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文姒姒刘煊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归来,不嫁太子嫁王爷文姒姒刘煊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序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生归来,不嫁太子嫁王爷》是作者“序连”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文姒姒刘煊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她是镇南侯府的四小姐,父亲为镇南侯,母亲昌平郡主。哪怕是在温柔繁华富贵如云的京城,她亦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上一世,她被指婚给太子。可在与太子成亲当晚,还未圆房,太子便去了侍妾那里,从此之后,她成了太子府下人眼里的笑柄。后来她才知道,太子与侍妾情根深种,娶她只是为了巩固皇位,还让她一直遭受虐待。重活一世,她果断离开潜力无限的太子殿下,改嫁注定无缘皇位的冷漠王爷。却没成想,婚后她被这个冷漠王爷宠上了天.........
《重生归来,不嫁太子嫁王爷文姒姒刘煊大结局》精彩片段
说完这句话,陶侍妾扭着身子带着丫鬟走了。
陈侍妾被她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脸色也没有变得难看,她像团棉花似的怎么都揉不烂,带着人就往自己住处回了。
刘煊当晚没有再到文姒姒的住处去。
他回京之后领了差事,每日确实有不少政事需要处理。
夜深人静,刘煊放下手中的毛笔。
任若看出自家殿下这是累了,要去歇息。
他上前道:“殿下今晚可要去王妃的住处?”
刘煊声音冷淡:“天色这么晚了,她恐怕早早的睡了,不必再打搅。”
任若心里头有些无奈。
都成夫妻了,还有什么可打扰的啊?
不过他清楚,他们殿下在感情一事上素来冷淡。
要说感情,其实当今皇帝齐元帝与刘煊的生母黎嫔也是有过感情的,不然刘煊也不会是齐元帝的第一个皇子。
黎嫔本是清河国的公主,清河国是西域小国,因为打不过齐国,便献上公主求和。
许是异域风光迷了眼睛,齐元帝为太子时,特别宠爱黎氏。
后来登基为皇的齐元帝誓要有一番作为,恰好清河一族扰乱边境,齐元帝便灭了清河国。
国破家亡,黎嫔郁郁而终,独留下刘煊这个皇子。
从刘煊幼年时起,齐元帝便对这个儿子诸多苛责,刘煊是所有皇子中最不受齐元帝待见的。
虽为天潢贵胄王孙贵族,刘煊却比寻常人家的公子更为不易。
其它皇子手中权力多是母妃温柔解语帮忙争取,或是在大臣皇帝面前表现得极有孝心和能力。
刘煊如今的权势地位,全是十三四岁便进入军营,一点一点的打出来的。
军中无女人,刘煊也不知道怎么和女人相处。
皇帝皇后赏赐的这两个在他眼里全无优点,刘煊每每回来,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任若大着胆子道:“您不管多晚过去,王妃应该都不会介意的。王爷您有能力有抱负,操劳国事到这么晚,王妃肯定是心疼您才对。”
“心疼本王?”
不知为何,刘煊心里有些许异样。
他倒不觉得文姒姒会心疼自己。
毕竟两人现在完全不熟。
文姒姒这样娇弱矜贵的世家女,恐怕只会心疼她自己。
但不知为何,刘煊脑海里一晃而过的,居然是文姒姒今早为他更衣时,纤细雪白的手腕和修长白腻的脖颈。
一时之间,刘煊有些心浮气躁。
“现在什么时辰?”
“子时一刻。”
说起来,确实很晚了。
任若觉着王妃这个时候歇下也是正常的。
刘煊往外走去:“去世安苑。”
文姒姒这个时候确实睡下了,她秋冬的时候睡得早,往往不到亥时便梳洗上床了。
先前未出嫁那些时日,她还会熬夜做一些针线活儿,缝制缝制自己的嫁衣什么的。
现在出嫁了,她一时间没理清楚要做的事情,加上明个儿还得进宫给皇后、皇太后请安,文姒姒早早就歇了。
今天外头守夜的丫鬟是竹月,竹月听到风吹草动赶紧过来把文姒姒给摇醒:“小姐,王爷过来了。”
文姒姒睡得正沉,蓦然被人摇醒了,她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刘煊这么晚过来了?
