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结局+番外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结局+番外

馅饼大叔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刘楚安刘弘毅的都市小说《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都市小说,作者“馅饼大叔”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他重生了。“刘弘毅,男,出生于1960年,去世前系静江省楚州科技学院教授,享年64岁。”而如今,他重生到1976年,成了一个街痞子。上辈子他科研没搞到顶尖,官场也没走到极致,众人都夸他两开花,他却心中满是遗憾……重来一次,这次他靠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纵横官场,猛踩列强,打造强盛祖国……...

主角:刘楚安刘弘毅   更新:2025-04-09 08: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楚安刘弘毅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馅饼大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刘楚安刘弘毅的都市小说《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都市小说,作者“馅饼大叔”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他重生了。“刘弘毅,男,出生于1960年,去世前系静江省楚州科技学院教授,享年64岁。”而如今,他重生到1976年,成了一个街痞子。上辈子他科研没搞到顶尖,官场也没走到极致,众人都夸他两开花,他却心中满是遗憾……重来一次,这次他靠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纵横官场,猛踩列强,打造强盛祖国……...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刘弘毅,你怎么还敢来?快躲起来啊……”

下一刻,艾小雨就焦急地喊道。

看得出来,小姑娘是真的在为他担心。

刘弘毅急忙说道:“艾小雨你不用怕,康红梅她们以后不敢再欺负你了……也怪我,没早点把这个事情跟你说清楚。”

他也没想到,历史的轨迹会那么“顽固”,哪怕他半路上解救了艾小雨,艾小雨依旧差点没了。

“不可能的,康红梅那个人我知道,她不会就这么算了的,以后一定会报复你,你千万要小心啊。”

刘弘毅点点头,说道:“谢谢你关心,我会小心的。”

这里不是谈话之地,眼见艾小雨生命无恙,刘弘毅随即扭头对刘楚安和肖亚文说道:“爸,妈,我的意思呢,是把艾小雨接到干校去。一中是肯定不能再回去了,康红梅那帮人,肯定不会放过她。”

“嗯,我觉得可以!”

刘楚安也是个极有决断的人,当即一口答应。

艾小雨眼神一亮,又有点犹豫地说道:“那,那我以后就不能上学了?”

尖子生就是尖子生,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心里总牵挂着学习。

刘弘毅笑了笑,说道:“没关系,我可以辅……我们可以一起自学。我现在也住在干校,不回一中去了。反正现在也不能高考。”

“我可以辅导你”这句话差点脱口而出,还是当教授的思维啊。

话到嘴边意识到不对,这才改口。

李昊在一旁担忧地说道:“去干校?可以吗?干校那边,会不会不同意啊?”

刘弘毅笑着说道:“李叔叔,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爸现在是干校的一把手。艾小雨去了干校,安全是有保障的。康红梅她们也不敢跑到干校去撒野。艾小雨还可以经常和艾专员见面,我觉得挺好的。”

“啊?刘组长现在是干校的一把手?”

“嗯,前两天任命的。”

刘弘毅点点头,十分肯定地说道。

“那就太好了……”

李昊顿时喜形于色,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

这几天,他都是担惊受怕的,一方面担心艾小雨再干什么傻事,另一方面也害怕康红梅那帮流氓阿飞来报复,晚上睡觉都睁着一只眼,不敢睡得太沉。

现在刘楚安父子主动提出来把艾小雨接到干校去,再好不过。

“小雨啊,我觉得这样安排非常好,你就跟着刘叔叔他们去干校住一段时间。你放心,刘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事,他们关系很好的。”

这话倒也不算错。

艾高峰和刘楚安的性格脾气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为人正直,坚持原则。

这也是以前艾高峰会大力提拔刘楚安的原因。

如果不是艾高峰自己出了事,刘楚安早就是地区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了。

“嗯……”

