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其他类型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倒也省下了许多的功夫。天黑后,张建国去找黄三,两人在房间里谈了许久,张建国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递给了黄三。“你这什么意思?怎么是她?有用吗,你没弄错吧……”黄三吃惊的看着面前的名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三确认后问张建国,会不会弄错了。“不会错的,这些天就要辛苦你,要是又发现我们就这样,这样,保管能让你心想事成!”“这,有点不好吧,万一,万一被人发现了,那我岂不是糟糕了?”黄三这会有点犹豫了,总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可张建国轻蔑了笑一声,告诉黄三,苍蝇不叮无缝蛋,这又不是他们的错,只是适当的时候发挥点作用而已,没必要觉得内疚,男人干大事就得不拘小节!“行,我听你的,要不咱们轮流来……”黄三咬咬牙,最终和张建国约定两人一起来办这事!...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倒也省下了许多的功夫。
天黑后,张建国去找黄三,两人在房间里谈了许久,张建国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
递给了黄三。
“你这什么意思?怎么是她?有用吗,你没弄错吧……”
黄三吃惊的看着面前的名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三确认后问张建国,会不会弄错了。
“不会错的,这些天就要辛苦你,要是又发现我们就这样,这样,保管能让你心想事成!”
“这,有点不好吧,万一,万一被人发现了,那我岂不是糟糕了?”
黄三这会有点犹豫了,总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
可张建国轻蔑了笑一声,告诉黄三,苍蝇不叮无缝蛋,这又不是他们的错,只是适当的时候发挥点作用而已,没必要觉得内疚,男人干大事就得不拘小节!
“行,我听你的,要不咱们轮流来……”
黄三咬咬牙,最终和张建国约定两人一起来办这事!
赵诚和赵信这几天很烦躁,他们商量着,主动的和张家谈了两次。
赔偿的额度一加再加,已经快超过四百块了。
四百块,有时候都可以买一条人命了。
赵信都不赞同,但是架不住赵诚一心想救回儿子,还说什么几百块钱他们很快可以赚回来,只要人回来了,后面这些钱,他还可以想办法弄回来。
张家吃他们的,最后会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其实软的不行,我们可以来硬的,他家孩子那么多,随便弄一个来,逼一下张元顺到时候在装作好人,设个局就把这事解决了,也花不了四百块!”
赵信早就看张建国不顺眼,打算狠狠的收拾他,甚至要不是因为赵元成的缘故,不管是张元顺还是张建国,他们都可以打黑棍,直接把人弄个半死。
再说夸张一点,等到天气冷了下雪,有些野兽下山后弄成野兽吃人的场面,这人死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他们赵家人多,并不是吃素的。
“最近张家挖出水源,乡里都注意到了,不能轻举妄动,而且他们跟黄三走的近,黄三是民兵连长又有侦查的本事,这些事暂时不要想了,出事就得不偿失了,还是示弱服软给钱比较好……”
赵诚让赵信不要轻举妄动,还说不行明天,自己再去找张家人商量,看他们有啥意见,在看看对症下药,争取最短时间内把这事摆平,这赵元成还被关押着,拖的时间越长对他们越是不利。
万一不行,赵诚还有一个杀手锏,还有一个机会没用,只是那个机会太难得了,他怕一旦用来救儿子,以后会后悔。
毕竟,那个贵人答应过,会帮他一次,就一次的机会,用了,就没了!
“嗯!”
