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明闻言连忙说道。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人,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历任元帅府奏差......”
“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
......
朱永明把胡惟庸的生平说的很是详细,这些和朱元璋等人了解的一样。
可这些不是朱元璋等人想听的。
他们想听的是朱永明对胡惟庸案的看法和说法。
“小子,胡惟庸案,你知道不,咱想听的是胡惟庸案。”
“胡惟庸的人物生平咱也了解,你就不用说了。”
朱元璋知晓,只要自己不问,朱永明就不会说起胡惟庸案。
他只会说胡惟庸这个人。
对于胡惟庸案,他很可能会一句话盖过。
这两三天和朱永明交谈都是这样,这也让朱元璋有些郁闷和不解。
其实朱永明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不愿意招惹朱元璋。
朱元璋是暴脾气,有时候听到朱永明说的一些事情就会生气。
久而久之,朱永明也就摸清了。
所以朱永明给朱元璋说历史的时候,都是避重就轻,这样就不会让朱元璋生气了。
他也就轻松了很多。
可朱元璋是什么人,一两次交谈就可以感觉,这其中的变化了。
最后他想知道什么,他就直接询问朱永明了,这让朱永明避无可避。
“朱总,我刚刚就说过了,明初四大案之一胡惟庸案,可是非常出名的。”
“只要了解一点明朝历史的都听说过胡惟庸案。”
“作为一个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我当然是知晓胡惟庸案的。”
朱永明听到朱总质疑自己,立刻就表示自己知晓胡惟庸案。
而且为了证明他自己的真才实学,他准备详细的解说胡惟庸案。
让朱总,小朱总,导演等人知晓他的博学,这对他以后得演艺道路是有好处的。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
“胡惟庸案是在洪武十三年爆发的,但洪武六年就已经注定了胡惟庸结局。”
“洪武六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