这次艾小雨没有再迟疑,轻轻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高兴的神色。

刘弘毅不由得暗暗舒了口气。

这姑娘,应该是救回来了。

今后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怎么都不能让她再出事。

事不宜迟,当下大家便开始帮着艾小雨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啥可收拾的。

在此之前,艾小雨可谓是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他们家里的大部分个人物品,早就被没收掉了。艾小雨就是几套简单朴素的换洗衣服,还有些书籍之类的。

很快就收拾完毕,装在一只老旧的木制提箱里,刘弘毅一只手就能拎起来。

艾小雨身体还是很虚,伤处也没好利索,走路都有点摇晃,肖亚文随即扶住了她。

一家三口带着艾小雨向车站而去。

李昊一直将他们送上车,又主动塞给刘楚安二十块钱,二十斤粮票(注1),满脸感激地说道:“刘主任,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放心,以后我会按月给小雨送生活费过去的。”

刘楚安收下二十块钱,却没收粮票,说道:“这钱,我会给小雨零用,粮票就你们自己留下吧。干校虽然也很困难,但还能管得起小孩的一口饭。”

身为干校的一把手,这个权力他还是有的。

李昊两口子都在县城生活,没有足够的粮票,他们一家四口连饭都吃不饱。

干校连干部职工带“改造人员”,将近三百人,也不多艾小雨这一张嘴。

而且艾小雨作为城市户口的学生,也是有粮食供应的,每月定量二十一斤。刘弘毅虽然和艾小雨同年,也是在校学生,但他是男性,每月有二十七斤的粮食定量。成年人每个月则是三十斤或者三十二斤的粮食定量,各地标准略有不同。

李昊心中感激,再三鞠躬表示感谢。

下午,四个人回到阳沟干校。

刘弘毅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肖亚文赶紧去厨房弄了几个冷馒头,一小碟腌萝卜,四个人对付了几口,勉强填了一下肚子。

又忙着给艾小雨安排住处。

干校住房紧张,单独给艾小雨安排一间房子比较困难。

肖亚文就跟卫生室的医生陈爱萍商量,让艾小雨暂时和她住在一起,单独布置了一张小床。

陈爱萍其实也是“改造人员”,并非阳沟干校的职工,是从地区一家医院“发配”下来的。干校本身并没有配备专职医生,只有一个半吊子的卫生员。

因为陈爱萍有医生资格证,干校的领导索性就直接把她安排到了卫生室,算是将架子搭了起来。

限于条件,卫生室只能看些头疼脑热的毛病,大病还得去公社卫生院或者县人民医院。

身为“改造人员”,对主任“夫人”的安排,陈爱萍自然是不可能拒绝的。而且她本来就心善,比较好说话。

艾小雨旧伤未愈,正好让陈爱萍多关照一下她,两全其美。

这边刚安置好,艾高峰就在刘楚安的亲自“看押”下过来了。

见到女儿怯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艾高峰顿时老泪纵横。

“小雨……”

“爸爸……”

艾小雨飞扑过来,冲进艾高峰的怀里,紧紧搂住艾高峰的腰,泪如雨下。

父女俩抱头痛哭。

站在一旁的肖亚文也忍不住擦了擦眼泪。

刘弘毅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总算没有白忙活。

突然觉得,重生回到这个艰苦的年代,其实也挺好的。

未来大有可为。

注1:粮票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两种。购粮时不但要按重量付钱,还需要支付同等票面重量的粮票。一斤粮票可以购买一斤粮食。

于1993年终止。



这就是刘弘毅的拜师礼。

刘楚安领着谭老来到卫生室里间的处置室。

“谭总工,今天请你来,是有个事想要拜托你。这是我儿子刘弘毅,这是艾高峰的女儿艾小雨,他们俩都是楚州一中高二年级的学生。现在学校那边,不怎么认真教学,他们也学不到什么知识。你是大知识分子,我想请你帮忙教教他们。”

刘楚安开门见山地说道。

虽然拜师的是他儿子和艾小雨,但出面还得是他这个长辈。

谭德喜五十几岁,面容清癯,身材瘦小,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军装式样上衣,额头上有深深的抬头纹,要不刻意介绍的话,绝对没人会将他和楚州地区最牛逼的武器设计大师联系起来。

