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蓝太平朱允熥的现代都市小说《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朱颜白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朱颜白发,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蓝太平朱允熥。简要概述:在大明的权力中枢,我,以无可比拟的显赫身世,傲然屹立。父亲蓝玉,身兼凉国公、太子太傅与大将军数职,权倾朝野。捕鱼儿海一役,他亲率十五万铁骑,大破北元,那赫赫战功,令朱元璋都不禁将他与卫青、李靖相提并论。可太子朱标竟英年早逝,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将我拖入了万念俱灰的深渊。就在我于绝望中徘徊时,棺木后传来一声稚嫩的呼唤——“舅舅”。这一声,如同一束光,穿透阴霾,刹那间,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我心中成型。我望向年幼的外甥,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决绝:“外甥莫哭,舅舅哪怕拼上一切,也要扛你登上那至高...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太阳西沉,大地回归黑暗。
金陵城远远望去,如同一尊巨兽,随时准备吞噬一切想要征服它的人。
京师各卫所内充满了火药味,大营内的士兵如同一堆堆干柴,只要一个火星子丢上去,那么将燃起冲天大火。
蓝太平没去上朝,反而来到了正阳门。
他命家将蓝雄山一大早,从凉国公府运来三十只大木箱子。
两千名虎贲左卫全副武装,在指挥佥事蓝守义带领下,接管了正阳门的防务。
蓝太平则端坐在正阳门下,身后两侧分别站着身披铠甲的,蓝守义跟蓝雄山。
二人都极为雄壮,又穿着全副盔甲,如同那门神一般。
而蓝太平则穿着一身华服,棱角分明的脸上带着几分不屑。
在他的面前摆着那三十只大木箱子,两侧则站着两队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
辰时已过,阳光和煦,街上人头攒动,金陵城开始了崭新一天。
“啊,快跑。”
“快躲开,别挡道。”
街上人群突然开始四处逃窜,叫骂声,哭喊声乱成一团。
一人从正阳门上的城墙上跑了下来,“大人,如您所料他们来了。”
说话的正是锦衣卫的伍同知。
蓝太平轻轻摆了摆手,身后的蓝守义转身对着城门大喊,“戒备”
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一队身穿铠甲全副武装的虎贲左卫从城门开了出来。
他们一手执矛一手持盾,分列在城门两侧。
城墙上的守卫拿弓抽箭,火炮装填弹药,随时准备战斗。
街上百姓都跑没了,只见人头攒动,一大群士兵从远处叫嚷着冲正阳门而来。
随着前进路上,从不同方位加入进来数股士兵,很快汇成一支数万人的庞大队伍。
临街商铺全都紧闭门窗,透过窗户缝往外瞧。
而在不远处的的一座酒楼,二楼紧闭的窗户推开一条小缝。
李增枝撅着屁股,趴在窗缝上往外瞧,正好可以看到正阳门处。
“嘿嘿,蓝太平我看你怎么收场。”他一脸奸笑,幻想着对方怎么被乱军打死。
数万乱军来到正阳门前,看到正门下坐着的蓝太平,有人怒喊,“他娘的,那就是带兵逼宫,软禁陛下的蓝太平。他还是锦衣卫的特务头子,咱们先杀了他,再去砸了诏狱救出各位指挥使大人。”
“陛下不但不会怪罪咱们,还的给咱们升官发财呢。”
蓝太平注意到,队伍前面有几个百户在推波助澜。一时间群情激愤,
“杀了他,杀了他。”
见到如此情景,伍同知忍不住咽口水。
“列阵。”
蓝守义大喊,身后的虎贲左卫将士立刻冲到前面架起护盾,然后把长矛架在盾牌上。
“嗖,嗖,嗖。”一排箭雨射在乱军前的地上。
蓝守义拔出佩剑走到队伍前,“上前一步者,死!”