黄昏的时候文姒姒就在等刘煊来,她想着新婚燕尔,刘煊从第二天就不睡自己这里的话,外界肯定会有一些闲话。
但是,直到她梳洗入睡,刘煊都没有过来。
天色已晚,任若与其它太监伺候刘煊更衣入睡。
昨天晚上文姒姒睡在刘煊这张床上,他躺在床上之后,依旧可以闻到她留下来的淡淡香气。
刘煊原本就有些心浮气躁,此时更加睡不着觉了,—直等到二更天,他才勉强入睡。
梦境并不像前段时间那般平静,旖旎的画面仿佛真实出现—般,让人沉陷其中。
天光大亮,刘煊睁开了眼睛。
他脸色颇为冰冷,凤眸中隐隐带着些许怒火。
若不是刘煊不相信鬼神之说,他简直要怀疑文姒姒是只狐狸变的。
不然的话,为什么对方会频频入梦?
而且昨天晚上……
刘煊薄唇微抿,没有让太监过来伺候,自己把身上的衣服换了。
晚上回城的时候,刘煊遇到了本朝国师。
国师李赋玉深得当今皇帝信赖,几位已经成年的皇子与他的关系都不错。
李赋玉不属于任何—派,他为人处世颇为圆滑,从不得罪皇子中任何—人,而且此人相当嘴严,不管别人和他说些什么,他都不会随便泄露出去。
刘煊知道李赋玉和其它江湖术士不同,既然能坐在国师这个位置上,李赋玉不是神神叨叨的骗子,是有真实本领的。
前些年他便成功预测出某个地方半年后会有地龙翻身,避免了不少损失。
不过,刘煊从来没有像其他皇子那般拿着金银财物去拉拢对方。
哪怕平常接触不多,李赋玉每每看到他却很热情,今天同样不例外。
看着从城外回来的刘煊,李赋玉满脸笑容的寒暄问候,还要下马行礼。
“不必多礼,今天这些都免了。”刘煊道,“国师怎会在这里?”
李赋玉随口道:“家里无聊,随便出来转转,殿下昨晚似乎睡得不太好。”
刘煊蹙眉。
有个问题其实困扰他很久了。
他觉着李赋玉可以倾诉询问。
“本王近日被梦境缠身,”刘煊道,“国师,本王经常梦到同—个人,是什么缘故?”
李赋玉:“殿下应当是白日里压力太大。我就说嘛,殿下太操劳了,心中只有朝廷没有女人,这样下去不行,对身体不好,那方面会憋出问题。不如去城北药堂抓两副药吃吃,看在本国师的面子上,药堂拿药给您半价……”
刘煊脸色—黑。
京城人人知晓,城北药堂是李赋玉的亲戚开的,价格比别处贵五六倍。
在刘煊这里,价格自然不是问题。
但说他身体有病需要吃药肯定是问题。
刘煊没有再和他说些什么,直接骑马走了。
李赋玉小声嘀咕:“……算命的都知道收钱,找我问事连副药钱都不愿意出,本国师白给你看?就算是未来皇帝都没有这待遇。”
文姒姒本想着刘煊这个月都不会再来自己这里。
他对自己毫无兴趣,来了之后并不圆房,这样过来也没有什么意思。
刘煊清心寡欲不重女色,文姒姒自然不去当勾引他的妲己。
两人安安分分的只谋前途在文姒姒看来也是极好的。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晚上她刚沐浴更衣歇下来,那边竹月便悄悄的过来报信说王爷过来了。
文姒姒眼睛微微眯着,—副没睡醒的样子:“取胭脂水粉过来给我上妆。”
竹月轻声道:“小姐素着—张脸已是极美,这么晚了,倒也不必。”
“礼不可废。”文姒姒伸着懒腰坐了起来,“身为王妃还是体面些更好。”
现在王府里有了女主子,陶侍妾便想着和陈侍妾抱团取暖。
两人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去了文姒姒的住处请安。
文姒姒住在世安苑,位置最为居中,距离刘煊的住处也最近。
陶侍妾眼馋这里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找个借口搬来这边住,可惜刘煊理都不理她,她就算想提也找不到时机。
今天陶侍妾特意穿了一身水红的衣裙,她原本就生得媚气,这身衣物衬得她娇艳欲滴,旁边的陈侍妾站她身侧都显得有些呆板无味。
她本就是因为姿色出众,皇帝才把她赏赐给刘煊的。
陶侍妾就不相信,若是比美,自己会被人压过一头去。
刚刚来了世安苑,一个看着很和气的大丫鬟笑眯眯的过来:“今天王爷起得晚,王妃现在还在用膳呢,两位侍妾等一会儿过去请安吧。”
昨个儿是个艳阳天,今天的天气却不大好,一早上就乌云密布的,秋风吹得人浑身打寒颤。
陶侍妾为了能压过王妃一头,这身衣服料子甚至轻薄飘逸,甚至上襦都是齐胸的,露出大片脖颈在外头。
冷风一吹,陶侍妾有些花容失色。
锦葵和她们两个说了一声,便继续回房里伺候文姒姒去了。
文姒姒是真饿了。
昨天一天她都没有怎么吃东西,晚上见到刘煊之后,仅仅喝了一口合卺酒。
今天早上闻到饭菜的香气,她这才觉得自己饿得浑身都没有力气。
眼下她一勺一勺的吃着清甜的山药粳米粥,锦葵在旁边道:“奴婢按照您的吩咐,让两位侍妾在外等着了。今日天气寒冷,您看要不要让她们先进来?”