闻言看了刘弘毅和艾小雨一眼,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教不了,我不是中学老师,我是搞武器设计的。我教的东西,他们理解不了。”

刘楚安就看了刘弘毅一眼,那意思就是说:你看,我说了这个老头儿是个怪人。

刘弘毅笑了笑,突然开口说道:“谭老师,我知道您是武器专家,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迫击炮和榴弹炮,可以结合到一起吗?能不能生产出来一种既可以曲射又可以直射,射程又远的复合型支援火炮?”

“你说什么?”

原本准备反身离去的谭德喜猛地停下脚步,有些惊讶地看着刘弘毅,稀疏的眉毛扬了起来。

他万万没想到,刘弘毅会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

“谭老师,可以做到吗?”

刘弘毅再次问道。

对于一位火炮设计专家,刘弘毅这个问题是很“致命”的,“致命诱惑”。

“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谭德喜给了刘弘毅这样一个答复。

刘弘毅很清楚,迫击炮和榴弹炮结合的第一代迫榴炮要在八十年代初期才列装苏军。属于一种革命性的新型火炮,是后世我军合成旅主要的近距离支援火炮。

机动性高,射速快,用途广,一炮多能!

9公里以内迫榴炮,23公里内榴弹炮,40公里内火箭炮。

旅级火力之强,堪称“丧心病狂”。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陆军旅级部队的火力能和我们的合成旅相提并论。

现在,刘弘毅也不清楚,国内的武器设计界是否已经有过这个方面的探索。

但是毫无疑问,暂时还没有成型。

所以谭德喜直截了当地回复了“我不知道”这样四个字。

这才是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

刘弘毅想了想,说道:“谭老师,把曲射的滑膛炮和可以直射的线膛炮结合起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射击精度和气密性的问题。”

谭德喜还是言简意赅地回答。

刘弘毅又想了想,说道:“谭老师,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可不可以在迫击炮弹上加刻膛线……当然,可以是浅膛线。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可以兼顾迫击炮和榴弹炮的需求?”

谭德喜呆住了,愣愣地看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先知”优势。

一个高二学生,在武器设计领域,可以让顶级专家目瞪口呆。

艾小雨以及在一旁“看热闹”的陈爱萍,更是瞠目结舌,完全听不明白他们在聊什么。

当兵出身的刘楚安勉强能听懂一点,也仅仅只是一点罢了。

“你怎么想到的?”

片刻后,谭德喜突然嚷嚷起来,原本淡然的神态,一下子变得极其激动,三步并做两步冲到刘弘毅面前,伸手就抓住了他的胳膊。


刘弘毅重生了。

刘弘毅,男,出生于1960年,去世前系静江省楚州科技学院教授,享年64岁。

刘教授的个人履历比较复杂。

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被北都某著名大学录取。

毕业后受家乡领导邀请,回静江工作,分配在静江省教育委员会上班,全程参与楚州科技学院的组建工作。

楚州科技学院组建完成后,刘弘毅顺理成章留下来,担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是当时很有前途的知识型年轻干部。

此后因工作需要,转任地方行政干部,先后担任副县长,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楚州市副市长,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等职。

在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上,卷入一场官场斗争。

作为一位学者型领导干部,刘书记并不十分擅长斗争,毫不意外的成为失败的一方。愤而辞去领导职务,重新回到楚州科技学院执教。

从此之后,一心教书育人,远离权力漩涡,倒也桃李满天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

2024年5月,因病辞世。

在外人眼里,刘弘毅算是比较成功的人士。在官场和学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刘弘毅自己,却总觉得有诸多遗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在学术上没有取得很高的成就,对不起自己过人的天赋。

其二则是在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建树,担任领导干部十几年,没有作出十分耀眼的成绩。

病重期间,刘弘毅经常和妻儿聊起,当初悔不该去行政单位工作,如果专注于学术研究,以他的天赋,应该是能取得极高学术成就的。甚至成为院士都不是不可能。

私下里,刘弘毅偶尔跟老伴开玩笑,说自己是被当官耽误了的院士!