“你吓唬谁,我们京卫的兄弟都来了。”
“交出蓝太平,否则大家玉石俱焚。”
“对,他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让他好过。”
“他蓝太平带兵逼宫,软禁当今陛下,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几名百户站在人群里高呼,一时间乱军骚动起来,跃跃欲试。
蓝守义大喝,“你们身为大明军士,却擅自离营,聚众闹事,攻击朝廷命官。你们这才是造反,你们这才是要逼宫。”
“你们听信谗言,犯得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蓝大人乃国之忠臣,其父凉国公蓝玉更是朝廷重臣,乃是当今陛下所倚重的柱国之臣。”
“哦,你说他们啊!”蓝太平恍然大悟道,“他们什么时候成为你的人了?”
“这一点,你比你爹差远了。”蓝太平嗤笑一声继续说,“中山王从不会结党营私,更不会越权行事。”
面对蓝太平的讥讽,徐辉祖涨红了脸,“你,你别血口喷人。”
“那六名指挥使涉嫌通敌,而侦查逮捕是锦衣卫职责。”蓝太平盯着对方继续说道,“我这么做也是为你好,为了咱们淮西的父老乡亲!”
蓝太平说完转过身。
“哼,你要是敢对陛下不利,对大明江山不利,我徐辉祖纵然粉身碎骨也不会让你得逞。”
徐辉祖知道不会有结果,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
盯着他下山的身影,蓝太平久久没有说话!
“你听说了吗?”
“什么事?”
“蓝玉大将军的儿子,现在要清除异己,让锦衣卫大肆拿人了。”
“我知道,就是那个节制京师兵马的蓝太平吧!”
“就是他,听说他发动政变控制了皇帝。现在要在军中搞大清洗,就连魏国公和曹国公都不准备放过。”
“啊?这是谋逆啊!蓝玉要和他儿子造反吗?”
“一定是这样,我听说皇帝钟意的是朱允炆殿下。硬是让蓝太平逼迫改了圣旨,把太孙换成他外甥了。”
“老子不管谁当太孙,但当年咱可是跟中山王徐达大元帅的,他要是敢动魏国公我决不答应。”
“就是,岐阳王当年待咱们可不薄。曹国公有难,咱能坐视不理吗?”
“兄弟们,就算咱们不找他。他也不会放过咱们,只要他继续待在都督府就没咱的好日子。”
“只怕当时候,连宋国公和颖国公等一众淮西老帅也不放过。”
“人不能忘恩负义,他爹当年也是岐阳王帐下的先锋而已。”
京卫里一夜之间,到处都是传蓝太平造反软禁皇帝,篡改立储圣旨,专权弄权,并要在军中展开大清洗的传闻。
包括上直属的十二亲卫,以及五军都督府所属的四十八卫。
一时间军心惶惶,整个京卫如同火药桶一般。
“二弟,想不到你平日里花天酒地。但是这猪脑子,却比我这哥哥好使多了。”李景隆端着茶杯,一脸赞赏之色。
李增枝拿起果脯扔嘴里,拍了拍手,“大哥,我这招叫离间计。”
他胳膊杵在桌子上,端起茶杯“咕咚”灌一口,“嘶,好烫我的舌头呀!”
忙不迭的丢下茶杯,吐出舌头倒吸着冷气。
“呵呵,这毛手毛脚的习惯还改不了。”李景隆讥笑,自己端起茶杯用杯盖半遮,然后吹几下在轻啜。
“大哥,喝茶哪有喝酒来的爽快。”李增枝舌头舒服些,肥胖的身体向后仰靠在太师椅上。
“先别讨论这个,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李景隆放下茶杯。
“很简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增枝的胖脸露出一丝冷笑。
“妙啊,这样利用士兵哗变拿下他。天大的功劳,就是咱们兄弟二人的了。”李景隆抚掌称赞。
“我单纯想出口气,这些年蓝家都踩在咱们李家头上了。”李增枝大口嚼着果脯嘟囔着。
想当年他们这群淮西二代,也是分圈层的。
李家、徐家这是老牌勋贵家族,蓝家这种是新兴勋贵家族。
所以,彼此都是有些看不上的。
蓝太平交友圈子广,平日里没少仗着人多欺负李增枝。
但是李增枝他爹没得早,他哥虽然是国公,可袭爵的含金量比蓝玉这杀出来的差太多。
面对欺辱,李家只能忍气吞声。
“否则。”伍同知尴尬笑了笑,“就算元妃真活着,谁又敢拿她来触大将军的霉头呢?”