赵信很不高兴的从大哥家里离开,浑身都觉得不舒坦,大哥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会怎么前怕狼后怕虎的。
那个张元顺张家的人,他们本来就想除掉了,只是这次赵元成大意了,后路没想到而已。
此时的赵信心底像是憋了一团火,他看了一下外面的天,此时都快到半夜了,村里人早就都睡下了,到处都没有灯,也没有月亮到处黑漆漆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他本来打算往家里走,可是走了几步,鬼使神差的往拐弯了。
赵家村很大,村东村西都隔得很远,而且这会都是随便建房子,有的因为地势的原因,房子建的比较偏僻。
张元顺又惊又喜,没想到今天来运气真不错,还买到大鹅了,这回头过年铁锅炖大鹅,在下雪天喝一口小酒那日子神仙也不换呀。
张建国看着天还早,就张罗着又买了一副猪大肠还有一些猪肉,这天冷猪肉能腌制,啥时候想吃都能来一点。
那可不美滋滋的。
回去的时候,张建国去找周芷兰,把两条鱼送给她,只是这小半夜的去周家,总觉得不是很方便,加上张建国想看一看那个郑泰,所以思前想后就跟父亲说一声,让他先回去,自己在城里待一天。
回头村里问,就说去医院了。
大半夜的张建国没有去先找周芷兰,而是去找了另外一个人。
张建国去找周勇军,上次周勇军来他家的时候,曾经详细的说过自己家里怎么走,并且还说自己住哪个房子,怎么找他。
相对周芷兰家里住在职工院里进出不方便,周勇军家里就好找了许多。
他家距离周芷兰家不远,就在路边有一个不高的平房里,还有一个不大的小院子。
虽然是半夜,张建国去敲门,还是把周勇军吵醒了,等他惊喜的看到是张建国,倒是赶紧把人请进来。
等看到他送来的大鲶鱼,似乎愣了一下,不知道这大半夜张建国送这个啥意思?
“周芷兰上次和我说过黑市上,有这个大鲶鱼卖,我就买了两条想送去想着深更半夜这也不方便,索性就来找你了……”
张建国这一说,也没说自己就是黑市卖鲶鱼那家。
黑市上做生意都是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的,这个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周勇军根本就没认出张建国来。
“黑市那家的大鲶鱼,那是真的好吃呀, 就是时间不准确,我前阵子去了几次,都没买到,我妹子肯定也是馋了,难得你遇到买了,那真的感谢了,来兄弟这是钱,亲兄弟明算账……”
周勇军为人还是很正直,他没有占人便宜的想法。
非要塞钱给张建国,却被他推辞掉了,表示这是特意送给他们的,都是兄弟这是一点心意,给钱就是打脸了。
周勇军见状也没说啥,而是安排张建国睡他那里,他直接打地铺,而且不一会的功夫发出呼噜声。
张建国看着外面天,正是黎明前最黑的时候,这会也累了一晚上刚好躺着呼呼睡下。
这一睡等他醒来就闻到阵阵的香味,睁开眼却看到周勇军正在下面条,上面还打了荷包蛋见到他醒来,赶紧喊了一声,说是没啥吃的,给他下完面条。
今天星期天,一会要不要他陪着去找周芷兰?
“行呀,我把鱼送了,顺便还有点事情要办……”
张建洗漱一番心底就想着,怎么去见一下郑泰。
专门过去看,怎么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但是不见一面,他心底一直不踏实,眼皮子一直跳,总有种不太好的感觉。
等到张建国和周勇军去了周芷兰的家里,周芷兰非常的意外,高兴都不行,赶紧把人往家里请,并且表示自己父亲和母亲都不在家,出门了,他们来了,刚好别走了,在家吃顿饭。
周芷兰家里在家属院里,平房带着小院子,客厅里还很罕见的有沙发有收音机,这在当时可都是稀罕货。
看的出来,她家的条件比较好,张建国也没惊讶,而是表示和周勇军一起帮着收拾那条鲶鱼。
正在这卖猪肉心底盘算得失的时候,那龙爷直接把那猪肉往手里一提,两百多斤猪肉就这样徒手提起来了。
吓的那卖猪肉一下子傻眼了。
周围一阵叫好声,一边的张建国也暗暗吃惊,这个龙爷当真人不可貌相有两把刷子。
两百多斤猪肉,他一个壮小伙子都不一定挑的动,但是龙爷两只手直接提起来,这怕是有点功夫在身上,难怪这黑市上讨生活的都尊称一声龙爷。
“对不住呀,兄弟,我们冒失了,第一次来真的不懂规矩,这位大爷和兄弟你们可别见怪……”
那卖野猪肉的人被镇住了,此时一下子点头哈腰的变得十分乖巧。
他们直接跟着龙爷去了对面一块空地摆摊,还不住的向龙爷道歉,甚至忍痛割下来三四斤猪肉,要送给这龙爷,却被那人拒绝了,表示前三次在黑市上做生意不收任何费用。
后面,要是他们还来黑市卖东西,收五分或者一毛钱即可。
一毛钱?