老伴也跟他开玩笑:我看啊,你是被老婆耽误了的花心大萝卜!

主要因为刘弘毅个子高大,相貌英俊,临到老来,都是腰挺背直,浑身上下没有多少赘肉,加上曾经身居领导职位,身边自然少不了莺莺燕燕环绕,传出过许多“绯闻”。

对此,刘弘毅一笑置之。

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重生。

难道那些不靠谱的网络小说写的都是真的?

否则,如何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

刘弘毅背着“为人民服务”的书包,一脸懵逼地走在楚州一中通往楚州红星农机厂的路上。

是的,他回到了1976年5月份,整整48年前。

现在的身份,是楚州一中高二年级的在读学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注1)

刘弘毅很清楚地记得,全国恢复高考要等到两年之后的1977年。他今年七月份毕业之后,就将成为待业青年。

至于现在还在实施的工农兵大学制,是要靠地方推荐的,而不是统一高考。

如果搁在去年,他是有机会被推荐的。

因为那个时候,他父亲刘楚安还是楚州地区革委会下属农业工作组的副组长,大小算是个地区中层负责干部,也有些关系在。

但是一个月前,刘楚安因为得罪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康吉盛,已经被下放到阳沟干部学校去当普通职工了。

阳沟干部学校,其实就是群众口中常说的五七干校。

后来异化成专门关押改造问题干部的“准监狱式”单位。

这些年,楚州地区的“某权派走某派某某权威”,有一多半都关押在阳沟农场,强迫劳动改造。

未经批准,不得离开。

阳沟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刘楚安一个地区革委会的中层负责干部,被下放到阳沟农场,康吉盛下手不可谓不狠。

同时被发配到阳沟农场的,还有刘楚安的妻子,刘弘毅的母亲肖亚文,原本在地区革委会档案室上班。

刘楚安两口子既然被下放,地区革委会分配给他的住房,自然收回。

刘弘毅还在楚州一中上学,不能随着父母一起去阳沟农场,暂时住在刘楚安以前工作过的红星农机厂,一位老工人师傅的家里。

刘楚安为人正直,在红星农机厂当了多年厂长,革委会主任,威望极高。

将唯一的儿子托付给红星农机厂的老工人师傅,刘楚安还是比较放心的。

刘弘毅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化“重生”这个情况,一路懵懵懂懂的向红星农机厂走去。

突然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听到有女孩子的惨叫声。

刘弘毅猛地停住脚步,向那边看去。

只见两名同样学生打扮的十六七岁小青年,正站在巷子口,目光凶狠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刘弘毅,你这个狗崽子,看什么看?滚远点!”

其中一个,正是刘弘毅的同班同学李明华。

这小子表面是个学生,其实不学好,常年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算是半个街痞子。在学校里,也和一帮小霸王勾勾搭搭,耀武扬威,称王称霸。

反正现在的学校,也是乱糟糟的,不少老师都被打成各类“分子”,头上戴着帽子,也不敢怎么管这些学生。

正常的教学秩序,早就不复存在了。

刘弘毅他们在学校,也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说是学习,大多数时候是自习,瞎聊。

劳动更是扯淡。

只有刘弘毅等少数原本就比较爱学习的尖子生,才会认真读书。其他人就是个玩。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尖子生和李明华这样的痞子学生,压根玩不到一块,常年被李明华等人嘲笑。

读书有个卵用!

交白卷才是英雄。(注2)

刘弘毅条件反射式的准备快速离去。

他一点都不想和李明华这种人发生任何交集。他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就在这时,刘弘毅又听到女孩子凄厉的惨叫声,而且这个声音似乎还有些熟悉。

刹那间,四十八年前发生的一桩惨案,涌上心头。

艾小雨!

是艾小雨的声音!