蓝太平一愣,随即点点头,“如果真她真活着,有人敢把她卖到青楼,那么陛下也不可能放过他。”
“应该没人有这么大的胆子。”蓝太平也确信这就是一噱头。
朱元璋一直很重视民族团结。
蓝玉这事,就违背了他当初团结北方民族的政策。
天亮之后,二人准备出去吃点早饭。
一名锦衣卫跑了进来,“大人,这是凤阳来的急递。”
蓝太平接过来,撕开火器拿出信件一看,原来是左英千户来信,表示已经到了凤阳的吴王府。
凤阳卫,凤阳左卫,凤阳右卫的指挥使已经见过吴王。
目前吴王府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请求进一步的指示。
蓝太平思索片刻,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字“吃喝玩乐。”
当年,吕氏为了养废朱允熥,用的就是这招。今天,他也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待那名锦衣卫信使走后,蓝太平转头说道,先跟我去一趟东宫。
二人来到东宫,常升正在喝茶。
见他来了喜出望外,“我说兄弟,你又忙什么呢?”
忙拉着他坐下,给他倒了一碗茶,“你给我留在这鸟笼子里,是不是自己出去快活了。”
“太孙呢?”没理会他的质问,蓝太平反问他。
“还能去哪,现在文华殿上课。”常升拿起茶碗,一脸不满,“蓝铁心陪着他去的,天天上学把孩子都折磨成啥样了。”
现在整个皇宫都是他们的人,蓝太平倒是不担心。
“像你这舅舅一样,不学无术就好了?”蓝太平白了他一眼。
“我说你这小子,怎么说我也是你表哥,说话能不能客气点。”常升放下茶碗假装生气。
“既然这样,那我给你赔不是。作为补偿,今天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
蓝太平站起身准备往外走。
“咦,有这好事?”常升忙跟着起身,拉住他的胳膊,“去哪里,这不用我看着了?”
“我会留下一百名锦衣卫,这以后就不用你操心了。”蓝太平笑了笑,“东宫虽然不用你常驻,但是这府军前卫你要掌控好。”
“他们都是姑父的旧部子弟,他们就交付给你了。你作为姑姑家的男人,你要把这个家顶起来。”蓝太平盯着常升,“二哥,允熥以后还要指望咱俩给他保驾护航呢。”
“你这突然的深情。”常升哽咽着,“让我有点想哭。”
“别哭红了眼二哥,待会我还要带你去逛青楼呢。”蓝太平狡黠一笑。
“咳咳咳”常升直接咳嗽起来,眼泪吸进鼻腔里了。
“我就说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正经过。”一边笑骂,一边擦着眼泪。
“走,咱们先去看看吕氏。”
“看她干嘛?”
“我有好消息带给她。”蓝太平神秘一笑。
常升带着他来到看管吕氏的冷宫,门口站着两名侍卫。
打开宫门,吕氏端坐在床边。
“末将参见太子妃殿下。”蓝太平嘴上说着,人却纹丝不动。
“呵呵,怎么敢让节制京师兵马的大将军劳驾来这冷宫里。”吕氏一阵冷笑,“哦,应该是少将军。毕竟,你爹蓝玉才是大将军。”
“我来呢,是告诉你好消息。”蓝太平没搭理她的嘲讽。
“朱允炆已经到了凤阳,住进了吴王府。”
蓝太平的话,让吕氏紧张起来。
“我让陪同的锦衣卫千户,每天陪他就做四件事。”蓝太平故意顿了一顿,“吃,喝,玩,乐。”
“你,你,你这是要毁了我儿。”吕氏指着蓝太平,咬牙切齿。
蓝太平坐着马车,来到虎贲左卫大营。
“末将参见指挥使大人。”
中军大帐内,一名身穿锁子甲的武将单膝下跪行礼。
此人名为蓝守义,是蓝玉的义子。
蓝守义现任虎贲左卫镇抚,从五品。
“怎么就你一人?”
