混蛋,知道他有钱,如今一个个全都来找他要钱。
“另外,藩王上奏,想要朝廷补发……”
魏忠贤道。
“没有,不给。”
朱由校怒吼道。
怒吼完之后,消了气,然后他道:“和往常一样,给他们大明宝钞,再给他们几十个瓷器和一些丝绸,至于俸米,没有。”
大明宝钞?
这个时候还有大明宝钞?
有。
虽然如今大明境内主要交易是用白银和铜钱,但大明宝钞并没有被废,而且大明的官方货币从始至终都是铜钱和大明宝钞,反而白银才是非法货币。
至于为何不废掉大明宝钞?
原因有二。
一是,大明宝钞作为大明货币,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属于祖制,没人敢废除。
二是,大明藩王。
大明这么多藩王宗室,朝廷根本养活不了,然按照祖制,朝廷必须要给俸禄,否则就是违背祖制,违背大明律,然要是给白银、铜钱,朝廷肯定是给不起,于是就给大明宝钞。
明朝后期,为何很多大明宗室活不下去,宁可进入凤阳牢笼也没一个去状告朝廷,状告皇帝苛责他们这些宗室?
这就是原因。
要,就给大明宝钞。
不要,大明宝钞也不给。
当然这只是针对那些偏远的宗室,皇帝对于自己的儿子,那可是给真金白银,甚至是给予大量的宝物,最有代表就是福王。
万历身为皇帝,自然是知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因而在他儿子福王就藩的时候,差一点将国库都给搬空。
皇帝聪明吗?
聪明,通过大明宝钞巧妙的解决宗室问题。
不过也是十分的愚蠢。
愚蠢?
是。
虽然明朝的皇帝借助大明宝钞在明面上解决了宗室俸禄问题,减轻朝廷压力,但只是明面上。
任何一个朝代,宗室都是极为勋贵,享有特权,如今朝廷不给宗室俸禄,宗室为了活下来,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他们会如何?
自然是欺压百姓。
于是原本是用于镇守一方的藩王,就变成祸乱一方的藩王。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五月。
这一日。
晴空万里,万里无云。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这是一个好日子。
突然间,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然后整个顺天府都在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摇晃。
地龙翻身?
顺天府内的人在感受到这巨大的动静后,顿时一个个神色惊慌的逃离家中,朝着空旷的地方跑去。
当他们跑出去后,就逐渐冷静下来,因为这不是地龙翻身。
不是地龙翻身,那是什么?
他们看向远处,神色骇然。
……
而与此同时。
皇宫。
相对于别的地方,皇宫震荡的更加明显。
朱由校狼狈的从乾清宫跑出,太监护卫急忙将他护在中间。
他神色惊恐的急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中一个太监,神色恐惧的指着远处一个方向道:“皇爷,那,那里。”
朱由校目光看去,神色顿时骇然,只见远有着蒸腾的黑云,很大,外形看起来像是个大蘑菇。
什么东西?
这个方向,要是他没有记错,那个方向是王恭厂。
王恭厂,火药库。
想到这,他神色顿时一变,随即低语道:“难道是火药库爆炸?”
……
勖勤宫。
朱由检神色平淡的走出大殿,然后看向王恭厂的方向,看着那不断蒸腾,形似‘蘑菇云’的黑烟,能够产生蘑菇云,这爆炸的威能,不是一般的大。
“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血龙·崇祯低沉的说道,因朱由检没有封印他的感知,因而他能够通过朱由检看到远处的景象。
“什么事?”
朱由检道。
“火药库爆炸。”
血龙·崇祯道,随即他疑惑的道:“你不是早就知道,怎么还问?”
这个家伙明知这场惨烈的事故,却不想着阻拦,如今居然还装傻充愣,让他很是愤怒。
不过他没有质问对方,因为藩王不可管事,因为说不清。
“真是火药库爆炸?”
朱由检问道。
“难道不是?”