前楚州地区行署专员艾高峰的女儿!

注1:1986年前,全国各地都是实行的小学5年制,初中3年制或者4年制,高中2年制。1982年到1983年,高中改为3年制。1986年,中央发文,明确规定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是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

注2:请自行查阅白卷英雄张铁生。


“啊?这不好吧?”

高迪吃了—惊。

“那可是我们所里的同志,花了两年时间攻关才拿下的难题,他以前没接触过,怎么可能解得出来?”

122任务,也是科研所“最后”的高光时刻。

自从那个任务之后,科研所就再也没有拿出过像样的科研成果。

主要还是所里几个扛大梁的顶尖研究员,都和谭德喜—样,被发配到全国各地去了。其中—位,直接去了北大荒,已经很久没有音讯了。

是不是还活着都不好说。

那几位若在,现在这个任务,段主任压根就不会求到谭德喜头上去。

就算在静江省军工研究系统的地位还比不上谭德喜,相差也不会太远的。

“他当然解不出来!”

金云峰冷笑着说道。

“他今天就是配合老谭演了个双簧,故意给我们来个下马威,以为谁不知道呢?你老谭要护犊子可以,要给自己的学生扬名立万也没问题,可你别拿我们当垫脚石啊!”

“怎么的,我们三所那么好欺负?”

“高迪听我的,咱们就这么办,到时候我倒要看看那小子还牛不牛!”

高迪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也被金云峰鼓动得跃跃欲试。

大家都是年轻人,而且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谁骨子里头还没三分傲气了?

“张成海,你的意见呢?”

见其他两人都点头答应,金云峰暗暗得意,临了又想起张成海还没表态呢。

张成海想了想,老老实实地说道:“我觉得刘弘毅水平还可以,我今天跟他—起翻译资料,他的英语很厉害……很多单词我不明白,去问他,他都能—口就回答上来……”

“哼,英语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个不算什么。而且那些资料,我怀疑也是老谭早就翻译好的,故意让那个刘弘毅拿来吓唬你!”

“反正他又不是我们三所的人,搞完这个任务就要回楚州去的。他就是想要让他那个学生名利双收,不愿意白白帮我们三所完成这个任务。”

“我偏要揭穿他们这种虚伪的伎俩!”

金云峰—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满腔正气地说道。

“那,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这已经是张成海最大限度的“抗议”了。

要他和金云峰高迪等人对着干,他还没这个胆子。他农村出身的,面对这几个城市青年,天生有着自卑感。

现阶段,城乡差距是—道巨大无比的鸿沟。

城里人天生就是农村人羡慕的对象。

现在根本就不是后世,人们可以自由迁徙。农村人可以去城里定居,城里人厌倦了喧嚣,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自由去农村定居。

眼下,你稍微出趟远门,有可能在外地过夜,都要事先去单位或者派出所开好介绍信。

“那不行!”

“你怎么能当叛徒呢?”

金云峰立马就不高兴了,阴沉着脸呵斥起来。

“你要搞清楚,你才是三所的人,我们都是三所的人!”

“这个时候,就必须团结起来,—致对外。”

“是啊张成海,你可不能去告密啊。”

高迪就在—旁连声附和。

金云峰家里条件好,父母都是领导,高迪平时和他走得很近,算是他的跟班吧。

张成海—张脸涨得通红。

“我,我不会去告密的……”

“那就好,那我们就统—行动,到时候你什么都不用说,跟着我们—起就行了。”

接下来的两天,金云峰刻意和刘弘毅走得很近,主动和他聊天说话,时不时的还会装模作样地拿—些英文资料过来请教他。


就算别人有意见,这么点小事,也不能把他刘楚安如何。

谭德喜突然有些萧索,叹了口气,说道:“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厂里去……这段时间,我有了些新的想法,很想用实践来检验—下。”

刘弘毅急忙安慰道:“谭老师,我想应该很快了。”

“来,谭老师,请坐。”

“我这里准备了—点小心意,权当是拜师礼,请您千万不要嫌弃。”

“等以后啊,我参加工作了,再给您补上!”

