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应声。
黄子澄喜出望外:“臣遵旨!”
他站了起来,转而望向外面。
此际,外头暴雨倾盆而下。
“陛下让微臣出题,仓促之际,也无法让你们二人办事较量。”
“既然如此,不如就来作诗赋文。”
“虽无法衡量治国之能力,却也能窥见才华一二。”
朱允炆拱手,恭敬道:“全凭黄先生作主!”
“好!”黄子澄摸了摸胡须,轻轻点头:“今日外面狂风肆虐,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他的话还未说完,朱允熥打断问道:“莫非你要我们以秋日暴雨为题写诗作词?”
此时已是秋天九月,雷雨天其实很罕见。
黄子澄闻言,心中一凛。
他刚才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但看朱允熥的神色,不由得心念一转,莫非他早有准备?
虽说这场暴雨来得很快很猛,但未必没有钦天监的人早点看出来。
如果对方事先准备好了诗赋,以此出题,就正中他的下怀了。
朱允炆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书籍,写诗作文亦是其长处。
压过朱允熥应该不难。
可对方若是早有准备,以有心算无心,就难说了。
一念及此。
黄子澄连忙摇头,话锋一转。
“不!”
“去岁冬日,我有友人自北方寄信而至,言及长城边上,大雪茫茫,蔚为壮观。”
“两位皇孙虽自幼在南方长大,未曾去过北方,却也都见过雪景。”
“便以这长城之雪为题,作诗或词一首,以一柱香的时间为限,看谁能写得更好吧。”
黄子澄说完,嘴角边掠过一抹笑意。
一般而言,命题作诗大多都是即景即情即事。
他怕朱允熥早做了准备,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出的题目,离此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