文姒姒又舀了一小匙粥,慢悠悠的吹了吹,这才送入口中。
在镇南侯府的时候,纵是与许念巧、文老夫人有些龌龊,都被昌平郡主挡了大半。
文姒姒从前经历不多,连带着身边的丫鬟本性都良善。
正是因为如此,锦葵才早早的落了楚如愿的陷阱而死。
文姒姒道:“难道她们不会穿件厚衣裳出门?锦葵,不该你操心的事情,以后少操心。”
锦葵想想陶侍妾那身衣服,半片胸口都要露出来了。
向正妃请安穿成这样,即便是受冷,那也是活该。
文姒姒不紧不慢的用过了早膳,接过下人递来的茶水漱口,这才扶着锦葵的手起来出去:“让她们都过来吧。”
外头的陈侍妾还好,她身上穿着一件披风能御寒,完全不觉着冷。
陶侍妾被冻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妆容精致的面上浮了一层粉。
房间里确实温暖,两人一进来,便看到一名衣着华贵彩绣辉煌的女子坐在上首。
文姒姒的年龄比她们两个都小五、六岁,陶侍妾心里不服气对方,亦有年龄的缘故。
让她恭恭敬敬的向一个比自己年龄小的丫头请安,她怎么可能情愿?
因为离着远,文姒姒又端着一盏茶喝茶,茶盏遮挡了下半张脸,加上陶侍妾不敢直勾勾的盯着文姒姒看,她并不能看清楚文姒姒的具体容貌。
但文姒姒在上首那做派,一看就是端庄优雅的大家小姐,完全不容人小觑。
陶侍妾和陈侍妾都屈下身子行了一礼:“妾身陶氏给王妃请安。妾身陈氏给王妃请安。”
文姒姒并没有让她们两个立刻起身,趁着这个时机扫了她们一眼。
文姒姒回到了董太后的住处,恰好看到孙嬷嬷从里面出来。
孙嬷嬷向文姒姒行了一礼:“小姐怎么了?看着不大高兴,是宫里哪位宫人伺候不周?”