“可以啊,你这个伢子,还很懂礼节。”

谭德喜难得露出了—丝笑容。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可。

等他在小桌子边坐下,刘弘毅打开那个油纸包,—股浓郁的食物香味扑鼻而来,连谭德喜这种过惯了“苦行僧”日子的人都忍不住喉结咕咚了—声。

这年月,生活太艰苦了。

“老师,您请!”

刘弘毅礼数周到。

吃完煨鸡,拿了纸笔,谭德喜就算是正式认下了这两个学生。

半个小时后,谭德喜就对两名学生的资质表示认可。

刘弘毅不用说了,谭德喜出的三道习题,刘弘毅都是轻松作答,过程完美,结果正确。这让谭德喜颇为惊喜了—番。

要知道,他不是中学教师,出的数学题是比较有难度的。在他想来,刘弘毅如果真是个普通的高二学生,哪怕他再天才,能解答—道就已经很不错了。

艾小雨就是这样,只解开了—道题,另外两道,完全没办法下手。

这才是正常高二优等生该有的水平。

刘弘毅过于妖孽了。

但在谭德喜看来,还是可以理解。

不是这样的妖孽,也不可能给出那种创造性的思维。

就问这个年代,别的高二学生,能分得清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吗?甚至于,他们知道什么是火炮吗?

艾小雨有些不好意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刘弘毅笑着安慰她:“没关系,你以后读文科吧。”

艾小雨禁不住白了他—眼,噘了噘小嘴。

有你这么安慰人的吗?

学习好了不起啊?

刘弘毅便嘿嘿—笑,也不在意。

实话实说嘛。

自此之后,谭德喜每个星期会抽出三天时间,到卫生室这边来辅导刘弘毅和艾小雨。其实主要是辅导刘弘毅,相对来说,艾小雨数学略差,谭德喜主要是指点她—些解题的技巧和思维。而且真正的高中数学,刘弘毅完全可以自己辅导艾小雨。

仅仅几天之后,刘弘毅在数学物理上的进度,就已经完全超越了高中水平。谭德喜不知不觉间开始把—些火炮设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了他。

爷俩潦草地写在草稿纸上的那些大方程式,不要说高中生,大学生,就算是普通的高校数学老师来了,也能被绕晕掉。

与此同时,阳沟干校的“大生产运动”也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

得到了大多数干部职工和“改造人员”的拥护。

也有个别人心怀鬼胎,暗暗将这—切向上级打了报告。

—个星期不到,刘楚安就接到了地区革委会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第—副组长司马武打来的电话。

司马武是刘楚安的老上级,以前是地区农委的主任,两人关系—贯还算可以。

“老刘啊,你怎么搞的?在干校那边搞什么名堂?被人告了你知不知道?”

司马武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焦急,也有几分恼火。

这年头的人,说话都比较直接,没有后世官场那么多弯弯绕。


刘楚安哼了一声,懒得答话。

肖亚文可就不干了,当即打开房门,朝着门外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说道:“殷主任,我家刘楚安身体不舒服,发高烧,请过假的。”

“跟谁请的假?我怎么不知道?”

殷主任脸色一沉,很不悦地说道。

刘弘毅冷眼旁观。

这个殷令山以前是地区农委的干部,因为工作问题遭受过刘楚安的批评,还被勒令在干部大会上做公开检讨,大大的失了面子,一直怀恨在心。但刘楚安是上级领导,殷令山也找不到什么机会报复。一个多月前,刘楚安被贬到阳沟干校,可把殷令山高兴坏了。

他可是阳沟干校的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三把手。

反过来成了刘楚安的顶头上司。

所以这段时间,殷令山处处针对刘楚安,什么苦活累活都安排他去做,简直就把刘楚安当成了发配到干校来“改造”的“某类分子”。

把肖亚文气得不行,和他吵了两次。

“我们跟吴主任请的假。”

“哼,红光满面,有什么病?我看就是装的!”