“回大人,黄指挥使于昨日收到调令,就立马动身去北平赴任了。”
蓝太平闻言有点诧异,没交接就这么走了。
这虎贲左卫比较特殊,其他亲卫所都是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镇抚二人。
但是虎贲左卫自蓝太平来了后,蓝玉就以随军的名义,把从上到下的军官全部调走了。
只留下一名姓黄的指挥使。
蓝太平任佥事后,从镇抚,到经历,知事,吏目皆由他任命。
特别是五名千户,皆是凉国公蓝玉的部属。
所以虎贲左卫上层军官,只有一个指挥使,一名佥事,外加一名镇抚蓝守义。
这也是为什么蓝太平曾说,虎贲左卫已经被他彻底掌握。
摇了摇头,先不管这些,“既然这样,从即日起升你为指挥佥事。平日里的士兵操练,军纪管理由你负责。”
“多谢指挥使大人恩典,末将绝不辜负大人栽培。”
蓝守义激动的难以言表。
虽然他是蓝玉义子,但是蓝玉义子有一千多人啊。
这么多义子,能升到正四品武职的不多。
特别是在京的上直亲卫,那不光待遇好,还发的及时。
不像地方卫所,不但发的不及时,还要折色。
他这人也算有勇有谋,只是为人比较木讷,在蓝玉众多义子里并不算出色。
但是在蓝太平眼里,他胜在忠心,所以把他要过来留在身边。
“你统计一下,全卫兵马有多少火铳兵。”
“回大人,末将早就清查过,整个虎贲左卫共计五千六百人。”
“但是火铳兵只有一百名。”
“什么?”
蓝太平从帅椅上跳了起来。
“我出征西番之前,不还有八百名火铳兵吗?”
洪武年间规定,每百户112名官兵中,有10人是火铳手,刀牌手20名,弓箭手30名,炮手40名。
蓝太平又非常重视火器,所以火铳兵比别的卫所要多些。
“呃,大人您有所不知。这火铳制造费时,又容易损坏,关键是日常训练费用又高。”
“工部那边以预算不足为由,拖延着不给交付新火铳。而且,大家训练的积极性也不高。”
蓝守义低声说道。
“这是为何?”
蓝太平不解。
“回大人,弟兄们有一次训练发生了炸膛。造成了数名士兵受伤,黄指挥使借此直接暂停了火铳兵训练。”
“大部分火铳兵,重新划归步兵。剩下这一百名,是被留下来应付事的。”
蓝守义的话,直接让蓝太平脸都黑了。
“军中还有多少火铳?”
“回大人,不足百支。”
蓝太平强忍着怒意,这时候的火铳炸膛也是常有的事。
姓黄的借故裁了火铳兵,那么这些火铳哪去了?
想必也是让这姓黄的给倒卖了。
这黄指挥使自知被架空,又不敢得罪蓝玉,索性也不管事,只是想方设法的捞油水。
吃进去的,早晚让你吐出来。
可是这火铳卖给谁呢?谁又敢买呢?
现在没时间管这些,他有更要紧的事去做,“击鼓,令所有人去演武场集合。”
蓝太平决定,在卫所里重新招募一批火铳兵组建“神机营”。
“遵命。”
蓝守义转身出帐。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响起。
蓝太平身穿绯红色朝服,胸前的补子绣着一只雄狮。他现在还是中军都督府的同知,从一品。
登上点将台,五千六百名虎贲左卫阵列整齐,盔明甲亮。
“指挥使大人,虎贲左卫集合完毕。”
“请您示下。”
蓝守义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起来吧。”
“是。”
蓝守义退到一旁,与蓝太平差半个身位。
“将士们,本官欲组建一支新军。名字就叫“神机营”,凡是会使用火铳的,火炮的都可以报名。”
“报名成功后,还要经过体能,目力,耐力,灵活性的考核。”
“考核通过,一经录用则军饷翻倍。”
蓝太平话音一落,演武场上沸腾了。
作为京卫一个月可支的精米两石,但也仅仅是够一家人勉强度日。
所以听说军饷翻倍,大家如何能不动心。
“肃静!”