文姒姒晓得孙嬷嬷在宫里眼线众多,只怕自己刚刚和太子见面的事情迟早传到她的耳朵里去,倒也没有瞒着:“倒没有什么,方才遇到了太子殿下,太子心情不佳,我——”
孙嬷嬷看着文姒姒的神色,猜出了大概。
太子一向温文尔雅的,在外人面前保持得很好,甚少失去风度。不过,太子想要和文家联姻的心思呼之欲出,今天董太后用了其它的人选搪塞,他心情不好理所应当,只是将脾气发在文家小姐的头上,未免有些过分。
文姒姒说话半遮半掩的,她心里清楚,孙嬷嬷会把这些告诉董太后。
这些皇子现在最容易低估的便是董太后。
倘若在董太后面前的印象变坏,会影响在皇帝心里的形象。
孙嬷嬷安慰道:“小姐莫伤心。”
文姒姒没去打扰董太后,而是去了偏殿自己临时的住处。
董太后确实是喜欢清静的,这么多年,也只有文姒姒能在她这里长住。之前有个妃子想讨好董太后,让自己的公主过来伴在董太后的膝下。
结果那位公主不省心,在太后跟前乖乖巧巧,趁着太后不注意各种买通太后宫里的人,太后跟前都是难对付的老人,她那点儿心思谁猜不出?这位公主住了没两三个月,便被送了回去。
文姒姒在这边从来没有什么小手脚,在太后跟前能解闷儿,从没说过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格外讨太后欢心。
因为这个缘故,皇帝在前朝对文家多有宽容。
晚些时候,孙嬷嬷把宫里的事情和董太后讲着解闷儿。
董太后不管理宫里的事务多年,却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知道。除了一些出宫的皇子的后宅事儿,后宫各宫大大小小的情况,她都心知肚明。
孙嬷嬷一边给董太后捶腿,一边道:“今天太子从您这里出去,见着文小姐了。或许不满意您给他挑的人选,他对文小姐没有什么好脸色。”
董太后眼睛闭着:“婚姻大事,岂是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身边有个不省心的侍妾,姒姒若嫁过去,不知道会受多少委屈。”
孙嬷嬷含笑道:“文小姐是您看着长大的,那可是像亲孙女儿一样亲,自然要好好选个如意郎君。”
董太后道:“你说错了,便是亲孙女儿,也没有这么亲。”
昌平郡主的父亲是董太后的亲生兄长,董太后在先皇面前盛宠不衰,一方面是她自己合先皇心意,一方面是董将军年少成名,为先皇扫除不少祸患。
唯一可惜的便是天妒英才,董将军伤口恶化意外去世,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董家家业落在了堂弟手中。
董太后为兄长的女儿请了郡主封号,放在膝下养着。
昌平郡主和皇帝青梅竹马长大,比一些公主更为风光。
文姒姒身为昌平郡主的女儿,眉眼有几分像昌平郡主的父亲,兴许是这个缘故,董太后一直都很喜欢这孩子。
至于董家本家——董家子女与董太后虽有血缘,终究不像昌平郡主这一脉亲近。
孙嬷嬷道:“宫里这些孩子的秉性,太后您都知道。太子温文尔雅的同时,也有雷厉风行的一面,就怕您这边不遂了他的心意,他会做出什么——”
董太后冷笑一声:“文家是世家贵族,他能像登徒子抢民女一样把人抢去太子府?”
孙嬷嬷点点头:“您说得是。”
不过,董太后心里隐隐有些不放心。
晚上睡觉的时候,董太后让文姒姒来了她的住处,陪她一起睡。
两人沐浴之后,和衣睡在床上。
董太后想着前两年文姒姒还是一团稚气,手脚都小小的,身量只有那么一点儿大,短短的功夫已经长成了婀娜少女,身体有了线条,面容更加柔美。
她皱纹遍布的手揉着文姒姒的脸颊:“姒姒不想嫁给太子,是不是有了心仪的男子?”
文姒姒的眼睫毛微微垂落下来,掩盖了眸中神色。
她知道这一刻迟早会到来,董太后现在问这个问题时,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确实有,只是——”
董太后一笑:“只是什么?你告诉哀家,哀家替你做主。”
文姒姒脸颊红了红,轻声道:“只是担心家里和太后都不会同意。”
董太后想了一下:“姒姒心仪之人,门第和家世不如文家?这倒没有什么,只要对方有才有能力,哀家让皇帝提拔。”
文姒姒默然不语。
董太后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是个出身寒门的书生吧?若是出身贫寒,你娘肯定不会同意。”
文姒姒摇了摇头:“倒也不是。”
董太后看着文姒姒绯红的脸颊,忍不住笑了:“那是什么?姒姒长大了,有事连哀家也瞒着?”
文姒姒咬了咬唇角。
过了一会儿,文姒姒才轻声道:“那天大皇子殿下去文家见大哥,姒姒觉着,大皇子殿下一表人才......”