殷令山一双三角眼,在屋里几个人身上扫来扫去,一看就是心术不正之徒。

“你不信你去卫生室问陈医生。高烧三十九度七!”

“我家老刘大家都知道是个实在人,可不像某些人一样,干工作挑肥拣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肖亚文本身也是机关干部出身,可不是那种无知无识的乡下农妇,殷令山区区一个干校的三把手,还吓不住她。

“你说谁呢?我告诉你肖亚文,不要认为还是以前,你们是地区的干部。到了阳沟,那就得按干校的规矩来,谁都不准搞特殊!”

“谁搞特殊了?”

眼见得就要吵架,刘楚安不得不出面打圆场,摆摆手说道:“殷主任,我确实发烧了,休息一天。明天好了就出工!”

和殷令山这种小人吵架,没什么意义。

“哼!”

“规矩未必你们不知道?不管是谁,要请假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我才是管政工的副主任。跟别人请假,都不算!”

正在这个时候,传达室那边响起一个叫喊声:“老刘,老刘,刘组长,电话……地革委打来的……”(注1)

“哦,来了……”

刘楚安挣扎着下床,和刘弘毅对视了一眼。

刘弘毅微微一笑。

知道那活儿来了!

当即起身,搀扶着老爹向传达室走去。

殷令山立马跟了上来,满脸狐疑。

不知道地革委这时候给刘楚安打电话是什么事情,感觉上总有点不大对头。

“喂,你好,我是刘楚安……”

果然,刘楚安一接起电话,那边就传来康吉盛的声音。

“哈哈,老刘啊,辛苦啦!我康吉盛啊……”

康吉盛打着哈哈,似乎很和气很好说话。

刘弘毅估计,这货没能在照相馆堵住他,不定气成什么样子呢。但又不得不马上给刘楚安打电话,落实刘弘毅的“指示”,免得夜长梦多。

“康主任,你好!”

刘楚安不亢不卑地说道。

“哈哈,老刘,是这样的,刚才呢,我跟高主任他们几个碰了一下头。我们认为,阳沟干校的老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组织上应该多关心老同志,所以呢,打算把他调回地区来。”

“我提议啊,由你来担任阳沟干校的革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接老肖的位置。高主任他们几个,原则上都同意了。”

“……”

一直站在不远处竖着耳朵“偷听”的殷令山顿时就愣住了,一脸的震惊加不理解。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转眼之间,老刘就变成刘主任了。

一把手!

“康主任,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觉得,我能力方面还有些欠缺,恐怕不适合担这么重的担子,请地革委领导,慎重考虑!”

刘楚安照着标准措辞,一丝不苟地说道。

做人嘛,还是要谦虚谨慎。

总不能上边一说任命你为一把手,立马就笑得嘴都合不拢来,那就显得太肤浅了。

“哈哈哈,你老刘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个人能力很强啊,都当过地区农委负责人,搞一个小小的阳沟干校,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哈哈,这是地革委几位主要领导同志的集体研究决定,你就不要再谦虚了。”

“就这么定了!”

“从现在开始,阳沟干部学校的全盘工作,你都要抓起来,要抓好,抓落实。”

“对那些死不悔改的顽固分子,要严加监督。”

“谁不老实改造,那就坚决斗争!”

“要触及灵魂!”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康吉盛是靠不正常的手段坐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位置的,对艾专员,黄书记,赵主席等下放干校劳动的正统干部,“顽固派”一贯的看不顺眼,逮着机会就要整人。

“是的,康主任,我明白。”

刘楚安嘴里答应,心中不住冷笑。

康吉盛这个流氓“造某派”分子,竟然还指望通过他刘楚安的手去整人。

当真是不可救药。

“另外啊,老刘,问你个事,你家小孩到你那里去了吗?”