蓝守义大声喝道,随即整个演武场鸦雀无声。
蓝太平满意的笑了笑,“不符合条件的也别灰心,只要你能做到尽责职守,本将一样不会亏待大家的。”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明军威武,明军威武!”
一众士兵眼神狂热,齐声高呼“将军威武。”
在这个时代,如果谁能带他们打胜仗,那是他们的神。如果谁能让他们一家老小吃饱肚子,那则直接是他们的祖宗。
蓝太平交代蓝守义负责报名,考核的事项。
并答应明天会从中军都督府,派两名镇抚来辅助他完成。
从虎贲左卫大营出来,蓝太平肚子咕咕叫。
说来也是,明朝的官早上四点多就起床往午门赶。为了不至于上朝时憋不住,通常都是不吃不喝的。
现在已经是下午,蓝太平一进城就从马车上下来。
“你们先回府,我出去走走。”
他早已经换好便装,是一身青色长衫,头上扎一块方巾。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名书生呢。
“我陪你一起吧,公子。”
蓝太平摆了摆手,他想自己转转。
蓝雄山这跟半截铁塔似的体格,又长得凶神恶煞,走在哪里都扎眼。
蓝太平看附近有一面馆,招牌上“阳春白雪”四个烫金大字。
就这家了,都饿的走不动道了。
已经过了饭点,店内没什么人。
找一张靠近窗户的桌子坐定,小儿也跑过来满脸堆笑,“客官,想吃点什么。”
“来一碗牛肉面。”
“好嘞!”
小二答应一声去告知后厨。
很快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呈上来。
这面光亮透黄,上面撒着片片萝卜,四周一圈葱花,面条里掺杂着几片牛肉。
“客官您的面,辣子您自己调。”
小二指了一下旁白色的小碗,里面放满辣子碎。
蓝太平点点头,随即舀上一勺辣子搅拌匀。接着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很快一碗面就吃光了。
摸摸肚子,忍不住打了一个嗝。
“咯咯咯…”
一声娇笑传来。
蓝太平抬头望去。
角落里,坐着一名身穿鹅黄长裙的少女。
正在用筷子,挑着几根面条冲着自己笑。
他刚才太饿了,都没注意到对方何时进来的。
“你这人看着斯文,却是饿死鬼投胎。吃这么快。也不怕噎着?”
少女葱白玉指,指着蓝太平说。
蓝太平看着眼前明艳的少女,忍不住老脸一红。
这下少女笑的更开心了,索性放下筷子双手捂着嘴笑。
蓝太平摇了摇头,掏出一贯钞放在桌上。
站起身朝门外走去。
在都仙阁后厅,一名龟公打扮的男子出门,往东成兵马司方向跑去。
常升虽然早听蓝太平说了,但是当自己亲耳听完后也是肝颤。
“多少?真以为自己是天上的仙子下凡吗?”
“你见过八千两黄金吗?”
常升忍不住吐槽道。
“哈哈哈哈,哪来的两个穷鬼到都仙阁来丢人现眼!”一道嘲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蓝太平回头望去,一个身穿粉色长袍,头戴一朵鲜花油头粉面手拿折扇的男子走了进来。
“你是哪个粪坑里爬出来的蛆,不咬人恶心人。”常升看见这货直接开骂。
“你找死啊,敢对我家公子无礼。”
一名穿粗布短衣的小厮从男子身后叫骂。
“我家公子,乃当朝翰林大学士刘三吾刘大人家公子。”小厮说完就要上前教育一下常升。
“哎,斯文。”油头粉面的男子用折扇挡住小厮,“注意斯文,不能因为这两个臭虫而唐突了仙子。”
“是,公子。”小厮退了回去。
“那老不死多个……”
常升哼了一声,想到要隐藏身份,话没继续说下。
刘公子闻言脸色阴沉,不复刚才那文人雅士的风采,手里的折扇紧紧捏着。
蓝太平则满脸玩味,这老刘要七十多岁了吧。
竟然还有这么小的儿子,看来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哎呦,两位爷都是为了见蓬莱仙子的,千万不要动怒。”老鸨出来打圆场道,“二位先把拜帖给我,我给仙子送上去。他要选谁,谁就上去如何?”