这卖猪肉的松了一口气,一斤野猪肉都好几毛钱,只拿出一毛钱出来,他们自然是很乐意的。
只有张建国对那已经离开的龙爷十分的感兴趣,正竖起耳朵在听黑市上关于龙爷的一些传闻。
有人说龙爷以前被道士收养长大的,也会一点功夫,还会给人治病。
这个黑市是他带头搞出来的,原本城里吃啥买啥确实不方便,那会他弄来不少粮食很便宜,比粮站还便宜两分一斤,然后很多人打听到消息,都是半夜偷偷的来买。
再后来有便宜点的猪肉,还有一些贵一点的东西,都有卖的,不要票。
黑市也被关了一两次,是有人打架闹事被人举报了,龙爷被人抓走了,但是后来又被放了。
黑市就搬到这边的空旷地,比原本的胡同那块都大了许多。
至于附近知道的人,偷偷拿一些家里的东西来卖,一般也不收钱,就是进场售卖的那些二道贩子会收点钱,很少,五分一毛不等。
卖的人多了,来买东西的人就多了,黑市这边就慢慢活跃起来了。
而市场的人都很尊重龙爷,而他一般在市场上转悠的不多,还带了几个徒弟,偶尔帮着维持一下秩序等等,更多的时间,龙爷好像就在一间屋子里喝茶。
张建国刚把鱼摆好,很快就有不少人围了上来,他和父亲两人马上忙碌起来了,偶尔会瞥一下对面卖野猪肉的,那边生意似乎不太好。
好像卖六毛钱一斤有点贵,加上刚才这两人闹事,落到不少人的眼里,人家都不太敢上去买东西,怕他们不讲理,所以买的人就少。
那两人看着张建国这边,不停地卖鱼收钱,让他们都觉得有些眼红。
后来那两人有点着急,把野猪肉卖到五毛钱一斤,买的人这才多点,而张建国他这边的鱼都快卖完了。
“我要条最大的鱼!”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虽然周芷兰也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但是张建国还是一眼就认出她了。
“好了,最大的鱼!”
张建国从后面拿出一条提前放好的,十几斤的大鱼,递给周芷兰,却被她要求称一下,而且周芷兰一分没少把钱递给了他。
“爸,剩下一点你来买,我去逛逛!”
张建国看到周芷兰提着鱼冲着他使眼色,马上就明白了,上次他和周芷兰说过,说是三天后在黑市上,他有很重要的事情和她讲。
周芷兰有一份工资,收入还挺高的,而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早早的退休。
“挺可怜的,不行就留着吧,我在家闲着是闲着,帮着带一下就好了,咱们也就多一个小闺女!”
周芷兰的母亲叫兰玲,是一个瘦弱的女子,她常年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就让大闺女周芷兰接班,自己办理退休在家养病,他家还有一个儿子也在上班,对于闺女的做法,她倒是很赞同。
“你就不要在这瞎掺和了,你们头发长见识短,一个个不省心,这孩子绝对不能要,回头芷兰要说婆家,兴邦也要结婚,这多个孩子算什么?”
周德明黑着脸,把闺女和媳妇都骂了一顿。
说他们是胡闹,这捡一个孩子是闹着玩的吗?