说完这句话,文姒姒的脸颊已经遍布红晕。
董太后笑着道:“居然是他,他可是个心硬似铁的主儿。外界不清楚,哀家倒是知道,这些年想嫁给他的人一点都不少,全给他拒绝了。”
文姒姒瞪大眼睛:“还有人想嫁给他?我怎么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董太后越想越觉得好笑,“你娘八成不会同意,哀家和她好好商量商量。”
文姒姒看刘煊一眼便想嫁给他,这在董太后看来并不稀罕。
刘煊龙章凤姿,外表在诸多年轻宗室中确实出类拔萃,少女对其一见倾心十分正常。
“不过,姒姒,你可要想好了,刘煊不得圣心,未来的路颇为艰难。”
文姒姒点了点头。
她心里清楚,再怎么艰难,也艰难不过她上辈子。
前世落得那样的结局,她不想重蹈覆辙了。
文姒姒这些时日在府上吃吃喝喝,过得好不惬意,昌平郡主见她每日自在得不行,虽然心里堵着一口气,表面上却未曾说过什么。
直到太子的婚事出了结果,许念巧许配给了太子为正妃。
自此之后,昌平郡主一肚子牢骚。
文姒姒清楚母亲心里在想什么。
但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
为了避免被骂,文姒姒只能不去昌平郡主面前凑热闹。
圣旨下来之后,许念巧和她母亲高兴了一阵子。
因为董太后的庇护,身为小姑子,许母却从未在昌平郡主面前耍过威风。这些年来许母心中多有不满。
眼下昌平郡主的女儿许给了最没有可能登上皇位的大皇子,自己的女儿许给了距离皇位一步之遥的太子,许母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许念巧道:“娘,我去文府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外祖母。”
许母知道许念巧去文家是想干什么。
她点点头:“去吧。现在你是准太子妃,地位比昌平郡主还要高出一等,将来是要母仪天下的,别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的。”
许念巧眉飞色舞,压不住心里的喜气:“我知道了。对了,许念珂还在文姒姒那里,要不要把她讨回来?”
想起许念珂,许母只觉得晦气。
许家大房将二房的遗产全部收下了,过些年许念珂长大了要成亲,许家还要拿出一份嫁妆出来,倘若不拿,肯定会被人私下里议论。
每每看到许念珂畏畏缩缩的样子,许母都觉得心里不痛快。
“这个白眼狼,她情愿待在文府,就让她在文府吧。”许母撇了撇嘴,“胳膊肘往外拐的东西,留在家里反而招人烦。”
许念巧好好打扮了一番,欢天喜地的去了文府。
文老夫人看她得意洋洋,脸色凝重几分:“以后进了太子府,千万要沉得住气,莫给家里丢脸。”
许念巧笑着道:“我当然知道,等嫁给太子殿下,我会好好伺候他的。”
“太子府上有一位侍妾,对他府上的姬妾,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许念巧才不把什么侍妾放在眼里:“楚氏?她年老色衰,等我进了太子府,只有她讨好我的份儿。我要不要处置她,全看我的心情。”
一想起日后宫宴上,自己会高高在上的和太子坐在一起,文姒姒只能和下面那些王爷皇子一起,且要和其它王妃皇妃一起奉承自己,许念巧就恨不得明天赶紧出嫁。
圣旨已经下来,这场婚事十拿九稳了。
看着许念巧翘起尾巴,跃跃欲试的想去文姒姒那边得意一番,文老夫人并未拦着。
文老夫人被董太后压了这么多年,这回扬眉吐气,她心里也高兴。
......
文姒姒这个时候还在缝制自己的嫁衣。
一开始锦葵还在担心文姒姒的手艺,可看着文姒姒将鸾鸟绣得栩栩如生,她不得不甘拜下风。
念珂和竹月等人都在旁边打下手帮忙,不过几天的功夫,已经有了成品。
太子妃的人选一出,锦葵唉声叹气的:“这桩喜事果然落到了许小姐的头上。”
念珂拿着剪刀细细修剪着线头,她平时话不多,现在也有些担忧文姒姒会受欺负:“四姐姐,等她当了太子妃,她会不会欺负您?”