“呵呵,常妈妈说的是。”油头粉面的男子又恢复笑容,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然后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整整十万两。
“烦请妈妈,连这银票一起送与仙子。”他把银票和信封一起递给老鸨子。
“好嘞,刘公子请放心。我呀,这就给仙子呈上去。”
老鸨子眼睛都笑成一道缝了。
她转头看向蓝太平和常升,嘴角带着冷笑,“刘公子,您稍候”。
那名油头粉面的刘公子则面露得意神色,点了点头。
“这两位公子,要是拿不出八千金拿出八十两银子也行。”老鸨子见常升面色变幻就讥讽说道。
“真假,只要八十两白银?”常升正在取舍中,听老鸨这么说喜出望外。
“呵呵,自然是真的。拿出八十两白银后,二位请便就是了。”老鸨做出一个送客的手势。
“哈哈哈哈”刘公子闻言捧腹大笑。
其他干活的杂役,也都捂着嘴偷笑。
“你耍老子?”常升大怒。
“哎呦公子,我哪敢耍您呢?这八十两白银是您刚摔碎的茶杯钱,正宗的景德镇彩釉。”老鸨白了他一眼扭着肥硕身躯往楼上走去。
这句话,再次引得哄堂大笑。
不论是刘公子和他的小厮,还是都仙阁内的杂役。
常升这才明白自己被耍了,脸瞬间涨红,额头青筋暴露。
蓝太平见他已杀机毕现,忙在后面轻轻拍了他肩膀。
常升回头看去,蓝太平轻轻摇了摇头,他眼中的杀机才散去。
“呵呵,我说两位也不必气馁。这蓬莱仙子来历可不简单,说她是咱大明的花魁都不为过。”刘公子摇头晃脑的展示着自己的见多识广。
“哦?那还请刘兄赐教。”
蓝太平面带笑容,上前一步把常升挡在身后。
见对方这么识趣,刘公子心中舒坦很多,“呵呵,这蓬莱仙子敢要八千金,那是完全值这个价。”
刘公子四周瞧一眼,先前探着头压低声音,“据说,这蓬莱仙子实际上是一位元妃。”
她们各自的绰号分别是“瀛洲圣女”,“方丈神女”还有就是“蓬莱仙子”。
每一层楼,只住其中一人。
她们每个人都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而且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辈。
同样的,想见她们一面,价格也是令人望而生畏。
上第四层“瀛洲”你要先交三千两白银“见礼”,人家姑娘也只是跟你见个礼,聊几句。如果令人家姑娘满意,那么这位“瀛洲圣女”才能陪您吟诗作对、抚琴唱曲。
前提是,你还得再交三千两白银的“合礼”。
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那么就看能否谈的让人家满意了。
当然,只要姑娘愿意这是不收费的。
只是你怎么好意思,不单独给小费呢?
如果人家不愿意,那么对不起了。不管你是谁,你出多少钱,都没用。
第五层的“方丈神女”也一样,只不过费用是五千两白银。
一时间数不清的京城权贵子弟,或者江南富商的公子都趋之若鹜。那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像雪花一般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然而第六层的“蓬莱仙子”则更加神秘,从未有人见过其面。
见她的条件是八千两,不过不是白银而是黄金。
听完凤小小所述,蓝太平忍不住咽口水。
“她是什么来头?竟然要八千金才能见一面?”
要知道一两黄金可以换八两白银。什么人见一面要六万四千两白银,难道真的是仙女吗?