也不看看家里不管是儿子闺女都大了,眼看都要相看人家,这会多一个孩子,还指不定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那孩子放在医院不去就行了。
医院总不会把这孩弄死,所以也算是救了孩子一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周芷兰看着愤怒的父亲,也不再说话,只是等着父亲急急去上班的时候,她则和母亲在一边咬耳朵。
“妈,我们两人加一起的工资一月都有一百多块了,养一个孩子还是很容易的,好歹一条命,看到总不能不管……”
周芷兰正在和母亲说着话,就听到外面有人喊她,她跑出来一看,原来是大堂哥来了,还在埋怨她说是原本约好的一起回来,怎么到后面都没等待她,昨晚上他到底干嘛了?
“捡到一个小婴儿,送到医院去了,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周芷兰每次都是跟堂哥周勇军去黑市,两人都是偷偷摸摸去的,旁人根本不知道。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走,去看看,二妈,走一起去吧……”
周勇军个子比较高,这会听到说捡到孩子,激动的不行,想要去看看,并且鼓动兰玲一起去。
所以当张建国正在尝试给小婴儿喂奶粉的时候,就看到周芷兰浩浩荡荡的带着好几个人,一下子出现在他面前,几个人都惊呆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茫然。
周芷兰赶紧介绍,说是跟张建国一起捡到的那婴儿。
当时两人看到有条狗叼着婴儿,从他们跟前跑过去,他们把狗赶走了,把孩子救下来了,那边周勇军张大嘴巴都有些不敢置信,直到他们看到孩子身上还有一些并不算很深的牙印子,这才释然。
“我咋觉得这狗是救孩子,真要是吃这牙印不会这样浅,这我做梦都不敢这样想,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叫什么名字?”
周勇军这会也对着孩子,充满兴趣,也尝试着给孩子喂奶粉,可笨手笨脚的连张建国都比不上,最后还是兰玲动手喂,而那孩子此时似乎睁开了眼睛,对着兰玲笑了一笑,这一笑让兰玲的心都软了,忍不住把孩子抱着抖了抖,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还会笑,就叫小名就叫笑笑吧……”
兰玲这一说大家都笑了,这名字真好呀,笑笑。
周勇军打量了一下张建国,总觉得这人有些熟悉,可是仔细想又觉得这个人没见过,他还以为自己是眼花也就没多想。
张建国见周芷兰的家人都来了,甚至知道了每次陪着周芷兰的周勇军是她的堂哥。
黄三看到张建国送的那鲶鱼吃了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劲的说太贵重了,这是受之有愧呀!
“三哥,你这么客气干嘛, 我家上次去县城,看到有卖活鲶鱼的,不要票也不算是很贵,当时就买了几条带回来养着,正好给你尝尝……”
张建国说的轻巧,但是黄三却知道。
眼前这么大的鲶鱼,怕是有三四斤重,说是不要票,但是可比猪肉难买多了,毕竟今年大旱,水都没有,哪来的鱼?
他们家已经很久没尝过鱼味了。
“这要不咋说,县城好,这么稀罕的鱼也就县城能买到,你既然送来了,今天就别走了,我把我叔叔喊过来,咱们爷仨个晚上正好喝一杯……”
黄三也很高兴,这么大的鲶鱼也算是难得的荤腥,正好把自己叔叔喊上,一起喝一杯。
张建国刚好有事想探探黄三的口气,吃饭喝酒就刚好。
黄三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加上他自己还有一辆毛驴车,有时候会租给村里人用,有时候也能帮着拉点货赚点钱,所以他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很不错了。
吃饭的时候,黄大爷也过来了,见到张建国很高兴,还特意问了一下他伤势咋样,叮嘱他一定要养着,千万被太累着了。
桌子上放的是白米饭,一大锅的鲶鱼,里面放了些雪白的豆腐,还有一把碧绿的小葱,看起来让人食欲大开。
鲶鱼的肉极其鲜美,而且没什么刺,鱼肉紧致,煮起来的时候,整个屋子里都是香味。
他们还没吃饭呢,就有人从屋外张望,探头探脑的问家里煮的什么这么香?