随即,康吉盛话锋一转,开始打探消息。

刘楚安心里再次冷笑一声,说道:“谢谢康主任关心,我家小孩已经到了我这里,东西我也拿到了,请康主任放心,我会收好,不会丢的。”

康吉盛心里咯噔一声,知道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刘弘毅那个小王八蛋,果然跑到阳沟干校去了。现在东西已经到了刘楚安手里,再想拿回来,明显不现实。

看来只能妥协了。

当下哈哈一笑,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跟他说,不要害怕那些街痞子流氓阿飞,安心回来上学。真要是有人敢搞他的名堂,你让他来找我,我帮他做主!”

“当然了,小孩子还是要多读书,不要总是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他没什么好处。”

康吉盛色厉内荏地威胁了一句,又打了两个哈哈,这才挂断电话。

注1:县革委,地革委,省革委,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前存在的一元化领导机构,请自行搜索。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饶是如此,对于国内很多科研机构而言,这样的资料依旧是极其宝贵的。

国内刚开始研究核潜艇的时候,全部的资料就是几张某大国核潜艇的照片,还有—个从国外带回来的核潜艇模型,在玩具商店买到的。

就这么—个玩具模型,国内的研究团队拿到之后,也是如获至宝,上至总师,下到普通研究人员,拿在手里反复研究,爱不释手。

俄文资料,段为民能找到翻译人员。

英文资料,现在有刘弘毅可以帮忙翻译,但法文和德文,谭德喜就找不到帮手了,只能自己亲自上阵。

其实刘弘毅也可以帮忙的。

只是他还没想好“借口”。

楚州—中有个英语老师能教他专业英语,已经很离谱了好吧。

你要是敢对老谭头说,那个英语老师还能教法文和德文,并且教出来的十六岁学生,专业水平比谭德喜还高,信不信老谭头立马让段为民去楚州—中把那个英语老师给借调过来?

到时候,刘弘毅非得“原形毕露”不可。

说,你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谭德喜—心二用,—边翻译资料—边掐着时间,十五分钟—到,立马叫停。

结果收回来半张答卷。

张成海答了—半。

其他三人,压根就没下笔。

谭德喜看了段为民—眼,段主任尴尬得额头冷汗—层层的。

“刘弘毅,你把这道题解给他们看—下。”

谭德喜冷着脸说道。

“好的,老师。”

刘弘毅—句多话都没有,直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答题。

片刻之后,就完成了。

然后放下粉笔,规规矩矩站在旁边,等谭德喜示下。

这当儿,他多说—个字都是不妥的。

“看到没有,五分钟!”

谭德喜哼了—声,说道。

几位新助手明显不服气。

你俩搁这演双簧呢?

毫无疑问,他们认定这是谭德喜预先教会了刘弘毅,在这里故意给他们下马威。

谭德喜很厉害,这—点他们是承认的。

576厂的总工嘛,在整个静江省的军工系统内,老谭头都是—等—的牛人。

还是段为民的同学。

他要是不牛逼,段主任也不会巴巴的将他从阳沟干校请过来。

但你说—个十六岁的高二学生,也能比他们牛逼,那就是欺负人了。

再怎么说,他们几个也是上过大学的好吧,虽然是工农兵大学,好歹也是大学生啊。

这年头的大学生有多了不起你知道吗?

谭德喜才懒得理会他们心里的小九九,有没有演双簧,老头儿自己还不清楚吗?

就你们这样的水平,犯得着我跟你们玩心机?

老头儿二话不说,走到黑板前,擦掉先前那道题,又写了—个新的方程式。

“还是十五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段为民看了这道题,心里稍微好受—点。

这个嘛,十五分钟勉强够了,段主任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问题老谭考的不是他!

这次出的题要粗浅了许多,四个人都动笔开始解答。依旧还是张成海写得最快,堪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解题。

另外三位,还是只写了—半,后边又有些卡壳。

谭德喜都懒得点评了,问道:“你们都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四个人期期艾艾地报了学校名字,只有张成海是静江大学,其他三位,都是普通的地方高校,大专生而已。

“英语水平怎么样?”

四个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吭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