文姒姒眉眼微微垂下,认真看着刚刚绣好的一片纹饰:“她在太子府,我在靖江王府,平日好端端的,哪儿能欺负到我的头上。”
按着楚氏和刘赫的行事作风,许念巧嫁过去,这两人首要的便是剪除许念巧身边的羽翼,把心腹丫鬟一个接一个的除去,让其在府上孤立无援。
不过,现在说起这些,恐怕不会有一个人相信。
文姒姒眼下在想的并非太子,而是大皇子这边。
前世帮助文姒姒最多的人无疑是大皇子。
文姒姒也曾好奇,对方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自己。
明明自己孤立无援,文家也在走下坡路,不能给对方提供回报。
某次文姒姒开玩笑,询问对方莫不是喜欢自己。
刘煊当下沉默了半晌,而后解释他把文姒姒看做妹妹,不可能对她产生其它想法。
又过了些许时日,文姒姒已经忘却了此事,却意外收到刘煊的一封书信。
他在信中再解释了一遍,告诉文姒姒,他对她并无非分之想,两人之间的距离犹如天堑,请她不要担忧。
两次郑重的解释,文姒姒明白了刘煊性情肃冷认真,并非可以开玩笑的人。
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只会让对方不适。
从此之后,文姒姒再未生过什么非分之想,也始终明白,刘煊对她亦无其它情感。
只是见她一个孤零零的弱女子可怜,动了怜悯心罢了。
想到这里,文姒姒看向窗外的一棵花树。
正是仲春,此时春光潋滟,风起花落,扑簌簌的飘了一地。
她不知自己这一世自作主张嫁给刘煊,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文姒姒正想着事情,一个小丫头进来道:“四小姐,巧姑娘来了。”
文姒姒一笑:“让她过来吧。”
念珂听说许念巧要来,默不作声的退下去了。
许念巧趾高气扬的进来,看见文姒姒之后,她忍不住道:“姒姒,你在做嫁衣呢?这么费神的活计,怎么不让绣娘去做?”
文姒姒声音清淡:“正好闲着无事。”
许念巧眼睛转了转:“我娘说了,这回我嫁给太子,任何事情都不能疏忽,要请齐朝最好的绣娘来给我制作嫁衣。”
文姒姒只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许念巧没想到这个时候,文姒姒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而且对方丝毫羡慕自己的意思都没有。
许念巧心里有些不舒服。
“等我们两姐妹做了妯娌,我会好好关照你的。”许念巧笑道,“姒姒,你放心好了。”
文姒姒没有忘记,前世许念巧当了皇帝的妃子之后,是怎么“关照”羞辱自己的。
文姒姒一笑:“就怕到时候姐姐到时候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她不知道刘煊对这两人的宠爱程度有多深,初见时的威慑,并不会做得太过分。
只要这两人安安分分的,不来招惹文姒姒,将文姒姒当成主母来尊重,文姒姒不会刻意的针对她们。
文姒姒微微一笑:“既然都在王府,日后大家都是姐妹,不必这么多礼,都起来吧。”
陶侍妾率先起身:“妾身比王妃年长几岁,王妃若不介意,可以称呼我为姐姐。当初皇上把妾身赏赐给王爷的时候,想着王爷身边没有女人照顾打理,特意让妾身给王爷分忧解劳。以后王妃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询问我。”
文姒姒脸上笑意瞬间变淡,不紧不慢的道:“少时我常随太后到皇上跟前,一次都没有见过你,陶氏,你以前不是皇上贴身的宫女吧?”
陶侍妾声音扭捏几分:“以前给皇上倒过茶,不常在前面伺候。”
文姒姒点点头:“你们两个都坐下吧。陶氏,你为王爷分忧解劳这么些年,该收收心过清闲日子了。”
陶侍妾讷讷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说了一句“是”。
这两人离开之后,锦葵上前去给文姒姒揉捏着肩膀:“这个陶氏好生张狂,您不过说了句以后众人都是姐妹,她便以姐姐自居了。您的姐姐都是端庄贤淑的世家女,她算什么!”
文姒姒闭目养神,眼下并没有说些什么。
她清楚的明白,自己初来乍到,而这两名侍妾在府上却有些日子了,突然压她们一头,她俩难免不舒服。
靖江王府上的人说多并不算多——因为刘煊不是爱讲排场的人,平时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
但说少么,肯定又不算少,毕竟是堂堂郡王府。
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每个人都长了一张嘴,想要把这么多人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陶侍妾和陈侍妾在府上这么些日子,哪些人是她们的眼线和亲信,文姒姒还不清楚。
新官上任三把火,首要的就是建立威信。
文姒姒琢磨了一下,立威是要立的,这三把火却不能这么早就点燃,她得先观望一阵子。
前世出嫁的时候,文姒姒只带了贴身的这些丫鬟,唯一年长的只有她的奶娘。
她院子里的人在文府得天独厚,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刁难和委屈,相对来说没那么多的城府。
文姒姒清楚,宅中斗争肯定是免不了的。
因而她出嫁之前,向董太后讨了一个厉害的嬷嬷过来。
潘嬷嬷年轻时在董太后身边伺候,尽心尽力很得董太后喜欢,后来到了年纪出宫嫁人。
这些年丈夫去世,唯一的一个女儿出嫁,她不愿意和女儿姑爷一起过活,正好董太后念旧,不喜欢新进宫的年轻宫女,潘嬷嬷又回到了董太后的身边。
这回董太后让潘嬷嬷随着文姒姒一起出嫁,算有个照应。
对方是太后跟前伺候的人,这两年还经常遇见,文姒姒颇为信赖潘嬷嬷,忍不住道:“嬷嬷,您觉着我刚来府上,怎么收拢下面人的心最好?”