血龙·崇祯道。
王恭厂是火药存放之地,如今发生如此大的爆炸,肯定是火药爆炸。
他记得他前世的调查结果就是火药爆炸。
“我哪知道,我又没有参与,我只是一个未来之人,而不是神。”
朱由检道。
前世关于这王恭厂的爆炸有着很多离奇的传说,更是有人将之称之为古代三大自然灾难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爆炸应该就是火药爆炸。
至于那些传说?
都只是以讹传讹,以及文人最为擅长的夸大其词,如传闻这场爆炸一个都没死,就朱由校的儿子死了。
这是假的。
朱由校的儿子朱慈炅并不是死在这场爆炸中,而是在一个月后夭折。
至于爆炸中心,人没事,衣服没了,这纯纯胡扯。
至于火药爆炸有这么大的威能?
怎么没有。
虽然这是古代,但这可是一个王朝最为重要的火药库,而且黑火药的威力本就不小。
……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爆炸,死伤足有上万人。
死加伤。
古代的建筑主要是以土木为主,这种建筑很容易崩塌,因而大部分的死伤都是源自于房屋的倒塌。
死伤惨重,并不是最为严重,最为严重的事情是如今顺天府人心惶惶。
不知是百姓幻想能力太过厉害,还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如今关于这场爆炸,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如,有传说是有妖邪作祟,那巨大的黑烟就是妖气,有传说是朝廷内有奸邪,这才降下天罚。
在这古代,百姓愚昧无知,再加上这种级别的爆炸极为罕见,甚至是可以说是史上第一次,于是顺天府的百姓,就人人惶恐起来。
……
顺天府。
某优雅的别院。
不少人聚集于此。
“这次的火药库爆炸,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借此铲除那些祸国殃民的阉党。”
“铲除阉党恐怕很难,即便是我们在如何推波助澜那也很难。”
“不能借此铲除阉党,那就让陛下下罪己诏。”
“不管是纵容魏忠贤在东南收矿税,还是之前剿倭之事,都是陛下在背后操控,既然陛下不愿意做圣君明君,甘做那昏君暴君,那就别怪我们让他彻底名誉扫地,遗臭万年。”
“这个可以,不过别做的太明显,以及太过,那阉狗疯起来,可不好对付。”
……
院内众人,一个个神色愤怒的说道,他们苦昏君久已。
……
乾清宫。
朱由校此时脸色很是不好看。
因王恭厂的火药库爆炸,导致朝廷损失惨重,如今不仅需要重建火药库,还要修建毁坏的房屋。
如果只是如此,他也不会如此愤怒,让他如此愤怒,是顺天府的流言蜚语,以及百官逼迫他下罪己诏。
欺皇太甚。
愤怒之后,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这罪己诏,他不想下。
不过如今这情况,他要是不下,这件事恐怕过不去。
魏忠贤此刻身躯颤抖的跪在旁边。
如今那流言蜚语明面上是指责皇爷昏庸,任用妖邪,实则是瞄准他,这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想要借助这件事,杀他。
这让他如何能够不恐惧。
“皇爷……”
魏忠贤声音颤抖的道。
“好了,你下去吧。”
朱由校打断魏忠贤的话,挥手让对方下去。
杀魏忠贤?
杀魏忠贤确实是可以解决这件事,然他真要是这么做,会让忠心于他的人寒心,而且杀了魏忠贤,他还如何制衡朝堂。
因而魏忠贤不能杀。
不能杀魏忠贤,那就只能由他背负这罪名。
只是他不想下这罪己诏,下了这罪己诏,他可就真的成为昏君。
他心中思考解决办法。
然他思考半天都没能思考出有什么好办法。
突然他想到一人。
谁?
他的好弟弟,朱由检。
……
不久后,朱由检出现在乾清宫。
朱由校将如今顺天府的流言,以及朝中文臣想要让他下罪己诏的事情说了一下。
说完,他看向他的好弟弟,眼神之中满含着期待,道:“五弟,你可要帮为兄想出个办法,否则为兄的名声了就要毁了。”
“名声?你如今还有什么名声?”