“家里来了客人,从县城里带来一条鱼,我们也算是有口福……”
黄三的媳妇含含糊糊的回了一句,农村就这点不好,每家挨得近,谁家煮点好吃的,半个村子的人都能知道,有人就喜欢打听。
来客人了有鱼吃?
真是让人羡慕呀,不少人都暗自羡慕,黄三的日子过的可真是好。
也有人猜测,黄三县城亲戚不得了,都能弄到鱼来,这天旱少水,村里许多人大半年都没吃过鱼是啥味了。
大人还好一点点,许多小孩子闻着味道,都跑到黄三院子外面围着往里面张望,不过没多久就被各自的大人喊回去了,怕被城里人看到了笑话。
张建国见屋子里只有他们三个男人在桌子上吃饭喝酒,而黄三的媳妇,还有两个孩子都在厨房里,不让出来。
农村很多这样的习惯,女人忙着做饭,饭菜做好端上桌子,她们却是在厨房灶台跟前招呼孩子。
嘴里还说着,厨房里有特意留的鱼肉,其实张建国眼尖,早就看到了厨房里鱼肉都端上桌了,留下的只有两三块小豆腐以及一些鱼汤。
物质匮乏的年代,有点好菜也是留给客人的。
“嫂子,这里有一碗菜,你和孩子们吃,你的这手艺可真好,鱼做的特别鲜,你们也尝尝……”
张建国用自己吃饭的大碗,直接把那鲶鱼后背没刺的肉都挑出来,又放了一些豆腐,满满一大碗端进了厨房,这让黄三的媳妇有些惊愕,继而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的推辞。
“建国也不是外人,让你上桌你不肯,我们男人喝酒,你不上桌也多吃点……”
黄三知道老婆是担心饭菜不够多,加上长期养成的习惯,根本就不上桌,黄三这会看看媳妇和孩子,其实也有些心疼。
“这鱼这么大,哪里吃的完,侄媳妇你和孩子多吃点,我这糟老头子也跟着享福了……”
黄大爷也笑呵呵的赞许的看了张建国一眼,这孩子别人都觉得他是混子是刺头,其实自己知道建国这人本性善良。
“吃吧,吃吧,建国还是有眼光,这么大的鱼都被你碰到了,县城真是啥稀罕玩意都有……”
黄三张罗着喊他们吃菜喝酒,顺便问起赵元成那事情,又说赵信去了乡里几次,让张建国要有点心理准备。
大概率,赵家会想办法和他和解。
毕竟,张建国花了几百块医药费的事情,村里人都知道,所以黄三还是觉得,到时候拿点钱和解算了。
“三哥,这要是不想和解,怎么才能让赵元成坐牢?”
一般人都会因为几百块而权衡利益的得失,宁愿要钱也不会想着让赵元成坐牢,毕竟这案子坐牢也不会关太久,但是一旦闹僵了,赵家和张家就成了死敌。
这个村都叫赵家村,村长村支书都姓赵。
张建国和赵家成了死敌,那村里不可劲给他穿小鞋?
黄三这边和张建国分析得失,张建国想了想,表示梁子从赵元成打他开始就结下来了,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就算是自己拿了钱和解,几百块钱的损失,也足以让赵家把他视为死敌。
只不过一个明里恨,一个暗地里恨!
小鞋肯定也是少不了,但是这个不重要,赵家再狠,杀人放火违法的事情不敢做,自己注意点就好。
“你要是死活不要赔偿,只要赵元成坐牢,其实也行,但是有赵信在,估计也不会关多久,有些划不来,你那治疗伤势都花好几百……”
黄三有些可惜,三百块呀,什么家庭三百块都能不放在心上?
“我咽不下心底那口气,赵家欺人太甚,三哥你说这赵元成坐牢,能关上一年半载吗?”
张建国知道赵元成前世的时候很厉害,杀人后都没偿命,只是关了几年后,人去了外地发展,很快就出头了。
关键是,赵元成没回老家,多年后张建国才知道,那赵元成并没有一直坐牢,他很快就被保外就医,真正坐牢却没多久,算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这中间有赵信的影子,也有他贵人的影子。
“一年半载还是没问题的,伤人呀,还把人打成脑震荡,关三年都是有可能,就是,这至于吗?”