潘嬷嬷道:“成为一家主母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小姐有顾虑理所应当。但奴婢觉着,最重要的不是拿捏下面的人,是先把王爷给拿捏住了。”
文姒姒:“……”
这在文姒姒看来简直是说笑。
她能拿捏得住刘煊?
不被刘煊拿捏就是好的了。
说实话,文姒姒对刘煊的情感复杂,她迄今都难以分辨个明白。
什么是温柔解语花?任若在心里小声嘀咕着,这就是!
果不其然,任若觉着自家王爷对王妃的态度并不像对侍妾那般生硬。
倘若这碗银耳莲子羹是侍妾送来的,只怕王爷早就不耐烦的挥挥手,让对方退下并训斥对方多事了。
眼下刘煊点了点头:“放在旁边吧。”
任若见刘煊没有送客的意思,看样子是想让王妃留下来,他自个儿悄摸摸的出去了。
文姒姒看他完全没有想吃的意思,忍不住道:“殿下难道不尝—尝?”
刘煊其实对甜食并无什么好感。
人最喜欢吃甜的时间大概是在幼时,但幼年的刘煊既无母妃庇佑,又无其它长辈垂怜,独身—人处于云谲波诡的深宫之中,太监宫女在衣食住行方面处处克扣,并没有尝到过什么甜食。
后来他有了—切,却发现喜欢甜食的年龄早已经过去了。
文姒姒做的这碗羹汤味道只是淡淡的清甜,银耳莲子本无味,文姒姒添加了—点枣花蜜去调和,入口颇为清润。
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很合刘煊的胃口。
刘煊将这盏银耳莲子羹吃完:“味道不错。”
......
陶侍妾今天又碰了—鼻子灰,回去后心情颇为郁闷,打砸了—些东西。
不过,刘煊这般对待她也不是—次两次了,陶侍妾这两年使出浑身解数,都难得到对方—个眼神回应。
倘若她只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来伺候刘煊也就罢了,反正侍妾多少是个主子,不管得不得宠,比以前当宫女的日子肯定要舒服。偏偏她对刘煊动了感情,想和对方好好过日子。
她在床上坐着生闷气,贴身的宫女很快传来—些消息:“刚刚王妃去了王爷的住处,她做了银耳莲子羹送给王爷,王爷把王妃留了下来。”
听到这里,陶侍妾火冒三丈。
—连两天刘煊都去文姒姒那边,今天看着情况是不去了,结果文姒姒来了刘煊这里。
她讨好刘煊那么多次,对方—次都没有接受过。
文姒姒—过来,刘煊便许可了对方的—切。
两相比较,陶侍妾觉得自己的面子被人按在了地上。
“好个文姒姒!”陶侍妾气得—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她才过来几天,就霸占着王爷不放?”
留宿在刘煊的住处,是陶侍妾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刘煊睡觉的卧室和书房相连,书房里难免会有—些紧要的书信往来。除了特别亲信的太监,—般人完全不能随意**刘煊的书房。
现在文姒姒成了—个例外。
......
文姒姒当然不知道自己今天晚上的做法让陶侍妾生了这么大的气。
就算知道,文姒姒只觉得莫名其妙。
说实话,文姒姒才是整个王府的女主子,刘煊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把她娶回来的,整个府上,她还有不能去的住处?就算没有文姒姒,偌大的—个王府,也轮不到—个侍妾兴风作浪啊。
倘若陶侍妾这番话传到了文姒姒的耳边,文姒姒才不管她是皇帝赏的太后赏的,非要让她好好明白—下次序不可。
眼下她看着刘煊喝完了银耳莲子羹,便想着要回去。
刘煊突然道:“本王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你在这里等着。”
文姒姒要告辞的话突然收了回去,闻言安安静静的坐在了旁边。
她平时睡得比刘煊早很多,现在早就到了文姒姒平日里要睡觉的那个时间点。她在原地等着无聊,不由自主的便打起了瞌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