朱由检心中不由得满是鄙视,随后他沉思一下,然后他道:“既然他们说朝中有奸臣当道,那就杀奸臣。”
如果是在前世……
算了。
前世也是一样。
某短视频平台,各种谣言满天飞,就算是有人澄清,那也是没人相信。
在这愚昧的古代,面对流言,解释根本就没用,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个人在意真相是什么,而且背后之人本就知晓是假的。
……
辽东。
黄台吉上位之后,为了巩固他的权力,开启征战,因为只有战争,才能更好的巩固他的权力。
他没有将目标放在大明,而是放在朝鲜。
很快,他就征服朝鲜。
征服朝鲜后,黄台吉带领建奴南下攻打大明。
因大明的关宁锦防线早已构筑完成,所以这一次建奴南下以惨败收场,这一战被称之为宁锦之战,同时又被称之为宁锦大捷。
黄台吉不同于努尔哈赤,一方面是黄台吉还年轻,不会因为一场大败,而心灰意冷,另一方面在于黄台吉意志力更强。
这场大败,让黄台吉明白,就算是他们全军出动那也无法攻破关宁锦防线,于是他打算绕路蒙古。
不过想要绕路蒙古,那么他们就需要先解决蒙古。
……
信王府。
朱由检听到王承恩关于宁锦大捷的汇报,神色并没有喜悦,反而是凝重起来。
这场大战虽然是大明获胜,但大明并没有真正重创建奴。
建奴接下来会攻打蒙古,等建奴征服蒙古之后,就是建奴再次南下之时,而这个时间,不远了。
七月底。
某一日。
朱由检正在欣赏歌舞表演。
他欣赏歌舞表演,不仅在于歌舞很好看,让人看的赏心悦目,更主要在于在这古代,除了歌舞,实在是没有别的能够让人愉悦的节目。
而在这时,王承恩进入大殿,来到朱由检旁边,小声的说道:“殿下,魏忠贤派人送来拜帖和礼品。”
“魏忠贤?”
朱由检神色先是惊异,随即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然后他说道:“没兴趣,让他从哪来,滚哪去。”
如今已是天启七年七月底,下个月他那好哥哥就要嘎了,魏忠贤现在让人过来,显然是打算投靠他,毕竟他是大明下一任皇帝的第一继承人。
不过他看不上对方,就算他需要刀用以制衡朝堂,那也绝不会用对方那把刀。
“是。”
王承恩道。
随即他离开大殿。
当王承恩离开,血龙·崇祯的声音出现在朱由检脑海中,道:“魏忠贤如今想要投靠你,为何不趁机收下对方?”
如果是曾经的他,肯定是不愿意收下魏忠贤这个阉人,甚至是恨不得将对方那个祸乱朝纲的阉人杀之而后快。
然如今不一样,在他经过那些文臣、勋贵的背叛后,他对于这些阉人的认知早已发生改变。
“为何收下他?”
朱由检心中反问道。
“额。”
血龙·崇祯愣了一下,然后回答道:“自然是借助对方,更好的掌控朝堂。”
他如今可不是当年啥都不知道的单纯皇帝,知道朝堂文武百官皆不可信,以及朝堂中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
“哎。”
朱由检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然后他有些无奈的说道:“你还真是愚蠢的有些可爱,我之前和你哥关于刀的谈话,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血龙·崇祯道:“我听进去了,魏忠贤不是一把好刀,用魏忠贤这把刀,如若饮鸩止渴,然如今你能够用的刀,只有魏忠贤,完全可以现在先用着,然后在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刀。
要是不用魏忠贤这把刀,那么很快你的权力就会被那些虚伪而丑陋的文臣架空,到时候你想要在打造一把刀,根本不可能,他们不会允许。”
他早已不是曾经的他,如今很多事情他都能看透本质。
朱由检闻言神色有些惊异,随即他赞赏的道:“不错,有点长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