黄三犹豫一下,他觉得有必要劝一下张建国,不要意气用事。
“至于,对了,三哥,我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就看你敢不敢干……”
张建国想到此行的目的,他先向四周看看,屋子里没外人,只有他和黄大爷,而他要办的事情,最好也让黄大爷知道。
赵家村村委会开会商量一番后,就在要村里派五个年轻人去乡里帮忙,而好巧不巧的是刚好赵元成的三个兄弟,都符合要求。
他们和另外两个没结婚的小伙子,一起要被派出去。
本来赵元军他们还不同意,可是架不住黄三派出村支书赵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赵杰也是赵家人,现在赵信被押到乡里后,他就是赵家村目前最有威信的人。
赵家经历了赵元成被判刑,赵信被关押后,整个村的赵家人都围在了赵杰身边,而赵杰来劝说赵家三兄弟,最合适不过。
“元成被判刑,你们年纪也不小了,留在村里人家一说是劳改犯的兄弟,这对你们不公平,就算是有的不介意,愿意嫁给你们的姑娘那质量也不行,我看你们一个个年少有为的,出去,机会还是要多点……”
赵杰这话倒是戳中了赵家兄弟的心,因为原本老大赵元军有一个对象,但是在赵元成被判刑后。
他对象家里已经让人传话来,把以前收他家的一些东西都退回来,两人分手以后各自婚嫁都不能再干涉了。
赵元军气的不行,可在想一想父亲被派去修渠道那边,十天半月才能回来一次,回来也累得不行,他们这些烦心事就不要再告诉他了。
现在赵杰这样说,倒是让赵元军觉得他的话有几分道理。
兄弟一商量,同村一共有五个人,都是那种能干活的没结婚的小伙子,也许外调到乡里还真的有一丝丝出路,赵家兄弟终于点头高高兴兴的保证不给村里抹黑,在乡里好好干。
赵杰这事办的不错,黄三在心底记下来了。
而此时赵家壮年男人,全部都不在村里,张建国此时一根紧绷的弦才彻底松懈下来,这一晚上,他家把上次在黑市里买的猪大肠洗干净卤煮好,用青辣椒炒了一大盘。
又蒸了一份鸡蛋,炒了一个青菜,张建国和张元顺爷两人美美的喝了几杯酒后,就早早的睡下。
这一觉,一觉睡到大天亮,让张建国只觉得浑身轻松。
在家待着也没啥事,索性去村里上工看一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他一去村里,就看到不少人和他打招呼,有人就笑着说他家昨晚上吃啥好东西了,半个湾子里都闻到了肉香味。
“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猪肉没票买不起,看到有一副大肠,就洗洗回来煮,你们要是喜欢吃,下次可以起来早一点,去乡里买点,那东西可比肉便宜太多了……”
张建国也没以前那么小心了,毕竟以前是赵信当村长,那真是时时刻刻都想着找茬。
这会黄三当村长处处维护自己,张建国日子好过多了。
“哎呀,那个猪大肠不好洗,稍微弄不好有一股子味道,今年估计是干旱,原本卖五毛五的猪肉,我的乖乖,前些天一看,居然卖倒六毛五,这过年都吃不起一顿饺子呀!”
有村民也在感叹着。
这会大家也刚刚不饿肚子,想吃饱吃好还不行,像荤腥猪肉啥的也只有过年才能吃一点。
“对,对,猪肉涨价了,其实不涨价也买不起,我这不是受伤身体不好,才弄点荤腥尝尝!”
张建国这一解释,许多人也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羡慕,有的还在说他家看不出来,还是攒到了钱,他一家人齐心有本事,给张建国治病后,偶尔还能弄点肉打打牙祭,哪怕就是猪大肠,那也是美味之极的好东西呀!
最新评论