看着蓝太平那惊呆的样子,凤小小掩面笑道,“想见仙子一面的大有人在,只是人家仙子不同意而已。”
“每天数十张拜帖,却没有一个能留下来的。”凤小小无奈的说道。
蓝太平再次咋舌,看来大明有钱人真不少。
一掷千金,只为博得美人美人一笑。
看来这次是真来对了,蓝太平嘴角露出一丝诡笑。
突然一阵琴声响起,蓝太平侧耳倾听竟然透着战场的杀伐之意。
“噢,公子有福了。您正巧赶上蓬莱仙子抚琴吟唱,有的人连着来半个月也未必碰到一次。”
蓝太平听了凤小小的话,抬头向上看去。
只见六楼亮起一盏灯,窗户上透着一道剪影正在抚琴。
一阵如同天籁之音响起,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听得所有人都沉醉其中。
一盏茶的工夫,琴声止,歌声停,灯光随之熄灭。
所有人回过神来,纷纷拍手叫好。
蓝太平也忍不住赞叹,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歌喉。
一层大厅里不断有人送出“礼花”,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老鸨则满面红光,看着几个小厮端着盘子四处接客人的打赏。
“这群人着魔了?就这样大把大把的送银子?”蓝太平回过头问伍同知。
“咦,你这要干什么?”见伍同知已然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
“公子,您别拦我,从我工资里扣。”
就这样一张二百两的银票,放进了托盘里。蓝太平瞪了他一眼,伍同知这才眼神逐渐清澈。
转过头看去,发现不断有仆从或者书童,从第二层或者第三层往下送银票。
这是上面的客人打赏的,看着那厚厚的银票和成堆的银锭。蓝太平估摸着,少说也得有上万两白银。
“嘶,不愧是仙子。”
就在蓝太平感叹之际,就见四楼和五楼的灯都亮了。
说明这是有客人掏钱了。
“就没有人闹事吗?”
蓝太平随口问了一句。
凤小小小嘴一嘟,“公子有所不知,这都仙阁在整个京师无人敢动。”
“唉,他们说您要独揽大权,要做曹操呢!”
伍同知急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什么该说不该说了。
“我这边刚抓人,那边谣言四起,惑乱军心。”蓝太平边说边走到伍同知对面,盯着他的眼睛,“这必是有人暗中推波助澜,锦衣卫可查到是何人所为。”
“回大人,每个京卫大营几乎同一时间谣言四起。能有这般能力的,不过是魏国公和曹国公而已。”
伍同知的话在理,蓝太平稍一沉思,抬头看向他,“谣言都传了两天,你为何才告知于我?”
“大人恕罪,属下想查明具体来源在汇报。谁成想短时间内毫无头绪,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伍同知面有愧色的接着说,“属下怕再拖下去会出现兵变,才急忙赶来汇报。”
“大人,属下失职请您责罚。”伍同知跪倒在地。
蓝太平眉头紧锁,拍了拍他的肩,“这不怪你,看来对方在军中实力不容小觑。”
“大人,那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你先回去,严密监视各大营的动向。”蓝太平笑了笑,“不必过于紧张,有问题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遵命”
蓝太平跟陶潜交代几句,让他暂管神机营。
他跟着伍同知回到皇城,他直奔中军都督府衙门。
曹国公府,李景隆躺在藤椅上悠闲的哼着小曲。
“大哥,好消息。”李增枝拖着肥胖的身躯,如同个球一般快速移动过来。
“哥,那蓝太平一定是听到风声了。”李增枝眯缝着小眼,贼兮兮的弯着腰切近李景隆,“他回城了。”
李景隆面带笑容的睁开眼,看见一个“猪头”笑呵呵的在面前,他又闭上眼,“现在天色已晚,城门都关了。”
“明日早朝一结束,咱们的人就散播锦衣卫不但不放人,还要继续抓他们的同党。
然后,让咱们的人煽动士兵涌向皇宫清君侧,直取蓝太平的首级。”李景隆说到此处,忽然想到什么忙睁开眼。
李增枝正认真听,见大哥突然睁眼吓了一跳。
他忙直起身,“怎么了大哥?”
李景隆坐起身问,“燕王那边回话了没?”
“哦,他只派人传了个口信。”李增枝面露不屑,“哼,就说尽力而为。”
李景隆比他弟了解燕王,这家伙很是狡猾。
“只要他能封锁住消息,待咱们彻底掌握京卫,那么蓝玉再厉害也无可奈何了。”
“大哥说的是,蓝玉虽勇可是没咱淮西人的支持也白搭。”
这哥俩又秘密商议了一会后,李增枝满心欢喜的离开了。
太阳西沉,大地回归黑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